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我們應該對人體發出的不良信號,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釀成大禍。

我國古代就有“我命在我 不在天”的口號,這真是一句革命性的口號,對於我們現代人同樣適用,強調的是不要把身體的全部交給無知的慣性。健康是自己的,除了自己,別人誰能那麼隨時隨地細緻的關心呢?因此,請讓我們來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吧!

來看看哪些身體小問題在告訴你:危險啦!
 

1、起床後的四個信號

人的一天在不同階段身體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康發出警示信號。

清晨醒來如果頭暈、頭昏,可能是出現了頸椎骨質增生或血黏度過高等疾病。

如果在起床活動二十分鐘後浮腫還不徹底消失,提示可能有腎病或心臟病。

晨起惡心嘔吐,除去懷孕的原因,如每天早上都如此,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或肝膽有病。

晨起小便,如果尿液棕色,提示肝臟可能出現問題。
 

2、清晨對鏡觀察臉色

洗臉時對著鏡子觀察,看看自己的臉色有沒有什麽異常:

如果發現自己臉色潮紅,可能與心臟病或高血壓有關。

如臉色帶黃,還伴以身體疲倦,很可能是黃疸型肝炎。

如發現眼睛顏色改變,充血、渾濁、色黃,應馬上去醫院看醫生。

如眼瞼蒼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鐵性貧血。

如眼角膜出現一圈模糊的灰環,說明心臟可能有問題,如果是三十至五十歲的男性應馬上到醫院就診。
 

3、刷牙留意牙齒口氣

刷牙時如果牙齦出血,很可能是牙周病,因為如果牙齒健康是不會出血的。牙齒出血也可能與肝病有關。這種現象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很普遍,還會伴有鼻子流血、月經過多。

主要原因是肝細胞損傷後,肝臟產生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繼而凝血機制發生障礙。一般牙出血的肝炎病人可以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K及其他止血藥來緩解病情。

如果出現口臭、口氣重,則可能是牙周病引起,同時,胃病、肝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或缺乏微量元素鋅和維生素B都可能導致口臭。

比如,胃幽門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持續性口臭,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饑餓感和胃痛。一旦吃飽喝足,口臭會隨之減輕,而隨著幽門螺杆菌的根治,口臭也會自動消失。

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腎臟的健康。當腎功能衰竭時,由於不能正常代謝,體內肌酐、尿素氮含量增高,口中就有一股特殊的氨氣味。
 

4、飲食上的大病先兆

如果總感到口渴,要去查查血糖和糖耐量,看有沒有可能是糖尿病。

如果在清晨四至五點鐘醒來有強烈的心慌饑餓感,並且伴有疲乏無力,直到吃早餐後不舒適的感覺才逐漸消失,提示可能是糖尿病傾向。

如果吃油膩食物後上腹部疼痛,並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膽疾病。

如果食欲亢進,體重卻減輕,可能患了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如果沒有食欲,見到油膩就惡心,易疲勞,可能是患了肝炎。

如果出現食不知味,並伴心悸、多夢、失眠等。這就意味著心臟功能受到了損害,是操勞過度所致。當口中乾澀,舌苔厚重,嚐不出食物的滋味時,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臟發生病變。

如果飯後總是出現反酸、腹脹或腹痛等症,提示積食了,要多吃新鮮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以易於消化。
 

5、手部的警示信號

觀察自己的雙手,如果發現指尖比指節更粗大,可能是患有較嚴重的肺部疾病。

如果指甲生長緩慢,沒有光澤並且變黃變厚,提示淋巴系統出了毛病。

如果手背靜脈突出,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越加明顯,也提示有心臟病的可能。

如果手掌泛紅,可能是肝臟出現問題及內分泌失調。

如果過度興奮或緊張時手掌常潮濕出汗,可能有甲狀腺的異常。
 

6、眼睛的警示信號

眼睛發花,眼角乾澀,看不清東西。這是肝功能衰弱的先兆。如果按一按肝臟四周,就會有發脹的感覺,這時除了及時就醫外,還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讓眼睛太疲勞。

如果經常眼睛疼痛,除了用眼疲勞外,老年人出現這種情況要提防青光眼。

眼科醫生經過調查發現,人容易發生眼睛疲勞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

眼睛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於屈光異常、用眼過度、眼睛疾病、眼睛發育異常等方面造成的。

體質及生活方面的因素:四十歲以上的人,眼睛開始老化,但又沒能及時配老花眼鏡,則容易發生眼睛疲勞。

環境方面因素:工作或學習場所照明不足,讀寫與工作時間長、視距不固定如:在車船上讀寫和工作等,可以造成眼部緊張。眼睛超負荷地工作,不僅容易發生眼睛疲勞,而且還會引起近視和其他疾病。
 

7、耳朵老是嗡嗡作響

這是腎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有時還會伴隨著腳痛、腰痛、尿頻等症狀,工作過於勞累的人尤其要注意,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少飲酒,少吃生薑、辣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8、鼻子的警示信號

鼻子不靈,同時經常咳嗽,有時甚至呼吸困難,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標誌。病人首先要注意飲食,戒煙或者控制吸煙量,也不要和經常吸煙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鮮瓜果和蔬菜,加強體質鍛煉,防止肺部合併症的發生。
 

9、嘴的警示信號

嘴唇感覺麻木,身體日漸消瘦。這表明胰腺功能在逐步衰退,主要是由於飲食失調、饑飽不當所致,由於胰腺不好,會殃及胃部,當胃受到損害時,嘴唇就會明顯地變得乾燥。這時除了調整飲食外,還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膩的食物。
 

10、上樓梯困難

上樓梯時如感到心跳加速、心慌、胸悶,表明心臟功能較弱。

如感到胸部憋悶,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應該儘早抽空去看醫生。
 

11、工作中的信號

工作時如果感到記憶力太差、健忘,可能是神經衰弱和動脈硬化所引起的。

如果經常打瞌睡,除了睡眠不足外,還要多想想其他的原因。

如果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內臟有了毛病。

如果伸懶腰時腰痛,多半要考慮坐姿不良。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忍界~~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話,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氣,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是一種眼光,忍是一種胸懷,忍是一種領悟,忍是一種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種規則的智慧。

忍有時是怯懦的表現,有時則完全是剛強的外衣。

忍有時是環境和機遇對人性的社會要求,有時則是心靈深處對人性魔邪的一種自律。

學會忍,是人生的一種基本謀生課程。懂得忍,遊走人生方容易得心應手。當忍處,俯首躬耕,勤力勞作,無語自顯品質。不當忍處,拍案而起,奔走呼號,剛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氣。

懂得忍,才會知道何為不忍。只知道不忍的人,就像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揮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大多數的揮舞動作,只是在不斷地浪費自己的體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明忍,始易明不忍。是故忍界其實也是不忍之界。
 

~~持界~~

人只有兩隻手,能抓多少東西?

