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各種複雜的關係中,面對來自不同地域的人,現代人的生活不再那麼愜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再那麼單純。大多數時候,面具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橋樑。或許連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戴著多少張面具,哪一張才是真正的自己。於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迷茫無措的我們對著鏡子,無言地控訴為何遺失了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生活在一個忙碌的信息化時代,每天過著日復一日地單調生活,戴著連自己都看不清的面具與人相處,此時的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的確,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同的場合需要我們展現不同的姿態,只有戴上面具我們才能在這個社會裏生存,哪怕它會成為一種可怕的習慣。這是中華的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的雙重作用,作用下對人際交往所產生的結果。無論你願不願意,面具都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是人之常情,合乎其理的。
然而失去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一個人每天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付著性格各異的人,他不能事事順從心意,他不可以義正詞嚴地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內心世界的空洞越來越大。終有一天,他會在喧囂鬧市、燈紅酒綠中迷惘,惆悵,寂寞,空虛。失去靈性的人生意義何在?
人活著首先應該充實自己,而不是一昧地迎合他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己也。別人不了解我,我不著急,我著急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有時候,做人就該秉承“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的原則,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就好像是在為別人而活,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但我們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改變自己。只有愚蠢的人才會想著放下自己的身價,討好別人,奉承別人。
處在這樣一個矛盾的時代,我們是做自己,還是演自己?我曾看過一本書,它裏面概括的兩個標準我很是贊同。一是不要活在別人的劇本裏;二是莫讓別人的標準亂了自己的生活。
人的一生,活在別人為你設計好的場景裏,不能不說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不管這個設計師是你的父母、朋友還是其他與你相關的人,也不管他們的出發點如何,不是你所想的就要果斷拒絕,不是你喜歡的就不要輕易接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主宰自己的人生,掌握自己的天地,規劃自己的生活。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是赤裸裸地來又赤裸裸地離開,不帶走塵世的一片雲彩。既知死後萬事空,我們就應該看淡一些外物,視其為浮雲。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我們曾堅持不懈地追求某些事物,常會給自己找一個外在的人生目標。在追尋的過程中,我們卻極易迷失自我,陷入物質欲望的漩渦。一個讓別人的標準凌駕於自己生活上的人,他是否真正的快樂?終其一生,他背離自己的內心,模糊了自己的標準,或許收獲了一時的歡愉,卻難以避免在沼澤地裏的沉淪。一場看似華美,實則淒涼的舞會過後, 誰又敢保證自己的幸福呢?
人生苦短,也許我們總是為了生活違背自己的心,也許我們總是在不同的面具裏上躥下跳,然而我們必須堅守最真實的自己,不為誘惑,方不枉此生。有一句話說的好: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為你的不堅持,卻讓別人進來佈置。但是不要忘了在裏面住一輩子的人是誰──是你自己。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歲月告訴我:風起的時候看落葉;下雨的時候聞雨香;春濃的時候看花開;飄雪的季節蕩滌心靈——心事澄明,光明磊落。
歲月告訴我:總有風起的早晨,總有絢麗的黃昏。逝去的已是曾經,那是回不去的風景。繁華落盡,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把握自己,活在當下,開心過好每一天。幸福不是你能左右多少,而是時刻伴你左右。你笑,全世界都跟著笑;你哭,全世界就你一人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卻不能隨波逐流!
