目前分類:丹道氣功 (4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丹田練氣法是煉丹小周天術和築基之功。仙家曰:“夫築基之功,調藥補精,煉精化氣,收心以還虛,即收神固精養氣之訣也。”根據實踐,經過一百二十天左右的習練,即可收到防治病患、強身健體、散佈內氣的絕佳效果。

丹田練氣法著重練丹田之氣。古書云:“昔日逢師傳口訣,只教凝神入穴”。穴即下丹田,它上通泥丸、下貫湧泉,為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之根,產鉛之地,千變萬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盡從此出。故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穴,內有坎離精。”仙家云:“內煉之道,至簡至易,唯欲降心火入水丹田耳。”
 

第一步:調身

1、坐式,單盤、雙盤、散盤均可,須選擇最無痛苦的坐法,以雙盤效果為最佳。

2、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拇指指端相對,微微接觸,放在腿上,靠著下腹部,十指微微張開。

3、身體須端正,脊柱勿挺勿曲。肩宜平、腰宜伸、頭宜正、坐宜穩,舌抵上顎,閉目垂簾。
 

第二步:佈場

1、意念坐在橢圓形的蓮花寶座之上,寶座中間有一太極八卦,寶座外圍有一圈正燃燒著的香。作此意念,就如坐在一個很強的場能之中,練功效果極其明顯。

2、開天門閉地戶:先提肛收縮會陰,先意念百會穴打開。開天門以採先天,閉地戶以守胎息。

3、接著,意念在天地之間,只有你一個人在練功,四周佈滿了真氣。默念並觀想:“我在氣中,氣在我中,天人合一,氣為我用”三遍。納四方之正氣以歸正室,以養胎真。

4、整體放鬆:接頭→頸→肩→雙臂→前胸→後背→前腹→後腰的順序,一一意念放鬆,面帶微笑。輕鬆、愉悅,利於入靜,利於氣血運行。

5、排濁納新,調和身心:“先開口把氣呼出,一方面緩緩地綿綿不絕地把氣吐出,一方面心想體內的疾病和氣息一同吐出去,吐出氣息之後,再閉著口從鼻孔吸收清氣,三遍。呼吸和緩、氣息均勻,快速進入氣功狀態。
 

第三步:收神固精養氣

1、意念下丹田有一輪紅日,光芒四射,照亮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驅走病氣,全身融彙在一片祥光之中。

2、接著意念底層深處有一束月光攜帶地陰之氣從會陰處直射下丹田,頭頂上空有一束陽光攜帶宇宙陽剛之氣從百會處直照下丹田。丹田紅日與陰陽之氣相融合,丹田更加暖融融。“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3、保持“1”與“2”那種狀態,做到知而不守、先存後亡、虛心凝神、不著色相、不落空之、虛靈不昧、存養寂照,以半時辰(一小時)為佳。但覺呼吸和緩、空洞暢快,即是真正存神達化之功。
 

如此夜夜勤行,日日寂照,少年不過月餘,中年不過百日,老年不過期年,自然而然,不知不覺無中生有,天機發動,玄關竅開,而其種產矣!其妙之處,非筆者文字所能描繪。
 

收功:

1、意念宇宙所有真氣都回歸丹田,然後關閉全身毛孔,勿令內氣散失。

2、口中有津液,漱口數遍分三次嚥下,意念引到下丹田。

3、雙手搓熱擦面部三十六次,然後搓雙耳三十六次。

4、從前到後輕輕拍打頭部九次。

5、雙手握空拳一前一後輪流捶打前胸、後背,共三十六次。

6、握空拳捶打兩肋、腹部、腰部,各三十六次。

7、分三次張口吐出體內熱氣,恢復練功前狀態。

8、最後默念:“真氣護身,邪氣不入內”三遍。收功完畢。
 

注意事項:

1、練功前後,半小時內切勿飲食(包括飲水)。

2、少食或不食過膩、過酸、過辛、過辣、過苦的食物。

3、飲食切勿過饑過飽,做到已饑方食、未飽先止。

4、練功前解盡大小便。

5、衣帶勿緊勿鬆,以感到舒適自然為佳。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家“渾元門”一代宗師蕭天義老先生傳下來的正宗內丹功的築基法門,承鍾呂一脈,屬大道功法,易學易練。正確修習十多天後,即可“入靜”,產生元陽真氣;練功百日後,可打通“小周天”;大約經過三百日,真氣便會凝結成“內丹”,形若彈圓,色同朱橘,永鎮下丹田。至此,可得返老還童、延年益壽之效。
 
功法在每日子時(晚11∶00~凌晨1∶00)和卯時(凌晨5∶00~7∶00)(如無此條件,早晚練功即可),擇一安靜地方,盤膝而坐,頭正身直,雙目垂簾,舌抵上顎,全身放鬆,雙掌相疊置於小腹處或撫於雙膝上均可。

擺好姿勢後,雙目內視下丹田(臍內一寸三分處),摒棄一切思慮、欲望、雜念,用自然順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氣,要求做到深、緩、勻、細,但不能勉力而行,須順其自然。

以意將吸入的氣微微送入下丹田內,與先天而存、潛伏於下丹田處的元陽真氣相接相合,融為一體。吸氣後,稍作停閉,不用意力;自然地將氣從鼻中輕輕呼出(以耳內無聞其聲為準),呼氣時,意念不要離開下丹田。

如此一吸一呼為一息,息息歸根,反複習練。開始可先練十多分鐘,以後隨功力進展,逐漸延長。

功法要領在功法鍛煉中,隨著意、息的高度協調統一,當思緒已完全平息,身心進入完全鬆靜的狀態時,忽然會覺得下丹田一動,隨之再動又漸溫熱,彷彿一團模糊之物從中超然而出,身心內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虛無恍惚氣象。如此情況,即是先天元陽真氣產生,古氣功術語稱作“道自虛無生一氣”。

此時,練功者須守住心神,心不攀緣,亦不著相。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既不歡喜,也不驚疑,更不要用思維去分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總之,應保持一種物我兩忘的狀態,無論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來如此,沒什麼好稀奇的。

可以說,練內丹功,即是一個磨煉心性的過程。練功者要不斷磨去自己的執著心,千萬不要去妄求速成。須知修習靜功之事,實是半分勉強不得,越是心煩氣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謂“欲速則不達”,誠為至理。
 
不斷練功,入靜境界日漸穩定,下丹田中的溫熱感,便緩緩瀰漫開來,此時形神合一,彷彿全身都融入虛空之中。

如能保持心性不為諸緣所動,意念達到如明鏡,如止水,淨瑩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時,習者會感到下丹田氣動,接著感到有一股強而有力的真氣,從下丹田開始流注循環,先達會陰,過尾閭,沿督脈上行,經夾脊,至玉枕,再到百會,順前額下至面頰,過“鵲橋”(指舌),接入任脈,仍然回到下丹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氣通小周天”。

氣通小周天後,真氣可以沿著任督二脈,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地自動運轉,愈煉愈純,久之凝結成丹。

習練丹道小周天功,有一個採“小藥”的過程。精神虛極靜篤後,則元神顯現;元神顯現,則元氣生;元氣生,則元精產。元精,即是煉就內丹的重要“藥物”。

元精產出後,陽氣振作,丹田處會有一種溫熱、舒泰、暢美難言的感覺,同時外腎興起。此時即閉目以意內視下丹田,呼吸的氣息要深入該處,吸氣時加意念,意隨息而行,與元陽真氣打成一片;呼氣時不管它,隨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為一息,息息歸根,意念集中於丹田。

值得注意的是,吸氣時意雖隨息而行,但切不可執著於呼吸。大約十至數十息,外腎即會完全軟縮,恢復常態。元精就被採回,歸還於下丹田之中,複化為氣態。此步功法,道家亦稱為“煉精化氣”。唯真氣充足至一定程度,才會自動循小周天路線運行,打通三關,完成築基之功。

在氣通小周天的過程中,若真氣充足,循經而行時,神意要隨著真氣走;若真氣不足而停下來時,則神意也要停下來,繼續溫養下丹田,待真氣力量充實了,再順其自然而行。此種情況,古氣功術語稱作是“彼是主來我為賓”,即讓識神退位,元神主事,虛靜無為,在真氣的自動運行中,體悟自然之理。

打通小周天,對修煉內丹功者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標誌著本身功力取得了質變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無疾病。

中醫學理論認為:陰陽失調,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濟,達到高度的“陰平陽秘”,病源消除了,各種沈疴痼疾自會霍然而癒。

由此可見,丹道小周天功的祛病強身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亦正因此,在內丹家看來,只有通過修煉小周天功,才能夠徹底祛除致病根源,促進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從而奠定進修高層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礎。

功理大道至簡至易。此功練法雖然簡單,但其功理卻十分深邃。內丹家根據丹經中“效法天地”的思想,並結合自身的修煉實踐,提出了以後天之氣交結先天之氣,使得氣壯神滿,結成內丹的理論和方法。認為意是性、神,元神為體,真意為用,真意是元神的動態。

在練功中,通過調整心神,達到“自然無為”的先天境地,意氣自然合一,呼吸之氣就可隨著真意的引導,深入到下丹田,與先天而存的元陽真氣相接相合,將其激發出來,再經過“煉精化氣”,不斷補充人體因思慮而耗散的真元之氣。真氣愈積愈多,經小周天火候烹煉,神氣相抱,便會凝結成內丹。

內丹家認為,只有修煉出元陽真氣,使其沿小周天路線運轉,結成內丹,才能真正保證人體的健康,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去探索生命的奧秘。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內丹修煉的起步便為築基,如同修房建閣,必先奠基,基礎穩定,結構紮實,然後才能豎柱立樑,砌磚蓋瓦。

《天仙正理直論》說:“修仙而始曰築基。築基者,漸漸積累,增益之義。基者,修煉陽神之本根,安神定息之處所也。基必先築者,蓋謂陽神,即元神之所成就,純全而顯靈者,常依精氣而為用。精氣旺,則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氣耗,則神亦耗而弱,此理之所以如是也。欲得元神長住而長靈覺,亦必精氣長住,而長為有基也。自基未築之先,元神逐境外馳,則元氣散,元氣敗,基愈壞矣,所以不足為基。且精逐之於交感,年深歲久,戀戀愛恨,一旦欲令不漏,而且還氣,得乎炁此無基也。氣之散於呼吸,息出息入,勤勤無已,一旦欲令不息,而且化神,得乎炁此無基也。神之擾於思慮,時遞時遷,茫茫接物,一旦欲令長定,而且還虛,得乎炁此無基也。古人皆言以精煉精,以氣煉氣,以神煉神者,正欲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氣、神三寶合煉,精補其精,氣補其氣,神補其神,築而成基。唯能合一則成基,不能合一則精、氣、神不能長旺,而基不可成。乃基築成,精則固矣,氣則還矣,永為堅固不壞之基,而長生不死。”

可見,築基實為修復身體、益補精氣神的功法。

有時築基亦稱為煉己築基,其實煉己和築基是同一個道理,築基不在煉己之外,煉己即在築基之中,二者屬於同一個意思。

道家認為人從嬰兒長大成人,精炁神皆有所虧損,故須經築基功夫,“煉神,調炁,養精,達到三全才可以進入百日關 ”。見《龍門丹訣》。

可見築基是一切修煉的基礎,如同人們建房子打地基一樣,非常重要,基礎越好,層次越高,進步速度愈快。築基的方法有止念、入靜、聚性、回光、獨立、調息、吐納、嚥津、導引等等。

其輔助方法還有煉法入道,即“居靜正坐,閉目冥心,定息住炁,手兜外腎,搓臍下,舉二足等方法,而道則無所不包,無所不通,不泥於伎藝之能,治疾病之功。”見《西山群仙會真記‧修法入道》。

可見築基可以達到靜養身心,調和陰陽,祛病健康,延年益壽之功效。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內丹功中提出,人身中有精氣神三寶,是練內丹功的三大要素。為了使練功者對此能獲得更深刻的了解,筆者淺說三要素,列於下文。
 