抓住一樣東西,就意味著放棄了更多的東西。放棄和失去,其實始終是人生的大局。不要以為得到了什麼,其實人時時刻刻都是在失去,失去時間,失去生命,失去更多的財富,失去更多的機會。

不要抓得太緊。抓得越緊,丟失的會越多。

持到手的,莫要沾沾自喜。未持到手的,也莫要灰心喪氣。生命的旅程太短,世間的精彩太多,持有什麼,不持有什麼,都不是人生過程的關鍵,關鍵是在選擇。

選擇,是人生過程中最精彩也最具有誘惑的課題。而持有,只是選擇之後的一種隨機或必然的結果。

當選擇的命題被完成之後,所選擇事物的結果於個體的生命來說,雖然影響可能很大,但已不是生命的個體所能完全左右的了,所以也就無足輕重了。畢竟,那已經脫離了生命個體的願望軌道,而進入了事物發展規律的軌道。

人生關鍵的課題是選擇,但人生最難的卻是人要不停地選擇。有時候剛完成一個選擇,又得進行另一個選擇。有時在開頭選擇對了,在第二步卻可能選擇錯。

有時一直都做了適合自己的選擇,到最後一個選擇前卻走到了另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上。

是故,持界不是講持有什麼,而是講選擇什麼,放棄什麼。我們應該明確我們不需要什麼。畢竟我們心的欲望太大,而我們的手太少。只有學會放棄,才能更好地持有。放棄才是人生的大學問。持界其實更是一種棄界。
 

~~悟界~~

當火會燙手被教給小孩子時,仍然會有很多被燙得縮回去的動作在歷史中不斷被重複。而沒有被教給的東西,也有很多被小孩子所發現。

人的悟性,是一種神奇的事物。不同的悟性,同樣的環境,同一個事件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果。心騖神遊,不可預知,奇妙無比。

眼睛,心靈,表現,人生的過程其實是不斷悟的過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見悟是一直到生命結束都在不斷進行的。

悟界不是指教別人的做秀和個人英雄的自我表現,而是不斷完善自我心智的內修。悟界更是一種自省和自律。悟界更多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的世界。

但是首先要通過改造自我或者主觀世界,然後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

是故悟界不單純是一種心智的活動,更是一種言行的活動。悟界也是一種做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風水~

所謂風水,其實就是巒頭與理氣的學問。簡單來說,巒頭是環境風水學,理氣是飛星風水學。風水擺設是先看巒頭,後看理氣,再配合大運星運,最後才計算流年星運。

巒頭有外巒頭和內巒頭之分,外巒頭是指屋外的環境風水,內巒頭當然就是指屋內的擺設。

如果沒有壞的巒頭,根本無須理會理氣,因為無論凶星降臨在哪個方位,都不會造成影響,只要巒頭做得好,便不受理氣影響。

巒頭:代表形格上的擺設。您將沙發靠牆,沙發前擺一張茶几,這一種便是巒頭,是空間的方位學。

理氣:地球不斷轉動運行,整個地球以至整個宇宙的氣場每天、每年不斷變動,形成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風水方位,這種根據時間去確定風水方位的學問,就是理氣。

巒頭上不好,不是每時每刻都發生的,還要計算理氣上在哪段時間不好。所以風水一定要配合時間,風水物品的擺放也要根據不同的時間來確定。
 

~什麼是羅盤~

羅盤是用來定房屋坐向的,如坐南朝北,坐東朝西,這是我們常用的表示坐向的說法。但風水師將坐向分成二十四個坐向,每十五度一個坐向,只有用羅盤才可定出這麼精確的坐向。

羅盤一般由地盤和天盤組成。地盤是正方形,或稱托盤,上有十字形兩條線,中間鑿有一個凹圓。天盤是圓形,盤底略凸,置於地盤的凹圓上可以旋轉。天盤中間裝有一根指南針,大致指向南方。天盤和地盤象徵天圓地方。

天盤上的指南針。風水先生稱為正針。正針所指的方向實際不是正南。為了測定正南,又設立了縫針。縫針與正針之間形成磁偏角。

圓盤上的圈層有的簡略,有的複雜。少則三層,多則四十多層。每層都有文字或符號,都有特定的意義。在沿海的福建漳州、廣東興寧,內地的安徽休寧、江蘇蘇州都有不同的羅盤。
 

~如何準確測量房屋坐向~

要準確測量一間房屋的坐向,最好站在大門外兩米遠處,面對大門去測量。將羅盤放於胸前,羅盤的邊線與大門口平行。用羅盤測定房屋坐向的時候注意不要受周圍磁場的影響!
 