歲月告訴我:人生就是一個哭著走來,笑著離去的過程。漫漫人生路,透著滄桑,含著沈香。似那梨花,風吹雨打,洗盡鉛華,清韻猶存;似那畫卷,經年以後,褪盡色彩,依舊斑斕;似那高山流水,蜿蜒纏綿,時而波濤澎湃,時而溪水潺潺,溝溝坎坎,深深淺淺。
歲月告訴我:生命中的遇見,都是一種註定。其中,有些人是用來成長的,有些人是用來鞭策的,有些人是用來陪伴的,有些人是用來同甘共苦的,有些人是用來忘記的,有些人是用來刻骨銘心的。不管你多麼優秀,總有人會不屑一顧;不管你多麼平庸,總有一人視你為手中之寶。等你牙齒掉光,老眼昏花,腰駝背彎,你依然是他/她手心裏的寶。
歲月告訴我:人生就是一個飽經滄桑歷經磨礪的過程。春夏秋冬,風水輪流。揪不住的時光,銜不住的歲月。一涯路程,不言苦痛,不問滄桑,取一份隨意,肩一種責任,選一種擔當。不辱使命。一如跋涉——多一點耐心;一如探索——多一點勇敢;一如考試——多一點兒智慧。
歲月告訴我:應懂得尊重,上賢下孝,尊老攜幼。子不教父之過;老不尊,子女嫌。祖祖輩輩的光榮傳統當宏揚。
歲月告訴我:沒有人天生富貴貧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人在乞求憐憫和同情,沒有人在遺憾這個世界未曾給予什麼,只需給點兒指點和時間以及溫暖,奇蹟隨時可以發生!
歲月告訴我:有一顆寬容的心,你會健康一輩子;有一顆包容的心,你會快樂一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你會無悔一輩子;有一顆同情心,你會平安一輩子;有一顆童年的心,你會年輕一輩子。
歲月告訴我:青春不在,年華向晚,不戀塵世浮華,不問紅塵紛擾。要深知有些話不便輕與人言,雄辯不絕者銀,韜光養晦者金;有些事不可貿然疾行,常在人前遭嫉妒,木秀於林風必摧;有些不平,不可憤而喧洩,萬象叢生成世態,隱忍決絕能制人;有些微利,不可隨意伸手,得是一種短暫,失是一種境界。有些平凡不可丟而棄之,淡可久遠,靜可永恆。
歲月告訴我:富貴榮華,身外之物;平安健康,才是根本。忘記不該記住的,珍惜身邊擁有的。閒煮歲月,細品時光,於卑微中,活出健康,活出精彩。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勤思考才會有主見。美麗是健康帶來的,偉大是平凡積累的,幸福是心情帶來的,好名聲是無私奉獻帶來的。
歲月讓我告訴大家:看淡看開想通一切,清靜之中見真境;淡泊之中識本然;逆境之中求生存;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珍惜自己,因為一輩子不長;珍惜身邊的人,因為下輩子不一定遇見!拉長生命的長度;拓展生命的寬度!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想想自己還剩下多少天可以折騰,還有多少時間夠你作賤。你開心,這一天過了;不開心,一天也過了。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會生氣了。
當你煩惱的時候,想想人生就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活一天就少一天,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不忘人恩,不念人過,不思人非,不計人怨。不缺誰,不少誰,對得起良心就好。
當你憂傷的時候,想想生活就是一場路過,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帶不來一絲塵土,帶不走半片雲彩。什麼功名利祿,什麼人情往份,什麼你都帶不走,想明白了,還有什麼好難過的?
當你不滿的時候,想想和富人比,我們活著知足就是幸福。和病人比,我們活著健康就是幸福。和死人比,我們還活著就是幸福。人這輩子想活好,心要簡單,人要糊塗。
當你生氣的時候,想想是否有必要為不值得的人生氣?有必要為不值得的事鬧心?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養老,好好花錢就可以了。你好好的,家人好好的,一切也就好好的了!
當你計較的時候,想想人在世間走,本是一場空,何必處處計較,步步不讓。話多了傷人,計較多了傷神,與其傷人又傷神,不如不煩神。一輩子就圖個快活舒坦,無愧於心。
人活著,開心就好!莫在意錢多錢少,老了以後,誰在乎你是乞丐還是富豪。
人活著,看淡就好!莫計較權大權小,老了以後,誰在乎你頭頂幾尺官帽。
人吶,活著就好!有飯可吃,有覺可睡,有衣可穿,有山可爬,有水可喝,有書可看,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有人可伴就是最好!
看完了,你就再也不會生氣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無奈和煩惱,有太多的傷感和惆悵,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有多少記憶如過眼煙雲。也許,親情、友情、戀情都將伴隨心累的歷程;也許,所謂的傲骨與傲氣,都得付出心累的代價。許許多多的過往堆積在記憶的深處,一天一天,心裏裝的越來越多,心的負荷也就越來越重。
.
