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到,在高科技的工商時代,世間親情愈來愈淡薄,為了錢財或微不足道的小事,便傷害親人的例子不在少數。又例如,許多父母將小孩當成掌中之寶,萬般呵護寵愛,到後來,這些因過度受寵而變得貪得無厭的小孩,反而成為父母最大的冤親債主。
 
我們會發覺,很多會傷害父母的小孩,不是因為家境不好,而是因為從小父母過度溺愛,要什麼就有什麼,慢慢形成我行我素的性格。長大後,如果父母有一次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便忘記了父母已經對他付出成千上萬次,於是他可以用最後一次的沒有付出,將父母當成是世間上最大的仇人來傷害。
 
有種人,你對他好一百次之後,絕對不可以再對他不好兩三次,因為他會藉由後面幾次對你的不滿意,而將之前你對他無數次的好,一筆勾銷,這就是親人和朋友。另一種人你可以對他不好一百次,但只要對他付出一兩次,他就會感激不盡,那就是仇人。其實,要滿足自己不喜歡的人是最容易的,你平常對他沒什麼好話可說,有一天你講了兩三句好話他就滿足了;可是,好話講太多,親人反而會將你的話當成花言巧語來看待。
 
昨天是最親密摯愛的親人,今天可能是傷害的最大來源,而且往往會是最深最難以承受的傷害。因為我們投入了太多的心思,於是希望對方會以同等的付出回報;而當太多的奢望無法如願實現時,隨之而來的傷害就會愈大。當然,不可否認這種付出其實就是一種愛,但這是一種執著、無明的愛;這種缺乏智慧的付出,回報常常會是負面的結果。
 
對於親人,當然需要去關愛,但關愛的前提是必須將過度的執著放下。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關愛已經變成一種過度的執著,所以當家人受到了傷害或遭遇困難時,我們會覺得比自己不順遂還要痛苦。其實,這也可說是真正的冤親債主;你對他因關愛而產生的痛苦,就是一種還債。
 
有時也可以發覺,以前的仇人經過一段時間後,反而成為幫助自己的大恩人。此外,在修行上,仇人也可能會是個大助緣。很多學佛者、修行人,或是能反觀自性者,在心靈上進步提升的動力,大部分來自於這些令自己厭惡的人、事、物或環境。因為在這種處境中可以更清楚地觀察,當心遇到逆緣時所生起的波浪到底有多麼驚人,並藉此作為調伏己心的助緣。
 
親人或仇敵,與我們的關係非常明確,比較容易分別;還有一種是和我們關係較小、介於親仇之間的中間人,在我們和眾生的關係裏,這種人居多數。
 
無論是親人、仇人或者中間者,無始以來在不停的輪迴中,一定都當過我們的親人,所以應該學會平等地視同於今世的父母,或是當最親的家人來看待。因為你現在最嗔恨的人,也許在前世他對你有著大恩德;與你無關的陌生人,或許是你和他的業力已經清凈了;而你應該有所付出的親人,卻可能是來討債的冤親債主。就像現在的小孩,跟父母要什麼有什麼,直到父母死後,甚至還希望棺材或靈骨塔的花費能少一些,多留些錢給自己。
 
以前,我有個弟子,幾乎每天都上班,也沒有什麼快樂而言,因為成天忙著照顧工廠或家務事,就這樣一直忙碌到往生。往生的時候快樂嗎?一點都不快樂!因為孩子們為了家產的分配,不願意他太早離開,於是每天都請醫護人員替他打強心針延長生命。甚至到後來他希望往生,卻因為有一些遺產分配的問題尚未解決,子女又請醫護人員為他打了強心針,勉強維持他的心跳。我看著他在痛苦中掙扎著,又因為病重而無法開口說話,就在這種無法自主的過程中,忍受病苦折磨而往生。
 
從他應該自然往生到真實往生,足足拖了二十幾天,都是靠打強心針來維持心跳。病人受苦的情形,連我們外人看了都很不忍心,但是建議他的子孫,讓他自然地結束生命也沒有用,因為他們說:“我們還有很多家產要處理,處理好之前他不能走。”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只能搖頭感嘆世間人怎麼會如此貪得無厭,已經有那麼多財產遺留下來了,卻還希望擁有更多。
 
