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學者發現了神奇的“黃金分割律”0.618。近年來研究發現,這一奇妙的數字還蘊含著健康長壽的密碼,它與人體的壽命、疾病有著驚人的聯繫。專家認為,中老年朋友用它來指導保健養生,對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大有幫助。
 

延年氣溫:23℃(37℃×0.618)

人的正常體溫是37℃,乘以黃金律0.618約為23℃,此為最有利於人類延年益壽的溫度。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地區,年平均溫度就是23℃左右。臨床研究發現,在23℃氣溫下人體消耗的氧氣最少,新陳代謝率最低,心率血壓平穩,心臟負擔最輕,有利於細胞及器官組織的修復。在此溫度下,人體抗病能力增強,器官組織衰老減緩,特別有利於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臟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康復。
 

黃金睡眠時間:7.5小時(12小時×0.618)

從子時(夜裏0點)到午時(中午12點)共12小時,乘以0.618約為7.5小時,這就是理想的黃金睡眠時間。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恢復比較緩慢,若睡眠時間過短,各器官的功能難以得到充份恢復;睡眠時間過長會減慢心臟跳動,使肌肉組織鬆弛下來,容易變得懶惰、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
 

養生黃金穴:肚臍(身高×0.618)

身高乘以0.618正好是足底到肚臍的長度,而肚臍是人體第一大養生黃金穴。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通過神闕穴進行養生保健,可使人體力充沛、耳聰目明、延年益壽。養生方法是:靜坐或平臥,收斂精神,意念集中於肚臍,調整呼吸使之平穩,先緩慢吸氣,吸氣時腹部慢慢鼓氣,氣吸滿後,停頓3秒鐘左右,將吸入的空氣慢慢呼出。將鬱悶之氣隨著呼吸一起一伏,排向大自然。意想肚臍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消化吸收。
 

植物油攝入量:約18克(30克×0.618)

專家建議,烹調油攝入量應控制在每人每天不超過30克。不少中老年人認為植物油對健康有益,而動物性脂肪則會導致膽固醇升高,因此儘量少吃動物脂肪。但醫學研究指出,植物油和動物脂肪營養成份不同,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植物油可為人體提供不飽和脂肪酸,可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沈積,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但食用過多會導致老年性脂褐斑、膽石症的出現。動物性脂肪中,含有對健康十分有益的花生四烯酸等高級烯酸(植物油中含量非常少),因此,要想健康長壽,植物油與動物脂肪攝入量的最佳比例應該是:植物油占0.618,動物性脂肪占0.382。
 

中老年人養生:六分靜四分動

現代養生學家認為,中老年人養生的最佳比例為六分(0.618)靜養、四分(0.382)動養。動與靜應該是0.618的比例關係,即應保證每週4天(每週7天×0.618)靜坐調息、肢體按摩等靜養,3天(每天30分鐘以上)進行規律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等中等強度的運動,這樣才能使人精力充沛、體格健壯。老年人過度運動不僅會加重關節磨損,還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促進衰老。
 

中老年人心理保健:六分忍耐四分宣泄

情感會影響人體生理機能的運轉和內分泌系統,從而對人體抗病能力和衰老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心理平衡,既要學會忍耐又要學會宣泄。心理學家認為,凡事掌握六分(0.618)忍耐四分(0.382)宣泄,就可達到良好的心理平衡,也為健康長壽創造了條件。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藥是以天然植物、動物、礦物為主要原料的天然藥物,具有價格低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的優點,在一些慢性疾病防治中發揮著西藥不可替代的作用。

雖然服用方便的中成藥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吸收迅速且見效快、能隨證加減、更好地體現因人制宜原則的湯藥仍然是中藥治療疾病的“主力軍”。

然而,湯藥大多味道苦澀,許多患者難以接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藥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實際上,如果注意下述服藥技巧,可以大大減輕中藥的苦味,讓良藥不再苦口。
 