~坐向選擇與八字的配合~

如果您的八字喜木,選擇坐東朝西的房屋為好,八字喜火、土,選擇坐南朝北的房屋為好,八字喜金,選擇坐西朝東的房屋為好,八字喜水,選擇坐北朝南的房屋為好。
 

~自建房的基本選擇~

風水學上有個很重要的口訣'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建房要左右對稱,才能稱得上陰陽平衡。房前擁抱的空間稱為'明堂','明堂'內有屋有水為好,如修有左右偏房或車庫,水池或魚池。'明堂'前一定要有關攔,才能藏風聚氣。屋後依靠的地方稱為玄武,高大為好。
 

~八方與八卦的關係~

1、東方是震卦,代表長子,五行屬木。木掌管人的肝、膽和手腳。

2、東南方是巽卦,代表長女,五行屬木。掌管與震木相同。

3、南方是離卦,代表中女,五行屬火。火掌管人的頭、心臟和血液。

4、西南方是坤卦,代表母親,五行屬土。土掌管人的脾胃。

5、西方是兌卦,代表幼女,五行屬金。金掌管人的肺、喉嚨和鼻舌。

6、西北方是乾卦,代表父親,五行屬金。掌管與兌金相同,但還要加入大腸。

7、北方是坎卦,代表中男,五行屬水。水掌管人的腎、腸、膀胱和耳朵。

8、東北方是艮卦,代表幼子,五行屬土。掌管與坤土相同。
 

~空間風水的運用~

如何將空間的分佈和擺設套入生活中?首先要將家裏分成就宮(八方和中宮),將八卦寫進八方。如果您是家庭主婦,將坤位(西南方)圈起來,那一個便是您所屬的方位了。如果您是家裏男主人,西北乾方是屬於您的方位了。

一間屋如果缺角,代表哪個方位的家庭成員出現問題。

如果家庭成員有長期生病、工作不如意等,先檢查他所在的方位或代表他的方位有什麼不利的擺設,如家中東方放仙人掌,長子經常會骨痛;如果西方有火爐,幼女會聲音沙啞,鼻喉出問題。

另外要看家中成員每位的八字,喜歡哪個五行,就在代表他的方位擺放屬此五行的物品。如長子八字喜火,在東方擺放爐竈、電視、電腦等屬火的物品對他有利,如放置魚缸,則對他不利。

怎樣確定家庭成員八字的五行喜忌呢?如果您不懂八字,最好請專業的老師為您確定,這畢竟關乎每個人一生的補救問題。
 

~易卦運用~

坎卦:代表正北方、代表水、影響家中的中男、公司裏董事長之下的總經理,也代表社會上的壞分子。

坤卦:代表西南方、代表土、影響家中的母親,也代表大肚子的男性。土掌管胃,所以母親一定要掌管全家人的胃。主婦能夠煮出好飯菜,丈夫自然喜歡回家吃飯,小孩子脾胃健康,活潑可愛,家庭自然幸福。

震卦:代表正東方、代表木、影響家中的長子,如果房子東方缺,表示沒有兒子,或兒子多病。這個卦也代表徒弟、班長、同輩中的領袖。在動物中,龍、蛇馬都屬震卦。

巽卦:代表東南方、代表木、影響家中的長女,這個卦也代表僧道、寡婦等人。

乾卦:代表西北方、代表金、影響家中的男主人,亦代表政府官員、名人、長者。乾代表的動物是馬、天鵝、獅子、大象等。在身體上,乾代表頭、骨、肺等部位。

兌卦:代表正西方、代表金、影響家中的幼女,兌卦也代表妾、娼、明星、占卜、風水、翻譯、巫師等人。

艮卦:代表東北方、代表土、影響家中的幼子,亦代表社會中的小人物、閒人、山林隱士、童子,以至小孩玩具。

離卦:代表正南方、代表火、影響家中的中女,亦代表穿甲胄、穿紅衣、配槍的人,身體流血或發熱的人。也代表眼睛、血液、心臟。
 

~飛星重要術語~

1.到山到向:
從2004-2023這20年時間,地球進入二十年的八運當中,以下六種山向大旺大發,稱為到山到向(坐山的八運星飛到家宅的坐方,向首的八運星飛到家宅的向方),您家的坐向如是其中之一,便可丁財兩旺。乾山巽向、巽山乾向、未山丑向、丑山未向、亥山巳向、巳山亥向。

2.上山下水:
在八運裏,以下六種坐向稱為上山下水(坐山的八運星飛到家宅的向方,向首的八運星飛到家宅的坐方),這是大凶之局,丁財兩失:艮山坤向、坤山艮向、寅山申向、申山寅向、辰山戌向、戌山辰向。如貴宅落入其中之一坐向,便要考慮搬家,或請專業風水師為您調理化解。

3.雙星到坐:
假如坐方和向方的八白都同時飛到坐方,這叫雙星到坐。坐管人丁,這代表家宅中人丁很旺,但向星也飛到坐方,即龍神飛到山,代表破財。因此,居住此屋的人身體健康,卻與財富無緣。

4.羅盤出卦、出線、兼山兼向
羅盤上有八個卦,每卦有三山,合計二十四山。羅盤上的十字線重疊在卦與卦之間的,稱為'出卦',犯了凶煞,代表住在這個屋的人精神出現問題。

羅盤上的十字線重疊在一個卦內的山與山之間,稱為'出線'(如坎卦包括壬子癸三山,坐向重疊在壬子或子癸之間者),也犯凶煞,但較出卦輕些,可請風水師調理化解。

羅盤上的每山為十五度,又將其分成五格,每三度一格。十字線落在中間九度內的為正山正向,落在兩邊三度內的為'兼山兼向',其運盤的排法和正山正向不同(正向者也叫下卦,兼向者也叫替卦)。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功夫以修持先天真氣、追尋返還先天之路而稱著與世,以此來衡量功夫是否得道,因而被冠以神秘的東方文化,神秘的道家文化的核心是潛能的溝通與激發。靈修即靈魂的修持,元神的修真以得到超越時空的能力與智慧稱之為得道、徹悟。

人們在父精母血(卵)的結合,開始了始生。在母胎之中經四時之法成、五行運造化,八卦造玄機於太虛之氣互摩互蕩形成了先天的奇經八脈,主宰著人體生命的動、靜、聚、散、升、降、開、閤吻合先天八卦,此八脈的運行路線是向心運行,並形成先天的秉賦,素慧。