~~煉神~~

神是心中的主宰。因它有靈明知覺,所以稱謂神。有神在身,一往一來,失之必亂,治之心全。而神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在混沌無知無覺中,忽然有一點靈光發現,就是我的先天元神。不被外來事物所紛擾,是我之元神的本質。如果被外來事物牽引走了,就由先天元神變為後天識神,損傷了元神。

中醫學認為,識神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感及運動等等,是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是臟腑活動的基本體現,為心所主。

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而不通,形以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可見識神由心所主,心臟調和,其主神明的職能旺盛,臟腑得以安泰,如此養生,便會長壽;心臟失和,氣血閉塞,經絡阻滯,疾病乃成,甚至心傷神去,神去死矣。

煉神的目的,是將識神回到我之元神上來。其練法是:使雙目半睜半閉,把意念放在祖竅穴,兩眼均看祖竅穴,兩個眼珠自然交併著向中看,時間久了,祖竅穴內自然發脹,就閉目想祖竅穴內無形之氣,一段時間後,祖竅穴內自然就有元神的靈光出現,用靈光向下照視丹田,就容易入靜生陽氣。

此是修煉後天識神聚成先天元神的初起,抑制識神向外活動的重要方法。老子說:玄牝之門,是為守中抱一,內裏有顆黍米珠,為人身天地之正中,藏元始祖竅之炁也。是知竅而不知妙,妙者性光也。道家謂之丹,亦曰靈光,皆指先天真一之氣,知此一竅,則金丹大道盡矣。

這種煉神法,可使大腦入靜,精神集中,意念專一,雜念不生,對內外刺激敏感性減弱,甚至進入逍遙無拘的美妙境界。
 

~~煉精~~

精是人體生命之本。道家以精為煉丹的原料,所以稱謂藥。它有後天和先天之別,先天精來源於父母,稱謂無形的元精;後天精,來源於水穀,稱謂有形的精液。

它的朽敗,可招致人的衰老;它的新生,可導致人的長壽。旺盛的精力,即是青春活力的基礎。腦神又與腎密切相關,因腎中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故腎氣充盛,精氣就足,才能使腦海充盈,腦健多智,神機旺盛。

由此可以看出腎在“心主神明”中,亦佔非常重要的地位。腎水上滋,心陽下煦,水火相濟,則能“精轉生神,神轉生明”。若腎水不足,燎原無制,血受煎熬,則腦受其害,諸症隨之肇起,足見心腎與神密切相關。

而煉丹功注重煉精的重要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那麼怎樣煉精呢?其煉精法有壯年與老年之別。青壯年人血氣旺盛,精氣不衰,生殖器勃舉繁多,要煉採精補腦法。

其採精法:生殖器勃舉時,用鼻吸氣.同時縮肛縮玉莖,用意引氣從背後上升到頭頂百會穴,目光上視,閉息片刻,呼氣,意引氣降入腦海中,存守片刻。吸升呼降為一次,連做數次,生殖器縮小為止。這就是採精補腦的練法。

老年人精氣已竭,應先煉生精法:每次入坐,閉目用神光照視臍下氣穴中,意念穴中虛空境界,並將心意定視在氣穴中,永不離散。這好似天上陽光普照大地,就生陽氣,氣穴發暖,就生精水,精水積滿,陽物必舉,再用採精補腦法,補充腦髓,體質復健,才能生內氣而結丹。

精氣已足,必須預防夢中泄精,其功法是靜坐或臥或站立。閉口內視祖竅穴,舌頂上顎,使口內生津,以鼻吸氣,用意將氣徐徐送至臍中,同時提肛收縮,如忍二便。用意引氣從玉莖提起,納於臍中,上下之氣,歸納於臍中,稍存一存,然後緩緩呼氣,肛門漸漸放鬆,意念引氣由臍向後,從臍移入腎臟,沿督脈向上直升到頭頂百會穴,從百會穴落下咽喉,同時口中津液汨然有聲嚥下,直送至臍中。接著又以鼻吸氣,周而復始。

每次練功三十分鐘,練畢搓熱手掌摩面、揉腹、擦足心收功。每晚睡前練一次,能止夢中遺精。
 

~~煉氣~~

氣是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氣有後天與先天之分。後天氣是鼻孔出入之氣,促使人體血液循環流動;先天氣是無極之氣,無所不及,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分陰陽,沒有固定形狀,不佔有物質空間,因此能並存於物質之中,可以由無限聚集,有強弱之分,練功達到天人合一時,用意聚集,趨近於O,這就是內丹術所期望的“丹”。

氣不但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而且又是體內的一種奇妙的潛能,丹功煉神,通過思維意念活動,排除雜念,淨化思緒,心平氣和,使大腦處於一種相對入靜的狀態。

活躍其氣是煉神的根本所在,以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目的。

那麼怎樣煉氣呢?先煉後天氣,調和情志,順暢氣血,不同的情志變化,反映出不同的心理狀態。中醫所說的七情所傷,是干擾練功意境的主要因素。當精神刺激過度,超越機體的耐受極限時,最易令氣失常態。

誠如《素問‧舉痛論》所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由於氣機逆亂,致疾病發生。可採用調氣的方法是:用煉神的方法,使大腦入靜,精神集中,意念專一,雜念不生,對內外刺激減弱,甚至進入逍遙無拘的美妙境界。

煉先天氣,就是煉元神移精變氣法,得元神者昌,失元神者亡。善於煉元神,可使先天氣增長迅速,又可防止出偏,及走火入魔。
 

所謂元神移精變氣法,即是採用以上煉精之法,使元神之光採精化成氣,補充人身中先天氣。煉神達到虛極靜篤,恢復到先天無極境界,靜極生動,出現陰陽二氣上升下降,運行周天,真炁彌漫於整個宇宙空間,用意一聚,則成為一個圓形的氣團;用意一散,則彌漫於無限的天空,這是煉氣的美妙景象。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提倡性命雙修,也就是性功中有命功,命功中有性功,兩者互相聯繫,不能分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體的精神屬於性宮範疇,精液是屬於命宮範疇。

性宮修煉粟米,也就是性光,能蒸化精水為氣,點化陰質;命主修煉玄珠,也就是金丹,能運動於周身,活動各經絡,使氣血旺盛,抵抗病害。

我在三十餘年練功體驗中,認為把兩者同時合修,在實踐中是難以辦到的。《青華秘文》說:“方其始也,以命取性;性全矣,又以性安命。”此是說,初級階段先修性,但必須有命的牢固基礎,才能修成全性。有了全性,才能固精安命,《悟真篇》中說:“竹破須得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

可見破過身的人,必須有築基階段,把腎臟功能補足以後,才能修性,以性光煉精化氣。那麼童子體(沒破過身)的人,還要築基嗎?我體會就不用築基修命了,可以直接修性,把雙目之光,對照於兩眉中間竅中,返射於臍下氣海穴,煉精化氣,很快就能煉出玄珠。

那麼,性命雙修,就是按人的體質強弱來修,腎臟功能強者,就不需要築基修命,可以直接修性;腎臟功能弱者,要用築基功法,改造、增強它的功能,再去修性。在我練功體驗中,始終不離開性光,在初級階段,用性光返射下丹田,煉精化氣;中級階段,用性光寂照中丹田,溫養玄珠。

高級階段,用性光寂照上丹田,煉神還虛。《陰符經》說:“機在於目。”可見性光是練氣功中的主宰。用現代物理學術語說:性功練成是人體場與宇宙場的統一,也就是古人說的天人合一。

練氣功把雙眼之光,對照於兩眉中間竅中,就像日月之光,照明一樣,它的光就強大。返照於下丹田,就能很快的把精水化成炁返射全身,點化陰質,可變成純陽之體,抵抗病害,益壽延年。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煉內丹功中,火候是煉丹的關鍵。要煉丹成功,就必須掌握火候,因內丹是先天真炁,不得火候,不能烹煉成丹,所以全憑火候成功。歷來古聖傳藥不傳火,所以火候少有人知。下面就我個人煉內丹功火候運用的體會和實踐,淺述如下。
 

~~火候的含義~~

在人體中什麼是“火”?我體會有三種火:一種是先天元神的靈光,一種是真意心機之火,一種是真息運動之火。煉丹功時,採用不同的氣息變化。配合元神之光,用真意的指揮,煉精化炁而成丹。

什麼是“候”呢?運用這三種先天火的時間。這就是在功中出現什麼動機現景的時候,應該相應地運用這三種先天之火。而火候的運用也很複雜。

如有煉性光之候,煉藥生之候,採藥之候,煉藥之候,封固之候,起小周天之候,進退急緩之候,溫養之候,火足止火之候,採大藥之候,得大藥服食之候,大周天之候,養聖胎之候等等。煉功者要知時知候,運用三種火進行煉丹,就叫火候。
 

~~煉性光的火候~~

性光是人腦中元神的靈光。在未生人身之前,元神沒有思維,性光即是雙眼珠交併著向內看的光。生身之後,變為識神,而有思維,性光即是雙眼珠散開向外看的光。因此煉丹的靜功,必須泯識神,煉成元神,用元神之光,照視氣穴中,易入靜產真精。

那麼煉元神之光,怎樣掌握火候呢?根據《易經》中說:頭腦是乾為天卦的部位,有純陽剛健的功能,所以我體會到煉性光之火,要掌握借剛用柔意的煉法為主,才能文武適用,而得到平衡。因為修持性命雙修,有剛有柔,才是勇猛前進的武煉,剛柔得當,不失其時,因謂之候。
 

~~煉性光功~~

入坐之後,使雙目半睜半閉,閉口舌頂上顎,把心意放在祖竅穴裏,使雙眼珠交併著,觀看雙目中心鼻根處。觀的時間長些,祖竅穴內自然發脹,就是將“眼露一線,”向外看的識神,凝成元神靈光的現景。達到這個標準之後,再閉目思維祖竅穴內的圓形靈光氣。

涵育圓形的時間,要用五分鐘,或是十分鐘。感覺祖竅穴內含有這個O,就是元神靈光組成的氣團。說明煉此功的火候運用,觀鼻根處是聚元神之火,化識神之陰,做到真意綿綿不絕,不覺有呼吸,才符合借剛養柔相濟之意。否則用意力太重,剛中用剛,火上加火,必患頭疼不適。

觀到祖竅穴內發脹。是達到聚火很旺標準的時候。再用柔意,涵育元神的圓形氣。先存後忘,達到靜極生動、玄關竅開,祖竅穴內顯出這個O,即是元神靈光的形象。
 

~~煉命宮生藥的火候~~

命宮是人體生命的本源。命是指的腎中之精。柳華陽祖師說過;“人有精則生,無精則死。”因精能生氣,有氣才能養神,精旺氣足則神活,所以道家以精為煉丹的藥。古人云:“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身第一病。”因此煉內丹功,需要生精、採精、練精,都是為了煉丹打好基礎。

煉命怎樣掌握火候呢:根據《易經》中說,小腹是坤為地卦的部位。有純陰柔順的功能,所以我體會到煉命宮的火候,要掌握借柔養剛的煉法為主,才能文武適當,否則柔中用柔,陰中生陰,則失其火,又失其候了,必患丹田寒冷不適。
 

~~煉命宮生藥功~~

入坐之後,用元神之光,向下照視臍下氣穴中,此穴純陰,用神光照視穴中虛空不散,真意放在此穴不離,呼吸自然達到此穴吹噓。口中生出金液,就用舌往後一吮,嚥送到氣穴中。如一念不起,就入於寂滅場形成混沌境界。忽然一動,則玄關竅開,氣穴中生出暖氣,就產生真精,補充體虧。

說明此功的火候運用,用元神之光,照視臍下氣穴中,是化丹田中純陰,真意放在氣穴不離,神光化陰,呼吸自然達到此穴吹噓,是借氣吹風火旺,化丹田之陰。

用這三種火的武力,燒化丹田中寒氣,田中升溫,就生出真精,化成氣升到腦中,遺腦中之陰,又化生出口中金液,這是化陰生陽的驗證。嚥入氣穴,如雨澤物,陽氣生長更旺,這就是借陰地養陽的煉法,全憑真意的運用,所以這真意是關鍵。
 

