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4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銀子到底價值幾何,今人大多毫無概念,經常犯錯誤。很多電視劇尤其可笑,描寫古人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出現從口袋裏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銀票這些荒唐的情節,顯示了創作人無知以及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

甚至包括金庸這樣的大師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賬,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這些錯誤荒唐嚴重到什麽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主要為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的高。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

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就是件大事情,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有錢人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

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

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

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

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紅樓夢》裏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歎說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産階級的,有房有地還雇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

《明史》裏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只是45兩白銀。

而《射雕》時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銀流通量還低於明清,其價值只能更高才對,這19兩多一餐飯,不管是怎樣難得的美味佳餚都似乎太過份了。

中國古代的貨幣單位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也有差異。但唐宋之後卻也相差不大。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麽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而郭靖則付出了超出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一餐飯錢,還是在張家口這樣一個小地方,太誇張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窮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錢的價值,黃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這一宰吧。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

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最大的問題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錢幣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

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幣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産量和進口量都不高並且當時沒有類似央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

我們知道一般朝代1000個錢為一貫,等於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卻不是這樣的。《宋史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鑒》均提到自真宗朝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價不斷上漲,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

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份不同、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

川陝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不一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錢也是不確定的,有800或850個為一貫的,也有480個為一貫,還要下詔以770個為一貫,並且各州“私用則各隨其俗”,完全是筆糊塗賬。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 職官志》“每斗(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靖康之亂前後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範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於1兩銀子672—1344元)。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想想看,你拿一張面額2000元以上的紙幣去市場買東西會怎樣?),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歲幣“銀帛”多少之類),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均使用銅錢(北宋局部地區出現了紙幣)。

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但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為銀兩是歷來的流通貨幣呢,主要是因為明清小說的盛行,均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為常識對前朝進行描寫,如《水滸》、《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這些作品中的銀兩價值均以明朝的銀價為標準,與原有的文、貫、缗、銖等貨幣單位攪合在一起,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今人所寫較多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如《射雕》等書中也跟著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

但畢竟現代人比起明清時代的人時距更遠,對前朝貨幣制度及銀兩的實際購買力的認識更加不足,才會經常出現天價饅頭、天價酒菜,而認真的讀者或觀衆出於對古代經濟情況的好奇應該對“銀兩”的價值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綜上所述,關於“一兩銀子值多少人民幣”的問題,基本上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時期2000—4000元。

下面再提供一些古代數據,提高一下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 = 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 那些當官的,哪個家裏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 = 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王之治,必以敬天法祖為本。

合天下之心以為心,公四海之利以為利,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夙夜兢兢,所以圖久遠也。

朕八齡踐祚,在位五十餘年,今年近七旬矣。

當二十年時,不敢逆計至三十。

三十年時,不敢逆計至四十。

賴宗社之靈,今已五十七年矣,非涼德所能致也。

齒登耆壽,子孫衆多。

天下和樂,四海乂安。

雖未敢謂家給人足,俗易風移,而欲使民安物阜之心,始終如一。

占竭思慮,耗敝精力,殆非勞苦二字所能盡也。

古帝王享年不永,書生每致譏評。

不知天下事煩,不勝其勞慮也。

人臣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仕而歸,猶得抱子弄孫,優遊自適。

帝王仔肩無可旁委,舜殁蒼梧,禹殂會稽,不遑寧處,終鮮止息。

洪範五福,終於考終命,以壽考之難得也。

易遯六爻,不及君主,人君無退藏之地也。

豈當與臣民較安逸哉!

朕自幼讀書,尋求治理。

年力勝時,挽強決拾。

削平三籓,綏輯漠北,悉由一心運籌,未嘗妄殺一人。

府庫帑金,非出師賑饑,未敢妄費。

巡狩行宮,不施采缋。

少時即知聲色之當戒,佞幸之宜遠,幸得粗致謐安。

今春頗苦頭暈,形漸羸瘦。

行圍塞外,水土較佳,體氣稍健,每日騎射,亦不疲乏。

復以皇太后違和,頭暈復作,步履艱難。

倘一時不諱,不得悉朕衷曲。

死者人之常理,要當於明爽之時,舉平生心事一為吐露,方為快耳。

昔人每云帝王當舉大綱,不必兼綜細務。

朕不謂然,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謹,即貽百年之患。

朕從來莅事無論鉅細,莫不慎之又慎。

惟年既衰暮,祗懼五十七年憂勤惕勵之心,隳於末路耳。

立儲大事,豈不在念;但天下大權當統於一,神器至重,為天下得人至難,是以朕垂老而惓惓不息也。

大小臣工能體朕心,則朕考終之事畢矣。

茲特召諸子、諸卿士詳切言之,他日遺詔,備於此矣。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酒聖杜康

明清時期的《白水縣志》中記載“杜康,字仲宇,為我縣康家衛人,善造酒”的記載。杜康溝裏的泉水“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里始入白水河,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相傳杜康正是取此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裏百里許,多沽酒於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

杜康生卒於白水,是白水人民的驕傲。杜康酒釀出了淳厚的風土人情,釀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國年間,白水燒鍋千家,酒坊四鄉。三國時,曹操吟詠出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唐朝詩人杜甫寫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勞頻勸”的優美詩句:晚唐詩人皮日休亦有“滴滴連有聲,空凝杜康語”的佳句傳頌,濃香的杜康酒將黃土高原的淳樸和熱烈展現得淋灕盡致。
 

二、文聖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魯國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發憤為學,博學多能。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廣收門徒,收的學生不管貧富貴賤,據說有3000弟子,其中優秀的有72人。他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他曾周遊列國,晚年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在《論語》中。

孔子經其終生倡導和歷代儒家的發展,使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餘年。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德治主義,他執著地倡導德化社會與德化人生。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孔子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處人與自然的關係,他還闡述和弘揚了人不僅要“仁民”,也要“愛物”的道理。孔子堅決主張國家要實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會與文化得到發展。孔子認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於造就理想人格以創立理想社會,通過潛志躬行“內聖外王之道”,以達到“天下為公”、“大同世界 ”:之境界。由於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才被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三、史聖司馬遷

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颛顼曆》,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巨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産。
 

四、詩聖杜甫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遊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五、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東漢名醫,姓張名機,字仲景。南陽郡涅陽人(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約生於公元150年,卒於219年。張仲景天賦聰穎,勤奮好學,少年時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明代《李濂醫史》稱:“仲景之術精於伯祖,起病之驗,雖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醫也。”

張仲景博覽群書,廣採衆方,系統地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精華,根據自己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著《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唐宋以後將《傷寒雜病論》分為《傷寒論》和《金匮要略》兩部書)。後世醫學者稱張仲景為“醫聖”,奉“傷寒”、“金匮”為醫經。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人類醫藥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的醫學典籍,他第一次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流行病和各種內科雜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並為後世臨床各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六、武聖關羽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期蜀國大將,重義氣,精武藝,後人稱其為“關聖”、“關帝”。
關羽生前除曹操奏請漢獻帝封其為漢壽亭侯外,正式官職為襄陽太守、都督荊州事務。劉備封賜的爵位先為蕩寇將軍,後為前將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在其殁後的41年,即三國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誕辰100周年),後主劉禪追諡為壯穆侯。
 
然而,從南北朝開始,直到清朝末年,關羽受歷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無減,“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關羽名揚海內外,成為歷史上最受崇拜的神聖偶像之一,以致與孔夫子齊名,並稱“文武二聖”。

關羽是以忠貞、守義、勇猛和武藝高強稱著於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需要這樣的典型人物來作為維護其統治的守護神,因而無比地誇張、渲染其忠、義、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像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
 

七、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晉懷帝永嘉年(公元三零七年)生,死於晉哀帝興寧三年(公元三六七年)。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後世稱為“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後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衆長,觀摩學習“兼撮衆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正體世稱“書之聖”。

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還是表現在行書和草書上。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他把散見於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中。
 

八、草聖張旭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蘇州人曾任常熟縣尉。唐代大書法家。以草書而聞名。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國發出了一道罕見的詔書: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斐旻的劍舞可成為天下的“三絕”。

詔書一到洛陽城,頓時轟動了那些飽學之士。他們紛紛向張旭道喜,慶賀他以卓絕的努力奪得了最高獎譽。張旭作揖一一致謝,並設宴款待洛陽名流。席上,有人提議張旭談談草書到“絕”的秘訣,張旭推辭不過,謙虛的說:“各位見笑了,我自知淺陋,皇上獎掖,收之有愧。說到秘訣,無非在‘用心’兩字。”

張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便說:“少陵曾對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寫過一首詩,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諸位是知道的。在邺縣,我有幸見過公孫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時,都引起我的聯想:她將左手揮過去,我就立即觸到這次姿態像個什麽字;她跳躍起來旋轉,我想草書中的‘使轉’筆鋒的馳騁應如此罷!她那整個起舞的姿態音容,給我一個全面的草書結構的啓發。”
 

九、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約686~760前後)唐代畫家。又名道玄,畫史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少孤貧,初為民間畫工,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詔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據載他曾於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時。

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其山水畫有變革之功,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莼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粧。作畫線條簡練,有“疏體“之稱。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蘇軾曾稱讚他的藝術為“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好理於豪放之外“。

吳道子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
 

十、茶聖陸羽

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在我國封建社會裏,研究經學墳典被視為士人正途。像茶學、茶藝這類學問,只是被認為難入正統的“雜學“。陸羽與其他士人一樣,對於傳統的中國儒家學說十分熟悉並悉心鑽研,深有造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學說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學術原理溶於茶這種物質生活之中,從而創造了茶文化。

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號桑翁,又號竟陵子。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復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門縣)。陸羽是個棄兒,自幼無父母撫養,被籠蓋寺和尚積公大師所收養。積公為唐代名僧,據《紀異錄》載,唐代宗時曾召積公入宮,給予特殊禮遇,可見也是個飽學之士。陸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積公好茶,所以陸羽很小便得藝茶之術。

不過晨鐘暮鼓對一個孩子來說畢竟過於枯燥,況且陸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於儒學研究,故在其十一、二歲時終於逃離寺院。此後曾在一個戲班子學戲。陸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經常扮演戲中丑角,正好掩蓋了生理上的缺陷。陸羽還會寫劇本,曾“作詼諧數千言”。

陸羽與詩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過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樣對茶有特殊愛好。陸羽在茶鄉生活,所交又多詩人,藝術的薰陶和江南明麗的山水,使陸羽自然地把茶與藝術結為一體,構成他後來《茶經》中幽深清麗的思想與格調。
 

十一、兵聖孫武

孫武(約前551—?),春秋時期吳國名將和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其曾祖父、祖父都是齊國名將,在對內對外戰爭中立過赫赫戰功。家學的薰陶使孫武從小就喜愛兵法,渴望探求戰爭制勝之道,以備將來登壇拜將,沙場點兵,在戰爭舞台上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孫武被後人尊崇為“兵聖”、“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師”,除了他戰功顯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給後世一部不朽的軍事名著——《孫子兵法》。該書有13篇,共5000餘字。但這短短的幾千字裏卻包含著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十分豐富的思想內容。對中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産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踐和發展軍事理論。

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第一個為《孫子兵法》作了系統的注解,為後人研究運用《孫子兵法》打開了方便之門。《孫子兵法》不僅是中國的謀略寶庫,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8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29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向人透露:他的軍事著作中所闡述的觀點,其實在2500年前的《孫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確實對孫武及其著作深感興趣,不僅為《孫子兵法》英譯本作序,還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戰略論》前面大段引述孫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都奉命攜帶一本《孫子兵法》,以便在戰場上閱讀。
 

十二、謀聖張良

漢初大臣,字子房,傳城父(今安徽毫縣東南)人,祖與父相繼韓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滅韓後,他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在博浪(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未中,傳說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蘇)時,遇黃石公,後來劉邦、呂后合謀暗使丞相蕭何巧設機關,並以密友身份親自誘捕韓信入長樂宮內,以謀反罪名由呂后急令處死,韓信全家抄斬。一代開國元戎,千古軍事奇才的韓信,卻遭滅族之禍。從而張良遁隱深山,以仙侶為伴,不食凡間五穀,追隨仙蹤,與世隔離了。

張良堪稱謀士的楷模,被後人尊為“謀聖”。
 

十三、木聖(科聖)張衡

東漢時期,也就是距今約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動運轉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在東漢的京都洛陽製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後(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陽的又一台儀器――“候風地動儀”,準確地報告了西方千里之外發生的地震。這標誌著人類開始了用儀器記錄研究地震的新紀元。

這兩台著名儀器的發明者就是張衡——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對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地震學和機械力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傳說他還製造過指南車、記裏鼓車等,因其機械製造水平很高,被尊稱為“木聖”。
 

十四、藥聖孫思邈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自號孫真人,京兆華原(今陝西省耀縣孫家塬)人,是隋、唐兩代大醫學家。

孫氏自幼聰穎,喜好讀書,勤學苦練,20歲精諸子百家學說,善言老莊,又好釋典,兼通陰陽,推及醫藥。隋、唐兩代皇帝都召他做官,他卻無心仕途,晚年從事醫學著述,是文史醫藥全面均展、多才多藝的傑出人物,尤以醫學為最。孫思邈是因病治醫,勤奮成家的。他不但學識淵博,而且品德高尚。他的高尚醫德,是大醫精誠與高超醫術兩相結合的醫德規範。他在學術界也樹立了崇高的榜樣,一直薰陶著代代醫家。

孫思邈把醫為仁術的精神具體化。他在其所著的《大醫精誠》一書中寫道:“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研繭,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借身命。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淒愴,勿避險惡,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夫大醫之體……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饈叠薦,食如無味;醞祿兼陳,看有若無。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上述的寥寥片語,已將孫思邈的高尚醫德情操,展示在人們面前。
孫氏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將他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這兩部書的成就在於:首先對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有很深的研究,為後世研究《傷寒雜病論》提供了可靠的門徑,尤其對廣義傷寒增加了更具體的內容。他創立了從方、證、治三方面研究《傷寒雜病論》的方法,開後世以方類證的先河。

《千金要方》是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藥齊備。一類是典籍資料,一類是民間單方驗方。廣泛吸收各方面之長,雅俗共賞,緩急相宜,時至今日。很多內容仍起著指導作用,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確實是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

《千金要方》是對方劑學發展的巨大貢獻。書中收集了從張仲景時代直至孫思邈的臨床經驗,歷數百年的方劑成就,在閱讀仲景書方後,再讀《千金方》,真能大開眼界,拓寬思路,特別是源流各異的方劑用藥,顯示出孫思邈的博極醫源和精湛醫技。後人稱《千金方》為方書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療、養生、養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孫氏能壽逾百歲高齡,就是他在積極倡導這些方面的理論與其自身實踐相結合的效果。

孫思邈的輝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們的崇敬。人稱“藥王”,“真人”,“藥聖”,隋、唐兩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對他以禮事之。他去世後,人們在其故居的鑒山畔,虔誠奉祀。喬世寧序中云:“鑒山香火,於關中為盛,雖華嶽吳鎮弗逮焉。”孫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譽,尤其是日本名醫丹波康賴和小島尚質等對他十分崇拜。
 

排名不分先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孩子:
 

當有一天你發現,我已日漸老去,請對我保持耐心並給予我理解.如果我吃飯的時候弄髒了自
 
己,如果我已不能自己穿衣服,請對我保持耐心.我曾經用了很多時間教會你做這些事情.
 