在與太虛之氣相互召感之時得到元神的投胎、輪迴,從而形成了一個複合型的人性,成為萬物之靈。

人在脫離開母體、初生即關閉了自身的奇經八脈,陰神也閉而不開,元神隱而不現。整個人體生命處於一種沉寂狀態。開始了後天之路,運轉五臟六腑功能,形成後天十二經脈。

但是與生俱來的各種功能俱以關閉,只有機緣巧合與外界時空相溝通時而顯現出了秉賦等先天的慧根,而被世人所稱奇《人在始生之機既已俱備了父母家族遺傳基因、四時、陰陽交感形成的屬性,太虛之氣產生的慧根,元神的宇宙屬性(元神是永恆的歷經宇宙始生與時空俱生的元神,元神來到人體即開始了生命的歷程,生命的人生運程是由元神掌控的。各項秉賦,素慧只是人體的硬件功能,元神直接統領於人體整個潛意識。人的潛意識一旦發出各項指令人們就會感到非常自然的去聽命無需自身的思考。)》。

人在出生後後天系統的完善,並開啟五大感官(聽、視、聞、觸、味覺)。心靈之窗逐漸關閉,潛意識元神俱以隱而不現,漸整個後天過程經過學習、認識、等等的手段形成了有思考、判斷能力等等是否對錯觀念的顯意識。

顯意識顯現是潛意識的冰山一角,顯意識是後天學習、認識等等條條框框行為約束,並對事物的認識根據該與不該進行記憶與遺忘。

而潛意識是沒有任何條框、倫理道德、是否對錯而是對所經歷、發生的一切事物俱以保存在人體黑匣之中,顯意識接受外界是靠五官感應,而潛意識是靠綜合信息來記憶的。

潛意識的記憶效果是顯意識的五萬倍,但是超強的能量卻隱而不現,人們對事物的記憶不會因時間淡忘,而是隱藏於潛意識的黑匣中。潛意識沒有是否對錯的認識,就會完全的接納,一旦此事物產生的信息被潛意識作為指令發出,顯意識只會自然順從。

但是顯意識是有自己的思維條框的,對錯是否的後天意識非常強的。這時這個指令能否完成顯意識就會找各種理由來完成,而不是有難度不完成。這時人體生命運程及身心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各種病態)。

如果潛意識的指令和顯意識思維行為觀念格格不入時那麼人性就會處於一種分裂狀態,這種分裂狀態將會導致精神分裂失常。

因為人的潛意識的記憶屬於元神的,其中有的信息是與元神俱來的,多少世的記憶都在其中。外界信息能於黑匣裏的信息合頻就會產生共振,潛意識把此信息發出,顯意識為了完成指令就會找到各種方式,就會對人生運程身心產生重大影響。

所謂善人惡報、惡人善報都是引發了潛意識的記憶。就如,一根刺紮扎在肉上你不把它拔出而是包紮,無論時間長短刺都不會消失,反而因時間長了破潰發炎。其實心靈扎上刺不會隨著時間而淡忘,反而隱藏在你的潛意識中,一旦發炎就會對你的顯意識發出指令而影響你的人生運程,身心健康。

打開心扉,通往潛意識,開發無限潛能得到大智慧是道家先哲聖賢們數千年的追求,直接進入潛意識人們心靈深處,在道家有著數千年的智慧結晶。進入潛意識的一個眼神、手勢就能讓人得到大的成就大的智慧。

進入潛意識打開記憶的寶庫,發揮無限的智慧潛能,有多少人在這種狀態中發揮出超強的能力,而讓世人驚嘆!

這種超能力只是把他潛意識中某段的記憶信息再現。夢也是一種狀態,夢中得道也是潛意識的信息再現。如,呂洞賓黃梁一夢,李白禿筆生花。

潛意識的修持既是靈魂的修持,被稱為修真。元神的修真既是元神再現進入多種空間與宇宙永恆。

靈修這在道家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經過漫長的入靜、參玄以期進入潛意識境界釋放出深層記憶。現在世人已經認識到潛意識,並認為它是顯意識效率的五萬倍。人們在這個人體科學的世紀,對人體生命智慧有著空前的投入。

進入潛意識境界直接釋放深層記憶元神的歷程。這七日徹悟、得道成真絕非空談,望世人放下執著進入徹悟正覺。

人體生命的元神是永恆不滅的。在宇宙中歷經多元空間。但其元神的修真是其漫長艱難,數世的輪迴難得一朝顯現,都是在人體中隱藏,世人的修真多是皮相之道,鮮有進入返還先天大道(潛意識狀態)。

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的精氣相連,人體的經脈加固加寬即可進入先天真氣的修持,先天真氣既是進入潛意識境界的通道。故而古人認為:經遂之道乃通天之路。所謂得道既是進入潛意識這種狀態之中,進行元神的修真、靈魂的修持,這必將是人性的重塑。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神學有它的特點,而道教神學與其他宗教神學不同的特點在於它是一種很華人的信仰觀念,在華人之間亦世代相傳、散播和承傳得廣泛與深刻;這些教義與神學觀念,已成為華人民間流傳的說法和信念,變成了傳統思想。它們既能表現道教教義與其他教教義的顯著不同,又成華人思想之中一些“理所當然”的觀念。這其中,有幾種觀念是最常見於華社的信仰之中:
 

(一)承負:

許多宗教的因果賞罰,都是強調“一人作事一人擔”的因果律,只有道教是強調“承負”觀。也就是說,一人做的好事和壞事,會上而影響歷代祖先、下而影響子孫。這種觀念使人擔心做錯事會“對不起列祖列宗”、“子孫有報應”、會傷害妻子至親,形成一種對至親家族和後人負責的行為觀。華人的這種因果觀傳播得很廣泛。
 

(二)長生:

很多宗教,都強調人生是短暫,這些宗教因而須說明,如何把希望寄託在另一個世界。道教則是強調了人生在世上,應以樂觀去應付,並且以能助更多的人為樂,所以便要尋求長生。“長生不老”、“福壽雙全”,已經成為華人善用的祝願詞,也是大家心中的一種積極觀念。只有生命延續下去,才有機會完成志業,完成人格,完成修行,因此,也就發展出“性命雙修”的理論,討論長生不死的神仙境界。由於珍惜人的生命之延續,道教也就與養生及醫藥相結合,以救濟他人和修身延壽為教義之一,促成了中國養生與醫藥研究的發展。
 

(三)北斗信仰:

在世界上,唯有道教是強調“拜斗”的宗教。道教的北斗信仰,源於黃帝觀北斗,而《北斗經》亦是正一教的重要經典。中國人信仰北斗,是由於北斗周而復始的“斗轉星移”,每日的轉動和每年的轉動反映了人、時間和氣候的變化,這對農業社會的自然成敗和人事生命造成很大的影響。華人以北斗認出北極星,定方向、造羅盤,又以北斗一年所指的二十四方定節令,立農業;華人還以北斗一天轉動的十二個大方向分十二個時辰。道教亦吸收了華人原本的信仰,以為人的魂魄來自北斗,死歸北斗,重要人物的死亡,魂歸時會“北斗星沉”。由北斗信仰發展出了計算人命的“紫微斗數”、消災解難的“點斗燈”、“拜斗”、“點七星燈”之懺儀,以及修北斗九皇大帝的懺儀和各種不同形式的風水學派。道觀和道廟內的斗,也反映了道教的社會意識,即是以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為基礎的社會意識:(1)斗:代表宇宙。其性空而能容不可計算之萬物。(2)米:代表天上萬星,使人知宇宙的浩瀚,明白人之有限,應以謙虛為本;也代表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3)尺:代表規矩做人,代表工匠。(4)秤:代表公平,代表商人。(5)剪:代表婦女持家、代表作事裁剪判斷得體。(6)劍:代表鋤強扶弱、代表道士、俠客、軍士、權威。(7)鏡:代表自我觀照也認清外界。(8)油燈:代表向好的一方,嚮往光明。(9)綡傘:代表來自整個文化、列祖列聖的蔭庇。“拜斗”:提醒人們,在以米為基本生存條件的社會,農業支援了上述各種社會分工,社會的維持與發展也有賴這幾類人互相支援的生活。並且,要把握上述所有價值觀,人們才能生活得美好。
 

(四)超凡入聖:

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特點是,它以為人們可以通過現世修行,打破現有的生命價值,進入仙、神、聖的境界。同時,又說明人的尊大。它根據了 《禮記?祭統》所說法:“法施於民、以勞定國、能禦大災、能捍大患”者,都可以成神,而一般積善修行者亦能為仙。而這些神與仙都不是“人為”的,其他生靈若能根據相同的價值,完成最高人格,一樣可以成神成聖。這是一種生命平等觀。
 

(五)天地父母:

華人是源自地廣人稀的中國。而古時,中國是科技與資源並不發達的農業社會,這種社會最注重人的知識能一代一代的傳承,以及互相不離不棄的扶持,人們必須永遠是前人種樹後人涼,以及保證後輩對前輩能知恩圖報,整個大集體才得以渡過一次次的難關。因此,就形成了對天、地都抱著感恩的心情,又對祖宗和父母賦予生命,亦應抱著感恩之心。在全世界,唯有道教的特點是以“天大地大,父母最大”,強調拜祖。道教相信歷代祖先的神靈永遠看顧著子孫,冥冥中與子孫永遠相處,所以,做人要檢點,以免生前“辱沒祖先”,也怕死後“無臉見祖先”。
 

(六)三魂七魄:

只有道教以為人的生命之精神部分是由三魂七魄組成的,人死則三魂各自有去向:一入土為安、二輪迴(或說歸北斗,所以又有“北斗註死”的說法)、三入於祖先牌位庇佑子孫,而魄則在屍體腐化後逐漸消失。所以,人們常用“失魂落魄”形容人的失意、用“魂飛魄散”形容人之受驚、用“氣魄”形容人的狀態,並且有強調鍛練“體魄”的說法,這都是道教教義的影響。
 

(七)道士有志有業:

中國人以農立國,生活在地廣人稀、資源貧乏,又必須與大自然鬥爭的環境裡,形成一套想法:勤勞者不一定生存,不勤勞就一定死亡。這就造成了華人文化強調“自食其力”、“勤”、“不求施捨”的習慣。這也造成了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別的宗教,教士是專業的,而道士卻不是一個專業。嚴格來說,一個人要成為道士,除了三師認可,五老介紹,他的最基本條件,是先要有一份職業,這份職業,必須是助人服務人群,包括為生死行儀禮的“古儒”傳下的禮儀之業,即“師公”也是職業。從職業中觀察他的為人處事之後,才可以讓他披上道袍,學法教。而且一個人受了歸戒後,當上了道士也不是放棄原來的職業,以免他以道業去糊口,淪為訛財,所以叫有志有業。
 

(八)天道助弱:

道教以為上天之意是賞善罰惡,抑強而扶弱,這種思想,使道教徒崇尚鋤強扶弱之俠義行為,視之為人生的標準之一,也令被委屈與被侮辱的人們保著希望生存。它演變為“善惡到頭終有報”的觀念以及華人特有的武俠思想,華人民間也普遍同情劫富濟弱、替天行道的俠士。當然,“天道助弱”觀念的最大影響,在於它的理念與道教追求《太平》的理念結合,成為了歷代農民起義反抗暴政的信念。
 

(九)三寶:

《老子》六十七章,其中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不敢為天下先。”慈即慈愛之意,同章說“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儉,意為節儉愛惜。老子認為,人處世上,應該愛護關懷民眾,並珍惜自己的身體與精神,謙虛退讓,勿與人爭,才能全性保生。這是老子奉行的處事原則。道教襲用老子之說加以衍化,作為修行的法則,並將與其道教的教義、經書、師傳相聯繫,提出道、經、師三寶說。用道教的好生之道來解釋“慈”,用濟物度人解釋“不敢為天下先”,前者為道教仙學的重要內容,後者為宗教奉行的基本準則,進一步解說:“一曰慈,即念蒼生,拔苦與樂,此道寶也;二曰儉,少欲知足,守分不貪,此經寶也;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謙麾柔弱,先物後己,退身度人,此師寶也。”每個華人可能並不熟悉道教有“三寶”說,但這一套理論的精神,卻已經成為了民眾心目中的傳統美德,認可為合乎善美的道德準則。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人常講:文人相輕,同門相忌。此恐人心之必然,未斷惑之凡夫,名利之爭誰能免之!佛法本為解脫之法,佛門本應為一清淨之地,然因學佛之人,高低不一,知見不一,自然也逃避不了此一現象。

