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關知識 (1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一個發表在精神病學學刊上的研究說,喜歡爭吵的夫妻,連傷口都癒合得比較慢。仔細看它的研究過程,還真的有點殘忍。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四十二對結婚超過十二年、自願參與研究的夫妻,在他們手上弄出小傷口,結果發現,如果沒有爭吵,五天後大多數人的傷口會痊癒,如果兩夫妻在其間吵架超過半小時,則傷口會在六天後才痊癒。
 
五天和六天似乎差不到哪裏去。不過,研究又證實,如果這一對夫妻平時感情就堪稱不睦的話,他們的傷口癒合還要晚一天,至少得花七天才好,也就是說,平日感情不睦的夫妻,傷口癒合速度只有其他夫妻的百分之六十。
 
原來,這些感情不好的夫妻的身體中,某種會影響免疫力的物質偏高,不但會對傷口癒合有害,而且會引起跟老化相關的疾病,像心臟病、關節炎等。
 
不管這個研究的結果是否真有科學根據,每一個和伴侶吵過架的情人,都曾經身歷其境的體會過那種不舒服的感覺。
 
有些人比較敏感,在吵完架、還沒和解時感覺天崩地裂、如喪考妣,如果對方再和他打冷戰,他就會食不知味。有些人看來神經粗,吵完架後還是能吃能睡,也是會覺得總有些石頭壓在心中,挪都挪不掉。
 
熱吵常像亂箭傷人,冷戰壓力更大。就算是冷戰的發動者,心裏也絕對不好受。有些夫妻會認為,吵架能促進感情,那應該是指和解時的痛快。
 
沒錯,人之常情,我們總是因為對對方不滿而吵架,感覺到被撕裂的痛苦,所以在和解時,特別有一種「失去的羊又撿回來了」的喜悅,不過,它很可能只是一種短期的「麻醉」效果。
 
可不是每一種吵架都可以促進感情。大凡是在眾人面前公開吵、口不擇言的大吵、把對方家族的人一起攪和下去吵的吵架,通常,它的長期負面效果,都會在往後時光中慢慢浮現。
 
人跟人長久在一起,總有互相對不起、看不對眼的地方。天下幾乎沒有一點也不吵架的夫妻,就算他們平日很懂得溝通,什麼話都可以攤開來講,好歹會因為某些小事,在某個時刻不想和對方說話。
 
吵架總是會傷人,而冷戰所帶來的壓力也不可小覤。人生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和自己所愛的人不和,傷口好不了,那是當然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學家達克爾‧凱爾特納說,新近有關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同情心和利他心有生物學的基礎。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這位研究者是題為“生來行善”一書的作者。
 
達克爾‧凱爾特納說,人都注意照看自己的利益,有時候競爭非常激烈。但是,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他說,最近有關大腦的一些研究,以及他本人對人神經系統的研究顯示,人類行為還有另一個方面。凱爾特納教授解釋說,人們生來就俱備關心他人的神經系統,所謂的他人也包括自己家庭成員之外的人。
 
他說:“有各種各樣的研究顯示,當我們給別人什麼東西的時候,大腦的一些特定的部位就會興奮起來。大腦內神經系統的一些分支,如我在實驗室裏研究的所謂的迷走神經,就是幫助我們照顧不是我們親屬的人的,這種神經也讓我們為他人作出犧牲。”
 
凱爾特納教授說,迷走神經從脊椎頂端開始,通過胸部延伸下去,主管人的發聲,心臟和呼吸節律,消化和其他功能。他說,在人進行某些出於同情心的活動的時候,迷走神經就會處於最興奮的狀態。
 
這位心理學家表示,人類是在群體中進化的。這種進化挑選保留下來一些促進合作的人類特性。這種合作互動在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一個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完全要依賴他人給予照顧。神經系統內的一些化學物質,實際上讓人在給予他人照顧、作出犧牲的時候感到有快感。
 
他說:“一種化學物質是催產素。這是一種在人腦和血液中移動的神經肽,子宮收縮的時候就有催產素起作用。人類有愛和奉獻感覺的時候,也有催產素起作用。假如給一個人催產素,再給他一大把錢,讓他把一部份錢給一個,他從來沒有見過的陌生人,這個人就會把幾乎所有的錢都給出去。”
 
凱爾特納教授說,另一種能促使人,跟其他人合作的神經化學物是多巴胺。他說,研究人員正在開始了解這一過程是如何進行的。但是,現代進化論的開創者達爾文,已經在他的著作中寫道,人的天性就喜歡合作這一洞察。
 
他說:“查爾斯達爾文在1871年出版的‘物種的起源’一書中,列舉大量的事例表明,善心跟合作行為深入到人類的身體構造當中,而且也由進化的進程所形成。他提出,同情心實際上是人類的一種最強烈的本能。但是,我認為在進化論的理論推演當中,達爾文的追隨者採取了達爾文的這種理論。”
 
他說,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如19世紀的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所提倡的那種社會達爾文主義,只是突出強調人類的相互競爭性,從而遺漏了達爾文思想當中的這一個重要部分。
 
凱爾特納說,在目前的經濟危機當中,人們在生活中遇到了更多的困苦,而最近,有關他所說的利他主義科學研究,在這方面向人們傳達了一個信息。“我們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經濟狀況的變化,並不能大大影響人們的實際生活。知道這一點就讓人有理由懷有希望。
 
真正重要的是,而且,很多研究也顯示出來,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強韌,沉浸在自己的群體和家人當中,才是真正更重要的。他說,最近的研究證實了古人的一個洞見,這就是善心、犧牲、大度這些讓我們跟他人聯繫起來的感情,可以讓我們得到長久的滿足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科學家一個接一個的科研成果,讓我們對記憶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所謂大腦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仍是神秘的。
 
研究人員認為,記憶是一個過程,並且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但讓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麼東西引發大腦開始這個重建過程?這個謎團繼續等待科學家們去尋找答案,但有二十個事實是已經科學家證實了的。
 
一、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品質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二、大腦集中精力最多只有二十五分鐘。這是對成人而言,所以學習二十到三十分鐘後就應該休息十分鐘。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點家務,十分鐘後再回來繼續學習,效果會更好。
 
三、大腦需要休息,才能學得快,記得牢。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二十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
 
四、大腦像發動機,它需要燃料。大腦是一台珍貴而複雜的機器,所以你必須給它補充“優質燃料”。垃圾食品、劣質食品、所有化學製品和防腐劑,不僅損害身體,還削弱智力。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飲食結構影響你的智商。
 
五、大腦是一個電氣化學活動的海洋。電和化學物質在水裏能更好地流動,如果你脫水,就無法集中精力。專家建議,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體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飲用相同的飲料,可以交換著喝礦泉水、果汁和咖啡等。另外,研究資料顯示,經常性頭痛和脫水有關。
 
六、大腦喜歡問題。當你在學習或讀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搜索答案,從而提高你的學習效率。從這個角度說,一個好的問題勝過一個答案。
 
七、大腦和身體有它們各自的節奏周期。一天中大腦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有幾段,如果你能在大腦功能最活躍的時候學習,就能節省很多時間,會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八、大腦和身體經常交流。如果身體很懶散,大腦就會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大腦也就不會重視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端坐、身體稍微前傾,讓大腦保持警覺。
 
九、氣味影響大腦。香料對保持頭腦清醒有一定功效。薄荷、檸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試。
 
十、大腦需要氧氣。經常到戶外走走,運動運動身體。
 
十一、大腦需要空間。儘量在一個寬敞的地方學習,這對你的大腦有好處。
 
十二、大腦喜歡整潔的空間。最近的研究顯示,在一個整潔、有條有理的家庭裡,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更好。為什麼,因為接受了安排外部環境的訓練後,大腦學會了組織內部知道的技巧,你的記憶力會更好。
 
十三、壓力影響記憶。當你受到壓力時,體內就會產生皮質醇,它會殺死海馬狀突起裏的腦細胞,而這種大腦側面腦室壁上的隆起物在處理長期和短期記憶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壓力影響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鍛煉。
 
十四、大腦並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訴它。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對大腦說話,但是不要提供消極信息,用積極的話代替它。
 
十五、大腦如同肌肉。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大腦都是可以訓練和加強的。毫無疑問,不要尋找任何藉口。不要整天呆在家裏無所事事,這只能使大腦老化的速度加快。專業運動員每天都要訓練,才能有突出表現。所以你一定要“沒事找事”,不要讓大腦老閒著。
 
十六、大腦需要重複。每一次回顧記憶間隔的時間越短,記憶的效果越好,因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卻往往容易忘記。
 
十七、大腦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閱讀速度快。用鉛筆或手指輔助閱讀嗎?不,用眼睛。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你的眼睛更快地移動。
 
十八、大腦需要運動。站著辦公效率更高。
 
十九、大腦會歸類,也會聯繫。如果你正在學習某種東西,不妨問問自己:它讓我想起了什麼?這樣做能幫助你記憶,因為大腦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繫起來。
 
二十、大腦喜歡開玩笑。開心和學習效率成正比,心情越好,學到的知識就越多,所以,讓自己快樂起來吧!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總是說人體是進化的結果,是完美的代名詞,包括維納斯在內的古希臘人體雕像便是明證。然而,醫學專家最近提出,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從眼耳口鼻等五官,到心臟、大腦等內臟,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輕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重則危害我們的健康。有意思的是,單就身體構造而言,不少動物強於我們人類。
 
 
一、腦細胞缺氧一會兒就死
 
腦袋的構造,不適合在高速行駛的汽車、飛機和遊樂園裏,高速運轉的玩具上晃來晃去。另外,一旦缺氧,腦細胞用不了多久就死亡了。而肩章鯊的大腦即使缺氧一小時,仍可能生命無憂。
 
 
二、耳道毛細胞易受損難再生
 
人類耳道裏的毛細胞對聽覺至關重要,可是這種細胞又很容易被嘈雜的聲音破壞,從而損害聽力。可是鳥兒的毛細胞就能自動再生。
 
 
三、吃東西老被噎住是因為嘴巴兼具雙重功能
 
我們之所以會被噎住,是因為嘴巴同時是食物和空氣的入口。如果氣管前面,長出一個安全過濾網就好了,它可以攔截食物,同時讓空氣暢通無阻。人類有二十顆牙齒就足夠了,智齒基本無用但仍“賴”在嘴巴裏。
 