~~煉丹功的實踐~~

我煉丹功運用火候,全憑自悟,專心用功以求,不是一曝十寒,時行時輟,而且知行合一,先學習各種丹書知時的精妙處,再行之以合於精妙之機,才得到真火候之果證。我根據丹書上說的練丹功中要知道有為之火和無為之火的煉術,在初練功時,發現陽物勃舉,或日間工作中陽舉,就用有為之法制之。

採用專心一意的守百會穴,使陽氣升腦,在正式練功中的陽舉,就用意力提足,吸氣後升於腦採取之。在煉精化氣時,根據丹書上說的火行於真人呼吸之處,就用神光照觀氣穴中,煉心意不外馳,只用神光升降照視、烹煉,從氣穴升到絳宮,從絳宮降到氣穴,這樣煉得丹田自吹自噓為止。

從有心以至無心,把精盡化成元炁,方可下坐休息。若罷功太早,必有走失之患。到溫養之候,止住有為的呼吸,用自然呼吸吹噓,熏蒸溫養。始而有覺有照,心息相依,氣神相注,不守而自守,不息而自噓,神氣皆歸靜定。在溫養功中,發現會陰穴抽動,是元精之動,就是內藥產生。

要進行採取內藥功,鼻中吸氣,緊攝穀道,引氣上升於腦,急開目攝天光入腦,舌頂上顎向後伸,呼氣舌頂上顎向前伸,以迎甘露,放鬆嚥入丹田中,藥即歸爐,要進行封固丹爐功。須睜開眼皮,用真意引氣後升前降轉法輪九周,再緊閉耳目口鼻,凝神聚氣於丹田五分鐘。即可下座收功。

這樣練功久了,因神氣交感,混合已極,忽然玄關竅開,丹田生出暖氣,周身酥綿爽快。氣機漸漸流動,乃是藥苗初生,切不可動念採取,仍用神光還虛照視等待。

何時達到陽光現於目前,是藥苗養足的顯景。急用意守尾閭關,攝緊肛門,進行採取。內炁就過三關轉法輪了。這是起小周天之候。自然運轉周天之火,鍛煉元精。後升用急意,進火採取;前降用緩意為歸爐烹煉,達到三百周天數足,結成小丹。陽光又現於目前。此是止火現景之候。

因丹苗初生,不止火傷丹。從此又轉入溫養功了。養到丹光從丹田向上吹開眼簾現於目前,是大藥養足的顯景,採大藥之候到了。忽又出現六根震動之景,得大藥服食之候到了。急用意守尾閭關,緊縮肛門,大藥自然衝過三關,升入腦中,一個元陀之液,從口中降入中田不動了。這是採大藥服食之候。

從此之後,又轉入溫養之功。養到神炁俱定,定極生動,忽覺雙腳心生氣上升,運轉入周天了。這是起運大周天之候。

大周天煉到定意如有如無,真意在如有如無之候中,神氣就能合一,都定入一塊,進入胎息,而結成玄胎。就達到養聖胎之候了。

養胎之功,用元神懸於祖竅穴之內,輕輕寂照於中田,不知有呼吸綿綿往來,身在太虛,或存若忘,不有不無,以文火溫養,則元炁日日生長。若能常寂常照,神蟄氣藏,深入混沌,大蟄七天,方有金液玉液來復之機,則為七返九證之丹了。

根據《易經》理論,心屬於離卦,陽中有陰,腎屬於坎卦,陰中有陽。練功人使心意與腎臟結合在一起。久久練功,就漸漸入於氣神俱定,結成聖胎一團,在中田靜養,因此中田是陰陽結合養胎神之處。

養到能入定七天,達到混沌之極,內炁自動衝過三關,飛上泥丸,祖竅穴現出元光,化為玉液,降入口中,隨覺隨嚥,送入中田,如此七天嚥納不盡,每次收功,皆運卯酉周天一遍以收之,即凝神入定,靜養寂滅,守中抱一。這是金液玉液還丹之景,千萬不可錯過收之。
 

~~小結~~

總的來講,煉丹火候的掌握,是以真意為主宰。文火用緩細柔和的意念,配合神光和吸氣,進行活動;進陽火即是用有力的意念;配合神光和吸氣,沿督脈上升。退陰符是用自然的意念,配合神光和呼氣,沿任脈下降;溫養要用借陽養陰,借陰養陽,調節寒溫,隨機應變。做到剛柔相當,文武適宜。

運用這些法度,必須根據煉丹各個不同的階段,丹藥呈現出來的景象。按照一定的法度,採用不同的氣息變化,配合真意神光,進行活動。運用不失其時,才能獲得理想的烹煉藥物成丹的效果。在這些過程中,必須以遵循真炁自然運轉為規律,時刻防危慮險,從虛極靜篤中以求,才無毫髮之差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內丹學肇始於中國古代的神仙家。依史籍所載,神仙家為了追求長生不死、返老還童的理想,研習了許多延年益壽的方術。至戰國時又逐漸認識到男女合氣之術是“天下至道”,主張煉氣聚精存神,從而向內丹學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自先秦至漢代,為內丹學的形成作好了理論和實踐的準備。東漢道教創立至隋唐之際,是內丹學的形成時期。唐末五代,內丹學進入成熟時期並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內丹修煉的著名丹家及許多內丹經典。

內丹學的形成是中國古代養生家與道家長期同衰老死亡作鬥爭取得的成果,是他們數千年來探索宇宙自然法則和人體生命科學奧秘的智慧結晶。它是道家和道教文化的精華,也是道士傳法、修煉的基本內容。

從歷史上看,內煉修養之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殷商以前。它的肇始,與遠古即有的原始巫教活動有關,是由巫師在祭神、內煉、療病、通靈時的輕歌曼舞、針砭按摩、行氣導引、房中攝養等活動發展演化而來。

相傳陰康氏“教人引舞以利導之”(《路史》卷9),赫胥氏部落的先民“含哺而熙,鼓腹而遊”。《莊子‧馬蹄》)黃帝有“移精變氣”的修煉體驗,王喬、赤松子則“吸陰陽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求故,吸而求新”。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各種內煉方術已相當流行。在《莊子》書中記載了多種多樣的修煉方術,如“熊經鳥申”、“吐故納新“、“緣督為經”、“踵息”、“心齋”、“坐忘”“朝徹”、“見獨”等。

戰國時代已有《卻穀含氣篇》、《行氣玉佩銘》等流行於世,西漢又有《導引圖》等。這些皆成為內丹學的基本素材。《楚辭‧遠遊》所載王喬、赤松子行氣術,就是一種修持先天真氣的古樸丹法。

概而言之,內丹學就是將王喬、赤松、彭祖的行氣導引,容成、玄女、素女的房中秘術,安期生、羨門高的藥餌服食術相互融彙昇華而成的一種綜合、高級的內養學。換而言之,晚周仙道的三派神仙,是道教內丹學的直接源頭。

另一方面,《老子》、《莊子》等道家經典的問世,又為內丹學的形成提供了必須的理論基礎。

老莊學派的道論及略後的黃老道思想,皆為道教內丹學的核心理論。其眾多的概念、範疇如有無、動靜、魂魄、抱一、摶氣、至虛、至柔、挫銳、解紛、和光、同塵、歸根、復命、觀複、深根、固蒂、恍惚、負陰、抱陽、恬淡、無為、養神等,均被內丹學所沿用。

其“致虛極、守靜篤”、“摶氣致柔”、“修除玄鑒”的功夫,凝神、坐忘、心齋、守一、守舍等秘法,也被汲取為內丹法訣。至於老莊學派倡導的聖人、真人、仙人的境界,更是成了內丹派遵循的行為模式和理想的目標。

內丹學淵源甚古,由來多端,初始於晚周仙道與先秦道家、秦漢黃老家。故道教認為此學開宗於黃帝,祖述於老子,闡發於魏伯陽,宏揚於南北二宗諸祖。

元陳致虛《金丹大要》卷一曰:“金丹之道,黃帝修之而登雲天,老君修之是為道祖,巢由高蹈,鏗長年,爾來迄今,歷數何限。求之冊者,當以《陰符》、《道德》為祖,《金碧》、《參同》次之。自河上公五傳,而至伯陽真人,祖天師得伯陽之旨,丹成道備,降魔流教。仙翁濟幽,旌陽斬蛟,是皆逢時匡世救劫,乃真仙之餘事耳。華陽玄甫、雲房、洞賓授受以來,深山妙窟,代不乏人,其間道成而隱,但為身謀,不肯遺名於世間者,豈勝道哉!復有傳世存道,序傳詩歌,或隱或顯,寧具知乎!至於功高德重,尊居帝境,宰制劫運者,又難備知。燕相海蟾受於純陽,而得紫陽,以傳杏林、紫賢、泥丸、海瓊,接踵者多。我重陽祖受於純陽,而得丹陽,全真教立,長春、長真、長生、玉陽、廣寧、清靜諸老仙輩,枝分接濟,丹經妙訣,散滿人間。”

南宋王慶升《三極至命筌蹄》亦說:“七返九還,金液煉形者是也。一時媾精,一日結胎,十月脫胎,三年無陰,是謂純陽之仙。六年絕粒,鼻無喘息,名曰至真。白玉其骨,黃金其筋,履蹈虛空,洞貫金石,此修仙之極致也。自老子、黃帝而下,凡飛騰變化之儔,皆修此耳。故老子作《道德經》,以詔後世。黃帝著《陰符經》,以彰厥旨。真人魏伯陽因之作《周易參同契》,以極其底蘊。正陽鍾離權由之作《雲房三十九章》,以祛似是之惑。純陽呂岩緣之作《沁園春》、《霜天曉角》及《窯頭脫空》等歌,以廣其意。華陽施肩吾修之,作《會真記》以誘進學之士。雖皆發明道要,顯示機緘,然而火候法度、溫養指歸,並不曾說破。天台怡真先生謫自紫陽真人,宿德不渝,感西華夫人發樞紐而授之以口訣,道成,授杏林石泰以《悟真篇》。杏林道成,授紫賢薛道光以《還元篇》。紫賢道成,授泥丸真人以《復命篇》》。泥丸道成,授紫清真人以《翠虛篇》。厥後之聞道者,紫清之徒也。”大致勾劃出道教內丹學肇始、形成、發展、興盛的歷史過程。

據今掌握的史料,東漢時期的早期道經中已有內丹的記述。如《太平經》有愛氣、尊神、重精的思想,提出了內照、存神、食氣、胎息、辟穀等修煉方法;《老子想爾注》主張“深藏其氣,固守其精,無使漏泄”,並聯繫房中術等提出了結精、煉氣、養神、守戒等修行法門;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提出了“參同相類”的修煉模式,被稱為“萬古丹經王”。

之後,《黃庭內景經》、《大洞真經》、《老子清靜經》、葛玄《五千文經序》、葛洪《抱樸子內篇》以及陶弘景《養生延命錄》等經典,進一步完善了各種方術,提出了諸如靜思、存思、存想、存神、內觀、內視、行氣、導引、嚥津、呼吸、辟穀、守一、藏精、調息等修煉方法。

然而,唐以前,外丹學盛行,人們皆相信“不死之要道在神丹”(外金丹),內煉方術可與金丹大藥相配合,達到養生延年的作用,卻“不能度世以致乎仙”。故漢唐之際,外丹盛行而內丹隱晦,知內丹學之人甚少。

引人興趣的是,作為一個專用術語“內丹”一詞最早的記載,卻見於佛教天台宗的文獻中。

早在梁陳時的佛教天台三祖慧思,就曾談到要“藉外丹力修內丹”。他說:“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升天及餘趣,願諸賢聖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借外丹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這是古文獻中笫一次明確地將內丹、外丹並列而論,且以外丹之力助內丹之修煉。

其後,隋開皇年問的羅浮山道士蘇元朗,提出以“身為爐鼎,心為神室津為華池。”著作《太清石壁記》、《茅君歌》及《寶藏論》,其曰:“靈芝在汝八景中,盍伺黃房求諸。諺云:天地之先,無根靈草,一意制度,產生至寶,此之謂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內丹矣”。(《羅浮山誌》)

