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丹道氣功 (4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宇宙之氣包括天氣、地氣,及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總稱大自然之氣,也可簡稱大氣。

“天有六氣”:陰、陽、風雨、晦、明。同時天氣還包括天時,如六十年一個甲子;一年有四季,一季有三月,一季有六個節氣,每月有上半月,下半月,每天有十二個時辰……根據五運六氣的規律,根據一年四季的規律,乃至一日十二時辰當中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在宇宙之氣中都受到感應,受到一定影響。

因此有些功法在練功時規定什麼年,什麼季,什麼時辰練什麼功,有的規定練子時功,午時功等,都是根據長時間經驗總結出天氣對人體的影響而規定的。

地氣指地理位置,環境和地勢等因素。由於地區氣候的差異、地理環境的不同,對人體也有很大影響。

如同一季度南方氣溫高,濕度大,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氣溫低,空氣乾燥,人體腠理多縝密。又如高原地帶空氣稀薄,使人的心臟負擔加重;湖邊海岸多潮濕;工業城市多空氣污濁,深山密林空氣新鮮,負氧離子密度大,樹也有不同的氣……這些都屬於地氣。

另外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地氣影響,即是地磁的影響和其它能量場的影響。地磁的影響現在可以測出,至於其它能量場的影響,現在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

但練功有素者在實踐中可以體驗到哪些地方地氣好。在地氣好的那些地方練功氣感強。如有名的宮觀、廟宇一般都是在地氣比較好的地方建立的。因此道家氣功、佛家氣功除了有宗教信仰之外也是注意練功和重視練功場所地氣的選擇的。

一般來講平原地帶地氣較高原空氣稀薄處好;山區、森林地帶比工業城市、人口密集處地氣好;還有些名山、大川、海濱等地的地氣也很好。

有些功法是比較重視天氣、地氣、時辰的影響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功都有此規定。從氣的分類方面我們知道天氣、地氣、大自然的規律對人體有重要影響,練功當中能隨機應變、適應外界條件即可以達到練功目的。

自然界的變化在人體適應範圍之內,人體只有生理性變化;如果自然界變化超出人體適應範圍,人體就會發生病理性變化乃至死亡。如地震前許多動物和人有反映,因此自然界之大氣對人體健康,壽命起著極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練氣功不可不知的道理。

宇宙之氣對人體來講是體外之氣,但它和體內之氣相通,這裏除了天氣、地氣之外,還有一些自然界規律性的因素也包括在大氣之內。總之,宇宙之氣(即自然之氣)對人體的作用有構成人體;維持人的生命;影響人機體內的生理變化等三方面作用。

《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這就是說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也就是“天地之氣”的產物。人的形體構成也是以“氣”為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所以《醫門法律》中說:“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也認為人體的構成是以自然之氣做先決條件的。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音義同飼)人以五氣”,(風、暑、濕、燥、寒)“地食(同飼)人以五味”,(酸、甜、苦、辛、鹹)“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生,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就是說人的生命活動,需要從“天地之氣”中攝取營養成份,以養五臟之氣,從而維持肌體的生理活動。

如練氣功有練“避穀”者,可以數十日或更長時間不吃東西,僅從大自然之氣攝取營養物質而能正常生存,這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證明大自然之氣可以給人維持生命的營養物質。

自然界對人體生理狀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現在僅從四時脈象的變化和人體氣血的運行受氣候中風雨晦明變化的影響來看,就可以知道外界之氣對人體的生理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如人之脈象:“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素問‧脈要經微論》)。

人體氣血的運行“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素問‧八正神明論》)。

另外人體陽氣的盛衰,腸胃的蠕動,脾胃的消化吸收,脾之升清,胃之降濁,氣機的升降開合等等一切,都受大自然之氣的影響。

但是人受大自然之氣的影響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可以變為主動地適應大自然,並且還可以通過練氣功增強人體對外界大氣變化的適應性,通過練功更多地攝取大自然之氣中的營養成份,以達到健康長壽,調動人體潛能的目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唐年間,氣功在醫界頗為盛行。當時的名醫如華佗、葛洪、陶弘景、巢元方、孫思邈等都是精於氣功的大師。他們在氣功健身的實踐和文獻的整理上都有重大的貢獻。

宋、遼、金、元四朝,戰爭頻繁,社會動蕩,百病叢生,急需解決疾病的治療是當時醫學界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所以,氣功雖已不像漢唐時期那麼盛行,但並沒有被排斥在醫界正宗之外。

金元時期醫學界四大名醫之一、寒涼派代表人劉完素在他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就有氣功養生的記載:“吹噓呼吸,吐故呐新……此皆修真之要也”。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也認為:“夜半收心靜坐少時,此生發周身血氣之大要也”。他還主張“安於淡泊,少思寡顧。省語以養氣,不妄作勞以養形,虛心以維神”。

另外,攻下派的張子和也將導引吐呐列為治病方法之一。

明至清末,氣功在醫學界更受重視,氣功養生的著述也較多。

明代名醫張景嶽在《類經》一書裏,對氣功有正確的評價,並且涉及了氣功和藥物的長短所在。

他說:“……雖軒歧之教,初未嘗廢恬淡虛無,呼吸精氣之說,然而緩急之宜,各有所用,若於無事之時,因其固有而存之養之,亦是為卻病延年之助,此修養之道,而能及其妙者,固不可不知也。至於疾病既成,營衛既亂,欲捨醫藥,而望其可除,無可復,則無是理也”。

對氣功的具體做法,張氏認為“其下乎功夫惟《蔣氏調氣篇》、《蘇氏養生訣》、《李真人長生十六訣》皆得其法,足為入門之階。”

宋代的《聖濟總錄》載有“以意氣攻病法”,曰:“其有宿患,但用意並氣,法之患處,不過三五日,必癒。若四肢有患,亦可想氣以攻之,其病隨散。”這種療法,清代醫家稱為“運氣法”。

清代名醫張志聰對“運氣法”深有體驗,他曾用此法攻除自身的癰毒。

此外,明清醫家如李士材、龔廷賢、龔居中、李時珍、沈金螯等對氣功療法均有論述,不勝枚舉。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周天法?周天法為什麼有大周天,小周天的說法?其內容所指為何?這些問題,都是內功修煉者經常提出的問題,而始終都沒有一個一致的答案,今天在這裏解說明白,論述清楚。

周天:天者,在這裏指自己的真元之氣而說的;周者,一陰一陽的運行謂之一個周期。兩者合而簡言之,謂之“周天”。

周天的大小說,內氣在體內環繞運行的法式,統稱為小周天法式;

半體內、半體外的真氣環繞運行的法式,稱為中周天的法式。如“開軒入牝”的功法;

真氣完全在體外環繞運行的法式,稱為大周天的法式。如“六丁六甲護法神”的功法。

這樣的分法,關乎內功修煉的水平之高與低,功夫的深與淺。

但是,內氣在體內運行的小周天法中,又可細分為大、中、小三種法式。

如內氣在丹田中的種種環繞旋轉之法式,因其線路短小,故稱為小周天;

如內氣在上肢,下肢,軀幹局部中的環繞運行,因其運行線路不長不短而適中,故稱為中周天。任督二脈的子午周天法,就是中周天法;

如上肢、下肢、軀幹周身上下前後左右的一氣環繞運行的法式,因其內氣運行的線路長,故而稱為大周天的法式。就如天一生水、地二生火的功法,就是體內大周天法的內容。

如上所論,種種大、中、小周天法說的概念,就有了統一的正確認知了。

有人說周天是意識的結果,應當是內氣運行、意識感知到的結果。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金丹首先要懂得關竅,否則無從下手。現將修金丹的四大關鍵竅穴做一介紹,供有志者參考。
 

一、陰蹺(爐)

陰蹺一竅,其位置在前陰和後陰(肛門)之間的會陰穴之內上方。在會陰穴的深層處,是人體內環境修持階段的丹爐設立之地。它的顯態生理解剖位置實際是指前列腺體,並非皮膚淺表部位。如不明此而妄守淺層,易招致“底漏”之患。

此竅為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此竅又稱為鐵壁關,在有為狀態下無法開啟,只有在無為狀態中得性的幫助才易於打開。此處在修真生理組織學中,與玄元組織結構經絡、八脈的主支相聯接。此處一動、八脈皆通。

陰蹺一竅又稱為下玄關,一旦開啟便稱下玄竅。此竅雖然位置在會陰穴內上方,但是上經中脈而通泥丸,或經督脈、任脈通達泥丸,下經腎經而透湧泉。丹經書中的桃泉、虛無穴、復命關、死生根等名稱,都是此竅的異名。

傳統丹法的修持,將此竅列為秘竅。前列腺體形如板栗狀,其下稍前方是精液和尿道匯合的三叉路口。

房事或遺漏時,精液一旦衝過此名為陽關的三叉路口,則全身疲倦,四肢酸軟,此乃元精泄漏的必然現象。能封固此竅,無為先天的慧劍插在三江口或用其它有為方法臨爐封閉此竅,則可令元精不泄,元氣不漏,逆煉為丹。

此竅與現代生理解剖學頗為吻合。前列腺所分泌的激素稱為前列腺素,是一種青春激素,功用極為廣泛,對維持生命機體的平衡狀態舉足輕重。它所分泌的液體與精蟲混合稱之為精液,是順行生人的物質基礎。老年人此腺體大都萎縮或者肥大性改變,必須將其重新激發恢復生機。

金丹實踐者的內丹以元精為基本藥材,元精的內萌升華就在於此地的開啟。此竅是爐,此竅是產藥的基地。掌握此竅,則明丹爐所在,藥源所出。

此地乃生藥的秘竅,青春活力萌動之處,產生元精與攝取元精的源頭,補虧損堵漏泄的機樞。丹道中的內藥、外藥、小藥、大藥可以說都源於此地。“產藥川源處”之秘,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此竅。

張紫陽宗師的八脈經,評論此竅云:“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採之唯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中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這段話中的一個 “採”和 “先”實際泄盡了此竅的全部天機,唯人不識或曲解為後天有為有作之法而生出旁門之法。

陰蹺是以前列腺這一位置為體,作為丹爐,以生精採藥為妙用,封住濁精之泄漏,攝取先天元精為丹材。此竅在築基階段的作用是生精補虧損;在煉精化氣階段的作用是採取丹藥收取元精。

精有清濁之區分,先天元精為清,後天之精為濁。濁精之提煉,因先天後天混溶、只宜作還精補腦之用,其提取方法以捉、貼、閉、吸四字訣這一有為方法為總樞。

先天元精,純為先天,非有為之作用,機至其竅自開,一股陽和真氣自然循中脈上升、下降於前列腺和臍後神氣穴之間,稍一著意,其竅自閉。元精的產生發動,其樞機是胎息,在胎息中出真息則鐵門自開,元精自然升降於內天地之間。

在金丹實踐方法中,陰蹺一竅在內藥外藥會合而成大藥之後,精化盡淨,其作用就基本完成而消失其隱態修真生理功能作用。

陰蹺一竅的把握,是在動態之中掌握,隨機而動,不必死守,進火退火,抽添運用,屆時需臨爐機動施為。修持時均先以武火烹煉,繼而以無為的文火溫養。
  
所謂武火實指運用意識有為的呼吸方法而言,其目的在於採光採氣於大宇宙之中,納回體內小宇宙中烹煉,補充和激發體內之元精元氣,或用此有為之法勾引起體內元精元氣萌動。再則藉此滌除意識中的雜念,以利身心進入無為入靜定的境界。

文火實指不管呼吸,似守非守,知而不守的昏昏默默、寂然照之的無為狀態。文火是修真方法中的最主要方法,只有在文火中才能進入先天境地,由靜而定,由定而慧。武火只是一種過渡性方法,基礎性方法,一般不宜過久過重,應靈活掌握,免生弊端。

文火與武火之間還有一種火候這就是“溫火”。溫火是指重在意念活動而兼顧呼吸,以意念活動為主的一種修習方法。溫火可以作為鍛煉初期的過渡性技術使用。

爐中要有火,火的實質是心意,心意又分意念和真意。武火以識神的意念為用,文火以真意為用。這二者之間應注意其辯證關係,臨爐靈活運用。

點火就是以意念內觀注視,火必須借風助才猛烈,有氣才燃燒。風就是指呼吸之氣,武火要有風助。文火要有氣,此氣指真氣,最妙者為胎息之氣,純在無為之中獲得。

武火實指呼吸隨意念上下出入,吸氣時送入,吹燃爐中之火或到達到實踐方法要求之處。文火貴在知而不守,無為而為,在先天自然狀態中生妙。

火候抽添之法則是:火烈則抽,火寒則添。火烈指後天智識太重,意念太過於專注或武火呼吸法未依術數而行持過量而言,抽即指調整減弱之意。

火寒則添,火寒指意念散漫,智識昏沉,進入睡眠,以及雜念蜂起,心猿脫鎖,意馬離栓兩種狀態。

添,指再運用武火呼吸方法,驅除陰魔睡意,以及烹除雜念,重鎖心猿,再拴意馬,使意不散亂,神不外馳。一有雜念,就運用武火退此陰符。雜念一除,仍用文火靜養默照。此乃掌握火候之秘訣。
 

二、丹田(鼎)

丹田有上、中、下的區別,修真先從基礎開始掌握。這裏所論乃下丹田,又稱為正丹田。

下丹田的部位各派學說不一,部位略有差異、但不出下腹部範圍。實質上,下丹田的座標所在是臍後約一寸三分處,臍與命門聯線上,前三後七之地,也是此線與百會和會陰連線的交結點處。

正如丹經所云:“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黃金鼎。”《脈望》亦云:“丹田在臍下一寸三分處,蓋仰面而取之也”這一介紹則準確無誤。但是,為什麼近代很多學者解釋不一呢?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從事“煉外丹”的實踐活動,不明內丹理論即外丹理論的體內化移,所以解說不清。

現在介紹一下傳統方法中升汞(輕粉)的提煉過程,大家就很容易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

輕粉的提煉是以水銀為母材,將水銀注入坩鍋之中,坩鍋口覆蓋一個底部粗糙的陶碗,再將四周用泥封固,然後在坩鍋下以武火(大火)、文火(小火)反複烹煉。火候掌握適當,則坩鍋內的水銀就會充分升華。精華全都凝結於覆蓋在坩鍋口上的陶碗底部,結成霜狀物。此乃輕粉,可作為藥物用於治療疾病。

古人用煉輕粉“外丹”的程序來比喻修真人的內丹實踐,就將會陰內的前列腺稱為爐,恥骨平面以上的一片小腹區域為坩鍋。因為人體腹部側面觀為半圓形,所以形似半邊鍋狀。丹經云:“半邊鍋裏煮江山”即指此意。

臍後一寸三分處的神氣穴,就正相當於覆蓋在坩鍋上的陶碗之內頂底部。鼎者,頂也。這個字的諧音何其玄妙!若無師指恐怕終生難悟其真意。此處乃精氣神精華凝結之所在,下丹田的秘密就在於此,一舉此例,其理自明,不必輕信人言矣。