一生中,如果對父母如此無度地索求,雖然可以享受父母所給予的一切,但來世就會變成負債者而必須不斷地付出。如果你對親人會有“到底我欠了他什麼,所以要被這樣對待,要這樣付出”的想法時,就要想想可能是你前世欠對方的債務,因此今生要來了結此因緣,而現在他對待你的方式,就是前世你對待他的方式。
 
 
 
文章作者:如願法師

 

2013/08/23 更正‧‧‧
本文作者:嘎瑪仁波切
並於此向引用者及閱觀者致歉!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國的傳統行業,可以說多數都是道與術的完美結合。道即是規律,是天地的運行規律,而發現這些規律的先人,將天地之道運用在各個領域,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行業,這行業上至宰相下至最不起眼的種地,都運用這個道,而所賴以生存的各行業就是不同的術。
 
不明道而行術,猶如盲人行路甚是危險,若不明道種地,不能順天時,那將顆粒無收;不明道當宰相,治民不順民意,則天下大亂;不明道蓋房子,不按風水佈局,則住進去的人就甚是危險。
 
所以任何一個行業都必須追尋這個天地之道,而行業雖不同,所求之道則同,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甚易簡,甚易從,唯有心之人方可體察。
 
同樣中醫治病亦必須和這個道,若不用道只用術來治病,那此中醫則僅憑經驗,雖亦可有一定療效,終難成大醫。吾所言道,非中醫基礎理論所謂的人的生理病理,非醫理而是天地之道,天地之理,此道人人均知,藏於《內經》、用於《傷寒》。
 
孔子言“君子不器”,所謂器就是容器,亦即君子不要做一個有固定用處的容器,醫生、教師都是不同的器,有固定作用。醫生為人治病,是治病的器;教師傳授知識,是傳授知識的器。孔子既說君子不當做器,為何他本人還做老師呢?
 
其實是不是器有個最重要的區分點,如果教師僅僅傳授知識,而不是通過傳授知識使學生得道,使自己得道,那他就是器。
 
我們醫生亦是如此,若僅作一個治病的醫生,不過是一種與別人不同的職業罷了!我們的目的當是通過學習治病救人之術這個法門,來領悟天地之道,如此方是真正君子之學。術可暫行一時,道可流芳百世。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般情況下,女性的壽命要高於男性。但也並非總是如此。下面就是會讓女性減壽的一些問題,女性朋友應當努力糾正、克服。
 
 
一、反覆減肥
 
反覆減肥會導致代謝紊亂,降低免疫功能。肌肉體積和密度的反覆變化,會降低人的生存適應能力。
 
 
二、廚房不通風
 
我國婦女吸煙的人數少於美國,但患肺癌的要比美國多。忽略廚房通風,炒菜、做飯時的油煙等漂浮物大量入肺,是一個重要原因。
 
 
三、性生活草率
 
離婚一次可減少婦女壽命三年。性伴侶多的婦女,大多短壽。
 
 
四、早熟和早發更年期
 
人的最高壽命和性成熟時間密切相關。一些保健品可促使女子早熟。研究表明,現代三十多歲的女子已排掉90%的庫存卵子,四十歲以後體內卵子已不到庫存的3%。而百歲婦女大都在五十二歲以後停經。在嬰幼兒時期牙齒、骨骼發育越早、越快的人,壽命越短。
 
 
五、斷奶過早
 
嬰幼兒的吸吮動作對母體是良性刺激,可調整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強免疫功能。堅持母乳餵養六個月以上的婦女,乳腺癌、甲狀腺癌及消化道癌的發病率明顯降低。
 
 
六、家財混亂
 
主婦理財是一般家庭的“潛規則”。美國《心理學報》的一篇文章認為,不善理財的家庭婦女,缺乏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數錢可以減少心理壓力。
 
 
七、無聊
 
英國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終日無聊的人,心臟病、腦中風的發病率是其他人的2.5倍;女性尤其顯著,是男人的兩倍多。性格孤僻者的平均收縮壓,比社交活躍的群體要高出30mmHg。
 
