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一個官吏之家。

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跟隨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後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諸葛亮(19歲)與友人徐庶等人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喜歡吟誦《梁父吟》(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戰術兵法,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27歲),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

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託。 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

於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來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其著述《三國誌》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陳壽記述,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等。

他嫺熟韬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一生對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留有讖(預言)《馬前課》於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