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又稱營血不足證或血液虧虛證,為體內血液不足、肢體臟腑百脈失去濡養而出現全身多種衰弱證候的總稱。血虛證是氣、血、陰、陽四大虧虛證之一。

血虛,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失血過多,新血不及生成補充;脾胃虛弱,飲食營養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減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礙;久病不癒,慢性消耗等因素,均可導致血虛。

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都依賴於血的濡養,因而,在血虛時,就會出現全身或局部的虛弱的證候。

如面色不華,唇舌爪甲色淡無華,頭目眩暈,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體瘦怯,或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利,或兩目乾澀,視物昏花等,都是血虛的臨床徵象。

氣血的生成,一是靠營養物質的攝入,二是靠脾胃的運化功能。如果脾虛,則不能化生氣血,此乃導致氣血兩虛的重要原因。

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用現代醫學語言解釋即為:“脾”具有對飲食中營養物質進行消化吸收的功能(相當於西醫學中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而營養物質能為機體血液的生成提供必需的物質基礎,此是脾的生血影響。

因此,脾虛在血虛證的發生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根據中醫學“治病求其本”的原則,健脾則利於血虛的改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4 Thu 2010 04:32
  • 淡薄

假如有人問:在人間什麼樣的生活最快樂?毫無疑問的,淡泊的生活最快樂!假如再問:世間什麼樣的快樂最長久?當然也可以毫無疑義的回答:淡泊生活帶來的快樂最長久!

淡,是最美好的境界,所謂「雲淡風輕近午天」,淡泊的心境無比自在,淡泊的人生何等安樂。生活裏,「口中吃得清和味,心裏常思佛土居」,口味清淡能養生,飲食清淡可以帶來健康。

人與人之間,淡泊的交情更能持久,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

淡泊的生活裏,沒有惡人的迫害,沒有他人的嫉妒,淡泊生活樂何如!我們如何才能有淡泊的思想、淡泊的人生、淡泊的情調、淡泊的生活呢?

一、淡泊物欲能養廉

人生首先要建立的思想,也是應有的修養,就是對物質要有淡泊的觀念和態度。因為人的欲望無窮無盡,而世間的物質有窮有盡;以有限的物質要想滿足無窮的欲望,如何可能?

尤其物質生活過分豐富,吃則珍餚美味,出則豪華轎車代步,用則揮金如土,貪則樣樣佔有,如此人生,不巧取豪奪,如何能遂其所欲?不貪汙腐化,怎麼能供其揮霍?

所以人能淡泊生活,所用無幾;因為所用有度,怎麼會不廉潔呢?人有廉潔的操守,有清明的理智,必能獲得人尊,必能提升生活的品味,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二、淡泊名利能養志

人皆有志,但是有的人志在追求名位,志在獲得利益,對於名位、利益總是志在必得。因為用志不當,造成名利心太重,得失心也會增加,人生就會患得患失,如此生活怎麼會快樂呢?

假如能夠志在為國為民,志在為你為他,一樣的立志,但是為己則自私,為人則大公。所以淡泊名利能讓志氣更高遠、更廣大,何不把不當之志,移用為人生更高的追求呢?

三、淡泊人情能養格

人情很厚,固然熱烈,人情淡泊,也可致遠。人和人相交,不能只有五分鐘的熱度,一世的情緣,一生的友誼,都要靠平淡的往來,才可致之。

「人之相交,貴相知心」,人情只要志趣相投,品德互勉,誠實往來,重義輕利,則所謂歷史的感情,能淡泊才益見其高貴。

四、淡泊權勢能養望

有的人面對權勢就忘失了自己,所謂「小人得志則猖狂」。小人一旦作官,就有僚氣,古往今來,官僚多矣。官僚,人會敬畏,但不願親近;反之,人以淡泊能養望。

像古代就有平民化的帝王,平民化的將相,平民化的富商,平民化的長老;能夠平民化,反而獲得「眾望所歸」,這就是他能以淡泊養望也。

總之,「和」之一字起家,「德」之一字修身;「義」之一字用於社會,「淡」之一字為修身之大利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鼎器本是乾坤體,大藥原來精氣神。

