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健康人的舌頭色淡紅而潤澤,舌苔薄白,沒有裂痕和凹痕。

如有下列情形者 往往提示身體不健康:

舌面味蕾絲聚在一起,形成鉤和脊,表面長期缺乏維生素B。

舌部運動不靈活,有些僵硬,說話不清,常是腦血管破裂的先兆,或是中風的後遺癥。

舌面出現芒刺,一般表明患有肺炎及其它發高熱的疾病,猩紅熱病人的也是會這樣。

伸舌時震顫,表明神經衰弱和久病體虛。

舌苔黃膩,反映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消化道中腐敗有機物增多。急性肝炎的病人也往往有這樣的舌苔。

舌色過淡,說明是貧血或組織水腫。

舌色青紫,是身體缺氧的表現。

舌頭胖大,可能病人患有甲狀腺機能低下或肢端肥大癥。

舌體胖嫩,舌連齒痕,表明患有水腫,中醫認為是"氣虛"。

舌質乾燥,表明交感神經緊張性增高;副交感神經緊張性降低,因此唾液的分泌減少。

舌色鮮紅而平,往往表明患有糖尿病。

舌光亮而紅,說明缺乏葉酸。

舌光亮而舌苔少,表明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

舌略呈紫色或洋紅色,表明缺乏維生素B(2)。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事不古風俗變。名利二字把人纏。士農工商遍地竄。求名求利不一般。