 
四、心臟和血管沒有自我修復功能
 
人類肝臟可以自我修補,但心臟不行。讓心臟具有肝臟的再生功能,將是一項重大的醫學突破。另外,心臟還需要一種新型血管,也就是可以自動生長的血管,可以從栓塞處繞過,繼續發揮輸氧的功能。
 
 
五、視野太窄
 
人類要看清楚任何東西,都需要光線通過視網膜中間一小處地方,這導致人類的視野比其他動物窄。假如人類視網膜有更寬闊的感光接收面,不僅可提升夜間的視力,踢球時更能看到多角度飛來的足球。
 
 
六、頸部最易受傷,還藏著重要的神經
 
人類的頸部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卻偏偏藏有非常重要的神經系統,這些重要神經一旦受損,我們就會癱瘓。所以頸部應該進化得再短一點兒,當然沒有脖子最好,可是那就像大猩猩了。
 
 
七、手肘外側的神經缺乏保護,容易受傷
 
手肘附近外側的神經,是人類進化的結果,但它缺乏肌肉足夠的保護,很容易受損傷。如果它長在手肘內側,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八、膝蓋軟骨磨損難修復
 
膝蓋一生都在承受巨大壓力,軟骨遭受磨損,很難自我修復。而其他動物的彈跳力驚人,這得益於它們構造完美的後腿,可以大大節省跑步用的能量。
 
 
九、腳部欠缺吸震功能
 
我們的腳部構造欠缺吸震功能,步行時造成的衝擊力會直接傳至膝蓋和臀部。如果腳底再長上一層脂肪或骨膠原,我們的身體就更完美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六藝(也稱古代六藝 )
 
禮:禮節(即今德育)~五禮: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樂:音樂~六樂: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射:射箭技術~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御:駕馭馬車的技術~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周禮‧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藝‧‧‧四曰五馭。”鄭玄注:“五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過通道而驅馳自如;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數:算法(計數)~數藝九科:方田、栗布、差分、少廣、商功、均輸、盈朒、方程、勾股;九數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學校的數學教材。
 
 
 
六藝現代解釋:
 
 
何謂“禮”?
 
禮者,不學“禮”無以立,《管子‧牧民》所謂“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民間婚嫁、喪娶、入學、拜師、祭祀自古都有禮樂之官(司禮),孔子上代屢為司禮之官,孔子少即習禮,“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在國家宗廟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設太常寺、祠祭署等禮儀衙曹,設立讀祝官、贊禮郎、祀丞等禮儀官。如唐代設立有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六個部門,明代則設置太常司,太常司設卿,少卿,丞,典簿、協律郎、博士,贊禮郎。現代官方則設立外交部禮賓司(Concierge)負責國家之大禮,主管國家對外禮儀事項。涉外酒店則專門設有首席禮賓司職位(Chief Concierge),負責酒店禮賓事務。正式的首席禮賓司職業資格,由國際金鑰匙組織認證。
 
 
何謂“樂”?
 
有“禮”則必有慶賀燕飨之“樂”,有慶賀燕飨之樂,則必有五音宮商角徵羽伴奏,古代政府設立掌管音樂的官吏,並負責宮中慶賀燕飨之樂。歷史記載孔子主要有三位老師,相傳曾“ 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師襄,春秋時期魯國著名樂官,孔子的老師之一,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史記》裏說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唐代的梨園則設立樂官,由梨園教坊使、梨園使、梨園判官、梨園供奉官、都都知與都知組成。現代音樂則早已發展為一種文化產業。
 
 
何謂“射”?
 
射,“射”乃古代六藝之一,孔夫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種體育活動,更是一種修身養性培養君子風度的方法。古代的“射藝”包含兩個主要運動:射箭和彈弓,春秋時期還發明了弩。其中射箭由於在軍事和狩獵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歷史上更受人們的重視。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曾經發現了一件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箭頭,這表明當時人類已經在開始使用弓箭了。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制度,在武舉制度裏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準,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等等。如今的“射”藝,其實應該綜容古今,包含現代的手槍、步槍、等實彈射擊運動,也應該包括古代的射箭和彈弓,射弩。
 
 
何謂“御”?
 
御,“御”的範圍就是駕駛,但是無論在現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駕駛學”和政治、領導、和管理學領域的“駕馭學”。古代著名的例子包括“趙襄王學御於王子朝”和“田忌賽馬”,這說明,駕馭之術不僅僅是一種鬥勇,更是一種鬥智,包含對某一問題在運籌學、駕馭學、領導學方面的綜合最優化。
 
 
何謂“書”?
 
書,“書”顧名思義,書畫藝術,把書畫算作一種技藝就錯了,古代的書畫不僅是一種高雅技藝,更是一種修心養性的工具和法寶,很多官僚寄情於書畫,不僅僅是鍛煉技藝,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何謂“數”?
 
數,即數學之數,現代已經延伸為“數理化”之數。古代數學很早就已經很發達,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以漢代《九章算術》的出現為重要標誌。古代數學家把數學的起源歸於《周易》以及“河圖洛書”,如宋朝時期著名大數學家秦九韶說:“周教六藝,數實成之。學士大夫,所從來尚矣。‧‧‧爰自河圖、洛書闓發秘奧,八卦、九疇錯綜精微,極而至於大衍、皇極之用,而人事之變無不該,鬼神之情莫能隱矣。”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常常說“太歲頭上不可動土”,意思是不能用雞蛋碰石頭,觸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
 
那麼“太歲”到底是什麼呢? 根據史料,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歲君,具體指的是天上的木星。戰國之前,人們根據木星的運行軌跡,將天空由北依次向西、南、東劃分為十二段。因為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次,所以古人稱木星為歲星或太歲。
 
古人相信每一個星體都有神明掌管,因此太歲星君被民間奉祀為值歲神。
 
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將殷紂王之子殷郊,奉為執年歲君太歲之神,管當年的休咎;以楊任為甲子太歲正神,掌管人間之過。當天上的太歲星君運行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就在那個方位的地下,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因此就觸犯了神靈,會有災禍。
 
在人間太歲的化身又是怎樣的呢?在我國早期的地理著作、神話史書《山海經》中,將人間的太歲稱為“肉芫”和“視肉”,書中記載:“聚肉有眼而無胃,與彼馬勒頗相彷彿,奇在不盡,食人薄味。”
 
晉代學者郭璞在註釋《山海經》時,對“視肉”做的解釋是:“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唐代學者虞世南的《北堂書抄》中轉錄了《臨海異物誌》關於“土肉”的記載,文中說:“土肉,正黑,大如小兒,臂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釵股,浚克食。”
 
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肉芫”稱為“本經上品”,對“肉芫”是這樣描述的:“肉芫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俱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黃者如紫金。”
 
根據漢代王充的《論衡》,至遲在西漢,人們就已經認為,動土起宅、遷徙嫁娶等必須避開太歲,所經過的方位。“太歲頭上不可動土”,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神靈的尊崇。
 
古書中亦有不相信這句話,而遭報應的記載,如唐代《酉陽雜俎》一書記載:有個叫王豐的人,“於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祭祀太歲原來並不見記載於國家祀典中,大概到了元代,才成為一種國家祭祀行為,明代還專門設置了祭壇。
 
到了後來,太歲成為道教神明之一,並被引用為“神煞論”來推斷人的運程。比如,一般人的年庚,若與值年太歲相同,民間稱為犯太歲,年庚對沖者,則叫沖太歲,這就是“太歲頭上不可動土”的由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跳槽”了嗎?在眼下,這是一句很平常、很普通的話。其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你炒沒炒老板的“魷魚”?你是不是還在原來的地方工作?但在明清時代,這句問話卻含有狎邪之意,相當不雅。
 
隨便翻翻明清的小說或者筆記,“跳槽”一詞不時可映入眼簾。
 
徐珂的《清稗類鈔》對“跳槽”給出了非常確定的解釋:“原指妓女而言,謂其琵琶別抱也,譬以馬之就飲食,移就別槽耳。後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意思說得很明白,最早這個詞是說妓女的。一個妓女和一個嫖客纏綿了一段之後,又發現了更有錢的主,於是丟棄舊愛,另就新歡,如同馬從一個槽換到了另外一個槽吃草,因此,這種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稱為“跳槽”。
 
後來,這個詞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個嫖客對一個妓女厭倦了,又另外找了一個,這種行為也可稱為“跳槽”。
 
明代馮夢龍編的民歌集《掛枝兒》裏,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樓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風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兩情深,罰下願,再不去跳槽。”妓女與嫖客互訴衷腸,最終達成的協議就是“再不去跳槽”。可見跳槽”是專指風月場中男女另尋新歡的行為。
 
這個充滿狎邪意味的詞被今人拿來當成變換工作的代語~許是因為忘了這個詞本來的用法,只是根據這種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如果馮、徐復活,或許笑煞‧‧‧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杜鵑花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許多不同的芳名雅號,如:
 
鬧羊花,鬧陽花,三錢三,一杯倒,一杯醉,娑蘿,踟躅,紅踟躅,躑躅花,羊躑躅花,黃躑躅,黃山艷,黃杜鵑,黃杜鵑花, 山鵑,野杜鵑花,興安杜鵑,謝豹花,山丹丹,清明花,桫欏花,佛花,達紫香,達子香,韃子香,映山紅、野山紅,滿山紅,東北滿山紅,迎山紅、山崩子,紅崩子、靠山紅,金達萊等。
 
很多地區的群眾,只知道杜鵑花的當地名稱,而不知道杜鵑花的學名。但是,這個繁衍興盛的大家族,如同中華的百家姓一樣,在全國各地有許許多多當地的姓氏,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成為中華的大家閏秀,她已經深深地紮根在中華的大地上,紮根在中華民族的心中。
 
在漢族中,流傳最為深遠的當屬“望帝春心化杜鵑”的傳說了。從唐代始,被贈予“花中西施”的雅號,一直流傳至今。
 
古代時,佛教勝地峨眉山,將杜鵑花稱為桫欏花,尊為佛花。清人彭之吉詩云:“桫欏原是佛前花,開遍峨山燦若霞。不信佛身常住世,見花如見佛無差。”古代時,就已把杜鵑花神化了。
 
宋人高菊卿有一首《清明》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此後,杜鵑花又被稱為清明花,藉以表達普通百姓人家的哀思愁緒。
 