第一,藥液冷卻至36℃以下再服。人的口腔內溫度一般在36.2℃~37.4℃之間,在此溫度範圍內,人的味覺細胞感覺最靈敏,若出此範圍,味覺就會變得相對遲鈍。許多發熱患者吃東西覺得沒味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服用湯藥時最好不在上述溫度範圍,但藥液太熱不易快速服下,因此,藥液溫度最好冷卻至20℃~36℃之間為宜,具體溫度則應根據具體所服藥物的種類而定,如服用治療風寒感冒的藥物時,溫度可以稍偏高一點,服用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或便秘的藥物時,溫度可以稍低一點。
 

第二,服湯藥時最好使用吞飲法,飲滿一口後像吞嚥固體食物一樣快速吞下,以減少藥液在口腔中的停留時間。
 

第三,在服藥前不要吃糖和其他甜味食品,否則對比效應會使服藥時的苦味更加明顯。
 

第四,喝完湯藥後要及時用溫開水漱口,並飲少量溫開水,必要時可嚼一塊口香糖,這樣可及時去除口腔中的異味。
 

如果服湯藥時出現了惡心、嘔吐的現象,這就需要生姜的幫忙了,生姜具有和胃止嘔的作用,在喝湯藥前先喝少量生姜汁或嚼服2~3片生姜片可有效防止上述現象的發生。

有好多家長給孩子喝湯藥時常加糖,殊不知,這樣會影響療效。

中醫認為不同性味的中藥具有不同的作用,如苦味藥具有燥濕、瀉火的作用,而甘味藥具有補益和中、緩急止痛的作用,如因湯藥味苦,就服用甘味的糖,必然影響藥物療效的正常發揮。

再者,中醫認為,糖本身也是一味中藥,紅糖性溫,可以祛寒,冰糖、白糖性涼,可以去火,如果服藥時加糖,也改變了藥液原本寒熱溫涼的屬性,療效當然也會大打折扣。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葉小舟。大海不會總是風平浪靜的,所以,人也總是有快樂、也有憂愁。

花開了,花也會謝了,不必為它的凋零而暗自垂淚,也許它的凋零是為下次花開更豔;葉綠了葉也會黃了,不必為它的枯萎而暗自黯然,也許它的枯萎是為下次葉綻更鮮;日升了日也會落了,不必因暫時的黑暗而憂傷惆悵,相信明天太陽依舊會升起;月圓了月也會缺了,不必因暫時的離別而寂寞傷情,相信月亮下次會圓得更完美。

是的,一切不如意都會過去,微笑地面對這一切吧。

當生活的困擾襲來,請丟下那沉重的負荷,微笑地遙望那清亮的藍天。那湛藍的一望無垠的天空,會讓我們煩躁驛動的心漸漸地復歸平靜。微風,柔柔地親吻臉頰;陽光,暖暖地溢滿心懷。

當層層的失意包圍,請打開那緊閉的窗戶,微笑地凝視那明朗的世界。讓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淌進來,讓芬芳甘甜的泥土氣息飄進來。於是,心中便有了一份溫馨的慰藉。

當無奈的惆悵湧來,請擦亮迷茫的眼睛。微笑地看著夕陽沉落,靜靜地數著滿天閃爍的星星。於是,一切令人煩惱的嘈雜漸漸隱去,心靈寧靜如水。

朋友,靜靜地綻放微笑吧。一個微笑,可以讓我們忘卻煩惱,忘卻心靈的煎熬;一個微笑,可以讓我們坦然地面對人生的各種失意與徬徨,讓春風拂過沒有褶皺的心。

也許,你真的並不幸福,真的有點痛苦,那麼,就靜靜地綻放你的微笑吧。

雖然,這微笑並不能意味幸福,並不能讓痛苦傾刻消失,但是,眼淚和抱怨會令你更加痛苦不堪。

每一種人生,每一段生活的背後,都會或多或少地隱藏著一些辛酸的過去,但是,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渴望著幸福,追尋著快樂。

當寂寞無處可躲,空虛緊緊相隨;當孤獨傷懷,疼痛蝕骨,你就試著微笑吧!微笑地面對這一切時,也許就會發現:生活複雜,但我們可以簡單,可以輕描淡寫,可以從容面對,可以鎮定自如。

很多時候,不是生活無情,而是我們拒絕了陽光。而微笑,就是生命中最燦爛的陽光!

