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道者正道也,也就是真理、是生命。修行若貪求神奇,那不務本,或者是向外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不知透過內心的思維與觀照去開發原已俱有的能量,這稱之為「心外求道」,不務實,亦非真正的智慧,因此謂此為不是正道。
今日,不管你是富有或是貧窮之身,「道」在任何人的心中是平等的,是不增不減的,當你因往內思維、觀照而得到了,表示你恢復了本來,稱之為悟道,因為這是你恢復了本來,因為這是你的本份。
如果拋棄它,遠離它,不管擁有再多的有形物質、名勢,你的心中依然常昇起莫名的空虛與貧乏,所以一個人最大的苦,最大的悲哀,並非沒有錢財,最怕是身心無處安頓,沒有心靈的皈依處。
在物質昌明的今天,物質文明雖然帶給世人在生活上的方便,但卻也使得人們的腳步比以往更為忙碌、現實,觀今之社稷,很多人在享受物質、追求物質之餘,總是感覺自己更為徬徨、煩悶、茫然,為什麼是如此呢?在物質無缺的環境下為何生活得苦悶、煩燥呢?
主要是精神上沒有得到真實的幸福感,人的心一直往外衝,不知要適度的回歸自己的心靈所致。行修之人,過度重視有形的財富而造成心靈和精神上的貧窮,這非善道,亦非正道,願以此與修者共勉之。
- Dec 21 Wed 2016 04:33
神佛勸修文 《心靈的安逸才是善道》
- Dec 18 Sun 2016 02:01
神佛勸修文 《修行即修心》
世間本無常,一切皆在成住壞空之中演化,用心觀之、體會之,領悟這是一種自然的循環。然而,若用眼觀此變化,那這些演化的過程都是煩惱的根源,「心」與「眼」為何有此差別呢?是因為世人的認知是以「色相」為真,在皮膚之內是「我」,皮膚之外是相對的外面世界,也就是透過六根認識世界。
行修之人進了學道修行之門,有機緣接受諸佛菩薩聖仙神的智慧加持,若能夠用心領悟在這內外之間的不同時,立即將一顆外觀諸色相的心內收,靜靜往內觀照、沉澱,就在當下,就會發現六根變得不再活躍,而內心卻能出現一片清明。
行修之人,在時下諸多法門中修煉者,常於打坐時會產生「幻覺」,當下會以為這是「開悟」了,能與諸佛菩薩相感應,其實,人在進入沉澱寧靜之下,六根自然不再活躍奔流,那麼腦部對外界的覺知狀態都會隔絕,進入內在智慧階段,就不會沉浸在一切色相的生滅中起諸煩惱。雖沒了色相界中的煩惱卻起了妄念,一心執著能見佛菩薩,有了妄念,幻覺就容易產生,終入危險之地──走火入魔。
行修之人,修行在於自然中得道,妄念之下難見真道反而是徒增煩惱。修者要好好的領悟世人之有煩惱,皆來自於有所求而生,皆因攝受了外在色相的變化與內在的執著,由心中產生喜惡所致,若能常保內心的平靜,自可離苦得樂,心念決定所處環境的覺受,生活中的心情轉折,即與六道輪迴相應。
自然界中的生滅,無非是菩薩示現人間。如果在陰天,抬頭看天空時,通常會感覺到有昏昧不清的念頭和情緒的雲層,不論它是白是黑或是黑白相間,很少和純淨覺知的廣濶藍天相連結,由於當下的心已被外在的色相所攝住,認知的是黑白昏昧的雲層而不是內層的藍天,煩惱之情也由此而起。
今天,修者入門學道修行,就是要撥雲見日,有能量有智慧使心靈豁然一亮,出現穿透的能力,越過厚厚雲層,看到藍天,看到湛藍無垠,清明深邃的宇宙,陽光並未消失,是凡夫的心蒙塵而已,了悟內心世界,自能脫離昏昧的苦悶,一切煩惱本是自我中心的執著。
世間的苦集滅道皆是眾生之心所住,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如實體證不淨觀、無常、苦諦、集諦;看清「我執」是如何困擾自己的身與心,只要用心,相信愈能察覺凡夫痛苦的根源,皆因無明所帶來的種種執取。道降火宅,諸佛菩薩聖仙神頻頻示現引領眾生度過崎嶇不平,像一夜明珠,在黑暗中晶瑩閃爍著光亮,指引一條光明大道,盼行修之人要好好把握今日學道修行的好因緣、好契機,用心去領悟、去體證。
