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說過:平平常常過日子最好。可是真正過上平常日子的人,並不甘於平常,而是苦苦惱惱,怨天尤人。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平常,不願意寂寞。於是一生奔波,忍辱負重,前後周圓,喜笑啼悲,無非是想超越於平常人,做個不平常的人,過上不平常的日子。
可是當一個人在人生苦旅中,撞得焦頭爛額,九死一生,終於有一天,事業發達了,地位有了,名譽有了,金錢也有了。卻發現自己,原來什麼都沒有,仍舊是一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人。因為他仍舊無法超越自己,無法讓自己的心釋然,他沒法讓自己感到滿意,甚至內心深處還有深深的負罪感。
也有的人,雖然一生奔波,費盡心血,曲盡人情。結果他的人生,卻一敗塗地,夢想中的生活,他沒能實現一件,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倒楣事都給他碰到了。他感覺他活的委屈,上天錯待了他,這個世界都對不起他。
於是,他連個平常日子都沒有心情過了,乾脆自暴自棄,不思進取。他的整個身心都佔滿了痛苦和恨怨,他沒法讓自己快樂起來。也正因此,他的朋友、親人也越來越離他而去。他越來越孤單,越來越焦慮不安,他如何能擺脫自己呢?
另有一種人,頭腦清醒,為人淡泊,看起來安心過著平常日子,他既不會曲盡心機,也不會自暴自棄。他有他自己的活法,有他自己平凡的事業,平凡的日子。但是,他卻沒法納受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其他事,所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他有竹的清節,卻沒有竹的虛心。他雖有玫瑰的美麗和芳香,可惜帶刺,很容易傷到別人。
所以,他雖然過著平常日子,卻從來沒有體會到平常日子是什麼滋味,因為他的內心世界,始終是自命不凡,是不平常的。他仍舊沒法超越自己,沒法擺脫心的痛苦。
禪的修行,關鍵在於對一切事物,一切人類,具有一個平常心。
一般的人,往往於事物發生之時,迷惑不能自己,由著自己的習性,迸發自己的極端情緒。既發之後,不是後悔,就是怨忿。或有對情緒控制稍好一些的,雖不走極端,也是自命不凡,冷眼觀世。這都不是平常心的修行。
平常心的修行,往往是於事物未萌之先,常常於內心深處洞觀事物的虛幻不實,從而主觀的不去在意它,不去計較它,不去爭,不去怨,更不冷眼視之。而是一種清醒的包容,納受,自持,不動。在這樣一種豁達的心境下,樹立起來的恆定的人生觀。
平常心的修行,既不高昂,也不消沉,更不孤芳自賞。它是一種全然的接受,清醒的接受,平靜的接受和容納,這是一種人生最高境界。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順適的還是忤逆的,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他都能全然接受和容納,因為這一切都是暫時的,依因傍緣的,如過眼煙雲,片時消散,它沒有永恆。
平常心是道心,三祖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無憎愛,洞然明白。”只有於平常日子中,常常用平常心,無憎無愛,無取無捨,也就是在平日裏沒有妄想,才能安於平凡簡單的事情,所謂運水搬柴,無非是道。安心於種種平凡的世事,才能鍛煉出一種不平凡的心境。用心於平常日子,才能於不平常的世事中,用上不平凡的心態,才能清醒的處世、待人,才能完成一段超宗逸格的人格品性。
只有修養出一段平常心,才能安於平常日子,才能體會到平常的滋味,才能如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才能如六祖大師的“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 Jul 03 Wed 2013 04:03
平常日子平常心 (佛家)
- Jul 03 Wed 2013 04:01
中醫不能沒病找病 (王庸)
最近我感到鬱悶的是,有很多自認為自己一身病的人,實際上除了有心病什麼病都沒有。如有人找我說:“王醫生我脾虛,幫我開點調理的藥。”我就問:“你怎麼知道你是脾虛的?”答曰:“面色發黃,容易疲勞。”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通篇沒有一個以乏力為辨證要點的,因為乏力這個證狀與心理狀態非常有關,天天無所事事的富二代很多都感覺累得慌,而長期重體力的農民乏力證狀很少,因此乏力不乏力根本不能作為判斷虛實的標準,再者很多人喝了酒之後就渾身發軟,這個乏力就是實證,蒸氣浴發汗後就很精神。面色發黃的人很多,水滸傳中有個英雄臉就發黃,也沒什麼病。
而其他類似這類病症更是讓我心煩,有的說上網時間長了脖子疼,是頸椎不好,要求我給治頸椎;有的說自己記憶力不好,問我是不是腎虛。這樣的病人一開始我還耐心解釋,後來腦子便被他們搞糊塗了,也無心再耐心解釋了。
現在很多病都是醫生治出來,藥不可亂吃,亦不可久服,任何人開的藥都不可久服。古人將藥稱為“毒藥”,神農嚐百草定五穀,五穀可以多吃,偏性幾乎為零,其他有特定季節性的水果與蔬菜偏性較五穀大,但亦不甚偏,且此偏可以糾正時令對人體造成的偏性,只要別違反季節或大劑量吃也沒事。
而毒藥,稟天地之氣偏,其偏性只可以用來糾正人體氣的偏性,絕對不可以用來養生保健,最好的養生之法為恬淡虛無,為無為,一切有為之法均為虛妄。
有很多人本來沒病,憑著對中醫的熱愛,和在網絡上掌握的一些中醫知識,就自己給自己看病,幾天辛苦的工作之後感覺乏力,便自己辯證為氣虛,然後用點黃芪、黨參之類泡水喝。過了幾個月之後就發現,再辛苦工作乏力之後泡補氣的水就不管用了,於是又用別的方法治療,最後一個沒有病的身體被搞成了疑難雜症,而且這種病最難治的就是病人的心,是他總不肯放下疾病,總是想方設法的相信自己身體的不足。