至唐代,外丹學盛極而衰,內丹學則逐漸形成。這一時期,不但有成玄英、王玄覽、司馬承幀、杜光庭大力闡揚的修心神以契道的思想,又有張果、鍾離權、呂洞賓等人發揮的煉氣結丹的思想,陶植、羊參微主張的真陰真陽互涵、鉛汞性情合親、龍虎互逐的思想。

彭曉等人借周易封又規範煉丹“數”與“候”的思想,還有譚峭《化書》所主張的“形可不生,神可不化”的思想。唐末五代,施肩吾《西山群仙會真記》和崔希範《入藥鏡》中,將內煉思想上升到性命的高度,內丹理論系統初見端倪。

北宋初,陳摶以生動形象的《無極圖》勾勒出內修的全過程及其順逆、陰陽、五行和人體竅穴等多方面的聯繫,至張伯端《悟真篇》的問世,標誌著內丹學說的成熟。

宋以後內丹學的發展,一方面深入地吸收佛儒修心煉性的理論成份,另一方面則在性命雙修的原則下,結合修行者智識德行的高低,多途徑地探討了內修成仙的可能性,使內丹學呈現了具體細密、門派林立的情形。

先後出現了張伯端、石泰、薛道光、白玉蟾的“先命後性“的“南派”,王重陽、丘處機的“先性後命“的“北派”,中和南北二派的李道純的“中派”,陸西星的“東派”,李西月的“西派”,伍守陽、柳華陽的“伍柳派”。北派以清淨孤修為主,南派劉永年、翁筷光、陳致虛等人則以陰陽雙修為本。

此外,還有文始派、青城派、三豐派等等。內丹典籍日漸繁多,功法門類齊備,在道教史上,內丹學已成為主流。

從理論上說,內丹學吸收了傳統的精氣神學說,主張性命的修煉。在此,性主要是指心性、理性,即人精神中的先天本原或不變恆常的本性,丹經名之曰“真性”、“真心”、“真意”、“元神”;命則是指生命、形體、精氣,即人生命賴以生存、繁衍的物質基礎與內在動力,丹經中謂之“元精”、“元氣”、“元陽”。性命雙修,也就是煉氣煉神。

《道樞‧眾妙術》:“內丹之要,在於存其心,養其氣而已。”

蕭廷芝《金丹大成集》曰:“夫道也,性與命而已。命者有生也,性者萬物之始也。夫心者像日也,腎者像月也,日月合而成易,千變萬化而未嘗滅焉。然則腎即仙之道乎!寂然不動,蓋剛健中正純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為命之根矣。心即佛之道乎!感而遂通,蓋喜怒衰樂惡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為性之樞紐矣。籲!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窮理盡性而至於命,則性命之道畢矣。”

性命雙修的過程,始終貫徹著“順則生人,逆則成仙“的基本原理。無論是清淨孤修派或陰陽雙修派丹法,都主張從逆的方向返本還原,在人體內模擬宇宙反演和人體反演過程,將性命還歸虛無,致力於超越生命有限性的目的。

內丹學認為,人和自然的演化關係是神(道)生氣,氣生精,精生形,此為“順生”;而人的性命雙修則應逆向而行,即煉精(形)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此為“逆修”。

陳致虛《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氣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生丹。何為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謂逆?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這種逆修復命的過程,需要丹家貫注高度的主體能動性,才能“盜天地,奪造化”,“我命在我不在天。”

內丹修煉以“陰陽感應”為原則。不僅陰陽、乾坤、坎離、心腎、龍虎、水火之間存在交感關係,而且人與自然環境、人體與道體、修丹與修德也存在著感應關係。正因為有此感應關係,修煉才可“以心比天,以腎比地”,以腎為水,以心為火,也才可修丹修德以合於道。

外內丹都講求“形神俱妙”,但內丹所講的形神俱妙並非形體直接與神飛升,而是以“化”的形式與神和道同在。內丹家認為,“凡有象者,終歸於壞,唯道成者,神與道合,永卻無壞“(《金丹大要》)。內煉的目標是“陰盡陽純”,以陽神契合大道,而陽神則是生身的“化身”,陽神合道,也就是“形神俱妙”。

從功法上說,內丹主要包括內煉諸要素和煉養的階次。

關於內煉要素,陳虛白在《規中指南》中說:“內丹之要有三,曰玄牝、藥物、火候。”這裏的“玄牝“即指鼎爐。鼎爐在丹經中異名甚多,如乾坤鼎器、坎離匡廓、太乙神爐、混元丹鼎、陰爐陽鼎、玉爐金鼎等等。具體地講,下丹田通常指“爐”,頭頂泥丸宮為“大鼎”,中丹田黃庭指“小鼎”。

三丹田在內煉中各有所司,即下丹田主精,中丹田主氣,上丹田主神。藥物在內丹中指精、氣、神,如《玉皇心印經》所說:“上藥三品,神與氣精。”

藥物也有種種異名,翁藻光《紫陽真人悟真直指詳說三乘秘要》中,列精氣的代號有坎、皮、金、月魄、水虎、黑鉛等二十九種;列神的代號有離、卯、木、日魂、奼女、真汞、火龍、金烏等三十七種。

火候,內丹以神的運用為“火”,以運火退符的時刻和數度為“候”。

為了準確無差地把握火候,丹家將人體運行的節律與天地自然的節律加以比照,在年中取月,月中取日,日中取時,時中取刻,在天地自然這個大參考系中找到準確進火退符的時刻。

同時,又結合人體內煉的具體情況,講求靈活運用。為了確認身中陽長陰消的程度與周期,丹家又借用了《周易》四正卦、八卦、十二消息卦及六十卦的卦爻變化作為規範。

根據修煉程度的高低,火候又分小周天火候與大周天火候,小周天謂子午周天,大周天謂卯酉周天。小周天運轉河車,循行任督,用三田返復。大周天則一意規中,注重溫養,調神於二田之間。

關於修煉的階次,各家體驗有差,下手處也各異,就可以公開傳授的清淨丹法而論,可分為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幾個階段。

首先是築基。丹家認為,人自嬰兒長大成人,其精氣神皆有所損虧,故須經築基功夫,“煉神,調氣,養精。”達到三全才可以進入百日關(《龍門丹訣》)。築基以煉己為首要,即做到“萬念俱抿,一靈獨存”。

其次是初關~煉精化氣,為“有為”工夫。其過程包括採藥、封固、煉藥、止火四個階段。因其運煉須三百息足,故稱“百日關”。又依其搬運河車,行龍虎交媾,用子午周天火候,故又稱“小周天工夫”。

第三為中關~煉氣化神。是有為向無為過渡功夫。具體過程包括六根震動、七日生大藥、抽鉛添汞、溫養聖胎等。因其溫養過程如十月懷胎,故稱“十月關”。又依其行乾坤交媾,用卯酉周天火候,故又稱“大周天功夫”。

笫四為上關~煉神還虛。為丹法之無為功夫。具體過程包括乳哺、溫養、出神、還虛等,因其如達摩九年面壁,故稱為“九年關”。

內丹學在唐宋以後成為道教思想及養生學的核心,並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廣泛而巨大,它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的一部份。在中國哲學史上,先秦之後曾興起玄學、佛學、理學、內丹學四大思潮,內丹學的興盛即吸收了其它三學的精髓,廣納博采,同時亦影響了宋明以來各派學者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開掘內丹修煉中豐富而精深的思想內涵,對生命科學、人體科學、醫學、養生學、哲學及至思維科學等學科的發展,均有不可忽視的理論價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關原為性命雙修的玄妙機關,本不能執著於我人色身之中。故尹真人云:“空洞無涯是玄竅,知而不守是功夫。”(《性命圭旨》)僅此二句,包含了妙竅同觀,藥火齊備之全旨。

李清庵云:“夫玄關者,至玄至要之機關也。非印堂,非囟門,非肚臍,非膀胱,非兩腎,非腎前臍後,非兩腎中間,上至頂門,下至腳根四大一身,才著一處,便不是也。亦不可離了此身,向外求之,所以聖人,只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中和集》)

所可惜者,現下各地,氣功專家老師雖多,但大都如盲人摸象,莫衷一是。有以印堂為玄關的,有以山根為門徑的,有以二眉之中、二眼之中,眉目之上,眉目之中為玄關的。

有以肚臍為玄關的,也有以腎前臍後,兩腎中間,心臍之中為玄關的,也有以臍下一寸三分、一寸五分、三寸等為玄關的,並有以命門和兩腎空隙處為玄關的等等。以上皆執著色身為玄關之例也。對照李清庵、尹真人諸師所論,都是在“皆非也”之例。

那麼玄關究在何處?這就要看人之一身上下正中究在何處了。同時還要窮究一下李清庵說的“聖人只一中字示人”的道理。

仙翁真言云:“一是1,空是0。兩物併,陰陽全。謂之中、實非焉。上亦偏,下亦偏。妙莫妙、顛倒顛。男下女,地蓋天。虎咆哮,龍伏眠‧‧‧”活脫脫畫出一個中字,丹訣含義,剖露無餘。

“男下女,地蓋天”,勾出了泰卦之形象,說明天地真中,在人身泰卦之中。所以說,謂之中實非焉。若以人身之正中來說,當在心臍之中,胃脘之間,可天地之中又不在胃脘之間,而在泰卦之中。所以從人身上下的距離來說,要講是中,又不是了。

“虎咆哮,龍伏眠”兩句直示心息相依之旨。陰陽二氣,如龍騰虎躍,猛虎咆哮,心息相依,神潛虛空,如龍之伏眠,而猛虎自不咆哮矣。所以有下文“吞入腹,號還丹”之成就。

不過要究穿人身真中的真義,還得從醫學談起。醫學中經絡穴位,所以以口鼻之中,定名為人中穴,實是大有深意,頗合天機原理。從而揭開了天地真中的面紗。

人身原配天地,大天地以天地人為三才,小天地(人身)以眼耳鼻口及二便譬喻乾坤二卦,加上人中穴為三才,故人中為人身三才之中。《脈望》云,人之正中,應在心腎之中。安得以口鼻之中為人中哉?蓋有說焉。因“人中”之上為眼耳鼻三雙竅,均偶數,象坤卦。“人中”之下為口及二便三單竅,均奇數,象乾卦。“人中”適在人身,泰卦,坤乾二卦之中,故稱之中為人中也。(原意非原文)

不過,如執著以人中為天地之真中,仍然執著在色身之中,仍然似是而非,難免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譏,究到實處,應到人中之外方寸中之虛空中求之。

玄靜子云:“鼻孔外虛空徑寸之地是也。”此一虛空,才是天地之真中。因為此中適在大小天地之中,先後天二氣交接之處。

所以呂純陽說:“二重天地誰能配,四個陰陽我會排。”

李清庵所謂“踏破二重消息子,超凡入聖則如閒。”

張紫陽所謂“彼非遠以此非近,表非外兮裏非內。”此中正在二重天地之中,牽制著四個陰陽的二重消息,在於非遠非近非外非內之間。暗喻了“此身不是,離了此身是錯”之本旨。

此虛空,既是口鼻陰陽二氣聚會之所,又是任督二脈空斷與交接之地,也是生死二途,陰陽剖判的兩界山、分水嶺。此處正是眼、耳、鼻、舌四象直接接觸之地,真是視之可及、聽之可聞、舐之能接,息之必由。所以能定於此,自然四象和合,五氣朝元也。

究其原理,概目通肝而耳通腎,鼻通肺而舌通心,人中通脾,故眼耳鼻舌心意歸中,而肝腎脾肺心,木水土金火之五氣自朝元。

《參同契》云:“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揚。”三寶既塞,塞久呼吸自斷,出入息無,百脈大定,周身沖和。到此地步,四象安得不和合,五氣安得不朝元哉。由是論之,此道非性命雙修之要道乎?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關,是修習道家丹法者談論較多的一個話題,然其論述多半缺乏通透地理論研究和實踐佐證。觀其文章,大多屬一知半解,憑穿鑿附會、猜測臆度、人云亦云而著書立說者,比比皆是,恰似以盲導盲,其謬誤及危害可想而知。