- Dec 15 Thu 2016 04:33
神佛勸修文 《一心無二了悟道》
修行不是要往深奧玄玄處裡鑽,而是要能一天一天的改變自己的劣習,滌污存清,於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能一一合乎於道,合乎於自然,這就是修行的成就,所以修者入門學修煉性,打開竅門、智慧窗,以達心神合一與神佛互相感應,內心湧出朵朵蓮花,自能了道、悟道,然此機緣,唯是一心無二者得之。
行修之人,修行之可貴處,即在境界現前時,能超脫凡情、俗念,拂逆困厄本是在焠煉心性,讓修行者能以神佛之慈悲為慈悲,以神佛的智慧為智慧,在一切時中,常湧慈悲心,視萬物與我一體,同體大慈力,同懷大悲心,因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則天下處處是春天,是可愛的,視怨親悉能平等無分,自能無生死輪迴,亦是讓世間成為淨土的大同世界。
人生之苦,並非由外力使然,全是由自心所生,今天,行修之人入門學道修行,要以智慧為究竟,有此修為,方能時時處在正念之中,應物照形。倘人我是非恩怨足以影響原本清淨的心靈,生出無謂的痛苦、煩惱、執著,此為業力現前,必須有智慧,當斷然捨去,讓心靈回歸寧靜,莫生憎愛,就可免去再次造業而墮入苦海深淵。
行修之人,用智慧來觀之:內心不生憎愛,何來惹苦惱事?不再造添業,何有業力阻礙?有此領悟,人生自然活得輕鬆自在,所以提醒修者大眾:欲求解脫自在,先降服心性;而欲普度眾生,先度得了自己,若降服不了自己,又何能解脫自在?若度不了自己,又怎能度化周遭的人?何能普度眾生?
行修之人,一切眷屬,一切有緣,原為眾生的另一種示現,如能以普度眾生的慈悲與謙卑去面對這些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父母、夫妻、子女、同事、朋友......等等,那麼雖名普度眾生,實為普度自己,教化自性,不是嗎?
行修之人,病、苦本由業來,業由心生,相從心起,還從心滅。人生不應以有所住(我執)之心來看待人、事、物,在清明的觀照中,一切皆為有緣,歡喜以對,心自然得到寧靜,修行當有所成就,而人生自當輕鬆自在了。盼一切有緣修者共參研之,互相勉勵。切記:道,本在人群中覺。
- Dec 12 Mon 2016 04:29
神佛勸修文 《談道說倫理》
「倫理」演變至今,幾近淪喪,此種心力的動能,有如滾滾江河洪流,潰堤河道,四散奔流,造成今日社稷的失序混亂,災劫頻傳。行修之人,「倫理」是心靈世界的河渠,有了它,人類才能孕育文明,失去了它,將無永寧之日,所以「倫理」不是束縛進步,而是宇宙萬生萬物推演的準繩,在推演中倡倫理,則社稷日趨文明與和諧,在和諧中不斷的進步、發展。
現今,世人迷失於物質的洪流中,被名利權勢沖昏了,所以一談到道德倫理,內心就起抗拒,誤認為是一種束縛,世人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觀念,是因沒有真正去了解「倫理」的真意涵。行修之人,倫理是用來導正自己,而非用來限制自己,是在引導世人大眾往共生共榮的快樂之路邁進。
修者可以看看今日的社稷,把傳統固有的德性「倫理」視若敝屣,生活漫無頭緒,沒有規則,以致失去互信的理氣,失去互相尊重的和氣,失去責任心的情操,在不斷的發掘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創造目不暇給的物質享受,陶醉在尋歡的物質欲望中,只可憐的是在陶醉之後,卻又覺得空虛疲憊,身心憔悴,孤單、痛苦從中來。