若會攢來歸一處,須用同心三個人。

三個人,無他說,只要真師真口訣。

指破陰陽三品丹,方可存心待明月。

待明月,也莫遲,收拾身心且築基。

劈開塵心抛孽網,驅除五漏斬三屍。

斬三屍,見鑄劍,煉己通靈知應驗。

剛柔變化任施為,萬里驅妖如掣電。

如掣電,劍方靈,掛向南方護水晶。

若遇北方陰鬼起,一刀兩斷不容情。

不容情,常清靜,心中皎潔如明鏡。

鏡心寂滅若虛空,始得臨爐無弊病。

無弊病,可安爐,調和鼎器莫心粗。

言語不通非眷屬,龍興虎旺始堪圖。
 
始堪圖,觀復作,鑿開混沌鴻濛竅。

靜觀虎嘯與龍吟,自然華池神水到。

神水到,辨浮沉,莫教時過枉勞心。

鉛遇癸生須急採,金逄望遠不堪親。

不堪親,休亂取,地裂山崩難作主。

不知止足必傾危,盛夏嚴霜冬大暑。

冬大暑,不遭逢,三寶牢關密守中。

太極自然生造化,趁時搬取入黃宮。

入黃宮,須愛護,十月澆淋休失誤。

子行陽火虎龍交,午退陰符自保固。

自保固,暫相離,端坐忘言更待時。

輻轃循環終則始,三百六十莫違期。

莫違期,為則例,悟明真理須當契。

若還執著爻象行,只恐勞神形蠹弊。

形蠹弊,往來堅,只恐心機未得閒。

思慮慕真毫髮錯,鉛消汞散不成丹。

不成丹,思煉己,皆因失卻玄中理。

水乾火燥要調停,刑德臨門知進退。

知進退,勿憂凶,煉就爐中一點紅。

產個嬰兒兌氣足,三年溫養似癡聾。

似癡聾,真快樂,靜裏調神離軀殼。

東西南北任遨遊,出入往來乘白鶴。

乘白鶴,脫塵埃,三島神仙集會來。

一任桑田變滄海,我身無事掛靈台。

積功累德超凡世,依然現化度群迷。

那時方遂男兒志。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認為在臍下一寸五分氣海穴處,也有人認為在臍下三寸關元穴處。當然,意守丹田並非指僅守住一個穴位點,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定的範圍內。

在練功的初期,由於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馬上守住,可先採用逐步放鬆法,使思想漸漸集中,雜念逐步減少,從而達到氣沉丹田的入靜狀態。

應當理解,意守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預防和排除雜念,在運用過程中,不要過分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離。如果勉強死守,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緊張。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即意守時的注意力的強度。

意守強度太小,雜念難以排除,丹田也難以守住;意守強度偏大,雖然雜念可以減少,但易招致頭痛頭脹,精神緊張等不適症狀的出現。

所以,練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無”應偏大些,精神要放鬆,以頭不脹痛為度,這樣有助於排除雜念,幫助入靜。

隨著練功實踐的加長,可逐漸減小意守的強度,漸漸達到似守非守,綿綿若存的程度。

練功先哲們認為,通過一定時期的意守丹田鍛煉,內氣(此指感覺)就會在該區聚集,慢慢還會產生一些熱、重、脹以及類似熱氣流的感覺,並逐步明顯。再練下去,無需用意念引導,就可能自然地出現內氣循任脈~督脈循行的感覺。

