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註:本文僅供閱者參考!
 
 
 
中風與心臟病是人人聞之變色的疾病,而實際上是可以完全預防的。人們有一個錯誤觀念,以為只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患才會得到中風,實際上人人都有機會得到此病,我們只要有正確的認知,就可以遠離中風與心臟病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認清楚,如何來保護我們的血管結構,一切的蔬菜水果都是最好的血管保護食物,所有的西藥及維他命、阿斯匹林都是破壞血管的元兇,也就是說吃得越多越易中風,素食是最好的食物。
 
再者喜歡飲酒的人一定要注意,由於飲酒會使血管持續的舒張,也會影響其心臟與血管的結構,如果又加上吃西藥或維他命等的話,根本就是深怕自己不中風不發心臟病,而想法讓自己得到中風與發心臟病的行為。
 
一般人以為高血壓時服用降壓藥可以預防中風,這是一大錯誤的觀念,實際上是長期服用反而更易造成中風,因為降壓藥根本就是一種利尿劑,服用之後會把血管中好的水份也一起排除,造成血管更易破裂,目前所有中風的病人,請去問他們你就會知道幾乎每個人都在中風前,服降壓藥或大量維他命等。
 
美國西醫認為一天一顆阿斯匹林,可以預防心臟病及中風,這又是一錯誤觀念,因為阿斯匹林是一種血稀劑,由於腦血管縮小而引起的頭痛,它有舒緩作用,但是會使血管變得更脆弱,因此長期服用阿斯匹林的人非常容易皮下出血,這就是它破壞血管的明證。
 
我歸類以下幾點症狀,你或妳如果有的話就要注意了,無論你有無高血壓與糖尿病,約三個月左右就會中風或發生心臟病。
 
一、無原因的失眠。(離婚吵架子女不聽話等等都是原因,不在此限)
 
二、不規則的大便,有時下痢,有時便秘。
 
三、無原因的心口痛。
 
四、手指或足趾時常麻木或刺痛。
 
也就是說任何醫師能夠治好以上症狀的,就是能夠真正預防心臟病與中風的醫師,如果你的醫師只會開降血壓藥或降血糖藥給你,然後介紹一大堆維他命給你,再告訴你不吃會中風或得到心臟病,此類醫師不但無法預防此類疾病,反而是心臟病與中風的製造人,應該介紹你所恨之入骨的人去看他,如此你的敵人就會被合法的殺死了。
 
如果你或妳實在無聊又沒事幹,生活太無趣,我來教你們一個方法保證你得到心臟病或中風:
 
時常去算計他人,製造糾紛與是非,由於需要很多體力來想害人,又迷信西方維他命很好,可以補充體力害更多人,一定得病。
 
能喝酒就是英雄男子漢,因此每天喝酒,所喝的酒比吃飯還要多,一定得病。
 
認為不去交際應酬如何做生意的人,每天大魚大肉的吃,夜夜笙歌,一定得病。
 
喜歡吃美式食物如炸薯條,匹薩等高熱量食物,再加上一杯濃咖啡(酸性飲料會使血管收縮),又不喜歡運動,每天坐在電視、電腦前面,一定得病。
 
一天到晚吃西藥的藥罐子,最易得到此病,我保證你全身血管根根破裂,如此近乎慢性自殺的行為而死得其所,也是自在了。
 
喜歡吸毒或吃快樂丸的人,請不要停止,因為一旦中風或者得到心臟病,你自然就不敢再使用了。
 
如果你或妳想長壽,子孫滿堂,就請依照以下方法來保護自己:
 
多吃清淡食物,素食最好,偶而吃些魚肉無妨,酒少喝,遠離油炸食物,清蒸紅燒最好。少用沙拉油煮食物,用豬油最好,動物油比植物油好,不要相信西醫或沙拉油廠的研究報告,目前大多數人都在用沙拉油,這就是現在許多人得到動脈血管阻塞的元兇。
 