如果我不斷向你重複同樣的話題,請不要打斷我.你只要傾聽就好.當你小的時侯,我必須
 
不斷向你重複同樣的故事直到你入睡.
 

當我不想洗燥,請不要羞我也不要責怪我.我曾經編出各種理由,只是為了讓你去洗澡.
 

當我對新科技顯示出無知的時侯,請不要用那種嘲弄的微笑看著我.我曾經教給你很多的東
 
西,如何吃東西,如何穿衣,如何面對你的生活.,,,,,,,,,
 

當我在和你交談時突然失憶,不知所云,請給我充份的時間回憶.如果我還做不到,請不要
 
坐立不安.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我跟你之間的談話,而是.你與我在一起,並且傾聽我
 
的訴說.
 

如果我突然不想吃飯,請不要勉強我.我知道我何時該吃,何時不吃.
 

當我的雙腿老得已經無法行走,請給予我幫助,就如同那時我扶著你邁出人生的第一步.
 

當有一天我告訴你我不想活了,我想死去,請不要生氣.請試著理解,現在的我已是風燭殘
 
年,我的生命期限已屈指可數.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雖然我犯過很多錯誤,但我總想盡辦法給你最好的東西,幫你鋪設人生
 
的道路.
 

當我靠近你的時侯,請不要感到沮喪,氣憤或無奈.你應該在我身邊,理解我,幫助我,就
 
如同當你開始你的生命的時侯,我為你所做的一切.用愛和耐心幫助我行走,幫助我走完人
 
生最後的旅途.我會用我的微笑和無盡的愛來回報你.
 

我愛你,我的孩子.
 
 
 

你的父母親.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歷史中有關關公(關羽)成為佛教的護法神,是在唐朝以後,(若依年份計算應為隋朝時代)。

又依(佛祖統紀)有這故事傳說:於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十二月間,(三國之漢蜀為公元221-263年,正式立國於公元223年。約相距370年後,即公元592年的隋文帝時期,隋朝為公元581-617年) 時有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到荊州,欲於泉山建精舍。

一日,他正趺坐入定時,忽然天地晦冥,風雨怒吼,於定中聽到:『還我頭來!還我頭來!』的悽厲叫聲,原來正是關公被東吳敵軍斬下其頭,後更將其頭顱轉送去到了曹操處,因而憤恨不平,遂率領其鬼神眷屬到處找尋自己的人頭時所呈現的恐怖景象,由以擾亂了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是一位得道之高僧,深知其怨氣不息,故以佛理導化而反問曰:『關將軍,你過去曾砍下他人的頭顱無數,你今日怎麼不去還給別人的頭呢?』作出如是開導後並即時向其講說佛法與因果之理。

因關帝是一位深明大義的人,聞法後立即明白而心生覺悟及慚愧,並向大師求授五戒,正式皈依成為佛法的弟子,誓願以其精忠之心去成為護持佛教正法的護法。

從此以後,這位千多年來備受中國人共所敬重的忠義英雄人物,便成為了佛教的伽藍菩薩,與韋陀菩薩並稱為佛教護院的兩大護法神。

在佛教寺院每日的早晚課中,都會唸誦伽藍讚:『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此感謝伽藍菩薩與護法等之殊勝功德。

關公(關羽)的詳細資料:

中國民間對關羽在死後被超升為神聖的傳說,流誦經年,關羽可說是第一位,亦是唯一的一位能被佛、道、儒等三家皆共所崇拜及敬仰的神聖。佛教把他尊之為護法菩薩;道家與儒家則把他尊之為『關聖帝君』,既是一位神聖,亦是『忠義英勇』的象徵。

流傳至今不論在兩岸三地,及至在海外的華人社區,當中亦設有不少『關帝廟』,更普及至部份的政府機關與商舖或住戶,常年香火不絕的供奉。由此可見關帝在民間心目中的重要性。

相傳關帝是一位英武魁梧,身長九尺並蓄得一束美鬚,臥蠶眉,丹鳳眼,面如紅棗,唇若塗脂,神威凜凜。且天生威武神勇,身上更帶有一股天地浩然之正氣,天生一副威武神相。

因時數所限,關羽兵走麥城時被敵軍所設之陷阱殺害,結果被斬了頭顱並轉送到曹操處。從此便成了無頭的孤魂並且常留連飄泊於荒野之間。又因為關羽認是含冤而死,故其陰魂不息、不願離去,並於夜間四處出沒,一心希望能找回被斬去的頭顱,因而漫無目的地尋尋覓覓,轉眼便過了近四百年之久。

到了隋朝時,才遇到了上文所述的智者大師向他說法及皈依才得以安自解脫。而關帝在皈依佛法後更有感佛恩的功德浩大,才能有機會脫離困苦之鬼道而往生天界,繼而發了大宏誓願,要永久護持佛法,遂成為了護持伽藍園地之護法菩薩,此於上文亦已述及。

又相傳關帝被超渡而初到忉利天(即三十三天──玉皇大帝的天宮) 時,玉帝非常賞識及敬重其忠義德行與浩然正氣,故玉帝即時封了關羽為『南天帝君』,且與玉帝並肩而坐。故此在天界的眾神便稱關羽為『左玉皇』。

世間佛教徒會稱關羽為『伽藍尊者或伽藍菩薩』(伽藍是為佛寺院的通稱);一般民間大眾則稱為『關聖帝君』,而一般未認識者亦尊為「關公」和「關帝」等之稱號。

在我們可以見到之寺院或佛教徒家中,若供奉有佛菩薩時,亦常會在左右兩旁供奉伽藍護法菩薩(關帝)及韋陀護法菩薩。
 
而在西藏佛教密宗方面,亦有關公的密法儀軌及密咒流傳,藏傳佛教的密宗弟子信眾們,當然將關帝視作正信的大護法菩薩去敬奉。

在藏傳佛教中對關帝有如下的傳說和看法:一有說認關帝其實是一尊古佛的再來者;亦有說是馬頭明王本尊的眷屬之一所化現等。

而藏密的大成就者如:當代的大寶法王、阿秋仁波切、清朝的國師章嘉大師與民國時代著名的諾那呼圖活佛….等各大法王與活佛上師,均亦認同關帝為佛教的大護法。

更於二零零五年的大年初三,噶瑪巴(即大寶法王)親手撰著了『關公修持儀軌』並示諭各信眾修持關公祭儀之法事。由此可知關帝是佛教中正信的一尊大護法菩薩,為漢藏兩地的佛法樹立起無比的大法幢!

這法的緣起是於第五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受明成祖永樂皇帝迎請至南京傳法時,(永樂即公元1405-1423年,至今六百年)從此之後便將漢地的護法『伽藍尊者』即關帝,帶回西藏楚布寺供奉,而當時大眾便將此護法神稱之為『噶瑪漢神』,此即是關公初入藏地的因緣。

關帝在中國民間信仰者極為普及,大眾若感到居家有邪廆精靈鬼魅等作祟,只要誠心敬禮供奉及祈求關帝,深信必能得到關帝的威靈護佑,故關帝亦被稱為『伏魔大帝』是此來由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之悲劇,這是一種根本性的悲劇,其所昭示的並非儒家本身的悲哀,亦是吾國人之共同悲哀,其悲之甚,足令吾國志士作瀟瀟易水之萬古長痛哭涕淚者也。

世人多以為儒家乃入世平天下之大法,實乃膚淺之見地,而未知孔孟之真心。

嗚呼,夫儒家者,實乃外示入世而內秘出世之救世宗教也。

自古斷無汲汲名利之真儒,所謂真儒,必有顔淵之高節,而無將相輩之貪著世情。

儒家之能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之能被佛道二教所相容,根本上即其出世之精神與佛道並無二異,故而氣質得以融合。

由此吾人當知,中國文化主體皆指向出世,與古印度之宗教精神冥冥中甚為契合,故達磨祖師將至震旦而歎曰,東土有大乘佛法之氣象,可謂高明洞見之士矣。

孔子何故要終生奔波,為道忘軀,難道他不知道自己的道是不可行的嗎?非也,他太清楚太明白自己的道之不可能實行,豈當世之不能行,即後萬萬世亦難有可行的時機。

天下大同,非人類止於至善,則斷無實現的可能。

聖人知天命而無惑於世,絕無空想家的幼稚,然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究竟何為?孔子命諸弟子述志,而獨贊隱逸高蹈者,豈無深意焉?聖明如孔子者,必知世事之不可為,必知人類苦難的根源在於嗔恨,而嗔恨又源自私心,故孔子倡仁義,倡大同,希冀以此拯救世道人心,世界歸於太平。

此太平者,固僅非消弭戰爭之太平,亦僅非國富民強之太平,實乃人心之太平也,此方為孔子之苦心。

儒家後學,漸漸將儒學演繹成心學,對心靈之追究亦日益顯著,有大儒王陽明者,慨然長歎,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

儒佛道三教貫通,絕非輕而易舉之事,亦非外力之所堪為,乃三教原本同根分枝之使然也!
稱儒家為儒教,已將儒家等同宗教,只不過儒家乃人類史上一特殊的宗教而已。

其特殊即在其本身並不承認為宗教,而其所示現的種種事跡主張亦皆世間之事業,且孔孟之後儒多有非議宗教者,即如韓愈之辟佛。

但我要說,此皆權宜之策或不明儒家之僞儒之所作為。

去聖時遙,世道日非,人欲熾盛,仁義無存,大同何望?真儒必明此理,亦知儒為何物。

儒家聖賢亦不鮮有隱逸高士,豈非於世事力有未逮,而棄權求實者乎?即入世大儒,其心豈真在於紛紛俗事哉?不過欲歷事煉心,格物致知而已,實乃一大修行也。

此與佛家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道妙合天然。

大乘佛法是出世間而即世間的,而儒家是即世間而出世間,殊途而同歸。

但儒家文化的悲劇也因此顯現,聖賢以道濟世,但聖賢之心不在濟世而在佈道。

或者說,聖賢知道世事不可為,但衆生並非聖賢,衆生沉迷世事,不得出離,能信仰宗教者畢竟為少數,在衆生尚未或者說今生亦不能接受道的情況下,這個世上需要佈道的聖賢介入其中,拯救衆生或者減緩衆生的痛苦,公開的宗教已經擔負了傳道救世的使命,而廣大不信宗教者,他們不能接受宗教的指導,他們還要追求世間的有為法,那麽只有儒家來擔當這個使命了。
 
如果儒家放棄這個使命,那麽沒有信仰的衆生就必然會快速的墮落,他們會被邪惡的宣揚者所蠱惑,而成為邪說的信徒,如此,非但他們不能得救,就連那些已經搭上了宗教的航船者亦將被這滔天濁浪所傾覆,宇宙人生的大道將徹底湮沒無聞,這就是人類的毀滅。

儒家將自己裝扮成入世者,它表面上致力於世間的事業,而它的根柢卻是出世的,仁道的實現就在吾人之一心,天下歸仁的深意即每一個體在內心對仁的實證。

當個體實現了仁的時候,天下,物我的區別就消泯了,這種境界就是大同就是大化就是寂滅。

這才是儒家的秘密所在。

只是儒家所承擔的使命,使聖賢不得道破,而在這人生的戲台上做一回幻事,不過以假成真而已。

時代久遠,聖賢已稀,又有幾人能知孔孟本意呢?但最可悲的卻是衆生的不可救度。

正如佛家闡明的,衆生共業招感,末法濃夜日深,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宗教既宣判人類未來之無望,此實最明智的見地,亦人類難轉的宿命,當宗教在最初即不對世事抱任何的希望,而專心於用世外之法隨緣救度世間之人,儒家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未授衆生究竟解脫之道,卻在最大限度的範圍內給世道人心一服安穩劑,以世間正道救度世間衆生,其心雖苦,其事卻注定節節敗退,雖然敗局已定,卻始終不屈不撓,直到最後之無可奈何!這就是儒家文化的根本性悲劇,甚至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乃至人類歷史上一切偉大文化的根本性悲劇。

正是: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

已矣夫!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國三教: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為代表的道教,以禪宗六祖慧能為代表的中國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個字:“倫”,也就是倫常。封建社會由於人們所處社會地位和階級的不同,每個人都應各安其位。儒家認為天下一盤棋,上天把你擺放在哪裏,賦予你什麽權力、職責、義務,那麽你就遵守履行屬於你的責權義,你就要樂天知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螺絲釘理論”。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煉的“命”―――是意義完整的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有這樣的“命”或人生,你這個人才算是活得有價值,你要修一個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過得有價值。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道德經》的每一句話都是“蜂王漿”。老子可能三五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

現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實還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觀點,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之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樸不雕”,這既是老子“無為”的政治主張,也是老子對於個人修養的治學主張。

佛家講的是“見性”。“性”是什麽?是“心性”,也就是修養。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見到你的心性,叫“內觀內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盞探照燈,來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這是它的一種很客觀的修煉方法。

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為,不能說謊話、不能殺生、不能做壞事之類。定是不為萬物所擾,哪怕泰山塌下來,我也不為所動。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會産生智慧,就是所謂的“定慧雙修”,不定就不能産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又可以更好入定。

佛學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學,而佛教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宗教形態,這樣,“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學、佛教三個東西,家、學、教三者都有了,形態是最完備的。

佛教佛學的主要東西是什麽?可以用乾隆的話來概括,乾隆給北京的五塔寺寫的一篇記裏頭是這樣說的:“塔,標義;經,標口;佛,標身。”意思是說,佛廟裏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義;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訴你佛是一個什麽樣的人,而佛經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訴你他講過一些什麽的話―――前兩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於“經標義”,佛經(包括一個偉大的中國宗教家惠能的《壇經》)就和儒家的《四書五經》或道家的《道德經》和《莊子》一樣,是偉大的思想寶庫。

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儒、釋、道三家已經互相滲透、互相同化,某種程度上已經“三教一體”了。