部分女性患者,經期意守丹田如出現經期延長或經量過多的情況,可改為意守中丹田,即膻中穴部位。

膻中穴位於胸部兩乳之間,為中氣彙集開闔之處,也是任脈與脾、腎、心包等經絡彙集之處。意守膻中穴,具有調和氣血的作用,可調節和治療某些婦科疾病。

也有一些練功人,在呼吸下行而意守丹田會出現呼吸紊亂,導致胸悶、氣短;也有的感到小腹脹滿不適或疼痛。此時,應依具體情況放棄意守丹田而改變意守其它部位或外景。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繼明《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之後收書最多的道教叢書。纂輯者有二說:(一)清末賀龍驤校理《重刊道藏輯要》謂此書係清康熙(1662~1722)間彭定求撰輯;(二)《道藏精華錄》稱此書係蔣元廷編纂於清嘉慶(1796~1820)年間(經考查,以此說為是)。後書板被焚,書亦留存甚少。

光緒十八年(1892),四川成都二仙庵住持閻永和首倡重刊,至光緒三十二年刊成《重刊道藏輯要》,板存成都二仙庵。近年巴蜀書社用二仙庵板重印發行。《道藏輯要》係方冊本,共二百一十八冊,按二十八宿字號分集輯錄道書二百九十七種,其中輯自明正、續《道藏》者二百零四種,新增九十三種。

《重刊道藏輯要》雖稱“悉照原本式樣”刊刻,但在原刊本基礎上又增刻二十餘種(有“增刻”、“續刻”字樣),除去幾種目錄,實增刊十七種。新、舊相加,共三百一十四種,集成二百四十四冊(或作三十二套二百四十五冊)。現見兩種印本,收書稍有出入。

《道藏輯要》所收道藏已有之書,不盡按原貌轉錄,或不分卷,或刪略甚多。例如《雲笈七箓》不分類,且刪去數十卷之多。它認為道書“但貴發明妙蘊,不在多著文詞”,而不收錄《太平經》《無上秘要》《道法會元》《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等大部道書。所輯是否道藏之要或已盡道藏之要,自當別論。

《道藏輯要》的主要價值在於增收了正、續道藏以外之百餘種道書(包括重刊本續入的部份),其中絕大部份是明清時代新出的著作,為研究明清道教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道藏輯要》的選書標準反映了清代道教信仰的特徵。《凡例》首稱:“道有宗派,宜分主賓。此編於三清至尊、先天至聖而後,即按道派源流將南北宗祖所傳諸經丹訣挨次列入。”

又認為“內丹可以超凡入聖,外功只可卻病延年”,故內丹書收載尤多;而外丹爐火則“嚴為擯斥”;“一切符箓專本”,亦“概不列入”。

同時,它還反映了當時盛行的呂祖崇拜和乩仙信仰。其云:“古今聖真, 未可數計,妙道真傳,群推孚佑帝師。非特開南北宗派,傳經演典,至大至精,即片語只詞,亦必關合道妙,玄微難名。且敕普度,化被四洲。此中所載,不及千萬之一。僅就舊傳真本,敬謹列入,以惠學者。”

故全書收入不少托名孚佑上帝(呂洞賓)的乩降之作,如《太上玄元道德經解》《先天斗帝敕演無上玄功靈妙真經疏解》《九皇新經注解》《玄宗正旨》《玉樞寶經》《十六品經》《金華宗旨》《同參經》《五經合編》 (包括《呂帝心經》《先天一氣度人妙經》《延生證聖真經》《金玉寶經》《醒心真經》) 《呂帝文集》《呂帝詩集》等等。

又有文昌帝君降筆之作,如《文帝孝經》《文帝救劫經》等;歷代仙真(張陵、葛洪、許遜、陳摶等)降筆的乩仙著作,如《玉詮》等。

提倡三教歸一,也是《道藏輯要》的一大特點,除收入明標三教合一之旨的伍守陽《仙佛合宗語錄》等書外,又增收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通書》等,還收入諸葛亮、關羽的傳記、文集,以及文昌帝君的經書等等。