每個人,走在人生的路上,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平原,也有高山,還會遇到懸崖;有鮮花,也有荊棘,還會遇到陷阱;有晴天,也有陰天,還會遇到狂風暴雨;有悲歡,也有離合,還會遇到生離死別。

但是,我們還是要一樣走過,不如就微笑地面對這一切吧。風中的往事都會一一飄散,成為過眼雲煙;而飛揚的,是那一份澄然的心情,雲淡風輕。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像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帳戶裏存入¥86,400

可是每天的帳戶餘額都不能結轉到明天,

一到結算時間,

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用盡的款項全數刪除。

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當然,

每天不留分文地全數提領是最佳選擇。

你可能不曉得,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銀行,

她的名字是「時間(TIME)」。

每天早上「時間銀行」總會為你在帳戶裏自動存入86,400秒;

一到晚上,

她也會自動地把你當日虛擲掉的光陰全數註銷,

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

你也不能提前預支片刻。

如果你沒能適當使用這些時間存款,

損失掉的只有你自己會承擔。

沒有回頭重來,也不能預提明天,

你必須根據你所擁有的這些時間存款而活在現在。

你應該善加投資運用,

以換取最大的健康、快樂與成功。

時間總是不停地在運轉,努力讓每個今天都有最佳收獲。

想要體會「一年」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失敗重修的學生。

想要體會「一月」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不幸早產的母親。

想要體會「一週」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定期週刊的編輯。

想要體會「一小時」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對等待相聚的戀人。

想要體會「一分鐘」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人。

想要體會「一秒鐘」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死裏逃生的幸運兒。

想要體會「一毫秒」有多少價值,你可以去問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

請珍視你所擁有的美好時光,

特別是你可以和一些值得付出的人來分享這些時光。

別忘了時間不等人。

昨天已成為歷史,

明天則遙不可知,

而今天是一個禮物,

所以英文把「現在」稱為Present,

請珍惜這份禮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歲那年,她目睹父親被兩個女人爭搶,一個是她母親,一個是不認識的女人。

女人是一大清早到她家來的。不知跟父親說了什麼話,拉著父親就往外走,母親從後面追上去拉住父親另一只手。兩個女人便在大門口像爭奪一塊布似的拉扯著父親互不相讓,她在一旁嚇得哇哇大哭。

父親怒吼著甩開了兩個糾纏的女人,把她抱在懷裏,回頭面無表情地對那個女人說:“你走吧。”女人一下子怔住了,悲痛欲絕地看了父親半天,終於轉身走了。

女人走後不久,父親把她交給了母親,說他出去一會兒很快回來,走到門口時回頭看了她和母親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

那天是陰雨天,下著不大不小的梅雨,她和母親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見父親回來。母親的淚水令她感到害怕。她不止一次聽到村裏的一些大人在她面前毫無顧忌地說:父親不喜歡母親。她不懂大人們的話,可是她猜想父親不喜歡母親,一定也不喜歡她。

她怯怯地問母親:爸爸是不是不要我們了。母親傷心地抱住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從未有過的恐懼緊緊地佔據著她的心,她摟緊了母親,害怕一鬆手連母親也不要她了。

屋外的雨一直下個沒完沒了,小小的她終於承受不了睏意,在母親的懷抱中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也不知過了多久,一股溫暖的氣息將她弄醒了,她睜開眼睛,看到了父親那張熟悉的面孔,她一下子就哇哇大哭起來,所有的恐懼剎那間煙消雲散。

那天夜裏,她緊緊地抱住父親的脖子不放,像一只飛累的小鳥在父親溫暖的懷中沉沉睡去。

她可憐的母親做夢也沒想到厄運才剛剛開始。一個月後,父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病奪去了生命。

父親下葬的第二天,那個女人來了,披頭散髮,風塵僕僕,是一路跑來的。腳跟還沒站穩就撲倒在父親的新墳上痛哭起來,母親上前拉她,她便投進母親的懷裏,兩個女人相擁而泣。

這件事沒有過多久,外面就傳來了一個消息,說女人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進河裏淹死了……

母親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割稻穀,她只是微微地抬起了身子,遙望了一下天邊西落的夕陽,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彎下腰繼續割稻穀。她從來沒有見母親如此平靜過,彷彿這件事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母親靜靜地一路割去,她看到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東西落在母親的手背上、鐮刀上。她不知道那是淚水還是汗水……

