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那兒去的人很多,不管什麽人,不管這些人有什麽煩惱,他都能夠在談笑之間,與之冰釋。
我很喜歡去他那兒,看著來來往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懷著心事憂愁而來,歡歡喜喜而去,我也在其中領會了不少做人、修行的道理。
慢慢的,我發現,我越來越喜歡去他那兒,而且有一種情感在不由自主地滋生。
我和我的丈夫是經過一番轟轟烈烈的戀愛才結婚的,我們的感情很深,我們既是夫妻,也是最好的朋友。我是過來人,知道愛情是什麽滋味,我認識到這種感情,又正向我走來。
從此,我見到他,心裏有一種特別的緊張感。我開始命令我自己,不可以去他那兒,我也真的做到了,並且也沒有特別難過的感覺,我又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神經過敏。
但是我不能阻止不去想他,一想到他,我的心就像刀絞一樣的痛,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明明就是通常說的愛情。
我很痛苦,我可以不去見他,但是我不能阻止我的心不去想他,這種刀絞一樣的痛,讓我非常難過,我甚至向我丈夫坦白,希望他幫我解脫,他也沒有辦法,但是他說經過這件事,他相信那位師父真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
這時,我想到了大悲咒,想到了觀世音菩薩,我開始默誦大悲咒,求觀世音菩薩幫我解脫。
有天晚上,我誦了一夜的大悲咒,作了一個長長的夢,有一雙手,撫摸著我的心,慢慢地、慢慢地,我的心不痛了,並且感覺這雙手把心轉了一個方向!
醒來以後,這種痛心的感覺消失了,我很高興,終於得到了解脫,又可以時時去師父那兒聆聽教誨了。
我曾經向我一個朋友吐露過,她非常羨慕我,有這種美好的情感經歷,她問我:你為什麽不去告訴他,追求他?為什麽要委屈自己?扼殺自己的情感?很多人都說,如果是我,我一定要去對他說。
追求高尚的智能和情操,與這樣的人結為眷屬,朝夕相處,可以說是我們每一個佛教徒的理想。志與道的相合,心靈的撞擊,是最能誕生愛情這種美好情感的。
但是,作為出家人,他們為了普渡衆生的崇高理想,已經放棄了世俗的男女愛情。我怎麽能夠去告訴他,追求他呢?
我反複地告誡自己:第一,如果他真如我心中崇敬的那麽高尚,我這麽做就是在給他出難題,我既然崇敬他、熱愛他,就不能拉他的後腿,把他拖入輪迴的深潭;第二,如果他不像我想像的那麽高尚,信仰不堅、情根不斷,這種人就不值得我愛,況且我這麽做,無疑是在破壞他的修行,破壞我心目中大衆心目中的完美僧衆形象,破壞我心中的美好情感。
所以,我始終沒有和他談起過心中的這段波瀾,而是自己在菩薩的幫助下,割捨了這段情感。
經過那樣一個晚上的心靈掙扎以後,我認為我已經解脫了這段情感,恢復了和他的交往、請教。
但是,過了一兩年,我有一個機會去外地進修一年,這時我才發現,當初菩薩的幫助,只是暫時解決了問題,並沒有把這段愛情從我心中連根拔除,它又再死灰復燃,我心中充滿了無奈,又開始誦持大悲咒。
這時,我身邊的一個朋友也發生了問題,他愛上了當地的一個女孩子,又不準備與自己的女朋友分手。這女孩我見過,漂亮、溫順、善良,很逗人喜歡的,真不忍看到她涉足這麽一個沒有結局的愛情。
看著朋友在感情與道德之間無力的掙扎,我想幫他。有一天晚上,我勸他說你已經有女朋友了,別誤了人家女孩子,他說,你少勸我,是她自己喜歡我的。
我說,那我碰到她,好好勸勸她,別這樣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他說,看來我要想辦法不讓你見到她了。我聽了以後,心中非常的悲哀,這個傢伙,一點也不為人家女孩子著想,怎麽這麽自私?!
這麽自私!我一面走,一面這麽憤恨著、想著,突然心中豁然開朗,明白了愛情是怎麽一回事!
原來,我們自認為戀愛了,愛上了外面的某個人,其實我們並非真的愛上了外面的某一個人,其實我們愛的是我們自己!我們愛的是自己心靈中的一個影子,一個理想的影子,幻想的影子。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理想和追求,把這些喜好、理想和追求集中起來,形成了一個幻想的影子,一旦碰到一個條件與這個幻影相似的人,就不由自主把這個幻影套在這個人的身上,認為這就是我們苦苦追尋的愛人!拼死拼活的去愛這個人,追求這個人。
其實我們愛的是自己心靈中的幻影,這就是為什麽愛情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經不起變化的考驗的理由所在。因為我們心中的那個理想的幻影在不斷地變,隨著時間、年齡、閱歷、文化、修養、條件、環境、習慣在不斷地改變。
我明白了,我心中的那個愛情,不過是這樣一個誤會,而所有的愛情都是這樣的一個誤會。
我之所以喜歡那個出家的師父,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有同樣的信仰,同樣的價值觀,同樣生命目的,同樣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他學佛在先,佛法比我學得好,智慧高,戒行好,道德高尚,得到了我的認可,不知不覺中,我把我的理想偶像、人生目標套在了他的身上,所以發生了這樣的誤會。
既然這樣,我何必把我的理想往他身上套呢?我往我自己身上套,把他作為我前面的一個榜樣,自己努力去修行,把這樣的人生理想在自己身上實現,不就行了嗎?
至此為止,我有充份的理由相信:我已經戰勝了我自己!真正從這個泥潭裏走出來了。現在我們全家都尊他為師。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種事情能夠發生在我身上,我相信也會發生在其它人的身上,能夠發生在我這個佛教徒的身上,也能夠發生在其它佛教徒的身上。
我之所以把我的這段經歷寫出來,是因為我覺得我能夠得菩薩的加被,從感情的漩渦裏走出來,經歷了太多的掙扎,吃了太多的苦,終於認清人類愛情的本來面目。
希望能夠幫助與我有類似痛苦的人,類似心願的人,得到與我一樣的解脫。這樣,我的苦才沒有白吃。
我碰到過有類似問題的佛教徒,拿大道理開導過他們,我說你好好地問問自己,把愛情的真面目認清,就能夠解決感情的問題,但我始終不敢把這些寫出來。因為我愛面子,不敢面對自己的過去,也害怕傷害與這段經歷相關的人。
今天我勇敢地把它寫出來,它是我心靈掙扎的歷程,願讀到這段文字的人,同我一起感念菩薩的慈悲和智慧,得到同樣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