少林寺有一個供奉釋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對聯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少室山還有一幅對聯:“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概括得很得體,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但最終我們能達到共同的目標。

從對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說,三教說法不同,但勸人為善和勸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養生、遁世、窮萬物。”釋家(佛家)是“見性、救世、通萬有。”

也可換另一種說法,儒家是盡“人道”,釋家求“佛道”,道家窮(窮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較明白,而“天道”是什麽呢?天道應該包括很多東西,例如“天機、天意、天命”,其本義不是講迷信,而是講“天”的規律或自然規律,包括我們已經知道的規律和我們尚不知道的規律。

還可再換一種比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釋家講究“明心”,道家追求“煉心”。在這背後,儒家講“治世”,道家講“治身”,佛家講“治心”。

另換一個角度來說,三家對世界的概括,儒家講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不要去著迷於雲裏霧裏的事情,而要重視現世的修煉;道家講的是“窮盡變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會的變化規律;佛家則講“緣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紛紛擾擾的現象所迷惑。

如果極而言之做一個簡單小結,則儒家比較重視一個人的行為規範,講的是社會的“遊戲規則”,道家比較重視方法,講的是“遊戲技巧”,釋家比較重視內在修養,講的是“大智慧”。

總之,儒釋道三家對世界的研究儘管有一些差異,但總的都是提倡從研究自己開始,也就是從主觀、內部的修煉做起,然後進而研究社會和世界,使自我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智慧的人,從這個基本精神來說,儒釋道三家三教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或“蜂王漿”,是對現代人也大有裨益的學問。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徒常以道教“本體論”與佛法之“緣起性空”為對立,若“本體”為西方哲學所言之“實體”,則當然與“緣起性空”相違;然“本體”只是一詞彙而已,在中國哲學中有其特有的含義,其本身也是“無自性”的,於不同的語境中可有不同的表示。

若說中國哲學中的“道”為“本體”,則根本不同於實體義的“本體”。其實佛家亦有“本體”義,然為“功能本體”義,非實體義也。某些佛教徒以自己的現成的觀念,先把道教的“道”規定為實體義的本體,再依“緣起”義而批判之,此為自說自話耳。

宗教間的比較與批判,多為此種以自家之邏輯規範他家之觀念,而不能先對對方做同情深入的了解,故甚無謂也。

竊以為當今之世,乃迷外逐物之世界觀與宗教內向覺悟的世界觀的對立,而不是儒釋道之間的對立,儒釋道在大方向上屬於同盟者。佛道論爭數千年,現代人不必再有此種宗派意見之爭,但先求悟入諸家之底蘊,而弘揚自家之真理可也。

如果對佛家之“空”義作徹底的了解,則道教對佛教的各種批判都不能成立;而如果對道教之“道”作徹底的了解,則佛教對道教的批判也有失公平。

在此我們試圖從佛道二家的最高學理上對佛道關係作一種會通的理解,以說明佛道辯證相通的可能性。
 

一、“道”與“空”的相通

“道”並不是一種有限的、現成的某物,而是一種永恒無限的“場有”,人生活在道中,就像魚兒生活在水中,“人在道之中也,道在人之中也,魚在水之中也,水在魚之中也,道去則人斯死矣,水涸則魚斯終矣。”

人如果作為一個孤立的個體自我而與道分離,則人就是生滅的、有限的存在;人如果能破除有限自我的執著,而與道相融為一體,則人就能獲得無限與超越,“執乎我者,害道者也,故物我俱忘而為一,一又滅之,而入於無之域。”

內丹學雖有一套系統的修煉層次,經過種種修煉的有為工夫,但其最後歸宿則是“與道為一”。“道”是從整體場有而命名,並不是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擺出來作為人修煉的對象物,而是人與道不再對立,有限的自我完全消融,得道的境界超越一切對待,不可思議言說。

這樣道就不是一個固定的有自體的事物,說道是萬物的本源或本體,並不是說道可以像“母雞生蛋”那樣“生出”萬物,而是說萬物的生成都離不開道的整體作用與場有背景,萬物相融於道中而連成一體。

說“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之上還有更高的實體,而只是說道只是自己如此,並無更高的主宰。

“自然”也不與緣起因果相違,“自然”如果要和佛學相比較,則只能與“如如”相對應,如事物之本身那樣,不要有人為的增減,說“佛者,以因緣為宗;道者,以自然為義。自然者,無為而成;因緣者,積行乃證”,好像“自然”就取消了修行中的努力與因果,這顯然是誤解。

佛家契會真實而至如如之境,也相當於自然無為之義,但此種如如境界,與緣起因果並不相違。道既然不是一有限實體,則佛教徒把道與萬物對立起來,認為道是萬物的本體的思想與佛教“緣起性空”的思想相違,這也是一種誤解。

道是就緣起整體之功能而言之,並不是說道是一個“有自性”的實體,如果道不是“性空”的,則道與萬物就不可能有任何緣起聯繫,所以“道”也是“空”的。空當然不是指一無所有,空意味著沒有任何孤立的或不變的事物,意味著無限的緣起可能性。

道教中人以佛教之空為否定一切的頑空死滅或獨立於萬物之外的色外之空,或以空為緣起事物之外的彼岸存在,都是對佛教之空的誤解。

道教之“道”相當於佛教的“真如”或“法界”,真如法界有無限的妙用,但仍是空的;而佛教之“空”則相當於道教之“無”,空去的是事物的定相(法執)或人為的增減(我執),恢復萬法“無住無執”的本性,而萬物的緣起妙用仍自如如。

諸法實相的空,也是不可思議言說的,一切分別的言說都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有執的心態,實證空性無我的境界,則一切法當體即如,法界一體。此種證空之覺悟,與道教合道為一體之修煉,自可以相通。

可以說,佛教之“無我證空”,乃是“與道為一”的必要條件,因為如果還有一個有限自我的執著,則根本無法與道相融為一;而道教的“與道為一”則是“無我證空”的充份條件,真正進入與道合一的境界,則必然是證空無我的。

“證空無我”和“與道為一”都是一種無能所對立的無分別的境界,在這裏不是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是真理相通、歸元無二的道理。
 

二、“性”與“命”的相通

佛教除密宗之外的顯教,大都注重於心性的覺悟,很少論及到生理、形體方面的修煉,道教中人常指斥佛教“修性不修命”;道教傳統重視形體的修煉,對於修煉身體的氣功特別重視,佛教中人則批評道教不識有形肉體之為虛幻,執著於肉體之身見,難脫生死輪迴。

佛道二教在修性與修命上各有所長,各有偏重,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兩者之間並非真是如水火之不相容,而實有深層之相通。因為身心、性命本都是緣起相關而不可分的統一體,身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精神境界的轉變會影響到色身氣脈的變化,而色身氣脈的調節也有助於精神境界的提升。

所以在佛教的禪定修持中,進入深層定境之後,必有種種色身氣脈的轉化過程,修性必引起相應的“命”的轉化。因為破除對有限形體的執著,才能不被身體的感受所打擾,才更易進入高深的定境,所以佛教的修煉正是以不執修命而更徹底地轉化色身,修命被含攝在修性之中,身體的因素被作為一種意識的對象而包括在“阿賴耶識”的“種子”之中,徹底轉化意識狀態也就最終地轉化了身體。

當然這並不是說佛教的目標是要轉化身體而“修命”,而是說在其不執肉身的心性覺悟中也包含有身體的變化在內。佛教的目標是要證空而解脫,有限的身心都不能執著,“性”也“空”,“命”也“空”,最後“性”與“命”都統一在“空”之中,而“空”之中就包含了“性”與“命”。

由此可見說佛教“修性不修命”也是表面的看法。至於道教之修命,如果只是執著於肉體的長生不死,這個目標當然無法達到,而且也會導致一種精神的執著與煩惱,早期道教由外丹服食而欲肉體不死的理論,是無法應付來自佛教的批判的。

但對內丹學而言,性命是統一而雙修的,如果把命功修煉作為性功的基礎,最後性命統一而返本還源以合道,則這種命功修煉並無可非議。因為人是身心統一體,身體如果不能調節好,精神也會受其影響,命功修煉可以為精神進入更高境界提供堅實的保障。

另外,所謂的“修命”並不是指“命”自己修煉自己,“修命”也還是要通過“神”去調控身體,煉精煉氣都離不開神的作用,所以修命歸結到最後也還是精神的調節與作用。

如果沒有性功的徹底覺悟,命功修煉無法導致終極的超越與解脫,但在內丹學性命雙修的整體系統中,命功的修煉可以不受佛教之指責與批判。

“性也,命也,固執一邊可乎?原夫先天慧命,未明本性則無主宰;元始本然,不修慧命則無安。若得性命妙融,必要氣神密混。若夫欲明了本然真性,必先息心;修煉未始慧命,必貴養氣。息心在乎意澄情反,養氣在乎神定息調。”性與命密不可分,辯證相通,從客觀上講,佛道二教最後都應是性命雙修而達至圓滿境界的。

佛教之發展為密宗,注重色身氣脈之修持,與道教頗為相近,根據以上所論性命之辯證相通,則佛教之發展為密教,亦含有某種必然性。
 

三、“無生”與“無死”的相通

道教主長生不死,佛教主涅槃不生,這也是佛道二教顯著的差別,二者好像完全對立。不死是修今生,欲使現實生命永遠存在;不生是修三世,使生命不再投生到有形肉體之中而停止生死輪迴,永駐法身寂滅。

就早期道教之主張肉體不死以成神仙而言,佛道的解脫觀念確屬對立而難以相融,但內丹學之解脫觀則又可與佛教辯證相通。內丹學當然也講長生不死,但已不是有形肉體的不死,而是內丹修煉後的“陽神”永遠存在,這樣內丹學的修煉也就不是侷限於今生的現實生命的,內丹學也講輪迴三世。

陽神是經過性命雙修之後而成,已同化於太虛,當然也就超出了生死輪迴之外,如果還在輪迴,也就沒有真正做到“不死”,所以嚴格地說,如果內丹修煉要達到“不死成仙”的境界,那麽“不死”的神仙也一定是“不生”的,即不在生滅輪迴的生命狀態中,這是由“不死”而“不生”,而“有生必有死”。

另一方面,佛教經過戒定慧的修持,實證“人無我”、“法無我”的法身解脫,法身無形相,不再輪迴於六道,則此種法身當然也是“不死”的,因為“凡有死者必有生”,這是由“不生”而“不死”。

不過,佛教的“不死”不是指現有生命的永存不死,在佛教看來,生命本來就是永恒的,人的神識永遠在不斷的生死輪迴之中,佛教的“不生不死”是指超出這種生死輪迴,無生死之對待從而“無生無死”,圓應寂滅。

雖修行的目標是超出輪迴,但一切修行只能是從當下做起,從現在起修,所以佛教的修行必然也要從今生開始,從而對現實的生命也發生影響。欲求來生,必修今生;既修今生,必影響於來生,道教注重於現實生命的修持可以影響到未來世的解脫;佛教欲求解脫三世,亦必落實於現實的生命修持。
 
“寂滅”當然也不是一無所有的徹底消滅,不是如某些道教學者所批判的那樣是“求死”的宗教,如果這樣佛教的修行就毫無意義。法身無相而妙應無方,真如寂滅而圓智無窮,佛為大徹大悟、不可思議之解脫境界,非斷滅之空無。

由此可知,表面的對立實可能有深層之相通,尤其內丹道教與佛教之間,更有相通之可能。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呀,娘昨天去菜市場,

想揀起菜販賣剩的菜葉,

和一個空空的水果箱。

不小心碰髒了一個姑娘的花衣裳,

那個姑娘回過頭,

狠狠地說:

“狗東西,慌什麽慌?”。

聽到這句話,娘好高興。

因為,兒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條狗。

兒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條狗。

你找到了好工作,

還住上了大樓房。

你找了個嬌媳婦,

還買了汽車,彩視,電冰箱。

娘還住在老屋裏呀,

下雨的時候,

和你爹望著房頂,

——心裏直發慌。
 

兒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條狗。

你很少打電話,

你說,電話費貴呦!

你還要省錢為你家的狗狗買狗糧。

你爹變的愛嘮叨了,

你娘什麽事也都健忘。

天天看著你的照片想:

兒呀,娘什麽時候也能吃上那香噴噴的狗糧。

兒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條狗。

天冷了,

你為狗鋪個溫暖的窩,

不忘記給它補充營養,

還給它買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

你爹糊塗了,

燉白菜時,

總是放了鹽來又放糖。

還總嘮叨著,

說我老忘記了給他補補,

——他那件舊衣裳。
 

兒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條狗。

晚上,你牽著狗去散步。

它搖著尾巴,你晃著腦袋,

——真是好風光!
 

兒呀,什麽時候帶你爹娘去散步呀?

你爹的腿腳不方便,

你娘的風濕病呀,好多年了,

——和你的年齡一個樣。
 

兒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條狗。

那一天,狗病了呀。

你和你的媳婦慌裏又慌張。

你們帶它去看病,

買了:白津、腎寶、葡萄糖。

還有一天,你爹的哮喘病犯了!

娘背不動他,

三更半夜,

幸虧鄰居把他抬上床。

聽說,有個女人踩死一條狗,

還把一只貓踩出了肚腸。

你憤怒了,

罵她是禽獸,罵她全家都死光。

你說,

狗也是生命呀,你說狗比人強。

兒呀!

你說的對,

娘也覺得,養狗要比養兒強。

兒呀,記住!

狗也會生子呀,

等你看到時,

是否能喚回,

——你那即將喪盡的天良。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件原中國國民黨中央政府關於監視尋訪、確認轉世靈童、護送小靈童赴拉薩、冊封小靈童為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歷史檔案:

一、當1935年5月,西藏地方噶廈政府攝政王熱振活佛決定派格桑佛與凱墨色等三人,
 
向“東方漢人地方”的青海境內尋找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之時,蔣介石委員長立即派人至青海嚴密監視藏方尋訪人員的活動,保證尋訪靈童不受藏傳佛教派別爭鬥的影響。

當經過兩年的尋訪,有了初步線索之際,蔣介石委員長立即責令時任行政院長孔祥熙正式向蒙藏委員會主任吳忠信發出指令:
 

“27年4月26日渝(藏)字第1379號呈,為達賴轉世一案,請敕青海政府嚴密注意,並婉勸尋訪人員,務將經過情形呈報政府,聽候核辦。

“另件均悉。

已據情轉電青海省政府遵照矣。

仰即知照。

“此令。

院長 孔祥熙

中華民國27年5月1日”
 

二、在1937年冬天,當尋訪轉世靈童活動在青海塔爾寺附近發現小靈童時,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立即通過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向蔣介石呈遞報告:

“西藏拉薩當局於上年派設僧喇嘛格桑、克邁賽(即 凱墨色)索安旺堆等來青尋訪達賴喇嘛,歷時半載,於塔爾寺附近漢族趙某家中找出。

據拉薩占卜及去歲班禪大師之探訪,確係再生之達賴喇嘛。

……恐將來迎還時發生阻礙,故至今嚴守秘密,以便秘密迎請返藏。

……我中央為鞏固邊陲計,對此次達賴返藏,宜作必要之處置,或遣使隨同赴藏,俾諸權貴,以德意施政;或令青海當局留達賴暫住在塔爾寺駐錫,再作留送之計。”

為此,蔣介石讀過國民黨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在核查小靈童的出身呈報,認定他是具有漢族血緣的人,其家庭全家姓趙的報告後,曾興奮得搓著手連聲自語:“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西藏這下子到我手中了!”