 
八、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
 
反覆做人工流產、剖宮產的濫用等,會增加婦女的發病機會。一些干擾生物規律的化學避孕藥物,會降低婦女的免疫力。
 
 
九、脂肪過多堆積
 
營養過剩會抑制生存潛能,加速細胞的分解和衰變。俗話說的“每餐八分飽”;“晚餐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等是有科學道理的。
 
 
十、有病硬撐著
 
不理會自身的“小毛病”,有病硬撐著,甚至自己買點藥應付一下,可能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不堅持定期體檢,一些疾病就難以早期發現。
 
 
十一、吸煙、酗酒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證明,雌激素會影響肝臟對酒精的分解,並能增加機體對酒精分解產物的敏感性。每週飲用酒精含量超過150克酒精飲料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率是其他人的1.75倍。女子吸煙對身體的損害更是大於男性。
 
 
十二、極度缺乏體育鍛煉
 
研究發現,手的握力越大,壽命越長;而缺乏體育鍛煉,會減小握力。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匹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花,也過來了。蒼蠅譏笑說:“駱駝,謝謝你辛苦把我駝過來。再見!”駱駝看了一眼蒼蠅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量,你別把自己看太重,你以為你是誰。”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一日閒著無事,同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子玩耍談天,黃昏來臨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說是蕭伯納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沒想到小女孩子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瑪麗和你玩了一下午。
 
後來,蕭伯納對他人講,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過重。
 
著名表演藝術家英若誠曾講過一個故事。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大餐廳中一起吃,有一次,他突發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把自己藏在飯廳內一個不被注意的櫃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尋不著時再跳出來。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大家離去,他才蔫蔫地走出來吃了些殘湯剩菜。從那以後, 他就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則就會大失所望。
 
事實上,一個人的輕與重,貴與賤,絕不是自己能訂下標準的。平靜謙和,不事張揚,才是最重的分量。
 
北京大學開學的日子,一個新生攔住了一個長者,讓他照顧一下箱子。第二天才發現,這個看門的長者,竟然是北京大學副校長,著名學者季羨林。這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竟然能夠如此看輕自己,也許,正是他成為當代學人榜樣的原因之一。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實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達觀的處世姿態,是心態上的一種成熟,是心志上的一種淡泊。
 
用這種心態做人,可以使自己更健康,更大度;用這種心態做事,可以使生活更輕鬆,更踏實;用這種心態處世,可以使社會更和諧。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句悄悄話:
 
 
一、走向最遠的方向~哪怕前路迷茫;抱著最大的希望~哪怕山窮水盡;堅持最強的意志~哪怕刀山火海;做好最壞的打算~哪怕從頭再來。
 
 
二、今天我發現: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痛苦大於快樂;憂傷大於歡喜;悲哀大於幸福。原來是因為,我們總是把不屬於痛苦的東西當作痛苦;把不屬於憂傷的東西當作憂傷;把不屬於悲哀的東西當作悲哀;而把原本該屬於快樂、歡喜、幸福的東西,看得很平淡,沒有把他們當作真正的快樂、歡喜和幸福。
 
 
三、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摯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當我生病時,我發現健康是最重要的;當我傷心時,我發現快樂是最重要的;當我失戀時,我發現戀愛是最重要的;當我窮困時,我發現金錢是最重要的;當我饑餓時,我發現溫飽是最重要的;當我沮喪時,我發現信心是最重要的;當我離開人世時,我發現時間是最重要的。然而,當我不在人世時,卻發現什麼都很重要,什麼都不重要。到底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想要的呢。“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不在回憶;想要得到的,必須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愛惜自己”!
 
 
四、哭,並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並不象徵我認輸;放手,並不表示我放棄;微笑,並不意味我快樂!人不可能把錢帶進棺材,但錢可能把人帶進棺材。能夠說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夠搶走的愛人,便不算愛人,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是一種幸福。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那是一聲嘆息。
 
 
五、做錯了~改正一下,傷心了~痛哭一下,厭倦了~回望一下,活累了~休息一下,絕望了~無奈一下。有時候,失望,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有時候,遺憾,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還有令你遺憾的事情。
 
