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道教煉養中,嗇指愛惜保養之意。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嗇。”見《道德經 》第五十九章。意為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愛惜精神,積累精力。因為精神不妄泄,就能夠心德備全;心德備全,就能夠回歸到自然的本性。
治理國家理應如此,修道者當然也應該這樣,修煉若能嗇,就可以長生在世。因為“嗇以治人,則民不勞;嗇以治身,則精不虧”。見高延第《老子正義》。《韓非子·解老》亦曰:“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
河上公曰:“嗇,愛也。治身者當愛精氣而不放逸。”見《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爾注》也說:萬物皆含道精,精為道之別氣,而人則是精車,想要保住精氣,百善當修。至此嗇寶精氣成為道教修煉成仙的一個重要原則。
其實氣指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物,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根本物質。氣的範圍很廣,包括自然界雲霧之氣、人體呼吸之氣、陰陽五行之氣、生命運動之氣、精神靈秀之氣以及先天的元氣、精氣、道氣等。
最早提出氣的是西周時的伯陽,他以氣來解釋地震,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丞,於是有地震。”見《國語·周語》。
此後古人一直用“陰陽之氣”、“天地之氣”來說明自然界和社會秩序的普遍聯繫。而道教則將其與生命聯繫一起加以闡述,莊子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炁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炁故萬物一也。”見《莊子·知北遊》。
可見在老莊思想中,氣是組成和聯繫天、地、人和萬物的始基:萬物聚則成形,散則為氣。因此莊子認為生命必須守氣才能夠長生,說:“我守一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見《莊子·在宥》。
何謂守一炁“老子云,得其一萬事畢。所謂一者,先天真一之氣,即所謂天地之精,亘藏於陰陽之宅也。何以守之炁亦曰:慎內、閉外而已”。見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
莊子雖然沒有直接解釋守一,但他對於養氣有一段精闢的論點,他說:“吹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見《莊子·刻意》。
比生命更進一步的是,道教還將“氣”與其神仙信仰結合在一起,認為: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通天下者一氣耳,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萬物皆須氣以生。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禍福,皆由氣主宰;在體中,氣既聯繫著形,又聯繫著神,因此通過煉氣既能煉形又能修神。
如《管子·樞言》說:“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心者,心也。故曰: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就是說氣即是“道”,萬物皆由此而化生。
至於神和人,也是因氣而成,《老子想爾注》曰:“一者,道也,散形為氣,聚則為太上老君。”
《三天內解經》云:“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太無變化玄氣、元氣、始氣,三氣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生後,混氣凝結,化生老子。……老子者,老君也。”
《雲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曰:“原夫道家由肇,起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
可見道教最高神三清由“氣化”而來,同樣三清之下的神仙,亦由“氣”構成,如《道藏》第24冊632頁中即有“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
又《管子·內業》:“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這裏的“精”實際上就是指的氣,她是氣中更為精細的部份。
道教認為一個生物擁有的精氣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不僅能堅固肢體,而且七竅與脈絡暢通,精力充沛,智力發達。同時還認為形氣構成人的身體,保持精力充沛,不讓精氣耗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生命力旺盛。
如果精氣一旦離開,生命也就離開人體而去,只留下一個臭皮囊。因此修道者要自覺地由意識轉變為無意識,調節人體自律神經活動,從訓煉呼吸入手,來保精固氣。
管子說:“不以物亂心,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德。以有神自在身。”就是告訴人們如何去守精保氣,即不要因物質的享受和感官的愉悅而使心亂氣散。這裏的“神”就是精氣在體內聚成的神。
可見一個人如果能把精氣匯聚到自己身上,並使之不散,“乃能窮天地,被四海,中無惑意,外無邪淄,不遇人害,謂之聖人”。見《管子·內業》。也就是成神成仙了。
千百年來,道教修道之士始終以守精固氣作為成仙之首要。他們把精氣神視為生命之三寶,提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修煉方法。合道即可長生不死,成為神仙。
《金丹大要·上藥篇》云:“精氣神,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成丹。何為順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為逆炁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
在愛惜保養精氣的同時,還要注意到人與天的問題。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在四大之中,賴於天地而生存,得於道體而長生。所以修道之人既要考慮人體這個小環境,也要考慮到天地宇宙這個大環境,這樣才能夠將自身的精氣與道炁相通,達到修煉成仙的目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