世人因貪婪而腐蝕了責任心,腐蝕了情操,腐蝕了原有的赤子之心,這是「倫理道德」淪喪之後,世人甘願自敗己內的痛苦呻吟,欲拔此苦唯有「倫理道德」之遵行。
行修之人,「倫理」是一種自發性的能力,不是外與的信條,它是一種內在的昇華,透過明白事理表現出來的道德行為,而道德者又分為二:一是役縛的道德,一是良知的道德。役縛道德建立在懼怕上,為了避免受罰,而做出道德的行為,本質上只是屈服於受懲罰、受報應,而把內心的衝動、無明火加以抑制,這也是世人之所以會把倫理視為是在限制、束縛的枷鎖,其實這種役縛所建立的道德規範是一種反倫理的作法,這種反倫理的行動戒律,反而造成更多心智上的壓抑和負擔。
行修之人,聖神仙佛所呼喚的是良知道德而非役縛道德,良知道德是內在善良、慈悲的自然投射,具有此良知道德者所顯露出來的負責和尊重是自然的,不會覺得有壓抑的苦澀感,行為上更顯得輕鬆自在又和諧。然而,今之世人淪入物欲的貪求中已深,原有的這層善良德性被種種聲色所掩蓋,自私自利心取代了公理正義的情操,所以社稷失序,生靈痛苦。
世人很想離苦得樂,但因無法真正體悟「倫理」的真本質,所以陷於倫理生活上的難題,而此難題有二:一是因世人失去倫理的能力,其一是迷失在役縛的倫理道德中,處於怯弱與不安,由於此二種難題無法得到解碼,而落入動盪不安的生活環境中,無奈的呻吟著。人,因缺乏倫理的能力使人的野性發作,當欲望觸動時,本能的便以直接的方式去攫取,所以有詐騙、偷、盜、搶、殺等等之行為。
今天,聖神仙佛頻頻下凡苦口婆心的,藉種種機緣來勸化,引領眾人能找回失去的良知德性,讓原有的良知德性顯發,改變人人的觀念、氣質,共創和諧、安詳的倫理社會。今天,修者入了修行之門,理當修己度他,一起為重振倫理,啟發良知德性奉獻心力,這本就是修行者的慈悲願力也。
- Dec 09 Fri 2016 04:37
神佛勸修文 《戒己平心智慧求》
修行無非就是要學道證道而了脫生死斷輪迴,然,欲達此境地者,內聖之修煉提昇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只有外功而無內功之淨化,終究落入輪迴道。
修行,是一種要往內心深處去察覺、探究的能量,讓原本茅塞瘀滯的心靈,得以頓開,四處逢源,心域之門,靈智之花,綻放出歡喜之香,也領悟到從萬物之中產生明睿智慧之理,光明了心靈,見知己身之真性而覺悟「道」之妙處,這樣的能量全靠內修觀照方可得也。行修之人,任何法門,均非一蹴可及,今生有此良緣入門學道,當自用心體悟諸佛菩薩所傳之正道妙法,自己漸次修習、品味,以達真正入悟之境地。
行修之人,首先要下定決心做好「戒律自己」,學道修行,剛開始須藉有形之戒律來引導,以降伏身心的各種妄念、妄動,把守五官的門戶,使其不為世俗所誘,即使是一樁小小的罪念,也能看穿其所能帶來的恐怖與禍害。儒家言:「嚴以律己」,正是修行者應有的自我覺醒,嚴格的戒律自己,可清淨身心,增長己身之善,可以一層一層的剖去積存的塵垢,早日顯露出光明的自性,如此逐次漸進,日日用功,方能見性證佛道也。
其次是要能「求心統一」,世人往往是憧憬著世上的浮華境相,為愛欲所惑而亂己心,如此,當然無法專心而進入「道」之玄妙之地,也無法享受「道」之樂,故修行須遠離欲求和一切邪念之起,逐漸使心靈達到澄靜之地。行修之人,一切之動靜之源在於心,如只縱情恣欲世上的享樂或一己之所好,那修行的心就會迷失於世俗中的喜怒哀樂,招惹痛苦的煎熬。
所以,今天既入門來修行,志在學道煉性求解脫,就要先清心守教,修慈、悲、喜、捨四無量之心;修慈心可斷貪心,修悲心而無瞋心,修善心,助人離苦得樂,修捨心,可去各種愛惡厭憎,由而攝心歸念,入於一統之正定,始可精進專一而往道行,才不受惑於現象界中的一切相,也才不會迷失修行的正確方向,半途而廢。