丹田這一名稱,一方面是因為臍腹腰圓周走向之帶脈,在字形上構成田字之外廓,而中脈與臍和命門之連線構成十字,其狀似田字,故名為田。此處乃結丹之地,所以稱之為丹田。

丹田又名神氣穴,神為性寶,氣為命根。它的前面是臍輪,人之有臍,如天之北辰,故名天樞,又名神闕。臍通五臟,修持到一定層次,臍就是性體往來出入的門戶之一,臍亦可稱為神門。它的後面正對命門,腰部之命門實乃人身了命的關鍵所在。

人身最薄弱之處也在於此地,其中有的關竅穴道極不易修通。此地乃了命之門戶,故稱之為命門。

在金丹實踐中,神藏於丹田之中,性命相抱,命以涵乎性,性以禦乎命,前後連貫。精養靈根氣養神,此真之外更無真。《符圖學》中云:“畫圖不知竅,惹得陰神笑”。此竅實指此丹田一竅。

丹法中築基在此,得藥在此,結丹在此,育神在此,培嬰在此,此竅實乃修真人的最大秘密關竅,不可不知,不可不識。

《悟真篇》云:“嚥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這裏所說的藥,就是指陰蹺關這一鐵門打開時自然上升的元精之氣,真種子就是性體,鐺就是指坩鍋。實踐的初級階段,鍋內難有真藥,所以運用外採之光氣和金津玉液代之,藉此步驟勾引出真藥。
 

三、玄關秘竅

玄關一竅,眾說紛纭,莫衷一是。其解說大都偏執於體和位置,這是錯誤的。玄關其實並無定處,玄者杳冥之象,非肉眼可見,乃是通玄之處;關者,未開為關,既開則為竅。修養的高層次,處處是玄竅。

玄關一竅,無體而有用。丹經云:“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夫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應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於它也。所以無體可尋,尋則著相。”

玄關之地,以識神去找是找不著的,它是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自然發動開啟而顯現的。古代丹經千比萬喻未曾明說,今特奉獻給有志者。

玄關一竅,由玄關變為玄竅是有檢驗指標的,一種就是氣現,一種就是光現。顯現的先決條件是在無為狀態中,恍惚杳冥之中,某處忽然開啟,衝出真氣或者呈現色彩光明,那麼此處即玄竅,把握其妙,即能通玄。

金丹實踐特別重視下玄關的顯現,因為這是產藥的重要徵象,所以丹經中論述較多。近代許多人偏執於此而解釋,這是種偏見。

關於下玄關一竅,南宗二祖石杏林講得比較直接。其詩云:“一孔玄關竅,三關要路頭,忽然輕運動,神水自然流。”下玄關竅的出現是伴隨活子時而出現的,開啟時必有陽舉。

所以明代李虛庵先生詩云:“一陽初動即玄關,不必生疑不必難,正好臨爐依口訣,自然有路透泥丸。”一陽初動的正意並非陽舉,而是陰蹺初開之意。

總而言之,玄關一竅的顯現,氣現是修命的重要物質基礎,光現是修性的重要物質基礎。玄關一竅的展現必需很好地把握和運用,才能進入性命雙修的妙境。
 

四、上丹田

上丹田位於兩眉之間的顱腦之內,相當於天目穴後約一寸三分處。天目穴現代人強釋為祖竅或者直稱為玄竅,將後天與先天混同一起而論,不似先輩們那樣謹慎,頗有牽強附會之意。
 
丹法中將天目穴至泥丸的區域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明堂、洞房和泥丸。上丹田即指明堂、洞房這一區域,這一部分的腦組織正好是大腦額葉區。現代醫學尚未揭開此區域大腦皮層的生理功能,大腦深層的功能就更不知曉了。

對於金丹實踐者來說,此區域的修真生理學組織功能是明確的,其玄妙無窮,古代稱為玄宮。如果大藥落於此處,則稱為玄宮丹。

人的頭部為百陽之會,俗稱六陽魁首。全身的陽經均匯集於頭部,尤其是額部可稱為陽中之陽,人體最不畏寒處為額部,最畏寒處為臍部,此兩部位的陰陽特性可以說是涇渭分明。

由於額區陽氣凝集,所以此處最易見光,玄關一竅也較容易開啟。所以丹法中很多門派將此處作為修持的重要門徑。

腦為神府,此處也是五氣朝元匯集之地。五色彩光最易在此翕聚,性光較易顯現。由性入命的修持方法大都在此見光,打開此玄關一竅,然後迴光返照於內,“太陽移在明月中”,收歸氣穴凝聚培生性體或擊開鐵門採藥煉丹,實現性命雙修的功程。

我國古代前輩們多用“目前”,“眼前”來暗示此玄竅的性光。如呂祖云:“目前咫尺長生路,多少愚人不醒悟”;陳泥丸先生云:“終日相隨在目前。”修真者若能識此得此,就可從見性入手,必能盡性以至了命。

以上所介紹的是金丹實踐中最重要的四個秘竅,明此四秘竅的部位、功能對修真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必須很好地掌握並在修持中加以運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形神關係是道教修道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形指形體,神指精神。形神相依即指形體與精神相互依托,相互依存。

《史記·太史公自序》曰:“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 ”

道教從修煉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形有先天之形~~真形(亦指自然之法身),有後天之形~~外在的體形;神亦有先天之神~~元神,有後天之神~~識神。先天之形靠修煉而得,後天之形由父精母血凝聚而成。

元神與識神在後天之形形成時同時墜入人胎,合二為一,同居於心。修道之人就是要除識神而養元神,因為元神盛而人精力旺盛,識神盛而人精力衰絕。

如《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云:“神者,稟父母之性為元神,受天地之性為識神。元神無識無知,能主造化。識神最顯最靈,能主變化無窮。……十月胎足,瓜熟識神與元神同投入胎 ,合而為一,同居於心。從此以心為主,而元神失位,識神當權。七情六欲,晝夜耗散,而元神耗散以盡,地火水風四大分馳其身,而身亡矣。”

所以道教要求修道之人形神俱妙,神炁合一。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說:“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則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稱神主生,精主養,形主成,三者形成一個神器。

對此淮南子說:“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 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三者傷矣。”見《淮南子·原道訓》。

強調修道之人,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的形體,然後煉就自己的元神與元炁,使元神與元炁混成一片,達到心在炁中而不知,炁包心外而不曉的境界,即是“神炁合一”。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命雙修是道教修道成仙宗旨之一,猶指性功和命功。在內丹修煉中,性指元神,引申為理、心、意、德等;命指元炁,引申為法、息、形、功等意。二者通常被喻為龍虎、鉛汞、水火、嬰兒姹女、真陰真陽等,實為“神炁”二字。

性與命密不可分,黃元吉論性命雙修時說:“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無命則性無依,無性則命無主,二者二而一也。”所以道教強調修煉心神為性,煉養精炁為命,神炁並重,身心兼煉,與道合真。

修道之人,理應注重性命雙修,既要涵養個人的心性,使之光明;又要堅固個人的形體,使之長存。假如形體不保,今生得道,無可指望;保住形體,經受不住內心的魔障,成仙無望。所以修煉之時,性命兼重,才能生道合一,長生久視。
 
老子曰:“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見《道德經》第五十九章。就是教人守其根,固其本,根、蒂是人生命的基礎。道教內丹修煉,其實就是說性之根、命之蒂,性之神、命之炁的合一。

據吳筠《形神可固論》說:“自然生虛無,虛無生大道,大道生氤氲,氤氲生天地,天地生萬物,萬物剖氤氲一炁而矣。”萬物皆稟炁而生,人亦如此。

《 雲笈七簽》卷五十六《元氣論》引《上清洞真品》云:“人之生稟天地元氣為神為形,受元一之氣為液為精。天氣滅耗,神將散也;地氣滅耗,命將竭也。”

如何才能“深根固蒂”呢?道教強調“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即是做到生道合一。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功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瑰寶。從古至今,千百萬人的實踐證明它有奇特的功效,它能治病、健身、延年益壽、開發智慧、激發人體潛能等等。

它的效應有時甚至是很神奇的,其神奇的功能用目前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原理尚未能深入研究得到圓滿的解釋。

正因如此,一些學者,便一口咬定它們是假象,只不過是魔術或幻覺,從而認定搞氣功是迷信。

另有一些人則憑耳聞目睹的事實,特別是自身修煉氣功的種種感應,便對氣功由相信到入迷,然而卻往往由於缺乏經驗和有關知識,對氣功產生盲目崇信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更有甚者乃至陷入宗教迷信的泥坑。

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練功。甚至導致走火入魔,並發生嚴重的後果。上述情況屢見不鮮。

其實、氣功是一門科學,是一門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科學。中、外許多學者已用儀器證實了氣功外氣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物質。
外氣中含有帶電粒子、有漲落調制的遠紅外幅射效應,有低頻磁效應,有次聲效應,有一種穿透力極強、抗干擾性極大、能量非常集中的幅射。

此外,國內外對氣功的生理效應方面的實驗表明,練氣功可以改善和調節大腦和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代謝與內分泌系統、骨骼、肌肉等的功能。

氣功外氣不僅可以作用於人,還可以作用於動植物,甚至作用於非生物。凡此種種,足見氣功的作用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對氣功應當深信不疑,搞氣功不是迷信。

儘管目前對氣功的許多機理尚無法弄清,但我們首先應當尊重事實,然後以事實為依據深入探索其原理。深入研究的結果,有可能突破現代自然科學的許多理論框框,從而導致一場新的科學革命和人類第二次文藝復興。

但是,我們對氣功也不能迷信。一是不要迷信氣功的作用,二是不要陷入某些宗教迷信的泥坑。

首先,我們雖應深信氣功的效用,但卻不應迷信氣功的萬能,實踐證明,氣功不能包治所有疾病,即使是氣功師也可能生病,甚至不治,更不能使人長生不死,須知世間致病因素很多。

一個血肉之軀,不管他(她)看來多麼健壯有力,由於風寒暑濕、七情六淫、酒色財氣、操勞過度、水土不服、毒蛇猛獸、飲食不潔……均可能導致其疾病的發生,消蝕了其強健的體魄,憔悴其迷人的玉容。

練氣功固然能改善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力,提高保養身體的自覺性,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或者治癒某些疾病;卻也未必能杜絕一切致病因素的侵襲,也未必有足夠的力量摧毀所有的病竈。

練功有好壞,功力有大小,因而抗病、治病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我們絕不能過於迷信氣功的作用而排斥一切醫藥。特別當患了某些急症時,更應及時送醫院搶救,若一味倚賴氣功,則往往誤事!

再者,對於外氣治病,我們更不應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儘管有些高級醫療氣功師治病效果十分神奇,但畢竟效果好的只是少數。一則真正高級的醫療氣功很難見到,二則即使是高級醫療氣功師其效果也難確保。

因為療效的好壞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譬如醫療氣功師當時的功能狀況,患者自身經絡的敏感程度,患者與氣功師能否配合得好,以及外界的干擾情況等等。

可能有些病症非一兩次發功就能立竿見影,倘若患者又因種種原因無法繼續堅持治療下去,也難免功虧一簣。所以由氣功師發放外氣來治病,其臨床價值極為有限。

許多人不了解這一點,僅憑報刊雜誌、媒體或道聽途說得知的醫療氣功師治病的若干神奇事例,便對外氣治病迷信得不得了。可是一旦發現氣功治病無效或低效時,便大喊“上當受騙”!

其實這些人是自己對氣功的認識不足,不知氣功方法是以自我身心調練為主,配合其他各種治療手段達到祛病之功效。故應辯證、客觀、實事求是地看待氣功,科學合理地運用氣功健身祛病。

其次,不少氣功門派都聲稱自己的功法來源於佛教或道教。有些氣功師也特愛宣傳宗教迷信的作用,將氣功與宗教迷信掛鉤,於是導致許多練功者由追求氣功轉而迷信某些宗教。

其實這裏面有許多誤解,須知氣功未必來源於宗教。可以說自有人類就有了氣功。人類在求生過程中,不斷與疲勞和疾病作鬥爭,自發地產生一些自我鍛煉方法,有些就可以視為氣功的雛型。

比如當人們身體疲乏時,打哈欠、伸懶腰,閉目養神片刻,即覺通體舒暢。又如人們值腰酸背疼或肢體扭傷之際,對酸疼部位輕輕拍打,揉按撫摩,即奏消酸減疼之效。凡此種種無不可名之為簡易氣功。

無論行、住、坐、臥,若能放鬆、入靜,時間久了,均能夠達到氣功的微妙效應。

這些都無需什麼文化知識,與宗教信仰亦無甚瓜葛,人們能自然學會,甚至有些動物亦能做到。眾所周知,龜蛇長壽,或逾千年。自古以來就流傳有模仿龜蛇的功法(稱為龜息法、龜蛇功)。

亙古至今人類中之聰朋靈慧者或官能獨異者,善於總結、積累有效的養生之法,用口頭或文字傳播下來,便是各種功法。

許多宗教的創始人和弘法者,往往天賦特異且才智過人。他們所倡導的一些修煉方法誠然也可視為優秀的氣功功法,然而他們所宣傳的宗教理論未必都能成為氣功的指導思想。

畢竟氣功不同於宗教。兩者無論從對宇宙、人生的認識,或從練功的動機與目的來看,都存在頗多截然不同的差異。宗教看破人生,尋求精神的解脫;氣功熱愛人生,追求身體的健康。

縱然某些氣功師拼命往宗教裏靠,可是宗教界卻往往將氣功拒之於門外。兩者之間的分歧昭然若揭。因而練功者或可不必信教。

再者,當今時代真正懂得宗教道理的人甚少,能潛心鑽研佛、道之學的人不多,眾多所謂信仰佛、道之人,大都只是停留在參雜迷信的階段,比如求神問卜、禮佛拜簽、偶像膜拜等等。

其實這些跟氣功鍛煉毫無關係,甚至真正的修道者對此也不屑一顧,可是人們往往由於從小受民間迷信的影響根深蒂固,又很少看到佛、道經典書籍,所以很難接受別人的開導,轉迷開悟。

曾有人辯解說:這種對鬼神的迷信與敬畏,至少可以達到止惡揚善的作用,對修煉氣功也不無裨益呀!事實上迷信思想的存在只能是弊多利少。迷信思想嚴重的人,練功中特別容易出現幻覺,且往往不能正確對待。

比如有的人可能看到黑氣、鬼怪,或聽到怪聲,聞到怪味,或夢到自身墮入深淵、進入地府等等,於是便產生恐懼、厭惡心理,拼命想壓制或者排除,結果卻適得其反,惡性的幻覺便死纏著他不去,苦不堪言。

另有些人又可能看到光環、花叢、仙境、神仙、菩薩、或聽到美妙的音樂、聞致撲鼻的花香等等,於是便心生歡喜,刻意追求,甚至不覺隨之而去。結果氣機瘀結,神志錯亂,後果不堪設想。

凡此種種皆可謂“走火入魔”,究其根源皆在於迷信思想作崇。若無迷信思想,深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則不易出現此類現象。即使在練功中出現一些幻覺,也能“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絲毫不受其害。

綜上可知,我們對待氣功的正確態度應當是:相信而不迷信。唯其如是方有百利而無一害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道教煉養中,嗇指愛惜保養之意。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嗇。”見《道德經 》第五十九章。意為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愛惜精神,積累精力。因為精神不妄泄,就能夠心德備全;心德備全,就能夠回歸到自然的本性。