藏族稱杜鵑花為“格桑花”,意為幸福之花,傳說格桑花由格桑活佛變成,可以給人們帶來吉祥。藏族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不管是誰,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格桑花~高原花、藏花,是首府拉薩市市花,被藏民視為象徵著愛與吉祥的聖潔之花。
 
蒙古族把杜鵑花叫“弘吉刺花”,據說因弘吉剌部得名,那是個開滿杜鵑花的地方。弘吉剌部是個出美女的部落,被稱為黃金氏族,成吉思汗的母親訶柯倫、妻子孛兒帖都生於弘吉刺部,與黃金家族世代聯姻,共產生十六個皇后,曠世奇聞,空前絕後。
 
滿族的農曆五月有“年息花節”,年息花就是杜鵑花。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聰慧、善良、勇敢,名叫年息的滿族少女。節日裏,人們用年息花上的露水清洗眼睛,據說這樣可以使眼睛更明亮。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法定民族節日“朝山節”現已改名為“鮮花節”,在每年農曆的新年舉行。以各村寨為單位選擇有鐘乳石的山洞為仙女洞,人們紛紛帶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這時候,也是當地杜鵑花盛開的季節,人們還要為“仙女”獻上一束束杜鵑花。
 
延邊朝鮮族稱杜鵑花為“金達萊”,而且關於金達萊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並把杜鵑花定為州花。
 
大明山是壯族人民的一座聖山,流傳著關於杜鵑花的神話傳說。如今的杜鵑花節正吸引著中外遊客。這裏還把杜鵑的另一種類吊鐘花,叫燈籠花。
 
彜族把杜鵑花稱馬櫻花,是彜族的傳統節日“插花節”,這時,火紅的馬櫻花染紅了千里彜山。據說,這個節日是彜家人為紀念為民除害的米依魯。馬櫻花,是大樹杜鵑。又叫胖婆娘、索瑪花。
 
羌族人把杜鵑花叫“羊角花”,相傳女神木比塔在每年四月杜鵑花開的時候降臨凡間,躲在林蔭叢中唱情歌,以點燃青年男女心中的情火。當女的贈送男的一束杜鵑花時,表示羊角姻緣對上了號。因此,羌族人民就把杜鵑花稱為“羊角花”,把訂婚叫做“插花”。
 
每年端午節,維西大寶山一帶方圓的傈傈、維西、普米、白、彜等少數民族青年男女們,從海拔低處匯聚到山頂,對歌跳舞、談情說愛,姑娘們採擷沿途盛開的各色杜鵑花,裝扮自己。
 
杜鵑花,被這麼多的民族確定為其民族的節日、民族之花,成為民族的“紅色之魂”,實為“中華特色”,世界罕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監在最初叫“宦官”,起源於先秦時期。《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曾設置宦官。作為一種特殊政治勢力,對許多朝代政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到了明代,人們就把宦官尊稱為“太監”。他們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注定會格外的受到關注。
 
名留史冊的太監也可謂多矣,如“第一宦官宰相”指鹿為馬的趙高;“第一太監軍事”高力士;“閹海第一梟淫”,被稱為“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魏忠賢等不計其數。概,先因生理的缺憾導致其心理變態,而其特殊身份及權力則賦予其“為非作歹”,亦令歷史上太監禍國殃民的事件不勝枚舉。
 
太監可以理解為高級的男性服務生,服務對象為王宮貴胄。由於服務地點在皇宮,出入於宮廷前後兩大院落,王宮、貴族們為了使自己的妻妾們對他保持貞節,不准她們和一般男子接觸。而後宮嬪妃成群、家眷如織的現實情況,又他們擔心在大量使用男僕,有可能自己會“被”戴綠帽。所以開始有選擇使用“去勢”的閹人,以免節外生枝。
 
太監不僅存在於中國,古代埃及、希臘、羅馬、土耳其,乃至整個亞洲皆有史實。唯其中國封建社會太監制度最為根深蒂固,而且稱謂也十分豐富。太監的稱謂不少,其中有些稱謂的產生也是較為荒誕的。
 
古人對其稱謂除太監外,還有宮人、腐人、閹人、閹宦、宦官、中官、內官、內臣、內寺、內豎、內監、宦寺、內侍、黃門、凈身、私白、寺人、侍人、公公等稱謂。所謂“凈身”是指將男性外生殖器官除去。因為當權者要尋找一個說辭,就給蓋上了一個“不潔之物”戳記,告訴人家去除之後身體就潔凈了。可是,為什麼他們不給自己也凈凈身呢?
 
封建社會“閹割”是一種刑罰,稱“宮刑”。所以被閹割者又被稱為宮人、腐人、閹人、閹宦。“中官”也是宦官的意思。《漢書‧高後紀》:“諸中官、宦者令丞,皆賜爵關內侯,食邑。”《後漢書‧朱穆傳》:“當今中官近習,竊持國柄。”
 
“私白”大概是說既已被閹,也就沒有什麼隱私而清白了吧?“寺人”說閹後的太監如同寺中人一樣不得近女色;不能有俗念。亦作侍人、內侍、宦寺。《周禮》謂:天官冢宰所屬有寺人,為宮中侍御之宦官。
 
由於太監只能在宮內上班,所以又稱為“中官”、“內官”、“內臣”、“內監”、“內寺”、“內豎”;而大多禁宮自宮門以內黃色居多,故而又有代稱“黃門”;“公公”、“老公”則是對太監比較尊重的一種稱謂。
 
隨著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的到來,中國的君主制度被廢除,太監這個特殊的職業也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避諱,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述了一個故事:“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遊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這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典故,就是避諱的典型事例。
 
諱,又稱名諱,即古代帝王或尊長者之名。“諱,忌也。”(《說文解字》)古時,對帝王或尊長,即使是已故的帝王或尊長,都不能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對其敬重。凡遇帝王或尊長之名,必須迴避使用該字,即為避諱。避諱又有國諱、聖諱、官諱和家諱等之分。
 
國諱,是指帝王及其父、祖之名,這是舉國上下均需迴避使用的。聖諱,是指社會所推崇的“聖人”之名,一般全社會,特別是文人需要迴避使用。官諱,亦稱憲諱,是指上司長官之名,下屬官員需迴避使用。陸遊提到的田登,就屬於這類避諱。家諱,是指家族或家庭內尊長者之名,僅限於家族或家庭內部迴避。
 
避諱的不只是相同的字,還包括同音字,甚至連諱字的四聲字均不能使用。
 
避諱起源於周朝。“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禮記‧曲禮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問其家人名諱。以免在交談中,因犯諱而失禮。
 
古人採用的避諱方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為改字。若遇到應避諱的字時,就改用其他的字。這種避諱的方法出現較早,也較普遍。如秦始皇諱政,秦朝改正月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諱政,故曰端。”(《史記》)漢文帝諱恒,傳說的後羿之妻姬娥遂改稱嫦娥。漢光武帝諱秀,秀才改稱茂才。清聖祖諱玄燁,紫禁城的北門玄武門遂改稱神武門。
 
其二為空字。若書寫中遇應避諱的字時,採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諱”、“某”等字表示。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凡遇當朝皇帝的名諱,就不作任何解釋,只寫“上諱”二字。如“秀,上諱”。
 
其三為缺筆。如遇到應避諱的字時,則少寫一筆或兩筆。一般多為最後的一筆或兩筆。如清雍正時規定,凡書中遇“丘”字,必須缺筆。若姓名或地名中的“丘”字,一律改為“邱”字。
這三種避諱的方法都有問題。改字和空字,常導致後人很難推斷原字,甚至理解錯誤;缺筆則更易造成錯讀成其他字。如唐睿宗李旦,若省去最後一筆,就變成“日”字。
 
避諱,給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造成諸多麻煩。例如有些姓氏,就因為當朝皇帝的名諱,而改作其他的姓氏。如莊氏,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為嚴氏;姬氏,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諱,改為周氏;淳於氏,因避唐憲宗李純諱,改為於氏等。不僅改姓,也有因避諱而改名者。如生活在西漢末年的孔子後裔孔莽,因王莽篡漢稱帝,遂改名孔均;唐初宰相裴世矩,因避唐太宗名諱,去“世”,稱裴矩。
 
即使是神,也有因避國諱而改名者。如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就因避唐太宗名諱,而省去“世”字,稱為觀音菩薩。
 
因避諱,不僅在世者要改名字,就連早已故去者也不能倖免。如秦漢之際的策士蒯徹,死後又因漢武帝劉徹即位,而在《史記》、《漢書》中,被稱作蒯通。南齊時,將軍薛道淵因避齊太祖蕭道成名諱,去“道”字,只稱薛淵。但到唐朝編修《南史》時,又因避唐高祖李淵名,遂改其名為薛深。
 
古代的地名,也有因犯諱而改名的;如秦始皇之父,秦莊襄王諱楚,秦始皇稱帝後,即下令將湖北楚州改稱荊州。西晉湣帝(末帝)司馬鄴即位,建業(今江蘇南京)改稱建康。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即位,因其父名國昌,遂改孝昌縣為孝感縣。
 
由於避諱,就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性名稱,也被改得面目全非。如先秦文獻中記載了一種鳥,稱為雉。西漢時,因呂后名雉,這種鳥便只得改稱“野雞”。
 
唐高祖的祖父叫李虎,故唐朝一代不能稱“虎”。於是,虎便被“獸”、“彪”等字所替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遂變成“不入獸穴,焉得獸子”;“畫虎不成反類犬”,則成了“畫龍不成反類犬”。就連“老虎”的名稱也不能叫,而稱其為“大蟲”。
 
可以說,古代因避諱而更改名稱的事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即使是家諱,古人也十分重視。唐朝著名詩人李賀,就因其父名晉肅,“晉”與“進”同音,而終身不考進士科。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則因其父名序,故所撰文章皆改“序”為“引”。其子蘇軾為他人作序時,均改稱“敘”。
 
避諱的習俗,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延續了千多年。歷朝歷代對避諱的規定和要求,也不盡相同。有的朝代相對較鬆,有些朝代則十分嚴格。如宋太祖即位後,規定自其始祖開始,所有先祖的名字都要避諱。且與名字同音或音近的字,均不能使用。趙匡胤的祖父名敬,因此宋代不稱鏡子,只稱鑒子。宋高祖趙構即位後,凡“構”音四聲的五十餘個字均不能使用。於是,南宋時稱溝為洫,稱狗為犬。
 