接著,蔣介石指示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要嚴密注意,防止西藏地方噶廈政府將小靈童拉木頓珠私密送進西藏拉薩,並對吳忠信說:“如果出了差錯,我唯你是問!”。

蔣介石還親筆給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擬定電報,作出指示:
 

“蒙藏委員會吳委員長勳鑒:

“……查達賴轉世中土,關係中央與西藏前途至切,況掣簽大典例須由中央駐藏大員監督主持,令藏方請中央護送返及藏邊。

……此事確係中央改善西藏關係之重要時機,不宜坐失。

究應如何應付,適應機宜,即希核議辦法具報為要。

中正 . 庚 . 侍秘 . 諭 . 印 ”
 

三、因當時的青海省主席馬步芳為經費問題,不願意派兵護送剛尋訪認定為達賴喇嘛轉世小靈童去拉薩,中國國民黨中央政府蔣介石委員長在幾經磋商後,命令軍需署墊發護送轉世靈童由青海赴拉薩的10萬元護送費。

並親自擬電文將此決定電告吳忠信:
 

“蒙藏委員會吳委員長勳鑒:

“據青海馬主席步芳來電稱:靈兒定農曆五月中旬由青海動身,職府遴派師長馬元海為護送專員,應需路費及到藏交際各費約洋十萬元,恭請飭發……等語。

除復電照准,並飭由軍需署先行如數墊發,撥彙蘭州朱主席轉交外,特轉此照。

關於護送靈兒應行準備諸事,及中央如何派員同行照料,統希迅即妥籌辦理具報為要。

中正 . 皓 . 侍秘 . 諭 . 印 ”
 

四、當轉世小靈童拉木頓珠(即現在的十四世達賴喇嘛)終於在青海馬步芳派遣的馬元海師長率領一個營的兵力護送到拉薩之後,蔣介石又專門派遣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於1939年12月進藏,主持轉世達賴小靈童拉木頓珠的坐床儀式。

吳忠信到拉薩後,排除西藏地方噶廈政府各種利益集團的種種阻礙,親自到轉世小靈童拉木頓珠的居室,查驗了靈童真實身份。

隨後,吳忠信向蔣介石電告了相關情況。

當時,蔣介石正兼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他為了避免小靈童拉木頓珠在坐床前夕的僧俗集團爭鬥中夜長夢多,立即批准小靈童拉木頓珠免予金瓶掣簽,並簽批頒布了小靈童拉木頓珠繼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冊封政令。

全文如下:
 

“行政院呈案:

“據蒙藏委員會吳忠信拉薩電稱:據西藏攝政熱振呼圖克圖來函略稱,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轉世一案,叠經觀海降神,及僧俗官員公認,青海覓得之靈童拉木頓珠種種神異,實係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化身,應請免予掣簽,並照舊制剃發受戒。

茲擬擇期夏曆正月14日(即國曆2月21日)舉行坐床典禮,請轉呈中央核奪,等情。

忠信複查所述靈異各節,均屬確實,擬請轉呈國民政府頒布明令,特准以該靈童拉木頓珠繼任第十四輩達賴喇嘛。

並發給坐床大典經費四十萬元,以示優異。

等情。

“據此,當經提出本院第四五0次會議,決議:通過,轉呈國民政府頒發明令。

“理合,呈請簽核施行。

謹呈。

“國民政府 行政院院長 蔣中正

“中華民國29年(1940年1月31日)”
 

有了國民政府行政院這份決議,並經蔣介石親手簽批頒布政令,撥發給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經費四十萬銀元,正在拉薩的中國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吳忠信於1940年2月22日,在布達拉宮為小靈童拉木頓珠舉行了就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隆重坐床典禮。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以後,吳忠信等一行於1940年4月間離開拉薩,經由印度返回當時國民政府的抗戰陪都重慶。

隨後,西藏地方噶廈政府援行清代舊制,派了紮薩阿旺堅贊來到重慶晉見中央政府,向國民中央政府“謝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範序】

朕聞大德曰生,大寶曰位。

辨其上下,樹之君臣,所以撫育黎元,鈞陶庶類,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皇天眷命,歷數在躬,安可以濫握靈圖,叨臨神器!

是以翠媯薦唐堯之德,元圭賜夏禹之功。

丹字呈祥,周開八百之祚;素靈表瑞,漢啓重世之基。

由此觀之,帝王之業,非可以力爭者矣。

昔隋季板蕩,海內分崩。

先皇以神武之姿,當經綸之會,斬靈蛇而定王業,啓金鏡而握天樞。

然由五嶽含氣,三光戢曜,豺狼尚梗,風塵未寧。

朕以弱冠之年,懷慷慨之志,思靖大難,以濟蒼生。

躬擐甲胄,親當矢石。

夕對魚鱗之陣,朝臨鶴翼之圍,敵無大而不摧,兵何堅而不碎,剪長鯨而清四海,掃槍而廓八 纮。

乘慶天潢,登暉璇極,襲重光之永業,繼大寶之隆基。

戰戰兢兢,若臨深而禦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終。

汝以幼年,偏鍾慈愛,義方多闕,庭訓有乖。

擢自維城之居,屬以少陽之任,未辨君臣之禮節,不知稼穑之艱難。

每思此為憂,未嘗不廢寢忘食。

自軒昊以降,迄至 周隋,以經天緯地之君,纂業承基之主,興亡治亂,其道煥焉。

所以披鏡前蹤,博覽史籍,聚其要言,以為近誡云耳。
 

【帝範正文】
 

《君體第一》

夫人者國之先,國者君之本。

人主之體,如山嶽焉,高峻而不動;如日月焉,貞明而普照。

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歸往。

寬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斷。

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

撫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禮。

奉先思孝,處位思恭。

傾己勤勞,以行德義,此乃君之體也。
 

《建親第二》

夫六合曠道,大寶重任。

曠道不可偏制,故與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獨居,故與人共守之。

是以封建親戚,以為藩衛,安危同力,盛哀一心。

遠近相持,親疏兩用。

並兼路塞,逆節不生。

昔周之興也,割裂山河,分王宗族。

內有晉鄭之輔,外有魯衛之虞。

故卜祚靈長,歷年數百。

秦之季也,棄淳於之策,納李斯之謀。

不親其親,獨智其智,顛覆莫恃,二世而亡。

斯豈非枝葉不疏,則根柢難拔;股肱既殞,則心腹無依者哉!

漢初定關中,誠亡秦之失策,廣封懿親,過於古制。

大則專都偶國,小則跨郡連州。

末大則危,尾大難掉。

六王懷叛逆之志,七國受鈇钺之誅。

此皆地廣兵強積勢之所致也。

魏武創業,暗於遠圖。

子弟無封戶之人,宗室無立錐之地。

外無維城以自固,內無磐石以為基。

遂乃大器保於他人,社稷亡於異姓。

語曰:“流盡其源竭,條落則根枯。”

此之謂也。

夫封之太強,則為噬臍之患;致之太弱則無固本之基。

由此而言,莫若衆建宗親而少力。

使輕重相鎮,憂樂是同。

則上無猜忌之心,下無侵冤之慮。

此封建之鑒也。

斯二者,安國之基。

君德之宏,唯資博達。

設分縣教,以術化人。

應務適時,以道制物。

術以神隱為妙,道以光大為功。

括蒼旻以體心,則人仰之而不測;包厚地以為量,則人循之而無端。

蕩蕩難名,宜其宏遠。

且敦睦九族,放勳流美於前;克諧烝義,重華垂譽於後。

無以奸破義,無以疏間親。

察之以德,則邦家俱泰,骨肉無虞,良為美矣。
 

《求賢第三》

夫國之匡輔,必待忠良。

任使得人,天下自治。

故堯命四嶽,舜舉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贊欽明之道。

士之居世,賢之立身,莫不戢翼隱鱗,待風雲之會;懷奇蘊異,思會遇之秋。

是明君旁求俊義,博訪英賢,搜揚側陋。

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呂望,渭濱之賤老。

夷吾困於缧绁;韓信弊於逃亡。

商湯不以鼎俎為羞,姬文不以屠釣為恥,終能獻規景毫,光啓殷朝;執旌牧野,會昌周室。
齊成一匡之業,實資仲父之謀;漢以六合為家,是賴淮陰之策。

故舟航之絕海也,必假橈楫之功;鴻鹄之凌雲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為國也,必藉匡輔之資。

故求之斯勞,任之斯逸。

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

此乃求賢之貴也。
 

《審官第四》

夫設官分職,所以闡化宣風。

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樑,短者以為栱角。

無曲直長短,各有所施。

明主 之任人,亦由是也。

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

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

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

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然則函牛之鼎,不可處以烹雞;捕鼠之狸,不可使以搏獸;一鈞之器,不能容以江漢之流;百石之車,不可滿以斗筲之粟。

何則大非 小之量,輕非重之宜。

今人智有短長,能有巨細。

或蘊百而尚少,或統一而為多。

有輕才者,不可委以重任;有小力者,不可賴以成職。

委任責成,不勞而化,此設官之當也。

斯二者治亂之源。

立國制人,資股肱以合德;宣風道俗,俟明賢而寄心。

列宿騰天,助陰光之夕照;百川決地,添溟渤之深源。

海月之深朗,猶假物而為大。

君人禦下,統極理時,獨運方寸之心,以括九區之內,不資衆力何以成功?必須明職審賢,擇材分祿。

得其人則風行化洽,失其用則虧教傷人。

故云則哲惟難,良可慎也!
 

《納諫第五》

夫王者,高居深視,虧聽阻明。

恐有過而不聞,懼有闕而莫補。

所以設鞀樹木,思獻替之謀;傾耳虛心,伫忠正之說。

言之而是,雖在僕隸刍荛,猶不可棄也;言之而非,雖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

其義可觀,不責其辯;其理可用,不責其文。

至若折檻懷疏,標之以作戒;引裾卻坐,顯之以自非。

故云忠者瀝其心,智者盡其策。

臣無隔情於上,君能遍照於下。

昏主則不然,說者拒之以威;勸者窮之以罪。

大臣惜祿而莫諫,小臣畏誅而不言。

恣暴虐之心,極荒淫之志。

其為雍塞,無由自知。

以為德超三皇,材過五帝。

至於身亡國滅,豈不悲哉!

此拒諫之惡也。
 

《去讒第六》

夫讒佞之徒,國之蟊賊也。

爭榮華於旦夕,競勢利於市朝。

以其諂諛之姿,惡忠賢之在己上;奸邪之志,恐富貴之不我先。

朋黨相持,無深而不入;比同相習,無高而不升。

令色巧言,以親於上;先意承旨,以悅於君。

朝有千臣,昭公去國而不悟;弓無九石,寧一終身而不知。

以疏間親,宋有伊戾之禍;以邪敗正,楚有郤宛之誅。

斯乃暗主庸君之所迷惑,忠臣孝子之可泣冤。

故藂蘭欲茂,秋風敗之;王者欲明,讒人蔽之。

此奸佞之危也。

斯二者,危國之本。

砥躬礪行,莫尚於忠言;敗德敗正,莫逾於讒佞。

今人顔貌同於目際,猶不自瞻,況是非在於無形,奚能自睹?

何則飾其容者,皆解窺於明鏡,修其德者,不知訪於哲人。

詎自庸愚,何迷之甚!

良由逆耳之辭難受,順心之說易從。

彼難受者,藥石之苦喉也;此易從者,鴆毒之甘口也!

明王納諫,病就苦而能消;暗主從諛,命因甘而致殞。

可不誡哉!

可不誡哉!
 

《誡盈第七》

夫君者,儉以養性,靜以修身。

儉則人不勞,靜則下不擾。

人勞則怨起,下擾則政乖。

人主好奇技淫聲、鸷鳥猛獸,遊幸無度,田獵不時。

如此則徭役煩,徭役煩則人力竭,人力竭則農桑廢焉。

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鏤,珠玉珍玩,黼黻絺绤。

如此則賦斂重,賦斂重則人才遺,人才遺則饑寒之患生焉。

亂世之君,極其驕奢,恣其嗜欲。

土木衣缇繡,而人裋褐不全;犬馬厭刍豢,而人糟糠不足。

故人神怨憤,上下乖離,佚樂未終,傾危已至。

此驕奢之忌也。
 

《崇儉第八》

夫聖世之君,存乎節儉。

富貴廣大,守之以約;睿智聰明,守之以愚。

不以身尊而驕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車不飾,衣服無文,土階不崇,大羹不和。

非憎榮而惡味,乃處薄而行儉。

故風淳俗樸,比屋可封。

斯二者,榮辱之端。

奢儉由人,安危在己。

五關近閉,則嘉命遠盈;千欲內攻,則凶源外發。

是以丹桂抱蠹,終摧榮耀之芳;朱火含煙,遂鬱凌雲之焰。

以是知驕出於志,不節則志傾;欲生於心,不遏則身喪。

故桀紂肆情而禍結,堯舜約己而福延,可不務乎?
 