此外,《道藏輯要》(包括重利本),又收入一些新出的懺法和清規戒律書,如 《懺法大觀》《三寶萬靈法懺》《太上靈寶朝天謝罪法懺》《道門功課》《十戒功過格》《警世功過格》等。

以上內容特徵,使《道藏輯要》一書成為正、續道藏的重要補充資料,堪稱“續續 道藏”。有此一書,可使人略窺道藏之精要,並得覽其後所出之大批道書。這對研究明清道教信仰、南北宗派、內丹秘法、功課戒律、乩壇活動,以及宮觀焚修實況、三教合流思潮等,尤具重要價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口業最傷人,也最害己

口業清淨是人生的享受,因為如果從未因一時氣憤,惡口辱罵人,就不會斬斷多年的情誼,而人緣散去。

如果從未冤枉人,或毀謗別人的清白,使別人含冤莫白,清名受損,而含恨一生,無法做人,自己就不會走到受冤受辱,無法辯白的地步。

假若從未擋人廣學多聞,自己就不會如盲似啞,一切無知。

犯下一切大錯,必然會給自己帶來銷損福份,樹敵立仇的不平安的後果,何有享受可言?到了業報成仇之日,無論是住洋樓、別墅,別人也會找上門來找麻煩。

就是此人原諒我們,我們也會依因果循環之理,自然遇上類似的攻訐與麻煩,而如同活在監獄中一般。

所以口業之惡,可以稱為餓鬼惡、畜生惡、地獄惡。這是三惡道之罪惡。因此,要特別謹慎小心,避免因口業而招來三惡道最為痛苦之惡果。

人若墮入三惡道,必然是曾犯上非常重的罪之故。若無有造作人人無法赦饒的重罪,不會墮入三惡道。一墮入人間的三惡道,要再得到什麼好處、快樂,就難了。

因為,在三惡道中那有菩薩來行無量的慈悲?三惡道中那有可能成功?成功的事怎會跑到三惡道中?不可能!

三惡道是六道輪迴中最為淒慘的。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卻尚有苦處在,何況三惡道?人人要知墮入三惡道的嚴重性;若不知不覺,一味無明造罪,致業罪一犯再犯,積累深重,而在三惡道中逗留,則這個人就完了。

而所有的罪惡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慘的就是口業。口業可以說是三惡道最大的業因。

因為殺人生命,不過毀其一身的幸福,若有福份,來生換個身體,依然可以修行造福,創造事業。然而毀人清白,有時,禍延子孫,子孫尚要受累受辱。

在朋友的交往中,有時說錯一句話,將不該傳出去的話傳出去,就血光連連,血流成河。

對一位弘法的人而言,一句中傷,可能就造成許多無明的靈魂無依無靠,沈淪無救。

一個清淨慈悲的道場,只要一兩個人傳播謠言、是非,就道業中止,法緣休息了。等到謠言得到澄清,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原本可以成就的無量功德也付之東流了。

至於因為惡口而招來殺身大禍的,就更無窮盡了。這些,都只因動動兩片唇刀而已。等此惡業造成,三惡道也已形成了,已悔之不及了。
 

二、如何口業清淨

口業若清淨,聽到任何謠言,傳播出去之前,都會先思考:“這些謠言、中傷是真的嗎?說這句話的人,與被他中傷的人之間是否有利益衝突之處?他是否要利用我來傳播這謠言,幫助他取代別人的地位與利益?”

要去冤枉一個人之前,要先想想:

“這種冤枉我受的了嗎?這個謠言若非屬實,受傷害的人若不原諒我,結此怨恨我如何應付?我這樣做會使他無法出頭天嗎?會禍延他的親人,使他的親人抬不起頭嗎?此冤枉若有一朝暴白於世,洗清於世,我還有面目立足世間嗎?”