除了需有戒律與求心統一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智慧。智慧者是能明白真理的妙智慧,有此元素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人世間什麼是痛苦,痛苦之根為何?如何才能滅除?進而證悟到生命之無常,這次第的覺悟,就是一種妙智慧,也因具足此智慧才能真正得到解脫之道而得永生。
- Dec 06 Tue 2016 04:35
神佛勸修文 《道不離方寸》
道降火宅,佛在心田。因此,佛道何須遠求,只要不離方寸,人人皆可証道成聖成佛成仙,若能守得住本分,不怨天不尤人,即能使心安,心安自能得靜,靜中方見真性,真性者佛性也。在這天地萬物之中,唯人最靈,天賦予人稟性,人有智慧來逆覺體證自性存在著兼備天的全德,並且有絕對的自由意志去行仁,光大本性,與天合一。
然而,這樣本有的妙智慧卻因落入凡塵的當下,漸漸蒙塵,在貪、瞋、痴、愛、欲的污塵之下,失去原有之光明,迷失於茫茫大海中徘徊,找不到安全靠岸之地。今幸逢道降火宅,諸佛菩薩的慈悲救度,普傳妙法,引導眾人去蕪存菁,撥開烏雲,找回原有的光明面。世人墮入凡間,若不知用智慧來證悟自性的存在,不珍惜人之尊貴,不知居仁由義,反而背道為惡,終不能離苦得樂,來來去去依然在惡道中輪迴不休。
今之世人,往往患有好高騖遠之心態,不能腳踏實地,也不知務本,終日向外馳求,弄得心神惶惶,魂不守舍,到頭來不但難合世道,且恐是一事難成。行修之人,無論是學道修行或是凡業中的事務,要有守本份,不離方寸的覺悟,修行路上能「抱元守一」、「返境自照」,從自然中觀見自己心中的覺受,濾滌心中的起伏波動,使心境回歸平靜自然,這才真正入門學道修行,心不能靜,談修行只是虛有其表。
昔日有達摩師者如是云:「欲得正法,先去左旁,......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所以學道修行者,必須能淨化心念,內歛其神氣,自然能夠於苦不傾動,於樂不染著,不隨境外種種執著喜怒哀樂,道果可期也。
行修之人,世道崎嶇,皆因人心不平所致,見人有成,起心嫉妒,見人起步,心生輕視,凡此心態之有皆非學道修行人,故言「學道首在平心地」,心地若平,德水可入,慧性易開,如馬路寬廣,人人可通行,無凹坑小洞,你來我往,大家快樂自在,即能遠離顛倒妄想,掃除煩惱痛苦,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幸福呀!所以今天行修之人,無論是入門學道修行或是種種凡業事務,都要體悟從「真心」出發,不離方寸,「心」才是人生的主宰,顧好它,才能走在平順的大道上。
天地有自然之道,而運化無為;赤子有自然之德,而含蓄其妙,故人心不可不安閑,性不可不寂靜,而心與性欲得安閑與寂靜,首在修「無為而為」,這是學道修行的妙法與智慧,盼行修之人要好好證悟方寸之地所涵藏的如來本性。
- Dec 03 Sat 2016 04:49
神佛勸修文 《因果循環永相連》
陰陽糾纏,因果分明,絲毫不漏。人世間種種順逆窮通,全離不開因果循環,然而,今之塵世,人心不古,不信因果,因而屢屢作奸犯科,逆道而行,道德倫理蕩然不知,如此的自作孽,引來種種災劫,陷入煩惱與痛苦深淵卻還不知覺醒,真是自作自受也。
天地本自然,人性本善,無奈迷醉於現象界中的種種物質名利之誘惑,本善之心蒙上塵污。俗云:「人心不足,蛇吞象。」真是一針見血的比喻,無窮盡的慾望,催促著世人爾虞我詐,只為一己之私慾而不擇手段的爭奪豪取,不知在爾虞我詐之當下已鑄成了因果的種子,這些惡行終究要還報給自己的,有朝一日因緣成熟,報應臨頭,想躲也躲不掉。