不與他人斤斤計較,凡事能容,原諒與退讓須要更大勇氣,不搬弄事非造謠生事,保持心情開朗愉快。
 
遠離西藥及維他命,不要吃任何控制性藥物,生病一定要找到原因,例如高血壓不是病是症狀,找到原因就可治好,一般醫師把它當病在治,一昧的使用降壓藥,此類醫師是適合給你的敵人看病的,請遠離他。
 
 
 
註:
 
倪海廈醫師研究中醫達三十年之久,並精通其它【命、相、卜、山】四項。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命、相、卜、山、醫】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早前開業於佛羅里達州, 2000年至2003年年底間,曾任職佛羅里達州衛生署中醫委員會最高委員會委員,職掌所有醫師鑒定資格、更新執照、醫師再教育計劃等相關業務。曾治好許多西醫認為不治之病,深獲美國人民及州政府肯定,常被病患稱為最後的希望「the last hope」。後因事務繁忙,不得不請辭該職務。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從口入」,目前隨著胃癌、大腸癌、乳癌等的高發,這句話再次得到印證。據研究,導致這些癌症發病率的逐年上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美味」的食物,其實都有致癌物質。
 
日前,專家們就公佈了一份,最容易致癌的食品「黑名單」,對於這些食物,大家最好少吃為妙。
 
 
食品類型:醃製食物
 
個例:鹹魚、鹹肉、蝦醬、鹹蛋、鹹菜、臘腸、火腿、燻豬肉等。
 
專家分析:這類食品在醃製過程中,可產生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吃多了,會導致胃、腸、胰腺等消化道,癌變機率升高。尤其是胃部已有疾病的患者,這類食品要儘量少吃。
 
 
食品類型:燒烤食物
 
個例: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
 
專家分析:蛋肉在高溫燒烤過程中,會產生氧化物等許多生物活性分解產物,這些產物具有很大的細胞毒性作用,對女性卵巢、乳腺、子宮組織有親和性,易成為癌瘤誘發劑。此外,多吃這類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導致身體營養過剩、發生肥胖,也是導致乳癌等病的一個高危因素。
 
 
食品類型:油炸食物
 
個例:油煎餅、臭豆腐、煎芋角、油條、炸薯條等。
 
專家分析:常見的胃癌、大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成因,都與油炸食品有密切關係。食物在經過高溫煎炸的過程中,由於動物脂肪在高溫下的分解作用,以及重複多次使用油的化學反應,會產生多種致癌物質,可以影響到整個消化道,包括口腔黏膜、咽喉、食管、胃、腸等。特別是大腸,雖然是消化道的末端,但卻是有毒、致癌物質最後積聚的器官,很容易受影響。
 
 
食品類型:黴變食物
 
個例: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受潮黴變。
 
專家分析:以上食物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黴變、長毛,而這類黴變的食物被黴菌污染後,就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曲黴菌素,是種公認的強致癌物,人們吃了後,不光會影響到消化道器官、肝臟等臟器,也有癌變的危險。
 
 
食品類型:燻製食物
 
個例:燻肉、燻肝、燻魚、燻蛋、燻豆腐干等。
 
專家分析:用這種方式處理過的食物中,會富含苯並芘,科學研究證明,這是一種強致癌物,經常食用易患食道癌和胃癌。同時,人們在製作這類食物時,還會添加辣椒、糖等調料,而太辣或太甜的食物都會刺激到胃黏膜,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當胃黏膜處於反複修復的狀態中,就容易出現癌變。
 
 
其它致癌食物
 
個例:隔夜熟白菜和酸菜、反複燒開的水等。
 
專家分析:這些食物容易致癌的原因,都是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像隔夜熟白菜、酸菜以及反複燒開的水都會含有這種物質,當被人吃到體內後,就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變成致癌物質。
 