還有很多人沒事去找老中醫體檢,老中醫告訴他腎虛,於是他就銘記於心,沒事就吃核桃、枸杞之類補腎,最後徹徹底底的腎虛。還有很多醫生就願意給人調病,見到本來沒有病的人,非說人家體質不好,以後可能得什麼病,非要用吃起來沒完的藥常年吃,有幾個這樣愚昧的病人,便可以讓一個庸醫一生衣食無憂了,而且更可笑的是,往往吃藥不僅不能健康,反到身體越吃越差。
中醫若想興盛,絕對不能靠盲從、靠給人保健,必須要治病,而且不僅要治病還要治西醫治不了的病,否則在眼光犀利的人眼裏,中醫就是如魯迅說過的一樣,在有意無意的騙人。
若真的想要健康保健,最重要的不外兩點,調身和調神。所謂調身就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順天時,五穀為養五果為助;所謂調神就是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別沒事總把病掛在嘴邊,讓愛充滿身體,而非對疾病的恐懼。終日以酒為漿、以妄為常之人,無論怎麼保健必然會一身是病。
- Jul 03 Wed 2013 04:00
吃晚餐的三個禁忌
早餐、午餐隨便吃,所有的虧空就等晚餐補了。但是,你知不知道晚餐儘量別吃這些東西。而且大吃大喝之後也沒有時間活動,這對身體損害很大。那麼,如何吃晚餐更有利呢?
一、晚餐忌吃多:
晚餐適量睡得香。
晚間無其他活動,或進食時間較晚,如果晚餐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素β細胞提前衰竭,從而埋下糖尿病的禍根。
此外,晚餐過飽可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信息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誘發失眠。
二、晚餐忌吃葷:
晚餐素吃防癌。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
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大多數家庭晚餐準備時間充裕,吃得豐富,這樣對健康不利。據科學研究報告,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年骨質疏鬆症;另一方面尿中鈣濃度高,罹患尿路結石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
另外,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於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硫化氫等毒質,刺激腸壁誘發癌症。
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研究資料表明,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吃素者的血脂要高二至三倍。碳水化合物可在人體內生成更多的血清素,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
三、晚餐忌太晚:
晚餐早吃少患結石。
晚餐早吃是醫學專家向人們推薦的保健良策。有關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四至五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傍晚六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
- Jul 03 Wed 2013 03:59
心靈的品級 (慧靜)
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質品評女人的品級,卻很少有人去思量心靈的品級。心是有品級的。而它的品級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敗。
心靈的最高境界是敬畏之心。
如同信仰和宗教,那份虔誠任風摧浪移不可動搖。商家講求誠信,朋友講求誠心,情人講求誠意,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世風日下,這些本理的東西也要拿出來講了,缺之所以求之。
如果每個人都對規則、條律、倫理擁有本能的敬畏,在商言信,在職言公,在群言理,在情言忠,這世界將是何等美麗。如果一個男人擁有敬畏之心,那他一定是極品,一定是一個事業順利、愛情幸福、妻賢子孝、交遊廣闊的人;如果一個女人擁有敬畏之心那她一定是極品,一定才藝雙全、氣質不凡、仁愛有加,實為世間少有。
心靈的第二境界是慈悲之心。
有人說,一個社會的進步是慈悲心的進步,我覺得很有道理。每一個社會都有弱者,遠古開始弱肉強食,時代進步到今天仍然推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而真正的強是心靈的強,是海納百川的肚量,是高山仰止的氣勢。每個人從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條自己的路,有的很長,有的很短,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大成大敗千轉百回。不管怎樣的路,到最後都歸空空而去。