現在想起來,女人的死,母親好像早就意料到似的。

後來從母親的口中得知,那個女人才是父親的真愛,母親和父親的結合只不過就是野蠻和愚昧的產物。母親說那天清早女人是來叫父親帶她一起遠走高飛的,可是父親拒絕了,因為父親捨不得她,因為父親深深地愛著她———他的女兒,父親不能容忍苦難傷害女兒那顆幼小的心靈。

她忽然想起那天雨夜裏,父親一遍遍地哄她入睡時,其實是在痛徹心扉深深地自責!

許多年以後,她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當那個男人輕輕地擁抱她時,她出乎意料地沒有想像中激動。男人的懷裏有一種她熟悉而久違的溫暖,就像寬闊寧靜的港灣,平息了她多年的浮躁與不安。她閉上眼睛享受這片刻的安寧。

聽到男人深深的嘆息她才如夢初醒,這個男人不屬於她。她相信父親如果還活著,一定不會責怪她愛上一個有婦之夫,可是父親會替她難過,為她所要承受的良心上的痛苦而難過。

一個孩子的長久幸福永遠比一個女人暫時的喜怒哀樂重要。這是她的父親留給她最美的遺言。她相信站在她面前的男人一定也是這麼想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君曰:知道者天不殺,含德者地不害,道德相抱身不衰老。內食太和,元炁為首,清淨自煉,忘身放體,志無念慮,安定藏府,洞極太和,長生久視,諸炁不動,意如流水,行之不休,得道真矣。

每入靜室,守玄元炁。玄元者一炁也。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炁,炁中有炁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

德以形為車,道以炁為馬,魂以精為根,魄以目為戶。形勞則德散,炁越則道叛,精消魂損,目動魄微。是以守靜愛炁,全精寶神,道德凝密,魂魄固守。

所謂含道不言,得炁之真;肌膚潤澤,得道之根;手足流汗,精之充溢;不飢不渴,龜龍胎息;綿綿長存,用之不竭;飲於玄泉,登於太清;還年返嬰,道之自然;至道不遠,近在己身;用心精微,命乃永存。

今之修道者,或服五牙八方四時日月星辰等炁,並悞但思自頂鼻而入,雖古經所載,為之少見成遂,亦非食榖者所能行致耳。是以修炁者多不得其訣,虛精勤矣。既得其門,復悟其訣,要在精勤無退懈耳。

凡胎從炁中結,炁從胎息生,胎因炁中成,胎成即萬病自遣,神靈居之,三一守中,屍蟲亡墜,即漸通仙靈矣。

今之學者或傳古方、或受非道,皆閉口縮鼻貴其炁長,而不知五臧壅閉,畜損正炁,殊非自然之息,此繁形勞神,無所益也。道曰:若抑塞鼻口擬習胎息,殊無此理。口鼻炁既不通,則畜損肺臧,有何益哉。

餌內炁者,用力雖微而速見功成,全在安神靜思,不煩不擾,即炁道踈暢,關節開通,內含元和,終日不散,肌膚潤澤,手足流汗,長生之道,訣在此矣。

內炁滿、無飢渴,初習即小難,久久甚妙。炁即不渴,神真不亂,道亦如炁,至誠修之乃通靈。髮黑齒堅,眼瞳英明,筋骨全實,壯勇胎神,面貌光澤,行步舉輕,心自無欲,神不貪榮,玄父赤子,固際無傾。魂魄守元,三一自真,永寶其道,靜安其神,神自通靈。道曰:永寶胎息,元炁克成,自為真人,胎息之妙,窮於此也。
 

內真妙用訣

訣曰:欲得長生,當修所生。所生之本始於精炁,精炁結而成形。形為受炁之本,炁是受形之根,炁不得形則無根而立,形不得炁則無因而成。則元炁所稟之時,伏母臍下,溷沌三月,玄牝具焉。玄牝者,口鼻也。玄牝既立,如瓜之有蒂,陰注母炁始於此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綿綿十月,炁神備遂,解胎而生。母雖知貪悅於子,當不知形耗體枯,分神減炁為子之用矣。既生七日,情見於外,變嬰而為孩,指頤而能笑。