 
專家建議
 
很多化學變化,平時大家在烹調過程中並不知道,此外還有很多食物中,被製造商添加了添加劑,我們並不清楚在被烹調後,會不會產生致癌物質。所以建議大家,在烹調食物的時候最好選擇清淡的方式,例如:水煮、清蒸等,吃的食物也最好以新鮮為主,多吃些纖維食品,有助於養成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癌從口入」。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從勤奮中珍惜時間,
 
從忍辱中培養品德,
 
從孤獨中發現自我,
 
從學習中認識世界,
 
從隨緣中處理生活,
 
從信願中增進道念,
 
從痛苦中認識人生,
 
從交心中擔當責任,
 
從擁有中培養節儉,
 
從物欲中有力自制,
 
從謙卑中養成自尊,
 
從笨拙中啟發靈巧,
 
從理想中實踐抱負,
 
從工作中發揮熱情,
 
從反省中檢討功過,
 
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從譏謗中莊嚴福慧,
 
從聽聞中確實奉行,
 
從克難中創造明天,
 
從威信中訓練自然,
 
從淡泊中體驗樂趣,
 
從寧靜中安頓身心,
 
從信仰中發掘能源,
 
從合群中廣結善緣,
 
從勞動中實現自我,
 
從慈悲中修養德行,
 
從悲怨中奮勉學習,
 
從勤勞中實踐人生,
 
從快樂中書寫古今。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人都喜歡看孩子的臉龐,孩子的眼神,孩子的動作,是因為那裏永遠存留著,那份人類所嚮往的純真人性。那麼孩子眼裏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那份純真對世界的判斷又是如何?
 
英國《自然》期刊十一月二十二日刊載了耶魯大學的韓林先生,和他的耶魯大學同僚一起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對象是尚不會說話的六個月至十個月大的嬰兒。
 
在所有的實驗中,這些尚不會說話的嬰兒均是坐在父母的膝蓋上,父母則必須遵守實驗規則:不得流露任何可能給予嬰兒提示的反應。
 
在首個實驗中,韓林和他的同僚們讓嬰兒看一個由木頭製成,以膠黏著兩個大眼睛的人正試圖登上山巔。在試了兩次後,嬰兒看懂了登山者的意圖,第二個實驗開始了。在登山者繼續攀登時,出現了兩個人,一人協助推他爬上山頂,另一人惡意的將他推到山下。
 
這幕戲結束後,當接受實驗的嬰兒,被鼓勵在這好壞兩個人之間做一選擇時,約百分之八十的嬰兒,會伸手試圖觸摸那個助人為樂的人。研究人員說,這是嬰兒讚賞這種行為的“明確”跡象。
 
這個實驗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孩子到底看到了什麼,為什麼大部分的小嬰孩做出了“喜愛和讚賞好人”的道德選擇,他們憑什麼能夠做出這樣的準確判斷,這可是人類最原始的道德驅動。
 
也許,孩子的純真能讓他們看到,不同於世俗凡眼裏的另一個真實世界。在修行人認為,在人眼看不見的空間裏,人的身體上有兩樣東西,白色物質(德) 和黑色物質(業) ,它們的消漲對應於這個空間的人的行為。顯然,不道德的行為就增加黑色業力,而高尚的舉動就增加了白色的德。
 
研究表明,六歲以下的孩子,受到人類社會的思維污染較少,保持著先天的純真,常常就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景像。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在選擇一個漂亮光彩的玩具。對於助人的“光環德”和害人的“黑色業” ,孩子會去觸摸誰呢?
 