治理國家理應如此,修道者當然也應該這樣,修煉若能嗇,就可以長生在世。因為“嗇以治人,則民不勞;嗇以治身,則精不虧”。見高延第《老子正義》。《韓非子·解老》亦曰:“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

河上公曰:“嗇,愛也。治身者當愛精氣而不放逸。”見《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爾注》也說:萬物皆含道精,精為道之別氣,而人則是精車,想要保住精氣,百善當修。至此嗇寶精氣成為道教修煉成仙的一個重要原則。

其實氣指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物,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根本物質。氣的範圍很廣,包括自然界雲霧之氣、人體呼吸之氣、陰陽五行之氣、生命運動之氣、精神靈秀之氣以及先天的元氣、精氣、道氣等。

最早提出氣的是西周時的伯陽,他以氣來解釋地震,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丞,於是有地震。”見《國語·周語》。

此後古人一直用“陰陽之氣”、“天地之氣”來說明自然界和社會秩序的普遍聯繫。而道教則將其與生命聯繫一起加以闡述,莊子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炁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炁故萬物一也。”見《莊子·知北遊》。

可見在老莊思想中,氣是組成和聯繫天、地、人和萬物的始基:萬物聚則成形,散則為氣。因此莊子認為生命必須守氣才能夠長生,說:“我守一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見《莊子·在宥》。

何謂守一炁“老子云,得其一萬事畢。所謂一者,先天真一之氣,即所謂天地之精,亘藏於陰陽之宅也。何以守之炁亦曰:慎內、閉外而已”。見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

莊子雖然沒有直接解釋守一,但他對於養氣有一段精闢的論點,他說:“吹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見《莊子·刻意》。

比生命更進一步的是,道教還將“氣”與其神仙信仰結合在一起,認為: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通天下者一氣耳,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萬物皆須氣以生。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禍福,皆由氣主宰;在體中,氣既聯繫著形,又聯繫著神,因此通過煉氣既能煉形又能修神。

如《管子·樞言》說:“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心者,心也。故曰: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就是說氣即是“道”,萬物皆由此而化生。

至於神和人,也是因氣而成,《老子想爾注》曰:“一者,道也,散形為氣,聚則為太上老君。”

《三天內解經》云:“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太無變化玄氣、元氣、始氣,三氣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生後,混氣凝結,化生老子。……老子者,老君也。”

《雲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曰:“原夫道家由肇,起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

可見道教最高神三清由“氣化”而來,同樣三清之下的神仙,亦由“氣”構成,如《道藏》第24冊632頁中即有“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

又《管子·內業》:“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這裏的“精”實際上就是指的氣,她是氣中更為精細的部份。

道教認為一個生物擁有的精氣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不僅能堅固肢體,而且七竅與脈絡暢通,精力充沛,智力發達。同時還認為形氣構成人的身體,保持精力充沛,不讓精氣耗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生命力旺盛。

如果精氣一旦離開,生命也就離開人體而去,只留下一個臭皮囊。因此修道者要自覺地由意識轉變為無意識,調節人體自律神經活動,從訓煉呼吸入手,來保精固氣。

管子說:“不以物亂心,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德。以有神自在身。”就是告訴人們如何去守精保氣,即不要因物質的享受和感官的愉悅而使心亂氣散。這裏的“神”就是精氣在體內聚成的神。

可見一個人如果能把精氣匯聚到自己身上,並使之不散,“乃能窮天地,被四海,中無惑意,外無邪淄,不遇人害,謂之聖人”。見《管子·內業》。也就是成神成仙了。

千百年來,道教修道之士始終以守精固氣作為成仙之首要。他們把精氣神視為生命之三寶,提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修煉方法。合道即可長生不死,成為神仙。

《金丹大要·上藥篇》云:“精氣神,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成丹。何為順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為逆炁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

在愛惜保養精氣的同時,還要注意到人與天的問題。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在四大之中,賴於天地而生存,得於道體而長生。所以修道之人既要考慮人體這個小環境,也要考慮到天地宇宙這個大環境,這樣才能夠將自身的精氣與道炁相通,達到修煉成仙的目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返本還原就是修煉中經常講的順則成人,逆則成仙,這是道教修道的基本原理,指在體內模仿宇宙反演及其反演過程,將生命歸還虛無,致力於超越有限生命。
 
道教內丹認為,人和自然演化關係是道(神)生氣,氣生精,精生形,此為“順生”;而人性命雙修則應逆之而行,即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此為“逆修”。

此理論被道教煉養家廣泛採用,尤其是在內丹修煉中。這種理論來源於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意思是說道生萬物,萬物又會返還於道;人亦如此,人由大道化生,最終還是要還原於道,即修道成仙。

當然還可以用一個更貼近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若以“道”為準則,遵守一定的行為規範,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修煉,就可以返本還原、返樸歸真,和大自然之“道”融為一體,處於一個永恆不變的境地而成為神仙,故老子說“谷神不死”見《道德經》第六章。

其實,返樸歸真的意思為修煉者通過修煉性命、摒棄情欲和偽性,返歸純樸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與道同一。其來源於老子之“道”的人生觀~~清虛以自守,柔弱以自恃。見《漢書·藝文志·諸子略》。

後來道教內丹修煉者認為內丹之道就在於逆萬物順行之道,竭力使萬物合而為三(精、氣、神),三復化為二 (氣、神),二復歸一(神),一歸於道。並認為這是“奪盡天地沖和之運,陰陽化機之妙”見元‧陳致虛《金丹大道》。最終達到重返本源,常住永生。

這種理論在《性命圭旨》中被稱作“順逆三關”,所謂三關,即初關、中關、上關。

初關也就是煉精化氣之時,要注意“火逼金行顛倒轉,自然鼎內大丹凝”。

中關就是煉氣化神,要注意駕運河車,自太玄關逆流至天谷穴,氣與神合,再下降至黃房,所謂“乾坤交媾罷,一點落黃庭”。

上關就是煉神還虛,守一抱元,以神歸於毗盧性海。

據明‧黃宗炎《太極圖辨》和《宋元學案·濂溪學案》記載,陳摶的太極圖用的就是返本還原的道理。書曰:“周子得此圖,而顛倒其序,更易其名,附於大易,以為儒者之秘傳。蓋方士之訣,在逆而成丹,故從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順而生人,故從上而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坐述真詮,端身跏趺盤。巍巍形不動,雙手放身前。

周身須挺立,肩鬆體自閒。身不著拙相,調身首為先。

調心更玄妙,需得細精研。除卻七情欲,煉己斷魔頑。

靈山栓意馬,玉樹鎖心猿。心中無一物,體泰性自閒。

意需空靜無,結印太極玄。輕輕盤上放,閉口鵲橋連。

迴光勿輕視,垂簾法中玄。且勿圓睜目,神光勿外現。

閉目非正法,陰火誤眼前。首正是妙法,清凈須自然。

仰面並低首,任督脈易斷。如此長久座,走火必生偏。

腰躬氣不暢,污濁生此間。調息須自然,自然息便綿。

綿綿真意現,氣氣歸丹元。切記迴光照,返歸下丹田。

勿須頑神守,著意法便偏。妙在不即離,勿忘勿助間。

微意守丹元,寂靜待玄關。萬法皆勿用,道在須彌間。

打坐有三關,疼痛入定難。睡魔陰氣現,破關依志堅。

腿麻與腰酸,或者身疲倦。心猿意馬動,剎那心魔歡。

痛苦初發現,首見第一關。橫心長久持,泥虹昇九天。

次謂入定難,欲定心越煩。非是不能定,心法須口傳。

觀音言妙法,化己分坤乾。聽首二法施,入定剎那間。

迴光返照法,太上胎息玄。體性合太乙,坐忘虛無邊。

不動無消息,乃是功未全。此時勿煩躁,心境須坦然。

靜極忽生動,陰中陽自見。後天之火見,額中明月懸。

虎中火過熱,臥龍取水添。丹爐熱難忍,甘露灌頂巔。

此間有變化,切記心頭間。坐上沉沉睡,非是功夫偏。

乃謂魔出現,睡魔第三關。真正謂魔道,須戰睡魔關。

坐上法中行,功法同時現。坎離顛倒術,修行第一鞭。

心意勿散亂,萬緣勿掛牽。醉飲醍醐酒,墻頭花月圓。

子時先後天,一陽生時辨。萬物始復甦,易謂復卦間。

二次地澤臨,二陽乃發現。重煉水中金,周易龍在田。

三陽開泰時,三侯佳期現。斬盡墻頭花,搬運歸故園。

辛勤熬一夜,明月天上懸。陳痾故疾去,日月換新天。

參透三昧法,行功歸自然。時時待陽現,刻刻守一玄。

修真工純熟,剎那便豁然。先天離火降,燒開水中關。

真元神力大,火焰力沖天。直射到海底,九重鐵鼓穿。

海底架法船,奔騰上九天。且勿停巔頂,下橋歸家園。

任督關停閉,才塑法身玄。坎離初交媾,法轉小周天。

此謂子午地,太乙循經玄。法輪徐徐轉,細研煉汞鉛。

風和日麗暖,紫氣繞身邊。溫溫祥靄氣,沐浴法身堅。

常此溫和坐,先天性自圓。待得驚雷響,法力大無邊。

震動重樓破,七經八脈翻。六根皆搐動,兩腎如湯煎。

海底紅日照,肘後金晶現。真元行有經,運轉大周天。

此非最終法,還須顛倒顛。欲求明珠現,丹鼎須重安。

元晶牢封固,後天化先天。首明天地理,次需陰陽辯。

周天重頭數,乾坤顛倒安。藥生如何採,巽風呼嘯天。

藥盛及時採,打馬躍河間。煉精化真氣,精氣養胎圓。

再言用神法,三家乃相見。青龍會白虎,黍米落黃田。

百日築基法,即難亦非難。凝神入規中,功純結元丹。

時時忘言守,刻刻待玄關。十月懷胎滿,明珠出黃田。

性命同證法,煉性更需言。七情六欲淨,九年純陽玄。

述時真容易,修煉亦簡便。藥生知老嫩,恰當精細間。

藥老難烹煉,藥嫩乃不堅。正逢花盛開,採藥歸壺間。

火候亦用精,文武需善辯。文火溫養用,武火乃採煉。

散功導引法,法法玄中玄。轉睛乃明目,降火養神全。

五癆七傷怯,山根乃頭安。扣齒填腎水,赤龍攪海玄。

玉液還丹法,吞津入丹田。再運周天氣,運氣助道堅。

韋馱獻杵式,降魔護道全。彎弓乃射虎,左右安心田。

擎天翹剪式,黃庭主人安。霸王舉鼎法,三田一線穿。

倒轉河車法,再養心神全。雙龍入海式,太極化腰間。

搬足需用力,修煉息自然。浴面法中法,摩睛乃相間。

提輪勿忘卻,崑崙罩頂玄。欲求修真術,須得明師傳。

口傳與心授,紙上難明言。得法還須煉,只要道心堅。

依法長修持,丹道自然圓。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功是如何實現培補元氣這一作用呢?《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即是氣功培補元氣的精闢闡述與概括。

中醫學把精、氣、神視為人體的內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體的機能狀態。氣功就是外煉“筋、骨、皮”、內煉“精、氣、神”的動靜結合的自我鍛煉養生法。

“精”包括先天腎精和後天水穀之精兩部份,二者通過肺心脾諸臟,敷佈周身,以保證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生理活動的實現。氣功對精有著明顯的影響和作用,只要練功得法並持之以恆,對先天精與後天精都有加強充實作用。

男性患者的遺精、早泄、精冷、精稀,女性患者的帶下、崩漏、經少、病理性閉經等現象,都屬於精的病理範圍。這些病理現象,通過煉功都可得到程度不同的醫治,此即是氣功對陰精發揮作用的佐證。

消化功能紊亂、營養障礙的患者通過氣功心腎相交之法,腎陽固秘,脾陽得賢而健運,胃陰也得腎水上濟而滋潤,從而胃腑和降善於納腐,脾運有度、精微充脈,臨床表現為食欲大振、食量增加、消化腺分泌旺盛、合成代謝加強、營養狀態得到改善等等。這都是氣功對水穀之精發揮作用的佐證。

以上是氣功對後天精的作用表現。氣功對先天之精也同樣具有充益作用。先天之精藏於腎,氣功意守丹田命門之法,就是充實精水之術。

先天精依賴於後天精的滋養,通過吸抵撮閉鍛煉,兼備寡欲持滿陶冶,則陰精自然充實而固澀,腎中元精得陰精濡養,則愈加壯益,元精益固,元氣自充。

這就是“練精化氣”的必然趨勢。顯然,氣功益精固水的作用就是氣功培補元氣的機轉。練功元氣充益後,則可更好地激發與推動臟腑進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動,這對維持機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又能進一步發揮練氣化神的作用。神,包括了先天元神和後天識神兩種。元神生化於先天元氣,識神生化於後天之精氣。元神,識神都來源於物質,又皆反作用於物質。

《素問‧移精變氣論》談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出了神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這是氣功培補元氣的又一重要意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初步的研究表明,氣功起源於原始人類的自我保健。古代的氣功叫“吐納”、“導引”、“按蹺”、“行氣”等等。

“吐納”字面上的意思是吐故納新,實際上是調整呼吸的鍛煉;“導引”的定義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是把軀體運動與呼吸自然地融合為一體的肢體運動;“按蹺”是按摩和拍打肢體的運動,在古代,導引、按蹺常常互相包含不分;“行氣”是以意念配合呼吸,想像“氣”沿周身經絡運行。

氣功起源的時間,至今未見直接文獻資料,目前對氣功起源的研究,是根據幾個間接文獻的互相佐證而推測的。

根據古籍記載,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著,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堯時期,中國中原地區曾洪水泛濫成災。《史記》、《孟子》 都有類似的記述。而另一部史書《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由於多雨潮濕,人們氣血淤滯,易患筋骨拘緊,或周身及關節疼痛一類疾病,於是就用舞來宣導氣血以治病。

二千年前的古典醫籍《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 》在講述各種不同治法的來源時說,中原一帶,平坦潮濕,人們易患肢體寒冷,或關節紅腫熱痛以及四肢痿軟等骨關節病,應該用導引按蹺來治療,所以導引按蹺這種治法來源於中原地帶。這說明唐堯時期曾有“宣導”作用的“舞”,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導引按蹺”。

《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記載;“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新石器時代,我們祖先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居住在野獸出沒無常的大自然中,靠運動來加強新陳代謝,增加熱量以避寒;找個陰涼處安靜休息,降低代謝,減少產熱以避暑熱;內心不受七情干擾,外形不受名利趨求等奔波勞碌之苦;這是人們具有安靜愉快淡泊心態的樸素社會,所以病邪侵犯也不會深入人體內。

這正是對原始氣功養生的一種描述,至今氣功仍分動、靜兩大類,與古人的動靜養生是一脈相承的。

根據考古發現1975年,在青海省樂都地區柳灣三坪台,出土了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罐等文物。在彩陶罐上有一彩繪浮塑人像,二目微閉,口形近圓,微向前翻,腹部隆起,雙手張開,放在腹部兩旁,兩膝微屈,雙腳分開,略比肩寬,正是站樁吐納的練功形象。