有太多的分分秒秒、太多的點點滴滴,匯成心語,凝成回憶;也有太多的選擇、太多的無奈,但這無數個太多的背後,你只能讓心去承受,讓心去感悟。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漫旅,走過的每一個地方,遇到的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我們總是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眷戀,卻發現,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已慢慢淡忘。
.
對于曾經的驛站,只能剪輯,不能駐足;對于曾經的過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值得回憶的心情往事,更有一些必須面對的難捨難分。放棄與堅持,該如何取捨?勇于放棄是一種大氣,敢于堅持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孰是孰非,誰能說的清道的明呢?
.
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沒有學會遺忘。一切的一切都深藏于心靈深處,“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可又有幾人能如此灑脫呢?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現,有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有些故事永遠沒有結局,有些人永遠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還是在苦苦地追求著,等待著,幻想著。
.
人之所以不快樂,就是計較的太多。不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我們計較的太多。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一種淒婉、一種永恆的美。面對著諸多的誘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會因此而迷失自己?當你不懂得愛情的時候,愛情卻經常與你擦肩而過;當你成家立業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很多時候,我們走錯了路卻不能回頭,選擇了事業卻發現並非所愛。生在富貴裏想去體會窮人的滿足,生在貧困中卻不知道富人的煩惱。我們經常做夢,卻總是難以醒來;經常幻想,卻總是難以實現;經常抱怨,卻總是不去努力;經常策劃,卻總是不能付諸于實踐。不喜歡讀書,卻不得不為了文憑奔波;不善于言談卻必須去推銷自己。人生,其實就是這樣,無奈但又必須去接受。
.
有時總想讓自己活得瀟灑快樂一些,卻對身邊的人或事物無法割捨。人生總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夕陽易逝,歲月消退,容顏不在,花開花落。無可奈何花落去,花落幾許,無奈相隨。歲月蹉跎,時光荏苒,人的一生中,奔波與勞碌如影相隨,痛苦與寂寞揮之不去。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驚醒的一天,該放棄的絕不挽留,該珍惜的絕不放手。
.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樂;那就放手吧。如果,捨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成長的痕跡給了我們很多的感悟與啟迪,別讓自己的心太累。心累了,在寧靜的夜晚,沏一杯清茶,放一曲淡淡的音樂,將自己融化在裊裊的清香和悠揚的音樂中,體味那份溫情和感動;心累了,靜靜地躺在草坪上,曬曬太陽,吹吹清風,讓陽光曬去滿身的疲憊,拂去昨日的陰影,烘乾眼角的淚水,讓風兒吹去滿腹的痛楚,吹去心中的寂寞,吹去淡淡的憂愁。
.
心累了,可以打上背包去遠遊,讓自己在旖旎的景色中沈醉,遠離塵世的喧囂;心累了,還可以獨自一人大哭一場,讓淚水沖去心中的積怨和煩惱。太多的憂鬱會讓人很累,那麼,何不卸下輕鬆走一程!太多的情感會讓人很痛,那麼,何不放手浪漫此片刻!太多的眼淚會讓人很苦,那麼,何不擦乾微笑著祝你安好!
.
喜歡的歌,靜靜地聽;喜歡的人,遠遠地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米開朗基羅說:我去了趟採石場,看到了一塊巨大的大理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衛。於是,我鑿去多餘的石頭,只留下有用的,《大衛》就誕生了。
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生活過于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行走在人群中,我們總是感覺有無數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蜚短流長的冷言,最終亂了心神,漸漸被縛于自己編織的一團亂麻中。其實你是活給自己看的,沒有多少人能夠把你留在心上。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有時候,我們做錯事,是因為該用腦子的時候卻動用了感情。
脾氣洩露了我們的修養,沉默道出了我們的品味。
當感覺天快塌下來的時候,實際上是自己站歪了!