《賞罰第九》

夫天之育物,猶君之禦衆。

天以寒暑為德,君以仁愛為心。

寒暑既調, 則時無疾疫;風雨不節,則歲有饑寒。

仁愛下施,則人不凋弊;教令失度, 則政有乖違。

防其害源者,使民不犯其法;開其利本者,使民各務其業。

顯罰以威之,明賞以化之。

威立則惡者懼,化行則善者勸。

適己而妨於道,不加祿焉;逆己而便於國,不施刑焉。

故賞者不德君,功之所致也;罰者不怨上,罪之所當也。

故《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此賞罰之權也。
 

《務農第十》

夫食為人天,農為政本。

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志廉恥。

故躬耕東郊,敬授人時。

國無九歲之儲,不足備水旱;家無一年之服,不足禦寒暑。

然而 莫不帶犢佩牛,棄堅就僞。

求什一之利,廢農桑之基。

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為害也,甚於秋螟。

莫若禁絕浮華,勸課耕織,使人還其本,俗反其真,則競懷仁義之心,永絕貪殘之路,此務農之本也。

斯二者,制俗之機。

子育黎黔,惟資威惠。

惠而懷也,則殊俗歸風,若披霜而照春日;威可懼也,則中華懾軏,如履刃而戴雷霆。

必須威惠並馳,剛柔兩用,畫刑不犯, 移木無欺。

賞罰既明,則善惡斯別;仁信普著,則遐邇宅心。

勸穑務農,則饑寒之患塞;遏奢禁麗,則豐厚之利興。

且君之化下,如風偃草。

上不節心,則下多逸志;君不約己,而禁人為非,是猶惡火之燃,添薪望其止焰;忿池之濁,撓浪欲止其流,不可得也。

莫若先正其身,則人不言而化矣。
 

《閱武第十一》

夫兵甲者,國之凶器也。

土地雖廣,好戰則人雕;邦國雖安,亟戰則人殆。

雕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

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農隙講武,習 威儀也。

是以勾踐軾蛙,卒成霸業;徐偃棄武,遂以喪邦。

何則?

越習其威,徐忘其備。

孔子曰:不教人戰,是謂棄之。

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

此用兵之機也。
 

《崇文第十二》

夫功成設樂,治定制禮。

禮樂之興,以儒為本。

宏風導俗,莫尚於文;敷教訓人,莫善於學。

因文而隆道,假學以光身。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不遊 文翰,不識智之源。

然則質蘊吳竿,非筈羽不美;性懷辨慧,非積學不成。

是以建明堂,立辟雍。

博覽百家,精研六藝,端拱而知天下,無為而鑒古今。

飛英聲,騰 茂實,光於不朽者,其唯學乎?

此文術也。

斯二者,遞為國用。

至若長氣亘地,成敗定乎筆端;巨浪滔天,興亡決乎一陣。

當此之際,則貴干戈而賤庠序。

及乎海嶽既晏,波塵已清,偃七德之餘威,敷九功之大 化。

當此之際,則輕甲胄而重詩書。

是知文武二途,捨一不可,與時優劣,各有其宜。

武士儒人,焉可廢也。
 
 

此十二條者,帝王之大綱也。

安危興廢,咸在茲焉。

人有云,非知之難,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終實難。

是以暴亂之君,非獨明於惡路;聖哲之主,非獨見於善途。

良由大道遠而難遵,邪徑近而易踐。

小人俯從其易,不得力行其難,故禍敗及之;君子勞處其難,不能力居其易,故福慶流之。

故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

欲悔非於既往,惟慎禍於將來。

當擇聖主為師。

毋以吾為前鑒。

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自非上德,不可效焉。

吾在位以來,所制多矣。

奇麗服,錦繡珠玉,不絕於前,此非防欲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興其役,此非儉志也;犬馬鷹鹘,無遠必致,此非節心也;數有行幸,以亟勞人,此非屈己也。

斯事者,吾之深過,勿以茲為是而後法焉。

但我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人不怨;功大過微,德未虧。

然猶之盡美之蹤,於焉多愧;盡善之道,顧此懷慚。

況汝無纖毫之功,直緣基而履慶?

若崇善以廣德,則業泰身安;若肆情以從非,則業傾身喪。

且成遲敗速者,國基也;失易得難者,天位也。

可不惜哉?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料中記載的遇龍事件非常多。在此介紹部份清朝時期官方記載中的資料(官方記載至少是經官員們提交或調查的,可信度自然比民間傳說要高):    摘自《清史稿》


順治六年十一月,儀征有四龍見於西南。

順治十一年,涞水縣興雲寺梁上有蛇,身具五彩,十日後變為白色;六月十五日,狂風驟雨,霹靂不絕,殿中若有龍,及霽,蛇乃不見。

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興二龍起海中,赤龍在前,青龍在後,鱗甲發火,過紫家埭,倒屋百餘間,傷一人;九月初九夜半,火龍見。

康熙二年四月十六日,崇明龍見;三台東南出一蛇,長數丈,腰圍約三尺,身有鱗甲,赤光。

康熙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龍見,鱗甲俱現。七月朔,鎮洋大風海溢,有龍下麋場,傷數人。八月初四日,天晴無雲,黃龍見於東南。

康熙七年七月,咸寧有龍遊於縣署前,雨霽,不能升躍,市人繫其頸以遊於市。

康熙十二年六月,深澤馬鋪民家龍起,大風雨,破壁而去。十二月十八日,丹陽見兩龍懸空,移時始去。

康熙十三年夏,永嘉龍見;萬載大水,龍出。

康熙十七年六月,咸寧大墓山有龍突現頭角,三日,鱗甲晃如赤金,白晝飛騰,穿山為河,傷民畜。

康熙十八年十月十五日,鎮洋龍見於東南。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青浦、興化龍見。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黃縣龍晝見於朱家村,煙霧迷蒙,火光飛起。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畢節龍見赤水河。

康熙四十年八月,獨山州南羊角村有龍見。

康熙四十一年六月初九日,鳌泉有白龍躍於平地,飛去。

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初六日,金山之岩有龍出,金光閃爍。

康熙四十七年,靈州井中有龍,時見其首尾,數日,忽大雨霹靂,騰空而去。

康熙六十年六月,金壇學宮前懸一龍,腥氣逆鼻,焚香禱之,騰空而去。七月十三日,南籠大雷雨,龍見於城西。

雍正二年七月,北流飛龍見。十二月,木門海子起煙霧,有蛟龍飛出之狀。五月,橫州有龍起。

雍正七年春,安定文葦塔見一龍騰空而去。

雍正九年四月,安南有龍見於東北。六月,青浦龍見於沙灘。

乾隆二年二月,潮陽白龍見。

乾隆三年正月,枝江龍見於城西。九月,青浦龍於泖,自西南至東北入海。

乾隆五年五月,高郵大風,有白龍舞空中,鱗甲俱現。

乾隆六年六月十三日,昆山東鄉設網村有白龍手捲去民房十七家。二十五日,席家潭有白龍手捲去周家莊大舟二人,墜巴城鎮三里岸渚,復手捲去鎮民盛某,擲地,身無恙。

乾隆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七月壬辰,建□天頓黑,有白龍尾垂二丈餘。

乾隆十二年八月,高州龍見於小華山。

乾隆十四年七月初五日,高淳龍起於永豐圩下,首尾鱗甲俱現。

乾隆十五年七月,正寧秦家店有龍破屋而升,俄大雷雨。

乾隆十九年秋,濟南巨治河有龍。

乾隆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風驟雨,有雙龍自東而來,由蓬州所東門經過,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餘間,有壓斃者。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招收、龍井地方有龍自空冉冉而下。

乾隆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七月十四日,泰安蛟起夏輝村西河,高二丈,彩色灼爛,橫飛東南,風雲隨之。

乾隆二十九年四月十三日,天門烏龍見,頭角爪甲俱現。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安丘龍見。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十二日,莒州龍見於吳山東北。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龍起,漂沒田廬,淹斃人口;越三日,龍斬三段,尾不見,其鱗巨如葵扇。

乾隆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嘉慶六年,東湖修孔子廟,見白龍乘風飛去。

嘉慶九年,曲陽濟瀆河水暴發,見龍車數乘涉水而沒,水退。

嘉慶十四年五月,有龍戲於瑞州城隍廟江均河,水立丈餘。

嘉慶二十年六月,黃岡柳子巷蛟起,傷一百四十餘人,衝沒田宅無算。

嘉慶二十一年六月,蛟見於嬰武水。

道光四年七月,麻城龍見於月望岩。

道光五年七月甲辰,武進龍見於芙蓉湖。

道光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壞民居,溺人無數。

道光七年五月初十日,房縣汪家河水溢,蛟起,壞民田無數。

道光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滕縣見青龍,長約數十丈,鱗甲俱現。

道光十年六月,松滋城原寺出龍,過洋州上升。七月十二日,永嘉起蛟,裂山而出,漂沒田廬,淹斃人畜無數。

道光十六年七月甲申,武進有龍陷地成潭。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監利龍見於洪湖。七月二十三日,太平五龍同見空中,是夜颶風大作。

咸豐二年五月十七日,枝江天無片雲,有白龍降於瓦湖,蜿蜒行數里,忽騰去。

咸豐三年七月初七日,西鄉白龍見,長數十丈。七月十五日,黃陂龍見於聶口,鱗甲宛然,捲船隻什物於空中。十一月,西寧西納川降龍,臭聞數里。

咸豐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風雷大作,頃之二龍接尾而上。

咸豐六年五月,鄱陽縣兩頭蛇見。

咸豐七年五月初八日,來鳳縣曾氏塘風雨驟至,有物長丈餘,乘風入塘,形似牛,身備五色,目灼灼有光,水噴起。

咸豐八年六月十七日,雲夢有龍入城,壞廬舍無數,繞城東北去。

咸豐十年三月,麻城龍見。五月,松滋天鵝塘出龍,行陸地,所過禾稼盡偃。

咸豐十一年冬,平湖有二龍於海。

同治三年,蘇州有龍。

同治四年正月,宜城龍見於芳草洲。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高淳見三龍。

同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龍,狂風驟雨,拔木覆舟。五月十二日,高淳龍見。七月底,城有蛟起於井中。

光緒十九年正月,靈台龍見於井中。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大通龍見於惠廣寺。
 

麒麟:

雍正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颔下有髯,項皆細鱗。

雍正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産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八足,牛蹄,産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

雍正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産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

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産麟。

乾隆五年,壽州民家牛産麟,一室火光,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隱也;荊州民家牛産麟,遍體鱗甲。

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産麟。二年,平度州民家牛産麟。
 
 
摘自《清史稿》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為第一

回顧過去的歷史,因為沒有認真揣摩對方心理招致殺身之禍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或者有驚世的才華,或者有高貴的地位,但是難免一死,我以此知道才華與地位並不可靠了。

天下的人啊,像蜂房裏的蜜蜂一樣,各盡其職,分工明確,雖然都是人,但彼此不同。

我時常思索其中的原因。做的事不同,人也不同,人是根據行為而相互區分的吧。

無論如何的揣摩,得知人的行為,就像打開鎖推門而進那樣重要。

掌握揣摩術,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所以說讓頭腦掌握揣摩術不如讓身體掌握,讓頭腦掌握知識不如讓身體掌握。
 

門戶第二

行為依賴欲望,欲望依賴思慮,所以思慮是源頭,欲望是關鍵,行為是效果,怎麽可以偏廢呢?

欲望和思慮像珠子,行為像穿起珠子的線一樣,所以了解一個人,必然要了解人的珠子,再了解穿起珠子的線。
 

欲望第三

人的欲望,是人行為的根源,不能不認真考察。

了解人的欲望,必須關注人的行為,注意它因何開始,又因何結束,考察深刻,欲望就能了解,然後再去反複試探,加以確定。
 

思慮第四

人的知識,像水網一樣互相聯結,流水沿網流動,思慮便産生了。

不僅了解人的知識,也要了解這張網。

聽其言,觀其行,聽言為重。
 

內外第五

了解對方的情況,在於內外考察,內,就是容、行、言,外就是勢,是人身外的人和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影響。
 

動靜第六

了解事情不能偏頗,既要看一看過去,也要看一看現在和將來;既要看一看固定不變的,也要看一看飄忽不定的。

所以對人就要了解他一天的行為,了解他頭腦中的知識。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了解他,也讀過他的書。民間都稱他為----王善人。
 
他一生致力於道理研究,為了每個人都能過上幸福生活,他嘔心瀝血。奮鬥一生。他老人家發明了性理療病學說,和女子德道學說。對其他的方面也很有研究。他創辦了六百餘所女義學,救無數的女子出離苦海。後來擔任道德總會的宣道主任。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奇才。

王鳳儀名叫樹桐,字鳳儀。生於清同治三年(甲子年、民前四十八年、一八六四年)十月(甲戍)初三日(庚午)子時(丙子)。熱河省朝陽縣(清直隸省朝陽府),城南一百五十里,雲蒙山前,樹林子村人。家庭貧寒,從小沒上過學。十四歲給別人家放牛,也就是當童工。

東家吩咐的每一件工作,他都兢兢業業的做好。讓他放牛回來再燒十二舖炕,並則定他每天只能燒兩捆秫杆,他就研究怎樣既省材又燒的熱。讓工人們睡的暧和一些,於是,他就冷天燒大捆,不太冷的時候燒小捆。年歲大的工人住的炕總是燒大捆。冬天生牛犢時,怕牛犢凍死,他就把牛犢抱到伙房裏(工人住的房叫伙房)。他放的牛毛色油光水滑,生的牛犢也沒有損傷。他常說:因為有牛,東家才給我飯吃。若是不愛牛,就太沒有良心了。

凡是東家吩咐的事,他都是盡心竭力的去做,不讓東家分心。滿工時東家說:“你做的太好了,你真忠誠可靠,將來一定能成就”。

一 、用心研究富人家

他一邊給富人家幹活(做工)一邊研究富人家為什麽富的?他在給一個姓張的富人家做工時,發現張家的富是從節儉上來的。他也就開始節儉,他從張家掙的錢一點也不花全給家裏,並且鞋也省著穿,他媽一年給他做兩雙鞋,他只穿一雙剩下一雙賣了把錢給家裏。有一年天大旱糧食欠收家裏沒糧,去借也沒借到,他就學“範公畫粥”。把家裏的糧平均分,每天定量不夠的部份就用菜來補充。來人時也是只加菜不加糧。這樣就解決了缺糧的問題。

他姑姑家很富裕,而且在當地也有名望,他就特意到他家做工。研究一下他的姑父怎樣成的名,暗中留意他家的一舉一動,發現他姑父非常的盡孝,對他母親關懷的無微不至。無論大事小情,只要他媽一開口,他都服從。

有一天地鄰把他家的地霸佔去了一條壟。他去交涉,地鄰又不給,他想進城打官司。向他媽一說,他媽說:“祖上的家法是吃虧常在。俗語說:‘窮死不做賊,屈死不告狀’。你明天做幾桌酒席,把佔地的人請來,再讓老親少友來作證,重立地界免得日後子孫再起紛爭”。第二天他果然這樣做了。侵佔土地的人面紅耳赤的說:“我老糊塗了,大先生,別說了,我錯了,地是你的”。