修學佛法,除了受自身因果業力之影響外,也自然難免遭遇種種因法而起之紛爭。弘法更不例外,如法水入心,則欣欣向榮;如法義相衝,則必然招來惡緣,乃至佛陀在世,亦避免不了此一人間怪事。

學佛乃至弘法者,當理性面對此一問題,此乃人心必然,世道必然,千古如此。

佛陀應機說法,廣開八萬四千法門,原本為利益不同眾生,然而眾生因機不同,固守己見,但見一隅,故而反於法各起爭執。此所謂眾生因我執而起法執,因法執而起紛爭也。

大小之爭,顯密之爭,頓漸之爭,難易之爭,二力之爭,自成佛門家常便飯,可謂與法並存,經久不息。當世間沒有佛法之時,爭論也就自然止息了。這恐怕也是人間佛法的一大悲哀,唯有佛之淨土無此垢病。

身為佛子,誰也不希望佛門中有此一怪,而人人都難免陷入其中。法門不同,爭執難免,如何於法不相爭執,理性面對,是身為佛子都應當反思的。

佛法傳入中國,大興八宗,各自弘化,此乃勢所必然。觀古來祖師,無不各自獨守宗門,專一化導,各度有緣。如是並行而不悖,相輔而相成,方為佛法興隆之相,方為眾生有福之世也。

若不明祖師大德各立宗門之苦心,而徒起門戶之爭地爭池,則佛祖寒心,眾生可憐也。

佛之大悲,廣開教門,或為一機一緣之法,或為普應群機之法;或為一生成就之法,或為累劫修行之法;或為深淺隨宜之法,或為直成佛道之法;或為自力難行之法,或為他力易往之法‧‧‧‧‧‧

眾生如是之多,以致法門如此之廣,除佛以外,古大德尚不能一肩獨挑,吾等今人更當自量根機,各尋其法,各守其道,各護其教,是為佛弟子之本份事也。

然弘法途中,多少熱心護法者,慈悲心切,護教可讚,而所作所為則難免惡緣相加也。法之過耶?人之過耶?

善導大師云:“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之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吾等今人,若能同以此心,各專其法,各守其道,則法法無礙矣。

佛子愛法之心人皆相同,取法之心各有其緣,但能各取其益,捨此取彼,捨難取易,捨穢取淨‧‧‧‧‧‧皆不足為怪,皆法爾自然也。

佛法愈趣愈下,眾生爭執越來越盛(五濁惡世也),如何趣其益,避其害,當自慎思。身為佛子,一旦認知相應之教法,自當堅守自己宗旨,坦然面對惡緣,謹慎護持教法。取法益而避紛爭,守宗旨而避歧途,弘自法而免諍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語說:三分治七分養。這句話是說明養身的重要性。
 

第一養:心情。

清淨心,我們的心要像水一樣,清潔、乾淨、平靜。每天想像自己的身體像水一樣清潔、透明。思想不要給七情五欲充滿。心境保持平和。珍饈百味,吃兩盤就飽;衣裝百件,穿兩件就暖;廣廈千間,只能睡一屋一床;所以少欲無為,才能身心自在。
 

第二養:形態。

不要自作病相。不要給人覺得你病奄奄,或者精神不振的樣子;也不要裝病好讓別人同情照顧你。心清淨、不想病就不會得病.。穿著要整齊清潔,給人以健康的形相。經常要注意放鬆自己的五官和手腳。人在心情緊張的時候,五官和手腳就會不知不覺地用力,人在煩惱的時候身體也會變得沉重,所以要學會放鬆。有些人經常嘆氣,據最新科學測定,人嘆一口氣,身體的免疫力立刻會降低一半。我們要經常把舌頭捲起,頂著上顎,這是培養元氣的最好方法,古語說“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這也是少惹是非的最好方法!
 

第三養:水分。

每天起床喝兩杯水,大約一杯150ml。要慢慢地喝,心不平靜,著急就會喝得快。以前老師父可以把一杯水分成三百口來喝,這就是定功,沒有定力是做不到的。晚上睡覺前也要慢慢喝一杯水。一天的其它時間要隔一段補充一口水,一天加起來的水量有兩升就合乎標準。不要把茶、湯、牛奶等等當水,這些是飲料,不是水!也不要喝純水和蒸餾水,要喝礦泉水。在都市有條件的要變換不同的牌子的礦泉水來喝。在鄉下能喝到沒有污染的山泉那就更好了。我們排出的尿很清,水量就夠了;尿很黃,就表示體內血液粘稠,水分不足。
 

第四養:食物。

以清、淡、簡單的素食為標準。儘可能不碰肉食。人體的腸道比較長、用牙齒磨碎食物、體內不能無限地調節膽固醇和血脂的代謝、身體有汗腺、白天活動等等這些都是適合以植物為食的表現。如果一時斷不了肉食,可以到超級市場買冰凍的肉食來吃。新鮮的肉毒素比較高(動物臨死前恐懼會產生毒素),長期食用會影響健康。蔬菜瓜果也要適應季節的才吃,反季節的少吃。這樣才能減少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
 

第五養:淋浴。

調節好水溫,特別是冬天,水溫不要太熱,太熱會使皮膚乾燥。最好不用肥皂,可以用精鹽擦身體,並輕輕按摩,用毛巾擦擦背,沖洗乾淨就好。洗的時候加一個意念:清潔的水把身體的污垢全部都沖洗掉。洗完後要擦乾,特別是腳要擦乾,知道了“病從口入,寒從腳起”這句話後,更要時刻注意腳的保暖。
 

第六養:睡眠。

每個星期至少有四天晚上十一點要睡覺,子時不睡覺,肝膽兩條經絡得不到休息,補充睡眠十多個小時都不能夠補回來,越睡還越累。我們的大便很臭,就是肝臟在超負荷工作的症狀。
 

