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是糯米,鍋是砂鍋,火是煤火。每天凌晨,四點二十分,男人準時點著火,鍋中放水,米淘好了在水裏浸泡著,待水開,放米,大火煮十分鐘後,改文火慢熬。

米在鍋裏撲突突地跳著,男人在爐火旁彎著腰,用勺子一下一下緩緩攪動……半小時後,男人一手端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粥,一手端一碟淋了香油的鹹菜絲,進臥室,喊女人起床。

女人翻個身,嘟囔一句什麼,又睡過去。男人聽著女人香甜的鼾聲,不忍再叫,坐在床前,看看錶,再看看女人,再看看錶。

女人卻突然從床上彈起來,看錶,慌忙穿衣起床,嘴裏不住地埋怨,要遲到了,你怎麼不叫醒我呢?

他把白粥和鹹菜遞過去:不著急,還有時間,先把粥喝了。

粥是白粥,不加蓮子不加紅棗不加桂圓,這樣的粥,女人喝了五年。男人和女人結婚的時候,家裏沒錢擺喜酒,兩個人只是把鋪蓋放在一起,便成了一個家。

新婚之夜,男人端過來一碗白粥,白瑩瑩的米粥,在燈下泛著亮晶晶的光。男人說,你胃不好,多喝白粥,養胃。女人便喝了,清香淡雅的粥,溫暖體貼的不僅是胃,還有心。

他們在同一個廠裏上班,女人常年早班,男人常年夜班。男人凌晨四點下班,女人早上五點半上班。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不過短短一個多小時。

男人下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點火,添鍋。男人只會熬白粥,他們當時的經濟狀況,也只允許他煮一鍋白粥。

就是這樣一碗白粥,居然把女人滋養得面色紅潤,嬌美如花。

後來,廠子營運不好,男人失了業,可是日子還得過下去。男人拿出微薄的積蓄,女人賣掉了母親留給她的金戒指,湊了錢,開了一家雜貨店。

賣上一只碗,一把拖把,一個水壺,利潤不過幾毛錢,男人卻做得很用心。女人下班了,也來幫著打理店鋪。沒人的時候,男人和女人,坐在一堆鍋碗瓢盆中間,幸福地憧憬。

男人說,等有錢了,咱們把連鎖店開得到處都是。女人說,那時候,我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家變著花樣給你做好吃的。男人說,哪兒還用你做啊?想吃什麼,咱直接上飯店去吃。

女人撒嬌,不,我就想吃你煮的白粥……男人便攬了女人的肩,眼睛熱熱的。

男人仍然每天早上四點二十分準時起床,點火熬粥。一邊熬,一邊盤算著店裏缺的貨。有時候會分神,粥便糊了鍋底;有時候太睏打個盹,粥便溢了鍋。

有一天早上女人起了床,爐子上的粥正咕嘟嘟翻著浪花,男人的頭伏在膝上,睡得正香。女人輕輕抱住男人的頭,心,牽牽扯扯地疼。

從那以後,女人堅決拒絕男人給她熬粥。她的男人,實在是太累了。

男人的生意越來越順,到了第七個年頭,他的連鎖超市果然開了好幾家。

女人辭了工作,做了專職太太。他們買了加層的大房子,廚房裝修得漂亮別緻,缺少的,只是煙火的味道。因為,男人回家吃飯的時候越來越少。他總是忙,應酬繁多,有時候,一個晚上要趕三四個飯局。

開始的時候,女人也埋怨,可是男人說,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嗎?還不是想讓你生活得更好一些嗎?後來女人也累了,漸漸的,也就習以為常。

女人很久都沒有再喝過白粥。

一天,男人突然被通知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他納悶,怎麼前幾天還好好的,今天人就沒了呢?

殯儀館裏,他看到朋友的遺孀,那個優雅漂亮的女人,一夜之間憔悴衰老。她哭得死去活來,嘴裏絮絮叨叨地說:“以後誰送我上班接我下班啊?誰給我繫鞋帶兜圍巾……”

他窒息。不由地就想到了她,想到那些為她熬白粥的早晨,想到每天她接過那一碗白粥時,眼裏的幸福和滿足。

男人幾乎是一路飛奔地往家趕,打開門,卻看見女人蜷縮在沙發上,人睡著了,電視還開著,家庭影院也開著,茶几上扔滿了各種時尚雜誌……

 
男人跪在沙發前,手輕輕地拂過女人的頭髮。女人面色暗淡,細細的皺紋裏,寫滿了深深的落寞。

他拿了毛毯去給女人蓋,女人卻突然醒了,看見他,女人揉了揉眼睛,確定是他後,臉上泛起可愛的紅暈。

女人慌忙起身,你還沒吃飯吧,我去做。男人從背後擁住她,不,我去做,煮白粥。女人半天沒有說話,有溫熱的淚,一滴一滴,落在男人的手上。

那天,男人一邊煮著粥,一邊想:其實千變萬化的粥品,都離不了白米粥做底子。而所有的幸福,抵不過白粥做底,錦上添花。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來到凡塵世界後,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希求、奢望、情感等,這就是欲望。對於修道之人來說,這些都是阻礙修道的絆腳石。

所以道教強調“清心寡欲”、“遣欲坐忘”, 追求物我兩忘,摒棄智慧和思緒,澹泊無思,無憂無慮的超越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從忘形、忘利,以致於忘心。