在中國古代社會,每當一個新的朝代建立,就有新的國諱。之後,新皇帝即位,又要增加一兩個避諱的字。如果是短命王朝,到改朝換代時,避諱的字數還不是很多。但如果是延續時間很長的朝代,到朝代結束前,累積的避諱字數就往往很可觀。直到一個朝代結束,所有曾避諱的字,才可以重新使用。
 
由於避諱在一個朝代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諱字數量常成倍增長。這對於當朝人寫文章,特別是科舉考試,造成極大的不便。稍有不慎,觸及諱字,便即獲罪,招致殺身之禍,甚至株連九族。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些事物因多次避諱,其名稱徹底改變,令後人很難尋覓其蹤跡。如唐代以前的文獻資料中,記載有一種植物叫“薯蕷”。唐後期,唐代宗李豫即位,遂改稱“薯藥”。入宋後,宋英宗趙曙即位,又改稱“山藥”。
 
避諱這種習俗,給古代社會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國諱,更反映了專制統治的特點,也給今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造成一定的難度。不過,由於避諱具有很強的時限性,一個諱字的出現和消亡,都有明確的時間限定。這也為後人對史料的辨偽,特別是文物的鑒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礦泉水瓶底部都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型,三角型裏面有一個數字。一般礦泉水瓶的底部標示1,泡茶的塑膠耐熱杯,底部標示5。
 
 
標示1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常見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耐熱至70度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出。1號兼品用十個月後,可能釋放毒物,不要裝酒、油等物質。
 
 
標示2
 
HDPE~高密度聚乙烯:常見白色的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要再用來做水杯,或者用來做食物容器裝其他物品,清潔不徹底,不要循環使用。
 
 
標示3
 
PVC~聚氯乙烯:常見雨衣、建材、塑膠膜、塑膠盒等。可塑性優良,價錢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熱81度。高溫時容易有不好的物質產生,很少被用於食品包裝。難清洗易殘留,不要循環使用。若裝飲品,不要購買。
 
 
標示4
 
PE~聚乙烯:常見保鮮膜、塑膠膜等。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鮮膜別進微波爐。
 
 
標示5
 
PP~聚丙烯:常見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熔點高達167度,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1號PE製造,由於PE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
 
 
標示6
 
PS~聚苯乙烯:常見碗裝泡麵盒、快餐盒。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裝酸(如柳橙汁)、鹼性物質後,會分解出致癌物質。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溶燙的食物。別用微波爐煮碗裝泡麵。
 
 
標示7
 
PC~其他類:常見水壺、太空杯,奶瓶。百貨公司常用這樣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很容易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古代有沒有聲樂大師?對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猶疑。在很多現代人的印象中,講究科學發聲,利用共鳴效果的美聲唱法來源於西方,中國古代中似乎沒有什麼聲樂理論,因而人們的一般印象中,只有西方才有聲樂大師。其實不然,中國古代有不少傑出的聲樂大師。
 
唐代是中國文化達到頂峰時期,當時有許多蜚聲長安舞台的歌唱家,許永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據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許永新本名和子,吉州永新縣(今江西永新)人,善於歌唱,而且有獨創性,“能變新聲”。
 
據說她從小善歌能唱,有一次在重陽佳節,和女伴們登高踏青,在山上高歌一曲,聲聞數十里外,由此而知名,被刺史選召進宮,按其籍貫改名永新,成為宮廷名歌手。至今,在她的家鄉還有關於她的傳說,當年她唱歌的那座山頭被人稱為“玉女峰”。
 
有一年唐玄宗在勤政樓舉行“大酉甫”,即一次與民同樂的慶祝宴會,觀眾上萬人,以至於喧嘩嘈雜的聲音,使得現場演出的魚龍百戲的音樂都聽不見了。這使唐玄宗大怒,準備離席回宮。這時宦官高力士出了個好主意:只要讓許永新出來高歌一曲,必然會使整個場面安靜下來。
 
果然,永新出場時態度從容,撩鬢舉袖,直奏曼聲,高唱一曲,其聲好像直升雲霄。喧鬧的人群立即安靜下來,“廣場寂寂,若無一人。”而且她的歌感染力極強,使“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
 
我們知道普通人用大白嗓子唱歌,包括現在的通俗唱法,與美聲唱法相比,音量小,音質差,離不開電音設備的烘托、擴響,更不要說產生感動人心的效果。
 
專業歌唱家的歌唱方法和技術體系,要求在不考慮電擴音條件的情況下,能讓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聽到歌手的歌聲,那就要求這種歌聲具有宏大的音量,和善於傳播的音質。許永新在山頭一曲高歌能聲聞數十里外,在勤政樓唱歌能使上萬觀眾都聽到。可見其發聲技巧是何等高超。用現在說法看來,發聲方法不正確、不科學、共鳴調節不好,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音量。
 
許永新演唱的音域非常廣,甚至能超出樂器達到的高度。有一次,唐玄宗故意讓李謨和永新比個高低。李謨是當時的笛子高手,能吹出高低數十種不同的曲調,歌調最高時,能使歌者唱不上去。但是他為永新伴奏時,逐一被她拉高調門,前後數十曲,終未能把永新比下去。最後唱到李謨的笛管都吹裂了。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永新的歌聲“絲竹之聲莫能遏”,是說任何樂器也蓋不過永新的歌聲,連精通樂曲的唐玄宗都不得不稱讚許永新:“此女歌值千金。”從這些記載來看,稱許永新為聲樂大師是絕不為過的。
 
唐代還有其他著名的聲樂大師,如杜甫有一首詩《江南又逢李龜年》,李龜年就曾是名震天下的宮廷歌唱家。還有一位著名歌唱家是唐代天寶年間的念奴。我們熟知的詞牌名《念奴嬌》便來源她的名字。《天寶遺事》載她“有色,善歌,宮中第一”。
 
有一天宮中設宴招待賓客,也是人聲嘈雜,無法控制,眾樂為之罷奏。唐玄宗就命念奴出場演唱,並由二十五人吹管樂隊為其伴奏。歌聲、管聲兩相追逐,美妙異常。
 
唐元稹曾有《連昌宮詞》描述道:“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鬢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如果沒有高明的演唱技術,顯然是不可能壓倒二十五人的吹管樂隊的。念奴的聲音動人嘹亮,音色優美異常,唐玄宗曾經讚不絕口:“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
 
這些古代出色的聲樂大師是怎麼唱歌的呢?我們今天無從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們發聲技巧相當高超。唐《樂府雜錄》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在這裏已經提到了呼吸的重要性~“必先調其氣”,然後又指出了氣息運用的方法是“氤氳自臍間出”,現代聲樂家認為這是要求氣息出自丹田。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韓娥
 
中國人都知道形容音樂感染力的一個成語“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個成語出自《列子‧湯問》,說的是戰國時期民間歌唱家韓娥的故事:韓娥來到齊國,因為一路饑餓,斷糧已好幾日了,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娥唱完後一連三天之內,人們還聽到她歌聲的餘音在房樑間繚繞,以為她還沒走呢。
 
一次韓娥投宿一家旅店,卻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韓娥傷心透了,“曼聲哀哭”而去。凡是聽到她哀哭的人,“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韓娥“復為曼聲長歌”,眾人聞之“喜躍抃舞,弗能自禁”,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由此可見韓娥歌聲感染力之強,乃至於此。
 
“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故事,可以說是對中華正統藝術,所強調的“韻味”的生動詮釋。歌者雖然只唱了寥寥幾個字,可表達的內涵卻可以遠遠超越這幾個字,令人回味無窮。
 
古人講“樂為心聲”,東方藝術特別強調,作者、表演者內在的情感、自身的修養,舞蹈講究身韻,唱歌也講究韻味,因此古人尤其注重藝術家本人的修養,因為具有高尚修養的藝術家,才可能正面影響聽眾,打動人心。
 
“響遏行雲”:秦青和薛譚
 
同為戰國時期、比韓娥晚一些,還有兩個很有名的歌唱家秦青和薛譚。薛譚師從秦國著名歌唱家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自以為完全掌握了,便告辭回家。秦青沒有挽留,在城郊的大路旁為薛譚餞行。席問,秦青按著節拍,慷慨悲歌。歌聲高昂、激越,直上雲霄;歌聲振動了林木,使森林發出嗡嗡的迴響;歌聲遏止住了天上飄蕩的白雲,使它們也停了下來,靜靜地傾聽。
 
薛譚被這美妙的歌聲所打動,如醉如癡,好半天才醒悟過來,於是向老師謝罪,請求返回繼續學習。後世便以成語“響遏行雲”來形容,歌聲高昂嘹亮、震動山林、遏止流雲。
 
楚地民歌高手:莫愁女
 
今人形容曲高和寡,常常用一個成語叫“陽春白雪”。《陽春》、《白雪》原是兩首古琴曲,戰國末期楚國歌唱家莫愁女,完成了《陽春》、《白雪》的合樂入歌傳唱,從此這《陽春白雪》便成為楚地民歌了。
 
莫愁女是楚郢州(今湖北鍾祥)人,姓盧,名莫愁,貌美如仙,能歌善舞,唱起歌來如流水行雲,跳起舞來如嫦娥奔月。十六七歲時被楚頃襄王徵進宮作了歌舞姬女。
 
在楚王宮,莫愁女得以與屈原、宋玉、景差結識,受其指導,歌舞技藝日進。後將古傳高曲融入屈原、宋玉的騷、賦和楚辭樂聲,完成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陽阿》、《薤露》、《採薇歌》、《麥秀歌》等楚辭,和民間樂詩入歌傳唱。寡和高曲《陽春白雪》成為千古絕唱,對後世的樂賦入歌傳唱產生了深遠影響。
 
後來襄王將其未婚夫放逐到三吳揚州。揚州地面距離郢中有數千里之遙,未婚夫此去實是生離死別。莫愁女悲痛不已,含忿投了漢江。據民間傳說,莫愁女並未死,而是被一漁民所救。此後,她遊歷於楚國的城鎮鄉村,廣泛採集各地民謠,並將楚國宮廷歌舞與民間民謠相融合,將楚國的歌舞藝術推向巔峰。
 