也有出仕為官宦。也有務農作莊田。也有寒窗讀書卷。也有學藝度時艱。

也有設法生意做。也有坐著賺銀錢。也有富貴任意蕩。也有貧賤沒吃穿。

也有先富後貧賤。也有先貧後做官。也有家貧心性善。也有富貴無善緣。

也有家業自己創。也有浪子敗家園。也有聰明伶俐漢。也有醜陋蠢愚頑。

也有鳏寡又遭難。也有父母兒孫全。也有修身將性煉。也有作惡巧生端。

也有盜賤學拐騙。也有樂善好施錢。也有妓女入娼院。也有貞女勤紡棉。

也有求名發錢辦。也有求財喪外邊。也有前善後不善。也有先惡後為賢。

貧富貴賤難盡歎。善惡報應說不完。今生榮華前生善。今生受罪前世冤。

禍福無門由人踐。為善福報作惡愆。安份守己心田善。君子縱貧不怨天。

要作長命莫行短。要求子賢心要端。為善最樂行方便。修身為本古聖賢。

光陰一去金難換。過了一天少一天。有錢積德快行善。富貴能享幾多年。

孝悌忠信是良善。禮儀廉恥要學全。讀書種田是正幹。酒色財氣不可貪。

酒是毒藥將性亂。色是鋼刀刺心肝。千里求財命有險。好氣傷身後悔難。

飲酒不醉頭一件。見色不迷是英男。無義之財莫強佔。忍氣吞聲最為先。

杜康造酒把人亂。禹惡旨酒真聖賢。柳下坐懷心不亂。留下賢名萬古傳。

範公得財廣行善。父子用心設義田。公婆同居家不散。百事吃虧學忍寬。

縱然不能學古聖。存心正直自安然。莫把良心壞半點。暗室虧心難瞞天。

人生在世屈指算。難活三萬六千天。今夜脫鞋放一晚。不定明日穿不穿。

奉勸世人早看淡。有錢積德種福田。世間有等愚迷漢。一生不肯結善緣。

貪心不過意難滿。有了八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萬。積攢銀錢將他拴。

總是心想難滿願。為求富貴把惡添。既得富貴不行善。好比浮雲空中懸。

大廈千間難盡佔。夜眠只用八尺寬。任你積米有千石。每日能食幾多餐。

任你家財有萬貫。難免不進鬼門關。任你衣服有千件。死後何曾件件穿。

富貴死後穿綢緞。好墳好墓好木棺。任你件件都備辦。此身總要到黃泉。

花棺彩樣都好看。土地埋人都一般。兒女靈前空祭奠。罪孽總是自己擔。

兒女難替罪半點。不怕你家有銀錢。陰陽阻隔難會面。望鄉台上不能言。

閻王最喜是善漢。衆位判官不要錢。當朝一品不行善。陰曹地府不論官。

縱然富貴不貧賤。豈能買通地府官。人生在世如住店。臨死難帶半文錢。

空手去到閻王殿。善惡功過算一番。為善轉生為官宦。作惡陰律不容寬。

瞞心昧己剜雙眼。大秤小斗上吊杆。抛撒米麵油鍋煉。翻刻淫書上刀山。

不孝父母把畜變。溺殺女嬰抽心肝。淫人妻女上磨碾。咒罵公婆割舌尖。

唆人爭訟刀割膽。呵風罵雨挨雷鞭。宰殺耕牛變雞犬。污穢字紙把耳攢。

絕水放火心刺箭。誆騙人錢變畜還。陰曹罪滿輪迴轉。後世孽苦更無邊。

六畜本是人來變。六道輪迴古今傳。陰司受罪未曾滿。兒在陽間敗家園。

家産好似冰消散。又嫖又賭又吸煙。吃喝嫖賭他全佔。奪紀減壽斷香煙。

為人在世不行善。子孫不好是枉然。惡孽到頭把帳算。始知陰司法律嚴。

奉勸世人早行善。莫到臨頭後悔難。皇天最喜改過漢。人能悔過天神歡。

百惡一善能改免。望人早早回心田。趁此三寸氣未斷。且莫誤了好機關。

得個人身莫看賤。前世修了五百年。發放投生將人變。叫人體貼古聖賢。

勤儉治家為上款。訓妻教子學良賢。耕讀二字且莫慢。忠厚傳家萬萬年。

諸惡莫作同行善。好人頭上有青天。君子固窮心不變。時至皇天另眼觀。

此段言語雖俗淺。若人依從是神仙。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燕子有擇居之智,牠能春向北來,秋復返南。雁鳥能於無際的天空,北來南往,卻不失其方向。
 
人常自傲為萬物之靈,卻沒有燕子擇居之智,也沒有雁鳥循規蹈矩之智,其因為何?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愛默生’說:「愚昧的堅持乃是迷惑於不明事理。」
 
其實,人所迷惑的不是不明白「事」,而是不明白自己,而之所以不明白自己,其因是缺乏自我審度的能力。
 
今之社會諸多怪事悖理,都不是事本身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出在人身上,是因人的愚昧堅持所產生的狀態與結果。
 
每天睜開眼睛所看到的都是自己以外的景物,由自己主觀的意識去論斷其好惡,這已失去了事之本身的航道與方向,因而迷失。
 
而雁鳥之所以不會迷失,是因為牠知守航道,縱有風吹草動,也都能清靜自在的飛在自己的航道上。
 
人,就是缺乏了這種知守航道的智慧,所以偏離航道而不自知。
 
孔夫子說:「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孔子所言乃謂之君子之道就像射箭之道,射不中,不要怪箭靶子,要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惟有先知己,才能後知人,知人爾後明事,理自清明。
 
人,若不能反諸求己,內定自省,那在這五花十色幻化的世間裡,始終無法認識自己,更無法明白事理,自己既已迷失,何求世間能清明祥和。
 
輾轉輪迴,長期的生活方式,演化成一種習性,然後著這些習性去做事和看待己身之外的景物,看到的肯定是自己想看到的,但是,看到的是否為真?
 
由於我們固執於習慣性的框框內,當然所看到是自己的演繹與喜惡,而不是事物以及自己本來的狀態──性,因而迷痴起無明,因而判斷錯誤,行為偏差,造諸惡孽罪業。
 
所以,我們須學習自省,覺察以找到自己生命之本,心態之源。孔夫子說得妙「吾日三省吾身」,這是正本清源的最佳修法。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是一盞燈,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捧一顆愛心上路的人,終其生都將在愛裏。

愛是一種寶貴的人生情感,像花,開出來,美麗別人,自己也結果實,為何要藏在心底?

喬治是華盛頓一家保險公司的營銷員,有一次他為女友買花,認識了一家花店的老板——班。也只是認識,他總共只在班的花店裏買過兩回花。

後來,他因為為客戶理賠一筆保險費,被莫名其妙地控以詐騙罪投入監獄,他要坐10年的牢。聞此消息,女友離開了他。

10年太長,喬治過慣了熱烈、激情的生活,不知自己該如何打發漫長的沒有愛也看不到光明的日子,他對自己一點信心也沒有。

喬治在監獄裏過了鬱悶的第一個月,他幾乎要瘋了,這時,有人來看他。在華盛頓他沒有一個親人,他想不出有誰還記著他。

在會見室裏,他不由地怔住了,原來是花店的老板班。班給他送來一束花。

雖然只是一束花,卻給喬治的牢獄生活帶來了生機,也使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他在監獄裏開始大量地讀書,鑽研電子科學。