莊子曰:“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見《莊子·則陽》。即是達到無知無欲,無染無穢,無他無我的狀態。這時人的心情十分平靜,沒有絲毫雜念,即清靜寡欲。

達此地步,人體純靜,“慧心明鑒,智體無疵”,見《道德義樞·法身義第二》。

若能常清常靜,“天地悉皆歸”見《清靜經》。即與道合真。

《盤山雲棲王真人語錄》曰:“心安而虛便是清靜,清靜便是道。”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

在老子《道德經》中,“ 清靜”和“無為”是兩頗相類似的概念,同時,它和“寡欲”也有著一定的聯繫,他們都是“道”的部份表現。在後來的道教中常以它和“無為”或“寡欲”作為一個連用的術語,如道經所說的“清靜無為”或“清心寡欲”。

在《道德經》中,還有一個與它相對的名詞,那就是“濁”,並且還有著相生相化的關係,老子曾說過: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麼區別。

那麼誰能除盡後天的七情六欲,蕩盡塵俗的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

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據《道德經》第十五章文意譯。

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教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種清靜功夫,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裏,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

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對此,《清靜經》則說得更直接了當,它說:“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 濁”是“道”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層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態;在人生觀中,“清靜”是一種社會生活方式。

就清與濁這兩個方面而言,後者必須服從於前者,因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修行生活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

故而《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裏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都是說明“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要“常清靜”,要“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

“常應常靜”就是“清靜”的最高境界,同樣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常清靜”在道經中又叫“真靜”,就是要“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能夠“唯見於空”,並且“觀空亦空”,最後達到“湛然常寂”。

然而,這裏所說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其意與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無為,人法道也應當無為。

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治”才是“無為”的真正的宗旨。

《老子河上公注》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可見“無為”既是修身處世的原則。又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

從修行的角度看,“無為”就是道教人生哲學的主要原則,也是做到返本還原的主要方法。

《淮南子·原道訓》中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為者,因物之所為。”

進而《淮南子·詮言訓》又舉例說:“智者不以位為事,勇者不以位為暴,仁者不以位為患,可謂無為矣。”並且強調“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以其莫從己出也”見《淮南子·主術訓》。

指出“人無為則活,有為則傷。無為而治者,載天地,為者不能有也;不能無為者,不能有為也”見《淮南子·說山訓》。

所以聖人內修其本質,而不外飾其華表,保養精神,充份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淡然無治而無不治。據《淮南子·原道訓》意譯。

從以上所言可以看出,《淮南子》修身思想中的“無為”就是順應天道自然而不妄作為。前面所說的“寡欲”是與“無欲”、“不欲”相類似的名詞。

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見《道德經》第四十九章。在老子的思想中,對於“人欲”的節制,是非常重要的。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他的這一認識,是從他的“道”中體現出來的。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說:大道廣泛流行,無所不至,無所不達,無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順可逆,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向無定向,形無定形,任其物性,順其自然;它化生萬物,創造世界而不推辭,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為有功,養育了萬物而不加以宰制;它不求名利,無私無欲,可稱它為“小”,萬物歸附它而它不自以為主,可稱它為“大”,由於它從來不自大,所以能夠成就其偉大(據原文意譯)。

他說,“道”的偉大是說不完的,從大的方面來講,是萬物歸焉不辭;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無欲”,但聖人務小而不務大,而結果卻能成其大。

他認為“道”的本來面目就是“無欲”,“無欲”的結果是成就了“道”的偉大,所以他主張“寡欲”。可見老子認為“少私寡欲”是修行的起碼基礎。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多人念佛但少有人成就,為什麼呢?就是好多人沒明白什麼是念佛,今天有機緣來說一下什麼是念佛,念佛有幾重義,一是:念佛之功;二是:念佛之德;三是:念佛之慈;四是:念佛之力。
 

念佛之功:

就是常常要願自心住佛清淨之地,什麼是佛的淨呢?就是為人處事不生氣不亂發脾氣,想發脾氣時就念佛,這樣就是念佛的清淨,也就是佛的功夫。
 

念佛之德:

就是常常要願自心住佛無礙之地,怎麼是佛的無礙呢?就是做事時就認真做事,不要打妄想,打妄想了就念佛,這樣就能憶念佛的德行。
 

念佛之慈:

就是要常常對眾生慈愛對眾生要正說正行正開解正引導,不論說佛法說世法都要這樣,不能是心口不一,更不能是為了逞自己聰明,就我有智慧人家沒有智慧,這就是不慈。
 

念佛之力:

就是常常要念佛,念佛的這些功德與慈愛,為什麼古來大德與大菩薩,要我們儘量要二六時中念佛呢?就是要我們,要時時記得佛的功德慈悲,時時思憶入佛境地,也就是大勢至菩薩說的,能時時記得念佛的人現前當來必定成佛。
 

從上得知,念佛不只是天天口上喊幾聲阿彌陀佛就算是念佛,如果我們嘴上喊,而行為上不與佛相應,這樣不是念佛。

念就是思憶,思憶什麼呢?思憶佛的德行慈悲,不只是嘴上喊幾聲佛號,那還是一樣沒有佛的功夫,無功自然不顯德,無德自然不慈愛,所以煩惱還是一大堆,故要多念佛,多看無量壽經,看阿彌陀佛是怎麼修行的。