高僧歌唱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土迅速傳播並與中原固有文化廣泛融合。據《洛陽伽藍記》,北魏時洛陽不但寺廟眾多,香火極盛,而且在寺廟中常有各種各樣的音樂表演,使當時的寺廟成了音樂藝術的中心。一到節日或法會,寺廟鼓樂喧闐,觀者如雲,熱鬧非凡,成了一個個規模宏大的劇院。其規模之大和藝術水準之高,甚至可以與宮廷媲美。
 
今天的人可能會很吃驚:修煉人不是遠離塵世的麼,寺廟怎麼會搞得這麼熱鬧?其實佛門弟子參與音樂藝術表演,並不僅僅是為了娛樂眾生,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勸人行善積德,廣種佛緣,弘揚佛法。
 
這期間出現了一批以唱誦聞名的高僧們,被稱為“經師”和“唱導師”。他們以其虔誠的信念、出眾的才華、通過音樂弘揚了佛法,同時也娛樂了眾生。《高僧傳》稱讚他們的功績在於“宣唱法理,開導眾心”。
 
據記載,南朝時宋京師白馬寺有一座般若台,僧人道綜常常在台外一邊唱梵,一邊繞台,路人聽到,“莫不息駕踟躕,彈指稱佛”。同寺的超明、明慧,“亦有名當世”。
 
齊安樂寺的僧辯善於唱誦,據說他曾在夜裏唱誦經文,引得一群仙鶴飛來集結於階下,一直到他誦畢才飛走,從此名聲大噪。《高僧傳》的“經師篇”、“唱導篇”記載了二十一名這樣的高僧。他們的藝術水準,是那個時期中國藝術的最高水準。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氣熱起來了,蚊子也活躍了起來。生活中我們常會發現,有些人特別容易招蚊子。“蚊子愛叮什麼人?”隨便問問身邊的人,答案真是五花八門。例如認為蚊子愛叮女性的“性別說”,認為愛叮皮膚光滑白嫩的“皮膚好壞說”,認為愛叮性激素分泌水平高者的“性感說”,還有認為愛叮血液甜者的“血液甜苦說”。其中以“血型說”的流行指數頗高。


然而,專家指出,蚊子愛叮什麼人與血型、性別、性感並無直接關係,而主要看人體向蚊子發“信號”的能力強弱與否,強烈的“信號”通過空氣傳播,能夠引導它便捷地找到食物。


穿深色斜紋牛仔褲易挨咬


對蚊子來說,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汗液都是引導它找到獵物的有效信息。它尋找目標主要依靠嗅覺器官,也就是頭上一對角,來感知空氣中傳來的人體“信息”,並循跡而去。別小看身長不過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很強,搜索的最遠距離可達六十公里。在此範圍內,“信號”越強的目標,自然也越容易被它們鎖定。


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於周圍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較高,在蚊子的視野中所呈現的“圖像”比較清晰,便於蚊子進行定向追蹤。因此,在一個群體中,肺活量大的人、胖人、呼吸沉重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孕婦因新陳代謝活躍,呼出的二氧化碳也較高。


人體排出的汗液在空氣中揮發,也能向蚊子發出“信號”。通常汗量多、易出汗的人受蚊子攻擊的機會更大,這足以解釋為何我們常在運動後,發現身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多出了幾個大“紅包”。蚊子愛叮咬皮膚粗糙、毛孔粗大的人,通常是因為這類人往往汗腺發達,或者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較多。因此,有時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更招蚊子。


有人發現,女性在月經期間或者妊娠期間格外“招”蚊子,認為這可能和性激素分泌水平高有關,以此得出“蚊子喜歡叮性感的人”。專家指出,這其實是因為上述階段的女性內分泌發生改變,新陳代謝加快,排汗量往往更多,對蚊子的刺激和引導更強。出於同樣的道理,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也容易“招”蚊子。


一項數據表明,孕婦臨產前,呼氣量比沒有懷孕的女性大21%,呼出的潮濕氣體與二氧化碳對蚊子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此外,和沒有懷孕的女性相比,孕婦的腹部溫度要高0.7倍,而體溫越高,皮膚表面的揮發性物質就越多。


穿衣打扮不當,會招來蚊子。


原來,蚊子怕光但又不喜歡光線太暗,最喜歡在弱光環境下吸血。白天,當人們穿著深色衣服時,反射的光線較暗,恰恰投其所好。另外,蚊子喜歡叮咬體溫較高的人,而深色衣服的吸熱能力強。幾種因素相加,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誘蚊指數大漲。人們常認為黑色衣服最招蚊子,而據專家指出,其實身著深色斜紋牛仔褲反而最容易被蚊子叮咬。


香水髮膠面霜招惹蚊子


化妝打扮過火,也會挨蚊子咬。使用香水、髮膠、面霜等帶花香味的化妝品以及火局油膏,被蚊子叮咬的機率都會增加。有人認為,大多數化妝品都含有可吸引蚊子的化學成分。所以化妝的女士比素面朝天者更受蚊子“追捧”。夏天洗澡也不宜使用香味過濃的香皂和沐浴乳。不過,並非所有的香味都會招惹蚊子,例如香茅油、桉葉油氣味,反而是驅蚊的良品。


驅蚊水不宜和防曬霜共用


對於容易挨蚊子咬的人來說,驅蚊水無異於救命的良方。但是,如何才能把驅蚊水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呢?專家提醒,驅蚊水不宜和防曬霜以及其他香水混用。因為驅蚊水的成分主要是驅蚊胺和酒精,混用會降低甚至完全抵消驅蚊效果。一些女士既怕被蚊子叮咬又怕被烈日曬黑,索性每天出門前把驅蚊水和防曬霜各塗一遍。這樣不僅降低了驅蚊的效果,在高熱天氣下,其中的成分更可能發生化學反應,造成皮膚炎症。

 

什麼人受蚊子“青睞”?


一、肺活量大的人。


二、汗腺發達、經常流汗的人。


三、肥胖者。


四、孕婦及月經期間的女性。


五、做完激烈運動的人。


六、白天穿著深色衣服的人。


七、赤腳穿鞋的人。


八、化妝後“香氣四溢”的女性。

 

夏天能對付蚊子的絕招:如何拒絕叮咬


一、運動後應儘快洗澡,保持皮膚清爽。天熱流汗多,要及時用紙巾、手帕擦去汗液。


二、如果日常活動場所內的蚊子較多,應身著長袖衣服。這倒不是因為身上多了層布,蚊子就無法用口針扎進去吸血。實際上,蚊子的口針十分尖利,連牛皮和厚牛仔褲都能穿透,夏天穿的衣服根本不堪一“叮”。衣服的功能主要是用來遮掩汗液等皮膚分泌物的氣味,讓蚊子無法追蹤而來。


三、戶外運動最好穿著白色衣服,因為白色衣服反光能力強,有驅趕蠅蚊的效果。


四、夏天切莫因嫌熱而不穿襪子,這樣會使汗水氣味快速揮發,把蚊子引來對人體其他部位發起攻擊。穿上吸汗效果好的襪子不僅能有效降低皮膚濕度,還可遮掩氣味。


五、到蚊子多的地方去,不宜使用香水等氣味濃郁的化妝品。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固有的人生訓誨,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這樣的教誨,在科學昌明的今日社會,難道只能一種道德教條,無法以科學方法來證實嗎?直到看到心理學家大衛﹒R.霍金斯在其著的《 Power vs.> Force》才讓我們大開眼界,知道「善惡報應」的背後還真有其科學根據呢!
 
善惡有頻率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的樣子。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
 
科學家已經測量過,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
 
大衛﹒R.﹒霍金斯 (David R..Hawkins, Power vs. Force)通過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他把人的意識映射到1至1000的範圍。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
 
霍金斯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死人的頻率沒有意義,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漸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與焦慮、渴求、發火和怨恨、傲慢,這些全都對你有害。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於你。
 
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關愛和尊敬、高興和安詳、平靜和喜悅在600,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至1000。
 
他遇到過的最高最快頻率是700,出現在他研究德蕾莎修女(1910至1997,獲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當德蕾莎修女走進屋子裏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
 
1000被稱為是神的意志或精神,這是絕對力量的頻率,甚或更高。傳說耶穌在村子裏的出現,讓圍上來的人們心裏除了耶穌其他什麼都沒有。
 
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Dr. David R.Hawkins),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茲摘錄其主要項目如下:
 
1.開悟正覺:700至1000
 
2.安詳極樂:600
 
3.寧靜喜悅:540
 
4.愛與崇敬:500
 
5.理性諒解:400
 
6.寬容原諒:350
 
7.希望樂觀:310
 
8.中性信賴:250
 
9.勇氣肯定:200
 
10.驕傲輕蔑:175
 
11.憤怒仇恨:150
 
12.渴愛欲望:125
 
13.恐懼焦慮:100
 
14.憂傷懊悔:75
 
15.冷漠絕望:50
 
16.罪惡譴責:30
 
17.羞愧恥辱:20
 
我們大家都要努力維持在200之上!正面能量是可以互相傳遞與相互影響的。如果我們時時讓心靈的念力信念,維持在正向的角度,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而這樣的能量源源不絕,永遠不會有用完的時候,反而越使用正面的能量與信念,能量越強大,遇到困難也就越容易解決,也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修復自己與幫助自己。
 
念力信念的力量無窮大。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們都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然後呢?首先,是有優質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適的環境。硬件都有了,沒有好的軟件也是枉然,這個軟件就是泡茶的技巧。泡茶技巧分廣東潮汕功夫茶,與福建閩南一帶為代表的閩南功夫茶,閩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蓋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水的選擇~
 
茶人有句口頭禪,叫做:“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對宜茶水品的論述頗多,說法也不完全一樣。綜合起來,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論點。
 
(1)擇水先擇“源”:如唐代陸羽《茶經》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陳眉公《試茶》詩中的“泉從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圓”,都認為,宜茶水品的優劣,與水源的關係甚為緊切。
 
(2)水品在於“活”:如北宋蘇東坡《汲江水煎茶》詩中的“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情。大瓢貯朋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鐺”。宋代唐庚《鬥茶記》中的“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等等這些,都說明宜茶水品貴在“活”。
 