 
六、葉子的離開並非樹不曾挽留,並非風一味追求,而是它嚮往自由。
 
 
七、世界太大還是遇見你,世界太小還是丟了你。現代人的生活狀態:上今天的班,睡昨天的覺,花明天的錢。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因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後我才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八、注意你的思想,因為思想將組成你的語言;注意你的語言,因為語言將導致你的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因為行動形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習慣將形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性格就是你的命運。
 
 
九、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溺死,但這該死的痛苦卻學會了遊泳。戀愛就像口香糖,時間長了會平淡無味,覺得平淡了就想放棄,而無論丟在什麼地方,都會留下難以抹去的痕跡。
 
 
九句貼心話:
 
 
一、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於給自己打開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話,而是即使不說一句話也不覺得尷尬。
 
 
二、成熟不是人的心變老,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風景;傷得最深的,也總是那些最真的感情。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雨,你會遇到彩虹。
 
 
三、花兒不為誰開,也可以為自己開,世界不為誰存在,也可以為自己存在。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四、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就是喜劇,如果你沉緬於喜劇之中,那它就是悲劇。如果你只是等待,發生的事情只會是你變老了。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一手好牌,而在於打好一手壞牌。
 
 
五、這世上有兩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二是讀進大腦的書。
 
 
六、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捨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真正快樂的男人,才能帶給女人真正的快樂。馬在鬆軟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語中易摔跤。
 
 
七、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是這樣,不過,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裏去;女人沒錢就變壞。是的,有這樣的女人,不過,沒錢就變壞的女人,就算有錢,也不是好女人。
 
 
八、所謂門檻,過去了就是門,沒過去就成了檻。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時間是治療心靈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九、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沏的是茶,嚐的卻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卻是艱辛;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將生活中點滴的往事細細回味,傷心時的淚、開心時的醉,都是因追求而可貴。日落不是歲月的過,風起不是樹林的錯。只要愛過等過付出過,在人生的道路上準是會有所回報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丹道氣功的源頭,向上可追溯到黃帝時期,具有五千餘年的歷史。昔黃帝曾問道於廣成子,事載《莊子‧在宥》篇中,盡泄修真之底蘊。道教學者陳櫻寧先生評曰:“這段文章,把長生不死的道理和盤托出,玄妙無倫。凡後世丹經所言,煉己築基、周天火候之說,無不在此。”
 
但是,後世的丹經道書,大多未能繼承此直捷純正的宗風。翻開一部《道藏》,五千四百餘卷,篇篇鉛汞對峙,卦象滿文,隱語璧喻層出不窮。初學讀來,宛如盲人摸象,無從下手。
 
《悟真篇》渭:“饒君聰慧過顏閡,不遇真師莫強猜。只為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道家丹學貴在從師,必依真師口訣,臨爐下功,方保無虞。若捧本丹書作為教材,按圖索驥,萬無一成。首先,古人撰著丹經,以示門人者,必耳提面命,逐句講解才能貫穿運用。其次,丹經多是一家之言,或言天元,或言地元,或言人元;或言清靜,或言陰陽;或言頓法,或言漸修;致言權法,或言實法,或為一時糾弊所撰著者。
 
丹經閱多了,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大多丹經互相抵觸或相互矛盾,無所適從。古云: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所以,古人重訣不重文。即使將所有丹經搜購齊全,若無明師指點,也只是鑽得進去,走不出來,被迷困在丹經的文字遊戲中。
 
再者,丹道之學,本是“虛無大道,無著真宗”,而丹經之中取象作譬,立言設相,尤其多見於論火候一事。火候者,必須是自己練功體會的才是真。丹經中每言功中是何異景,有何異象,讀之害人不淺。每言火候,“外陽舉時即是藥生之候”,遺害最深。導致學者先入為主,心中有了形象,頭腦中建立固定摸式,往往憑空想像追求,由此多落魔道,不能自拔。
 
前輩云:“假開關,空打坐,無有麥子推甚磨”,蓋言此也。在致虛靜篤之中,藥苗才生,即去檢查外陽動否,則著相生情而發生泄變之虞。這也是古聖不肯將火候留於文字的原因之一耳。《金剛經》謂“凡有所相,均是虛妄”,認不得真。
 
因此,首務之急,應求得真師口訣,丟下丹經,務實下一番功夫,得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再去看丹經才無妨礙。以訣印書,知書之真偽;以書印訣,知訣之正偏,可矣!吾勸初學,莫將大好時光盡浪費在鑽研丹經上面去。
 