先真議者以爲失道而後喪德,樸之本便終於此。何況十五成童、二十弱冠,目眩五色、耳聽五音,役志運神,間不容息,如此純樸之根蕩然而盡。

是故聖人知外用之無益,所以還原返本,握胎息之機得長生不死,其理明矣。中胎經云:形中子母何不守之。且形中以炁為母,以神為子,形炁先立而後有神,神由炁生故為子矣。

且聖人不思外事,不視外色,不聽外聲,常使神與炁合合而行,循環於臟腑之間。役呼吸以上下,久久修習則神自明、炁自和。若神自明,可照徹於五臟,炁自和則通使於四肢也。故黃帝三月內視,注心一神,則神光化生,纏綿五臟。斯言可推而得也。

黃庭經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所致和專仁。皆其事也。今之世人,神與炁各行,子母不相守,炁雖呼吸於內,神常運於外。如此常使炁逐穢濁而神不虛明,神不虛明則元炁漸散。

轉而相喻者,以神為主人,身為宅舍,主人不管於內日用於外也。自然令宅舍空虛,漸見危壞矣。況非道之人勞神役炁,無一息而注於形中,而猶冀長生,不亦遠矣。

先生曰:若知神炁之所主,子母之運行,則修生之道了然見矣。若炁無所主,但任運呼吸者,唯主通治臟腑消化榖食而已,終不能還陰返陽填補血腦,則知凡人呼吸與聖人之呼吸殊矣。是故南華經云:凡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踵猶根也。

又云:其息深根,深根固蒂,皆其意也。先生曰:凡人任自然之息至近而役之,其所利唯化食而已。至人以神為宰御,呼而下流吸而上之,上至泥丸下至莖端,二景相通可為救老殘。

至若呼不得神宰,則一息之中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之中生病,神氣當不全。若能息息之中神氣常合,則胎從服炁中結,炁從有胎中息。胎息內結,求死不得。

尹真人曰:若神能御炁,則鼻不失息。斯言至矣。黃庭經曰:日月佈列設陰陽,二神相會化玉英。此謂陰陽二炁回合之時,二景相覩之後,情欲既動,精炁悉降於莖中。若不知道者,精炁皆被情欲所引,求制不得,遂有    之憂,尾閭之患。

若為道之士神與炁合行,隨呼吸以上下,不使停壅於下宮,是為神交而精不散。神雖會合,常味於無味。黃庭經云:子丹進饌肴正黃,澹然無味天人糧。

又云:意中動靜炁得行,道自持我神光明。以次推之,雖有情欲動於精炁,而精炁以道自持,自然不動。道經云: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胎息妙用矣。若習胎息日久則神炁自正,和柔可使。

道經曰:專炁致柔,能如嬰兒乎。若胎息未成則真神不御於精炁,謂精炁無主,自然隨欲而動,情欲既動而精炁自散,雖欲苦制亦終無益。

若胎息道成,精炁有主,故使男子莖中無聚精,婦人臍中不結嬰,雖有情欲終不能與神爭也。是謂胎息之真,反精為神,其文畢矣。
 

胎息神會內丹七返訣 (亦名留精回炁補腦)

損神終日談虛空,不如歸命於身中。

綿綿不住道自通,煙升雲降何濛濛。

七元三老從此功,我真不西亦不東。

常令體裏輕如風,服之以後必騰空。

世人見一不識一,一逥存想一神出。

隻知一心望一切,不知一日損一日。

勸君求真須識真,世上道經多悞人。

開圖閱籙並亂神,此法不能留此身。

惜哉自有不自親,明昧汩沒於泥塵。

夫修真學道者,切在存神固炁、養精保身、骨堅髓實。精神者命之本也,道之源也;元炁者神之根,身者炁之宅,心者神之舍。精大用則竭,炁大用則絕,神大用則衰。

是以人之存者神也,神之存者炁也精也。炁衰則神弱,炁壯則神強。倘使神衰炁弱,宅豈能全治。炁養神切須固守,以至魂飛魄落則追悔何為,立招傷敗。此可喻之於燈。燈以油為母,母若既盡,燈何存焉。