我們念佛就是要提醒自己,時時思憶佛的功行,而當下契入佛的圓覺大行,我們如能這樣的念佛,五年內必有功夫,能更精勤現世就能證菩薩,菩薩就是為眾生服務。

什麼是度眾生?就是對眾生好,那麼我們發願了要成佛,先得做菩薩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服務得有個起始,那麼就先從身邊的親人朋友開始,當然不要刻意,要隨緣碰到就做,不要想著讓人家來做,也不要事事爭著做,要智慧來引領自己,如果沒有智慧就多問問人,這樣就知道怎麼處理了。

也不要事事爭著做,是因為眾生有很重的分別心,有時我們事事爭著做,會讓人家反感認為就你行,我們就不行,所以我說要智慧來引領,或多問問他們意見,不過不論怎麼樣做事,前題是不自私想著自己舒服就好。

最後說一句,修行修行,不是坐著不動,馬祖禪師坐著還被師笑話,所以修行就是,一定要行而起修,也就是在生活中修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在千年前吟出這句話時,大概未曾想到,這樣的類比正符合了中醫根據月亮盈虧養生的理論。

《黃帝內經》中說:“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

大概意思是說月圓時,人體氣血比較旺盛,而月缺時,人的氣血較虛。所以,月亮盈虧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氣血、經絡之氣的盛衰,這種變化對防病治病和養生保健具有奇妙的效果。

朔日(陰曆三十、初一、初二)月缺時,白天陽氣漸弱,夜晚陰氣致虛,機體抵抗力下降,是肺心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的易發和加重時期。

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在這幾天要注意及隨時添加衣服,避免風寒,保持情緒穩定,勿食寒涼清冷食物,要多吃溫性食物,可適當進補,但此時的進補是為了避免陰邪入侵,防禦為主。

可服用補氣生血的黃芪當歸雞湯,將雞腿一只切小塊,與當歸5克、黃芪15克、清水1000克放入鍋內,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雞腿熟爛,加鹽、料酒調味後食用。
 
此外,堅持在晚上九至十點就寢,睡前拍打後背,先拍正中,再拍兩側,從上至下五十至一百次,有助於夜間體內血液循環。

但是,對高血壓、心臟病、代謝旺盛疾病的患者來說,此時為疾病的緩解期,飲食可常規進行,勿過即可。

弦日(陰曆初六、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共6天)這段時間是支氣管炎、肺炎、傳染性肝炎、慢性膽囊炎等感染性疾病易發和加重期,尤其是陰曆月初的下半夜和清晨,月末的下午和傍晚是犯病的危險期。

呼吸系統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在弦日要扶正氣祛邪氣,防治疾病。同時加強營養,注意氣候冷熱變化,及時防寒保暖(特別重視背部保暖),儘量不與呼吸道病人接觸。

此外,患有傳染性肝炎或者慢性膽囊炎的人,在弦日之前,不要吃油膩肥甘之物,要避免急躁、易怒、勞累等。

望日(陰曆十四、十五、十六)月圓漲潮時,容易血氣上浮,陽氣升發太過,出現頭脹頭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出血等症狀。

此時是高血壓及上消化道出血、腦出血等疾病的易發和加重期,危險期為上午和中午。此時千萬不要進食過辛辣刺激或是過於溫補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可在清晨時服用雪羹湯。將荸薺去皮切成片,海蜇頭洗淨切碎,同放入鍋內加水燒開,煮十餘分鐘後喝湯。

總而言之,養生要跟著月亮走,月圓時人要儘量解壓,要養心;月缺時則要提高身體免疫力、注重防病,家中有重病患者,更要細心照料。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吞氣、噴氣、憋氣、鼓氣是中醫四種簡便的非藥物療法,這種用氣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氣療法”。
 

吞氣療法~~消化道疾病

通過吞入一定量的氣體至消化道,促進胃腸蠕動,達到增強胃腸機能和治療便秘的作用。

適應症:胃腸蠕動減弱、慢性結腸炎、腸結核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便秘等。

治療方法:早晨在空氣新鮮處,兩手下垂,雙足稍分開而立,全身自然放鬆;張口深吸氣,吞入胃內,從每日吞氣10口逐日增加到50口,每日1次,一般5~10日即可見效,自覺大便通暢,繼續堅持,可使胃腸蠕動正常,不再便秘。

注意事項:①腸梗塞術後還未排氣的患者不宜應用;②吞氣後腹脹明顯加重不能耐受者應停用;③由缺鉀引起的腹脹應在糾正缺鉀後再用;④腸結核等器質性疾病應結合病因治療。
 

噴氣療法~~進氣性胸痛

噴氣療法對減輕進氣性胸痛有迅速顯著的療效。

適應症:胸脅迸傷又稱“迸氣”,是勞動和體育運動常見的外傷性疾病。

治療方法:患者站立,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張口用勁向前噴氣;患者背後站一人,用雙手抱住患者腹部,在患者噴氣的同時用前臂擠壓其腹部,可反複多次進行,至胸痛明顯減輕後停止。

注意事項:①伴骨折患者禁用;②用本法後出現胸悶、疼痛加重或有頭暈、心慌等症狀者應立即停止;③伴咳血等嚴重迸傷者應配合其他療法。
 

憋氣療法~~呃逆

憋氣療法又稱閉氣療法,是一種故意暫時停止呼吸運動的治療方法。

適應症:主治呃逆,輔助治療精神焦慮、精神性軀體不適或皮膚瘙癢等症。

治療方法:在空氣新鮮處,先深吸一口氣,憋住不呼出,至難以忍受時方可呼出,反複多次直至呃逆停止。治療精神焦慮時,每日數次,1個月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精神障礙不願接受者不要勉強應用本療法。
 