無法改變風向,可以調整風帆;無法改變世界,可以改變觀念;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可以改變自已的想法。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己改變;只有自己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困難。
能看穿你三方面的人值得信任:你笑容背後的悲傷,你怒火裏掩藏的愛意,你沉默之下的原因。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卻欲蓋彌彰。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無法挽留的:生命、時間和愛;你想挽留,卻漸行漸遠。
人生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災難、死亡和愛;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不喜歡別人對我們說的話,我們可以徑直走開;如果我們不喜歡我們對自己所說的,我們是無法徑直離開的。
因此,若你即將在所有的時間和自己相處,不妨善待自己,順從自己的內心,而非違背自己的本意。跟隨我們的內心,不久我們會感激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人最好的狀態是,臉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三五歲、心理比實際年齡成熟三五歲。
而越是看起來極簡單的人,越是內心極豐盛的人;內心空白,才要裝出一臉世故。
簡單到極致,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人生哲學。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老六是個窮鬼,娶不到老婆,一個人半饑半飽地過日子。
這年,家鄉發大旱,地裡寸草不生。眼見逃荒的人越來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財產,一袋紅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隊伍中來。
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餓得只剩一口氣的父女二人,父親背上也背著一個很重的袋子。
那人見老六背著那麼多紅薯,便向老六討要一個吃,老六不肯。
那人便說:你賣給我行嗎?我還把女兒嫁給你。說完把自己背上的一袋銀子全倒在地上。原來他是村裡的地主。
老六的眼睛直了,因為他窮了一輩子,做夢都沒見過這麼多銀子。而地主的女兒雖然臉上都是塵土,但是可以看出仍然很漂亮。
老六立刻把所有的紅薯都賣了,牽著地主的女兒,背了一大袋銀子。地主的女兒勸他不要把紅薯全賣了,但是老六滿心歡喜,完全聽不進去。怕那地主反悔,他拉著地主的女兒加快了腳步往前趕。
幾天後,老六再也走不動了,因為他一路上買不到任何東西吃。
買他紅薯的地主,很快就趕上了他。
老六望著那個男人背上的紅薯,開始後悔了,他走上前去要把紅薯買回來,可是那人無論如何也不肯賣。
老六失望地跌坐在地上,抱著他的銀子,在饑餓中死去‧‧‧‧‧‧
老六死後,見到了閻王。
閻王說:本想給你一個發財的機會,沒想到卻要了你的命。真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呀!
老六說:我一生窮怕了,不想再當窮人了。
其實你也命不該窮,那紅薯只要賣一半,也就不叫窮了,可誰叫你因為貪心錢財全部賣了呢?結果有了錢丟了命!
也罷,前生已盡,速速去投胎吧。 來生你有兩個去向,一個去向是一萬個人供養你一人,另一個去向是你一個人供養一萬個人,你願意走哪條路?
老六一聽,不加思索就答道:肯定是一萬個人供養我一個人了!然後,千恩萬謝地高興而去。
三十年後,老六又回到閻王面前,大說閻王騙他。
閻王笑道:怎麼就說我騙你呢?
老六說:聽了您的話,我做了一輩子的乞丐。
閻王說:那就對了!一萬個人供養一個人,指的就是乞丐呀!你什麼努力都不想做,就想著享福,哪有這種好事!你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貪心!
老六一聽,便對閻王說:閻王老爺,我接下來的一世,求您一定得讓我過點好日子啊!
閻王說:這個好說,現在有兩份好差事:一份是看守一座金山,一份是看守一片土地,你選哪份呢?
老六這回仔細地想了想,覺得還是看守金山的好。
閻王看著老六遠去的背影說:這人生就是個窮命啊!
眾小鬼問為什麼?閻王說:這看守一片土地的差事,實際上是在一個地方當個大官;而那個看守一座金山的差事,實際上是當隻老鼠,守一座穀倉啊!