生命的價值在於被別人需要,就如同金錢的價值在於使用。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儘可能地為別人多做事情,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生命價值的體現。男人有慈悲心是上品,他一定心地善良,為人仁厚,凡事謙讓,具有紳士風度;女人有慈悲心也是上品,一定知書達理,聰慧賢淑,具有淑女風範。
心靈的第三境界是感恩之心。
前些時候看到一則消息,是一位老人狀告七個兒女不盡贍養之責。看後痛心,而這痛心之事比比皆是。一個人連親生父母都不能心懷感恩,他還能為社會做什麼呢?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愛全給了我們,把世界給了我們,怎忍心讓他們滄桑的心裏苦淚縱橫?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悖禮,感恩之心源於孝。懂得感恩的男人是成品,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是值得依靠的男人;懂得感恩的女人也是成品,一定是一個勤奮上進、愛家護子的好女人。
心靈的第四境界是寬容之心。
對人寬容,對己寬容,洞不在深,有容乃大。每個人都不可能風平浪靜地過一輩子,都會遇到坎坷和波折,過往的人和事的確會引得我們辛酸。寬容他們吧,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因為耿耿於懷只能加深對自己的傷害。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因為不經世事做出許多錯事,有的尚可挽救,有的無法彌補,寬容自己的過去吧,因為寬容自己的過去,就是善待自己的未來,把過去的經歷當成生命的禮物,未來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難道不是嗎,為什麼要到生命的最後一天才知道生命的可貴呢?能夠好好活著已經很好了!
心靈是有品級的,心靈的品級決定人格,決定品格。決定人一生的命運。
- Jul 03 Wed 2013 03:57
莫忘父母“三育”恩
古人云:“人生天地間,孝親最為先。”孝,歷來被中華民族奉為“人道之始,百行之源”。何也?父母恩重也。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一切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我們以珍貴的生命,是父母給我們以溫暖的懷抱,是父母給我們以幸福的家庭。父母對我們的生育、養育和教育之恩,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也是我們一生難以報答的。
生育之恩大如天
“生我者父母”,是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的身上永遠流著父母的血。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和平安降生,父母付出了很多很多。尤其母親,十月懷胎,拖著笨重不便的身子勞作,小心翼翼,百般呵護,唯恐我們受半點委屈,而自己所受的千辛萬苦,所擔的虛驚實怕,所付出的真情至愛,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
養育之恩深似海
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照顧,在範圍上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從降生時的赤子,到繈褓中的嬰兒,再到搖籃裏的幼孩,父母吐甘嚥苦,推燥就濕,晝夜呵護,憂斯樂斯。正如《詩經‧蓼莪》所寫:“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最難忘母親三年哺乳恩,白天,母親揣著我們勞作;夜裏,母親攬著我們睡眠。我們餓了在母親的懷裏食,冷了在母親的懷裏暖,高興了在母親的懷裏撒嬌,委屈了在母親的懷裏哭鬧‧‧‧及至我們漸漸長大,一日三餐,四季穿衣,父母自己胼手胼足,節衣縮食,儘量滿足我們的需求。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酷暑寒冬,父母為把我們撫養成人,含辛茹苦,忘我操勞,四處奔波,歷盡艱辛。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說不盡道不完的。
教育之恩暖勝春
家庭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課堂,父母是這個課堂自始至終的老師。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我們學說話、學走路,教我們端碗、拿筷子,教我們穿衣服、繫鞋帶,教我們洗臉、梳頭,教我們唱歌、玩耍‧‧‧等我們懂事了,父母給我們講故事,說道理,教我們友愛尊敬,教我們學好上進。為了我們成才,父母不捨吃穿供我們讀書。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多少次上學前放學後,父母的多少番叮囑,多少回安慰,多少次鞭策開導,多少次告誡提醒,多少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多少次良藥苦口的批評‧‧‧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們怎能忘懷,怎敢辜負?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以藍天為紙,寫不盡父母恩重;以大海為墨,寫不完父母情深。我們是父母一生的牽掛,父母是我們一生的動力。讓我們永遠牢記父母恩情,為父母獻上赤誠的孝心吧!