玄關又名玄牝、祖竅、歸根竅、眾妙門、復命關等,然何為玄關?玄關一竅究竟在何處?卻從未得到過明確或公認,或云眼前出現一團白光或金光,即是玄關出現。此外,尚有“血玄關”、“正玄關”之說,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大體上都認定玄關是有形可觀、有相可得,或在身內,或在身外。考諸道書丹經,每每及此,總是語焉不詳,頗為令人費解。以筆者參悟,所謂玄關及其別名,不過都是代名詞罷了,它大致相當於釋門所說的真如、自性、法身、真空、本來面目。

說真實,無形可觀,無相可得;說其虛,內有無量功德,用之不竭。故微妙無相不可言有,備應萬形不可言無,瀰綸八極不可言小,細入無間不可言大。它圓滿、清靜、光明。須注意的是,這裏的光明也並非白光、金光等光色,而是慧光,是指智慧的開發。

眾多修習道家丹法者,當氣機達到腦部時,常可見多種光色,不過,這並非性光的顯現,乃是體內潛伏疾病的象徵。若就此而生迷戀、執著之心,那就非走火入魔不可。

總之,玄關只有在行者真正修持到全身氣暢通,達人我一空,動靜兩忘之境,才可以證得。引時性光顯現,智慧開發,與天地一體,萬物同宗,悟入無生法忍,覺知本來面目,這才是真正的玄關。

故玄關的境界,即是禪悟的境界,即是明心見性。此境思慮不能及,言語不能攝,它超言絕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誠如詩曰:“恍惚陰陽初變化,氤氲天地乍迥旋;中有些子好光景,安得妙筆入語言。”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情緒不安,急於求成,遇事耿耿於懷,“七情”(喜,怒,哀,思,悲,恐,驚)過重,對氣功疑慮不定,均不宜練功。

二、病情起伏較大,高溫,神志不清,有併發症趨勢,病情惡化,病重危機階段禁練氣功。骨折脫位外傷時忌練動功。

三、意念太重或強令硬守某一點,將導致偏差。

四、運動量太大或用力過猛。

五、過飽,饑餓與服裝緊束。

六、月經過多,懷孕胎兒著床不穩時期和臨產期間,不應做深度腹式呼吸法和運動量較大的動功。

七、氣候環境的異常變化:雷電交加與狂風暴雨時,強烈日曬,環境嘈雜,潮濕地面,空氣被有害物質污染等,均不宜或忌練功。

八、精神失常,不能控制行為者忌練功。

九、身體十分疲倦之時,忌練功。

十、練功治療期間,原則上忌房事。

十一、傳染病與道德行為不良者,忌與他人在同一環境練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的範圍非常廣泛,其功用亦無窮盡,尤與人生不可須臾相離;其在物理上為物體三態之一,與固體、液體有別,無一定之形狀與體積;其分子極易流動,互相衝突,常膨脹而欲飛散,充塞於天地之間,為風為雨,變化無常,如大氣、水氣、氧氣、氫氣、碳氣等。

其在人的生理上有所謂氣息、氣血、氣脈、氣機、真氣、元氣等。其在人的心理上則為凡精神發顯於外表於言行者,如勇氣、銳氣、正氣、邪氣、朝氣、暮氣等。其在文字寫法上則有意義相同之氣、氣、炁三字。

我國道家丹書則以氣字之三體,代表三種不同之意義:「氣」意味著為人食五穀之後,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氣。「氣」為籀文篆書所用,意味著自然界的大氣,亦即空氣。「炁」原為古文,上面的「無」乃係無的本字,下面的「灬」乃係火的變體,意味著為無火之謂。

三者雖性質有別,但卻互關聯,互為作用;以靜坐之法,導引吐納,專心一志,存念精慮,以氣接氣,息息歸田,做到息心虛靜,明心見性,引動氣機,打通氣脈,以達缊絪真「炁」的境界。超然於現實,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無象無我,渾然天人合一,以期長生不老,為神為仙。

氣以直養而無害,源出孟子公孫丑上,孟子「四十不動心」認係從「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而得來,其善養之道:以心志為本,故曰:「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至於志與氣之關係,則認為「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其言氣之質,則認為「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充塞於天地之間。」又須「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言氣之養也,必須以義與道為依歸;否則,氣必無以為養而餒也。故世有理直氣壯之諺。

細體孟子所養之氣,乃屬精神與品德範疇,而非若道家僅局於自我修養之純精神領域也。

太極拳本係武術之一種,經歷代先哲,本其體驗,研其理法,以易經為思想根源,以養氣為其要旨,以著熟為其功夫,以入道為其目標。擷取儒道修養之精蕈,寫下寶貴之經典法則:乃援周子濂溪之太極圖說以作經論,闡老子之專氣致柔以練鬆柔,體道家之丹書意境以歌真義,衍孟子之養氣心傳以作心解,使之義理大備,體系整然,殊非一般武術者可比擬矣!

太極拳依其經典,以心為主,以氣為從,以養為功,係於動中求靜,納導引吐納於行功之內。故行功心解,言心有三,言氣有八。

言心則曰:「以心行氣」「心為令」「先在心」。言氣:前段言行氣運之益,後段言在氣尚氣之病:言益則須務令沉著順遂,不能沉著則浮,不能順遂則滯,是無益反為病矣!

言病則不能在,不能尚,在則閉而不活,而陷於滯;尚則努而暴躁,不能出力。又不能無氣,無氣不能致柔,則成純剛矣!

故示孟子「氣以直養而無害」以為教。不言煉氣以求功,蓋恐煉之不得其法,容易受害。且煉氣須於身靜心靜時行之,是為靜之功。

又恐養之不得其正,為邪為滯,故言直養。直者正也,順也。正者在形器上言,方直不曲,純而不雜者謂之正。在心態上言,順乎道義,合乎其理則者謂之正。順者自然之謂也,違反自然則為逆而不順,不可為也。養者培也,育也,具有生生日益之義。

故養氣心存道義,順乎自然,守其靜篤,不因外誘而動其心志。言不波、淫、邪、遁,行必孝、悌、忠、信。時時省察,不因外擾而亂其軌則。言行一致,內外一體,自然心地光明正大,氣度雍容和順,而無暴戾浮躁不正之氣矣!

太極拳行功以行氣主,體動心靜,故言於動中求靜;以靜坐為輔,體靜氣通,故言於靜中求動。體動則有開合虛實,屈伸進退,故心有所令,神有所注,妄念自除;而動又須輕靈勻緩,氣沉丹田,故而致心平氣和,物我俱忘,身心舒適,境界微妙,難以言語形容,至此斯可謂入於太極三昧矣。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邪氣侵入人體是人體患病的一個重要病因。人們通過練氣功或別人發氣、帶功可將六淫邪氣排出體外。

如:受風寒的人在練功時會感到有涼氣似小風一樣從腰、腿或肩背出來。

又如:有火熱之邪的人在練氣功過程中手心、足心會冒熱氣,也有頭部或上半身會出熱氣,有濕症的人在練氣功過程中會自發出汗或腹瀉來排濕氣。

諸如此類的病邪都可以在不用藥的情況下通過氣功過程排出,使人體經絡暢通,逐漸恢復健康。

練氣功能增加人體正氣,“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正氣足的人不易被邪氣侵襲。許多原來一受涼就感冒、肩背痛的人,通過練氣功正氣足了,很少感冒,肩背痛也不犯了。
   
由此可見,練氣功是可以抵禦或排除六淫邪氣的侵襲。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的情志刺激會引起許多病變。

如:喜傷心,過度的喜悅容易心肌梗塞、神經錯亂、或腦血栓形成、腦出血等。腦神經系統為中醫所說的神明之心,也屬“心”的範疇。

又如:怒傷肝,肝陽上亢會引起高血壓、青光眼、神經性頭痛等。大怒傷肝、肝火犯肺、肝火犯胃會引起咳血、吐血;肝鬱氣滯會產生多種氣滯血瘀症,如冠心病(血瘀型)腦血栓、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甚者會發展為腫瘤。肝鬱不舒還會引起癔症、婦科疾患。

憂思過度會傷脾,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脾傷,會影響後天五穀精微的吸收運化,也會影響生血,使心血不足。心脾兩傷,會引起心悸、乏力、失眠、多夢等及部份婦科病。

悲傷肺,有可能引起陰虛盜汗、口乾音啞、五心煩熱、陰虛咳嗽、低燒、肺結核等。

驚恐傷腎會引起腰痛、乏力、二便失常、部份婦科病等。
   
練氣功要求人們“身心同練”,“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這兩條都是提高人的修養,是在修德煉性的基礎上,在學會運用辯證法的基礎上,遇事自己能正確對待,使自己處於情緒穩定,心情平靜的狀態,這樣可以減少七情的干擾,可以避免引起各種相應的病變。

同時原來已經得病的人通過練功經絡暢通,陰陽趨於平衡,虛實得到調節,病就會好轉或治癒。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築基

築基為內丹修煉的準備階段,也可看成是第一階段。要求填虧補虛,煉好身體的精、氣、神三寶,煉養得充盈,達到精足、氣滿、神旺的“三全”世界。就好比建築高樓首先要打好地基,一般要經過一百天的時間,故稱“百日築基”,其實不一定每人都須“百日”,有人可能長一些,有人可能短一些。

築基的關鍵在於“煉己”,就是要把自己心理上的雜念塵垢,拂拭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明代伍沖虛《內煉金丹心法‧煉己》:“己即我靜中之真性,動中之真意,亦為元神之別名也。”

煉己的方法是斷除聲色,省卻應酬,使耳目歸於清淨,雜念消於未萌。煉己的過程,即是築基的過程。只有收視返聽,清心寡欲,才能培煉元精、元氣、元神,達到三全境界。
 

二、煉精化氣

煉精化氣,又稱小周天、百日關,即將精與氣合煉而成為氣,達到“三歸二”。是內丹修煉的第二階段。其法初步是貫通任、督二脈,打通“小周天”。即用意念的力量使精化氣,復使氣自會陰、尾閭溯夾脊上達泥丸,再下降丹田,如此反複運轉,稱為“河車通”。

煉精化氣又稱“初關”。具體功法即“小周天”。因煉精化氣小周天以意領氣的循行和後天八卦有關,而後天八卦又以坎離代表人體心腎、水火,在十二地支為子午,在方位為南北,所以“小周天”又有“坎離交媾”、“取坎填離”、“水火既濟”、“心腎相交”等名稱。小周天亦稱“子午周天”。

小周天功就是要通過子午周流,打通任督之法,取坎填離而為乾坤,恢復先天八卦元氣。小周天功法又分以下層次。

1、調身:修煉周天功一般採用坐姿,又分雙盤坐、單盤坐、自然坐幾種。

調整坐姿後,挺直腰背,放鬆全身骨肉,微閉眼睛,合上雙唇,舌抵上顎,調勻呼吸,處於自然狀態。

亦可採用仰臥身姿,枕頭不宜太高,以二寸為宜。其它要求同坐姿。

2、調藥:“藥”指精、氣、神,調藥即調精、調氣、調神。精氣調,則精滿自然化氣,氣滿自然生精,精滿氣足則神自然旺。

調藥的關鍵在於“凝神入氣穴”,凝神即澄神息心,使意念若有若亡,氣穴即下丹田。意念、神氣澄息後凝聚於下丹田。

凝神入氣穴,且感到活子時來到,說明藥物已在下丹田產生,後天之精轉為先天之精。

3、產藥:周天功所產藥物,一般分為外藥、內藥、大藥三種。

經為煉精化氣階段先後產生的藥物,大藥為化神階段由內外兩藥相合凝成的藥物。

活子時到來,說明外藥已經產生。與“活子時”相對的有死子時、正子時。死子時指夜半23-1時一陽初生之時。正子時產生在小周天功法純熟進入大周天功法之時,機體所產生的“六根震動”景象。活子時,為小周天功法中隨時隨地恍兮惚兮的夢冥之中,感到光透眼簾,周身和暢、氣穴暖融、陽物勃舉之時。

外藥活子時,為小周天運轉之初由內而生的先天真陰祖氣。要注意,活子時要在先天精氣充盈之時自然來到,不可刻意追求,不可揠苗助長。在“活子時”時還要及時採藥入爐,不可有絲毫邪念沾染,不能煩擾元神祖氣,以防走火入魔。