生活,是你自己過出來的。
同樣的路,有人漫步,有人奔跑,有人駕車‧‧‧‧‧‧
方式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同樣的命運,有人笑著抗爭,有人哭著哀求,有人靜默地承受‧‧‧‧‧‧
態度不同,結果就會相異。
沒有誰能規定你的生活模式,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選擇,每一次選擇決定了我們的一生,所以在做出選擇時,結合實時情況,把握當前局勢,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而不是自己最喜歡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自己的認知評論事物,事事都不完美;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人人都有不足。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心是一杆秤,稱人先稱己。挑人過錯,自己也有不完美;責人短處,自身也有缺陷。一味步步緊逼人,不會讓別人走上絕路,而會讓自己無路可退;眼睛總盯人是非,不會讓人顏面盡失,而會讓自己顏面掃地。
一個人的寬容來自一顆善待他人的心;一個人的涵養來自一顆尊重他人的心;一個人的修為來自一顆和善的心。眼裏容得下別人的人,才能讓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態常伴讓自己處處祥和。
不要以自己的判斷去評論一個人,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波及其他人。每一個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尊重他人的選擇。人不能霸道,霸道無友;心不能自私,自私則困。心中有愛有情誼,眼中能容有世界。路,不在他人的行裏,而在自我修為裏。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做事要留有餘地,說話要留些口德,惡語出口不足以喪身,卻足以喪德,言語之惡,莫大于造誣。人的嘴要吐真話、善語,不要無中生有,信口雌黃。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戲謔有度。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餘德。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爭執指責;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有所覺悟會從自身找問題,沒有覺悟只會把箭射向別人。
與人為善,于己為善;與人有路,于己有退。他人有過不究,于人有恩莫念,愛人先愛己,責人先問心。地至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對待伴侶需要包容,對待朋友需要寬容。君子有容人之雅量,不會為小事而一爭高下。
人人都如同有缺口的杯子,只要你不從缺口處去看,杯子就是完整的。朋友對你說了慌,應考慮他是否有難處;他人給你帶來麻煩,應換位淡定面對。看事不要武斷,做事不要趕盡,智慧不生煩惱,慈悲沒有敵人。真正的愛心,是照顧好自己這顆心;真正的慈悲,是在日常的一言一行裏。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煩惱如風,無根而起;憂愁似雪,無源而來。為他人想,為自己活,做事不佔全利,為人不求苛盡。路要用心去丈量,人生要靠自己完成。入目的即是風景,原諒的即是寬容,退讓的即是慈悲,不爭的即是智慧。
做事,進有招退有術;做人,心無邊行有度。看淡紛擾,看輕得失,來了、去了,隨緣隨喜。功名利祿皆為過眼雲煙,不是自己的不要強求。真正的君子是,明知有機可投卻不為所動。做人只求無愧于心。
所遭所遇皆看成難遭難遇。跌倒,只為更堅強的爬起;挫敗,只為更好的成功。朋友背叛,應心生歡喜,總比到最後知道的好;遭人背後使壞,不要生惱戳穿,讓你看清人的真面目。
以歡喜心看事,事事為我而生;以感恩心待人,人人皆是我師。親人讓你懂得大愛;朋友讓你知道感恩;對手讓你知道包容;小人讓你知道看清。好心情來自好素養,好素養來自好心態。眼寬能容人,心寬跳出三界外。安然,自然;豁然,悠然。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認為,修行是關乎宗教的,要麼佛,要麼道,所以,似乎必須要信佛入道才算修行。修行二字一旦被貼上宗教的標籤,就顯得很玄乎而且脫離世俗。正因為如此,修行人也被常人看做異類、避而遠之。修行二字被不斷誤解、神化,很多人即便想藉此提昇自我的心性,也不敢妄稱修行了。
實際上,修行真的與宗教無關。
.
修行的意思是,通過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風格的生活方式,即不斷地覺察情感、思想、言語、行動、念頭等,並不斷加以修正。真正的修行就是斷惡修善。就修行本身而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內求的,通常需要通過外在的刻意修正以達到內求的目的。所以,修行本身並沒有任何宗教的痕跡。若要追溯修行的最初來源,也許在諸子百家爭鳴的時候,儒道二家即曾提出過類似的概念並發展而來。後期入中土的佛家也引入修行的概念,然後慢慢將其發揚光大,以至于後來者認為修行就是宗教的。所以說,修行的概念只是被宗教界廣為使用而已,本身不屬于宗教。
.