接下來,研究人員讓爬山者分別接近那兩個幫助過和阻礙過他的人,並觀測嬰兒有什麼反應。實驗表明,當登山者親近妨礙過他的人時,嬰兒流露出驚訝、不可理解的表情。當然,因為誰接近黑業者,誰就是在被污染,孩子看到會驚訝。
 
研究人員又加入一個“灰色地帶”的人物,並觀察嬰兒必須在這個新人物,和另外兩個好壞人物之一做出抉擇時,會有什麼反應。
 
實驗證明,把好人與“灰色地帶”人物相比較,嬰兒顯然偏向喜歡樂於助人的好人,但如果只許可把這個“灰色地帶”的人,和那個卑鄙的害人惡棍擺在一起做對比,嬰兒又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這個灰先生。
 
雖然,對於科學家來說,設計了種種不同的邏輯,對嬰孩來說已經是過於複雜了。但是,科學家想不到的是,孩子們在用他們的慧眼識別事物的過程中,實際上就只有一個簡單標準:哪個物體在另外的空間中更白更亮更光芒就要那個,那一定會好看一些。
 
孩子眼裏的世界就是這麼簡明的世界,誰業力大誰就是壞人,這是這個宇宙的真理。一切無法遮掩,一目了然。
 
可悲的是,人們長大了,有知識了,頭腦變得成熟了,複雜了,也就喪失了慧眼。一切都模糊不清了,甚至好壞難分,善惡不明。道德的標準開始扭曲,無論做出多大的惡事,卻都能給自己找到理由,麻木不仁的旁觀者,和利益驅動的協從者大有人在。與這些慧目擇良的小嬰兒來說,人是變得聰明了,還是愚蠢了?
 
科學家們在煞費苦心的做小嬰兒的認知試驗,細想想,這些根本講不了話的純真小小孩,就憑者用小手一抓,真就把人類的厚實的遮羞布毫不留情的給扯了下來。
 
有人說,在這些孩子面前,現代的人類該感到羞愧難當。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十二經脈是運行氣血的,並相互連貫構成“如環無端”的氣血流注關係。
 
根據實踐經驗,經脈運行氣血最弱的時間是:肺經15∶00~17∶00,大腸經17∶00~19∶00,胃經19∶00~21∶00,脾經21∶00~23∶00,心經23∶00~1∶00,小腸經1∶00~3∶00,膀胱經 3∶00~5∶00,腎經5∶00~7∶00,心包經7∶00~9∶00,三焦經9∶00~11∶00,膽經11∶00~13∶00,肝經13∶00~15∶00。
 
患者在這段時間內易發病,因氣血運行弱,其相應的臟腑抵抗力也必然弱。如腎陽虛弱的患者,黎明前5∶00~7∶00,由於陽氣不足,陰寒又盛,不能蒸發脾陽,脾氣虛弱,升降失調,就常拉肚子,又叫“五更瀉”。又如肺病患者,午後(15∶00~17∶00)潮熱,心煩,易怒,喘咳,反復咯血等。
 
因此,在氣血運行弱的時間練功,以促進氣血運行,調動內氣,增強元氣,平衡陰陽,就能防止或減少疾病發作,也利於疾病的治療。
 
又據《脈度運行考》校註所載氣血運行的時間:督脈0∶22~1∶33,任脈1∶34~3∶00,肺經3∶01~4∶07,大腸經4∶08~5∶43,胃經5∶44~8∶17,脾經8∶18~10∶22,心經10∶23~11∶29,小腸經11∶30~12∶50,膀胱經12∶51~15∶09,腎經15∶10~17∶14,心包經17∶15~18∶21,三焦經18∶22~19∶57,膽經19∶58~22∶31,肝經22∶32~0∶21。
 
上述氣血運行時間即是氣血在經脈中運行最強時間,此時練功能增強氣血運行速度,強盛元氣,沖擊病灶,打通經絡,平衡陰陽,治癒疾病。
 
把握住練功方向,方向選得正確就能加快疾病的痊癒,否則,選錯了方向就會影響或加重病情。為什麼呢?
 
