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為第一
回顧過去的歷史,因為沒有認真揣摩對方心理招致殺身之禍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或者有驚世的才華,或者有高貴的地位,但是難免一死,我以此知道才華與地位並不可靠了。
天下的人啊,像蜂房裏的蜜蜂一樣,各盡其職,分工明確,雖然都是人,但彼此不同。
我時常思索其中的原因。做的事不同,人也不同,人是根據行為而相互區分的吧。
無論如何的揣摩,得知人的行為,就像打開鎖推門而進那樣重要。
掌握揣摩術,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所以說讓頭腦掌握揣摩術不如讓身體掌握,讓頭腦掌握知識不如讓身體掌握。
門戶第二
行為依賴欲望,欲望依賴思慮,所以思慮是源頭,欲望是關鍵,行為是效果,怎麽可以偏廢呢?
欲望和思慮像珠子,行為像穿起珠子的線一樣,所以了解一個人,必然要了解人的珠子,再了解穿起珠子的線。
欲望第三
人的欲望,是人行為的根源,不能不認真考察。
了解人的欲望,必須關注人的行為,注意它因何開始,又因何結束,考察深刻,欲望就能了解,然後再去反複試探,加以確定。
思慮第四
人的知識,像水網一樣互相聯結,流水沿網流動,思慮便産生了。
不僅了解人的知識,也要了解這張網。
聽其言,觀其行,聽言為重。
內外第五
了解對方的情況,在於內外考察,內,就是容、行、言,外就是勢,是人身外的人和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影響。
動靜第六
了解事情不能偏頗,既要看一看過去,也要看一看現在和將來;既要看一看固定不變的,也要看一看飄忽不定的。
所以對人就要了解他一天的行為,了解他頭腦中的知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