修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約束,從言行舉止各方各面規範自己,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修行可以不走宗教的路子,甚至可以不信仰佛或者道,甚至其他任何宗教。不過,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自律是很困難的,因為周遭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誘惑,干擾著自己的內心,因此,稍不注意,自己的心緒就會心猿意馬,必定不利于修行。而如果有一定的戒律規範自己,至少可以不越雷池一步,如孫悟空在唐僧周圍畫的圈,雖然看不見它,它卻能起到約束和保護作用。很多時候,對于修行人來說,宗教所起的就是這樣的作用。
.
選擇修行或要修成正果,也未必非得選擇一種宗教,因為宗教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充其量是勸人向善的,其功能主要是勸化人心。而普羅大眾其實已經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因為這些道理幾乎是大多數家庭傳統教育的一部份,所以,是否皈依宗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但是,是否修行卻顯得極為重要。而令人興奮的是,選擇在紅塵中修行的人往往比皈依宗教的人多得多,因此,其實芸芸眾生大多都在修行。唯一的區別是,有的人修得好,有的人修得差點而已。
.
信仰是好事情,畢竟可以為自己找到力量的源泉、讓自己在黑暗中看清方向,進而有所成就。一個人的興衰成敗,往往看一個人的修為,因為眾生是相互感應的。修為好的人能聚各種好的能量,受到眾人景仰;修行差的人,其所聚集的能量也相對較劣質。這就是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道教和佛教的話說就是善緣與惡緣。性質是一樣的,說法不同而已。因此,修為好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儒家稱之為超凡入聖,道家稱之為得道登真,佛教講見性成佛。
.
那麼,擁有宗教信仰是不是更利于修行呢?答案是肯定的。
.
其一、有了宗教信仰,就多了個引路人,道家稱之為師父,佛家稱之為上師。在修行方面,無論修心還是悟道,上師和師父總是能給自己一些指引,以致使自己少走彎路,修行的功夫肯定比自己摸索要好很多。
.
其二、不同的宗教門派均有傳承,所以傳承的內容都是先驅者修行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精華,是被證明切實可行的修行法門。因此,若得到真正的傳承,其成就也大。
.
其三、宗教有戒律,是專為修行設定的。戒律的產生不是為了折磨修行者,而是持守戒律更利于修行,所以才延續至今。不得不說,若真的遵守戒律並傾心修行,果然能讓人修成正果。不過可惜的是,因為持守戒律極為困難,所以得大成就者也相對較少,半途而廢者較多。
.
其四、有了宗教信仰,就會相信有一雙眼睛在頭頂三尺處監視著自己,從而達到自我克制的效果,使人有所畏懼,因為誰也不願意一些惡事降臨到自己身上,因而,對于那些自持力很弱的人來說,宗教信仰非常重要。
.
其五、佛教道教所傳揚的是宇宙終極智慧,雖然能完全通透、領悟智慧的人不是很多。而宗教中所傳承的修持方法,正是幫助修行者打通通往這些終極智慧的“任督二脈”的。說白了,只要簡單、照著做便可。所謂大道至簡,真正的智慧往往簡單易懂,只是我們人為地將其想得很複雜而已。
.