6年後,他獲釋,先在一家電腦公司做雇員,不久自己開了一家軟體公司,兩年後,他身價過億。

成為富豪的喬治,去看望班,卻得知班已於兩年前破産了,一家人貧困潦倒,舉家遷到了鄉下。

喬治把班一家接回來,給他買了一套樓房,又在公司裏為班留了一個位置。喬治說,是你每年的束花,使我留戀人世的愛和溫暖,給予我戰勝厄運的勇氣。

無論我為你做什麽,都不能回報當年你對我的幫助,我想以你的名義,捐一筆錢給北美機構,讓天下所有不幸的人都感受到你博大的愛心。

後來,喬治果然捐了一大筆錢出來,成立了“華盛頓·班陌生人愛心基金會”。

奉獻愛心,去愛每一個人,是每個人都很容易做到的事。

一句話、一個微笑、一束花就夠了,這對我們並不損失多少什麽,卻可能因此幫助別人走出困境,同時也美麗了自己的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一天睡覺8小時,那麽人生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睡夢中。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夢,遠在商朝就有占夢官專門為宮廷與貴族來解釋夢,並認為夢境會反映出吉凶禍福。《周禮》與《列子》將夢分為六種,"周公解夢"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

我們都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經驗,到底夢是怎樣發生的?發生在何處?為何在烹煮黃梁的短短幾分鐘就做了經歷五十年的夢(黃梁一夢)?有人一覺醒來,盡得醫學真傳(張元素"奇夢")?是莊周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莊周(莊周夢蝶)?哪種人不會做夢?要解釋這些夢的現象,還是要從中國古代的中醫與道家談起。

"中醫"看夢

中醫聖經《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合氣"所産生的,所以人的組成就包含兩大部份:"天的成份"與"地的成份"。"天"屬於無形,"地"屬於有形;所以人的生命不僅具有"有形"的身體,還蘊涵"無形"的成份;因此,人是同時生活在"有形"的空間與"無形"的另外空間。

中醫認為五臟(心、肝、肺、脾、腎)不僅能藏精,還都能藏神,所藏之神稱為"五臟神"(神、魂、魄、意、志)。神是五臟神之首,特稱為"元神"。元神是人真正的主宰。

當人在清醒時,就是由元神發出意識,並透過大腦發號施令,控制著身體,産生在"有形"空間的各種行為活動;而神、魂、魄等無形生命成份則是人在睡夢中,當身體休息時,在"無形"另外空間活動的主要參與者。

中醫尤其認為"魂"是睡夢的主角,因為魂白天出現在眼睛,晚上則回歸肝臟;魂在眼睛(靈魂之窗)就能看東西,魂在肝臟則會做夢。

"道家"解夢

中醫屬於"道家醫學",其實,基本上古代中國文化皆屬"道家文化"。古代占夢官就是將夢的情境與現實生活發生的事情做統合分析,配合陰陽、五行、八卦的原理,做出禍福吉凶的判斷。

現傳的"周公解夢"則是將大部份的夢境做條列式的歸納,例如夢到失火表示家運會昌隆,夢到落雪表示家中會有不幸。

周代之書《列子》(列子為道家修煉者)進一步說出解夢的方法。夢可分為六種,稱為"六候",並以清醒時所遇到事件"八徵"相配合,作為解夢的依據。

"夢"是人在另外空間的生活表現

到底夢是"真實"的,或是"虛幻"的?古語說的好:"夢如人生,人生如夢"。其實,人的生活包含兩大部份:現實的生活與夢裏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發生在有形的人世間,元神與身體是主要參與者,元神發出意識,控制身體,産生各種行為活動。當然,此時元神也會受到另外空間的生命成份所影響。

在夢裏生活中,發生在無形的另外空間,神、魂、魄等無形的生命成份是主要參與者。各種生命成份在各自的生存空間,産生各種行為活動。此時,身體處於休息狀態,但並非完全停止,各種另外空間生命成份的活動訊息會反映到大腦皮層,這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夢。

夢是生命在另外空間的活動行為,也就是人在無形空間的生活表現。所以,夢是"真實"的,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份。現實生活與夢裏的生活構成一個完整的人生,兩者會相互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麽古人那麽重視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為什麽"日有所思"會産生"夜有所夢"呢?思想也是有生命的,它存在無形的另外空間。在睡夢中,白天所産生的思想會參與另外空間的活動,而反映到大腦皮層,這就是夜有所夢。