中醫學認為:人患疾病的基本原因是“五氣”造成,即:風、火、濕、燥、寒。“五氣”直接關係到人的“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臟”聯繫著“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御“五位”,即東、南、中、西、北。古代醫學家把人的五臟生理活動的特點與“五行”、“五位”相聯繫,並應用於臨床治療。
 
如肝喜條達(有生發的意思),木有生發的特性,東為太陽初升的地方,象徵萬物甦醒,故以肝屬“木”為“東”;心有溫煦的作用,火有溫熱的特性,太陽升到南方為最熱,故以心屬“火”為“南”;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中為中央,象徵調解作用,故以脾屬“土”為“中”;肺有肅降作用,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太陽至西方將落,象徵萬物收斂,故以肺屬“金”為“西”;腎有滋養全身的作用,水有滋潤的特性,北屬陰為水,故以腎屬“水”為“北”。
 
這樣,古人不僅講明了“五臟”與“五位”的相互關係,也給患者指明了練功的方向,即可根據臟腑病情的虛實,是虛證還是實證,以背對虛,面朝實,就是患者的正確練功方向。
 
因為背屬陽為收,攝取。如因腎虛所致疾病,即面南背北進行練功,以增強腎氣,達到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上濟於心,心(火)之熱能以溫脾,脾(土)化生水穀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樣就達到五臟相互資生的良性循環,身體也就自然康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儒家講修身,首先要求一個人要“誠其意”,也就是使他的心意真誠。這不僅指不欺騙別人,更要能做到不欺騙自己。
   
對待違背禮儀的行為,就好像厭惡污穢的氣味一樣躲避它;對待符合道德禮儀的行為,則設法去親近它。只有這樣,一個人才算是心意真誠。
   
一個人內心的想法,如果不說出來,別人自然無從知曉,只有自己明白。所以追求道德修養的君子,哪怕在獨自一人時,也要謹言慎行,不要使自己的行為有違背禮儀之處。
   
而小人就不會慎獨,以為自己一人獨處時,別人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聽不到自己的言語,就可以無惡不做,毫不顧忌是否違背了禮儀。一旦見到心意真誠的君子,又立刻裝模作樣,掩飾自己的醜態,裝作善良本分的樣子。其實,他哪裏知道,自己在別人眼中,就像被透視一樣看的清清楚楚,哪裏能掩飾住自己的醜態呢?
   
心意真誠,本就是蘊藏在內心深處,在行動上一定會表現出來。所以,君子不可不慎獨啊!
   
曾子曾說過:“大家的眼睛都看著我,大家的手指都指點著我,這真是嚴格而可怕的監督啊!”
   
古人在室內的西北角設置小帳,放置神主。《詩經‧大雅》篇中說:“尚不愧於屋漏”,也就是無愧於祖先的意思。屋漏地方偏僻,是不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屋漏工夫,說的是君子在不被人看到的地方,做事仍當謹慎,不能因為別人看不到就為所欲為。
   
孔子說:“君子慎其獨”。獨處時最能考驗人的道德修養,而且修身者在獨處之時,也最容易鬆懈。所以做好了屋漏工夫,說明一個人的修養已經到了相當高的境界。
   
《禮記》裏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獨處時沒有旁人的監督,最容易疏忽,所以要格外注意,不可忘形逾矩。
   
道教的《覺世經》勸諭世人道:“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獨、勿謂暗室可欺、屋漏(室內西北角,避人之所)可愧、一動一靜、神明鑒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道德可以修身養性。人心寬廣平和,身體就能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誠。
 
 
   
(出自《大學》)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一個大乘的行者來說,我們學佛沒有別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沒有這個基本的認識,就算不上是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一般,利益眾生的方式可以分為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兩種。
 