4、採藥:外藥一旦產生,就需要及時採藥入爐,急速用武火使外藥歸於氣穴,即用加強意識的方法,使種子(外藥)及時歸於爐中,不使走失。採藥之訣,即“ 火逼金行”。火指神,即意念,金指腎中的精氣。簡言之,即加強意念作用,使產生的內氣暖流感覺向下向後行。加強意念的方法,又稱聚火之法,用“撮、抵、閉、吸”四字訣,使內氣走上督脈。其訣為:“撮提穀道,舌抵上顎,目閉上視,鼻吸莫呼。”

同時,還要掌握意念運行的火候,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要使所採之藥老嫩適中,以利於進一步煉製成丹。

5、封爐:小周天功法,多以下丹田為爐,泥丸宮為鼎,合稱爐鼎。經過採藥之法,把“外藥”採進下丹田的爐中之後,需要及時封固,不使外馳。

封固不僅在於封固被採入爐中的外藥,而且要及時溫養,溫養需要文火,將神、氣俱伏於氣穴。然後再次“火逼金行”,運藥烹煉,待其有行動之機,則周天武火,自此起伏。

文火,指在意念作用下,呼吸微緩,不使其間斷,“若守若存,勿亡勿助”。所謂武火,指呼吸緊重,勻細深長,“綿綿不斷,息息歸根”。文火用於溫養,用於沐浴;武火用於採取,用於烹煉。

外藥入爐封固溫養,再次火逼金行。此次火逼金行以呼吸為主,對藥物進行起運烹煉;而上次火逼金行,則是以意識之火為主,把“藥”及時採進爐裏。兩者有所不同。

6、運煉:即把採入爐內、經過溫養後逼進任、督兩脈的外藥(先天祖氣),用進火退符的周天之法煉成丹母,共運煉三百息、三百候。

任脈為循行於頸喉胸腹主中線的經脈,總任一身陰經,故稱“陰脈之海”。督脈為循行頭項脊背正中線的經脈,總督一身陽經,故稱“陽脈之海”。

用武火將經過溫養的藥物出爐升鼎,從下丹田的爐後兩個小孔,經尾閭送進督脈,然後進陽火、退陰符,進行周天運煉,即為小周天功法。

小周天運煉,使任督周流,督升任降,如環無端,具體路線為:藥物經下丹田後兩個小孔下降,過會陰,經尾閭而接入督脈,又從督脈貫脊上行,入泥丸宮,然後從泥丸出頭面正中降至鼻唇,又經鼻唇下交任脈,由下唇凹陷處的承漿穴下頸,沿胸腹正中線下行,回到下丹田。如此由督入任,督升任降,周流一周,就是一個小周天,亦名“河車搬運”。

小周天藥物烹煉過程,要經過“三關”、“上下鵲橋”、“三丹田”。

三關--尾閭關、轆轤關、玉枕關。尾閭關在脊柱骨的最下端,其地有長強穴;轆轤關又稱夾脊關,其關在背脊正中,當俯臥睡時,兩肘尖連線的正中;玉枕關在腦後正中髮際枕骨下端,在兩側風池穴之間。此三關為藥物運煉過程中三處險而難通之處,由尾閭到泥丸的督脈,運藥時稱為河車之路(張紫陽《奇經八脈考》)。三關為河車上升之路,由尾閭到夾脊。細步慎行,如羊駕車之輕柔;由夾脊至玉枕,巨步急奔,如鹿駕車之迅捷;由玉枕至泥丸,大力猛衝,如牛駕車之奮進。三車與三關所指位置略有不同。

上下鵲橋--上鵲橋有兩個,一在兩眉之間的印堂,一在鼻竅處;下鵲橋也有兩處,一在尾閭,一在穀道處。兩者都是一實一虛,行小周天功法,當“藥物”流經上鵲橋時,要舌抵上顎,如此則任、督架通,周流不息。而其“藥物”容易走失之處,則為下鵲橋的穀道處。其走失的信號為肛門矢氣(放屁),當“藥物” 運經下鵲橋時,不要忘了撮提穀道,以防走漏。

三丹田--位置都處在任脈通道上。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宮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為藏氣之府;上丹田,為藏神之府。

7、火候:在內丹功中指用元神與精氣相合於任督二脈運轉烹煉,亦指用元神、精氣運轉烹煉的時機與程度。

在內丹修煉中每一步都有火候。《修真後辯》分為:內火候、外火候、煉藥火候、合丹火候、修性火候、文烹火候、武煉火候等。

劉一明《悟真直指》說,金丹全靠火候修持而成,火為修持之功力,候為修持之次序,採藥須知遲早,煉藥須知時節。

火候進退是周天烹煉的關鍵。“進”指進陽火,當藥物進入督脈後,用加強意念和吸氣方法,使之逆而上行。“退”指退陰符,當藥物通過泥丸宮行將交入任脈時,用放鬆意念和呼氣方法,使之順而下行。

進陽火,除去卯時沐浴,主要在於子、丑、寅、辰、亥五陽時進行,其法於五陽時中意守丹田,行吸氣著重而長、呼氣自然而短,把呼吸的重點放在吸氣之上的火候法,呼吸次數按“乾用九而四策之”,以子、丑、寅、辰、已各升36吸,每36吸為一時,五陽時共得180吸,此刻氣機正合升至乾頂泥丸,即完成小周天進陽火程序,可轉為退陰符。

退陰符,除去酉時沐浴,主要在於午、未、申、亥五時進行,其法於五陰時中意守丹田,行呼氣著意而長、吸氣自然而短、把呼吸重點落在呼氣之上的火候法。其呼吸次數是按“坤用六而四策之”的原則進行,以午、未、申、戌、亥各降24呼,每24呼為一時,五陰時共得120呼,此刻氣機正合由泥丸回降至下丹田,則“小周天”退陰符事告畢,完成了一小周天的氣機升降。

8、沐浴:指在煉藥進火退符過程中的“息火”和“停符”,是調節火候的一種方法。“卯時沐浴”,“酉時沐浴”。即進陽火至卯宮時,不進火;退陰符至酉宮時,不退符。不進火、不退符即呼吸無心,略事休息,以便溫養。

具體方法為:活子時來到,先天祖氣從丹田由尾閭循督脈逆行上升,行吸氣著意而長、呼氣無心而短的進陽火候時,當進陽火的功法由於歷丑,經寅達卯,至卯時則神往夾脊,把吸武呼文的火候調和為毫不經意的自然呼吸,待自然呼吸三十六次後,“卯時沐浴”之功告畢,此時又須把毫不經意的自然呼吸改為吸武呼文的進陽火候,直至最後完全進陽火的辰、亥火候,使氣抵泥丸宮(午時)而交入退陰符候,退陰符候時,氣從泥丸循任脈下降,行呼氣著意而長入,吸氣隨意而短,當退陰符候的功法由午歷未,經申達酉,至酉時則神往黃庭,把呼武吸文的火候調和為毫不經意的自然呼吸,待自然呼吸二十四次後,“酉時沐浴”之功告畢,又把毫不經意的自然呼吸改為呼武吸文的退陰符候,直至最後完成退陰符的戌、亥火候,使氣歸抵於下丹田。

9、停火:又稱止火,指煉運火候百(如加上卯酉沐浴則為三百六十候)屆滿,陽光三現(兩眉印堂三次出現閃光)之時,要及時停止火候,停止河車運轉。火候已足,下丹田結成珠黍樣的丹田黃芽,如不撤去火候,就會藥老丹傷。

止火以後,即轉入“煉氣化神”的大周天階段。

小周天功法九個層次,可簡單歸結為“採”、“封”、“煉”、“止”四個過程。完成煉精化氣小周天功一般需一百天,故稱“百日關”。
 

三、煉氣化神

煉氣化神又稱大周天、中關、十月關。是內丹修煉的第三階段。

小周天在於將精與氣合煉成為氣,達到“三到二”;大周天在於將氣與神合煉,使氣歸神,達到“二歸一”。

大周天又稱“乾坤交媾”、“卯酉周天”。經後天八卦取坎填離之後,由離南(午)坎北(子)轉變為乾南(午)坤北(子),而原來後天八卦的坎離兩卦,已分別轉到了東卯西酉的方位,由丹術重視坎、離兩卦,故以此位置稱大周天為“卯酉周天”,稱小周天為“子午周天”。與小周天用後天八卦相對,大周天採用先天八卦圖式。

小周天是有為階段,在煉化兩過程中必須真意為媒,使二五妙合,鉛汞成丹。大周天則是由有為過渡到無為階段,化氣為神,使二化為一,使元神純陽可以出景。此大周天階段,又喻為養胎,入十月關後大周天工夫,實際即是入定功夫。氣由微動到不動而盡化,真意運用由雙目觀照到無覺,此時由定生慧,入六通靈境,果能慧而不用,轉識成智,則胎圓可證,陽神可成。

大周天具體作法:自然坐姿,或盤膝坐式,坐定之後,調節意識活動,從左前人體內運於臍輪,神與氣合,真氣流盈於丹田,由小而大,由大而小,不斷精煉。

然後精氣流在意念導引之下,上至璇璣穴,向左臂而下,至曲池,經內關逆掌以及指尖,出手臂至手臂外關,上肘逾肩井,上大椎而下,出尾閭。

由下復上,過玉枕,達崑崙泥丸至面部,過鵲橋,降重樓,經胃口過臍,至玉柱,復到氣海,行於右腿,歷膝關,穿足背至趾間轉湧泉踵後,上運過陰谷,通過尾閭,復至頂門。
如前下鵲橋,依次到左腿,如循右腿經脈一樣,下落湧泉,貫尾倉而下攝元海,如上真氣循經貫注一周。

大周天煉氣化神即把在小周天中煉成的丹母送進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將它煉成精、氣、神三寶合一,能量無比的“大藥”。

內丹煉化精氣,應掌握一陽之氣生發的天然時機,於“正子時”起身煉精,採藥歸爐,此為產大藥之時,亦即大藥完成的生理信號。《仙佛合宗》說:須知大藥生時,六根先自震動。這時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腦後鷲鳴,身湧鼻搐一類,為得藥之景,所得即為大藥,這一時刻即叫“正子時”。

“正子時”是與小周天功法中“活子時”相對的內丹術語。“正子時”中的“爐鼎”與小周天“爐鼎”不同。小周天以下丹田為“爐”(大爐),上丹為“鼎”(大鼎);大周天以下丹田為“爐”(小爐),中丹田為“鼎”(小鼎)。

當大周天正子時採藥入爐升鼎後,所用火候,更以“綿密寂照”為上乘功法。其法,就意念言,最要心中寂寂觀照,常定常覺,聽憑中丹田和下丹田鼎、爐裏的“大藥”上浮下沈,氤氳靈活;就呼吸言,亦須一任自然往來,密密細細,沈而調勻,來不得半點兒的粗急。如此日久功深,待至神氣成“聖胎”,就可過渡到“上關煉神還虛”的最後階段了。

內丹功法精氣運行的過程稱為“河車搬運”。河車分為小河車、大河車、紫河車。小河車為元氣從腎傳肝,從肝傳心,從心傳脾,從脾傳肺,從肺傳腎的五行循環,周而復始,“龍虎交戰”而變“黃芽”的過程。

大河車為元氣從尾閭開始,歷經督脈的下、中、上“三關”,任脈的下、中、下“三田”,“抽鉛填汞”而成“大藥”的過程,亦即“小周天”收功、“大周天”起始階段的功夫。紫河車為“紫金丹成”時的高級階段循環功法。此時“純陰下降,真水自來;純陽上升,真火自起。一升一沈 ,相見於十二樓前,顆顆還丹,而出金光萬道,為紫河車也”(《西山會真記》)。

完成中關煉氣化神一般需三百天,故稱“十月關”。
 

四、煉神還虛

煉神還虛為上關,又稱九年關。是內丹修煉的第四階段。

煉神還虛為道教全真修煉法最高境界,有融合儒、釋、道之妙。

煉神還虛的“虛”指超越語言思慮,與道合為一,與宇宙同體,入於虛空,故在丹經中常以“○”代虛。所謂“九年”,借用佛教禪宗達摩面壁九年的典故,以喻此階段純入性功,常定常寂,一切歸元。