一思再思之後,必然閉口不談他人是非,出口即助人之言,鼓勵人之言,感恩人之言;如此,口業就清淨,口德就成就了。離生福遠禍的地步也就不遠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粥在我國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不論古今,喝粥都被認為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方式。

而且,簡單的一碗粥,衍生出上百種花樣,冷、熱、酸、甜、苦、辣、鹹,個中滋味如人生百味……相對於快節奏的速食快餐,這種於簡單中顯深刻的飲食總是我們亘古不變的情懷。

醫家說,粥的食療價值很高,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我們喝粥時也應該“對症”來喝。
 

~喝粥好處多~

中國人對粥最有感情,因為粥在中國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粥“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宋朝詩人陸遊甚至以為,食粥能長壽成仙。醫學界公認,粥能補益陰液,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

眾所周知,人們日常所吃的各類食物經過分解後,變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食物越細軟,就越容易被機體消化吸收。

由於粥是在相對溫度較低、時間較長的情況下熬出來的,可減少對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破壞和維生素的流失,並使一些礦物質能夠溶於湯中,使粥更具營養價值。

而且粥最大的特點是,可以輔以具有藥用價值的各種配料,如蓮子、薏苡仁、百合、扁豆、紅棗、茯苓、山藥、胡桃等;或者輔以含蛋白質豐富的羊肉、牛肉、魚肉、骨髓等或是含大量維生素的深色蔬菜和水果。

在經過不同的加工方法熬製後,使其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更具有滋補、祛病和養身之功效。
 

~喝粥應“對症”~

粥的養生保健價值很高,但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不同體質、不同季節、不同地域的人食粥都有講究。

根據中醫理論,人體的體質分為三種:平和體質、實性體質、虛性體質。

平和體質為正常人,體質上沒有虛、實、寒、熱方面的偏頗;實性體質包括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鬱質;虛性體質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實性體質宜清散為主、虛性體質以補益為主,平和體質以平補為佳。

其次,冬春可適時大補、夏秋宜清補。南北不同地域的人食粥也有所不同。

民間流傳著的健康粥歌,正是群眾智慧和經驗的結晶,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各種粥的功效。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蓮子;

要想皮膚好,米粥煮紅棗;

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

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

心虛氣不足,桂圓煨米粥;

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

清退高熱症,煮粥加蘆根;

血壓高頭暈,蘿蔔煮粥靈;

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

口渴心煩躁,粥加奇異果;

防治腳氣病,米糠煮粥飲;

腸胃緩瀉症,胡桃米粥炖;

頭昏多汗症,煮粥加薏仁;

便秘補中氣,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

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
 

~夏日多“苦寒”~

每值春夏之交,是陽氣發散的季節,夏季火熱傷陰,因此,有陰虛表現的人應以養陰為主,多食苦寒之物。

夏日養生粥:

杏仁粥:取去皮尖扁杏仁60克,碾碎,同粳米300克加水煮粥服用,有去痰止咳、下氣平喘之功效。

荷葉粥:將鮮荷葉一張洗淨後煎湯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然後加白糖調勻食用。此粥有防暑利尿、降壓之功效。

冬瓜紅豆粥:冬瓜500克去皮切丁,紅豆30克。先將紅豆加水煮沸後放入冬瓜和冰糖適量同煮成粥。有利小便、消水腫、解熱毒、止煩渴之功效。

苦瓜粥:苦瓜100克洗淨去瓤切成小塊,先將食米100克淘淨加水煮沸後再放入苦瓜、冰糖、精鹽適量煮成粥。有消暑降熱、清心明目、去煩解毒之功效。

菊花粥:黃菊花20克,食米150克,菊花煮水去渣後,與大米同煮成粥。常食有利尿、防暑作用。
 

~熬粥有講究~

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一碗粥下肚,會覺得機體臟器清新、通體舒暢。很多人因此喜歡喝粥,還有很多人喜歡享受熬粥的樂趣。

熬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煮粥用的米既可先用清水浸泡五至六小時,然後下鍋,也可淘洗乾淨後直接下鍋。先浸後煮,可縮短煮粥時間,但浸泡易導致養分流失。