鼓氣療法~~耳鳴和聽力下降

鼓氣療法又稱氣流鼓膜復位法,是一種非藥物治療耳部疾病的簡便療法。

適應症:鼓膜內陷引起的耳鳴和聽力下降(鼓膜內陷多因突然巨響聲浪衝擊鼓膜所致)。

治療方法:患者深吸一口氣,然後捏緊鼻子,緊閉眼睛和嘴,用勁鼓氣,此時患者可自覺兩耳內發出響聲,反複多次,直至耳鳴消失。

注意事項:①急性中耳炎等疾病患者,鼓氣時可能引起耳內痛感。如痛感明顯應待炎症消除後再用本法。②部份患者鼓氣時有效,但容易復發,需要堅持2週或更長時間才能穩定病情,故不可求癒心切,過早停止治療。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有一種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千萬次囑咐要多穿些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覺得煩,卻也覺得溫暖,缺錢的時候,就會邊教訓說賺錢來之不易,邊塞錢給你。

~~~這種人是父母
 
 

世界上有一種人,和你一起的時候,偶爾會和你打架,偶爾和你鬥嘴,他壞到總搶你的點心,總是向父母打小報告,但也總是愛護你比誰都多,你們有最親密最親密的關係。

~~~這種人是手足
 
 

世界上有一種人,不見面的時候會惦記著他,見面的時候卻又臉紅心跳,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他總能輕易的把你的心揪住,讓你無法忘懷,他也總讓你胡思亂想,睡不好覺,但你仍然甘之如飴,因為你愛他,他是你最甜蜜的負擔。

~~~這種人是戀人
 
 

世界上有一種人,知道你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犯錯的時候,他幫你找理由,暗戀一個人的時候,他幫你傳話,和戀人吵架的時候,你一定會哭著去找他,你很抱歉的是,你總在麻煩來到的時候才想起他,但你很慶幸生命中出現了這麼好的一個人,也許你們在一起的日子走的比戀人還要長久。

~~~這種人是朋友
 
 