《馬丹陽修真語錄》中講:“學道者,不須廣看經書,亂人心思,妨人道業。不如一切不讀,觜盧都地養氣,最為上乘。”體真山人汪東亭也講:“必須功夫純熟方可著丹書,總之要胸中灑脫,無疑滯。不然必受其害‧‧‧”又說:“不讀丹書,工夫總做得快。昔我與懷經(柯葆真)、(孫)元博三人同時下功,元博是不讀丹書的,三人工夫第一個快”,所以“丟下丹書,一心下功,最要緊。”
 
若看丹書,宜選取一些淺顯易懂、點透究竟的,如《心印經》、《日用妙經》、《胎息經》.《呂祖百字碑》、白玉蟾《玄關顯秘論》、《修仙辨惑論》和張三豐《道言淺近》等。有益於修行,無損於心思,若能細細玩味,受益良多。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之初,陰陽相合而魂魄生。給予與獲取,陰陽之天性;父母之德行,魂魄之稟性。混沌一生,陰陽聚散,氣清者輕揚而上,氣濁者重凝而下。百年生死兩茫茫,雖然生命的所有價值和意義,在迷茫之際沉淪其中,但這保障著一切生靈公平的演化過程。
 
如此循環,直至兩種對立的感性自覺般完滿地融合,矛盾本質於邏輯自洽的體系內清晰呈現,理性之光必將為心靈指引永恆真理之道路。意識與物質在統一之中演繹人生;思維與存在於對立之中而道化人生。
 
生命的真諦在於獲得圓滿的解脫,自由的解脫,一種精神完全獨立於肉體之外的解脫。物競天擇,宇宙亙古不變之準則。得失有常,世間咎由自取之因果。仁愛無法妥協於成長的法則,悲憫不能替代進化的過程,唯有用等待去維護人類內心深處的自尊。
 
人生如夢!無數次感嘆,無數次覺醒的呼喚,拓展現實的定義,始終難以擺脫感官有限的機能。莊周夢蝶,夢與現實之間早已無從分辨。妙契同塵,無所縈懷只因為溫暖於久違的夢中。鏡花水月,如夢初醒何以笑對昨日的過往雲煙。破繭重生,行神如空方能感觸那深邃廣裹的時空。
 
重逢於懷中,沉醉著回歸的溫馨,振翅於九霄,舞動著飄逸的空靈,屹立的是慈愛,流溢的是寬容,閃耀的是無私,輝映的是赤忱,諄諄教誨感慨萬分,深切叮嚀銘刻在心,夢囈的疑雲從此不再無所適從。
 
出世修行怎能追求入世的富貴與華榮,超脫境界何須執著凡塵的長生與神通,倘若不再牽掛,晨曦中喚醒遊子的定是浩渺星空的長風。睡眼惺忪,血絲滿瞳,茫然繼續遊蕩在夢中,冷酷依舊交織在夢中,默默無語在夢中。
 
衣服遮掩著軀體,虛偽與欺騙卻無法隱藏野蠻與暴力的實質,文明的內涵,依然難以實現自我訴求之初衷。種族分化著利益群體,文化阻隔著心靈交融,貪婪在肆意彌漫,仇恨在悲憤燃燒,由此導致的相互猜忌讓我們付出太多太多。
 
或許只有當面對共同的災難之時,我們才能表現出超越一種無形界限的行為。這種無形界限是如此的冰冷黑暗,以至於衝破桎梏的光芒足以將彼此照亮,以至於殘存血脈的餘溫,足以抵抗世故的寒冬,感動你我,繼續前行。
 
然而,建立在狹隘利益觀上的理性秩序,終究以現實之名義將一切升騰的烈焰熄滅,留下真愛的律動,在灰飛煙滅中期待著下一次重生。
 
人的價值追求需要理性指導來實現。思想所認同的觀點表現為理性的基本結構,一種為互異感性運動提供規則的基本結構。理性為解決感性矛盾提供取捨方案,並為行為提供符合認知程度上的意義。
 