- Jul 03 Wed 2013 03:56
內養功 (劉貴珍)
在作內養功之前,要注意幾件事情:
1.要把一切煩惱的事情放開,在作功的時候,心中不要有所牽掛。
2.精神要輕鬆,心情要愉快,呼吸要保持穩慢狀態;作功時不要緊張,如果在作功時心中有事,煩亂不安,就不必勉強作下去。
3.為了作功安靜,最好準備一間清凈的房間,避免吵擾;如條件不足,亦不必強求,室內設備應儘量簡樸,亦可張貼幾條練功信心的標語,鼓勵自己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
4.有鼻塞病的先要把鼻病治好。
5.練功前先排除大小便,以免中途排便影響練功。
6.無論坐式或臥式,都要把腰帶、內衣寬鬆,使呼吸舒暢,血液循環不受障礙。呼吸不要用勁,全身肌肉要放鬆,眼睛看鼻尖或足尖時均輕閉,如果眼睛疲勞,閉住也可,閉住如感覺睡意就還露一小縫。
7.練功的姿勢要自然,坐著、立著或躺著都不要挺胸、聳肩,擺姿勢也不能拿勁。如用坐式,坐好先把身體的上身前後左右搖晃幾下,以求坐穩舒適。
8.練功期最好隔絕性生活一百天,此後適當節制性生活。
《內養功練法》內養功的具體操作方法可分為:(一)鬆弛(二)姿勢(三)默念字句(四)呼吸法(五)意守法。
(一)鬆弛
練功前的準備是否充分,及練功過程中的精神與肉體是否保持鬆弛狀態,是練好功的一個重要環節。鬆弛一般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1.身體鬆弛~練功前可飲適量開水,排除大小便,脫帽,戴眼鏡者須摘下,寬解衣扣、腰帶、鞋帶、錶帶,有意識地使頭、軀幹、四肢、全身肌肉都完全鬆弛,從外觀形態上來看現出一種鬆靜的姿態。
2.意識鬆弛~在全身各部肌肉鬆弛後,意識上要發出準備練功的信號,心情舒暢,再開始練功。
(二)姿勢
練功姿勢要求病人體質及病情而規定,以達到自然鬆弛為度。不要因過分硬性強調姿式,而引起病人不自然和緊張,因而有必要照顧到具體病人各部器官的機能情況。
1.臥式~取側臥位(左右均可),頭略向前低,平穩地枕於枕上。上面的上肢自然伸於身體上側,手掌心向下,放於髖關節部,下面的上肢屈肘,手自然伸開,掌心向上,放在距頭約二寸遠的枕上。腰部略向前屈。下面的腿自然伸開,微彎曲,上面的腿彎曲約120度,放於下面的腿上。
2.坐式~身體端正穩坐凳上,兩腿自然分開,與肩等寬,兩膝關節彎曲成90度,兩小腿平行而垂直於地面,兩腳底踏實地面(如凳的高低不合適,可在凳上墊毛毯或腳下放踏板。兩手掌面向下,自然平放在兩大腿中三分之一處。兩肘關節自然彎曲、放鬆。
3.在行功中身體各部的協同姿勢~在行功中不論取臥式或坐式,身體各部的姿勢以及有關器官的配合動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必須達到協同作用,方能收到預期的療效。現將應注意事項,協同姿勢的細節問題略加申述如下:
頭頸部的姿勢要求自然平直,端正,傾斜當然不對,但緊張用力或使其接近強直似的狀態更非所宜。為了避免頭頸部的緊張,可將前額稍向前方,下頜部微向內收,呈輕度低頭姿勢。同時,前胸部亦宜微向內收,腹部稍向前鼓,兩肩自然下垂,勿向前聳起,使臀部向後凸出,背部略呈後凹,腹腔容積增大。口唇自然輕閉,兩眼雖微合,但仍露一線之光,兩視線注視鼻尖,即所稱“目視鼻準”。
(三)默念字句
在練功呼吸時,須隨同默念字句,但只是用意念(即腦子想),而不要念出聲。一般由三個字開始,根據病人情況可逐漸增加,並靈活掌握。不過,增加字數最多以不超過九個字為宜。平常用的字句有“自己靜”、“自己靜坐”、“自己靜坐身體好”、“自己靜坐身體能健康”等。其與呼吸法的具體配合的做法如下:
第一種呼吸法~默念第一個字時開始吸氣,念中間的字時停頓呼吸,中間的字句越多,則停的時間越長。念最後一個字時將氣呼出。
第二種呼吸法~吸氣呼氣中均不念字,呼吸完了開始停頓時念字。