當然,在另外空間有許多參與活動的生命成份,有自己的,也有其他人的,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也就産生形形色色各種情節的夢,這也是另外的一種真實人生,只是發生在無形的另外空間。

黃粱一夢,一過幾十年

唐朝有一位盧姓書生,在邯鄲的一個旅館遇到一位高人呂翁,呂翁送給他一個枕頭,盧生就枕著那個枕頭睡著了。盧生睡著後,做了一個很長的夢。他夢見結婚、中進士、生五個兒子、當節度使,最後當了宰相。活到八十歲,行將就木,他一驚懼,突然就醒來了,總共過了五十年。這時不遠處的黃粱還未煮熟,這就是有名的"黃粱一夢"。

為什麽身體在有形空間做夢只有幾分鐘,而在夢境的無形空間已過五十年?這是有形空間與無形空間時間差的問題,因為不同的空間有各自不同的時間。

張元素做"奇夢",盡得醫學真傳

金代大醫學家張元素曾做個"奇夢"。有天晚上,張元素在睡夢中,有人用斧頭、鑿子將他的心竅打開,然後放進書好幾卷,看到書名是《內經主治備要》,之後突然驚醒,覺得心口很痛,但是從此之後張元素心目洞徹(一種特異功能,包括天目與他心通),完全通曉黃帝、岐伯與扁鵲的學問。這是元神在睡夢中接受師父傳道的一種特殊方式。

莊周夢蝶,與萬物齊一,做逍遙之遊

在《莊子》(莊子為道家修煉者)一書中,有"莊周夢蝶"的故事,莊周自問:是莊周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莊周?莊子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

莊子認為人世間是非、有無的爭論都是沒有必要的,當跳脫人的的思想,與天地合一,達於道,就不會再去爭辯是非、有無,因為萬物是齊一的,不論莊周與蝴蝶都來源於道(《莊子》第二章齊物論)。莊子也認為當擺脫人心,與道合一,就不會有形體與思想之累,可遨遊於無窮,做逍遙之遊(《莊子》第一章逍遙遊)。

"真人"無夢

真人是道家修煉的得道者,壽命可比天地、無窮無盡,俗稱神仙。道家修煉是要"返本歸真",就是要去掉人的各種執著心與後天不好的思想,返回到先天的我,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元神"。

真人形神合一,與"道"合同,已達虛無境界,不受外界影響,沒有形體與思想的束縛,所以不會有夢。這在《列子》中記載說:"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莊子》也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結語

人具有"有形"與"無形"的生命成份,同時生活在"有形"與"無形"的空間;所以人的生活包含兩大部份:現實的生活與夢裏的生活。在"有形"的空間,我們稱為現實的生活;在"無形"的空間,我們稱為夢裏的生活。"夢"是人完整生活的重要部份,"夢"就是人的無形成份(神、魂、魄等)在無形的另外空間的生活方式與表現。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屬於依賴心,學佛必須要自學、自修、自證。

第二、誤以為求佛可以消罪滅障得福報,而自己依然迷執事境為真,貪求不捨,以致煩惱如故。殊不知學佛是依照佛的教導,掃除自己的迷誤,而明見自性,以脫出煩惱窠臼。而不是求佛消罪業、得福報的。

第三、於初下手時,不明學佛的究竟,沒有正確的決定。因地不正,故不免流於盲從。我們應該知道,學佛第一須明心見性。

第四、依賴他人。為使修道能夠速成,所以,一心想求得最高無上的法、最好的師父。於是就生起種種較量高低的分別之見,生起諸多門戶紛爭的見解,時時縈迴於心中。尤其在分別挑選不定時,這個法修了一點點,又去修那個法,而不能一門深入地專修下去。結果往往是走回頭路或走錯了路,空耗時光,一事無成。

第五、因為空耗時光、久無消息,於是就疑人謗法,或者是退轉不修了,半途而廢。

第六、貪取於法,以多為勝,樣樣兼之,不能一門深入,結果是徒勞無益。

第七、終日向外馳求,不知痛切參究自心。想起來了或有了空閒時間,則在佛堂裏修一下,念念佛、打打坐,或參參禪,一曝十寒,終不得益。有的人甚至把修法當做消遣之事,無關痛癢,結果畢竟是毫不相干,一事無成。

第八、不明“法無定法”之意。法法各有立場,不可強同,不依規矩而自生法見,妄自改基,以致修持不如法,而不得成就。

第九、以修行人善,為學佛之極致,不知究竟了義。以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學佛唯一的成就,卻不明白如何往生之義,以致修到中途不能再進。