比如我們放生、幫助弱勢群體、慰問孤兒院和安養院、助學包括給眾生講佛法,做法佈施等都是直接利益眾生的方式,但是這些方式要看個人的能力,不管是經濟能力還是修學上的能力,都決定了你能幫助的程度。而且,在這些方式中,佛教認為,給一個眾生講佛法,會比其他的利益方式更好,因為佛法可以解決眾生的煩惱和痛苦,這是錢和世俗的愛心辦不到的。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內容是說,很多助學的人因為助學對象沒有感恩心,而不願意繼續資助他們,這件事情就說明了錢的資助、愛心的資助,遠遠比不上教育的資助,佛法就是一種教人圓滿自己人格的完美教育方法,是治本的方法。甚至對於畜生道的動物,我們在放生前做的儀軌也是給它們做一次法佈施,因為佛菩薩的金剛語,是可以為所有眾生種下了解脫的種子,任何物種都不例外。
 
間接利益眾生的方式也很多,誦經、念佛、參禪、朝聖、閉關修行等,都是間接利益眾生的方式,雖然表面上看上去,這些行為似乎與利益眾生無關,但是這些行為,對於一個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任何有利於大乘行者修行的方式,就是在間接的利益眾生,這是對於真實的大乘行者來說的,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裝模作樣的去修行,那麼他做這些事情就不可能讓眾生得到利益了。
 
下面以朝聖來舉例說明:朝聖可以達到兩個作用,一是通過朝聖來凈化心靈,二是通過朝聖來尋師求法。這兩個目的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修行的,如果你修行的發心是為了一切的眾生,那麼你以朝聖來圓滿自己的一些修行,對於你將來的佛行事業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在朝聖的過程中,你培養了自己的恭敬心、慈悲心,消除了我慢心。
 
很多修行人三步一磕的朝聖,就是通過身體的苦痛來調伏自己的心性,不懂的人只會愚蠢的認為這些人是迷信,哪裏知道這些修行人心中,一直在為我們不斷的祝福呢。朝拜聖地還有可能遇到一些修行很好的人,如果能向他們請教,得到一定的法益,那是最大的收獲了,一些大成就者簡短的一兩句話,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但是現在很多朝聖的人卻不知道朝聖的目的,在他們的心中,“朝聖”等於“旅遊”,很多人去過很多聖地朝拜,但是回來之後,心還是很散亂,心性沒有得到任何的調伏,更不要說得到任何法益了,這樣的朝聖也不知道是修行呢還是去享受了,省下來拿去放生、印經、助學可能功德會更大一些。可見,沒有發心的朝聖也沒有任何利益可言。
 
不管是間接利益眾生還是直接利益眾生,我們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發心,即使是直接利益眾生,如果發心不純也對自己沒什麼好處,發心不純的人去做直接利益眾生的事情,其實都是為了給自己做功德,如果沒有功德的事情,他才懶得去做,其實正是他這樣的心態,導致他的善行真的是什麼功德都沒有了,說不定還增長了一定貪心,是很可悲的事情。而且他這樣的心態,也決定了他的善行不是真心的,對象能否得到利益也很難說。
 
利益眾生是一種德行也是一種智慧,不管是間接利益還是直接利益,都需要我們從心開始做起,要真心實意利益眾生就必須要發菩提心,哪怕是願菩提心也是必要的,有了願望,就有了基礎,行為上會慢慢開始行持菩提心,就是一個世俗的“菩薩”,這樣的方式就是成佛之路,當世俗的菩提心轉化成為勝義的菩提心之時,你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乘菩薩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酸‧‧‧‧‧‧刺到骨膜。
 
漲‧‧‧‧‧‧在肌肉。
 
麻‧‧‧‧‧‧刺到神經。
 
痛‧‧‧‧‧‧刺中血管。
 
 
 
重陽之人:針感敏捷。
 
陽中有陰之人:針感稍微。
 
陰陽均衡之人:針感適時而至。
 
陰多陽少人:針感遲微。
 
甚或針後才出現感覺,或針數次後才出現。
 
 
 