第七養:鍛煉。

把“生命在於運動”改一改,變成“生命在於相對運動”,心要靜,身要動。心不要亂想東西,身體不要久坐、久睡。運動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度,運動量就夠了。走路的時候不要急匆匆,老是低著頭看地下,要挺起胸抬起頭來平視前方,身體放鬆,按一定的節奏行走。人生志在參與,享受參與之樂,不強求結果;不要做匆匆過客,背著沉重包袱勞碌一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語說“病來如山倒”,但五臟在生病前,其實會向你發出求救小信號。
 

~~心臟疾病~~

心血管是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全世界死亡人數的1/3都與它有關。醫學專家表示,心臟發出的“求救信號”包括以下幾種:

一活動就心慌氣短:經常感到心慌、胸悶,上個樓梯、做些簡單的體力工作就會氣喘、心跳加快。尤其是此前這種情況並不明顯,最近一段時間加重的,要當心心臟出現問題。

左手指疼、牙疼:心臟病的疼痛多出現在胸口正中的位置,持續數分鐘甚至十幾分鐘,常常牽涉到左前臂、左手指或左上臂,甚至是嗓子、脖子或者牙齒。不過,大家普遍認為的左肩或背部疼痛,其實比較少見。

枕頭高了才能睡著:睡覺時,平躺覺得胸悶,必須墊個較高的枕頭,或者半靠著才能入睡,表明心臟功能較弱。
 

~~肝臟疾病~~

肝病被稱為“最大的隱形殺手”,是因為它在發病初期並沒有症狀。不過,醫學專家表示,還是有些小信號,能讓我們捕捉到。

見到油膩就惡心: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當它出現問題,大多表現在“吃”上,比如沒有食欲、不想吃東西、見到油膩食物或聞到油味就惡心欲吐、胃部脹滿不適,可能是得了肝炎;如果吃了油膩食物後右上腹(右側肋骨下緣)疼痛,並連帶到右肩或背部,則可能是膽囊疾病(膽囊炎、膽囊結石等)。

臉發黃,皮膚癢:當肝臟生病時,膽汁的代謝功能會隨之發生障礙,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讓身體出現顏色上的改變,比如臉黃、眼黃、皮膚黃、尿發黃。由於膽汁裏的膽鹽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還會出現皮膚瘙癢。

手掌發紅:兩手大魚際、小魚際及手指掌面充血發紅,就像塗了一層胭脂,這說明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可能。還有一種“蜘蛛痣”,呈鮮紅色,樣子很像蜘蛛,多出現在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
 

~~胃腸疾病~~

胃腸道疾病最常見的信號就是疼痛。醫學專家指出,疼痛部位不同,說明所患的胃腸道疾病也不同。

吃飽飯以後疼:疼痛在飯後半小時至二小時出現,到下次進餐前消失,一般是胃潰瘍。

饑餓時疼:飯後三至四小時,空腹或感到饑餓時疼,吃點東西,疼痛就可減輕或消失,一般為十二指腸潰瘍。有的病人也會出現夜間疼痛。
 

~~肺臟疾病~~

肺葉又被稱為“嬌臟”,因為它非常嬌嫩,稍有刺激就會咳嗽不止。醫學專家說,其實咳嗽就是肺臟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不同的咳嗽症狀提示著不同的肺病,尤其是不明原因、長時間的咳嗽,更要引起重視。

乾咳:無痰或痰量很少,一般是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一部份肺癌患者也會出現此症狀。

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多見於支氣管內異物。

長期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如果咳痰帶血,就要警惕肺癌;咳痰呈黃色,多是肺部或支氣管出現感染。

午後低熱:可能是肺結核。它的特點是午後發熱,下午或晚上退盡,如潮水般有漲有落,同時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
 

~~腎臟疾病~~

一提到腎病,很多人就會想到腎衰竭。其實,糖尿病、高血壓、某些藥物,都會損害你的腎。有調查顯示,近20%的腎病患者由於缺乏防治知識,首次就診時病情就已到了中晚期。醫學專家指出,腎臟的求救信號有以下幾種:

尿量突然增多:生活習慣沒改變,但尿量突然增多或減少,或者以前夜尿不多,現在夜間尿頻且量多,超過白天尿量,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

尿液變色:尿液的顏色是腎臟的“晴雨表”。當它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渾濁如淘米水時,都要警惕腎臟問題。

尿液有泡沫:尤其是細小不易消失的泡沫,說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較多。

臉部、下肢水腫:早晨起床後眼皮或臉部、下肢水腫,活動二十分鐘後還不消失。勞累後,這種水腫也會加重。

口中有氨味:伴有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貧血,往往是腎病中晚期的表現。但據臨床統計,大家熟知的腰疼其實85%以上都不是由腎病引起。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如您曾經對我微笑,或只是輕輕的點頭招呼,我謝謝您,因為您的笑容,使我的每一天都如有陽光相伴。謝謝您!
 

如果嚴肅真是一種病,現代人大部份是生病了,只是輕重緩急不同罷了。

當今之世最長壽的人瑞法國女子尚妮‧加蒙,最近度過一百二十歲的生日,路透社的記者問她長壽的秘訣,她說:「常保笑容,我認為這是我長壽的要訣,我要在笑中去世,這是我的計劃之一。」

她對疾病,壓力,沮喪有絕佳的抵抗力,對每件事都感興趣但又不過於熱衷。一直到一百二十歲,還保持極佳的幽默感,既樂天,又喜歡開玩笑,她說:「我總共只有一條皺紋,而我就坐在它上面。」

「我對凡事都感興趣。」「上帝已忘了我的存在,他還不急著見我,他知我甚深。」能一直輕鬆喜悅的活到一百二十歲,真是幸福的事,想一想,有許多人才二十歲就活的不耐煩了呢!