當所有行為意義,僅為滿足生理上的基本需求時;當所有精力付出,僅為實現被創造出的虛幻需求時;當所有追求以陳舊的世俗標準來衡量時,我們便完全喪失自我且淪為社會的工具。
 
儘管以生理需求相要挾,確實為社會發展提供了能動性,但將物質享受和貪慕虛榮,作為生活奮鬥的持續動力,終會導致社會貪婪意識的膨脹,從而動搖一個社會組建中最本質的根基原則。這些根基原則包括公平、正義、團結、和平、互愛和真誠等等,並以我們在不斷探索自然的道路上,共同完成自我實現,來為此賦予永恆的意義。
 
我們何時不再把幸福觀,建立在生物性生存繁衍的慣性思維之上?我們何時不再把幸福觀,建立在物質財富的瘋狂佔有之上?我們何時不再把幸福觀建立他人痛苦之上?我們何時不再把幸福觀,確立為追逐凌駕眾人之上的生存優勢?我們何時懂得,正是弱肉強食的處世法則,侷限我們於生物鏈的環節之中?我們何時懂得重新開創嶄新且輝煌的人生?
 
人類認知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真理探求可以重塑社會的客觀精神。每個靈魂深處都有一個夢想,夢想某天你我能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將生命昇華,夢想讓生命之花為他人盡情綻放,攜手同行將真愛千古頌揚。相信自己,這一天必定會到來!這個夢想必然會成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報恩的心
 
對你有恩的人,不能忘恩負義,要知恩圖報。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要有報恩的心,有些眾生今世對你沒有什麼恩,但前世對你一定有恩,因為一切眾生都曾經當過你的父母,所以一切眾生都對我們有恩,哪怕是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想想他們也曾經有恩於我們,所以不要計較,放下仇恨,要感恩,要報恩。
 
 
二、恭敬的心
 
對父母、師長、前輩都要孝順和恭敬的心。另外,比你年紀大的,學問高的,對人類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有善心的人都要起恭敬心。恭敬心沒有親疏的分別,對所有的人都要恭敬,你恭敬他人,他人也會恭敬你的,所以恭敬心是增加自己福報的殊勝法。
 
 
三、尊重的心
 
首先要尊重自己,然後尊重家人,最後尊重別人等所有的人,經常面帶微笑,說話客氣,擁有相互尊重的心。對仇人也要尊重,尊重他的善意,尊重他的學問,尊重他的行為,尊重他的證見等。對動物要尊重,尊重它的生命,尊重它的能力,尊重它的忠誠心。
 
 
四、無執著的心
 
人間苦海的源泉是煩惱,煩惱的根源是執著,執著的來源是我執,我執的源頭是無明。有“我”的思想,一定會有我執和自私自利的心,自私心帶來你和我的分別,有了分別心,一定會有貪心和嗔恨心等煩惱。若你沒有我執,了知無我,你就不會有煩惱,沒有煩惱就不會有痛苦。
 
 
五、無求的心
 
沒有智慧的人貪心和欲望比較多,所以沒有快樂。你貪求和執取的事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苦惱也越來越多。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無欲無求,無貪心,所以輕鬆快樂。
 
 
六、知足的心
 
你有了滿足的心,才會有知足的心。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知足的心,或許你的生活貧困,生存環境惡劣,也或許你的生活富裕,環境優美,都要有知足的心,因為相比那些意外死亡的人,我們還活著,就是福氣,就要知足,有了知足的心才會有快樂,俗話說得好:“知足常樂”,佛經云:“知足人是聖賢”。所以人人都要知足,知足是福報,我們要珍惜福報;知足是快樂,我們要珍惜快樂。
 
 
七、謙虛的心
 
俗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人生中最大的失敗是驕傲及狂妄自大。藏族有個俗話:“傲慢石頭凸之上,不留智者功德水”,狂妄自大的人永遠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學不到前輩聖賢智者的道德,就像凸起的石頭上,放多少水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謙虛,不要自大。藏族還有個俗話:“謙虛石頭凹之上,不漏智者功德水”,謙虛就像有凹下去的石頭,上面放水不會漏到地上。只有謙虛的人才能學到聖賢智者的智慧和道德。
 