寒證:醫者針下多感發澀,患者自覺酸。
 
熱證:醫者針下多感緊張,患者自覺漲。
 
虛症:醫者針下多感空虛,患者自覺麻木。
 
實證:醫者多感針下頂觸,患者自覺辣痛。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要長壽,先養腦,養腦度百歲”,人體健康應該首先是腦健康。腦是思維的場所,控制機體的中樞。人的思想、信仰、記憶、行為、情感都與大腦密不可分。國際腦研究組織第四屆神經科學大會,把二十一世紀稱為“腦的世紀”。
 
但是,當前仍有許多人對腦健康重視不夠,據神經腫瘤專家指出,腦病的誘發原因,最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飲酒、飲食結構不合理、情緒緊張、壓力、睡眠障礙、缺乏運動等。正是這些被人們所忽視的不良生活方式,讓大腦“不堪重負”,下面總結六種,看看你符合多少。
 
 
一、嗜煙如命
 
香煙中的尼古丁,可使腦血管痙攣、收縮、硬化、彈性減弱。因為嗜煙成性,大腦很早就出現供血不足、腦細胞營養不良、腦功能減退等情況,如記憶差、易失眠、提早衰老等,甚至發生老年癡呆症。
 
 
二、貪杯無度
 
酗酒不但傷肝而且損腦。酒精極易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細胞中。少量酒精可使大腦興奮,長期大量飲酒則可抑制腦細胞功能且使其中毒。這時,人變得反應遲鈍,甚至出現精神障礙。酗酒者易發生腦血管意外,其發生率比一般人高很多。
 
 
三、持久疲勞
 
大腦雖有巨大潛能,但亦有一定限度,不能無休止地消耗。人長期搞疲勞戰,晚上不休息,很容易導致大腦疲乏,功能減退,出現失眠多夢、血壓波動,甚至猝死。
 
 
四、飽食終日
 
天天山珍海味,餐餐大吃大喝易使大腦早衰。豐富的魚、肉生活,會使大腦中的纖維生長因子明顯增多。它可使腦內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血中促血管硬化物質滯留,腦血供減少,腦細胞老化加速。
 
 
五、不愛用腦
 
一些老人不願用腦,美其名曰養精蓄銳。其實讓腦休眠,不讀書報,不思考,到頭來只能是智力加速減退,記憶早衰,反應遲緩,動作不靈,最終可患抑鬱症和老年癡呆症。老人的大腦亦要多用、多思、多動,不能讓它束之高閣。
 
 
六、嚴重偏食
 
大腦功能繁多、結構複雜、任重道遠,需要大量的各種營養以提供足夠的能量,保證其功能的正常發揮。所以,豐富的營養、多種元素、大量糖類對維繫腦的活力極為重要。脂類對大腦發揮聰明才智有幫助,蛋白質可提高記憶功能,礦物質可調節腦細胞生理功能。因此,為了大腦功能的正常運行,吃雜一些才是正確的做法!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皆有七情六欲,這一點連宣揚“四大皆空”的佛家也不否認。但云云眾生如果沉湎於某種感情中,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心理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太高興,會得意忘形;太憂愁,會“白了少年頭”;太悲傷,會有損健康;太氣憤,會“怒從心頭起”‧‧‧,況且,感情也是會相互轉化的,豈不聞“樂極生悲”的說法?
 
在人的豐富的感情中,時常發生的莫過於生氣。俗話說:“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三國演義》中就有諸葛亮三氣周瑜、司馬懿在陣前穿著女人的服裝、學女人走路來氣諸葛的故事。一個是擁兵百萬、馳騁沙場的英雄,一個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敵得過雄兵百萬,卻敵不過“生氣”這個心魔,更何況凡夫俗子呢?
 