總而言之,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要修煉自己。唯有不斷修行,才能讓自己通達圓融,而完全沒有必要為修行貼上宗教的標籤。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用輮的工藝把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經》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祥瑞。〞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份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的洪亮,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並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用羽毛作窩,還用毛髮把窩編結起來,把窩繫在嫩蘆葦的花穗上,風一吹葦穗折斷,鳥窩就墜落了,鳥蛋全部摔爛。不是窩沒編好,而是不該繫在蘆葦上面。西方有種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卻能俯瞰百里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巔。蓬草長在麻地裏,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裏,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裏,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境,交友要選擇有道德的人,才能夠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起因的,榮辱的降臨也與德行相應。肉腐了生蛆,魚枯死了生蟲,懈怠疏忽忘記了做人準則就會招禍。太堅硬物體易斷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縛,與人不善會惹來怨恨,乾柴易燃,低窪易濕,草木叢生,野獸成群,萬物皆以類聚。所以靶子設置好了就會射來弓箭,樹長成了森林就會引來斧頭砍伐,樹林繁茂蔭涼眾鳥就會來投宿,醋變酸了就會惹來蚊蟲,所以言語可能招禍,行為可能受辱,君子為人處世不能不保持謹慎。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裏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牠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達不到目的地,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兩方都不會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聽清楚。螣蛇沒有腳但能飛,鼫鼠有五種本領卻還是沒有辦法。《詩》上說:〝布穀鳥築巢在桑樹上,它的幼鳥兒有七只。善良的君子們,行為要專一不偏邪。行為專一不偏邪,意志才會如磐石堅。〞所以君子的意志堅定專一。

 

古有瓠巴彈瑟,水中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拉車的馬會停食仰頭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微弱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隱秘而不被發現。寶玉埋在深山,草木就會很潤澤,珍珠掉進深淵,崖岸就不會乾枯。行善可以積累,哪有積善成德而不被廣為傳誦的呢?

 

學習究竟應從何入手又從何結束呢?答:按其途徑而言,應該從誦讀《詩》、《書》等經典入手到《禮經》結束;就其意義而言,則從做書生入手到成為聖人結束。真誠力行,這樣長期積累,必能深入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學到死方能後已。所以學習的教程雖有盡頭,但進取之願望卻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反之又與禽獸何異?《尚書》是政事的記錄;《詩經》是心聲之歸結;《禮經》是法制的前提、各種條例的總綱,所以要學到《禮經》才算結束,才算達到了道德之頂峰。《禮經》敬重禮儀,《樂經》講述中和之聲,《詩經》、《尚書》博大廣闊,《春秋》微言大義,它們已經將天地間的大學問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學習,是聽在耳裏,記在心裏,表現在威儀的舉止和符合禮儀的行動上。一舉一動,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垂範于人。小人學習是從耳聽從嘴出,相距不過四寸而已,怎麼能夠完美他的七尺之軀呢?古人學習是自身道德修養的需求,現在的人學習則只是為了炫耀于人。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將學問當作家禽、小牛之類的禮物去討人好評。所以,沒人求教你而去教導別人叫做浮躁;問一答二的叫囉嗦;浮躁囉嗦都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應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有法度但嫌疏略;《詩經》、《尚書》古樸但不切近現實;《春秋》隱微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的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就是崇尚禮儀了。若上不崇師,下不尚禮,僅讀些雜書,解釋一下《詩經》、《尚書》之類,那麼盡其一生也不過是一介淺陋的書生而已。要窮究聖人的智慧,尋求仁義的根本,從禮法入手才是能夠融會貫通的捷徑。就像彎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領子,向下一頓,毛就完全順了。如果不究禮法,僅憑《詩經》、《尚書》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測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錐子到飯壺裏取東西吃一樣,是辦不到的。所以,尊崇禮儀,即使對學問不能透徹明了,不失為有道德有修養之士;不尚禮儀,即使明察善辯,也不過是身心散漫無真實修養的淺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回答;前來訴說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追問;在你面前談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參與;態度野蠻好爭意氣的,別與他爭辯。