所以諸佛菩薩聖仙神,頻頻下凡傳法渡眾,指引世人離苦得樂的方向,解鈴還須繫鈴人,有了妙法的傳遞,但若不能依循而行,法歸法,再玄妙之功亦無助也,所以說佛度有緣人,知道覺醒而依法而行,且能依道而行者自能得度而離苦得樂。一切皆因果,痛苦或快樂全由自己來栽種也。
- Dec 03 Sat 2016 04:47
禪 (時樂)
禪是什麼
是一種簡單的生活
是一種單純的思維
是一種內省的方法
亦是一種內省的工夫
是向自己的內心看
而不向外求。
禪
不是宗教裡的專屬品
它存在於你我的日常生活裡
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
它讓你我的生活
自然而無拘束。
禪
是智慧、安定、清淨的
智慧則不被環境困擾和誘惑
安定則使身心安定、不心浮氣躁
清淨則不隨外境雜亂而雜亂
不隨外境污染而污染
所以
禪是無染的修養
無染者就是無分別與執著
無情緒及自我中心的心理活動
是人格的昇華
是精神的愉悅
是智慧的生活。
今天
看看我們的生活世界
處處是顯露著急躁、不安與煩惱
富人煩惱、窮人也煩惱
權貴煩惱、平民也煩惱
何也?
是心受了雜亂的境物擾動了
起了自我中心的心海波濤
因此
生活複雜了
思維混濁了
所以
煩惱如影隨形。
如何解?
當然就要學習以「禪」的生活方式
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自然得到
心靈的清淨、愉悅。
- Nov 30 Wed 2016 04:45
神佛勸修文 《七情六欲之於修行》
喜怒哀樂愛惡欲是為七情也;眼耳鼻舌身意,各有所欲而動,是為六欲也。人之性本清靜,心本靈明,性生情而心生欲,情欲流於不正乃害己之性,亂己之心,因此,修行者首當修棄情欲之動,能守真斷妄,才能顯見正知正見之妙。
人世間本是有情世間,在這世間裡,只要稍有染惹,必定縛手縛腳,而致身心墜累,生於火坑難出苦也。然世人卻不知覺醒,了知此真實相而放縱於七情六欲中,多少人事因而樂極生悲,入於死地,情欲之動,禍害不淺呀!是故,修行者當知修行在於能讓心如止水,其首要之務就在於如何淡化「七情六欲」的擾動,修得能「守真斷妄」也。
行修之人,神離氣散,謂之死,此死者亦是七情六欲染著所致,這七情六欲對修行者而言,便是「生」我之門,對縱放者而言,便是「死」我之戶,在這生死變化出入之機,全看自己之持養如何而定了。
觀今之世宇,往往樂生畏死,但卻常墮入死地,此乃世人之痴迷而不察生與死出入之機為何,只知縱放情欲喪己之真心,以情欲敗己之真性,卻不知情欲毒害之深之遠,此毒更有勝於虎狼之毒,情欲之害,更勝於兵甲之害,倘若任情欲而遷轉,隨情欲而起滅,終日竟夜,以情欲為得意之事,至於沉迷日久而不知回頭,其死日臨頭猶不知也。是故,此七情六欲未嘗不是「死」我之門也。
是故,但盼世人,應以戒慎恐懼之心來拴住七情六欲,以養命與性,然而說拴住七情六欲談何容易也,因此才需藉由修行,了知「生死」之門,有「守真斷妄」的功夫,自然可拴住也。
生與死皆不離七情六欲,然而,若是正命而死,身雖死而情不滅,形雖壞而理猶存,其死也,死於生地而不死於死地。奈何,世人之愚昧,貪生之欲難割捨,結果妄動之心不去,視聽言動,出入進退,片刻不肯離於七情六欲之害,是為妄動,本為求生,反喪其生,本為離死,反入於死。
行修之人,人生塵世,性命陰陽與大道同其出入,綱常倫理與天地同其體用,周身內外,都是生之理,本無死之地,只因世人妄動之心不了,所以有此死之地也。