微笑人人都會,但許多人都留在「技術層面」,有的是「皮笑肉不笑」,有的是「肉笑心不笑」,如果要「從心笑起」,就需要學習了。

想要「從心笑起」,大概需要俱備幾個基本的條件,一是遊戲的心情;二是包容的胸懷;三是幽默的態度。

沒有遊戲的心情,就會對苦樂過於執著,對成敗過於掛懷,便難以在苦中作樂,品嚐生命的真味。

沒有包容的胸懷,就會思想僵化、不能容納異見,難以接受批評,把別人視為寇仇,處處設限,也就難以歡喜了。

沒有幽默的態度,就不懂得自嘲,不知甘於平凡,也不會對世事一笑置之,就會畫地自限,想不開了。

嚴肅,真是一種病,那些外表嚴肅,內心充滿怨恨的人,是生病了。那些執著於財勢名位、不能放下的人,也是生病了。如果嚴肅真是一種病,現代人大部份是生病了,只是輕重緩急不同罷了。

我們應該認識這種病,革除這種病,讓我們懂得笑,懂得遊戲,懂得包容、懂得輕鬆和幽默。

每天早晨,對和我們會面的熟人真情一笑;對和我們錯身而過的陌生人點頭微笑;或者,拯救社會就是從這裏做起呢!
 

「人生已經夠苦了,能夠帶給別人歡笑,是一件好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爻卜卦就是通過八卦六個爻的變化預測天地人事的一種方法。又稱為“周易預測”學。它是“周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稱卜筮。

“奇門遁甲”、“地理風水學”、“大六壬”“梅花易數”等預測學也是“周易”的應用分支,為了區分預測方法的特殊性。所以本文冠名六爻卜卦。

一提起卜卦難免受到一些人的責難或蔑視,但“周易”一脫胎就和卜卦連為一體、不可分割。也就是因為“周易”與卜卦密切關聯,所以才能在秦始皇的焚坑中逃過一劫,保住了‘性命’。繼而傳播於華夏,名揚海外。

儘管歷代易學研究者早就認定“周易”的涵義廣泛而淵深,不能只限定用來卜卦。但也不要一提起卜卦就表現出那種輕蔑鄙視的態度。

‘卜筮’兩字畢竟對“周易”有過‘救命’之恩!“知恩不報非君子,易道行事是大人”。這也是華夏子孫的必修之德。

果真有輕蔑鄙視卜筮學的先生們也不必介意,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本文在此也不過是調侃而已。

“周易”的核心是八卦,卦離不開數。《說卦》開頭寫道:“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

古代是用四十九根蓍草通過多次分解而立卦,手續很麻煩。

到了漢代,蓍占的方法由京房加以改進,用三枚小錢代替了蓍草,進而減化了手續。

唐代末年,陳摶向麻衣道長學藝,把卜卦的方法更完善地推進了一步。著有【火珠林】一書。

明清兩代卜卦學更進一步地發展,代表性的作品有【易占大全】、【增刪補易】、【卜筮正宗】。當代邵偉華先生的【周易預測學】再次敲開了卜卦之門。

為什麼用三個小錢呢?根據是:“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三數為天,為陽極,超則生陰。兩數為地,為陰極,超則轉陽。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卜卦變爻的依據。

這裏面有個大家擔心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對卜筮學質疑的問題。易理的陰陽轉換是遵循大自然的運行規律。這種規律不是以人的意志能轉移的。比如﹕春夏秋冬的交替,月圓月缺,陰睛雨雪,白天黑夜,無論科學怎樣發達,人是無能力左右它的運變規律。

卜卦用三個小錢是人的行為,它可以根據意志的轉移。人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任意地擺弄。既使不擺弄,也只能佔百分之五十的對應概率。非陰即陽,非此即彼。

再者,第一次卜卦所呈現的陰陽應對事件分析,和第二次、第三次卜卦所呈現的陰陽不可能是一樣的。那麼,根據不同的陰陽卦象、爻變去判定一件事情的一個相同的結果能準確嗎?

解釋者答曰:“心誠則靈”!於是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凡卜卦的結果不準時,是因為卜卦人心不誠而造成的。於是各色各樣的‘卜卦先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開脫責任。

這就給否定卜筮學的一些人留下了口實~~算卦、騙子、迷信。最後連易經也不放過。

我們有必要把“心誠則靈”這四個字再認真解讀一下,就可以解除一些人的誤會。

1、就是當事人在預測之前不能弄虛作假,你要卜卦一件事的前因後果必須是確實有這事。不能假設,無中求有。(多得空爻)

2、思想的意識要排除一切疑慮偏見。不要把對斷卦人的印象,水準之類考慮進去。(玄武當世,卦的對應關係是當事人~~斷卦人)

3、專心去想一件事。不受其它事件、外因的干擾。(避免卦象、爻象亂變、多事交織)

這樣要求心誠總不算過分吧。只要當事人具備了這三個條件,如果還斷不準,這就是斷卦人的水準問題了。這叫各負其責!鑒別騙子、迷信也有了個標準。

也許有人根本就不承認卜卦理論的成立。這裏面也分兩種人:

第一種人不承認陰陽對立統一的古老哲學理論,三生萬物不知何意。全面否定易道之學說。

第二種人承認上述理論,但對人為的設定條件起卦有疑慮。這就要回歸到萬物皆有象的原理上來解釋了。

宇宙的陰陽動靜是道的高級層次。它對世界萬物有制約演示作用。其表現形式就是那張陰陽太極圖。按照一物一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原則,每一個物體 (無論是有生命和無生命之體) 都有陰陽之象。

三個銅幣、造型一致,有陰陽之象的鮮明標誌。選擇它非常容易操作。實際上凡三個平衡相等的物體都可以用來操作。如樹葉、竹片、瓦片等,只要容易辨認陰陽之面都行。所以器物選擇是合理的。

器物本身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但人有智慧,有思想意識,有時候憑自己的智慧不順從自然的召喚,與選擇之物不能‘共鳴’。

在卜卦時一定要達到‘共鳴’才能生效。這就是為什麼要求當事人卜卦時要心誠的理由所在了。

器物選擇合理,卜卦人誠心,立卦正確,按照八卦的分析方法應對萬事萬物,卜卦的結果會驚人的準確!

本文主要介紹學習卜卦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應用中必須注意的相關問題。對於卜卦不靈驗的現象予以重點說明。對涉及到迷信的部份予以剖析,以古為今用為宗旨,以發揚光大中華古老文化為目的,告慰上蒼,傳及後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