例如:念“自己靜”三個字,用第一種呼吸法時,默念“自”字吸氣,同時舌頂上腭,默念“己”字時,停頓呼吸,默念“靜”字時舌放下,同時將氣呼出;用第二種呼吸法時,吸氣時將氣吸滿,呼氣時將氣自然呼出,停頓時舌頂上腭,同時默念字句,念完後舌放下,再吸氣,如此周而復始地呼吸。兩種呼吸法之差別,在於前者是吸後停閉,後者是呼後停閉。
(四)呼吸法
呼吸法是內養功的主要內容之一,即要鍛煉成一種腹式呼吸。如吸氣時腹部逐漸向外鼓出,隨著呼氣腹部再逐漸回收。這種有意識的鍛煉,目的在於使腹部隨著一呼一吸的動作,逐漸形成明顯的張縮運動。呼吸法分為下列兩種:
1.第一種呼吸法~用鼻呼吸。吸氣時舌抬起頂上腭,氣自然地吸入,意識中引到小腹部,所謂氣沉丹田。此時且勿用力吸氣,亦勿用力將氣壓到小腹,呼氣時舌放下。如此反覆呼吸。
2.第二種呼吸法~用口鼻呼吸,吸氣時自然地將用口吸入,意念中引導到小腹部,亦不要用力吸氣。練功開始時,可稍留餘地不要將氣吸滿,隨時再將氣自然地用鼻呼出,然後停頓呼吸和默念字句,同時舌頂上腭。字句完成,舌即放下,再吸氣。這樣,周而復始地進行。
(五)意守法
為了容易使思想集中,起誘導作用,練功時,要使患者意識集中於丹田(臍下一寸三分處),即所謂“意守丹田”。這樣鍛煉久了,可以排除雜念,思想集中,達到入靜。由於長期不斷的鍛煉,經過一段時間,吸氣的同時好像有氣吸入小腹的感覺,謂之“氣貫丹田”。實際上氣不會貫到腹部,乃是橫隔肌下降的緣故。此外,也可意守膈中、湧泉等穴位。
- Jun 30 Sun 2013 04:04
四面看莊子 (流沙河)
莊子的為人,概言之,四句可以說透。一曰立場,站在環中。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雉。四曰修養,謹守心齋。
“環中”一詞,見於《內篇‧齊物論》者云:“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見於《雜篇‧則陽》者云:“得其環中以隨成。”莊先生用一只圓環比喻社會。人間一切衝突搏殺,你死我活,血濺淚灑,皆在環上進行。環上每一點都可能成為鬥爭雙方之任一方的立場,所以你不要站上去。環上既然站不得,有危險,你只好懸浮在圓環中的空虛處了,這就是“得其環中”。動詞的“得”作名詞用就變成“德”。得了環中,算是有德。環上是非無窮,矛盾無窮,鬥爭無窮,都拿你莫奈何,你就能夠活滿天年,不亦樂乎。待到亂世轉入治世,鬥爭緩和些了,秩序安定些了,你仍須謹守環中的空虛,切勿蹈實。環上的是非,你不必參與。對事物的演變,既不應去推動,也不應去抵制。最好是順其自然以成之,這是“隨成”。
用儒家觀點看,莊先生太滑頭,算不得大丈夫。
“無為”一詞,《莊子》書中頻見。無為絕非是袖手不做事。你要吃飯穿衣,娶妻養子,成家立業,哪能不做事呢?無為的這個“為”,相當於加人旁的那個“偽”。偽者何?人為也。不要沒事找事,吃飽了撐著似的,憑你那古怪的思想,今日紅花,明日紫草,做不完的社會實驗,違戾自然,折騰百姓,這是對官說的;你若做老百姓,亦宜各治其事,少去管東家長西家短,這也是無為嘛。作為行事接物的方法,無為就是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要違反規律肆意妄為,徒孳人禍,貽笑青史。
不過,用激進觀點看,莊先生太保守,算不得革命家。
“澤雉”一詞,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今呼野雞者是也。野雞覓食林中,十步才得一啄,百步才得一飲,十分勞苦。雖然勞苦,也不願被關入養禽苑,吃自來食。關在苑中,不愁覓食,精神旺盛,但是不自由,終歸不快活。莊先生的理想就是做一隻自由的野雞,再勞苦也心甘情願。在他眼中,自由比麵包更重要。
用市儈觀點看,莊先生太愚蠢,算不得聰明漢。