(3)水味要“甘甜”:如宋代蔡襄《茶錄》中認為:“水泉不甘,能損茶味。”明代羅廩《茶解》中的“梅雨如膏,萬物賴以滋養,其味獨甘,梅後便不堪飲”,說的是宜茶水品重在於“甘”。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4)水質需“澄澈”:宋代大興鬥茶之風,強調茶湯以白為貴,這樣對水質的要求,更以清凈為重,擇水重在“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說:“養水須置石子於甕,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會心亦不在遠。”這就是說:宜茶用水需以“清”為上。
 
(5)水質宜“輕”。比重相對小的水為上品。
 
 
~器皿的選擇~
 
俗話說:“水為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要獲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這是因為飲茶器具,不僅是飲茶時不可缺少的一種盛器,具有實用性,而且飲茶器具還有助於提高茶葉的色、香、味,同時,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還具有欣賞價值,富含藝術性。
 
選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藝術性如何,成了人們選擇時的另一個重要標準。
 
 
(1)選配茶具‧因地制宜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飲茶習俗不同,故對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如福建及廣東潮州、汕頭一帶,習慣於用小杯啜烏龍茶,故選用“烹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碨、孟臣罐、若琛甌泡茶,以鑒賞茶的韻味。
 
 
(2)選配茶具‧因人制宜
 
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不同地位與身份。如歷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別強調茶具的“雅”。宋代文豪蘇東坡在江蘇宜興講學時,自己設計了一種提樑式的紫砂壺,“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獨自烹茶品賞。
 
另外,職業有別,年齡不一,性別不同,對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如老年人講求茶的韻味,要求茶葉香高、味濃,重在物質享受,因此,多用茶壺泡茶;年輕人以茶會友,要求茶葉香清味醇,重於精神品賞,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3)選配茶具‧因茶制宜
 
自古以來,比較講究品茶藝術的茶人,皆注重品茶韻味,崇尚意境高雅,強調“壺添品茗情趣,茶增壺藝價值”。認為好茶好壺,猶似紅花綠葉,相映生輝。
 
一般說,飲用花茶,為有利於香氣的保持,可用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飲用大宗紅茶和綠茶,注重茶的韻昧,可選用有蓋的壺、杯或碗泡茶;飲用烏龍茶則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飲用紅碎茶與功夫紅茶,可用瓷壺或紫砂壺來泡茶,然後將茶湯倒入白瓷杯中飲用。如是品飲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黃山毛峰等細嫩名優綠茶,除選用玻璃杯沖泡外,也可選用白色瓷杯沖泡飲用。
 
 
(4)選配茶具‧因具制宜
 
選用茶具,一般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有實用性;二是要有欣賞價值;三是有利於茶性的發揮。
 
 
~舒適的環境~
 
力求茶的質地優良,水質純凈,沖泡得法,茶器精美,這是飲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飲茶從物質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藝術的享受,那麼,品茶與周圍環境間的關係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清山秀水,小橋亭榭,琴棋書畫,幽居雅室,當然是理想的品茗環境了。
 
品茗環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園林、建築物、擺設等幾方面組成。凡層次較高的聚會茶宴,不但要求室內擺設講究,而且力求居室、建築富有特色,如果周圍自然景色美觀,當然是品茶的理想場所了。而設在車船碼頭、大道兩旁,田間工地的茶水供應點,除了要求清潔衛生之外,並無多大講究。
 
至於家庭飲茶,環境是固有的,難以選擇,但在有限的空間,通過一定的努力,同樣可以營造一個適宜的品茶環境。例如,可以選擇在向陽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發、臺椅等。儘量把室內之物放得整潔,窗明几凈,儘量做到安靜、清新、舒適、乾凈,同樣也能成為令人賞心悅目的品飲場所。
 
 
《 潮州功夫茶 》
 
潮州功夫茶是我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台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功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為好。器,能容水三至四杯的孟臣罐(宜興紫砂壺)、若琛甌 (茶杯)、玉書碾(水壺)、潮汕烘爐(電爐或酒精爐)、賞茶盤、茶船等。
 
(一)鑒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鑑賞乾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沖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沖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一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內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凈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餘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覆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覆第九、十、十一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覆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美稱。因是示範,故只沖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功夫茶的沖泡程序結束。
 
提示:潮州功夫茶的示範以沖泡兩次茶為宜,最多不超過三次。這樣既給客人一個完整的印象,又不使示範時間過於冗長。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木樹種生長周期長、資源稀缺,向來被視為高級木材。近年來,紅木原料和紅木家俱的價格更是節節攀升,紅木家俱市場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難辨真假,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
 
疑點一、瞞天過海
 
根據相關標準,紅木家俱銷售標簽應包括: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產地、生產廠的廠名、主料、輔料、漆質、質量等級、產品標準編號、配套件數、計價單位、銷售價格。不過,很多商家對標準規定的內容少標或不標。一些品牌紅木家俱,標簽不僅缺少生產廠名、質量等級、漆質等信息,甚至連最基本的材質都沒有說明。還有的雖然在銷售標簽上標註了產品名稱、主要材質、單位、產地和價格,但缺少質量等級、配套件數等基本信息。
 
疑點二、以次充好
 
紅木家俱即使是同類木材,由於具體材種和產地不同,價格也有較大差異。如紅酸枝木類中的“絨毛黃檀”和“交趾黃檀”,前者主要產自南美洲,後者主要產自東南亞中南半島,由於生長環境和材種的不同,材色方面有所差異,像絨毛黃檀大多帶黃色,而交趾黃檀材色方面比較厚重,為紫紅褐或暗紅褐。
 
【專家提醒】
 
一、聞氣味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木家俱,除了全實木家俱外,多數都有人造板部件。因此在選購時特別要聞氣味。如果使人流眼淚、打噴嚏,說明家俱的甲醛釋放量比較高,可能有問題,不要去購買。
 
二、看報告
 
消費者向經銷商索取質量檢驗報告,看看家俱的甲醛釋放量是否在標準允許的範圍裏。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俱中有害物質含量》規定,木家俱中甲醛釋放量每升不得大於1.5毫克,如選購的木家俱甲醛超標就不要購買。
 
三、觀品相
 
老紅木家俱的銅活件如果是原配的,應該被手摩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銅活件包括面頁、合頁、鉸鏈、拉手、包角、鑲條、鎖面等,有些材質較好的家俱還會選用白銅打造,時間長了會泛出幽幽的銀光。有些銅活件上會鏨出各種圖案,有動物、花卉、吉祥字符等,工藝之精,是今天的銅匠很難仿得像的。
 
紅木家俱相比較於梨花木家俱,是中國人喜歡的家俱種類。紅木家具材料貴重,風格端莊,還有中國人的信仰在裏面,百年的平安、富裕和恆久的表達。所以,紅木家俱市場在國內家俱市場中算是比較熱門的,不斷有經銷商加入這個圈子。
 
因為做紅木家俱生意的利潤很高,而且紅木家俱品種豐富,一般的消費者難以識別,正是基於此,開始有一些商販有了壞的主意。我們都知道,不同材質的紅木價格相差幾倍,巨大的利潤空間誘惑著不良商販。
 
那麼,紅木家俱製造中,造假者是如何摻假的呢?使用椴木、水曲柳、樟木等非紅木類木材上漆,呈現出和紅木一樣的品質效果,很多似懂非懂的消費者就會上當。還有一種巧妙地欺騙手法,聲稱是紅木家俱,的確也是紅木,但殊不知家俱背板卻用的是水曲柳、樟木的材料,很多不知情的消費者就上當受騙了。在越南花梨木中摻入緬甸花梨木,又或者是在紅木中穿插其他廉價木材,只在表面做一些處理。
 
國標中規定,在生產紅木家俱時,允許使用少量、不影響整體結構和美觀的“白邊”(木材的邊材,硬度比心材低且價格便宜),但一些商家根本不止白邊,全都用在紅木家俱的製作上,這也屬於摻假。
 
正因為如此,現在的紅木家俱投訴率越來越高,家俱協會的有關人士提醒,如果紅木市場上的假貨泛濫,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挫傷消費者購買紅木家俱的欲望,造成雙輸的局面。
 
在這裏,總結了購買紅木家俱需要注意的九點,供大家參考。
 
一、看木紋。
 
優質的紅木家俱,表面會呈現出清晰精細的木紋,而劣質的木質家俱,木紋幾乎看不見。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要求反轉家俱,看清楚底部沒有上漆的真實原木,以辨別真偽。如果發現木材有蟲眼、掉沫,說明烘乾不徹底,這樣的家俱不能買,因為蟲眼會越咬越大。
 
二、看密度。
 
“密度高的上等紅木,就像嬰兒的皮膚一樣,毛孔很細;相反,密度低的普通木材,毛孔就很粗大了。”
 
三、看質量。
 
按等級分,最稀有的要數越南黃花梨,小葉紫檀等;其次是老撾酸枝,緬甸花枝等;然後是刺猬紫檀,再次一些是非洲花梨等。相同大小的兩塊原木,如果其中一塊比較重,就表示那塊紅木比較優質。要注意查看產品價格標上簽材質欄中,是否按國家標準規定標註紅木材質;查看銷售人員提供的質檢單位出據的紅木材質鑒定報告。目前市場出售的紅木家俱主要有兩類:①全紅木家俱~家俱的各種木質部件(除鏡子托板及托板壓線條外)均應採用國家標準規定的紅木材質;②主要部件紅木家俱~產品外表可視部位採用同一紅木類樹種,內部及隱蔽部位採用非紅木類優質木材。
 
四、看雕工。
 
一件上乘的原木,也必需配合完美的雕工,才能成為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全人工雕刻當然是首選,功力深厚的木工會按照木材的原貌、木色、木紋去設計家俱,雕刻圖案應完整清晰、層次分明,線條均勻優美、和順統一,輪廓對稱、立體感強,表面光滑平整。還要留意接駁位即榫頭,要嚴密牢固,無鬆動和裂縫。
 
五、看含水量。
 
處理後的原木大概含水量為10%-30%,最好是在5%。一般沒有測試儀器,消費者可以用手摸摸家俱底面或裏面沒有上漆的地方,如果感覺發潮,那麼含水量起碼在50%以上,根本不能用。另一個辦法是可以往木材沒上漆處灑一點水,如果滲透的慢或完全不滲透,說明含水量高。
 