世界上有一種人,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成長,在手足的關係中定位自己,在戀人的呵護中找到真愛,在朋友的關心中得到溫暖。你知道這些人經過了你的生命,也豐富了你的一生,你謝謝他們帶給你的,卻又是說不出口。

~~~這種人是自己
 
 

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我雙眼保持著眺望,我的雙耳仔細聆聽!惟恐疏忽錯過,後來才發現,那些牽過的手,唱過的歌,流過的淚,愛過的人……

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坐作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鍛煉方法,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絕大多數人通過坐靜獲益,但也有一些人因各種原因坐靜出偏,其中還有少數人引起特殊的精神障礙。

專家指出練靜坐不當(打妄想、圖感應、求神通)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精神障礙類型:
 

類精神症性精神障礙:

精神症介於較輕微的情緒失調和精神病之間,其主要特徵是焦慮。當焦慮行為具有持續性,而且阻礙患者正常生活時,才稱為神經症。在這裏是指在練靜坐出現的一些類似神經症的症狀,如焦慮、頭暈、腦脹、心跳、心慌、失眠、抑鬱、軀體感覺不適以及恐怖、強迫觀念與行為,疑病性神經症等。這些症狀直接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但思維、言語和行為並無異常。
 

類精神分裂症性精神障礙:

精神分裂是指明顯把自我和現實分離開來,出現感知、思維和行為障礙。練靜坐出現的這類精神障礙,包括幻聽、幻視、語言方式混亂、舉止奇特、行為異常、思維和感覺模式混亂、坐靜動作不自主,以及鬼神附體感等。但這與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同,這類患者大都有自知力,認識到這是靜坐出偏,迫切要求糾正或治療,療效也較好。
 

情感性精神障礙:

情感障礙是指嚴重的心境或情感方面的障礙,導致行為上的變化,出現躁狂症和抑鬱症。練靜坐引發的這類精神障礙的特點是,學練坐靜後,出現持續的情緒激動或抑鬱呆滯,伴有思維奔逸或遲緩。
 

偏執性精神障礙:

偏執性精神障礙是指一個人確信自己與某些事物有一種特殊關係,這種妄想是有系統、有條理的。在練靜坐出現的這類障礙,最常見的是妄想自己成為高修大師,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確信能在意識中克服種種威脅人的現實,單純通過其思想就能改變外在世界。大多數這樣的患者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常常難與一般人相區別,而且自認為比醫生尊貴,拒絕合作,因而想通過道理改變他們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專家稱以上這些精神障礙,不同於一般的神經症和精神病,是一種特殊的與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有關的新類型的精神障礙。

專家說,有些人據此認為練靜坐會練出精神病,這是不對的!

練靜坐本身不會練出精神病,其根本原因在於這類患者往往在學練坐靜之前就具有精神障礙傾向,加上所學功法的功理有誤或忽視了心理因素在練靜坐時的影響所致。

因此,專家強調說,要求修者應以“修德養性”、“調理情志”來作為學練靜坐前提。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

院長說,我是兩個月大的時候從門口抱進來的,那時我凍得奄奄一息,身上連隻言片語都沒有,這斷了我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

我亦不想去尋找。

或者,我只是一對男女偷情的產物。在這物欲橫流的大都市,我這樣的孩子應該很多,只是他們做得更狠心,就這樣把我送到孤兒院。

從此,我便是個孤獨寂寞的孩子。大多數時候,我望著天空,在地上尋找春天的蚯蚓。那時,我只有七歲。

我不知道,七歲,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後來我看相書,上面說,女子,逢七就會有變數,而男人,則是逢八有變數。比如,我十四歲來例假,二十一歲出了車禍,二十八歲,我嫁了人。

七歲那年,孤兒院的院長把我們一群孩子領到一幫人面前,他們是來領養孩子的,大多是夫妻,他們由於各種原因不生育或者說不願意生育。

只有他是一個人來的。

那年,他三十六歲。

七歲的我,與三十六歲的他第一次相遇。他看到我,眼中閃現出一道光,他朝我招手,說,來,讓叔叔看看。

看中我的還有一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女,女人化著豔妝,手上有五個金燦燦的大黃戒指,我至今記得的是她那濫俗的戒指。

那個女人尖叫著,就是她就是她,我要她!你看她長得多美麗,像個小天使,你看她的腿多長,我要讓她去學舞蹈。

她的尖叫讓我冷眼看著她,好像我是一個小動物,誰都可以領走。院長說,你自己選擇吧,嫣落。

我選擇了林植。

林植,他的名字這樣生動,何況他是一個人。他說,嫣落,跟叔叔回家,好嗎?

他是抱著我上的自行車,那時我剛剛七歲。七歲,還不能自己坐到自行車的後面。