 
八、忍辱的心
 
忍辱的心就是能接受別人的侮辱和批評的心態,我們在生活中要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和指責,能接受別人指責的人,才有機會改正缺點,一個能忍辱的人,難忍能忍,難為能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
 
 
九、懺悔的心
 
若你做錯事,首先要認錯,然後懺悔,懺悔後不可再犯同樣的罪。每天做好事多一點,壞事少一點,時時有懺悔心,你的善念越來越增加,惡念越來越減少,你的福報就跑過來,災禍就離開你。若你做錯事不懺悔的話,你的惡業會越來越增加,善念越來越減少,你的災禍會慢慢降臨,福報也悄悄離開了你。
 
 
十、行善的心
 
我們首先認識善和惡的區別,直接和間接對眾生有利益和快樂的事叫做“善”,直接和間接對眾生有傷害和痛苦的事叫做“惡”。我們隨時要用無條件的愛心、博大的慈心、無自私的善念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擁護別人,記得要做好事不能有“為我”的自私思想和行為。“為他”快樂行善是真正的好事。
 
 
十一、精進的心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暴自棄。我們做任何事必需要有精進心,若你沒有精進的心,再好的機會,一樣會溜走,所以有智慧者會以精進的心,善加把握因緣不懈怠。
 
 
十二、博愛的心
 
對一切眾生要有博愛的心,博愛的心就是菩薩心,放下自私和自愛的心,重視別人,熱愛別人、慈愛別人,為別人可以失去生命的愛就是博大的愛。
 
 
十三、愛惜自己的心
 
你不要把所有的快樂與幸福,托付在一個人身上,假如你這樣下去自己會變得無依無靠,對方也覺得你是個負擔。一輩子愛一個人,可以的,但沒有人,願意背著一個擔子,走一輩子的路。愛別人之前,你要先學會愛自己。怎樣愛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道德,保護自己的身體,珍愛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有自己的愛好。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勉強自己,不要傷害自己的心。
 
 
十四、自信的心
 
人生中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慢慢總會痊癒;人生中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或者自己死亡,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人生中沒有永遠的十全十美,總有一天會結束的。你有了信念自己的心,就有了堅強,就能夠創造奇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日與一位醫友聊天,該醫友對我說,剛開始學中醫的時候,臨床有效率比較高,不知怎麼回事,越學發現越不會看病。我說那要恭喜你了,因為你正在進步,當然這是最危險的時候,很多人就執迷在這裏,不肯放下,也就出不來,最後總是自以為自己水平很高,往往真實療效反倒不高。
 
我知道很難相信,學的那麼多反倒不如不學水平高,那我就以一個簡單的病例,來對照學習前後思維方式的變化。某某病人,主訴胸脅支滿、頭暈、口苦,脈象沉弦有力。此病如果你學醫三年,會很簡單的辯證:肝氣鬱結,處方柴胡疏肝散或者小柴胡湯,服用幾劑後很快就好。
 
如果你學醫五年,可能的辯證是少陽樞機不利,處方小柴胡湯,其實如果開小柴胡湯原方很快就會好,可是此時你的辯證體系當中已經不那麼簡單了,模擬一下,你可能會想“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恐怕小柴胡湯疏散太過,會損傷肝陰,需加點柔肝以及養肝血的藥,如芍藥、當歸;口苦可能是影響少陽樞機不利的因素為肝膽的濕熱,因此會加點利水滲濕的藥,如白术、薏米、茯苓等。如此種種加減,猶如畫蛇添足,損傷了小柴胡湯原有的藥勢,這時的療效會相對慢一些。
 
如果你學醫超過五年,你可能會想(只是可能,有可能想的比我說的還邪乎),胸脅支滿說明胸中大氣不能運轉,胸中大氣不能運轉而上則頭暈,再加之現在的五運六氣,太陰濕土主令,更難運化,所以處方是運化中土,當然再細想,胸中大氣不能運轉與人體陽氣不能佈散有關,所以處方需壯元陽等等,如此思考一番,處方絕不在法,故而療效反低。
 