六、看油漆。
 
油漆部分要光滑、平整、不流唾、不起皺、無疙瘩。邊角部分不能直棱直角,直棱處易崩渣、掉漆。家俱的門子裏面也應著一道漆,不著漆板子易彎曲,又不美觀。檢查完表面,還要打開櫃門、抽屜門看裏面,內料有沒有腐朽,可以用手指甲掐一掐,掐進去了就說明內料腐朽了。開櫃門後用鼻子聞一聞,如果衝鼻、刺眼、流淚,說明膠合劑中甲醛含量太高,會對人體有害。
 
七、看配件。
 
挑選梳妝臺、衣鏡、穿衣鏡等帶鏡子類的家俱,要注意照一照,看看鏡子是否變形走色,檢查一下鏡子後部水銀處是否有內襯紙和背板,沒有背板不合格,沒紙也不行,否則會把水銀磨掉。
 
八、看價格。
 
“一分錢一分貨”這一金句用在紅木家俱上也是不假,不要抱著“撿便宜”的心態購買紅木家俱,也不要抱著投機的心態。選購時多比較同類木質家俱的價錢。
 
九、看文件。
 
一般正規的商家有正規的紅木家俱銷售文件,上面明確寫著紅木材質的學名和拉丁名。在簽訂紅木家俱購買文件時,除要標明是“全紅木家俱”還是“主要部件紅木家俱”外,還須註明是哪一類紅木材質(如花梨木、條紋烏木、雞翅木、酸枝木等),不能僅註明“紅木”,在購買文件或發票上註明樹種名稱和產地。
 
此外,在選購時,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帶上內行的朋友一起去有信譽的銷售賣場。多走走、多看看就能找到真正優質的紅木家俱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母】
 
孟子之母仉氏。相傳孟子幼年時,有一次,逃學回家,孟母得知,於是“引刀斷其機織”,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孟母為改變孟子的學習環境,三次遷居。孟子從此勤學自奮,師事子思,終成大儒。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之句,係據上述傳說編寫的,在封建社會中,孟母被推崇為賢母的典範。
 
 
【歐母】
 
歐陽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四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是跟著一直守寡的母親長大的。
 
歐陽修的父親當過地方官,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時候,家中門庭若市,經濟也寬裕。他去世後,家境逐步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歐陽修的母親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辛勤勞動,一心養兒長大。歐陽修五六歲了,他母親就教他讀書識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沒錢買紙筆,就用蘆桿代替,把沙鋪在地上當紙,一筆一畫教歐陽修寫字。
 
一年大一年的歐陽修逐漸懂事了。他很體諒母親,一邊讀書,一邊盡力分擔家務。歐陽修儘管已經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親怎麼有那麼大的決心和力量來撫養自己。
 
一次,歐陽修問起了這件事。母親深情地說:“你父親死後,我能守寡撫孤,是因為我了解你父親的品德高尚。我愛他,也愛你,我決心把你培養成像你父親那樣的人。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後,她對歐陽修又講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歐陽修父親的為人。
 
“我嫁到歐陽家的時候,你奶奶已經去世了。可是,我從你父親對你奶奶的紀念中,知道他是個很孝敬長輩的好人。你父親在家尊敬長輩,在外當官的時候,對公事嚴肅認真,從不馬虎。他白天辦公,晚上還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對於死刑的資料,總是反覆調查、核實。他常說,人命關天,馬虎不得。後來由於勞累過度,積勞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對我說:‘我不能看孩子長大了,希望你今後把我的話告訴孩子,人不要貪財圖利,生活上不要過分追求,要孝敬長輩,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是你父親的遺言,望你好好勉勵自己。”歐陽修聽到這裏,抽泣著對母親表示:“我一定繼承父親的遺志,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後來,歐陽修做了官,任參知政事。慶歷三年,他因積極支持范仲淹、維持新法被貶職。歐陽修的母親說:“為正義被貶職,不能說不光彩。我們家過慣了貧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沒有負擔,精神不衰,我就高興。”
 
 
【岳母】
 
姚太夫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的母親,她作為母教典範和婦女楷模,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
 
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人民所敬仰。
 
 
【陶母】
 
陶侃母親諶氏(243-318年)古代饒州人,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是我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陶母以身垂範,育子成才的事蹟,千古傳頌。以下為其育兒二事:
 
~截髮延賓~
 
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陶母時常誡子務“使結交勝己”(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強的人)。
 
古書有載:同郡范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於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罄,而逵馬僕甚多。侃母諶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諶氏頭髮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坐諸薦以為馬革。日夕,遂為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知諶氏所為,既嘆其才識,又深愧其厚意,語曰:“非此母,不生此子。”逵至洛陽,遂稱之於羊晫、顧榮等人,大獲美譽。
 
陶母截髮延賓,銼薦餵馬之事鄉里傳談,以為賢良。官府特為陶母住所立坊,名為延賓坊,命屋邊之橋為德化橋,以此嘉彰這位賢母。北寧范仲淹知饒州時,曾下令於德化橋頭立“延賓坊故址” 巨碑,供人瞻仰,以此宣傳陶母“截髮延賓”的事蹟。
 
~封壇退鲊~
 
陶侃少時,在潯陽作主管漁業生產的小官。少小離家在外,謹記母訓,陶侃兢兢業業、忠於職守、待人和善、頗有人緣。有一次,他的部下見其生活清苦,便從魚品腌製坊拿來一壇糟魚給他食用。孝順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魚,便趁同事出差鄱陽之機,順便捎上這壇糟魚,並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為侃兒一片孝心高興。於是隨口問送信物之人:“這壇糟魚,在潯陽要花多少錢?”那客人不解其意,直誇耀說:“噯,這壇子糟魚用得著花錢買?去下面作坊裏拿就是,伯母愛吃,下次我再給您多帶幾壇來。”陶母聽罷,心情陡變,喜去憂來,將糟魚壇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魚帶回陶侃,並附上責兒書信。此書言辭嚴厲,書云:“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陶侃收到母親返回的糟魚與責書,萬分愧疚,深感辜負母訓,發誓不再做讓母親擔憂之事。從此,陶侃為官公正廉潔,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還鄉,他也一絲不茍將軍資儀仗、倉庫親自加鎖,點滴交公。陶侃的一生業績浸透了陶母諶氏的言傳身教。助人為樂,不受酬謝。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制定家訓或家規是我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點。若從孔夫子庭訓兒子孔鯉算起,可說是源遠而流長。三國魏嵇康、西晉杜預,各有《家誡》,東晉陶淵明有《責子》,南朝梁徐勉有《戒子書》,都屬家訓一類,但其卷帙都很小,影響也不大。後,北齊的顏之推作《顏氏家訓》,全書七卷二十篇,內容豐富,體例宏大,堪稱我國家訓之寶典,惠澤後世蔚然成風。
 
顏之推(西元531-590年),字介,瑯邪臨沂人。復聖公顏回三十五代孫,南北朝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文學家。之推創制家訓,意在治家。他認為,治家首在教育子女,故《教子》是全書之第一篇。他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早期教育,甚至在我國教育史上,比較早地論述了“胎教”和“幼兒教育”等家庭教育的方法。
 
他在《顏氏家訓》中說:“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書之玉版,藏諸金匱。子生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就是說,古代聖賢的君王就有胎教的方法:王后懷孩子達三個月時,就要搬出皇宮,讓她住在別宮裏,眼不看不該看的東西,耳不聽不該聽的東西,所聽音樂和所嗜口味等,都要按禮儀進行節制。而且胎教的方法還要記錄在玉片上,收藏在銅製的櫃子裏。孩子出生後,還在幼兒時,就確定了太師、太保,開始對王子進行孝、仁、禮、義等方面的教育,並引導他練習。
 
他又在《顏氏家訓》中說:“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說,普通人縱然不能做到這樣,也該在孩子會辨認大人的臉色,知道大人的喜怒的年齡時,就開始教育他,做到大人允許他做才做,不允許他做就立刻停止。這樣等孩子長到幾歲大時,就可以省得對他使用鞭、杖的懲罰了。父母對孩子既保持一定的威嚴,又不失慈愛,那子女就會敬畏謹慎產生孝心了。
 
《顏氏家訓》還說:“‧‧‧孔子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也。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即孔子說:“少年時代養成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就像天生一樣自然而然。”正是講的這個道理。俗諺說:“教導媳婦要在媳婦剛剛嫁來的時候,教育子女要在子女還是孩子的時候。”這話說得對極了。
 
《顏氏家訓》的教育思想十分可貴,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現代家庭教育,仍有顯著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
 
宋朝以後,家庭禮治不斷加強,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家法。權貴之家的家族法的代表是司馬光的《家範》。《家範》在社會上層仕宦之家廣為流傳,南宋宰相趙鼎,令其子孫各錄一本以為永遠之法。朱熹在司馬光《家範》的基礎上,制訂了一套繁瑣的家庭禮制和禮儀規範,即《家禮》。《家禮》在內容上與平民之家的生活和勞作的規律基本一致,並且各種規矩、禮儀都十分詳備,所以逐漸成為平民之家的家教之法。
 
朱熹還把《大學》中的名言~“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一個倫理框架,構建一個,上自皇帝下至各個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會秩序。他要求每一個人,先修身,而後齊家,而後治國,而後平天下。於是,家訓或家規就超越了“家”的範疇,與“國”聯繫在一起,使之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當一個人走上社會,為國效力時,他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顯示出自身的家教如何,這是家訓的作用效果。
 
明末清初昆山人生員朱柏廬,沒有顯赫的仕途業績。他的家訓叫做《朱柏廬先生治家格言》,又叫做《朱子家訓》。這是他用程朱理學的儒家倫理,為家庭成員規定的日常生活準則。
 
諸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當加溫恤”;“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餘歡;國課早完,縱囊橐無餘,自得其樂”;“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施惠無念,受恩莫忘”等等。
 
他把立身處世的道理,用明白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琅琅上口,幾百年來幾乎家喻戶曉,早已超越程朱理學的境界,化作一代又一代人的座右銘。
 
朱柏廬的後輩同鄉王昶是清代高官,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中進士,乾隆二十二年皇帝南巡,王昶獲得召試第一,先後在內閣、軍機處做官,後升任大理寺卿(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相當於監察部副部長)。
 
