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關道儒 (6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昔日唐僧去取經,取下報恩一份經。
報恩經中十二字,字字行行寫分明。
昔古有個目蓮僧,擔經挑母去修行。
經在前頭背了母,母在前頭背了經。
將經將母橫挑去,山林竹木兩邊分。
右肩擔得皮血破,左肩擔得血淋身。
借問靈山多少路,十萬八千亦有零。
不說十萬八千路,再加十萬亦要行。
去到靈山見佛祖,取出一卷大藏經。
先取大藏經一卷,復取半卷懷胎經。
養兒不知娘受苦,養女可知母苦辛。
堂前椅子輪流坐,媳婦也有做婆時。
且看檐前滴滴水,點點滴來不差移。
孝順之人生孝子,忤逆之人生逆兒。
十月懷胎從頭起,從頭一二說分明。
正月懷胎如露水,桃果開花正逢春。
花如水上浮萍草,不知生根不生根。
二月懷胎上娘身,手酸腳軟步難移。
頭髮披散懶梳髻,放開花鞋懶去尋。
三月懷胎三月三,三餐茶飯食兩餐。
三餐茶飯不想食,只想酸梅口中含。
四月懷胎分四肢,一身骨節滿身酸。
年輕懷胎猶自可,老來生子正難當。
五月懷胎分男女,七孔八竅便成人。
是男是女心中想,不知何時何日生。
六月懷胎三伏天,燒茶換水懶向前。
堂上掃地難彎腰,行路猶如上高山。
七月懷胎正是秋,好似梧桐掛金鈎。
八幅羅裙長安帶,老來懷胎不怕羞。
八月懷胎桂花香,五穀上倉壘忙忙。
累得老娘多辛苦,累得老娘難落睡。
九月懷胎重如山,低頭容易起頭難。
茶飯沒敢多食飽,羅裙不敢緊腰纏。
十月懷胎看看滿,子在腹中團團轉。
左手吃娘心上肉,右手吃娘肚內腸。
十月懷胎將來生,娘在房中受苦辛。
一陣痛來一陣扎,痛得老娘打翻身。
牙齒咬得鐵釘斷,兩腳抖得地皮穿。
娘呼上天天無路,娘喚下地地無門。
結配丈夫心不忍,洗手燒香奉神明。
先許武當香一竈,後許南海掛長幅。
長幅寶蓋都許了,才得孩兒過下身。
孩兒下地叫一聲,堂上公婆才放心。
孩兒下地叫二聲,母子房中兩個人。
孩兒下地叫三聲,堂上公婆亂紛紛。
行到廚房燒開水,燒盆開水洗兒身。
是男是女都洗起,費盡爺娘一般心。
手抱孩兒共枕睡,口食娘奶到天光。
日間苦楚猶自可,夜間苦楚甚難當。
左邊睡了右邊睡,右邊濕了睡左邊。
若然兩邊都濕了,雙手捧入娘胸前。
一日食娘三肚奶,三日食娘九肚漿。
娘奶不是長江水,娘奶不是樹木漿。
點點食娘身上血,娘身老來面皮黃。
一歲二歲同娘睡,三歲四歲學娘行。
五歲六歲能講話,七歲八歲送學堂。
文房四寶都齊整,教子讀書習文章。
孩子出門去讀書,娘在家中望子歸。
早晨出門望到午,午時出望早歸門。
一愁兒子身上冷,二愁兒子肚中饑。
三愁兒子年紀小,四愁兒子被人欺。
五愁兒子身上病,六愁兒子走高低。
七愁兒子出麻豆,八愁兒子癡又愚。
九愁兒子水邊走,十愁兒子配婚姻。
養得兒子十七八,輕輕放下兒子身。
養子不知娘辛苦,養女方知報娘恩。
街上般般都有賣,有人開店賣爺娘。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
不信且看檐前水,點點滴下不入池。
父母有恩報不盡,父母一生爲兒身。
只有行孝黃氏子,割肉去救母娘身。
孟宗哭竹冬生筍,郭巨埋兒天賜金。
董永賣身安葬父,丁蘭刻木事娘親。
王祥臥冰求鯉事,目蓮救母上西天。
鴉有反哺之仁義,羊有跪母之恩情。
畜禽能知恩和義,人類何不早回頭。
懷胎經書已讀盡,能勸世人要孝心。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用輮的工藝把它彎曲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性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經》上說:〝你這個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祥瑞。〞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份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的洪亮,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並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用羽毛作窩,還用毛髮把窩編結起來,把窩繫在嫩蘆葦的花穗上,風一吹葦穗折斷,鳥窩就墜落了,鳥蛋全部摔爛。不是窩沒編好,而是不該繫在蘆葦上面。西方有種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卻能俯瞰百里之遙,不是草能長高,而是因為它長在了高山之巔。蓬草長在麻地裏,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裏,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裏,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環境,交友要選擇有道德的人,才能夠防微杜漸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起因的,榮辱的降臨也與德行相應。肉腐了生蛆,魚枯死了生蟲,懈怠疏忽忘記了做人準則就會招禍。太堅硬物體易斷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縛,與人不善會惹來怨恨,乾柴易燃,低窪易濕,草木叢生,野獸成群,萬物皆以類聚。所以靶子設置好了就會射來弓箭,樹長成了森林就會引來斧頭砍伐,樹林繁茂蔭涼眾鳥就會來投宿,醋變酸了就會惹來蚊蟲,所以言語可能招禍,行為可能受辱,君子為人處世不能不保持謹慎。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裏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牠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達不到目的地,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兩方都不會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聽清楚。螣蛇沒有腳但能飛,鼫鼠有五種本領卻還是沒有辦法。《詩》上說:〝布穀鳥築巢在桑樹上,它的幼鳥兒有七只。善良的君子們,行為要專一不偏邪。行為專一不偏邪,意志才會如磐石堅。〞所以君子的意志堅定專一。