那天他一直唱著歌,我聽不清他唱的是什麼,後來他常常唱,我才知道他唱的是前蘇聯的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喜歡這首歌,唱的時候總是很投入,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單亞喜歡這首歌。

單亞是林植大學時代的戀人。後來,單亞去了德國,嫁給了一個德國人,單亞出國前曾經懷過一個孩子,後來她做了流產,是一個女孩子。林植說,他常常會夢到那個女孩子在夢中來找他,問他為什麼要弄死她。

這個夢糾纏他好多年,林植說,命中注定,他應該有個女兒,於是他來到孤兒院。

其實他可以再愛,可他說,人的一生,只能愛一次的,與單亞的愛,讓我的心碎了,所以,愛不起來了。

這是我長大後他和我說的,他常常用心碎這個詞,就像他愛養菊花,有一種紫色的菊,一盆又一盆瘋狂地長著,林植把它們叫~~碎心菊。

我與林植,便這樣開始了如菊花一般的生活。

我們如兩朵菊,生性冷而傲,但卻彼此溫暖。他說我是天使,而我,喜歡倚在他的腿上聽他講那些美麗得讓人心碎的童話。

上學了,他每天接我,坐在自行車後面,我說著在學校好玩的事,他耐心地聽著。他總是穿得那樣優雅而乾淨。我喜歡聞他身上淡淡的薄荷味道,他洗著我的小腳丫時總是說,小姑娘,這樣太髒了可不好。

我挑食,不喜歡吃肉。他嚇唬我:小姑娘,如果不吃肉就會不長個子,將來是嫁不出去的!我可不想養一個老姑娘。

那年,我十歲,出了疹子,他半夜背著我去醫院。大雨如注,沒有出租車,他一邊跑一邊哄我,嫣落,堅持住,馬上就到了。

我已經燒得糊塗,只是嚷著疼,我是身體疼,他是心疼。到了醫院,大夫說,看你這個爸爸真讓人感動,孩子的媽呢?

我們抱在一起哭了。

十四歲,我長成大女孩了。那天,我感覺到體內有熱熱的東西衝了下來,再看床單,紅了一片片。

我明白自己長大了,班裏已經有女生告訴我如何處理,可我還是慌了神。

聽到我的尖叫,林植從房裏衝了出來。看到我的樣子,他轉身就去了客廳,然後拿出“護舒寶”的衛生棉,他說,託女同事買的,買了好長時間了。

說完,他轉身就走,我臉紅成一片。從那天起,我知道自己是個徹底的女孩子了,那時,我的身高已經一米六五。

十二歲以前,我一直和林植睡在一起。半夜,我總踢開被子,是他一次次為我蓋好被子。十二歲生日那天,他鄭重地和我談,從此要我一個人睡,因為我是大姑娘了,大姑娘是不能和叔叔一起睡的。

其實,從十二歲那天起,他就為我做好了準備,那些“護舒寶”一直有,只是我不知道。

我的生日就是他的生日,他故意選擇了我們同一天生日,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於哪月哪日。那一天,我們買一個蛋糕,一起做長壽麵,我喜歡他做手擀麵,味道好美。所以,即使上了高中,我仍然沒有選擇住校。

有些東西我忘記說:林植,他畢業於清華,是當年的清華才子,他英俊挺拔,雖然已經四十幾歲,可他看起來仍然那麼讓人迷戀。

很多二十幾歲的女孩子喜歡他,那些女孩子買衣服給他,織毛衣給他,當然,還會寫情書給他。他總是笑著說,嫣落,你說叔叔是不是很有魅力?可我不能害人家是不是?她們還是小孩子呢,還是咱們父女好好過吧。

十八歲,我去上大學,他為我選擇清華。他說,清華是個美麗而典雅的地方,非常適合你。

是他親自送我到清華,在清華園門前,他久久呆住。

我知道,也許,這裏曾經留下他太多的記憶。

單亞當年是北大的才女,他和她,算是珠聯璧合的一對。我們一起去北大,在紅樓,在未名湖,在那些叢林間,他忽然說,是十八歲吧,如你一樣的年齡,我遇到了她。

他的臉上閃現出動人的光澤,那是因為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而有的光澤,彼時,他已經四十七歲。他看著夕陽落下去說,叔叔就要下山了,而你剛剛升起。

我眼睛有些發酸。他給我一枚玉鐲,說是父母傳給他的,他的父母,都是留學法國的博士;這枚玉鐲,帶著許多舊人的氣息。

希望你有一個美好的愛情。林植是這樣祝福我的。

每月,我輾轉四個小時的車回天津。在天津,在那個老房子裏,有我牽掛的人。

我的腳步聲剛進樓道,門便開了,我看到他出現在門口,滿臉的笑,嘴裏卻嗔怪說,功課這樣緊,怎麼又回來了?

桌子上,卻擺的是我最愛吃的:耳朵眼炸糕,還有大麻花。

有時,他可能睡著了,沒有來開門。我打開門,看到他躺在椅子上,電視開著,播放著亂七八糟的廣告,收音機開著,也是廣告,但他閉著眼。

他真的老了。

但那些紫菊還年輕,那麼張揚地開著。那些盆也真是好,是他一個個細心挑來的,紫砂的盆,宛如古陶。

我們一起包餃子。他問我,有男孩兒追沒有?

我邊吃著話梅糖邊說,他們?我看不上。不是太高就是太矮,不是太胖就是太瘦,反正是不合適的。

條件太高了會嫁不出去的,他說。

也不高,我看著他說,就和你差不多就行。

我們都呆了一下,他說,傻丫頭,我一個老頭子怎麼會是你的標準?我們便沉默,直到吃餃子時他說起一個小品中的段子,才解了這個尷尬。

他依然那麼乾淨,穿的衣服永遠那麼有品味,美容院裏有好多離了婚的女人想嫁他,他給我看她們的照片,我哈哈大笑著說,當你的保姆還差不多。

那些女人,怎麼可以配得上人淡如菊的他?

二十一歲,我的命裏出現一個男人。

他亦有乾淨的眼神,是我偶爾去北大聽課遇到的,我們在樓道裏擦肩而過,我的書被他碰掉,站起來時,我看到他。

他的眼睛多麼像年輕時候的林植。

我們開始交往,一起去香山和頤和園。但他真年輕,年輕到和我說話總是不著邊際,比如說以後去英國,或者將來如何如何,他的眼裏全是狂傲,這是與林植完全不同的地方,林植總是含蓄而內斂。

我們分了手,林植說,多好的男孩兒。

我說,不如你好。

我們又沉默。

大三,我放暑假回家,卻看到門口有一雙女式拖鞋。