經有關專家考證,該文物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練功人像正是古人服氣吐納的一種姿勢。更有趣的是該人像為男首女身,即男性的上身,女性的下身,這雖然是古人的一種生殖崇拜,但是把男女合為一體,體現了調和陰陽,使陰陽合一的理論思維。這有力地說明了中華氣功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

1957年,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還發掘了一匹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其中有一個舞蹈紋彩陶盆,繪有黑色舞蹈人形,整個畫面人物突出,神態逼真,五人一組,手拉手,面向一致,佩戴飾物,共有三組,據考證,也屬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由原始模仿動物發展為導引,稱為仿生氣功,如五禽戲、六禽戲等。

說氣功起源於原始人的自我保健,除了古書記述和出土文物證明外,還有古代醫籍和醫家都十分重視氣功療法。從儒、釋、道、武、藝等各家對氣功的運用來看,雖然目的各不相同,但都是發揮氣功的健身養生作用,這與氣功源於人類本能的自我保健有關。

中國氣功經歷了漫長的原始萌芽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文化的發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由方術進入了學術的殿堂,這在諸子百家的學說中都有反應。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莊子‧在宥》記述了黃帝向廣成子求教養生之道的故事:黃帝慕名去拜見廣成子,廣成子毫不客氣地叫他回去齋戒三個月再來;黃帝果然如此做了,廣成子見他如此虔誠,於是概述了氣功養生的秘訣:“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是歷史上最早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的經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中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儒家“八目”,很多類似於氣功修煉,特別是提出“止於至善”的方法,即“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孟子》提倡“善養吾浩然之氣”。

在《莊子》一書中以孔子和顏回對話的形式,具體描述了“心齋”與“坐忘”。如在《莊子‧人間世》中,孔子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顏回則在《莊子‧大宗師》中向孔子談了坐忘的體會,謂“墮姿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道,回謂坐忘。”

坐忘即為早期的靜坐,故郭沫若在《靜坐的功夫》中指出:“靜坐這項功夫,……當溯源於顏回,……顏回坐忘之說,這恐怕是我國靜坐的起始。”

《管子》還認為“能守一而棄萬疴”。

《戰國玉銘》又稱《行氣玉佩銘》、《行氣玉銘》、《行氣銘》,據專家考證,是公元前五世紀末至四世紀初的文物,現藏於天津博物館。

這是一件珍貴的反應氣功歷史的實物,也是到目前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氣功鍛煉的實物,在這一中空未透頂的十二面體玉製飾物上,刻有四十五個銘文。文曰:“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兀舂在上,地兀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目前氣功界對銘文所描述的為何種功法雖有不同意見,但這表明在戰國時期氣功功法確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華佗則根據《呂氏春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思想和《淮南子》上提到的六個動物動作,結合自己的臨診經驗,創編了一套動功,曰:“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能“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隨葬品中,有幾件相當珍貴的氣功文物,如《導引圖》、《卻穀食氣篇》、《養生方》等,反映出當時氣功發展的情況。

《導引圖》是一張彩色帛畫,繪有男女多種姿勢,出土時有殘缺,現存四十四幅圖為四行排列,多有題記,但能辨認者僅二十八幅。據考,該墓墓主為當時長沙丞相利蒼的兒子,葬於公元前168年。整幅圖高50厘米,長約100厘米,原無總名序跋及作者,現用名為出土後依其內容而定。

《卻穀食氣篇》是以描述食氣(即呼吸鍛煉)為主的練功方法之專著,也是歷史上首部專論卻穀的著作。全書僅二十六行,刻在竹筒上,它對卻穀食氣的方法、適應症有明確的論述。此外,該書所述之如何掌握不同季節特點、不宜食氣的四種氣候等內容,則反映了中醫養生思想中的整體觀點在氣功鍛煉中的具體應用。

《養生方》專論養生尤其是氣功養生的原則與方法。該書《十問》篇描述的治氣方法是“吸必深而久,新氣易守,宿氣易老,新氣易壽。善治氣者,使宿氣夜散,新氣朝聚,以徹九竅,而實六腑。”強調了呼吸鍛煉吐故納新之作用。

同篇論述的治氣四時注意事項,與《卻穀食氣篇》中的內容互為補充,“食氣有禁:春避濁陽,夏避湯風,秋避霜霧,東避凌陰。”

在長沙還出土了東漢前期的“仙人飲玉泉”青銅鏡,除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仙人和瑞獸外,還有三句銘文:“尚方佳境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饑食棗。”尚方是當時為皇帝製作御用器物的官,在黃帝用的青銅鏡上,刻上神仙家修煉辟穀的方法,可見當時氣功發展的程度。這與《內經‧素問遺篇‧刺法論》的吞津法是一致的。

從中國古典文化關於“氣”的概念出發,我們來談談氣功的內涵。要闡明這一點,還需從對人的生命運動的看法說起。

眾所周知,人與一般動物根本區別在於他具有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動~~意識活動。因此,人的生命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

對此,古人有不少精闢的論述,例如《淮南子‧道原訓》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這裏形指肉體,神則是特定的物質,人的意識和精神活動是其功能體現。

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的精神和肉體的活動都是靠周流於人體內的氣來充養、維持的;而各個層次上的氣化過程,則不僅以形體為基礎,而受神、意控制。

根據上述以神為主導,形、氣、神三位一體的人體生命整體觀,人有可能通過神、意的能動的鍛煉,增強神、意對形體和體內氣化過程及氣機運轉的控制,從而激發、強化人體的固有功能,並使心身臻於高度和諧。這種方法古人統稱“修身”。
                    
先秦諸子,對於社會問題,所見各不相同,但於修身之道都是十分重視的《管子》把這類修身方法稱之為“心術”、“內業”;《莊子》認為有“純素之道”和“養形之術”的區別;孟子提倡“存心”、“養氣”,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故倡導“治氣養心之術”;而養生家.醫家則有“導引”、“行氣”、“食氣”、“養生”之方。

戰國時期的文物《行氣玉銘》上刻的銘文就是“行氣”的方法;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裏,有《導引圖》、《卻穀食氣篇》和《養生方》等。

秦漢時期,以長生久視為目標的丹道開始流行,這又有內丹和外丹之別。

東漢以後,佛教傳入,道教創立,這類修身方法和宗教修持相結合,名目就更繁多了。

明清以來,武術家則有內功之說。

“氣功”一詞最初見於晉‧許遜的《靈劍子》,但直到宋代的《雲笈七簽》裏才成為一個術語。清末《少林拳術秘訣》中有一章名曰“氣功闡微”,指出“氣功之說有二:一養氣,二練氣,”但氣功一詞並未廣泛使用。

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劉貴珍先生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問世,氣功作為傳統醫學的一種治療方法,才得以推廣。

從先秦諸子的“修身”之道,到當今流行的“氣功”,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很大的發展,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因此,當前專家學者對“氣功”的內涵,作如下概括:

“氣功是基於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體生命整體觀,通過調心.調息.調身的鍛煉,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開發人體潛能,使心身臻於高度和諧的技能。”

上述關於氣功內涵的界說,說明了氣功的理論基礎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體生命整體觀;概括了古往今來各門派氣功功法的共性是“調心、調息、調身”;指出了氣功的基本功效是健全心身,開發人的固有潛能。

應該指出,氣功不僅是強化自身生命運動的有效方法,而且是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生命運動規律的一條重要的途徑。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大道一炁化三清
至虛靈,至微妙。強稱名,為大道。道之體,本自然。兆於一,象帝先。渾無物,杳冥精。玄化流,光音生。闢混朦,漸微明。太無變,三分氣。始青氣,號清微。龍漢劫,天景暉。元白氣,號禹餘。顯真文,煥太虛。玄黃氣,號大赤。開上皇,萬化孳。
 

二:三洞經箓冠古今
元始尊,說洞真。啟大教,演三乘。靈寶尊,說洞玄。金科立,寶箓傳。道德尊,說洞神。十二部,度天人。建法筵,寶珠中。傳經蘊,義無窮。我皇人,集雲書。正天音,在劫初。譯三洞,次四輔。七十二,冠古今。
 

三:諸神弘道傳飛升
自玉清,至西那。玄風及,同順化。玉皇尊,大有情。捨王位,苦修行,歷多劫,志不灰。證金仙,號如來。位玉京,鎮蕭台。斡天帝,總三才。本行經,斷障礙。告菩薩,無內外。靜妙尊,林辯才。廣說法,九和台。開始老,學修真。化國王,度臣民。宏教法,三千人。授此訣,白日升。
 

四:古仙宗崇大洞經
溯源流,追上古。證道者,書唯普。考真系,別宗祖。大小宗,從頭數。古仙宗,遺上世。極昌明,在黃帝。欲治國,慕廣成。訪崆峒,論長生。來具茨,窺靖廬。禮諸真,奉芝圖。探九室,青城峰。獲龍蹻,有遺蹤。守一經,仙王授。講生理,除病垢。無搖精,無勞神。隳肢體,黜聰明。神氣和,結仙胎。千二百,身不衰。淨樂國,有王子。出塵埃,了生死。入太和,自勤苦。提慧劍,降二豎。躍南崖,現真武。大功成,報父母。吳夫差,仰止切。求度人,之齊國。空洞篇,不輕泄。傳斯文,四萬劫。此一家,宗大洞。研真理,蒼胡重。
 

五:金液聚玄兩相宜
金液宗,始媧皇。明造化,法陰陽。逮軒轅,費專研。政教餘,且學仙。合神藥,煉金丹。龍車舉,鼎湖間。得度者,多近臣。荊山下,舊跡存。此一家,宗九鼎。煉汞鉛,窮根本。聚玄宗,左真傳。授黃氏,在周宣。明內功,法最簡。但澄心,物欲遣。空無寂,觀三要。惟湛然,期至道。此一家,宗清靜。持定觀,圓珠映。
 

六:胎息黃芽返童嬰
長淮宗,開神玄。居上聖,得其真。歸根法,復命關。一字訣,靜中參。觀雲起,調無弦。窮妙有,括人天。此一家,宗胎息。弦際通,復無極。葆和宗,老容成。服五芽,食雲英。嚴固守,元神充。身不撓,奪天工。此一家,宗服氣。守玄牝,還妙諦。
 

七:房室養生調神宗
調神宗,傳素女。保身法,人妙理。治眾病,功奇巧。補傷損,顏不老。攝精氣,填血腦。防邪偽,慎檢討。此一家,宗內房。明氣道,養陽方。
 

八:南宮蒼益健利靈
南宮宗,師一真。秘密咒,役鬼神。揮靈劍,妖邪遁。隱形景,須體證。此一家,宗符箓。運精神,合雲物。蒼益宗,系彭桐。僦大隗,並神農。煉丹砂,法乾綱。採靈藥,九加方。茹石散,餌瓊芝。易骨髓,返仙姿。此一家,宗服食。延壽命,保質原。健利宗,盛羲農。赤松後,數寧封。治虛邪,可延年。漱靈液,災不干。暢關節,通泥丸。壯體魄,筋骨堅。伏蟲蛇,除患害。驅惡疾,百里外。此一家,宗導引。致精微,入妙境。
 

九:設壇鎮邪從頭敘
科醮宗,降高辛。牧德台,寶符膺。資二儀,奠嶽靈。保國祚,免災迍。得解脫,證玄宮。藏金簡,鍾山封。夏禹王,躬勤儉。疏九河,除時患。鑿峽門,多險阻。祈神人,陰相輔。示玉印,並經符。斬世阨,遣童律。棲山咒,力伏魔。禁嶽瀆,鏁淮渦。竟此身,水土平。功績就,入陽明。吳會間,張隱者。鋤河濱,獲元始。築靈宮,勤供養。感天尊,授大洞。經箓法,傳心印。一句偈,元伯敬。祛瘟災,除疫癘。本願力,歸上帝。闔閭王,登包墟。窺林屋,得禹書。合一卷,赤玉字。百有七,又十四。太真科,法維謹。通典格,有七等。箓與科,戒和律。箓百二,科四六。戒千二,律與齊。大小章,並醮儀。此一家,宗靈寶。贊神明,至幽渺。上十宗,是正傳。分宗派,別先後。
 

十:柱史玄妙傳三豐
尊柱史,號猶龍。越唐宋,至三豐。關令尹,第一傳。著九篇,述淵源。希夷君,隱太華。木岩集,史文嘉。六祖張,號隱仙。會南北,玄要篇。希夷下,道學興。第三傳,堯夫承。觀物篇,經世書。大圓理,合虛無。第六傳,濂溪繼。太極圖,宗老易。儒學派,孔仲尼。法聖哲,志所期。去適周,景王間。問諸禮,師老聃。子弓後,是荀卿。評諸子,甚分明。人心危,道心微。十六字,道書辭。第五傳,乃韓非。解喻老,名法歸。至賈誼,踵前賢。明道術,修故篇。
 

十一:治道茅山多傳人
治道派,本丈人。至安期,教乃分。黃老術,善治民。傳蓋公,終漢臣。安期下,付馬鳴。宗內學,陰真君。得太清,入赤城。煉白金,惠時貧。第三傳,魏伯陽。參同契,丹經王。神仙傳,且直言。謂假易,論作丹。唐彭曉,據元樞。釋真義,明鏡圖。茅山派,師鬼谷。授初成,隱華嶽。叔申君,西域傳。得二景,歸金壇。第五傳,清虛真。八隱書,高仙經。六傳周,號紫陽。靈暉箓,金玄章。清虛下,魏夫人。退靜室,諳黃庭。第九世,楊羲君。授正法,曲素文。紫陽下,推許映。服玉液,朝腦精。第二世,許侍朗。愈腹疾,服術方。簡寂公,為第六。修道藏,纂經箓。八世陶,號貞白。詮真誥,正隱訣。十一世,稱司馬。坐忘理,極正大。論吾人,在貴生。生道足,返天真。
 

十二:方仙要數葛仙翁
方仙派,西王母。降悶宮,授漢武。上清經,十二事。稽內傳,詳為志。十三傳,皆方技。五利徒,鮮真諦。漢淮南,重丹器。鴻寶書,惜久佚。葛仙翁,左氏傳。流珠歌,記生前。修真一,入大定。經醮法,遺鮑鄭。晉抱樸,得鄭書。述丹道,千有餘。論仙方,識元意。十二篇,稱絕藝。
 

十三:太平正一豫章派
太平宗,師于吉。青領書,百七十。修此法,嗣息增。論興國,較銖分。重經意,惟襄楷。累上疏,君不解。正一派,漢天師。盟威箓,拜章儀。斬故氣,消三業。得大丹,辨正邪。奉斗經,度玉局。六十三,沿世襲。玄學派,宗何王。崇虛論,述老莊。至七賢,學無學。窺堂奧,推向郭。豫章派,祖蘭期。孝悌王,是本師。親點化,掘三墓。見屍體,身忽合。遙輕舉,顯神通。銅符券,蘊神功。傳諶母,守真鷹。囑度者,旌陽令。三祖許,號仙都。石函記,法鼎爐。
 