 

古有瓠巴彈瑟,水中魚兒也浮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拉車的馬會停食仰頭而聽。所以聲音不會因為微弱而不被聽見,行為不會因為隱秘而不被發現。寶玉埋在深山,草木就會很潤澤,珍珠掉進深淵,崖岸就不會乾枯。行善可以積累,哪有積善成德而不被廣為傳誦的呢?

 

學習究竟應從何入手又從何結束呢?答:按其途徑而言,應該從誦讀《詩》、《書》等經典入手到《禮經》結束;就其意義而言,則從做書生入手到成為聖人結束。真誠力行,這樣長期積累,必能深入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學到死方能後已。所以學習的教程雖有盡頭,但進取之願望卻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畢生好學才成其為人,反之又與禽獸何異?《尚書》是政事的記錄;《詩經》是心聲之歸結;《禮經》是法制的前提、各種條例的總綱,所以要學到《禮經》才算結束,才算達到了道德之頂峰。《禮經》敬重禮儀,《樂經》講述中和之聲,《詩經》、《尚書》博大廣闊,《春秋》微言大義,它們已經將天地間的大學問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學習,是聽在耳裏,記在心裏,表現在威儀的舉止和符合禮儀的行動上。一舉一動,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垂範于人。小人學習是從耳聽從嘴出,相距不過四寸而已,怎麼能夠完美他的七尺之軀呢?古人學習是自身道德修養的需求,現在的人學習則只是為了炫耀于人。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小人學習是為了賣弄和嘩眾取寵,將學問當作家禽、小牛之類的禮物去討人好評。所以,沒人求教你而去教導別人叫做浮躁;問一答二的叫囉嗦;浮躁囉嗦都是不對的,君子答問應像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有法度但嫌疏略;《詩經》、《尚書》古樸但不切近現實;《春秋》隱微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的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師是最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就是崇尚禮儀了。若上不崇師,下不尚禮,僅讀些雜書,解釋一下《詩經》、《尚書》之類,那麼盡其一生也不過是一介淺陋的書生而已。要窮究聖人的智慧,尋求仁義的根本,從禮法入手才是能夠融會貫通的捷徑。就像彎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領子,向下一頓,毛就完全順了。如果不究禮法,僅憑《詩經》、《尚書》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測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錐子到飯壺裏取東西吃一樣,是辦不到的。所以,尊崇禮儀,即使對學問不能透徹明了,不失為有道德有修養之士;不尚禮儀,即使明察善辯,也不過是身心散漫無真實修養的淺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來向你請教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回答;前來訴說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追問;在你面前談論不合禮法之事,不要去參與;態度野蠻好爭意氣的,別與他爭辯。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禮義之道的,才給予接待;不合乎禮義之道的,就迴避他;因此,對于恭敬有禮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宗旨;對于言辭和順的人,才可與之談道的內容;態度誠懇的,才可與之論及道的精深義蘊。所以,跟不可與之交談的交談,那叫做浮躁;跟可與交談的不談那叫怠慢;不看對方回應而隨便談話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謹慎地對待每位前來求教的人。《詩經》說:〝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讚許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駕馭車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沒能走完,這也不能算是善駕;對倫理規範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之道不能堅守如一,當然也不能算是善學。學習本是件很需要專心至致的事情,學一陣又停一陣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為少而壞的行為多,桀、紂、拓就是那樣的人。能夠全面徹底地把握所學的知識,才算得上是個學者。