上司無緣無故訓斥你,朋友見利忘義背叛你,老婆賭氣回娘家,兒子考試不及格,炒股票全盤皆輸,做生意血本無歸,評職稱被人擠了名額‧‧‧,這一切不盡人如意的事,能不使人生氣嗎? 但如果你能以平常心對待這些問題,忍辱容讓,自凈其心,就會遠離煩惱,泰然處之,得大自在。
 
唐代有個著名的高僧,大歷年間隱居天臺翠屏山,此山又名寒巖,所以他自號“寒山子”。寒山子愛好寫詩,與國清寺和尚拾得友善而又齊名。他的詩就寫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大多富有哲理禪趣。
 
一天,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戲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然而,現實生活中,多的是怒目相向、大動干戈者;多的是耿耿於懷、怨怨相報者,又有幾人能夠像拾得和尚所說的那樣去面對生氣呢?就連大文豪蘇東坡也概莫能外。
 
蘇東坡不僅是一位樂天派的詩人、大文豪、書法家、畫家、政治家、工程師,還是個佛教徒、瑜珈術的修煉者。在宦海浮沉、顛沛流離、浪跡江湖的生涯中,談禪說佛無疑是他應對紛亂人生的一劑良方。“他一直捲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茍茍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林語堂《蘇東坡傳~序》張振玉譯),與高僧乃至妓女過從甚密,自得其樂,表現出了絕世的曠達與率真。
 
蘇東坡在貶謫黃州時,結交了好多和尚朋友,其中不乏飽學之士,諸如惠勤和參寥,二人都是詩人學者,頗負盛名。若論風流瀟灑、機智捷才,金山寺佛印禪師無人能出其右。東坡自言拈花破顏,無師自通,但在和佛印禪師機鋒相交中,他常常落為下風。有一天,東坡自覺開悟到了相當程度,心血來潮,寫了一首詩偈,派人送給佛印共賞,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看後一笑,提筆在詩偈的旁邊寫了四個字:“放屁,放屁!”交給信使送回。誰知東坡看了勃然大怒,這是開悟的偈頌,豈敢罵作放屁!於是,氣沖沖地來找佛印論理。孰料,佛印早已在寺中沏好了茶,靜候東坡光臨。佛印笑臉相迎,說:“好一個八風不動的蘇大學士,竟被屁風吹了過來,有失遠迎!”東坡頓悟,羞愧難當。
 
由此可見,要想不生氣,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難怪清人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說:“神閒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做大事的本領。”
 
佛家把“嗔”(即生氣)列為“三毒”(貪、嗔、癡)之一,“嗔心盛於猛火”,從某種意義上說,修持佛法的過程,就是克服嗔恚,使心靈趨於澄澈、平和與寧靜,最終達到“真如”境界的過程。誠如希臘哲學家艾皮克蒂特斯所說:“計算一下你有多少天不曾生氣。在從前,我每天生氣;有時每隔一天生氣一次;後來每隔三四天生氣一次,如果你一連三十天沒有生氣,就應該向上帝獻祭表示感謝。”
 
清初有一位學人李紱,著《穆堂類稿》,內有一篇《無怒軒記》,他說:“吾年逾四十,無涵養性情之學,無變化氣質之功,因怒得過,旋悔旋犯,懼終於忿戾而已,因以‘無怒’名軒。”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其戒持生氣之情溢於言表,不失讀書人本色。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知道生氣總是難免的。當你面對不如意事,實在氣不過時,不妨朗讀一首佛教的《正氣歌》: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壞事物包在裏;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氣人氣自己。世間事物般般有,豈能盡如我的意?彌勒菩薩笑哈哈,大著肚子裝天地。他人若罵我,當作小兒戲。高罵上了天,低罵入了地。我若真該罵,給我好教意;我若無那事,他是罵自己。吃虧天賜福,讓人懂道理。若不學忍讓,氣上又加氣。因氣得上病,罪苦無人替。多少英雄漢,因氣亡了命。想到死亡時,其事過得去。他人來氣我,我偏不生氣。一句阿彌陀,萬病皆化去。』
 
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爾後,你會頓覺心中的那股不平之氣脫竅而出,風流雲散,眼前鳥飛魚躍,花香四溢,佛光普照,仙樂飄飄,一派歡樂祥和、羽化登仙的氣象。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