2、先用旺火煮至滾開,再改用小火將粥湯慢慢收至稠濃。粥不可離火。而且要求粥須一直用小火煨至爛熟。

3、粥在製作時,應注意水要一次加足,煮粥一氣呵成,才能達到米水交融、柔膩如一的特點。

4、花色粥的製作,以煮好的滾粥沖入各種配料佐料,調拌均勻即成,如生魚片粥。也可以先將配料炒製,再加入高湯和水成湯,以之煮粥。

5、若配方中有不能直接食用的藥材,則可先熬煮中藥成為藥汁,過濾掉沉澱後再加入米或麵煮粥,或先將中藥研成粉末,再入粥與米同煮;若粥中的配料形體較大,應先進行刀工處理,再下鍋煮粥,以使粥稠味濃。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是指因大腦興奮性提高,造成睡眠時間不足,或是睡眠的不深熟,大都兩者並存。

失眠可分為起始失眠,間斷失眠和終點失眠三種。

(1)起始失眠,在開始睡眠時就不能入寐,即不容易睡著和睡著得慢,到後半夜或將近天亮的時候才睡著。這種前半夜失睡是最普通的一種,大都由於生活緊張、憂慮、焦急和恐懼等所引起。

(2)間斷失眠,是間歇、中斷和不寧靜的睡眠,常有惡夢和夢魘發生。中年人有消化不良者較易產生。

(3)終點失眠或早醒失眠,入睡困難但持續時間不長,後半夜醒後即不能再行入睡,是高年齡的必然現象,常在血管硬化症和高血壓症中遇到,精神憂鬱症者常有此類失眠發生。失眠者常伴有頭痛、頭重、頭暈、頭眩、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心跳、手顫、身體衰弱和精神疲乏等自訴。

失眠的病因可歸納為環境性、身體疾病性和精神性三大類。

精神性失眠往往以失眠為主要症狀,長期而持續的、緊張而過度疲勞的工作能產生神經衰弱而有失眠的症狀,但大多精神失眠的病例,不一定有工作過度的事實。病人自覺症狀的嚴重性,常與客觀觀察及檢查不一致,其他輕性精神病如癔病和強迫症,重性精神病如憂鬱症、躁鬱狀態、神經錯亂和精神分裂症等也可有失眠的情況。

身體疾病性失眠多由疼痛,不舒服和大腦刺激而致,神經痛和神經炎、關節炎、牙痛、膿腫,炎症、 外傷等都可以因為劇痛而不能入睡, 或已入睡而痛醒。其他各系統的疾病也都可引起失眠。

環境性原因如溫度不適合、光線太亮、聲音太鬧,臥具不合適等也可造成失眠。
 
失眠可根據不同的伴隨症狀及檢查,作出病因診斷。

現代醫學對失眠的治療,除應用安眠藥、鎮靜藥進行對症治療之外,根據不同的病因診斷給予治療。

中醫對本病素有認識,又稱“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等,是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種病症。

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陽不交陰、心腎不交、 陰虛火旺、肝陽擾動、心膽氣虛,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響心神而導致不寐,但總是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有關。其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狸貓的身上,會發出一種很難聞的氣味,這種氣味足以對草叢中的小昆蟲進行迷惑,讓它們找不到方向。受到迷惑的小昆蟲,往往會因為迷失了逃跑的路線而成為野狸貓的囊中之物。

野狸貓還會把這種氣味,噴射到小昆蟲的洞裏,讓它們自動地鑽出洞穴,野狸貓趁機將它們捕獲。這是野狸貓的詭計,野狸貓的一生,就是靠著這種迷惑人的詭計而生存的。

土豹很愛吃野狸貓,本來土豹是找不到野狸貓的,但野狸貓散發出來的難聞的氣味卻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每當野狸貓施展自己的詭計時,也就對自己構成了威脅,它在迷惑別人時,同時也給自己佈下了陷阱。土豹順著這種氣味便可以輕鬆地找到野狸貓,並將它吃掉。