這一階段,應將意守的重點由中丹田轉到上丹田泥丸宮。以天地宇宙為“ 鼎”,以上丹田為“爐”。其時爐中自守,主要為由“大藥”而化成聖胎的“嬰兒”。“嬰兒”需要哺乳、撫養、訓練,故而對於此時一連串的功法,純由意想而成,以達“出神”而趨於物我同化、常定常寂、一切歸元的目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功時出現心慌常見於以下兩種情況:

一、少數練功人在練功初期,不注意練功的火候,練功時間過長,同時精神又過於緊張,這樣可引起心跳加快或自感心慌,有時還可伴有呼吸急促。

有的在練功開始即可出現心慌,有的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持續的時間也不一樣,有的一會兒即過,有的可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也可持續幾天甚至幾週不等。

發作常能自行終止,發作後可以恢復如常人。但有的人常惴惴不安,擔心再犯,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練功。

臨床觀察發現,練功時心慌多見於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尤其是焦慮性神經官能症的患者。這類患者大多本來就屬於容易緊張、焦慮,對軀體的微小不適容易驚慌,遇到挫折易於過分自責。

由於練功火候不適,使大腦處於持續性緊張狀態,剛好誘發了焦慮症,伴隨心血管系統的症狀,感到心跳過快,甚至“覺得心臟快跳出來了”。
   
對於這種情況下的心慌,只要了解這種症狀的性質,發生的原因,給予適當的指導,使其採取正確的練功方法,大部份都可獲得解決。

如因練功意念太重而致心慌時,可暫時改練放鬆功,待心慌消失後再練原來功法並調整意念的火候。如係焦慮性神經官能症患者,調整練功方法後心慌也不能消除者,用少量鎮靜劑或用β~受體阻斷劑等藥物後,可以迅速得到糾正。

二、有的練功人在練功入靜過程中沒有心理準備,突然受到某種巨大刺激而出現心慌、心跳。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精神失常或發狂。

中醫認為,人的七情所傷能導致人體氣機升降出入的功能紊亂。《素問‧舉痛論》上說:“驚則神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指生理功能失調)”。

在氣功入靜狀態下,人的心理對氣機的調整作用增強,這時如果受驚,心理上驟然緊張,驚則氣亂,氣血運行失調,就會出現心神不安的心慌等症狀。

因此,練功前首先就應對外界刺激有足夠的精神準備,而一旦受驚,應正確認識和對待,儘快保持鎮靜,使情緒穩定下來,“神定氣自歸”,氣機逐漸會恢復正常,也可以採用放鬆功,或安靜休息一會兒,使精神和形體都放鬆,使氣血運行恢復正常。

如果驚後很長時間仍感心神不安,心慌善驚,可配合一些藥物如少量鎮靜劑,或用主治驚恐的方劑如溫膽湯、安神定志丸等。

有鑒於此,在練功進入高度入靜的境界時,對可能出現的聲響,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同時又不能讓練功人神離意散,保持既清醒警覺又高度入靜的氣功狀態,才能防止練功時因受驚而引起氣機紊亂之偏差。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常情況學練氣功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各種有益的反應,其中包括食欲增強、飲食增加、消化吸收功能增強等。但是也有某些人學練氣功時卻出現了腹部脹滿等不舒服的感覺,並因此驚慌,不知所措。

其實學練氣功後出現腹部脹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調息不當

有的氣功功法比較注重呼吸方法,初學者掌握不好,容易出現不適感覺,甚至出現偏差。尤其對一些要求腹式深呼吸的功法,初學者如果過於拘泥呼吸形式,呼吸時過於用力或者閉呼吸時間過長,則會造成腹部脹滿不適。古人云“全憑心意練功夫”,格外強調了意念在練功中的突出地位。

一般說來,只要不是特殊疾病(如肺結核、矽肺、哮喘等),對於呼吸方法不必過分講究,完全可以採取自然呼吸方法。所以,一旦在練功時因調息不當出現不適感時,可檢查自己的呼吸方法是否正確,根據情況加以調整或者改為自然呼吸。
 

二、意守丹田過於執著

關於意守,古人主張“不可用心守,不可用意求”,要做到“似守非守,綿綿若存”,“似有意,似無意”,“勿忘勿助”。但是,有的人卻過於呆板、過於執著,對丹田死守不放,用意過甚,意氣相隨,使腹部產生脹滿不適感。

對於這種情況,首先必須減少意守的程度,或者將意守丹田改為意守外景,以轉移對腹部的注意力;其次可以採取自我按摩手段,以掌根著力由上腹向下推,配合呼氣,引氣下行。
 

三、病機轉變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一些平素急躁易怒之人,可因怒氣傷肝,造成肝氣鬱滯。西醫則認為生氣情緒激動使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胃腸收縮無力,活動減弱,腸腔積氣。研究發現,當患者學練氣功後,可發生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的改變。

這一變化可使胃腸收縮力增強,胃腸活動增多,腸腔積氣也隨之不斷排出。中醫認為這是鬱滯的肝氣得以疏通,氣機調達的徵象。在這種隨著病機轉變,腸腔積氣欲排未排之際,多可出現腹部脹滿感。這是一種正常的練功效應,對此不必驚慌,過一段時間後脹滿感會自然消失。
 

四、不敢排氣

學習氣功初期,多伴有腸鳴作響,排氣打咯的現象。尤其在集體練功場合,常可聽到排氣聲音此起彼伏。某些人由於環境所限,不好意思排氣,引起腹部脹滿。學功者對練功時的排氣情況不必過慮,要任其自然,可選擇自己家中或其它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練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氣功時,尤其是到達入靜狀態時,口中會有大量的唾液不斷地產生。這是一種有益的練功反應。

人的口腔內有三對大的唾液腺:腮腺、下顎腺和舌下腺,還有無數散佈的小唾液腺。唾液就是由這些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

以往的生理學認為唾液的分泌完全是通過神經反射來調節的,並且分泌量主要受副交感神經影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唾液分泌稀薄而量多。

一種調節是由於食物對口腔造成機械的化學的和溫度的刺激,經過中樞的作用,再由傳出神經到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練氣功時並無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所以練功時的唾液分泌增多不屬此類。

另一種調節是食物形狀、顏色、氣味以及進食環境等因素造成的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一旦建立起來,即使沒有直接吃這種食物,只要看見它或嗅到它的氣味,甚至想到它,都可通過條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例如吃過山楂的人,以後看見或想到山楂都可引起唾液分泌。

然而練氣功時並沒有看到、嗅到、想到某種食物的情況,所以練功時的唾液分泌增多也不屬於這一類。氣功鍛煉引起的唾液分泌增多現象,是以往的生理學教科書沒有記載的一類。

我們知道,練功唾液分泌增多的現象出現在進到入靜狀態時。入靜狀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

由此不難知道那種練功時出現的既無食物刺激,又無食物條件反射刺激的唾液分泌增多的現象,是氣功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的直接結果。這是一種自我心理生理調節的結果。

唾液具有多種生理作用:可以濕潤與溶解食物,使食物易於吞嚥,並引起味覺;清潔和保護口腔,可清除口腔中的殘存食物;當有害物質進入口腔時,唾液可沖淡、中和這些物質,並將這些物質從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的溶菌酶還有殺菌作用;唾液中含有澱粉酶,它可使澱粉分解,轉變為麥芽糖等等。

我國古人對唾液在養生中的作用是很重視的。《本草綱目》記載:“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腎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溢為醴泉,聚集裝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所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故修養家嚥津呐氣,謂之清水灌靈根”。

《上清黃庭內景經》有“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嚥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卻災百邪玉練顏”的記載。認為唾液在養生中具有防腐、美容、抗老延年等作用。

現代研究中有人報導在唾液中發現有抗衰老因子,更為古代的經驗認識提供了現代科學依據。

總之,練功中出現的唾液分泌增多是一個有益的反應,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緊張,慢慢嚥下即可。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踐證明,氣功鍛煉的一個突出作用就是消除心理緊張,促進疲勞的消失,使人在短時間的鍛煉後就會出現神清意爽、頭腦輕鬆的感覺。

然而少數人在學練氣功後,表現為不僅沒有消除疲勞,反而出現頭脹、頭痛、頭緊等許多頭部不適的感覺。某些人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以至引起持續的頭部不適感,形成氣功出偏。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功法複雜不熟練。氣功功法多種多樣,有靜有動,有易有難,有簡有繁。特別是某些有多節套路的動功,不僅要求學功者學會各套路的繁雜動作、姿勢,而且還必須在做每一節動作時按要求配合呼吸和意念,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一件較難做到的事情。

往往是想起這節動作,忘了下節動作;做對了動作,配錯了呼吸;呼吸和動作配合協調了,又沒達到對意念的要求等等,使初學者應接不暇。這不僅達不到解除心理負擔的作用,反而格外增加了心理緊張,從而出現練功時頭痛、頭脹、頭緊的不適反應。

對待這種情況的措施有兩條:
   
一是明確自己學習氣功的目的與所選擇的功法是否統一。如果學習氣功的目的單純是為了健身或治病,那麼,不必追求姿勢動作的複雜,以及在複雜動作基礎上的呼吸意念配合,只要選擇一種實用而簡便易學的功法,如動作易學、自然呼吸、意念單一的功法,就可有效地達到學功的目的。這樣就實現了目的與方法的統一。

反之,目的單純,但選擇了複雜的功法,目的與方法不統一,就應毫不猶豫地放棄複雜功法,改學簡便功法。這裏須強調的是,功法簡單並不意味著效果不大,恰恰相反,越簡單的方法越容易使人意念單一,更好地實現入靜狀態。
  
二是對那些已經俱備了一些氣功基礎,但是還想增加一些功法難度和趣味性的人,在學練複雜動功時,初期出現顧此失彼而引起頭部不適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要堅持鍛煉,使動作越來越熟,動作、呼吸和意念配合越來越協調,頭部不適感就會消失而出現新的舒適的感受。
   
二、不適當地意守上竅。練功要領之一是上虛下實,要求練功人在意念的運用上保持下體佔七分,上體佔三分。這樣可使下體感覺充實,而頭部保持虛靈。

但是有的學功人對此處理不當,使意念集中在上部,尤其是某些功法教人意守鼻尖、印堂、百會等上部穴區,引氣上行,這必然出現頭脹、頭痛、頭緊等不舒服感覺。嚴重者甚至不適感持續存在,變為練功偏差。

對此,初學氣功者必須有足夠的認識。除胃下垂、長期腹瀉、脫肛等中氣下陷患者外,一律不要輕易意守上竅。一旦意守上竅出現不適,應立即改為意守下丹田或兩腳心湧泉穴來進行糾正。不見好轉者,立即請教有經驗者或氣功師父。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知道,氣功鍛煉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進入入靜狀態,入靜狀態是使意識從普通的清醒狀態過渡到接近完全睡眠的狀態。我們還知道,大腦的清醒和興奮,是各種內外刺激經相應的感覺器官,產生傳遞的神經衝動維持的。

因此要想實現氣功入靜狀態,必須採取減少或阻斷各種內外刺激的措施才行,換言之,使各種感覺器官儘可能地不受刺激。

心理學與生理學將感覺分為內部感覺和外部感覺兩大類。內部感覺是指接受機體內部刺激,反映身體位置、運動及內臟不同狀況的感覺。屬於這類感覺的有運動感覺、平衡感覺、內臟感覺等。

中醫學在對失眠症辨證求因時有一句話叫做“胃不和則臥不安”,實質上講的就是內臟(胃)感覺過強,不斷向大腦傳去神經衝動,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而失眠。

此外,練功時主動地放鬆肌肉,以及在床上睡覺時肌肉的鬆懈,也是通過肌肉放鬆後,減少肌肉(肌梭)向大腦發去的神經衝動,從而降低大腦的興奮性,有助於入靜或入眠。

外部感覺是指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屬性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覺。要想達到入靜或入眠,在減少內部感覺刺激的基礎上,也必須減少外部感覺刺激才行。