由這件事王鳳儀知道了,他的姑父是從孝字上成的名。於是想起了他自己的爺爺,雖然兒孫滿堂,那麽大的年歲自己還單過,當孫子的多沒面子呀!立即把他爺爺接回自己家裏養老。

王鳳儀天性淳厚,雖然沒上過學,但很有心思,在他給別人家做工的期間,知道了富人為什麽富,而窮人為什麽窮的原因了。他說:富人的家,都是有文化的家庭,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都有實行。受別人的尊重。還有,人的性情(脾氣)主富貴,性情好的人準富,任性耍脾氣的人準窮。所以俗語說‘窮脾氣’。意是貴賤的根,誠意為人的人準出貴,任意胡為的人主賤。所以俗語說‘賤毛病’。

二、勇於實行

王鳳儀老人家是只知有他人,不知有己的人。處處為別人著想。他常說:“人落在苦海裏,要是沒有會遊泳的去救,自己很難出來。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時的,還在因果裏;救人的性,是永遠的,是一救萬古,永斷循環。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時的,救性是無形的,是萬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墜落”。

他以為有文化是救人的根本。當時他們周圍幾個村子才有一所私塾(個人辦的學校)。遇上災年上學的孩子少,學校難以維持,他就主動到鄰村勸孩子上學,學校為了生存又把學費從三吊錢提高到五吊錢。有的家庭不願出五吊錢,他就暗中給孩子補上兩吊錢來維持學校的生存。

一九OO年(光緒二十年)王鳳儀三十七歲。中日甲午戰爭以後,八國聯軍又進了北京。當時,時局動蕩,很多愛國志士,憂國憂民,又沒有救國的良策,就都集聚在寺廟裏,懇求神佛,指示迷津。

清朝皇上降下聖旨,叫全國各地舉人、秀才、都為國教民,宣講善書,挽正人心。王鳳儀積極支持,義務給宣講堂抹牆、搭炕、間壁房子、打掃院落。宣講內容是:提倡五倫八德,神人共駕救生船,大開普渡等。行善積德的事情。

有一天,他聽別人講《雙受誥封》之(三娘教子),講到小東人在學房裏,聽同學說三娘不是他的生母,他回家後就故意不好好學習,三娘督促他,他還說:“你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是我親娘在,我那能受你的冤枉氣呢?”三娘一怒之下,就把織布的機頭割斷。家奴老薛寶,聽到吵鬧,出來問明原委,就向小東人說:“三娘為著教養你讀書,日夜在織布,望你長大成人,光宗耀祖。你萬不該惡言相加。趕快頭頂家法,請娘親責罰。”於是小東人便跪在三娘面前,認罪說:“孩兒年幼無知,忤逆娘親,請教訓孩兒,打兒幾下。”三娘說:“兒快起來,是我不會做娘,不該和你一般見識,想來動肝火。”母子言歸於好。

王鳳儀聽到這裏,心裏奇怪,她們倆不是在吵嘴嗎?怎麽又都各自認不是(認錯)呢?想來想去明白了,怪不得人家是賢人,賢人爭‘不是(過錯)’,愚人才爭理呀!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邊走一邊想,看別人的毛病(缺點)自己就生氣,正是不明理的地方,所以自己是個愚人呀!於是他就大聲問自己:“我專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對?看人不對我就生氣,那怎算對?”一路上喊這兩句話,走了十里路,一直到家。夜裏還自己問自己,問的自己笑起來。把過悔真了,就頓悟從前皆非。第二天一看原來長了十二年的瘡癆,一夜工夫,竟結了疤,以後完全好了。

所以我在以後給人講病的時候,就告訴人們,若能把自己的過悔真了,就能好病。這種方法是我從自身的經驗上得來的。

在王鳳儀三十五歲的這年,當地有名的善人——楊柏出事了。楊柏、字蔭軒。為人忠厚,好做善事,施衣捨糧,救濟貧民,又宣講善書,化俗成美。可是,當時的地方不靖,胡匪四起。凡是富有人家都朝不保夕。幾個抽大煙(吸鴉片)的人,因為沒錢,想從楊善人那裏搞點錢,買鴉片。就向他敲詐勒索,被村裏人知道後就不讓他們了。把這幾個人捆起來,送到朝陽府治罪。讓人大惑不解的是,沒幾天朝陽府也把楊善人抓去入獄了。

王鳳儀知道了這事,認為楊柏是這一方的善人,如果被土匪牽連,打冤枉官司,以後就沒有人肯做善事了。於是決心要救楊柏。

王鳳儀只是一個農民出身的長工,沒錢沒勢拿什麽救楊柏呢?他有辦法,每天不分晝夜的問天,一連問了幾天也沒有想出辦法來。他心裏很著急,如果這樣遲延下去,楊柏不要遭大禍麽?忽然他又想到古人羊角哀救朋友是捨命全交呀,只在家裏問天,怎能算是學古人呢?

於是也不顧天黑路遠。連夜就去了楊柏住的村子。邊走邊喊“楊柏死了,我也不活著!楊柏死了,我也不活著!”。走著走著,天竟然亮了(黑夜見白日)!這時他明白了天道。也知道楊柏官司的來龍去脈,和因果報應,知道怎樣給楊柏完結官司了。按他的方式去做,楊柏果真安全出獄,和他預想的一樣。

三、守墓明道

由於王鳳儀熱心於公益事業,勇於幫助別人,處處行善,深受當地人的愛戴,大事小情都願意找他幫忙,被人們尊稱為王善人。漸漸地他的名字竟被人們忘了。他三十八歲時,父親去逝。安葬好以後,當衆宣佈為父親守墓三年。就在父親的墳墓旁蓋了個窩棚(簡單的茅草房)。

在守墳其間,他想我的家鄉地貧民窮,窮苦人即使有藥方,也買不起藥,於是立志要首會講病。什麽藥也不用,叫病人立刻好病,那該有多麽俏皮(美好)。真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想到,他守到一百天,真守靈了三界。不只明白了性理療病,還得著了封神榜。當時諸佛諸祖,各界神仙,都來和他“答查對號”。整整忙了三天三夜。

他講病如神,求他講病的人非常多,都有從一百多里路趕來的,有的等到天黑還沒輪到講病。也有等講完病天快黑了,沒辦法回家,只好叫人送他們到村裏去討宿(借住宿處),每個人由他家分給一碗米,求人代飯。要知道他講病是純粹的盡義務,不收別人一文錢,而且還給病人飯吃。這是多麽高尚的精神啊!

王鳳儀老善人又說:“世界不好,是由於人根不良。人根為什麽不良呢?是因為母教失傳,古時候有孟母才有孟子。拿天時來說,小康世界要變為大同世界,就要有無數的賢妻良母,多生些孝子賢孫才中(才可以)。可是那時的風氣是重男輕女,女子很少念書的。拿他的家鄉來說,竟沒有一個識字的女人,更沒有一處女塾。女子不讀書怎能明理,不明理怎能生孝子賢孫呢?”

同時他也了解到世上最苦的是女人,她們擔負著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重任,而且還遭受著丈夫的歐打和婆婆的辱罵,整天忙個不停,還得淚水洗面。明道後就立志辦女義學。打破女子在家依賴父母,出嫁依賴丈夫,老了依賴兒女的三賴生活。教女子長知識,學技能,能自立,永不依賴男人,救女子出苦得樂。將來世界大同,女子也能當官,也能治國。

王鳳儀老善人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先從他家做起,他四十三歲那年,他妻子三十八歲。他的兒子已經上學了。把妻子送到女塾讀書。這在當時已是標新立異的新鮮事。他的妻子邊走邊哭,王善人跟在後面一邊走一邊樂,笑世上的風俗真可怕!現在的人叫他學壞容易,學好真難啊!

他的妻子在校學習用功,很有成績。後來王老善人辦女義學時,他的妻子是他的得力助手。王善人在外面忙於救世渡人,無暇顧及家裏。他妻子又到公辦學校教書,就用她的工資來供養她兒子上大學,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王善人也就沒了後顧之憂。可見他老人家的遠見卓識。

在王善人講道過程中,遇到這樣一件事;朝陽縣團山子村王家,是王老善人母親的娘家親戚,在先開煤窯,後來子弟都不務正業。王善人講善書時走到他村,他問王善人說:“我有什麽罪呢?怎麽我家子弟都抽大煙(吸鴉片)、耍大錢、不務正業呢?”

王善人對他說:“就因為你在窮人身上刻薄,所以窮鬼都投生到你家來啦!在你沒當窯東以前,工人每夜有頓麵飯,你嫌費,改為每人兩塊豆腐。買豆腐你又嫌不合算,自己磨豆腐,別人家半斗豆子打一百塊,你用二升半還要打一百二十塊,這不是刮窮嗎?每逢年節,你家大小股東都殺豬賣給工人,正價是二角,你家二角半,十二兩算一斤,不買還不行。賣旱煙、乾粉也是如此。因為你怕窮,在窮人身上刻薄,所以窮鬼都投生到你家裏來了!你自己做的,還問誰呢?”他聽完了,哭著走了。

王善人說:“天生人都是有福的,為什麽享福的人少,受罪的多呢?是被風俗刮的,迷了路啦!當官的貪賊,是太太累的。兒子抛棄父母,與弟兄爭財産,是為了妻子。違國法、喪良心,都是為了妻子。沒有妻子的為自己享福。從這看來,當女人的把忠臣孝子都吃光了,還以為是向著男人,究其實是欺負男人。”

“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點點私心,絲毫的牽掛,心裏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塵’。不能‘了塵’就難逃輪迴。所以必須死了後天心,才能永斷因果的根。”

四、討飯訪道

王善人身上從不帶錢,也不坐車,只靠兩條腿走路。這次討飯訪道。從海城縣騰熬堡出發,沿途尋訪好善的人家,不論是什麽宗教,只要有善名的,便前往拜訪。每逢快到飯時,就向人打聽,前面是什麽村莊?村裏誰家行善?問明白了便在那家門口靜候。等有人出來,上前施禮,煩他請主人出來。等主人來了,再施禮說:“我們是辦善的,求方便一頓飯吃。”要見主人有為難的樣子,便說:“我們是求方便,不必為難。”便再走一家。

如遇主人慷慨,立刻叫人拿飯來。便再施禮說:“我們是宣講善書的,在外面吃不慣。”請求到屋裏去吃,為的是借吃飯時,給人講講道,若遇有病人,順便講病,結結善緣,就不白吃人家的飯。像這樣討飯三個月,行路二千多里,也沒訪到一位明白人。

這更加強了王善人行道的決心。他老人家的道就向世上的指路明燈,照耀著人們生活的方向。

五、辦女義學

儘管女義學是教女子學道,脫離苦海。對世上有功的善舉。但當時人們從沒聽說過,也沒見過。一般人少見多怪。辦學三年,謠言四起,並有人登報說傳邪教。所以受了很多挫折。甚至有時不得不停辦。但他老人家從不灰心,他說:中國這麽大,這地方不行就上別處辦。風聲緊就放一放,等過後再辦。

最困難的還是學生,當時的女孩子從沒讀過書。都是在家裏做針線活,或是做別的掙錢,存起來等出嫁時使用。家長們也不願意女孩子出頭露面。說上學還得做好衣服,家裏沒錢,如果在家穿啥樣的都行,出門可得穿好點。於是,辦學的善東們,還得給每個學生做一套新衣服。為了有女孩子上學每天花八個制錢,雇女孩子來念書。就這樣艱難的維特著。

後來在王善人的感召下,人們漸漸地認識到了女義學的好處,再加上善東們的鼎力支持。朝陽府王知府也給予充份的肯定,女義學才有了更大的發展。

王善人本人沒有這些錢,辦義學的資金,都是有錢的財主們捐助的,當時就把這些捐錢的人稱為善東家。在王善人的指導下,女義學像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了。

大家認識到辦女義學是對世上有功。也是開天闢地的善舉,很多有識之士,出錢出力協助辦學。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辦義學達六百餘所。遍及東北、華北等地。受教育的人達十萬之衆。後來與杜紹彭、江希張等人,成立道德會,王善人推選為宣道主任。把道德推廣至全國。

無論是女義學,還是道德會,其宗旨是人人平等,家庭幸福。各行各業,各守本份。各盡其職,社會安定,家庭和睦。其中教出了很多成就之人。也就是認識人生真諦的人。他(她)們都知道了自己的本來面貌。我想與佛教說的開悟差不多。這樣的人智慧大開。沒有難事,沒有煩惱,也就是王善人說的救了人的性,一求萬古,永遠快樂。

在當時,學王善人道的人有十多萬之衆。單辦女義學一項,耗費白銀無以計數。有的善東為了辦女義學都有傾家蕩産的,但是為了挽救世風,挽救社會,他們毫無怨言。可見當時有錢人的行善精神多麽可嘉。

就這樣女義學的老師有時還要忍饑忍餓、歷盡艱難,但不退心。可是學員們卻是仍然貫徹初衷,上學不收錢。而且還管吃管住。畢業後在自己的職位上,行道做人。默默的化世渡人。

其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其中有一位叫張雅軒的人,他母親臨終時說:我每天做飯時都抓出一把鍋頭米,施給窮人才生的你。女人很苦呀,其原因就是沒有學問,你長大了一定要辦女學,這是我對你的期望。他深深的把母親的囑託記在心上。

有一次王善人在講善書,並宣傳辦女義學時走到他村。聽了王善人的道深受感動,主動要求辦女義學,是第一個辦女義學的人,當時一般人都不理解,認為有錢沒處花了,花錢教別人的孩子不值得。天底下那有這樣傻的人呢?