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禮義之道的,才給予接待;不合乎禮義之道的,就迴避他;因此,對于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于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內容;態度誠懇的,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義蘊。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回應而隨便談話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讚許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駕馭車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沒能走完,這也不能算是善駕;對倫理規範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之道不能堅守如一,當然也不能算是善學。學習本是件很需要專心至致的事情,學一陣又停一陣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為少而壞的行為多,桀、紂、拓就是那樣的人。能夠全面徹底地把握所學的知識,才算得上是個學者。

 

君子知道學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誦讀群書以求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師益友來實踐,去掉自己錯誤的習慣性情來保持養護。使眼不是正確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確的就不想聽,嘴不是正確的就不想說,心不是正確的就不願去思慮。等達到完全醉心于學習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聲,嘴好五味那樣,心裏貪圖擁有天下一樣。如果做到了這般地步,那麼,在權利私欲面前就不會有邪念,人多勢眾也不會屈服的,天下萬物都不能動搖信念。活著是如此,到死也不變。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堅定不移,有堅定不移然後才有隨機應對。能做到堅定不移和隨機應對,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時天顯現出它的光明,大地顯現出它的廣闊,君子的可貴則在于他德行的完美無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淡泊寧靜,是人生一種超脫的生活態度。無事時,澄然;有事時,斷然;得意時,淡然;失意時,泰然;用平常心看待世間萬物,自會獲得心靈的安穩。花開一季,人活一世,樂天隨緣一些,就會輕鬆自在一些。衝動來自激情,平靜來自修煉,別讓外界浮躁了自己。外境好壞並不是苦樂的根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心。修煉,就是借完善自己抵達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想開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放下了貪念,看淡了得失,才有閒心品嚐幸福。


心地純潔,胸襟寬暢即坦蕩。坦蕩不是不生雜念,而是,善于排解雜念;也不是一塵不染,而是,勤于心靈上的灑掃庭除。坦蕩不是從不計較,而是計較而後不計較;也不是生來就寬暢,而是日鑿月開,逐漸使胸襟遼闊寬廣的。說從不計較是假,不計較是本身的一種計較;說生來寬暢不可能,寬暢都是在豐厚的閱歷中逐漸形成的。心地陰暗者,其生活一定陰暗;胸襟狹窄者,其生命一定狹窄。于他人是一種折騰,于自己是一種折磨,不可取。坦蕩待人,誠明自現;坦蕩處事,仁厚在先。誠明最能打動人,故友情叢生;仁厚最能辦好事,故青史留名。


懦夫從不開始,弱者死在路上,只有強者才能穿越。人活著,不是為了減少痛楚,而是為了追求幸福。我們永遠選擇明媚的陽光,以真誠埋葬懷疑,用信念驅趕恐懼,拿行動驗證智慧。忘記過去,也不去癡想未來,抓住每一個今天,全心投入,全力以赴。為新生而歡呼,為勇敢而自豪;雖然現在我們並不富有,但只要我們時時歡笑,就永遠不會貧窮!


正直的人,喜歡真誠,憎惡虛偽;狡詐的人,疏遠真誠,親近虛偽;狡詐的人,美言不信,把欺騙當作寶;正直的人,信言不美,把真誠當作信條。風雨人生,苦樂相伴,漸漸地明白了,繁華落盡,曲終人散。明白了無論是精彩人生,還是平淡人生,終究會在四季交替中歸于自然......


馬活馳騁,人活夢想。一個人,要有夢想,才能有前進的動力;一個人,只有不斷地追逐夢想,生命才會更加精彩。在無限的宇宙,永恆的歲月中,生命只是一個頃刻化為烏有的微粒,但每個人,都應盡情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都應該將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精彩!一個人只要有夢想,生命就有了依托;只有不懈地追逐著夢想,活著才覺得意義深遠,趣味無窮,才能將生命的潛能發揮到極致。雖然,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開花結果,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夢想成真,但每一個夢想都是絢爛多姿,每一個人都因追逐夢想而生活得更加精彩!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人生如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乎意料;失望和希望都折磨人,但希望折磨人的時間更長;心境可以平和,但不能歸于死寂;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一個人幸運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多為別人著想,但要為自己而活。


時間,會沉澱最真的情感;風雨,會考驗最暖的陪伴。走遠的,或許只是過眼雲煙;留下的,才是值得珍惜的情緣。來得熱烈,未必守得長久;愛得平淡,未必無情無義。眼睛看到的或許是假象,心的感受才最真實;耳朵聽到的或許是虛幻,心的聆聽才最重要。也許時間會告訴我們,簡單的喜歡,最長遠;平凡中的陪伴,最溫暖!


人生,喜歡善待:善待天地,那是生活空間;善待父母,那是生命來源;善待家人,那是今生最親;善待同事,那是工作夥伴;善待恩人,那是困苦救星;善待冤家,那是還債主人;善待陌生人,那是未來的因緣;善待動物,那是人類朋友;善待植物,那是生命美景;善待一切,它們都因世間的大美而存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