進門,我看到她,一個美容院的中年婦女,風韻尚存。她討好地叫著我的名字,我冷冷地回了一聲,然後進了自己的屋。

林植進來,你太沒有禮貌。

我戴著耳機,聽周傑倫~~《七里香》,唱得很優雅,我的眼淚卻流了下來,他不懂我的心,他不知我為什麼不喜歡別的男孩兒。

那天晚上,我出去買醉。

約了高中時的同學,大家在酒吧裏喝酒,直到爛醉,我不讓他們送,一個人在街上跑,直到一輛出租車開過來,而我迎上去。

我好像是故意的。

那場車禍差點要了我的命。

我的鎖骨斷了,到處不能動。

他又開始抱我,不過這次他總是嚷,這麼胖這麼沉這麼大個子,叔叔可抱不動你了。

我們之間又和好了。

因為車禍,他沒有心思再去和那個女人交往,不久,他們斷了聯絡,他說,胡鬧。

我就這樣胡鬧下去,我們的世界,不能再出現別人。

我知道自己的心,這樣,這樣的依戀著他。

在我心中,他沒有老,他還是我初見時那個翩翩的男子,穿米色的襯衣,騎著一輛白色的車,帶著我穿過槐花開滿的街回家。

那年,我二十一歲,他五十歲。

半年之後,我搬回天津,每天又與他朝夕相守。

我們開彼此的玩笑,我叫他老頑童,他叫我小屁孩。

我們一起去旅行,走一路笑一路,有人說,看人家父女多開心。

也有人,疑心我是他的什麼,這個疑心總讓他的臉沉下來,而我是開心的高興的,我常常會在照相時和他依在一起,他總拿出長者風範。

此間,單亞回來過一次,看到我說,你的女兒?他點頭。

單亞就那樣看著我,我卻對她充滿了敵意,她離了婚,想舊夢重圓吧,她還是那麼美麗年輕,可我知道,她不會再擁有林植的心。

幾天之後,我們去機場送她,她流著眼淚說了三個字,對不起。

林植搖著頭,不,我從不後悔。

那才是林植吧。他的性格似那盆紫菊,開就開,不開,就敗掉。

二十五歲,我永遠失去他。

他得了食道癌,嚥不下任何東西。越來越瘦,最後,只瘦到一把骨頭,可人還是那樣英俊,眼睛依舊讓人迷戀。

他囑咐我,死後,把他撒在菊花中。他笑著:那樣的話,菊花會開得更燦爛。

我流眼淚,他說,傻姑娘,人死是去投生,如果下一輩子再投生,我選擇早生三十年。

我的眼淚就那樣急急地落,五十四歲的他,就這樣離開我。

他的骨灰,我撒在那盆開得最燦爛的菊花中,九月,那盆被他叫碎心菊的紫菊怒放著,是他在天堂裏的微笑嗎?

我擦拭那個猶如陶一樣的花盆,才發現,那上面原本是有詩的。

只短短四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那一刻,才是我碎心的時刻。

終於懂得它為何叫碎心菊,終於懂得,他為何對我說要早生三十年。

而我,如果有來世,我會在碎心菊裏等待他,晚生三十年,或者,同生同死。

二十八歲,我嫁給範逸,和他說了我和林植的故事,我說,不會笑話我吧。他輕輕擁我入懷,親愛的,知道嗎,有一種愛,是靈魂與靈魂的相愛,與世俗無關,那種愛,一千年也許才會遇到一次。

我在他懷裏,輕輕地流淚。

張愛玲說得對,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我和林植之間,這一生,因為慈悲,所以懂得。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步罡踏斗之法,在道家法術中處於有為通靈這一層次上,是一種高級的技術方法。符咒研究者運用步罡踏斗通靈,奇門遁甲研究者也運用步罡踏斗通靈。

俗話說:“步罡踏斗能通神。”所以在研究法術的高層次技術時,都要研究罡斗法。

奇門遁甲實際上也是符咒法門的一部分,但是方法上略有不同。

罡斗法就其功用而言,它是術者突破“太極弦”而直接與四維以上空間打交道的一門技術方法,在有為法中,它是高級的方造,研究法術有所成就者,很多功能都是在罡斗法的基礎之上再實現的。

例如三國時代,諸葛亮的借東風和八卦陣困陸遜等,都是先施罡斗法,再作法驅役信息體實現奇功。歷史上運用罡斗法者頗多,各種有關書籍可散見其方法和效驗的記載。

罡斗法之中,各種各樣名目頗多,例如斗罡法、先天八卦罡法、後天八卦罡法、太乙真人步罡法、玉女過河罡法、三奶夫人步罡法,以及一些飛斗罡法等等。

罡法之首者就是斗罡法,它是法術中重要的一種罡斗技術。罡斗法的修習和掌握比較複雜,也有諸多要求和禁忌。它自成體系,構成道家法術中的一門專門技術。

罡斗法的煉習,必須在深夜中的野外,在月光星光下依式畫圖於地,再在其上返複踏步煉至純熟,再逐步過渡到以氣佈罡,以神佈罡,神、氣、形、罡相合才能真正發揮罡斗之妙用。

煉習時切忌被人窺視和撞入煉習場地,就是雞犬等六畜之物也不可撞見。如果被窺視衝撞,非但其法不靈,而且於己有損。

罡斗法在許多版本的書籍中均有記載,例如道家巨著《道藏》、《太上老君符訣書》、《奇門遁甲》、《萬法歸宗》等書籍中。各書之中的介紹均不盡相同,圖形、符咒略有差異,難以一一置評。

總體上說,只要掌握了圖形、符咒的關鍵所在,就是以氣為靈、以光為畫。具體作法上的差異,是法術掌握的多少和其中層次高低不同所形成的,在具有功力的基礎上研究驗證,其理不難自明。

禹步罡斗和掌目之秘訣,是道家法術的重要組成部份,俗稱踏罡步斗術、掐訣術。道家各門派在修煉真氣階段都非常重視掌握這一門象天法地的技術,認為它是道之大要、法之元紀。

步罡是乘正氣以禦物,訣目是主於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劾召制伏都離不開這些技術方法。凡是修真之士,既遇明師接引,指示了法術符印之後,還應掌握罡訣和指訣,法術才能靈驗。

禹步罡斗之術的歷史頗為久遠,相傳在大禹治水時,功敗垂成之際,天真傳授此種步訣的方法,以制神召靈,助其成功,故名為禹步。

經曰:禹步是禹受於太上而演天罡地紀,出為禹步,可以求真禁百物,人、神、龍、鬼、惡蛇毒蟲等,均能制伏禁止,伏而匆殺,拒而不伏者才能考慮誅滅,免多生冤孽。