十四:全真修道南北宗
南宗興,祖伯端。天回鎮,師海蟾。臨行時,親囑咐。脫汝法,當授度。逢馬氏,司真行。至荊湖,餌丹升。三祖薛,本僧衲。參杏林,師環下。通宗說,復命篇。得外護,道乃全。四祖陳,號泥丸。習賤業,隱市廛。大雷書,黎母授。誅邪魔,除災咎。壺中藥,隨佈濟。翠虛篇,遺散吏。五祖白,居武夷。海瓊集,顯秘密。北宗師,號重陽。宗鍾呂,祖少陽。五篇文,獲甘鎮。活死人,入墓寢。焚草庵,見真假。赴東溟,度烈馬。未生前,親抉剖。九轉丹,幾人悟。十五論,教化集。揆諸經,括玄義。邱劉譚,郝王孫。元中主,尊龍門。丹陽下,祖披雲。烏兔經,萃玄文。四祖趙,居南嶽。同源論,悔後學。致虛翁,是嫡傳。抒大要,闡先天。長春下,祖志平。承遺教,在燕京。葆光集,及語錄。建道場,宏規模。四祖李,名浩然。西遊記,稱遺篇。五祖王,著信心。贈光教,主白雲。又八傳,至衝虛。撰正理,明玄機。繼此者,僧華陽。著仙論,道法昌。
 

十五:元始演法留戒律
律宗法,傳最古。虛皇尊,留青土。漢仙人,素行直。奉新笠,百八十。晉阮基,齊張岜,持大戒,禮寶偈。唐潘公,品戒目。重八一,輕州六。三真戒,師道一。勤修纂,法始卒。曰玄都,並研習。初遵十,中三百。智慧戒,屬妙德。女真戒,愛此行。勉過咎,律均衡。至明季,嗣昆陽。說心法,律益彰。已上說,十三宗。齋懺法,箓相從。
 

十六:三箓七齋天人通
曰金玉,曰黃箓。此三齋,資冥福。修金箓,喜宗皇。躬祈禱,時雨將。建鴻齋,道武君。克寰宇,掃煙氛。曰明真,曰自然。曰三元,曰八節。曰洞神,曰指教。曰塗炭,為七品。入聖法,升虛儀。遇修崇,福壽益。救苦懺,啟青玄。寶幡動,禮妙嚴。恩光力,瓶中柳。肉白骨,起枯朽。萬靈懺,何人集。柳真君,弟子俱。滅災禍,法瓊篇。通玄妙,了根源。所南公,繼諸家。哀茕獨,祭煉誇。敕何喬,詣冥途。拯滯魄,出幽都。
 

十七:知法動靜妙無窮
宗箓明,當知法。動與靜,須了達。曰水火,土木金。此五行,互為因。曰精神,魂魄意。此五神,隨所御。曰命功,時物事。此五賊,不可執。內五神,外五賊。忽相感,生十業。業識起,有六欲。十七乘,從此立。眼鼻耳,舌身心。緣善惡,結習深。迷為凡,悟為聖。明順逆,修善行。曰靈仙,曰人仙。曰地仙,曰神仙。並天仙,為五等。用九六,絜綱領。自仙真,至上聖。各三遷,九品應。西與北,南與東。行攢簇,入中宮。曰龍虎,曰丹土。此三性,歸一處。運周天,勤烹煉。火焰飛,真人現。五氣聚,體用全。三一化,妙無邊。曰道身,曰真身。曰報身,乃三身。應身起,又生身。示妙相,順世困。任聚散,無限量。雲分身,化萬象。前為本,後為跡。隨機顯,常不一。有白元,有無英。有桃康,有司命。有太一,為五靈。彗圓備,神自明。天視通,梵音通。神觸通,神會通。夙神通,預兆通。周法界,無不窮。
 

十八:至德六度早修行
曰天地,曰水途。積世孽,當受辜。曰色累,曰愛累。曰貪累,曰華竟。曰身累,此五苦。並三途,為人難。聞思修,歸覺路。善體行,得會悟。正信度,定善度。金華度,普德度。元命度,全真度。斯漸證,稱六度。慈與愛,善與忍。四行足,丹書允。曰真常,曰淨應。此四德,清都證。聖凡路,淨穢門。凡五道,不須論。
 

十九:天地陰陽須自明
曰黃曾,有六天。百善功,得升遷。曰越衡,十八天。六根淨,粗塵捐。次六天,細且輕。再致六,輕染更。曰霄度,乃四天。忘心識,轉氣觀。漸為妙,入重玄。無淪壞,四梵天。曰常融,曰玉隆。曰梵度,賈夷終。此四民,並三界。蹑諸乘,無滯礙。既明天,須論地。地依天,氣包舉。十方界,及洞淵。六無聚,擁京山。混無分,沌樸大。雲莪莪,無高下。溟寂然,梓無涯。羅天佈,三境奢。蒙細雨,鴻益華。洪鈞運,無障遮。徑四維,八圓界。浮虛空,風所待。風虛摩,氣掄然。金剛力,乘乎天。日月星,倍循環。重重涉,似轉丸。陰與陽,過不及。若扞格,生災翳。曰九陽,曰百六。運天關,轉地軸。計輪迴,三千六。陰否蝕,陽激勃。天窮陰,地窮陽。兩大輪,共頡頏。觀上下,人在中。距四方,入穹窿。數此地,至浩劫。非道力,誰不滅。潤澤地,金粟地。剛鐵地,水澤地。大風澤,稱五地。空色潤,至微細。曰戊土,曰已土。曰浮黎,為三土。
 

二十:歷代神仙把路引
度人經,且說明。六十一,次第分。太上道,上真道。中真道,種種道。知其幾,觀其竅。空無礙,入眾妙。凡學人,當自體。志向堅,萬善舉。信能行,功無比。除穢垢,勤磨洗。參眾術,撮樞要。循階梯,爰深造。窺琅環,探玄奧。致虛寂,無朕兆。昔穆王,厭國情。輕富貴,徂崑崙。李八百,古蜀君。去歸隱,禪鼈靈。王子晉,好神仙。隨浮邱,駕鶴還。善濟物,馬師皇。癒龍疾,甘草湯。介元則,有道術。釣鯔魚,獻吳王。董仲君,善服氣。曾被獄,隱形去。幼學道,錢妙真。居句曲,誦仙經。七歲童,丁令威。學仙道,千年歸。暨彗琰,修蟬蛻。天目山,棺板飛。馮薛氏,修苦行。得屍解,玄鶴迎。太玄女,少喪夫。治仙術,坐行廚。張珍奴,悔青樓。感呂仙,得真修。古高真,誥諦多。嗟同人,易蹉跎。作三字,勉初學。細醋精,得至樂。莫泥象,莫執文。悟此理,乃為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靜的基礎

留住平衡狀態的靜

人的身體與能量有關。身體是物質,此物質即是一個人的全部物質,以大的格局看就是指實虛物質。實虛物質之間的狀態如何,其與身靜的關係如何?從物質生化看,實虛物質在交參的過程中,即已經進行了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交參在物質之間是不可能實現靜的,因為物質之間表現了相互作用的動,並且相互制約。

但是,只有在平衡狀態中進行的交參,才能產生最高境界的靜,才是在身體上表現出來並反饋於心的靜。這種交參過程及交參的結果,為一個整體性的平衡,平衡本身就是一種靜。不管這個平衡是大是小,都是一個絕對性的靜。因此,交參過程必須趨於平衡,使其時刻都不離平衡。

那麼,又如何實現“守住平衡狀態”呢?一切物質現象之間的運動本身,都是由一定的物質規律的自然屬性支配的;而這種規律與其自身有關,即在自主地運化時,永遠是屬於一種平衡性狀態。沒有外在強大之力的制約,它永遠是趨向平衡並且按平衡規律與準則去運動。這是最基本的能量運化規律。只有在自然狀態之中,才能符合物性自我的規律性變化,才能實現外在平衡狀態。

而自然就是不加外在制約,順乎其本來的狀態。而這個外在制約恰恰是來自於人的心,想要實現能量的自然交參運化,就不能人為的、主動的用心去制約身上的東西。應該使自己的心不去管它,就像與自己無關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才能使身上的物質能量進行自然性的運化,才能趨向平衡性的交參。此時身體還是屬於動態,但這種動是屬於平衡狀態中的動,可以說是一種相應狀態的靜。這樣,身上的靜反饋於心,使心不動,即實現一種平衡動態中的靜。

實虛物質交參而趨於平衡,這個狀態是時刻都存在的,主要在交參的瞬間。只要有交參就勢必有結果,而這個結果不可能是整體上的,只是某個點上的交參。實虛物質轉化以後,就是無實虛的非物質態。如果實虛物質名之為有,那麼這個非(反)物質狀態也就是一種無,它能對自己的心達到一定的作用。這樣才能實現靜的狀態。

靜與人的心念

一般來說,靜是在一個念頭之後,下一個念頭尚未促成之前的過程中的那個狀態。其實,一個念頭一旦過去,下一個念頭緊接著就會產生。因此要守住二者間的狀態就要抑制下一個念頭的出現。這樣做雖然也可以進入一種靜的狀態,但這種抑制是自己心動的抑制,來自於心。而在守靜於這個狀態時身體能量卻會發生變化,這樣就違背了物質方面的運化規律。由心動去求靜的本身就是相互矛盾,因而這種方式並不可取。

往往講入靜的前提都是心不動。而人們在求靜的本身時,就已經開始動,即人在修煉時常用自己的心加點東西而求得一種靜。這種“加”的關鍵在形式的適應,即應該趨於一種平衡態而使身上的能量進行自然轉化。但是,往往懂得靜的人都不容易入靜,這是因為他會有意這樣那樣地去做、去追求。

而有的不懂修煉的人或普通人卻能在某一時刻進入一種混沌狀態,也可能他根本不知道靜的概念。質樸見真知,一般思想純的人容易入靜,由於他沒有用心去追求什麼靜,也就沒有外加的制約,這樣對他來說就是自然性的運化,也就實現了靜態。

如平時盤坐,這本身就是抑制身上的氣血進行自然性交參的行為,從而發生瘀積,使自身無法平衡,因此有很多人會在雙盤時產生難熬的痛苦,出現煩躁惡心等。這樣反饋到自己身上的大動,位身不靜。這是靜態之中產生的不靜,亦不可取。

在修煉中找到守靜的途徑

從身上找出一條守住靜的狀態的途徑。人在靜態時,身體能量方面是趨向於一種無物質性,就是無。它只能烘托,不具有作用性,只能得到趨向於靜的作用,而不能抑制靜。人也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靜態。

就像一瓶墨水倒入小的容器中,一定能分辨出黑色,但當把它倒入大海中,那麼由於它散到接近於極限,也就不能表現出黑色了。而自己的心,在身體出現無的狀態時,放在無裏面,那這顆心就算是墨水,這個無是比大海還要大的啊!大海還是有形的呢,這樣你的心就會感到不受什麼左右,空空曠曠的無所依托,沒有地方放。因此,人也就自然地處於一種高級靜態。

人在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即最佳狀態,它與身體無關),即使自己不管它,這種狀態還是存在的,要守住這種靜態。在守靜態時並不是守著怎麼進行交參和怎麼啟動,那樣就是執著於某一點。而是守住交參之後的那種無實虛狀態,它本身是清清澈澈的狀態,心裏是透亮的。我們所守的,要走到這個位置去做,而這個位置也是極容易把持的。

從修持法上講,在煉哪一個式子時都有這個位置,而且能在每個式子當中絕對地找到這個東西。即在其間稍微靜默片刻之時,一停止的瞬間,外在的意念對它不加以干涉,自己當時就靜了。此時,身體上的能量就自然地發生交參,出現一種鴻蒙狀態,類似於“混沌”。

從第一式到收式,片刻之中就能把持這種狀態,甚至於根本不必要把持,只要當時片刻不動,心稍微什麼都不管,鴻蒙狀態一下就出現,這也即是一種“靜態”。當然,不是持續這種狀態的時間越長越好,靜和動本身是交替進行的。我們所言的靜是一種相對的靜態。

從身心交參過程看靜態

從身心交參過程看,靜並不神秘。它包括修持的一切,時刻都存在,而關鍵是看自己如何去發現自身的能量、智慧和一切好的東西。如果人的心和身都是居於一個空的狀態,人在此時即是處於修持的最高境界,在一瞬之間,只要片刻的靜就能幫助自身了。通過做這種方式而想使自己的能量提高。

在出現靜態之前,如果以自己這樣有序模式的修煉狀態,那麼,就會影響到身體及外在場態的變化,雖然在把持片時之靜的過程中已經忘了,但還是能夠以能量存在的形式使能量級提高。這即是先使自己的心動,讓它進行某一種特定的交參狀態。

如“修持法”中的手勢,氣機膨脹,兩腎發熱,內心一坦然,放鬆了想法,雖制約了自身空定,但幾秒中又出現靜的“鴻蒙狀態”。這種狀態的強弱決定自己靜態,這種無的本身,即是實虛物質交參之後產生的,使人在心上、身上、能量上已經進入了一種靜態的格局。這些道理在“物質生化基源”中有所體現,但也與人的修煉有關。在認真修煉之中,進入身心交參狀態,才能出現一種真正的靜。

身心合一的作用

人的心態、心志如何,受到在修煉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以及其自身實虛物質變參運化程度的影響。命法修持對心理狀態起決定性的作用,人的能力越高,這種作用性就越強。人在能力級提高時,定力也會相應提高,人也容易入靜。在身上修持所體現出來的心理的靜,在生活上可以時刻用上,如果自身浮躁,只想著自身的雜事,那麼接受外界能力就差,並且也不會給自己留下時間去找解決事情的辦法。

心靜方為空,為空時才能容納一切。如果心動則為不空,不空則不能容納。心的靜態如何,對自己的一切方面都有影響。而修心狀態之如何,又完全取決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因而,身和心永遠是分不開的,即身心合一。而談到人的心時,定與身有關,能量的多少也與靜態有關,靜態高,外在的東西才能往裏進,兩者缺一不可。

(二)、靜的內容

從心上去講心和靜

從心去談靜,一念不起為靜。有想法則為不淨,乾淨之後為空、為無,就是靜。何為一念?即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我希望從心上去講心。可是怎麼講,你心裏什麼都不想,不就是靜嗎?而如果你又認為:“念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想法”的時候,你在概念之中還存在著這句話,這本身就又是不靜。要使人真正地進入靜的狀態,不可以用這種方法。而不用這種方法就又有矛盾了,那麼我連這個想法都不要,也不去管靜與不靜,這就對了。

因為靜本身不是你管與不管的事,不需要什麼東西對它有所影響。而真正想要進入這種狀態,連這個靜都不懂最好。但我們不是白癡,聽過並認識這個字,因此知道這個靜,其對實現生命的修煉具有無窮的威力,所以我們才去執著於它。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我們既然不是白癡,就應該有一些別的想法。不知道這個概念,也就不會用它去實現靜,做了也實現不通。但你既然比白癡強,就不會在這種狀態之中,所以我們想實現心靜就裝一回白癡,讓自然之道去實現靜。

不靜自靜為真靜。沒有靜的概念,沒有靜的所求,沒有靜的執著而出的靜,才是真正應去追求的靜。不靜自靜就是希望對一切念頭都沒有,包括想自己在修煉的念頭。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不追求靜,包括不追求任何狀態,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靜,也包括不執著於一切想法。不執於這個靜是因為都知道這個字。

平時或盤坐的時候,只要把腿搬上,或是擺成什麼姿式,或連擺都不擺,然後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就把這件事忘了嗎?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現在想睡覺,你就說“我想睡覺”,當說的時候你並沒有睡,如果真正地睡著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不知道睡覺的概念。