世人迷痴而貪於聲色,生色是死地;貪於貨財,貨財是死地;溺於好惡,好惡便是死地,種種外境皆為誘人之餌,但因人性縱放七情六欲,不知修行養氣,所以輕易被外境之種種毒所害,恣情縱欲,妄動、妄為,心中之死事叢生,意念之惡根不斷,因以貪生而喪其命,因以妄動而害其身,如此便是入於死地,只能隨波逐浪,終無脫苦之期,行修之人,要用心悟之。
人之有身,如寄旅之過客一般,本不長久,但藉此有身,好好養命養性,雖死,亦善終而亡,身死之後,神識逍遙,身心自在,是為永生常樂也。但盼修者都能從七情六欲中解脫出來,養命養性而達永生不滅。
- Nov 27 Sun 2016 04:16
神佛勸修文 《和諧》
倫理道德是儒宗的精神主軸,行修之人,當以倫理道德為修身養性之依規,雖然它不是玄學妙法,但卻是修行者必行之道,修者應知:今生修行是要修什麼?不就是人道的圓滿嗎?人道法則就是儒家的倫理道德之實踐。入世就應以入世法來修煉至人格昇華,這也就是佛說不淨不垢的清淨法身也。
談「和諧」應有三方面,與自然系統(天)的和諧,有個體系統(人)的和諧,有人際關係(社會)的和諧。而今,就以人際關係的和諧為題來與修者探討。
說到人際關係的和諧包含了人間的和諧與超自然界的和諧,修者當知,人生中有「命」與「運」交織成一生的富貴貧賤與順逆窮通,也知道「命」是生來已定,所以「命中註定」是難以改變的。但每一個人生命歷程與宇宙的時間對照配合時,就會有各種大小不同的階段變化,而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機緣,有好有壞,這就是所謂的「運」。「命」雖然是註定,不容易改變,但是「運」則是可變的,並且可以藉各種不同的力量加以改變,這份力量就是「和諧」。
人際關係的和諧向來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視的一環,所謂以「倫理」治天下的意涵即在此,也是邁向大同之境的法門。幾千年來,儒家社會理論所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以「人」為中心的世界中,建立和諧的世俗秩序,此儒家的社會理論,行修之人不能不加以探究與力行,更應以一己之力推而廣之於社稷,此即推己及人,亦即佛說修己渡他也。
說儒家的和諧秩序,其基本架構就是「倫理」,就是儒家幾千年來所提倡的人倫道德之規範;社會的和諧是由社會中的成員,以家庭為基礎所擴展而來,因此,追求和諧均衡的行為表現,其實就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上,所以總體的和諧是在個體與家庭上面。但若從傳統的宗教信仰的文化上,追求和諧均衡則表達在抽象的宇宙觀上,而宇宙觀的和諧均衡是「致中和」,這個「致中和」的觀念則成為信仰上最高和諧均衡的準則。
四書中庸篇如是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以談世俗中的人際關係就是「致中和」之實踐,是天地萬生萬物生生不息之所依,也是追求個體身心與家庭的和諧均衡,的一般世俗眾生日常生活之所繫。時至今日,雖然文化變遷如此之巨,但追求和諧均衡的思惟,仍然是每個人或家庭生活中不能缺失的行為。
和諧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工具,而達此和諧的手段,則在於如何確實遵行儒家數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倫理道德,亦即在宗教信仰上所謂的「人道」。行修之人,既入門學道修行,若不能把「人道」修至圓滿,那其他之事可說只是表面功夫而已,表面功夫怎能回歸至「天道」的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