最要命的是此時通過多年的努力,伴隨知識的增長傲慢心亦擴大,看不起別人的醫術,聽不得別人的勸告,最重要的是對辛苦所學到的知識不能放下。此即佛家所云“所知障”,老子所云“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張仲景所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很多人看到這裏會很生氣,說我一派胡言,難道我們努力了這麼多年還不如初學者?非也,初學者之醫術充其量可以成為工,只有通過博學之後,再放下,將博學之內容一而貫之,然後便有可能成為大醫,成為天下師。若死抱著自己所學不放,則難以體會天地至簡之道,終其一生勞碌只為一術,所以很多古人感嘆“學醫廢人”莊子亦感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橘子:橘子含有葉紅素,吃得過多,容易產生“葉紅素皮膚病”腹痛腹瀉,甚至引起骨病。
 
二、菠菜:菠菜中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
 
三、雞蛋:雞蛋若吃得過多,會增加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容易造成營養過剩。
 
四、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在人體內遇鐵便生成鞣酸鐵,難以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人體缺鐵。現代中西醫藥理研究表明,適量飲茶可以消脂減肥,美容健身,具有抗菌解毒、抗禦原子能輻射、增強微血管的彈性,預防心血管病、興奮神經系統、加強肌肉收縮力等功效。但對於嬰幼兒來說,飲茶是沒有好處的。因為咖啡鹼會使人的大腦興奮性增高,嬰幼兒飲茶後不能入睡,煩躁不安,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快,心臟負擔加重,茶水具有利尿作用,而嬰幼兒的腎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嬰幼兒飲茶後尿量增多,會影響嬰幼兒腎臟的功能。為估計飲茶對嬰兒貧血的影響,美科學家與研究人員曾對122名兒童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飲茶組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非飲茶組嬰兒,貧血的發生與性別、哺乳時間長短無明顯關
係,說明嬰兒飲茶在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中有重要作用。茶葉中含有的鞣酸、茶鹼、咖啡鹼等成分,能刺激胃腸道黏膜,阻礙營養物質的吸收,造成營養障礙。因此請家長不要給嬰幼兒飲茶。
 
五、果凍:果凍是由增稠劑、香精、著色劑、甜味劑等配製而成,這些物質吃多或常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智力健康。
 
六、鹹魚:各種鹹魚都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
 
七、泡泡糖:泡糖中的增塑劑含有微毒,其代謝物苯酚也對人體有害。
 
八、糖精:大量食用糖精會引起血液、心臟、肺、末梢神經疾病,損害胃、腎、膽、膀胱等臟器。
 
九、豆類:豆類含有一種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可促使甲狀腺素排出,結果體內甲狀腺素缺乏,機體為適應這一需要使甲狀腺體積增大。
 
十、人參:兒童食用人參會導致性早熟。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乾、荔枝乾、黃芪、沙參等。中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
 
十一、罐頭:罐頭食品中的添加劑,對正發育的兒童有很大影響,還容易造成慢性中毒。走進商場超市,面對那些花花綠綠的兒童小食品,成人有時也會受到誘惑,孩子們的欲望就可想而知了。但是當你決定要為你的孩子購買時,你知道哪些兒童食品中,添加了人工色素、香精、膨化劑、防腐劑等,在生產過程中,如果不按照嚴格的標準添加導致超量,或者經營者為了追求銷量和利潤,故意超標添加,會對孩子的肝臟、血液、中樞神經系統構成危害,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十二、爆米花:爆米花含鉛量很高,鉛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
 
十三、速食麵:速食麵含有對人體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等。
 
十四、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合脂肪酸,兒童吃多了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十五、可樂飲料:可樂飲料中的咖啡因,對兒童尚未發育完善的各組織器官危害較大。
 
十六、動物脂肪:兒童常吃或多吃動物脂肪,不僅會造成肥胖,還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
 
十七、烤肉串:羊肉串等火烤、煙熏食品,有強致癌物。
 
十八、巧克力:兒童食用巧克力過多,會使中樞神經處於異常興奮狀態,產生焦慮不安、肌肉抽搐、心跳加快,影響食欲。
 
十九、食鹽:據資料顯示,兒童患上高血壓的越來越多,而這些兒童在嬰兒時期絕大多數經常吃過鹹的食物。過鹹食物導致血壓增高,引起水腫。另外,小兒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二十、豬肝:豬肝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兒童常吃或多吃豬肝,會使體內膽固醇含量升高,成年後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