他的家訓共有十條,包括要謹身起居,尊敬親人長輩,隨時隨地進行自我檢點;要認識物力艱難,要愛惜財用,飲食淡薄,衣服樸素,一切以節省儉約為準則;告誡子弟考試不要作弊,不要請人代考,更不要營求關節~走後門、通路子;見利不能忘義,不能產生貪心;對待別人,不能產生漠視心、欺誆心、徇情心,更不能產生自私自利佔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導子弟要勤奮好學,不要心有旁騖,荒廢學業;不要出入衙門,不要和走江湖的三教九流交往,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為怪誕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習氣等等。
 
這種家規,今日看來未免有迂腐之處,但總體傾向依然無可非議。對於身居高位,在鄉里有著崇高威望的王昶而言,能夠如此嚴厲地修身、齊家,約束自己的子弟,實在難能可貴,也值得今人深思與崇敬。
 
至於清代的啟蒙讀本《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為本,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行為,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究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
 
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集家訓或家規之大成,可謂古代啟蒙養和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停車開空調休息‧‧‧錯。
 
有的人為了緩解疲勞,或是停車等人,便把車停放在馬路邊上,緊閉門窗,打開空調,“享受”涼爽帶來的舒適。更有甚者,有的人乾脆開著空調躺在車座椅上睡起了大覺。可是你知道嗎?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專家解釋說,汽車的發動機在工作時,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高濃度的一氧化碳。汽車在行駛時,由於空氣通過空調設備產生對流,所以車內一氧化碳的濃度很低。但當車子停駛而空調繼續開放,車門窗又密閉時,車內空氣不能對流,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如果漏進車內,就會逐漸積聚而使其濃度升高,從而發生中毒,甚至死亡。
 
 
二、開空調在車內吸煙‧‧‧錯。
 
有些人停車休息或是在車上等人時,打開空調,點上一支煙,似乎是清爽無比。可是這樣做對你的健康是有害的,道理很簡單,因為門窗是緊閉的,所以煙霧一下子排不出去,很自然地會刺激你的眼睛和呼吸系統。可是如果你犯了“煙癮”,此時不吸煙,你會十分難受,那好,給你一個小建議,將空調通風控制調整到“排出”位置,這時,車廂內的煙霧便可順利排出車外了。提示:停車開空調本來有害,你再吸煙,真是錯上加錯,還是戒了吧。如果忍不住非要吸煙,記住一定要將空調通風控制調整到“排出”。
 
 
三、隨意選擇空調溫度‧‧‧錯。
 
有的人為了圖涼快,把溫度開得很低,似乎感覺很爽。可是這樣做,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容易調節不過來,容易得病,如關節炎、肩周炎、感冒等。當室內溫度調控得過低,如20℃以下,就會引發多種不適症,如下肢酸痛、全身乏力發冷、頭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經痛,嚴重者甚至還會發生嘴眼歪斜等症狀。如果車上有老人或小孩,則應把溫度定在27℃較好。提示:正常情況下,車廂內溫度以與外界溫度相差5℃至6℃為宜,所以車主調整溫度時最好對照一下室外氣溫。
 
 
四、空調總開在低擋‧‧‧錯。
 
在車內開空調,一般人都不會開到最大擋,以為那樣做會費油,而且風扇的噪音太大,讓人心煩。當然這種想法沒有錯,可是如果你總是這樣不開到最大擋,也會生病的。你別急,事情是這樣的,空調在使用的時候,會吸進很多灰塵,形成污垢,時間一長,發生黴變,再通過空調散發至車內,在車上很容易吸入體內,這還不生病嗎?所以,應經常把空調開到最大擋,通過強勁的風力,把空調內的積垢給吹出來。提示:每隔一段時間,將空調開到最大擋,吹上半小時可以有效杜絕灰塵積聚。
 
 
五、一進車廂就開空調‧‧‧錯。
 
外面天氣熱,車廂內更熱,一坐進車內,一股熱浪襲來,燥熱難耐,你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打開空調,盼涼風驅散熱浪‧‧‧你又錯了。這樣不僅制冷效果不好,而且還會增加引擎在初始運轉時的壓力。所以熱是熱,你還是要先忍耐一下,上車後先把所有車窗打開,啟動空調的外循環系統,把熱氣都排出去,等車廂內溫度下降之後,再關閉車窗,這個時候再開啟空調,並調節到適合溫度。提示:車裏很熱,上車的第一個動作應該是打開車窗,啟動空調的外循環,排出熱氣。
 
 
六、開啟內循環一開到底‧‧‧錯。
 
車主都知道,空調有一個“循環”開關,按下這個開關,車廂內的空氣只作內部循環,當門窗全部關閉時空調制冷效率會全部“吸收”,可以節省能源。這樣做似乎無可厚非,但是卻有一個弊端,時間長了,車廂內空氣會變得越來越混濁,甚至會有缺氧的感覺。怎麼辦呢?內循環系統可以開啟,但不能長時間用,空調剛開的時候,最好先用外循環,溫度降低後,再切換至內循環,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切換一下內、外循環。特別是停車的時候最好切換到“外循環”功能。提示:記住每隔一段時間切換一下內、外循環。
 
 
七、低速行駛也用空調‧‧‧錯。
 
有些人為了圖涼快,不管是低速行駛,還是高速行駛,反正上車就開啟空調,這樣做又錯了。低速行駛時如果還使用空調,在行車中遇到交通堵塞,發動機會人為地以較高轉速運轉,這樣做會降低發動機和空調壓縮機的使用壽命。所以,低速行駛時最好不要使用空調。提示:當遇到堵車時,車自然減速,這時記住關閉空調。
 
 
八、進氣口附近堆放物品‧‧‧錯。
 
有的人習慣於把車廂弄得十分凌亂,比如在空氣進氣口附近堆放著各種物品,看似隨意的舉動,其實很不好,這樣做能把進氣口堵上,空調系統空氣流通受阻。有的人會抱怨開著空調還不涼快,看看進氣口是不是被堵上了。提示:把車廂收拾俐落一點,特別注意把進氣口附近的物品搬走,確保空氣流通正常。
 
 
九、空調的風向隨意吹‧‧‧錯。
 
有的人不太注意,開啟空調後,任憑空調的風向隨意吹,甚至選擇吹風擋的那種模式,這樣做也不對,因為風擋玻璃的溫度高,會抵消大部分制冷效果。所以最好選擇向上吹,符合冷空氣向下沉的規律,風向擋位最好選擇吹面擋,調節出風口向上效果最好。提示:別嫌麻煩,開啟空調選擇風向口向上吹,這樣制冷效果好。
 
 
十、熄火後再關閉空調‧‧‧錯。
 
開啟空調,哼著小調,一路上感覺很舒服,到達目的地,熄了火,才想起關閉空調,這是不少車主的習慣。可是這樣做的後果是會導致,因潮濕造成黴菌在空調內的大量繁殖,而且,當你第二天發動愛車時,會帶著空調啟動的壓力點火,因此這樣帶來的高負荷會給發動機造成損傷。正確的做法是,開著空調上路,在你停車前的幾分鐘,要想著關閉空調的冷氣,稍後開啟自然風。因為,停車前使空調管道內的溫度回升,會消除與外界的溫差,這樣可以保持空調系統的相對乾燥,也避免黴菌的繁殖。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當佩戴口罩,有助於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若受感染,戴口罩有助防止疾病傳播。新型流感來勢洶洶,五花八門的口罩充斥市面,您如何選擇?口罩有防止空氣中有害物吸入、避免飛沫傳染他人、避免飛沫影響食物或產品等作用,但首先要戴合格的、功能符合的口罩,再以正確的方式戴口罩,並不是隨便戴上一個口罩就有效果的。
 
 
口罩的分類和用途
 
一、一般口罩或紗布口罩:適合平時清潔工作使用,僅能過濾較大顆粒。
 
二、外科口罩:適用於感冒、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出現時,或前往醫院、電影院等不通風公共場所時使用,可阻擋80%次微米顆粒,應每天更換,但一遇破損或髒污應立即更換。
 
三、活性碳口罩:適用於噴漆作業或噴灑農藥時,可吸附有機氣體和毒性粉塵,不具殺菌功能,需費力呼吸或無法吸附異味時應立即更換。
 
四、N95口罩:可阻擋95%以上次微米顆粒,呼吸阻抗較高,不適合一般民眾長時間配戴,且應避免重複使用。
 
五、選購口罩時,單就防飛沫口罩而言,依不同過濾效率有不同分類,主要是依過濾濾布的效果來分。例如:自SARS疫情以來,大家耳熟能詳的N95就是其中之一,同分類過濾效率更高的有N99、N100,還有可防油霧滴的R系列,或可防一般粉塵及油霧滴的P系列,這些類型就防飛沫而言,等級都與N95相當甚至更好。
 
六、因為有密合的考慮,口罩有不同佩戴面體的設計,常見的口罩一般稱為「拋棄式口罩」以及「簡易型口罩」;可以更換濾紙的「濾材面體口罩」(Filtering facepiece);醫院稱隔離病房內使用的高等級防護「半面體口罩」;常見於電影的生化防毒面具,則屬「全面體頭罩」,不同佩戴面體也有不同效果。
 
 
正確使用口罩
 
口罩的選擇並不一定濾布等級越高就越好,必須考慮面體設計,一般平面式紗布、棉布口罩通常無法貼合臉型弧度,很難密合,也會讓耳朵的承受張力過大,在醫療院所工作的高暴露危險群千萬不要使用。佩戴口罩要和自己的臉型密合,完全覆蓋口鼻,否則空氣和有害物就會一起從細縫被吸入,達不到效果。
 
此外,戴上及摘除口罩,務必將雙手徹底清洗乾淨,才能確保口罩清潔;使用中和使用後,應避免碰觸口罩外層,因其可能已沾上病毒;佩戴口罩後,應避免觸摸口罩,以防減低保護作用。
 
如果口罩被灰塵、血液或其它穢物弄髒,出現口水、汗的異味或濕掉、破損、扭曲,或不能維持較貼合的臉部配戴時,則必須更換口罩。為避免手接觸到口罩潑水層表面,應持綁繩或鬆緊帶丟棄,棄置的口罩應用塑膠袋封好,再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以免造成污染。若無法取得拋棄式口罩,必須配戴布製口罩並重複使用,則以同樣方式取下,再以洗潔劑清洗。
 
在此提醒您:即使佩戴口罩,也要勤加洗手、擴大社交距離、避免出入擁擠的公眾場所,並注重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的睡眠,以增強自身免疫力,期能安度新流感危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