黃帝內丹七返之門,內丹者,津水唾血精腦炁是也。夫欲養神先須養炁,夫欲養炁先須養腦,夫欲養腦先須養精,夫欲養精先須養血,夫欲養血先須養唾,夫欲養唾先須養水。

水者五華之津液、元炁之精華,在人口中牙齒之旁,則名水也。黃庭經曰:灌溉五華植靈根,七液洞流衝顱間。體生光滑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此咽津之妙用至此。

津液在口中則名水,及嚥下到肺即唾,唾色白,故象於金。緣肺中唾屬金,常被心脈來鑠,其唾流入心則化為血,血色赤,象於火。緣心中屬火,常被腎水來尅,其血流入腎,則化爲精,精色滋,故象於水。緣腎中精屬水,常被腦脈來尅,脾炁應腦為泥丸,泥丸是土,有兩條脈下徹腎精,其精在腎,謂精流入泥丸則為腦,腦色黃,故象於土也。腦有兩條脈,夾嵴降到臍下三寸,是名炁海。

腦實則炁海王,王則元炁盛,盛則清,清則神生,故水能長養萬物。水竭則萬物枯乾,黃庭經云: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身長存。此言全論養命之道也。

悲夫!世人耽迷嗜欲,任意施泄,黃庭經云:元炁敗喪精神散,大期之內自求短。又曰:若當決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青青。炁亡液漏非己形,長為死作令神泣。房中之術百數,妙在還精補腦,初修道之人元炁未通,難見妙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修行人,戒淫心,淫是六道輪迴根。

色如毒藥迷心性,淫心不斷難出塵。
 

2.

修行人,戒殺心,吃人十兩還一斤。

不和眾生結冤根,一切眾生皆親人。
 

3.

修行人,除偷心,偷心本是邪路因。

大公無私走正道,莫為色身去騙人。
 

4.

修行人,去妄心,言真語實近道心。

未證不能說證得,說大妄語斷佛根。
 

5.

修行人,戒貪心,莫憂身貧憂道貧。

貧到立錐無餘地,遍虛空內皆家珍。
 

6.

修行人,戒嗔心,小心火燒功德林。

忍受辱罵積功德,心平氣和道心活。
 

7.

修行人,莫癡心,無所執著隨緣行。

來來去去無牽掛,無所求後自由人。
 

8.

修行人,要虛心,心驕功德化煙雲。

一切眾生皆菩薩,只有自己是凡人。
 

9.

修行人,莫動心,喜怒哀樂六道因。

動靜無礙無妄念,人情疏遠道情深。
 

10.

修行人,放大心,莫用自身鎖自心。

本有無量光和壽,十方法界在心中。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總說,人的一輩子會遇到三個人,一個是你愛的人,一個是愛你的人,第三個是一起過一輩子的人。

試著想想,世界有六十億人口,若有三十億是異性,那麼遇到這三個人的概率都是三十億分之一,而要你愛的人、愛你的人、一起過一輩子的人是同一個人,概率就是三個三十億分之一相乘,其機率就更小了。

愛情真的不容易。這多少億分之一的機率,寫下了多少天涯海角、海枯石爛,多少聚散離合、愛恨情愁。

在愛情國度裏,總有很多“傻女人”,可以為了愛一個男人,而放棄一卡車追求她的好男人,只為和男人長相廝守,卻埋沒了最美的青春;

或也可以為了愛一個男人,而放棄父母給她二十多年的姓,而跟著老公姓,又被冠上“太太”二字;

可以為了愛一個男人,而抛下自己的父母,來照顧男人的父母;

可以為了愛一個男人,而早上上班,晚上煮飯做家事帶小孩,有工作也有家庭的壓力;

可以為了愛一個男人,而去適應一個完全不同的家庭和面對男人的親友批評......