第十、縱然遇到善知識,但以耳為目,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第十一、喜歡妄測他人的意境.而自成妄。如說:某人開悟了,某人沒有開悟,卻不曉得你要分別人家開悟與否,你自己須先開悟。你自己沒有開悟,如何能斷定人家是否開悟呢?人云亦云,妄自猜測,實在無意義,反而自心不清淨。

第十二、由於貢高我慢,對他人生疑生嫉,且恥於下問,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不肯或不好意思去問,更或輕慢初學,而不知自障其道。

第十三、先入為主,於法不知圓通變化,真性現前,不敢承當。

第十四、誤認無明為實,煩惱難除,菩提為佛獨有,我輩此生無份,而不敢擔當如來家業,不敢切實修證。

第十五、當行住坐臥、人事往來、種種習氣發生之時,一點也不自覺,任其流連往返,決不回顧自心。結果往往是雖然學佛修道,但卻不得受用。
 

學人果真能將上述種種弊端弄明白,切實精進修行,對境不生愛憎取捨之心,知道這些都是自性的妙用、自性的顯現,能透過現象而見其本質,這就是見性!

再經過除習的鍛煉,就是保養聖胎,讓它發揚光大,即能圓證菩提,倘若對境心有黏著,更或念念不捨,那就不能自詡見性。

要知道妄自尊大,未證謂證、未得謂得,是要下地獄、遭惡報的!不管是念佛、參禪,或者修密,均須妄念消融,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殞不可得。連虛空粉碎也不可得,連不可得也不可得,那才是證悟!

開悟後對境才有力量,不致為五花八門的物境所動搖。否則,說食不飽,遇境即失,不得真實受用。

所以,我們要時時反問自己,對境是否心還黏著?是否真的識得本來?假如對境為妄想所左右,産生愛憎取捨之心,那就生死不了,就須深自慚愧內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湖龍井》

産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為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為綠黃色,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厘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青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碧螺春》

産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銀芽顯露,一芽一葉,茶葉總長度為1.5厘米,每500克有5.8萬~7萬個芽頭,芽為白豪卷曲形,葉為卷曲清綠色,葉底幼嫩,均勻明亮。假的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
 
 
《信陽毛尖》

産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卷曲形,葉片發黃。
 

《君山銀針》

産於湖南嶽陽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製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沖泡看起來芽尖衝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後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假銀針為青草味,泡後銀針不能豎立。
 

《六安瓜片》

産於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內質香氣清高,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黃山毛峰》

産於安徽歙縣黃山。其外形細嫩稍卷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色澤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假茶呈土黃,味苦,葉底不成朵。
 

《祁門紅茶》

産於安徽祁門縣。茶顔色為棕紅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濃厚,強烈醇和、鮮爽。假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都勻毛尖》

産於貴州都勻縣。茶葉嫩綠勻齊,細小短薄,一芽一葉初展,形似雀舌,長2~2.5厘米,外形條索緊細、卷曲,毫毛顯露,色澤綠潤、內質香氣清嫩、新鮮、回甜,水色清澈,葉底嫩綠勻齊。假茶葉底不勻,味苦。
 

《鐵觀音》

産於福建安溪縣。葉體沉重如鐵,形美如觀音,多呈螺旋形,色澤砂綠,光潤,綠蒂,具有天然蘭花香,湯色清澈金黃,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轉甜,耐沖泡,葉底開展,青綠紅邊,肥厚明亮,每顆茶都帶茶枝,假茶葉形長而薄,條索較粗,無青翠紅邊,葉泡三遍後便無香味。
 

《武夷岩茶》

産於福建崇安縣。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蜒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俗稱“蛤蟆背”,內質香氣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豔麗,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於外”。體內發生的病變,必然會反映到體表,面色就是這種體表反映之一。 我國正常人的面色微黃,略帶紅潤,稍有光澤 ,中華醫學稱之為"常色"。病時,面色色澤發生變化,稱為"病色"。

中醫認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為肝病,色赤多為心病,色黃多為脾病,色白多為肺病,色黑多為腎病"。這種說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內在聯繫。

望面色要注意"色"和"澤"兩個方面。一般來講,不論什麽顏色,如鮮明、榮潤的,表示病變輕淺,氣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 ,精氣大傷。
 