入靜也如此。按照某種方式去求入靜,這本身就是一種執著,很難實現靜。當不知道靜的概念時,不知道什麼是靜的狀態,但是人卻已經進入了靜的狀態。那麼,當人知道靜的概念時,還按不知道時那麼做,同樣能實現靜。所以,當你執著於自己為什麼靜不下來時,就別管它,自自然然,大大方方的。

比如要走進房子裏,走方步還是走碎步,還是蹦蹦跳跳,這沒什麼關係,只要能走進去就行了,何必還要學什麼具體的固定的方法呢?你並沒有想下一步該怎麼邁,但你的腳卻邁出去了。所以說,想真正實現靜的時候,不需要什麽方法,還是按人原先所走的一切去走,能夠實現就行了。

不執著的本身就是一個順自然的狀態。原先的自然性是屬於以往的;現在這個自然性,可以隨便去幹什麼,也可以想靜,只是不要執著,那就能靜下來,否則就違背了自然。不執著於現在的方式,不執著於任何東西,就會順其自然而入靜。

靜能容納一切

心靜了,靜到好的狀態,那就是定,靜本身是一種形式。可以說,入靜後即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如果用物質方面的概念來說,這個靜對應的不靜即為動。心動就是有,是實實在在的心。平時講入靜都屬於有形而無質的事,就是因為人知道這個靜的狀態。

如某人入坐時,兩小時後醒來,在時間概念上,時針卻是兩小時,但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沒有什麼形式,這叫有形無質,這叫靜。靜沒有質,沒有一切東西,靜也容納一切東西。在如此修為時,當時即能在層次、能量級上,提高很快,因為沒有那個東西,才能容納這一切。

當然,並不是在那個時候,  自己連肉體都不存在;而是那種東西轉化到一種狀態,進入一種空無的狀態,跟沒有是一樣的。沒有的存在地就叫無。以無這種狀態出現的時候,能容納一切有,包括無本身,所以人才能進入能量的境界,進入智慧的境界,進入大靜之後的靜;在人身上體現的定,可以說就是這種狀態。

定就是入定,靜就是一種狀態。定是無形有質的,先聖大德們所認為的很深,“定中生慧”,定後就是大智大慧,入定一次,就算是見正覺,這就是說的有質。入靜能有十幾分鐘或幾小時,而定都是片刻的。這就是人在入靜後的外在的身體的表現。

無意間就產生了靜

靜在任何時候、任何人身上都出現,無意間產生的靜才是真正的靜。如人在站樁或盤坐時,心中無所求,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意在何方時,這樣就可以說:“今天我真靜”,這是較容易實現的。

而當一個人的心裏有大悲痛時,或晚上跟別人吵架後,在某地一站,呆呆地望天空的星星,當時就已經忘記看什麼了,只是在那看而已。過了很長時間,才醒悟自己該回家了,也許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還有在大的高興時,會忘了自己該幹什麼,更不知道想其他別的事了,因為當時的自己已經在精神上完全放鬆了。這種靜在人的任何生活形式中都能無意間捕捉得到,有修持基礎的人,如果善於把握生活中的靜,才是修煉中的得意者。

入靜與定的關係

或許很多人都問過:“為什麼自己入靜很難呢?”因為人在修煉時執著於靜字,已經背離了一種自然的規律性,這樣就不容易出現靜的狀態。而有時人忘了靜的概念時,連念頭都沒有,傻傻的,那種狀態,卻恰恰是一種高層次的靜態。人要想實現靜,就應該把什麼都忘記,不能執著於一個靜。靜是普遍存在的,而關鍵在於自己是否發現了,若發現後,才能把持住它,但在把持的同時,又違背了這個靜字。這就要求人在修煉時的最好狀態即是放鬆和自然。

在修煉過程中又會遇到入定問題。入定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入定也與形式無關。雖然人體能量的運化因不同形式而有不同的運化,但決定人狀態這方面的東西,只有心裏放下一切時,無所有,才能靜下來,才能實現入定。入定時間的長短也因本人的能力而定,它也可以是隨意的。在烹煉時,必須有元神狀態,道家修持到元神出關就能夠入定。

在這個狀態適用的東西不一定在其它狀態中也適用,就如入定對不同人也不同一樣。如八卦中的一個艮位或是離位,這兩個封位狀態的時空角度、物質的實虛比例、實虛的結構形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用兩卦來表示時空轉化,前者艮卦屬性的實物質多,而後者離卦屬性的實物質少,虛性物質多;前者密度大,艱難性大;後者容易,能力高。

這就是說實性物質多時,對實物質的約束力大,虛性物質多時,約束力小。修持者入定就是由他本身所處的狀態,虛性物質遠大於實性物質,那麼在他身上所體現的時間性就不同於常人了。

古語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己千年”。就是說原先世上規定的量度,在洞中進入另一種狀態(時空道),背離於原先。眾人修持進入那種狀態之後,反過來就有大智大慧的形成。一切言行和舉動與原先不同,本事大得多,能解決的問題也更多,因而成名。這種高級的定態是人在修持當中很重要的狀態。

空、無才是真正的合於道

在修持過程中開始入靜與入定,接著入空和入無才是真正的合於道。道包括一切,但當人為而用之的時候,就不可能實現無的狀態,所以,道指心態為空的狀態。一進入這種狀態,修持人就可以隨意站位於一個位置,去無中生有。

有,是指片面的東西,空,不是指一直絕對的空下去,而是指某種狀態的空,其表徵現象為無形無質。如一個人坐在那不動,而他自己的感覺是一瞬間,這即是無形無質,無內容,在那一瞬間內是一片空,沒有時空的一切東西。

而人進入這種無形、無質、無內容、無時間,為空、為道,這是人心靜的最高境界。雖然任何人都有可能進入這種狀態,但並不常存,只偶然出現,這個方面的把持也很難。只要出現一次這種狀態,即是以門外形式修煉百年也是無法與之相比的。

在此種狀態時,修持者具有與他人不同本質的層次性。空往下走,無,才是真正的合於道。要想真正的進入空、無,還是需要有能量進入鴻蒙,通過真正的修煉才能合於天地之道。

(三)、實現靜的簡易方法

修煉者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更好的實現靜、空、無呢?如何走才能達到真靜呢?”應找出一些符合現實的、不用意念、不用形式上的意念的入靜之法。現在人們所用的,多是引著自己入靜,其本身就是去動,無機會靜,這樣即使進入狀態也守不住,這種有意念的方式不可取。

而任何人都有意念,目標又是使自己趨向於無意念,如果站位於有意念,但卻以意念引著、領著去修煉,這樣就不如隨著或順著,即是不排除意念,也不排除雜念。道理很簡單,牽著繩一直緊張,為動,一念代萬念不行;隨著繩本身的曲度,就不會很僵直,因為順著走,就必須有柔勁才行。繩子繃得不緊為相對靜止,即順著走。

有的人欲入靜時,總用壓制的方法,這樣就會有矛盾。人的意念總會有不動之時,等到意念不領著自己的時候就更靜了。如沒有繩子,雜念不排除而自無,想法不壓制也自無,就算入靜了。只有在自然狀態下才能進入真正的靜態。往往越簡單的越具有高深的道理。人在不明瞭道理時才躁,大道寓於簡,誰都有這個機會,明者亦易,愚者亦難。隨,是被動的,順,是主動的,不矛盾,它們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靜態。

因此,不用去管靜與不靜,有可能在某種狀態下就會自然順著那種氣氛去發展自己的想法,順著就能實現一種相對的靜,這就是方法。

一切東西的現象都是物質發生變化,是能量的交參,而這種交參變化可以說是時空轉換的格局。靜本身就是一種時空的轉化狀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坐作為一種帶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鍛煉方法,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普及。絕大多數人通過坐靜獲益,但也有一些人因各種原因坐靜出偏,其中還有少數人引起特殊的精神障礙。

專家指出練靜坐不當(打妄想、圖感應、求神通)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精神障礙類型:
 

類精神症性精神障礙:

精神症介於較輕微的情緒失調和精神病之間,其主要特徵是焦慮。當焦慮行為具有持續性,而且阻礙患者正常生活時,才稱為神經症。在這裏是指在練靜坐出現的一些類似神經症的症狀,如焦慮、頭暈、腦脹、心跳、心慌、失眠、抑鬱、軀體感覺不適以及恐怖、強迫觀念與行為,疑病性神經症等。這些症狀直接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但思維、言語和行為並無異常。
 

類精神分裂症性精神障礙:

精神分裂是指明顯把自我和現實分離開來,出現感知、思維和行為障礙。練靜坐出現的這類精神障礙,包括幻聽、幻視、語言方式混亂、舉止奇特、行為異常、思維和感覺模式混亂、坐靜動作不自主,以及鬼神附體感等。但這與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同,這類患者大都有自知力,認識到這是靜坐出偏,迫切要求糾正或治療,療效也較好。
 

情感性精神障礙:

情感障礙是指嚴重的心境或情感方面的障礙,導致行為上的變化,出現躁狂症和抑鬱症。練靜坐引發的這類精神障礙的特點是,學練坐靜後,出現持續的情緒激動或抑鬱呆滯,伴有思維奔逸或遲緩。
 

偏執性精神障礙:

偏執性精神障礙是指一個人確信自己與某些事物有一種特殊關係,這種妄想是有系統、有條理的。在練靜坐出現的這類障礙,最常見的是妄想自己成為高修大師,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確信能在意識中克服種種威脅人的現實,單純通過其思想就能改變外在世界。大多數這樣的患者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常常難與一般人相區別,而且自認為比醫生尊貴,拒絕合作,因而想通過道理改變他們的認識是不可能的。
 

專家稱以上這些精神障礙,不同於一般的神經症和精神病,是一種特殊的與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有關的新類型的精神障礙。

專家說,有些人據此認為練靜坐會練出精神病,這是不對的!

練靜坐本身不會練出精神病,其根本原因在於這類患者往往在學練坐靜之前就具有精神障礙傾向,加上所學功法的功理有誤或忽視了心理因素在練靜坐時的影響所致。

因此,專家強調說,要求修者應以“修德養性”、“調理情志”來作為學練靜坐前提。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不可分離。長期以來,人們往往重視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

實際上,人們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外部環境中的各種因素都可以來影響人的心理健康,這些因素能使人產生愉悅感覺,有益於心理健康;有些則使人產生心理緊張,有損於心理健康。

主動調整自我的心理狀態,使其達到和保持在健康水準,有利於機體生理功能的協調,這是靜坐修學中所必須使用的重要方法。

修練靜坐中所注重的“調神”或“調心”,主要指調整心理狀態。在提高心理健康水準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達到保健作用,與其所要達成的其他目的之效果。

實踐證明,絕大多數人通過修練靜坐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也確有少數人學練靜坐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障礙。

對靜坐引起精神障礙的臨床現象進行研究,發現這類患者可見於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練修者。

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 量表)測驗結果顯示,這類患者有明顯的精神分裂和人格方面的障礙、情緒抑鬱和易激動,比正常人更容易接受暗示,依賴性強,表現為對自身軀體功能的過份關心和疑病主訴。

另外有社會交際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維障礙和幻覺等特徵。這種與修行有關的精神障礙在現代精神醫學中尚未見詳盡描述。

臨床症狀表現為類神經症性、類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和偏執性等精神障礙,臨床症狀群具有氣功療法的某些特徵,往往不能歸入現有的精神疾病分類,應視為與中華特殊文化傳統和觀念體系有關的一種跨文化性精神障礙。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學修出偏所致的精神障礙,除了與某些修練功法不夠完善和盲目自練,缺乏指導有關外,還與患者練修前的心理素質、個性缺陷等心理因素有關。

在深沉入靜狀態下,人的心理活動有很大的變化,既可能有正常的心理效應,也可能有異常的心理效應。練修者如果不注意加強精神修養,提高心理健康水準,即“修身養性”,只是強行入靜,並過份暗示解除自我控制,當入靜到一定程度,恐怕或會導致不良之後果。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繼承傳統諸家氣功功法,予以發展豐富,開闢了多種多樣的氣功入靜法門。道教文獻中所見的氣功方法,多達百數十種,既有靜功,又有動功、動靜功,而以靜功為主。

道教氣功靜功入靜法,大略可分為煉神、煉氣、存思、守竅、內丹五大類。
 

一、煉神類。

此類方法源出老莊,從調心入手,以空虛心念、令契合於虛無之道為修習之要,有守道、守神、守一、心齋、定觀、澄心、觀心、坐忘、煉神還虛、煉神合道等名目。

大概出於魏晉意的《西升經》,承老莊之說,貴養神而賦養形,闡述了以清靜自心、收心離境、冥思絕虛為要的“養神”、“守一”、“思道”、“守神”之道。該經《身心章》云:“常以虛為身,亦以無為心,此兩者同謂之無身之身,無心之心,可謂守神”。“守神”原出《莊子·刻意》、《齋戒箓》等道書中還以《莊子》中的“心齋”為道教徒所修的齋法之一。“心齋”以除嗜欲、絕思慮為要,符箓道派把這種功夫作為祈神、齋醮之前的必要準備工作。

煉神一類功夫,本與佛教止觀多所相通。南北朝以來,道教在源於老莊的守道、守神說的基礎上,吸收佛教天台止觀及禪宗禪法,形成一類佛、道融合的煉神之道。

《洞玄靈寶定觀經》所說“定觀”,實即佛教“止觀”的改頭換面,泠虛子注云:“定者心定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定體無念,慧照無邊,定慧等修,故名定觀。”

修習方法,以靜坐冥思為要,若覺念起,即時用內觀覺照之法遣除,“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攝念持心,須掌握法度,勿令太急而致報狂顛,心達寂定時,又須放任,寬急得所,方能漸入靜亦定、動亦定,“處喧無惡,涉事無惱”的“真定”,貌定而生智慧。

唐代名道士司馬承禎的《坐忘論》所述“坐忘”之道,本出《莊子》,修習以“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為要,以達“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遣”的靜定之境為成就。

入門分敬信、斷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步,調心防斷、任、放、縱四種偏執,既不可住有,又不可住空,“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為真正定基”。

這類“坐忘”法,可謂佛教止觀與老莊坐忘之道融合的產物。

被全真道奉為重要經典的《清靜經》,則以“澄心遣欲”為宗,以內觀“心無其心”、外觀“形無其形”、遠觀“物無其物”為遣欲的訣要,以達“寂無所寂”的“重玄”境界為究竟,佛教止觀的氣味更濃。

大概唐代所出的《三論元旨》,依“重玄”哲學,分煉神入定的了階次為“攝心歸一”(安定)、“灰心忘一”(滅定)、“悟心真一”(泰定)三階。初以一念攝萬念,“內靜觀心,澄彼紛葩,歸乎寂泊”,若心念浮燥難收,用“放心遠觀”之法,縱心遠觀四方無極世界,至無可觀處,然後攝歸,從頭至足,觀身體虛假無常。

又可心依氣息而觀,或“怡神而已,精照一源”,由此達寂定不動。次“忘心遣觀”,連寂定的心念也泯滅,使形同槁木,心若死灰,境智雙忘,謂之“灰心忘一”。次由忘一而達真一,心與道合,因忘而明,因明而達,“悟心真一”,達《莊子》所云“宇泰定則發天光”的最高境界。