他為了辦女義學傾其全部家産。子女也夭折。於是一般人少見多怪,說他是敗家子,甚至朋友反目成仇,但他毫不退志,頂著壓力幹下去,後來成為王善人的得力助手。以後女義學的發展壯大他功不可沒。(詳見,朱循天寫的,妙湛老法師倡印《王鳳儀言行錄》一書)。

他老人家的理論在民間廣為流傳。學他老人家道的人到現在為止也無以計數。其中我就是這裏的一員。現在王善人的書流行於世的有《王鳳儀十二字新傳》、《儀聖嘉言錄》、《家庭集錦》、《十二筆記》、《幼師教材》等書。都是有功於世的佳作。

六、辦道德會

當時是一九二九年。國家內憂外患,社會動蕩,時局混亂,民不聊生,人心不古。很多有識之士,為了挽救社會,改善人心,提倡行道做德。也就是各行各業的人們,各守本位,各盡職責。在本崗位上成材。

把國家的士、工、商、官、農五個行業,比做國家的心、肝、脾、肺、腎對國計民生最重要,按金、木、水、火、土來劃分。並指出工人居木位,主建造。精工細作,成品堅實是天命。偷工減料,不耐實用是陰命。官居火位主明禮。以身作則,為四民表率,以德感人,化俗成美是天命。貪贓枉法,不顧國計民生是陰命。農人居土位主生産,為國美民是天命。奸懶饞滑,缺工荒地是陰命。教育界居金位,為人師表,敦品立德,教人子弟,出孝入悌是天命。敷衍塞責,只講文字,不顧實行,誤人子是陰命。商人居水位,以運轉有無為主。利國利民,貨真價實是天命。唯利是圖,以假冒真是陰命。

凡是為國為民,抱住忠字的長天命,是走天堂的大路。若是秉公做事,賺錢養家的,是走的人生正路,是宿命。只為自己吃喝玩樂,不顧父母妻子,是造陰命,走的是地獄路。凡是虧心得來的錢,準往不正當的道上花用。發的財越大,造的陰命也就越大。欠些陰命債,走入地獄門。以天命為主的,不但能發財,還能父母妻子團聚,享天倫之樂,結天堂的果。

人要是存天理,盡人事,不論那一行,都是一樣的。那行有那行的道。各行還得互相合作。若是這行人,瞧不起那行人,是走剋運,國家元氣準不足。如果互相敬重,各守自己的崗位,守份盡職,是走的順運,國家必治。講這個題,為使各行人,知道各行應行的道,長天命,國家自治,自然得享康樂的幸福。

講道要往自己身上歸,先說自己是那行,以往是以天命為主呢?還是以陰命用事?將來怎做,才合道說老實話,專講自己,不往外講,每人有每人的道,互相對照起來,自能得著真理。

而當今世界,社會怨聲載道,人人爭貪不止,欲望膨脹,心中無有止境,搞的身心不寧,甚至違法犯罪,不正是不守本份,不明理的表現嗎?所以王善人的道在當今社會學習也不過時。

還有他創立了具有現在意義的社會保險制度。當時叫儲金立業。也就是每個人先在他的道德會中儲存一定數量的錢。由道德會負責放出去生利息。等到年歲大了做不動活時,每月領取一定比例的利息用於生活。做到了老有所養。不靠別人養活,這對於他提倡的女子打破三懶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三懶生活:在家懶父母,出嫁懶丈夫,老了懶子女)

等到人作古了,本金不退,再將本金轉給下一個親人,來享受老有所養的待遇,他把這種情況叫做人死德不滅。把人人爭貪的社會改成了人人感恩的社會。在當時也有自己為自己立業的,也有給父母立業的。但在道德會工作的人,由於是盡義務沒有收入。都是善東們捐錢給他們立業。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王善人這樣說:“立業人收入有一定,沒有妄貪妄求的念頭,那會有苦惱呢?死後遺下的立業金,還能給許多人受益,就是成為人死德不滅,互相感恩的快樂世界了。所以我說‘立業世界德為根’創業世界,是自私的,貪求無厭,有多少也不知足。為爭産業,六親不認,親兄弟都有同室操戈,互相結仇的。分家時,小豬有人要,父母沒人要,所以我說‘創業世界孽為根’我提倡貯金立業,正是為了把結仇的世界,改變為感恩的世界。”

同時王善人還為在道德會工作的成人男女,舉行先天結婚。也就是女方不要男方彩禮,男方不擺酒席慶賀。只要兩人同意有證婚人就能結婚。這在當時也是破天荒的創舉。和現在提倡的從簡結婚的意思差不多。什麽是成人呢?王善人說:“成人不乎地位高低,能力大小,只要是居什麽地位,守什麽本份,盡什麽責任的就是成人。也就是‘素位而行’的君子。”

王善人說:國家是由家庭組成的,只有每個家庭都好了,國家才能好,而家庭是由男女組成的。只要男女都各盡其道各守本份,家庭才能和樂。則社會安康,國家就能強盛。

因此,王善人講道目的是叫人化性,改變原來爭貪,自私的心。把人心改好。只要人人懂得仁、義、禮、智、信。就達到了人見人愛的社會。也就是他老人家的志願——翻(新)世界。雖然世界很大,但要從小處著手,從我們每個人的心裏作起。則世界就會翻過來。

同時又組織了很多遊行講演團,到國內各地,講道化人。深受廣大群衆的歡迎。效果顯著,很多有識之士慷慨解囊。出錢出力,又辦起了多處女義學。中日戰爭時期,道德會也沒有停止工作。王善人說:“他事變、我變人、他修廟、我修神。”
 

後     記

王善人於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二十一點二十分。在長春總會逝世。享年七十四歲。住世七十三年二十日。由於本人資料有限。再加上學的不透。領會不深。還有很多王善人的思想沒有告訴大家,還有很多感人的事跡沒有寫出來。

特別是王善人性理講病的學說,沒有詳細說明。主要是我沒有完全弄懂,二是怕我說了別人認為是迷信,而使他老人家獨創的講病學說,受到不白之冤。還有當時教出了很多成人,也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跡。這裏我沒有詳細說明。希望當今的有識之士親自去考查一番。我想一定會有更多的事跡被發現。

當今的教育,只注重知識教育,不重視道德教育。主觀的把學習好的孩子成為好孩子,而學習差的孩子說成是壞孩子。並且受到學校家長的歧視。使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創傷,這樣的教育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是有巨大危害的。我想孩子沒有好壞之分,也沒有優劣之分,行行都能出壯元。

學習不好,做別的不一定不好。只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知道怎樣行道做德。知道什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在社會上能走正路。就算行了。

王善人沒上過學,只是個給別人家做活的長工。但他卻創出了,讓現在人都不可思議的驚天偉業,深深的打動了後人的心。

王善人離開我們也只有七十多年時間,他的後人,我想一定在世。當時教出的成人,也許過世不長。或者有在世的也說不定。見過王善人的人應該有在世的,希望致力於研究倫理道德的人,去實地考查王善人的事跡。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加一塊瑰寶。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前,美國和歐洲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先後登上火星,滿懷希望的人們燃起了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痕跡的熱情,巧逢此時俄羅斯媒體披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道,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北部地區一名年僅7歲的神秘男孩竟然自稱來自火星 ,而且具有令人驚歎的天賦和非同尋常的才能。

神秘男孩講述火星故事 

據報道,這個名叫“波力斯卡”的男孩從一個神秘的地方———火星,長途跋涉來到了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北部充滿神秘色彩的“麥德韋德茨卡亞·格裏亞達”地區。

當地一位目擊者透露,不久前,在一個寂靜的夜晚,野營的人們坐在篝火前聊天暢談。突然,年僅7歲的波力斯卡躬身站立起來,大聲喚起每個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這位目擊者說:“原來,他想要告訴大家火星上的生活,火星上的居民,以及他們飛往地球的傳奇經歷。”頃刻之間,篝火現場陷入了一片沉寂。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男孩甚至繪聲繪影地提到了人類古老傳說中沉入印度洋底的神秘大陸“利莫裏亞”。據這個神秘的男孩稱,他從火星抵達地球時恰好在那裏登陸,對那裏的生活瞭如指掌。

幼年“火星人”與衆不同

很多人驚訝地發現,這個神秘男孩至少具有兩個與衆不同的特點。首先,波力斯卡擁有異乎尋常的豐富知識,他的智力明顯高於一個普通7歲兒童的水平。

利莫裏亞是至少80萬年前傳說中的神秘國家,不要說是孩子,就連大學教授也並非人人都知道,而他如數家珍一般詳細地講述這個古老國家的歷史、文明及其居民。

第二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這個小男孩具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語言表達能力。他精通各種專業術語,掌握詳實的資料,甚至熟悉火星和地球的歷史。

一位目擊者說:“我認為,這個孩子在與我們分享他前世的個人記憶,而並非是在胡編亂造。”

非比尋常的天才兒童

據報道,神秘的波力斯卡1996年1月11日出生在俄羅斯沃爾茲斯基鎮一個偏遠的鄉村醫院。波力斯卡的父母看上去都是樸實無華、心地善良的好人。他的母親娜德茲達是一家公共醫院的皮膚醫生。男孩的父親是一位**軍官。

娜德茲達回憶道,出生15天之後,波力斯卡就能自己抬起頭。令人驚訝的是,他一歲半時就已經能夠讀懂報紙上的大標題。2歲之後,波力斯卡具有超常的記憶力,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掌握新知識的能力。

然而,他的父母很快發現,他們孩子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從某個神秘的地方——獲取信息。

他以前生活在火星上

娜德茲達回憶說:“從來沒有人教過他那些東西,但他有時會盤腿而坐,侃侃而談那些不著邊際的東西。他喜歡談論火星、行星系、遙遠的文明。我們簡直不敢相信我們的耳朵。自從2歲開始,他每天像念經一樣談論宇宙、其他世界無窮無盡的故事和漫無邊際的天空。”

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波力斯卡不斷地對父母說,他以前生活在火星上。當時,火星上是有人居住的,由於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火星上的大氣層消失殆盡,因此,火星上的居民現在不得不生活在地下城裏。

從那以後,他經常出於貿易和其他研究目的走訪地球,而且他是獨自一人駕駛太空船。

親歷“利莫裏亞”文明的消失

據波力斯卡透露,這一切都發生在利莫裏亞文明興盛的時期。那時候,他在利莫裏亞有一位好朋友,但這位朋友就死在他的眼前。

波力斯卡回憶說: “當時,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大災難,一塊巨大無比的大陸被暴風雨般的海水吞沒。突然,一塊巨大的岩石砸到一座建築上,我的朋友正好在那裏,我根本來不及去救他。”這個男孩生動地描述了利莫裏亞消失的整個畫面,彷彿就發生在昨天。

預言2009年將發生大災難

波力斯卡說,他們的太空船從火星起飛到登陸地球幾乎在瞬間完成。與此同時,他拿出一只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形的物體。

他說:“我們的太空船由6層構成,外層佔25%,由堅固的金屬構成。第二層佔30%,由類似於橡膠的物質構成。第三層佔30%,也是金屬……最後一層只有4%,是由特殊的磁材料製成的。如果我們給這個磁層充滿能量,那麽太空船可以飛往宇宙任何地方。”

波力斯卡說,行星復興的時候現在來臨了,更多的“火星人”會在地球上出生。地球上將會有大事發生,這些即將降生的“火星人”很重要,他們可以幫助地球人對付這些大災難。

波力斯卡煞有其事地預測說,2009年地球上的一個大陸將要發生第一次大災難,第二次更具毀滅性的災難將在2013年發生。

關於地球的未來:

從現在(2006年)至2012年,對你們來講,是一個過渡期,在這期間,你們將會面臨很多重大的考驗,諸如天災加重,戰爭不斷等。

從現在至2012年,恐怖主義與隱蔽的地方戰爭將是主題,而地球上的邪惡勢力會不斷增強。
但是,切記,不要畏懼,拿起自己的武器(您們心中的光與愛)去戰勝它。記住,任何時候,不要恐懼,因為恐懼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與後果。

我們知道,你們在尋找正義與真理,你們渴望知識,渴望得到愛與理解。
 
但你們應知道,在探索宇宙真理的路上,正義與魔鬼將永遠同在,因為“自由意志”,只有你們跟自己內心更高級的自我對話,亦只有通過你們自身的努力才能戰勝這地球上的邪惡勢力注意,這些邪惡勢力,並不單只指你們所熟知的一些地球上的暴力與戰爭,還有很多,來自於你們心中的惡念--- 有時可能一閃而過,可能你已經做過,如果不是大的過錯,記住,馬上改正它。
 
記住,你們未來將成為一種新人類,擁有新的光的身體的新人類。

在你們地球上,在2009年,將會發生一次大災難,災難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地球上的一個大陸,在這個年份上將發生大災難,災難與水有關。

同時,瘟疫亦將再次肆虐,新的變異禽流感病毒會給你們帶來深重災難,對於中國,死難者將會近百萬,雖然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但是這是必須的過程,是地球的淨化,因為若不到一定關頭,你們人類則不會覺醒,地球上的暴力與戰爭將一直存在。

也惟有當你們懂得生命合一及愛的力量與重要性時,你們才能體會到我們一切所為的重要意義。

我們一直在關注著你們,我們通過地球上的通靈者(你們所稱的靈媒)給你們帶來信息——其中許多都是我們帶給你們的禮物,這禮物包括愛,其中亦有很多知識,像麥田怪圈,99%都是我們留下的,那裏面有很多高深的知識,一些高智商的人將會破譯它們。

然而,你們當中一些人卻無視我們的存在,還認為那些研究我們的人有病。你們(人類)並不知道,並未能深刻理解到愛的偉大(意義)。

你們(人類)物質文明上(比起以往)似乎上是前所未有的發展了,但是,你們忽略你們的精神文明。如此下去,你們的文明將會毀滅。

相信,你們之中的聰明人早已知道,你們的世界都是功利主義的---你們的科技,你們的一切都是圍繞著物質,圍繞著金錢而轉。

地球上許多人認為原子武器是最大的危險,其實不是,最大的危險是“ 拜物主義”(一種只注重物質技術開發而忽視精神和心靈開發的世界觀)。

你們已經知道,為什麽地球上越來越多的暴力事件不斷出現,你們該停下來思考你們的所作所為了,如果地球的環境再遭破壞,地球將毀滅你們,而不是你們毀滅地球,地球不需要你們,而你們需要地球,因為她也是個思想體。

你們也許並不知道,你們的科學家,他們和你們一樣,不知道每天在做些什麽!千萬別被科學萬能的光環弄昏了頭腦。記住,科學永遠是把雙刃劍,如若不懂得合理利用,你們的文明必將走向毀滅,即永遠地消失在地球上。

你們人類之間的大敵則是,彼此之間完全缺乏互愛與了解!要愛,不要戰爭,否則人類必會毀滅!

在2012年初期,地球上將爆發一次短暫的核戰爭,將會造成很多人死亡。雖然,我們和你們都不願看到這一刻的發生,但卻是無法避免了的。

因為不到這一刻,你們可能就永遠不會覺醒,不到最後的災難,最後的末日,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永遠不會了解到和平與愛的重要意義以及自己待在地球的使命,但智慧,善良和探索知識的人將會得到答案,記住,從內心去尋求答案,不然,他們會失望的。

當然,這次,神是不允許人類自我毀滅而消失在這地球上的,不然我們也不會一直頻頻與你們接觸了,這亦是為更偉大的“宇宙計劃”,是為更大的喜悅所安排的。

屆時,超自然的神力量將干預,我們亦會在必要時出面——“世界的平衡遭威脅,我們警惕著,隨時準備干預!”