如果一個內臟功能正常的人,在沒有任何聲音、氣味、食物刺激的黑暗房間裏(阻斷內臟及運動、平衡感覺),他將很快就進入睡眠狀態。反之,如果其它條件不變,僅保留一個感覺受到足夠刺激,例如針刺皮膚、各種聲音、各種畫面‧‧‧也不可能實現入靜或入眠。

了解了上述道理,也就獲得了練功時睜眼好還是閉眼好的答案。這裏需要強調的是,人在與外界交往時所獲得的信息,約有80% 是通過視覺通道傳向大腦,所以要想有效地入靜,通過閉眼來阻斷這部份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練功時眼睛的睜與閉也並不是絕對的,完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變化。例如,對於一個現場向氣功師父學習具體動作的初學者,必須睜眼才行,而在自己練功時就需閉眼。

初學者自己練功時,為使動作準確,也需經常睜眼或對著鏡子來不斷地校正動作;待動作準確熟練後,就可閉眼練功;待動作純熟自如後,又可根據練功當時的感覺,在必要時,睜眼或半睜眼。

一般說來,自己練功時以內養為主可閉眼、含神不露;在向觀者演示時,則以外用顯示為主,就需睜眼。練靜功或原地動功時,以閉眼為主。練行走功時就可以睜眼為主。

總之,要酌情而定,不必過於拘泥。此外,閉眼時不可用力緊閉,只將眼瞼輕輕闔上即可。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最有益處修行莫如做好眼前的善行。

二、訪道人只有明白自己德行深淺,才能與有道者相應。

三、真修行人對日常瑣事欣然而往。

四、修行人的理性,在於毫不猶豫於任何必須要完成的事務。

五、評價有道之士的道行前,自己要有深厚德行。

六、評價任何人之前,要明白自然常理。

七、無論多麼玄妙的道理,都對應著切實的修行法則。

八、一切高明的道經,千言萬語不離妙道妙行與自然大成。

九、自然是最絕對的道理。

十、每天要問自己的一句話:今天你自然了嗎?

十一、有事要問自己的一句話:此事你自然了嗎?

十二、無事要問自己的一句話:此刻你自然了嗎?

十三、天機就是人人每天都能擁有的成仙機會。

十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自然的心意和行為。

十五、大修行就是全方位地修正自己不自然的心行。

十六、清規戒律是通向道法自然的唯一捷徑。

十七、修行人直截了當自然化自己的行為,俗人常會不自然地了卻一生。

十八、真正修道人於自然妙趣大樂中自得,假修道人則是為了別人的讚美。

十九、紫陽真人的以事煉心,忙裏偷閒煉汞鉛,才是直泄真修妙道的天機口訣。

二十、丹訣雖然靈驗,須得苦修證得。

二十一、修煉金丹證道,是天地間最上乘妙道正途。

二十二、修道與養生是無極和太極的的關係。

二十三、養生的秘訣在於:一切先天靈妙直達後天之所。

二十四、修道的秘訣在於:一切後天大有化升先天之初。

二十五、真明師常常直說真妙行,假後學往往曲溺假邪法。

二十六、能出家學道是三世積德,可在家修真須百代善緣。

二十七、自然元力所充之身,心中常懷無窮歡樂,恐懼煩惱自然消滅。

二十八、丹訣都是無比通靈臻於極妙,只有下過功夫才能體會其中的靈妙。

二十九、與其千里訪道得萬法,不如回家下苦功一刻。

三十、道中人常說“老道老道吃飯睡覺”,得真訣此說是正法,不得訣是邪說。

三十一、“若於日用顛倒求,大地塵沙皆成寶。”這是盡泄天機之說。

三十二、欲換明師求明道,不如跟定愚人學糊塗。

三十三、依訣行功是明徒的所應做的唯一正事。

三十四、絕大部份自稱真心學道人,實則終日溺於俗事,往往荒廢一生。

三十五、修行苦志到極致,天地一新,萬事大樂。

三十六、莫羨身後極樂土,當觀眼前自然天。

三十七、觀天地之大樸,明日月之真光,和身心之靈丹。

三十八、修行人要晝夜耀神光於空寂,揚真意於無名,化萬物於玄元,此中真消息便是大丹藥物。

三十九、修真第一法訣:懶散終生無救,勤快隨處登真。

四十、 修道最需要悟性,悟不透,終生無救。而悟性加非常的勤奮謹慎,才能成功。

四十一、煉丹最怕一曝十寒,此事須臾不可離,離者必敗。

四十二、多言數窮,是說的先天大限。修道人少說一句,光明大增。

四十三、每遇一事,吾定念先求無極混沌,待其妙意裊裊徐生之際,再做安排,此道人之日用顛倒。

四十四、修道若不明待人圓融,是內無衝和妙意,則永遠不明修真為何物。

四十五、修道人好為人師並喜指點江山,是金木不交之象,當需反求其諸身。

四十六、修道人昏沉,是藥物不化,玄關不開,需要下死功夫才能悟透,做好這一段功夫。

四十七、修行屢屢遭難不能堅持,或不由自主荒嬉,此是德行功行有損,口舌有缺,速修德苦行補救之。

四十八、訪道者要誠心虛心加耐心,切忌無明怨氣加傲氣。

四十九、修煉事全在數十年的功夫,做得到方才有道。

五十、明師的最大特點,是沉著勇猛加歡喜常在。

五十一、修行人妙語,不外乎內外相應。後來者見古仙上師之外相妙行,定要尋覓內中真景,反之亦然。

五十二、修真者屢遭困擾,是功夫見長,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是修行真境。練家子長功夫之際。

五十三、自然是極致的鐵律,修道是自入大川逆流。

五十四、修道人要心意誠樸,生活有藝術感,做事有書卷氣,心靈童趣,活潑淡定,不可稍涉邪念。

五十五、修行人守太一清正妙氣,雖常寂寂無為,卻能縱橫天地化生無限樂趣,是真修行。

五十六、玄妙事常在清淨門中生出,異常行為當在自然法中窮盡。

五十七、修真要緊處在於德行緻密,德行要緊處在於日用緻密,日用要緊處在於顛倒,此得妙得大趣關鍵。

五十八、初學道忌諱只說在嘴上卻不刻苦練,學道多年偶然小得忌諱故弄玄虛,小成後忌諱無功德障道。

五十九、是大修行人自然有大德行,是真修行自然得大妙行,這是天地自然安排,非假人力所能為。

六十、俗念放下一分,妙道精進一分。道法高一分,白虎青龍陡漲,卻來要你性命!虛心實腹弱志強骨之際,不可將就混過。你混的了一時,老天定要攔住你。以往的修行毀於一旦。進步猛虎噬,退後強龍吞。

六十一、做事常懷愉悅之情,則內功自然增上。修煉得妙樂融融,是大慧景象。

六十二、修真忌諱死氣沉沉,入定妙在活潑清淨,採煉重在真意周全,沐浴必要自然安泰。

六十三、入寶山空手而歸者眾,見高真得趣而行者寡。

六十四、大道之景象,淡乎無味,不可言狀!需待真有緣後學方能拾階而上。

六十五、自然氣象玄妙,需有道者可得其一貫。

六十六、少私寡欲,是得道者通德。

六十六、眾妙虛中,是得道者真性。

六十七、道功最要身心效驗,沒有真實效驗則不可稱已得,切忌不可虛誕狂想。

六十八、練家子要注意,致虛極守靜篤不是目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真大景象。

六十九、得真機後,自然常常惺惺昏默,是妙寂妙周妙相。

七十、修道非同小可,乃奪天地造化之事,須得和光同塵,方圓逆從為知天順理。

七十一、古人丹經是實地功夫,虛設妙言,有真景象,無實做方,須得明師指點,不可妄自主張。

七十二、學自然之竅妙最繁雜,一層一個景象,一步一樣做法,非得於明師朝夕間亦步亦趨,狠下苦功若干年,不會有得。

七十三、古人師道尊嚴,於學道為最嚴!父母管生不管死,師父卻要於其萬死中救命。

七十四、學道久則怠慢心生,輕忽德行,是道心蒙蔽而不得法。得法者必定精、勇、柔、和、謙、明、正。天地正妙無不悉備。

七十五、俗務俗緣最障妙道,要當下了斷,凡嘴上推脫不能了斷者終生不得正法。

七十六、修行人當以眾生解脫事為首要事,離此真情,永世真慧不開,道妙不悟,道業難成。

七十七、修道人要學會十二時中,處事從容,待人溫和,江湖有義,不說不義之言話,不做荒唐濫事,不可遷怒非禮,做人有方,內修外發,自然中矩。

七十八、修道人須得腳踏實地,嚴格依次第,下學上達,不可標新立異追尋任何虛誕玄幻之事。

七十九、修行法門千千萬萬,性命雙修是唯一正途,學道者不可絲毫猶豫。

八十、凡說性功成就,命功自然大成,此全然不得真傳者之邪說!若真懂得命功,絕不會如此混說。

八十一、凡說命功成就,性功自可悟透,也是不得真傳者的癡妄。

八十二、凡執有為法不能成就者,可告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有為法。

八十三、凡說道法為有為法,層次低,不了義者,皆是修行中的門外漢。

八十四、凡攻擊道教理、法、層次別教者,不得與之辯論,此皆虛言妄說,久則自滅。

八十五、佛理圓融無礙,出輪迴了生死,是天下第一勝義。道法把握先天先機,奪天地造化,無為而無所不為,也是宇宙間獨尊最上了義。此兩者為世間罕有之妙物,同謂之玄元眾妙。不可互相攻擊。當然道法另有超然聖意,非通常修行人所能企及,故不得恣意漫度臆測爾。

八十六、佛以生死為大,故超生死乃其終極關懷。儒家卻以仁義為大,而平天下要緊,可以殺身成仁,此二者初看矛盾,其實有甚妙關聯。不得當作互相貶損之理由。

八十七、輕慢道經師者或是慧心不夠,或仙緣未足,或做人品行陰德有損,雖然不一而足,是皆待教化之人。不可隨意棄之不顧,聖人無遺。

八十八、修道人於世間一切形而下之物品不得絲毫眷戀,否則內外精氣常常會結就絕症。此乃為何歷代仙師真人傳功謹慎之因。

八十九、明師教人隨機點撥提拔,弟子當時時刻刻揣摩師訓之意,方才不會錯過要路關頭。若言師意不明,必定是未曾勤行力做,往往自己疏忽大意,毫無效驗,久則生大怨恨,仙緣不久矣。

九十、古訓“至道至簡至易”,得訣而勤行者,方能深明妙趣。學道須從簡易處狠下功夫,不可糾結於無明小可謬論。

九十一、修道必待護法輔助而後成,然而最大護法是自己明白世事洞明人情,先要內外通明,而後外來護法。

九十二、徒榮則師榮,為師不可不著力訓誡。徒敗則師滅。為徒不可不謹慎行事。

九十三、天機不可管窺臆測,需待明師一一指點。學道時依訣行功雖然是第一要義,切忌盲修瞎煉,內心明白四達,須得修煉中仔細體悟。

九十四、凡圖謀即刻成就,立躋天仙,當下得丹,聞妙道反而狐疑反複,抱殘守缺,再三挑剔,聞一悉明者,屬於所知障道,摯情屏妙,理明行彷,此皆於大道緣淺,當需引而不發,使其自得自明然後可以訓誡。

九十五、凡以經文自誤,執著一說不及其餘,糾結一得不及全豹,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此皆是難救之下士,需待機緣或可解脫。

九十六、妙士遇明師,可以隻言片語之間,理法通悟即行既得即徹而明之,此所以“明理三言兩語,得丹只在片晌。”

九十七、此自然而然妙理,修之即刻得妙,是上士利器。修之不得妙意,是躬行不勤,真性泯滅,悟真難全,真意不至,速退爾後自檢討德行誠意之。

九十八、奪先天自然之先機,把握造化之先,絕非人力所能為,要徹底放開俗情俗意,才能佔先奪天,此人定勝天本意。

九十九、學道之途最狹窄,修行全憑率真性。大漠之中孤獨身,生死全在慧信中。

一百、只管耕耘不論收獲是正途。反之,欲知強求結果者,往往所得不妙不美,終生蹉跎。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