《坐忘論》等還把修習者心身隨功夫漸進而生的效應,總結為“五時七候”,五時,指心由動多靜少、靜少動多、動靜相半、靜多動少,漸次達一向純靜,有事無事,觸亦不動的“真定”。由此升入七候,身體漸生變化,由宿疾皆消、身輕心暢,進而返老還童、心悅神安,乃至“延壽千歲”,成為仙人、神人、至人。

宋代以來,道教煉神之道進一步與禪宗之禪融合,提倡明心見性,被稱為内丹中的“上品丹法”、“最上一乘頓法”。
 

二、煉氣類。

此類方法源出先秦的吐納食氣、行氣,以調制呼吸為主,有行氣、閉氣、胎息、吐納、服氣、食氣等名目。修習大體分閉息、多入少出、服咽內元氣、服食外氣等法。

閉息,在《抱樸子·釋滯》稱“行炁”,法為從鼻中吸氣,然後閉而不呼,逐漸延長閉息時間,於閉息時默數數,從一數至一百二十,漸增至千。不可閉抑時,從口中微微吐氣出。氣之出入,皆須深細綿密,“不欲令己耳聞其出入之聲,當令充入多出少,以鴻毛著口鼻之上,吐炁而鴻毛不動為侯也。”

《養性延命錄》亦述此法,謂行氣須於夜半子時至午時天地之炁生時行之,強調“欲學行炁,皆當以漸”,不可勉強閉噎口鼻,急於求成,而致瘡癤等疾。

這種行氣法練起來易生弊端,故隋唐以來頗有人反對,如《王說山人服氣新訣》說:“大都不得閉氣,若閉氣則疾生。”《胎息精微論》等亦反對強行閉氣。

多少入出的服氣法,以調息令多入少出為要。如《太清調氣經》云:“鼻長引氣,口滿即嚥,然後一吐,須少,每引須多。”《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訣》方法為入五吐一。《太清五老口傳服氣法》為息入後閉停少時,呼時三分氣中出二分,留一分,亦住少時,又有“三五七九氣法”等,皆屬此類。

存服外氣,為存思與服氣的結合,有服五芽、六氣、霧、三氣、紫氣等多種方法。

五芽,指五方所生的五色氣,道教認為外五氣與內五臟五氣相應,面向五方,存服五氣,有補益臟氣、健身延年之效。存服之法,據《太上養生胎息氣經》等所說,先面東平坐握固,閉目叩齒三通,存想東方青氣(青芽)入於我口,納氣服嚥九次,以舌舐唇漱津嚥下三次,存想青氣入己肝臟中,氤氲盤旋,循行諸脈。次存服南方赤氣(丹芽)、中央黃氣(黃芽)、西方白氣(素芽)、北方黑氣(黑芽)。

服三氣法,是於日初出時,面向日,存想日下有青白赤三色氣,直下入我口中,服嚥其氣九十度,服霧法,為存想有五色雲氣郁郁然,口納其氣服嚥五十度。服紫氣法為存想自己泥丸宮中有紫氣出,勃勃衝天,採服此氣。

存服內元氣法之內元氣,指吐氣時從自己氣海丹田中上升的氣,當此氣升入口中時,閉口連連鼓咽,想其聲汩汩,直入氣海。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等分其法為進取、淘氣、調氣、嚥氣、行氣、煉氣、委氣、閉氣、佈氣等十餘訣,其中嚥氣指服咽內元氣,行氣指內元氣嚥下後,以意領氣,從下丹田後穿夾脊,循脊柱上升至頭頂,然後降下,遍行於毛髮、頭面、頸項、手臂、十指、五臟、兩腿、足心,最後想周身病氣瘀血被正氣蕩滌,從手足端散出,謂之“散氣”。這種服氣法再發展一步,便走向了內丹。
 

三、存思類。

存思,略同佛教所謂“觀想”,為持續想像某種形相之意,是符箓派道教主要的修煉方法,源出緯書。道教徒修煉時存思的對象,大體可分為具宗教內容與不具宗教內容者兩類。

具宗教內容者,如身內外的神祗、仙境、天宮等,存思的神祗,有《太平經》所述五臟神、身中二十四神,《大洞真經》所言三十九神真,及日月、五星、北斗等神,而以存思身內三丹田中神真為主,《抱樸子》等名曰“守真一”。

另有“三一九宮法”、“默朝上帝”等,以上丹田中被認為居主宰地位的太一帝君等神為存思對象。這類存思法滲透了有神論及飛升出世的宗教內容,但其修煉的過程,從客觀上來看,無疑有氣功的內核。

不具宗教內容的存思法,有內視法、存服日月光華法、服三色氣法、服元氣法、酥沐法、服紫霄法等。

如《丹書紫字三五順行經》述內視法為:端坐內視,存想自身中臟腑腸胃,了了分明,久行之能真內見臟腑。《紫度炎光經》所述內視法,為令耳目遙注於百里、千里之外。謂久行之能見聞遠方之事,得遙視遙聽之能。

又如《雲笈七簽》卷四五“服日月芒法”:常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銅錢,赤色九芒,從心中出喉,至口中,復返還於胃。存思良久,吐氣嚥津若干次。服月華法為存思腦中有月象,放白光,下照入喉,服嚥其光。

服元氣法,乃存想空中元和之氣郁然而下,如雲如雨,流潤自身,透皮肉,入骨髓,四肢五臟皆受其浸潤,有如流水滲入地中。

酥沐法:想像頭頂有酥團融化,流注入腦,下溉心間,周行四肢。以上二法有補益虛損之特效。

服三氣、服雲氣、服紫霄等法,為存服赤白黑紫等各色氣、光,有通過想像吸收外界生命能量的意味。
 

四、守竅類。

此類方法以意守丹田為門徑,有“守一”、“胎息”、“存神煉氣”等名目。如唐代孫思邈《存神煉氣銘》云:“欲學此術,先須結粒,安心氣海,存神丹田,攝心靜慮”。幻真先生《胎息經注》釋“胎從伏氣中結”云:“修道者常伏氣於臍下,守其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此類方法,入手門徑與內丹基本相同。
 

五、內丹。

晚唐以來,內丹一般指了自身先天精氣神為藥物,在身中煉“丹”的系統方法。道教煉養諸法中,內丹的理論最是精稱,方法最為周密,堪稱道教氣功的代表、精髓。內丹方法先後多達十餘家,皆以性命二字為綱宗,就修習的次第而言,可分為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先修性後修命及先修命後修性三類。

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稱“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煉神之道與禪宗之禪的融合,入手既逕直煉神還虛,絕情忘念,明心見性。如《修真十書·謝張紫陽書》云:“人但能心中無心,念中無念,純清絕點,謂之純陽。”但能保持此心,動靜不亂,則自然與道合真。

清代黃元吉《樂育堂語錄》說:“上品丹法,以神入於虛無中,不著色,不著空,空色兩忘,久之渾然融化,連虛無二字亦用不著,此即《莊子》所謂‘上神乘光’者也。”

先修性後修命,為全真道北守宗所倡。此法從除情去欲、收心止念、明心見性入手,以一切時中念念清淨心地、不被欲塵妄念迷亂為要。至念住心息,再依次煉化精氣,了徹命功。

明末伍守陽將這種丹法的修習分為四個階段:一築基,以煉己還虛、做對境無心的功夫為主。二煉精化炁,稱初關、百日關。三煉炁化神,稱中關、十月關。四煉神還虛。稱九年關。

先修命後修性,為南宗所倡。其法從鍾呂派內丹的傳統方法入手,守竅調息,循序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階段,參究禪宗性理,以“打破虛空為了當”。

從修煉方式講,內丹又分為清修、雙修二派。清修派主張陰陽具足於自身,只可自己清修,這是內丹的主流。雙修派認為陰陽分具於異性之身,主張男女合修,取藥於“同類彼體”。這類方法實屬秦漢以來房中術的進一步發展。

道教還認為男女生理不同,故煉丹的方法應有所區別。宋元以來,出現了不少“女丹”著述,一般都認為女命在乳房,從意守膻中而“煉體”入手。

除靜功外,道教還繼承發展先秦秦漢的導引、按摩術,輔以叩齒、嚥津、鳴天鼓等,作為治病健身、益壽延年乃至成仙得道的重要方法。

導引、按摩,以動搖肢體為法,最初相當簡單,多摹仿動物的姿勢,如《抱樸子》所言“龍導虎引、熊經龜嚥、燕飛蛇屈鳥伸、天伏地仰”等,五禽戲、八段錦等,皆屬此類。這類鍛煉方法,多與調息、閉氣、冥思、存想結合,成為氣功動功、動靜功。

其動作姿勢,愈演愈繁,如司馬承禎《服氣精義論》所述導引法多達數十式,與印度瑜伽體位法頗多相類。服氣、叩齒、鳴天鼓相配合,動靜相兼,成為道教氣功功法的一大特色。

道教氣功煉養,還往往與避穀、服餌、房中術相配合。避穀以進入氣功態為基礎,又被認為是氣功功夫深湛的表現,或被作為進入氣功態的手段。避穀大多服藥,服氣、內丹等氣功,也多服用藥物以為輔助。

道教的各種煉養之道,對房中術皆十分重視,房中術既包含有性生活方面的衛生知識,又有氣功的內容,或被當作氣功的修煉途徑。

道教從養生健身、延壽成仙的宗旨出發,全面繼承發展中華傳統諸家的各種煉養方法,吸收外來佛教、印度教煉養學的精華,形成了自家多渠道、多層次的氣功養生體系。

較之以精神解脫為根本宗旨的佛教及以道德修養為根本立場的儒家,道教顯然更長於養生,獨具佛、儒二家所缺的動功、避穀、服餌、房中等術,具動靜兼備、內外結合的特點。

較之以治病為根本宗旨的醫家以及技擊為根本宗旨的武術氣功,道教氣功更富高層次的功法及精深系統的理論。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儒釋道等諸家中,道教被公認最擅長於養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許多封建帝王奉為信條。

道教氣功的功法,除具宗教性內容的存思神真一類外,其它方法,從客觀方面看來,都很少或不具宗教內容,只要修習者不帶有長生成仙的信仰,完全可以視之為氣功。即存思神真、仙境一類方法,也可以發行為不具宗教內容的氣功功法。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練靜坐時突然覺得眼前出現景物,或聽到某種聲音,嗅到某種氣味,這是出現了幻覺的緣故。

心理學告訴我們,當客觀事物作用於人體的感覺器官時,能產生相應的感知覺。
 
而幻覺的出現則不像感知覺那樣,需要當時有客觀事物的刺激。幻覺是一個人由於當時的特殊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把某種觀念或大腦記憶中保存的客觀事物的形象~~即表象,當作了知覺。

例如處於發高熱狀態的人有時就會虛幻地聽到有人在罵他。

練靜坐出現幻覺時,靜坐者也處於一種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入靜狀態,或稱作氣功態。

這是一種既不是平常清醒,也不是普通睡眠的意識狀態。是處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清醒與睡眠中間的過渡狀態,這種狀態的實質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催眠狀態。

但是氣功態與普通心理學所指的催眠狀態又有重要的區別:普通催眠狀態多由催眠師採用暗示手段引起,進入催眠狀態的人處於一種被動地位或狀態;氣功態是靜坐者採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意識在有明確目的的(置心一處)前提下主動地進入一種自我催眠狀態。

自然睡眠過程中由清醒到睡眠間經歷的催眠狀態時間短暫,不可控制;氣功態則是靜坐者有目的地使自己的意識達到催眠狀態,並且人為地控制停留在這個狀態中,使之既不進入睡眠,也不回到清醒狀態中來。

心理學早已證實,當人的意識進入催眠狀態時,可先後出現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

其中,均等相是強刺激與弱刺激都引起同樣反應;反常相是強刺激引起弱反應,弱刺激引起強反應;超反常相則是陽刺激引起陰性反應,即該興奮的反應反而被抑制,而該抑制的反應卻反常地興奮起來。

在正常生理狀態,通常從覺醒到睡眠的過渡階段 時間短暫,故催眠時相不甚明顯,但是,在大腦皮質活動受到削弱,特別是處在受損害的病理狀態下,催眠時相就很容易出現,而且某一個時間階段可能持續相當長久。

如果超反常相持續時間久,則可出現幻覺、妄想及其它一些變態心理與行為。

上述心理學早已證實的內容,可以輕易地幫助我們明白,練靜坐時出現的幻覺,完全是意識進入催眠態時過渡或滯留在超反常相的緣故。

明白了這一機制,就可在靜坐出現幻覺時採取相應的措施,使滯留在超反常相階段的意識迅速通過超反常相而消除幻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練打坐,姿勢難以協調自然,肢體軟組織緊張彆扭,欲鬆不能,坐不多時,便覺腰酸腿痛,十分難耐;再有呼吸粗短,呈“風相”、“喘相”,至於深、長、勻、細、緩的息相境界望塵莫及;更有心猿意馬,躁動不安,雜念紛紜,此起彼伏,往來不絕:有明顯外露者,有隱隱潛藏者,有短暫逗留者,有轉瞬即逝者,有情感帶動者,有記憶殘痕者,有圖象重疊者,有聲音雜亂者……這一階段是入靜之“預考”階段,使習者覺得味同嚼蠟。
  
但若掌握要領,耐心磨練,不斷修持,不久(若是自我修煉,三月左右,若有明師誘導可以馬上初步感覺到)就可以漸入佳境。

初時,但覺自心之躁動不安有所緩解,雜念雖未完全消失,但已明顯減少,且對心念之動止變化,雖不能控制,但能靜觀分辨,明白知曉。此為入靜之初步也。
 
在這段時期,身體皮膚和肌肉會出現各種不尋常的感覺:有時穴位跳動,如錘擊鼓;有時局部氣血湧動,好似蟲爬蟻鑽;有時局部或全身發癢,抓之不能,搔之無用;有時全身冰涼,如坐冰庫之中;有時涼風息息,內外相交,一片清涼之感;有時身體發熱(或有汗,或無汗),口乾舌燥;還有時身體(多為四肢)出現強烈的麻感,好似神經通電,初為局部,一波接一波,持續不斷,逐漸向整個肢體瀰漫,感覺妙趣橫生,愜意舒懷……

出現上述情景,應不急不懼,見怪不怪,不求不捨,聽之任之。過了此關,身體、心理就會出現較好的境象:但覺身體鬆軟如棉,姿勢自然端莊,身體各種酸脹疼痛、緊張疲勞完全消失。全身溫暖舒適,如浴春天陽光之中,其樂融融,暢快無比;而且心理的雜念更為減少,並可主動將其化解消失。

但有時無思無欲,呆若木雞,內心呈現宛如木石的“空白”,這是將要進入空靈之境的前兆黎明前的黑暗。

繼續修煉,身體本身(體)的感覺逐漸淡化,以至消失,只剩下一個思想感覺自我的存在。進入此境,功夫又上升了一層,但思想意識並未因本體的感覺消失而更加寧靜、清淨。相反,意識更加活躍,雜念更加明顯,宛如脫韁的野馬奔騰不息。