從前道外之人對禹步罡斗之術,覺得不可理解以為是迷信舉動。其實此術與符錄一樣,具有多種功效。用現代語言來解釋禹步罡斗的功理,則是一種奇妙的組場術。

禹步罡斗法,是通過有規律的步形、步態、方位,將自身這一小宇宙與大宇宙中的場態融合,並且通過訣目的配合,調動自身的氣機和內部靈信,使施術者在自身周圍構成一個特殊的內外合一的場環境。這一場態在空間界說來已經接近四維空間,有利於各種信息的交流。

步罡是乘正氣以禦物,訣目是主神機而運化,這兩者的結合運用,依據方法的不同就可以在自身周圍構築起功用和各不相同的生物場,而發揮出多采多姿的功用。例如斗罡、九鳳破穢罡、豁落斗罡、五雷掃邪罡、作水召雷罡、飛龍致雨罡,名目繁多,功用各異。

步罡之法,散見於各種道家書籍中,由於其場的作用力、能量較大,而且作用目的顯而易見,先師們恐誤傳非人,因而難窺其真面貌。現代人更是覺得其神秘莫測,難知底蘊。許多人對這一學說望而生畏、卻步不前。步罡之法並不神秘,它畢竟是有為之作,關鍵是要掌握其訣竅。

訣云:“步罡有跡可循,貴在靈氣充盈。”亦有師云:“凡步罡之法,貴在存想,腳步不如手步,手步不如心步。”所以要求意念逐星而行,真氣逐星而行,光芒照耀,存念若真,則得真斗,有於天之斗降。

若存念不真,真氣不藏三魂,就為空屍踏步。可見步罡與書符一般,以氣為靈,否則如同屍行。不僅無益恐反生害。

罡與綱同音,天罡乃天之柄星,斗柄前星曰魁,斗柄後星稱罡,萬物無罡不生,無罡不育。所謂步罡乃把握和順,應生機而發,只有順應自然之道,才能構築所需要的場,這涉及到空間天體學問,法中也有建罡、起罡、發罡等方法。

步罡必須順應自然規律,例如春季是從東面西先步斗柄,再步入斗口掐罡收氣,行持施為。夏季則是從巽位面乾,秋季是從坤位面艮,冬季則從乾位面巽,均依一定的方法步罡和念真言掐訣目行持,其方法自成體系。

步罡的作用功效,表現在兩個大的方面,首先是為自己建築起一座堅固的城池,一旦真正築起,對空間界而言,可稱為固若金湯、牢不可破,有防衛、保證修煉者的作用,此其一。

其二,就是它也具備符號的六大功能,使這六大功能的實現更迅速,更具有威力,更能確保其實現。如果你能步出真罡,在魁罡之內施用法術,萬鬼萬神無不斂伏,能確保神兵將聽你號令、鬼神依從你的意願。所以步罡的法傳應慎重小心,意氣用事,其禍非輕。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許多佛弟子,好像是在學佛,其實並不是真正在學佛。這裏介紹幾種不是真正學佛的學佛現象。
 

1‧熱衷於跑道場:

有的佛子,對跑道場很感興趣,樂此不疲。這本來是一件好事,能夠遍訪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對學佛大有助益。但這些人並不是這樣,他們每每自誇跑了多少著名道場,拜了多少佛菩薩像,並把這些作為自己的佛學資本,絲毫不在心的法門上用工夫。慧律法師等大德高僧對此多有勸說。但願學佛人能把跑道場落於實處,能帶著修行上的問題跑道場,而不是去旅遊,更不能把這當做是在學佛,當做向新佛子炫耀的資本。
 

2‧熱衷於交佛友:

紅塵中的人們非常重視交朋友,把這當做謀生的手段和樂趣。有的佛子把這些世俗中的習性帶入佛學中,好像佛友越多說明學的越好。其實他和佛友交談的多是世間煩惱事,並不是在學佛,而是把學佛作為交友的機會,希望當自己在紅塵中有難時,佛友能出手相助,使自己能夠紅塵滾滾。古大德告訴我們,真正的佛友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三五個就可以了,大家在佛學上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以共成道業。
 

3‧終日在懺悔:

這些人在中老年學佛人中尤其多見。因為害怕因果,整天忙著懺悔,好像懺悔就能消滅因果,不知道回歸自性後,因果當體即空。懺悔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柔軟心,大悲心,使我們能快速向道,間接起到減輕業障的作用。
 

4‧求福報:

這些人事實上沒有出離心,學佛的目的是為了在世俗生活上過得更好,使輪迴能夠載歌載舞,繁榮興旺。
 

5‧搞派系鬥爭:

許多學佛人一見面就像特務對暗號一樣報山頭,問對方是學哪一派的,若是同派則皆大歡喜,若不是一派恐怕連飯都不會管。佛陀時期從來沒有這種情況,這也是末法時期的一個特點吧。大家不是為了追求真理而走到一起,而是因為是同一個山頭而相聚叢林,儼然把叢林當做了綠林。
 

6‧把學佛當成了佛學:

要知道佛教的生命就在於實證。有的人自以為讀了很多經書,學佛學了很多年,就沾沾自喜,滿口佛語,一身佛氣,實則毫無用處,解決不了根本大事。
 

7‧把做善事當做學佛的根本和全部:

它道把做善事作為根本,因為那樣可以升入天道。佛教則把做善事作為培養大悲心的手段,根本目的是證入無相無念的如來藏。因此,一個真正的佛子,一方面要大做善事,一方面要勤苦求證,早成正果。後者是正業,前者是助緣,現在許多學佛人做的恰恰相反,整天在搞人天善法。
 

8‧過分自責,自我貶低,沒有大丈夫氣慨:

有的佛子總在那裏檢討自己的缺點錯誤,打擊自己的信心和勇氣,學佛學成了娘娘腔,沒有一點大丈夫豪氣衝天的氣慨,怎麼學佛?看看佛陀是這樣嗎?佛陀那遁入山林,與狼蟲虎豹為伴,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是一般軍人精神能比的嗎?過份自責能消滅掉你的銳氣,要知道一切錯誤都是妄心作用,妄心本空,因此一切錯誤本空,不要再愚蠢的終日惶惶,整天自責。若真學佛人,就橫下一條心,為了求證,即使遭遇再大的艱難困苦,寧可戰死也絕不向困難投降,要知道學佛是大丈夫方可為的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