面紅─

多為熱癥。部份高血壓病患者由於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而顯得"紅光滿面"。結核病患者由於低熱,兩面部呈現緋紅色,特別以午後為甚。紅斑狼瘡患者的面頰出現對稱的捏型紅斑。赤色見於頰(面頰及腮)上,是心臟有病。煤氣中毒時,面部也泛出櫻桃紅色,如面色通紅,伴有口渴甚至抽搐,常見於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熱疾病患者。
 

面黃─

要區別由疾病引起發黃或進食引起的發黃。胡蘿蔔素為黃色,許多新鮮的瓜果和蔬菜如:胡蘿蔔、南瓜、菠菜、木瓜等,其胡蘿蔔素的含量均很高,當進食過多,特別是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肝功能不全時,被吸收的胡蘿蔔素在肝內轉化為維生素A的過程發生障礙,就會導致鼻旁發黃,停食後很快消退。如果不是進食引起發黃,則面黃最多見的是黃疸病。加鞏膜及全身都為黃色,多見於黃疸型肝炎、膽道結石、膽囊炎,膽囊癌和胰頭癌等病癥。鉤蟲病病人由於長期慢性失血,造成面色粘黃, 俗稱"黃胖病"。中醫認為,黃色鮮明如橘色屬於濕熱,稱"陽黃";黃色晦暗如煙熏多屬於寒濕,稱"陰黃";面色萎黃,多為心脾虛弱、營血不足 ,面黃浮腫為脾虛有濕。此外還有瘧疾、藥物中毒(如大量服用阿得平)等,也可引起面黃。
 

面白─

健康人的臉色是白裏透紅,經常不出門在家裏待著的人皮膚也白,可病態白是色白如白蠟。比如在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虛寒病癥、貧血及某些肺病患者,裏寒的劇烈腹痛,或外寒的惡寒戰慄重者,可見面色蒼白,肝病見白色為難治之病。白色見於兩眉之間,是肺臟有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慢性腎炎等患者的面色,較正常人蒼白;鉛中毒時,患者以面色灰白為主要特徵,醫學上稱為"鉛容";寄生蟲病、白血病等患者,長期室內工作及營養不良者亦見此色;腸道寄生蟲病,面部可見白點或白斑。此外,出血性疾病、經常痔瘡出血、婦女月經過多,也會造成面色蒼白。休克病人因面部血液循環受阻,也會臉色發白,中醫從為,面色蒼白屬於虛癥和寒癥。如有些人,面色較白,體型肥胖,中醫稱這些人為氣虛,或陽虛之體。這些人儘管體胖,但體質較差,容易得感冒。
 

面青紫─

通常說來,面色青紫是缺氧所致。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窒息、先天世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都可出現面色青紫。胃部或腸部之痙攣性疼痛、蟲痛,膽道疾病引起的膽絞痛時,亦可使面色青紫。肺結核病晚期、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和嚴重肺炎病人,面色常鐵青。小兒高熱,面部出現青紫,以鼻柱與兩眉間較為明顯,是將發驚風的預兆。此外,忍受某種劇痛時,面部也可隱約顯出青晦氣。
 

面黑─

是慢性病的徵兆。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肺功能不全、肝硬變、肝癌等疾病患者,都可出現面色變黑。病情愈重,顏色亦愈濃。古語云:"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 ,必不病而卒死"。"庭"在顏面部最高位置,即額部,此處出現黑色,是病情危重的信號,病人常會衰竭而死。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砷劑、抗癌藥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變黑,但一旦停藥後又能恢復正常。中醫認為,面色黑為腎精虧損,可用補腎藥物進行治療。
 

望面色要區別常色中的客色與病色,客色是指健康人的面部隨著季節、氣候變化,或由飲酒、勞動、情緒變化、日曬等引起的臨時性面色改變,不屬病色,望面色時尤當鑒別。例如,劇烈運動、飲酒、日曬、情緒激動(害羞或憤怒)時,都能引起短暫的面部潮紅;寒冷、驚恐等刺激引起的毛細血管強烈收縮,則可使面色變得蒼白。

老年人的面部,可見許多散在脂褐色斑點,稱為"老年性色素斑 "。婦女在妊娠面部出現棕褐色對稱斑塊,稱為" 妊娠斑",這些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

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跟隨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後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諸葛亮(19歲)與友人徐庶等人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喜歡吟誦《梁父吟》(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戰術兵法,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27歲),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託。 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

於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來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其著述《三國誌》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陳壽記述,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等。

他嫺熟韬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一生對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留有讖(預言)《馬前課》於世。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