古往今來,昨昔今朝,天上地下,晦明隱現,精神物質,圖象聲音,千變萬化,而又分明,井然紛呈……其間情感之變化無常,境象之光怪陸離,思想之迅速轉變,心念之起止消長,盡皆清晰歷歷,如視掌上之明珠。

再繼續修煉,上述景象於某時突然消失,一切練功之意念、意想蕩然無存,心中但覺虛空無際,雜念不起,宛如宇宙混沌之初,原始之象。而且感覺遲鈍,毫無激情,不憂不喜,不樂不苦,了無生氣,如同枯木冷灰、鐵質頑石……這種情形會持續好長一段時間。

繼而,在這心靈虛無冷寂之境,原始混沌之中,出現似虛似實,似真似幻之各種景象;一時,天女飄飄,往來飛渡;一時憎怨生起,不可遏止,新愁舊恨,一湧而上;一時,又見珍饈佳餚,呈現眼前;一時,但聞鳥語蟬鳴,悠揚婉轉,悅耳動聽,美妙絕倫;一時,又覺自己功德圓滿,天下至尊,眾生皆醉,唯我獨醒……

面對上述情景,一定要泰然處之,不可有絲毫邪念貪心,牢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抱定一個“空”字,靜觀其變,讓其自生自滅。

若是定力深厚,或有明師指點而超越上述魔障,達到圓滿靜寂。那時,不用打坐入靜(定),不必閉目淨心,即可處處心安神寧,時時禪悅純真。

但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盡皆至親至善,於己無異;又觀千般世事,通透分明,前因後果,了然於心,智慧通達,圓融無礙,心不隨物牽,意不隨景轉,安適祥和,清淨自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元精論】

精為形之基,是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察受於先人而充實後天,故就其來源可分為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元精”,即指先天之精而言。元者,始也,元精是生命的起源物質,並具有調節與主宰生殖、生民發育的作用。

《內經》中雖無“元精”一詞,但《靈樞·本神》“生之米,謂之精”、《靈樞·決氣》“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以及《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之“精”,皆是指元精而言。

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在早期的有關“精氣神”論述中,並沒有嚴格區分開來,全內丹學興起,才有明顯的分別,“元精”一名始見甘丹書。

《古文參同契》說:“元氣之積厚而精英者,稱為元精”。此謂元精乃元氣之精華,實指先天無形之精氣,是產生後天形質之精的母氣。因此,元精雖是生命的起源物質,但又不等同於男女交媾的生殖之精。

故《壽世傳真》說:“元精乃先天之精,非交媾之精”,《紫清指玄集》中也說:“其精不是交感精”,而是“根於父母未生前”。

《老子》所說“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即指元精而言,因此元精又名“太極之精”、“天真”等。

楊繼州指出:“人稟天地之氣以有生,而太極之精寓焉,此吾之所固有,而充塞於西間者也”(《針灸大成·腎臟圖》)。

《周易參同契》說:“元精眇難睹。”此精為先天無形之精氣,“摶之不得,視之不見,而能潛隨化機,生成萬物”(《周易參同契》彭曉注),但必須含於形質之精中乃能存。

正如《玉清金笥寶錄》所說:“精雖元精,然無日用之精則元精不見。又如不信,譬如有水則潮生白氣,未聞白氣生於地也。水乃精也,白氣乃華也,”

元精稟於先天,受之於父母而與生俱來。當父母陰陽之精結合,在母體內形成胚胎、構成身形後,元精亦已藏之於腎,成為維持生命活動的生要物質。

生命誕生以後,此精又必須依賴後天水穀之精的充養,才能發揮生長、發育的作用。元精只有不斷得到後人之精的供養,才能逐漸充盈,當充盈至一定程度,才能具有繁衍後代、保持種族和個體恃持的能力。

先天元精與後天水穀之精相互資生,密切相關。人在出生前,先天元精已為後天之精的加工、吸收、利用等準備了機能的物質基礎;出生之後,脾胃所化生的後天水穀之精,不斷輸送至五臟六腑,轉化為臟腑之精,臟腑之精充盛時,又輸歸於腎,以充養先天之精。

此即《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言:“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無先天之元精則無以生身;無後天水穀之精則無以養身。有精才有生命,無精則無生命;精足則生命力強,精虧則生命力弱。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

元精與元氣的關係非常密切。元氣為萬物之本源,元精乃元氣之“精英”,由“元氣之積厚”而生,此即謂“氣歸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有“元氣生則元精產”(《青華秘文》)、“先天之氣,氣化為精”(《類經·攝生類》)之說。

人出生後,元精藏之於腎,賴後天之養逐漸充盈而為元氣之根,此即謂“精化為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張介賓說:“人身之精,真陰也,為元氣之本。”

“元精”之名始於丹經,元精之論也詳於丹經,元精是內丹家修煉的上藥三品之一,元·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說,“夫金液還丹之精……此乃先天地之精,卻為人之至寶……修仙之士,先明此精,既若明了,即可仙矣。”

《性命圭旨全書》亦說:“煉精者,煉元精,抽坎中之元陽也。元精固則交感之精自不泄漏。”這不僅明確指出內丹上藥三品“精氣神”之“精”乃指元精而言,還論述了修煉之術及效應。

《類修要訣》亦有“元精足,不思欲”之論。

〈武術彙宗》進一步闡發說:“元精發於腎之元氣,從虛極靜篤生來,則精乃清;從妄念淫事中生來,則精乃濁。清濁之辨,不辨之於其精,而辨之於其神也。”認為神定志閒,所生為先天之精;稍動淫念,則所生為交感之精。故逆修之,後天可以返為先天;順引之,先天亦可洛入後天,故葆精者,貴在清心寡欲。

宋·張伯端《青華秘文·神水華池說》稱元精穴為“華池”,“華池者,臍中氣穴之下,兩腎中間一竅。”逆升而上,則元精化為元氣而為內丹之母;順流而下,則元精化為形質之精而生男育女。並認為元精亦有賴於飲食之充養,故又說:“穀氣就此而生精”、“華池之竅,乃生精而降於腎者也。”

總之,“元精論”為道家內丹術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對內丹理論的形成及內丹根本的修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道家元氣論】

“元氣”,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元,通“原”,“始也”(《說文》),指天地萬物之本源。

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元氣學說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世界觀,其產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於戰國時期宋開尹文的“精氣說”(即“氣一元論”),發展朝東漢末年王充的“元氣自然論”及北宋張載所倡之“元氣本體論”。

元氣學說以元氣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以元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變化、消亡等現象。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並對自然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元氣學說作為一種自然觀,是對整個物質世界的總體認識。因為人的生命活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特殊形態,故元氣學說在對人、地、萬物的生成和各種自然現象作唯物主義解釋的同時,還對人類生命的起源以及有關生理現象提出了樸素的見解。

基於元氣學說的對人類生命的認識,即是“元氣論”,元氣論對中醫學、氣功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人身元氣又稱“原氣”、“真氣”,是存在於體內推動生命活動的本源物質。《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此即指元氣而言,故元氣廣義簡稱為“氣”。

《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併而充身者也”,此氣源於先天而養於後天,但狹義又專指稟受父母的先天之氣。在古典氣功文獻中,常把此“氣”字寫作“炁”,以示與後天之“氣”的區別。

元氣論認為,元氣是人的生命與天地自然統一的物質基礎,“大人生廠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元氣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遊》);生命活動過程,即是元氣的消長變化及升降出入運動。“人之生此由乎氣”(景嶽全書》),“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素問·六微旨大論》)。

由此可見,元氣的盛衰聚散及運行正常與否,直接關係著人的生老病死。元氣充足、運行正常。是人體健康的保障;元氣不足或氣機失調,則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於氣”、“元氣虛為致病之本”之說。因此防病治病也應以調護元氣為本,善養生者更應正視護養此氣。

故張介賓說:“蓋天地萬物皆由氣化,氣存數亦存,氣盡數亦盡,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氣不可不寶,能寶其氣,則延年之道也”(《類經·運氣類》)。

元氣藏之於腎而化生元精,繫於命門而為腎間動氣,其變化為用,一分為二而為元陰、元陽,實為性命之本、造化之機。

元氣雖藏之於下,而其用則佈護周身,臟腑之機能全賴此氣之運轉,故徐靈胎說:“五臟有五臟之真精,此元氣之分體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經所謂丹田,《難經》所謂命門,《內經》所謂七節之勞有小心。陰陽闔閉存乎此,呼吸出入繫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末亡,皆賴此也”(《醫學源流論》)。

元氣之所行,與任督二脈關係至密。元氣根之於腎而行於任督,故李時珍說:“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奇經八脈考》)。

元氣雖化生於先天父母之精,但必須有賴於後天水穀精氣的充養,所以與脾胃又密切相關,故李東垣說:“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論》):“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內外傷辨惑論》)。

氣功學中所言元氣,多指先天之“炁”。此“炁”形成於受胎之先,先天細細蘊蘊,生於無形,又謂“原始祖炁”,是推動胎兒內呼吸(潛氣內轉)的循環動力;在人出生後,即“炁落丹田”,成為啟動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並司理後天呼吸之氣、水穀之氣、營衛之氣、臟腑之氣、經脈之氣等。

氣功學中所指先天之“氣”是潛藏的內氣,而後天之“氣”則著重指形於呼吸之氣(外呼吸),故《入藥鏡》注:“藏則為惹,形則為氣”。

在人體,先天之“炁”與後天之“氣”密不可分。出生後“炁落丹田”,為“呼吸之根”,人在進行呼吸活動時,“先天元始祖炁未嘗不充溢其中。非後天之氣,無以見先天一炁之流行;非先天之炁,無以為後天一氣之主宰”(《入藥鏡》注)。

內丹學中要求氣貫丹田,即以後天之“氣”接引先天之“炁”,發動任、督循環,以達到所謂“再立胎息”的效果。

《入藥鏡》又說:“先天惹,後天氣,得之者,常如醉。”即指氣功狀態中二氣混合,呼吸綿綿,任督循環,身心酣暢的自我體驗。

古代先賢通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氣功鍛煉可以充實元氣、調理氣機,以達治病強身之目的,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恬恢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養生家們並以“元氣論”為理論基礎,在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一整套行氣、養氣的方法和本式,以培補元氣、調暢氣機,有力地推動了氣功學的發展。

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傳統的生命觀,對中醫學、氣功學理論體系的確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其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元氣的實質直到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仍是一個尚未完全揭曉的謎。

近年來有人對元氣進行了一系列探討和研究,如有人從控制論的角度,認為元氣與信息同樣具有傳遞、保存、交換的共同特徵,人體通過元氣的調控作用,以維持內環境及內外環境間的陰陽平衡。

有人從“場”論角度,認為元氣是一種“動態的生物場”,這種“場”非常活躍,雖看不見、摸不到,但其可產生感覺,能聯繫調節機體內外環境,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協調。

有人從能量的角度,提出“電子激發能假說”,認為激發態分子可通過共振轉移,將激發能傳給別的分子,這一過程就是所謂“行氣”。

還有人認為,氣是一種微粒流,其直徑小於60±2微米,某些還帶行正負電荷;輻射場攝影能提供內氣的指標,說明內氣存在於生命之中,並隨著生命條件的轉化而改變,電量輝光即是內氣存在的表現。

儘管日前對元氣的研究還比較粗疏,很多問題尚有待深入,但實踐證明,進一步探討元氣的實質,不僅是傳統的中醫學、氣功學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對揭開人類生命的奧秘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道家元神論】

神為人身“三寶”之一,雖歷代醫家皆有論述,但氣功古籍所載尤詳。丹道書中義將其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之神又稱“元神”。

元,有本無、根本、原始之義。元神是指與生俱來的稟受於先天的神氣,與出生後由外景事物為心所任而逐漸產生的後天識神、欲神有著本質的區別。

正如張伯端所說:“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乃後人所染氣稟之性也”(《青華秘文》)。

近人張錫純也說:“元神者,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醫學衷中參西錄·人身神明詮》)。

神本源於先天父母之精。《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又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意即父母媾精結胎成形之後,神氣舍心才產生生命。此神為出生前尚未被後天所染之神,故當指元神而言。

正如《性命圭旨全書》所說:“父母媾精之後,一點靈光……元從太虛中來者,我之元神也。”

元神所以在丹道書中論述較詳,乃因古代內丹家在煉養實踐中體驗總結而成。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稱“元性”、“真性”,因其不是思慮之神(即意念活動),故表現如嬰兒不識不知而又具備感覺、靈動的狀態。

氣功態下,人處於恬淡虛無的境界,此時呼吸綿綿,若存若亡,無思無慮,飄飄欲仙,恍恍惚惚,這一狀態即乃元神所現。

正如《黃庭外景經》石和陽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動不靜之中活活潑潑時是也。”

《脈望》說:“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

〈武術彙宗》說:“此神亦謂之本性,亦謂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渾渾淪淪,無一毫念慮,無一毫覺知,則空洞之中,恍惚似見元神懸照於內,斯時殊覺五蘊皆空,四體皆假,而我有真我也。”

其實,〈老子》所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動狀態。

先天元神與後天識神、欲神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欲神者,氣質之性也;無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質性彰”(《青華秘文》)。

人在少、長、壯、老的過程中,質性日彰,元性日微,結果欲神將掩蓋元神,此乃“氣質之性勝本元之性”;若雜念紛擾則元神即退,摒除雜念則元神即現,此乃“念止神即來,念動神即去”(《養真集》)。

一般人先天元神為後天識神所蔽,晝思夜夢如雲遮月,因而元神隱退,識神常日主事。若能靜定歸一、無思無念,識神自然隱退,元神真性顯現,此即佛、道兩家之所謂見性。

神本由心,心無為則元神之性現,心有為則欲神之性現,故張伯端說:“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欲念之性耳。行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青華秘文〉)。

元神與元氣、元精的關係非常密切。“元神見而元氣生,元氣生則元精產矣”(《青華秘文〉)。

內丹修煉尤重元神,故《金丹四百字序》說:“煉神者,煉元神,非心意思慮之神。”
 
內丹所本的主導思想既為“返本還元”,故要求以先天制後天,從有為返無為,逐步消除氣質之性。只要“氣質盡而本無始見,本無見而後可以用事”;“以本元之性而用之,則氣力先天之氣也”;“先天之氣純熟,日用常行,無非本體矣,此得先天制後天無為之用也”(《青華秘文》)。

從這一意義上講,氣功入靜的鍛煉過程,即為除欲神、煉元神的過程,這也是氣功效應的關鍵所在。

有人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元神,認為元神是人的一種無意識(潛意識)活動,但其並非是“未被意識到的意識”,而是與生俱來的帶有明顯自然屬性的“原生無意識”,與出於後天生活經驗的潛移默化逐步積累而成的無意識(如心理定勢之類)不同,是個體的一種強大而原始的內驅力源,每個人的生命活動都在不知不覺中為它所左右,其生理基礎是皮層下中樞,與真正的意識(識神)有著本質的區別。

當練動者進入氣功態後,意識活動暫停,於是所有監視、壓抑原生無意識,使之不能活動的因素不再起作用,這種無意識就得以充份活動起來,它不僅能迅速激發體內之生理潛能,而且對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直接進行調節,使之“陰平陽秘”,從而使機體處於最佳功能態中,達到最佳練功效果。這便是元神論在氣功學中的重要價值所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