“心齋”一詞,出自《莊子‧內篇‧人間世》,是指心靈的大掃除。心靈塞滿種種成見、種種欲望、種種俗情,便昏暗了,這和房間塞滿家俱,室內光線便昏暗了,道理一樣。家俱搬走了,房間騰空了,室內就亮了,這便是莊先生“虛室生白”之說。心靈猶如室,掃除一空後,才亮得起來。所謂道德修養,絕不是叫你往腦袋裏塞,愈塞愈滿,而是叫你往外掃,愈掃愈凈。心齋須用減法,修養並不麻煩。
用實惠觀點看,莊先生太自苦,算不得享福人。
莊先生為人既然是這樣,必然上不受青睞於廟堂,下不被擁戴於閭閻,唯有貧窮退隱一途,愈走愈窄。他在世時,名利兩空,一樣也未撈到,已經非常寥落。身後寂寞,意料中事,無怨無尤。
- Jun 30 Sun 2013 04:03
修行人應經得起八風考驗 (佛家)
俗語說:“動則生風”,這即是“風”的來源。在修行中,常提到“八風吹不動”這句格言。佛家的所謂“八風”,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一共八件事,這四順四逆也是四對相反的事。
利是利益,順利成功是利,凡與自己有益的皆名為利,或稱如意的事名為利;衰就是衰敗,凡與自己有減損的皆名為衰,失敗或失意亦名為衰;毀就是毀謗,背後誹謗是毀;譽就是榮譽,讚美、讚嘆是譽;稱就是稱讚,當面讚美、推崇其善是稱;譏就是譏諷,當面誹罵攻擊、捏造是非是譏;苦就是苦惱、逼迫之義,遇到惡緣惡境,身心均受逼迫叫苦;樂就是快樂,歡悅之義,遇到好緣好境,身心得到歡悅叫樂。
這八種境界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敗的總和。眾生時時刻刻都被這八風所吹動,因這八風而生無窮煩惱。所謂“不動”,即自心安定,不為外界的環境變化牽動,以達自性清凈、煩惱解脫的境地。
利時當衰想:得到利益就高興,失去利益就悲哀。我們的一切造作哪一樣不是具有兩面性的呢?這也和得馬成群、焉知非禍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是思維,這樣何有利心。
衰時當利想: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做到損失不計較,失敗不動心,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是思維,這樣何有衰心。
毀時當譽想:有人毀謗你,說你的壞話,無所謂,當思對方是在讚嘆你,這樣處之泰然,自然風平浪靜。如是思維,這樣何有毀心。
譽時當毀想:有人讚嘆你,宣傳你的名望,仍要無動於衷,當成是對方在毀你,視功名猶如瓦上霜。如是思維,這樣何有譽心。
稱時當譏想:人家稱讚你一聲,你當是過獎,當是故意嘲諷你。如是思維,這樣何有稱心。
譏時當稱想:人家諷刺你一句,不要受不了,反當是對方在稱讚你。如是思維,這樣何有譏心。
苦時當樂想:受到苦楚,想這是對我的考驗,慶幸沒給我更大的苦楚,這樣地苦當樂受。如是思維,這樣何有苦心。
樂時當苦想:受一點快樂,不要得意忘形。一切樂都是考驗,這樂就是苦,所謂樂極生悲。如是思維,這樣何有樂心。
對我們學佛人來講,八風正是修行最好的考驗。學佛人必須通過種種順逆境緣,來鞭策自己、鼓勵自己、磨練自己、堅定自己、提高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達胸襟、廣博如海,如此方可“八風吹不動”。
文章作者:昌臻法師
- Jun 30 Sun 2013 04:02
透過中醫看男女之道 (曲黎敏)
男與女,臣與妾
男人和女人的差異性還可以通過字來看出來。
傳統文化中有個比喻。古代男子一般都自稱為臣,“臣”字如果把它順時針旋轉90度,就好像一個趴著的人。這裏邊就暗示著男人雖然應該站起來、自強不息,但是趴著一點也不吃虧,也就是男人要學會謙虛地生活,勇於放低自己的姿態,這是一個處世為人的道理。
古代的女子一般都自稱為妾。“妾”這個字上面是一個“立”,下面是一個“女”,就是站著的女人的意思。女人本該坐著,可是讓你站起來,這寓意著作為女人要勤快點,多幹活,不吃虧,這也是在說做女人要遵循厚德載物之道。
男人和女人誰更長壽?