男人,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一個傻女人嗎?如果有,請當她的笨男人,好好的珍惜她、照顧她吧。

她不是天生就該來照顧你們全家大小的,她不是天生就替你做這些事情的。

她很單純也很懂事,她是你愛的人、愛你的人、和你一起過一輩子的人,當她受傷時,請好好傾聽她、支持她、保護她,為她拭淚,她就會感動一輩子。

男人,你須記住,當你年老時或生病時為你把屎把尿的,絕不是已老的也要你照顧的父母,更不可能是你隨便遇見的哪個紅顏,最有可能的就是從年輕到老,始終在你身邊的女人。

男人,好好珍惜你的另一半,不要等到失去才來後悔!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易生蟲:

黨參、人參、冬蟲夏草、當歸、獨活、白芷、防風、板藍根、生地、澤瀉、栝樓、枸杞子、
 
桑葚子、龍眼肉、蓮子心、薏米、杏仁、桑白皮、鹿茸、菊花、金銀花、北沙參、防己、莪
 
术、貝母、佛手、陳皮、砂仁、酸棗仁、紅花、蒲黃、蟬蛻、黃柏、狗腎、地龍、甘草、黃
 
芪、山藥、天花粉、桔梗、丹參、何首烏、赤芍、靈脂、土元、豬苓、水蛭、僵蠶、蜈蚣、
 
天台烏、葛根、狼毒、苦參、元胡、升麻、萆薢、大黃肉豆寇、柴胡、地榆、桑螵蛸、羌
 
活、蒿苯、香橼、玄參、白扁豆、赤小豆、芡實 、
 
        ­
易發黴:

天冬、懷牛膝、獨活、玉竹、黃精、白果、橘絡、栝樓、山萸肉、蓮子心、枸杞、馬齒見、
 
大薊、小薊、大青葉、桑葉、蛤蚧、黃柏、白鮮皮、川槿皮、人參、黨參、當歸、紫苑、菊
 
花、紅花、金銀花、白芨、木香、五味子、地龍、蜈蚣、甘草、葛根、山萘、青皮、芡實、
 
薏米、山栀、熟地、生地 、
 
  ­
易泛油:

獨活、火麻仁、當歸、懷牛膝、狗腎、雲木香、龍眼肉、杏仁、紫河車、前胡、川芎、白
 
术、蒼术、桃仁、棗仁、郁李仁、蕤仁、柏子仁、
 
 ­
易失氣味:

藿香、香儒、紫蘇、薄荷、佩蘭、荊芥、肉桂、細辛、花椒、吳茱萸、茴香、丁香、檀香、
 
沉香、厚樸、獨活、當歸、
 
 ­
易升華:風化:軟化:潮解:融化:
 ­
1. 升華類:樟腦、薄荷腦、冰片、芒硝、
 ­
2. 軟化:阿膠、龜版膠、鹿角膠、
 ­
3. 潮解:芒硝、白礬、綠礬、膽礬、秋石、硼砂、秋石、青鹽、
 
 ­
根據各地的環境,溫度、濕度、等因素,可以自行調整。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三道茶。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的方法與配料都不一樣。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帶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
 

第一道茶:稱為苦茶,寓有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

人生之旅,舉步維艱,創業之始,苦字當頭。正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面對苦境,我們唯有學會忍耐並讓歲月浸透在苦澀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體味一份生活的原汁原味,從而對人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並奠定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念。
 

第二道茶:稱為甜茶,寓苦去甜來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

經過困苦的煎熬,經過歲月的浸泡,奮鬥時埋下的種子終於發芽、成長,最後碩果累累。這是對勤勞的肯定,這是給付出的回報。

當我們在鳥語花香裏、明月清輝下品嚐甜美的果實之時,我們又怎麼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稱為香茶,因呈甜、苦、辣等味,故又稱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

一個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很多諸如名利、富貴榮華的誘惑,等等。要做到”富貴於我如浮雲”,”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需要淡泊明志的心胸和恢宏遼闊的氣度。

如果一味地沉湎於成功或失敗之中,看得太重,太過執著,就會作繭自縛,陷入生活的泥淖不能自拔,喪失許多人生樂趣。

所以,這道茶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我們不妨看得輕些淡些,不要讓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棄的重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人生境界。

茶道既是飲茶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更是人生的藝術。三道茶寓寄著”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種人生境界。

我們每一個人,在酒足飯飽之餘,慢慢品茶之時,不妨讓這飽蘸智慧的茶香慢慢浸入我們的生命之中,讓人生如茶,芳香怡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