野狸貓永遠都不會知道,詭計使自己得利,也使自己喪生。

墨魚在水下會噴出一團黑黑的墨液來隱藏自己。在他逃跑或是進攻敵人時,每次都能成功。噴墨液,是墨魚的一個詭計,因此它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捕住小魚小蝦。而它逃跑的時候,同樣也會施展如此的詭計,攪混海水。

漁民們要想捕捉到墨魚。本來並不容易,但墨魚噴出的墨液,卻會浮上水面。漁民們根據水下冒出來的一團團墨液,撒下大網,一捕就是一堆,輕鬆得讓人難以想像。

卷葉蟲是一種樹蟲,有手指那麼大,卷葉蟲沒有嘴,它的整個身體就是一張嘴,大得很。卷葉蟲常常會把自己縮成一團兒,偽裝成樹上的一片卷起來的葉子,並且吊在樹枝上,這當然是一種詭計。

那些需要做窩的蟲子們,往往真以為這是一片卷起來的葉子,於是便爬過來,鑽到裏面,開始在裏面做窩。誰知,這正好是爬到了卷葉蟲的大嘴裏。卷葉蟲縮緊身子。將鑽進來的蟲子吃掉,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事情了。

麻煩的是,偽裝的卷葉蟲碰上了黃翅鳥。黃翅鳥辨別卷葉蟲的方法,就是觀察樹葉中哪一片葉子卷成了一團兒,並且吊在樹枝上。黃翅鳥專挑卷起的葉子啄食。如此斃命,卷葉蟲就變得很不幸了。

據一項調查表明,世界上那些喜歡利用詭計生存的動物。反而更容易受到威脅,它們遭遇危險的概率,或乾脆說,它們被其他動物吃掉的概率,總是大於那些沒有伎倆可施的動物。更何況,總愛施展詭計的人,又是多麼地讓人厭惡。

做一個老實忠厚的人,雖然沒有多少心眼兒和計謀,但這樣的人生卻是無懈可擊的。也因此,老實人在社會和人群中,也是相對安全的。

從人的一生中看,還是做一個沒有詭計、不懂得陰謀的老實人風險更為少些,活得也更為安然些。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經歌,真經歌,不識真經盡著魔。
 
人人紙上尋文義,喃喃不住誦者多。

持經咒,念法科,排定紙上望超脫。
 
若是這般超生死,遍地釋子成佛羅。

得真經,出洪波,不得真經莫奈何。
 
若問真經端的處,先天造化別無多。

順去死,逆來活,往往教君尋不著。
 
真經原來無一字,能度眾生出大羅。

要真經,度自己,除非同類兩相和。
 
生天生地與生人,豈離陰陽造化窩。

說真經,不脫空,西川澗底產黃金。
 
五千四十歸黃道,正合一卷大藏經。

日滿足,氣候通,地應潮兮天應星。
 
初祖達摩親口授,真玄妙法蓮化經。

初三日,震出庚,曲江上,月華瑩。
 
花蕊初開含珠露,虎穴龍眠探濁清。

水生二,藥正真,若待其三不可進。
 
壬水初來癸未來,須當急採定浮沉。

金鼎煉,玉爐烹,溫溫文火暖烘烘。
 
真經一射玄關透,恰似準箭中心紅。

遍體熱,似籠蒸,迴光返照入中宮。
 
一得真經如酒醉,呼吸百脈盡歸根。

精入氣,氣忽神,混沌七日復還魂。
 
這般造化真消息,料得世人少人論。

活中死,死復生,自古仙佛賴真經。
 
此個造化能收得,度盡閻浮世上人。

大道端居太極先,本於父母未生前。
 
度人須要真經度,若問真經癸是鉛。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