 

君子知道學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誦讀群書以求融會貫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師益友來實踐,去掉自己錯誤的習慣性情來保持養護。使眼不是正確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確的就不想聽,嘴不是正確的就不想說,心不是正確的就不願去思慮。等達到完全醉心于學習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聲,嘴好五味那樣,心裏貪圖擁有天下一樣。如果做到了這般地步,那麼,在權利私欲面前就不會有邪念,人多勢眾也不會屈服的,天下萬物都不能動搖信念。活著是如此,到死也不變。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堅定不移,有堅定不移然後才有隨機應對。能做到堅定不移和隨機應對,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時天顯現出它的光明,大地顯現出它的廣闊,君子的可貴則在于他德行的完美無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儒家八德中的義。即是恩義。恩義有兩個含義。

一是知恩報恩之心。這是一種能覺能知之心。就是人家給了你一定的幫助。這是恩。你能夠在別人需要你幫助,你又有能力幫助的基礎上幫助人。這就叫做義。先恩後義。這恩義是建立在施恩與報恩之間的關係的。在人生中,它常存于父母子女之間、師徒之間、朋友之間。儒家強調和義。主要還不是在于要受恩者回報多少,回報什麼。主要是在于這是人性範圍中的一種德行。這是一種人性。做人不要失去了人性。我國古代,把缺德,也就是嚴重缺乏人性之人,是有說成爲畜生不如的。這句話是有深意的。

其二就是仁義。仁,就是你事先沒幫助我,沒有給我道益,甚至我們從來就不認識,不曾見過面。但是,我願意幫助你,願意成爲你的一位施恩者,實惠者。而且永遠都願意幫你,永遠地給你益惠。這就是仁。爲什麼仁會是這麼樣的呢。沒有什麼原因。就是一種爲人民服務之心。一種善于助人之性。這種心性已是仁,也是義。同時,這種仁,往往能夠感得受恩者的回報之義。(這叫大義。國人說婉轉一點,叫仁義。),從而成就另一種意義上的仁義。

這種道理在我國古往近今是很多的。如歷史上爲人民作出有益的傑出貢獻的人。人民乃至世代的人民都記念他。感其恩德。樹立榜樣。也如一些近代的大企業家,掙著錢了,大做公益,大行布施之道。這也可謂大仁大義之道了。孔子說:“仁者愛人。”也就是這個意思了。在佛教來說,這個仁義,就是大慈大悲。大願大行。大智大勇。這即是義。即是道義。恩義與仁義。一般而言,人要先能有恩義,才能有仁義。因爲,恩義是小義,仁義是大義。若連小義都沒有,哪來大義啊。