請不用擔心,中國,這個被衆神選出來的國家,有著特定的歷史身份,正像你們歷史所言,中國像一只沉睡的雄師正在甦醒。在那兒,偉大的指導靈已經誕生並不斷成長,他是偉大的光的指導靈。

只要您們,肯發揮自己的光與力量,你們將會發現你們是在不斷被保護著,同時你們也將看到你們是如何被拯救的。

這在未來,很快你們自己將會看到!但這一切,亦都需要你們人類的共同努力,倘若你們消極不振,不願意得到我們的幫助,不願意學習,不努力提升自己的意識水平,那麽,誰也幫不了你們。

因為決定權在你們身上,任誰也無法預測這最終時刻到臨的確切時間。

但是,最有可能的可能的是,你們的星球在經歷一個特定的淨化期之後,在2011-2013年間,在經歷一系列特殊事件後,將為你們星球上的和平之聲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諭: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貫通,於是人各異心,心各異見。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為異瑞。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朕以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形跡而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昔宋文帝,問侍中何尚之曰: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諄此化,則吾坐致太平矣。
 

何尚之對曰: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
 

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苟信而從之,洵可以型方訓俗,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其任意詆譭,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顔色,失平之瞽說也。   特諭
 
 
      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鬓花顔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萦纡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顔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缥缈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欄杆,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玉,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趙元任《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2、楊富森《于瑜與余欲漁遇雨》
  
于瑜欲漁,遇余於寓。語余:“余欲漁于渝淤,與余漁渝歟?” 
余語于瑜:“余欲鬻玉,俞禹欲玉,余欲遇俞於俞寓。” 
余與于瑜遇俞禹於俞寓,逾俞隅,欲鬻玉於俞,遇雨,雨逾俞宇。余語于瑜:“余欲漁于渝淤,遇雨俞寓,雨逾俞宇,欲漁歟?鬻玉歟?” 
于瑜與余禦雨于俞寓,俞鬻玉於余禹,雨愈,余與于瑜踽踽逾俞宇,漁于渝淤。
 
 

3、《季姬擊雞記》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饑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齎,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4、《遺鎰疑醫》

伊姨殪,遺億鎰。伊詣邑,意醫姨疫,一醫醫伊姨。翌,億鎰遺,疑醫,以議醫。醫以伊疑,縊,以移伊疑。伊倚椅以憶,憶以億鎰遺,以議伊醫,亦縊。噫!亦異矣!
 
 

5、《易姨醫胰》

易姨悒悒,依議詣夷醫。醫疑胰疫,遺意易姨倚椅,以異儀移姨胰,弋異蟻一億,胰液溢,蟻殪,胰以醫。易胰怡怡,貽醫一夷衣。醫衣夷衣,怡怡奕奕。噫!以蟻醫胰,異矣!以夷衣貽夷醫亦宜矣!
 
 

6、 趙元任《熙戲犀》

西溪犀,喜嬉戲。席熙夕夕攜犀徙,席熙細細習洗犀。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7、《饑雞集磯記》

唧唧雞,雞唧唧。幾雞擠擠集磯脊。機極疾,雞饑極,雞冀己技擊及鲫。機既濟薊畿,雞計疾機激幾鲫。機疾極,鲫極悸,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鲫跡極寂寂,繼即幾雞既饑,即唧唧。
 
 

8、《侄治痔》

芝之稚侄郅,至智,知製紙,知織幟,芝痔炙痔,侄至芝址,知之知芷汁治痔,至芷址,執芷枝,蜘至,躑侄,執直枝擲之,蜘止,侄執芷枝至芝,芝執芷治痔,痔止。
 
 

9、 《羿裔熠邑彜》

羿裔熠,邑彜,義醫,藝詣。 
熠姨遺一裔伊,伊儀迤,衣旖,異奕矣。 
熠意伊矣,易衣以貽伊,伊遺衣,衣異衣以意異熠,熠抑矣。 
伊驛邑,弋一翳,弈毅。毅儀奕,詣弈,衣異,意逸。毅詣伊,益伊,伊怡,已臆毅矣,毅亦怡伊。 
翌,伊亦弈毅。毅以蜴貽伊,伊亦貽衣以毅。 
伊疫,囈毅,癔異矣,倚椅咿咿,毅亦咿咿。 
毅詣熠,意以熠,議熠醫伊,熠懿毅,意役毅逸。毅以熠宜伊,翼逸。 
熠驛邑以醫伊,疑伊胰痍,以蟻醫伊,伊遺異,溢,伊咦。熠移伊,刈薏以醫,伊益矣。 
伊憶毅,亦囈毅矣,熠意伊毅已逸,熠意役伊。伊異,噫,縊。 
熠癔,亦縊。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8年12月27日,國民黨運第一批文物抵達台灣基隆。當時由南京遷往台灣的文物分三批,第二批、第三批分別於次年1月9日、2月22日到達。這些文物主要包括當時北平故宮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書畫、瓷器、玉器以及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的善本圖書和外交部條約檔案等共5000多箱。台灣當局就是以這些文物為基礎,建成了"台北故宮博物院",造成了今天南北兩個 "故宮博物院"的局面。

轉運:先因抗戰南遷又因內戰遷台 1948 年11月,徐州會戰結束後,蔣介石深感南京的危險,為了今後有一個退身之所,他決定著手經營台灣。於是,他把大批黃金、機器設備、布匹甚至工廠等向台灣轉移,而且下令將戰時珍藏在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宮南遷文物精品、南京中央博物院、國立中央圖書館、中央研究院的藏品運往台灣。

1931 年,日本侵略軍侵佔東北後,為保護傳世之寶,國民黨政府制定了一個宏大的文物南遷計劃,1933年起,壯觀的"文物大遷移"開始,主要以故宮所藏文物為主。珍品歷經十二年,從北京經上海、南京輾轉到達四川、貴州大後方,直到抗戰結束後,才陸續運回南京。不久內戰爆發,這批南遷文物還沒回,其中精品就連同國民黨的機密檔案一起被"發配"到台灣。

文物遷台過程混亂不堪

第一批文物是1948年12月20日離開南京下關的,負責運載的是海軍登陸艇-- "中鼎艦"。當時的局勢已經非常不穩定,很多人等待機會能搭船去台灣避難。

據在故宮博物院工作70餘年的那志良老人回憶:海軍部的人員聽說"中鼎艦"要開往基隆的時候,紛紛帶了家眷和行李,趕到碼頭準備搭便船。一時間,船上擠滿了人,熙熙攘攘。這樣一來,文物的安全就要大打折扣了。負責人杭立武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來解決這樣的混亂,只好找了"海軍司令"桂永清出面告訴大家還有其他的船只專門運載家屬,這才平息了開船前的混亂。

到了第三批文物要運走的時候,已經是1949年1月底,逃命變得比兩個月前緊迫多了。這次負責運載的"崑崙號"軍艦一開到,海軍部的眷屬就搶先上船。文物箱運上去的時候,只能與這些人混在一起。杭立武想用上次的辦法,找桂永清來解決。結果,船上的人哀求,希望能幫幫忙,給一條生路。看到這情景,負責勸說的"總司令" 都落了淚,也只好少考慮文物,搭他們起航了。不過正是這些人員佔據了船的空間,使得一部份文物裝不下,留在了內地。

文物運到台灣之後,先是租借台中市糖廠倉庫,趁著不是製糖季節暫且存放,保管條件十分惡劣。到1950年4月,台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文物才得以遷入新庫。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幕,國寶才有了適當的保存和展覽環境。

專家翁文灏親自挑選運台文物

運往台灣的5000箱文物、檔案,都是文物專家翁文灏等人挑選過的精品。諸如被視作台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的毛公鼎、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玉雕精品"翠玉白菜"、"肉形石"、宋代汝窯瓷器、傳世書畫、清宮服飾等。

毛公鼎之所以著稱於世,在於它32行497字的銘文,號稱是青銅器的天下第一銘文。它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時的器物,有50多公斤重,大口圓腹,腹呈半球狀,口沿上有兩只高大的耳朵,腹下三只獸蹄形足。
 
鼎是周宣王時期大臣毛公因為感激周王恩德而做的。腹裏的銘文,是一篇完整的"冊命",記述了周宣王對毛公的任命和勉勵。宣王不但勉勵毛公不要怠惰、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魚肉鳏寡,而且宣佈了委以毛公管理周天子家事和內外大事的重任。如此古老而完整的文獻,郭沫若先生稱它"抵得上一篇《尚書》",價值自然連城。

毛公鼎1850年在陝西岐山出土,被陝西古董商蘇億年運,由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用重金買下,並深藏於密室。後輾轉至大收藏家葉恭綽手中。抗戰勝利前後葉家因無力承擔家族生活開支,靠變賣文物度日,毛公鼎被上海商人陳詠仁買下,並在 1946年捐獻給當時的南京政府,隨著國民黨的文物運到了台灣。

"三希"輾轉分散兩岸

《快雪時晴帖》是古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行書四行帖,全帖28字,是王書典型的代表,字字氣勢強雄,筆法飄逸,乾隆皇帝讚譽這是"二十八驪珠"。後人一般把這幅帖與王洵的《伯遠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同稱"三希"。現在此"一希"存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另"二希"則歸屬北京故宮博物院。

其實"三希"差點都落腳台灣。《快雪時晴帖》是清查皇宮物品時,從溥儀的行李裏找出的,原本歸北平故宮博物院。1933年隨著文物南遷到了南京。而《伯遠帖》、《中秋帖》原是溥儀的庶母瑾太妃所有,賣給了郭葆昌。1935年,郭葆昌在家中請莊尚嚴(後來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鑒賞,郭宣稱自己死後捐獻時就交由莊氏辦理。
 
1949年,他的兒子郭昭俊帶著《中秋帖》、《伯遠帖》去了台灣,見到莊尚嚴後舊事重提,本想"半賣半送",結果當時台灣經濟狀況不好,當局不撥款,只好作罷。後來內地以35萬港元將"二希"買下,藏入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樣,"三希"就在不同的故宮博物院裏分家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呂蒙正(944-1011),字聖功,河南洛陽(今屬河南省)人。生於後晉出帝開運三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科狀元。北宋時期,曾三次入相。

他出身貧寒,深刻體會窮人的苦難,所以讀書勤奮、工作勤奮、愛民勤奮。

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寇准一起在破窯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所以他寫了一段《破窯賦》。

為什麽寫出《破窯賦》呢?

原來,呂蒙正除了擔任宰相,同時兼任太子的老師。

皇帝太子(真宗)年少時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呂蒙正決定寫一篇文章,來告誡太子。於是寫了這篇《破窯賦》。

這篇文章,雖然內容短小,但是卻包含了無窮智慧,聰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
太子讀過此文後,一改常態此後常虛心向他人請教最終做得真宗皇帝。
 
 
 
《破窯賦》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雞翼大飛不及鳥。

馬有千里之程,無人不能自往。

人有淩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

文章蓋世孔子尚困於陳邦,略超群太公垂釣於渭水。

盜跖年長不是善良之輩,顔回命短非凶惡之徒。

堯舜至聖卻生不肖之子,鼓叟頑呆反生大聖之兒。

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

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丞相。

孔明居臥草廬,能作蜀漢軍師。

韓信無縛雞之力,封為漢朝大將。

馮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無封。

李廣有射虎之威,終身不第。

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

漢王雖弱,卻有河山萬里。

滿腹經綸白髮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

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

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

地不得時,草木不長。

水不得時,風浪不平。

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饑,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秧,思衣則有绫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奉,下人擁,人皆仰慕,言余之貴也,余曰:非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

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

——[宋]宰相·呂蒙正
 
 
 
呂蒙正憑什麽贏得頭名狀元呢?

因呂蒙正年少於僧院長大,熟讀各部經書,深得佛學教諱。考試的試卷與衆不同,他沒有長篇大論,卻抓住佛學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名利,他在試卷中寫道:“不能為天子謀事者不奇,奇者乃為能天下人謀事者,天子如不能謀則需能謀者而助天子也。”他大膽的言論受到大學士的賞識,果然金榜提名位列三公,並且知才善用,處處為百姓著想。

呂蒙正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討太原,呂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館。太平興國五年(980),拜左補闕,知制誥。八年,任參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罷李昉,拜呂蒙正為宰相。
 
呂蒙正為人質厚寬簡,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不允者,必不強力推行。與開國元老趙普同在相位, 關係極為融洽。淳化二年(991年),諫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呂蒙正受牽連,被罷貶為吏部尚書。
 
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復以本官入相。呂蒙正為官清廉,曾有人獻古鏡,言能照二百里,呂蒙正笑而卻之道:“我臉不過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聞者歎服。
 
至道元年(995年),太宗再度罷貶呂蒙正,呂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間,政尚寬靜,事多委任屬僚,其總裁定奪而已。

真宗即位(998年),呂蒙正被任命為左仆射,為感先帝之恩,呂蒙正獻家財三百萬助之朝廷。咸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
 
不久,因病辭官,回歸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禪泰山,過洛陽兩次看望呂蒙正,曾問其子中誰可為官。呂蒙正道:“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

呂蒙正病逝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歲,谥文穆,贈中書令。

關於呂蒙正,有極多的典故和故事。呂蒙正少時家道敗落,父母雙亡,貧寒交加,風餐露宿,求助親朋舊故無門,淪為乞丐,其淒涼悲慘及至人間極限。所以民間論到誰人窮極,則有“窮過呂蒙正”之喻。
 
有一年過年,呂蒙正見家中空無一物,悲傷之餘,寫下一副春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沒有東西”。一時間傳為奇談。

儘管貧窮,呂蒙正還是少立大志,奮發苦讀,終於中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丁丑科狀元。之後,皇帝賜予狀元府。於是,親朋故交、士紳舊故、達官貴人、商賈巨富,成百上千,皆攜重禮厚金登門祝賀,一時門庭若市。
 
呂蒙正管家傭人無不雀躍喜極,報知呂蒙正。呂蒙正卻說:“我只有親人一家,何來如許親朋?”管家忙將賀喜禮單送上,曰:“大人親朋故舊遍四海,怎說僅有一家?”呂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閉門謝客。
 
三天後,呂蒙正喚來管家說:“我的親人已到了。我有一聯,將其張貼於大門,只有挺胸而進者,即為親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將對聯貼上。
 
上聯為:
“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下聯為:
“今科僥倖,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
 
送禮之人看了大為羞愧,紛紛離去。只有一個衣著補丁、手提一串豆腐乾的五旬老漢昂首而入。呂蒙正聞報喜極,親至前門迎進,並設酒席與老漢盡歡。
 
據說,呂蒙正以後還多次屈尊老漢家,老漢也成了呂蒙正家中座上常客。原來,這老漢及老伴乃以做豆腐為生的貧民,當呂蒙正饑寒交加時,老漢為其處境困極而苦讀所感,識之為英才,常以粗茶淡飯、水酒豆腐濟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