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敘述三官之職掌為:
三官分屬三元,上元一品天官,分左右中三宮,三宮之下各有三府,每宮有十二曹,天官三宮共有九府三十六曹。天官治於元陽之上,太空之中,其職責在考核天上諸真仙大神功過罪福。上元天官之中宮稱為:太玄都元陽七寶紫微上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諸天大聖,一切尊神,諸天大神無鞅數眾」。紫微宮置有左右中三府,左府主生,右府主死,中府主生死罪錄。左宮稱為:太玄都元黃太極左宮,「總主上真已得道,過去及未來得道及百姓,男女人生命錄籍」。右宮稱為:太玄都洞白太極右宮,「總主上真已得道,過去及未來得道及百姓,男女人滅度仙錄及 罪簿死籍」。
中元二品地官,治山洞空玄之中,其職司在考核五嶽五帝,九土土皇及地上諸仙功過罪福。所謂「普統地上五嶽四維八極神仙真人神靈....滅度生死,功過罪簿籍之事。」地官亦分左右中三宮,三宮之下各有三府,每宮有十四曹,地官三宮共有九府四十二曹。中元中宮稱為:洞空清靈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地上諸神仙已得道諸大神」。中元左宮稱為「南極洞陽左宮,「總主地上九土土皇四維八極諸靈官」。中元右宮稱為:酆都陰天右宮,「總主地上諸靈官,已得道過去及未得 道學者百姓男女人罪簿死籍」。
下元三品水官,治九江洞室,其職司在考核水中諸帝河神,水中一切神靈及死魂之功過罪福。所謂「並統三河四海九江水府,淮濟四瀆水帝神王河伯諸大聖,水中一切神靈。」水官亦分左右中三宮,三宮之下各有三府,每宮有十四曹,水官三宮共有九府四十二曹。下元中宮稱為:暘谷洞源宮,「總主水帝暘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諸真人,水中諸大神,已得道過去及未得道及百姓男女人仙簿錄籍」。下元左宮稱為:清冷宮,「總主水中萬精蛟龍鯨魚水災大會水母龍門度數之期,百姓男女人籍錄生死功過簡對輕重之事」。下元右宮稱為:北酆都宮,「總主水中積夜死鬼謫役年劫及百鬼萬靈事,百姓男女人應死簡錄黑簿」。
據《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職掌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並稱「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
為了推尊此三位天帝,南北朝所出的多種道書,又以兩漢流行的元氣論對其神格進行刻畫。
《三元品戒經》稱:「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氣置上元三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皇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極黃之精而成,……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總主水帝湯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
據《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等所載,三官大帝的主要職責是於三元日考校人間善惡,給以罪福,曰:「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十天靈官,神仙兵馬與無鞅數眾,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同下人間考定罪福;七月十五日,為中元九地靈官,神仙兵馬與無鞅數眾,名山洞府神仙兵馬同下人間,校錄罪福;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溪谷大神,水府靈官同下人間,校定罪福。」《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即具述三官大帝分設九宮二十七府一百二十曹以考校世人之事。
元代所出之《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壽真經‧開明三景章》曰:「三元帝君職任宰禦,巡曆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萬靈君臣人物善惡,悉主隸焉」。據此,天上地下、三界十方之萬類種種,皆歸三官大帝管轄。
據民間流傳道經《太上三官賜福妙經》簡稱《三官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上元天官,為玄都元陽一品,居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主宰眾生善惡之籍,致諸天升降之司,號曰: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為青靈洞陽二品,居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五嶽八極四維,考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號曰: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下元水官,為暘谷洞元三品,居青華宮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水帝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功過之由。號曰: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三官誥》云:「唯三聖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貫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