事實證明,男女壽命是不一樣的。特別是現代社會有個趨勢,女性的壽命在逐漸增長,而男人因生活壓力、勞碌、奔波等原因,壽命在逐漸縮短。未來的社會很可能是一個老齡女性社會。
西方醫學發現,人從胎兒期開始,男子的生命就相對於女子來說要脆弱。受精懷孕後胎兒的男女比例在120∶100或115∶100左右,就是懷孕初期男孩會相對多一些,但是最終男女生出來後的比例幾乎是1∶1,這是由於孕期男孩的流產比率要比女孩高。
從中醫上來講,男性為陽,陽主動,男孩就容易呆不住;而女子為陰,主靜,所以女孩的成活概率比男孩要高。
另一個重要的生理差別是男子沒有月經。男人由於沒月經,疏泄渠道就不如女人多,從性情上男人就偏粗暴一些;女子有月經,疏泄渠道比較好,所以女子性格溫柔。這也說明生理結構的不同就決定了男女性格的差異。
從中醫來講,男子耗的是精,女子耗的是血,精血是很不一樣的,精比血要金貴。因此對房事而言,男子耗散的程度要比女性耗散的程度大一些,這也是男女壽限不同的原因之一。
- Jun 30 Sun 2013 04:00
六種蔬菜最好不要買
現代農業越發達,人們吃蔬菜時反而越不放心。我們擔心農藥殘留,擔心激素催大,但是非正常種植‧‧‧如果你也是“擔心派”,建議您儘量選擇應季蔬菜,除此之外,以下六種蔬菜最好不要買。
一、太硬的番茄
越硬的番茄植物激素使用越多,最好不要買,或者買回來別馬上吃。放兩三天延續一下成熟期,等它自然變軟。而且這時不利於健康的催紅素也已得到釋放。另外,外紅瓤綠的番茄可能與催熟劑有關。
二、有裂心的蘿蔔
有裂心的蘿蔔或瓜類最好別吃,很可能是遭受過嚴重的蟲害,也有可能是因為,人為的非正常種植過程造成的。
三、會長大的黃瓜
買回的黃瓜放一晚上,第二天又“長”大了,這肯定是使用過激素膨大劑。
四、太淺的綠葉菜
大棚內的蔬菜遠比直接光照作用下生長的好看誘人,葉子顏色淺,但營養成分,肯定沒法跟自然生長的應季蔬菜比。所以買綠葉菜要挑深色的。
五、聞起來有異味
不同於茴香等本身就有氣味的蔬菜,農藥殘留多,或使用了劣質農藥的蔬菜會有很刺鼻的異味,買之前可以先拿起來聞一聞。
六、清洗過的蔬菜
現在的市場上看不到帶泥的蘿蔔、藕了,菜販們直言不諱:“太髒的菜沒人買。”洗過的菜不是農藥問題,而是有細菌,而細菌可是不管鹽泡還是水焯,都很難去除的。
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的區別,這三個概念的安全程度是逐步升級的。
無公害蔬菜:是禁止使用高殘留、高劑量農藥,產品能達到國家食品的衛生標準。
綠色蔬菜:不等於純天然、無污染,而是限定農藥使用種類和劑量的蔬菜。
有機蔬菜:安全等級最高,是完全禁止使用任何農藥,而且是在無污染的環境種植出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