不要認爲義,就是小說中的那些綠林好漢,江湖仇殺的義氣交往。對儒家和佛家而言。這種仇殺之義都不是正確的義。是一種錯誤的義氣。有話說,怨家宜解不宜結。怨怨相報何時了。這是智者的祥和安忍之言。所以仇殺之義,非儒家之義。

古語又有,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要認爲這只是說說而已,吹牛皮,說空話。天下就沒有這樣的傻瓜。受人一滴水,那麼些的恩,就要湧泉相報。不可能。那不是虧大本了。不是要把人家給榨乾嗎。不是這樣的。其意思是指,即使你只和我結了一點的善緣,我也願意永遠地成為你的施恩者。

首先,證明了這個人有善良的實力。一個人有好的實際能力,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這也體現了一種高義。一種大義。一種無我相的精神。所謂的義薄雲天。卻是高義。就是清明天空啊,都給烏雲給遮蓋住了。可因你的道義啊,把遮蓋的烏雲給化除了。這叫義薄雲天。大仁大義。如,救濟災民。把災民的生命從死神手中拉回來,把病苦累累,失去和物需的災民,給予無償的醫治,和物需,和精神上的安慰。這都是義薄雲天。儒家的仁義之道。人性中的一部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陋室銘》、《愛蓮說》是我國古代兩篇著名的托物言志的短文,文章意境深邃,文辭精煉。《陋室銘》的作者劉禹錫和《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兩人雖然所處的朝代不同(一個是唐朝,一個是宋朝),經歷也各有不同,然而兩個人卻有共同之處,這就是作為擁有傳統儒家知識份子所具有的高潔傲岸的節操。

《陋室銘》和《愛蓮說》從主題看,兩文表現的都是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從立意看,兩文都以襯托手法托物言志。前者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的心志,後者對“蓮”進行的是人格化描寫,使蓮成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徵,兩篇文章同言一物,雖角度、手法不同,卻同歸於“君子高潔”。

《陋室銘》的作者劉禹錫,洛陽人,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官至監察御史。

《陋室銘》僅八十一字,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為何作者身居陋室能“自得其樂”,而能不覺其陋?就因為在他看來,只要我提升道德境界,品德高尚,“惟吾德馨”,那麼即使身處陋室又“何陋之有”?!他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文章開頭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如溪流直下,十分自然地引出正題,而綠苔、青草、素琴、金經這些富於色彩美的點染,更使陋室光彩照人,別有洞天。交友的敘述,志趣的抒發,幽雅地彈琴,潛心靜默地閱讀佛經。就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又好像西蜀楊子雲的亭子,雖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抱負遠大,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文章篇末“孔子云:何陋之有?”典出《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難道這樣的陋室還不該銘文以誌之嗎?

聯想到《陋室銘》的寫作背景,劉禹錫因直言敢諫觸怒權貴,被貶官為多處刺史,被貶謫到邊郡和州縣時,因他不阿諛逢迎,縣令只給他德勝河邊一間半房子,劉禹錫看到附近有一排楊柳樹,就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表現了其雖然身處逆境,仍然心懷天下。知縣見此,就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即將居室減至斗室,劉禹錫仍然讀書作文並寫下了《陋室銘》請人刻於石頭上,立在門前。他以文明志,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不改變自己的理想。透過《陋室銘》,人們讀到的是作者安貧樂道的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

對於《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周敦頤,湖南人,北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史稱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為官幾十年,清廉正直,淡泊名利,視軒冕之貴、金玉之富,猶如銖塵一樣的輕微。他晚年辭官歸隱,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世稱“濂溪先生”,平生酷愛蓮花,曾闢池種蓮,名“愛蓮池”,並寫下了一百一十九字的《愛蓮說》一文,全文如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蓮不隨波逐流,蓮之美麗在於它的高潔和給予,周敦頤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汙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正直不茍,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徵君子的感化力量和美德的芬芳;“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徵君子志潔行廉,又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周敦頤以蓮寄托自己的心志:對於真理、對於道德,要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在喧囂的塵世中始終保持一個獨特的高潔的自我,像蓮花一樣潔身自好,不染纖塵,就可以成就君子的風範。所以他為官可以“為政精密,務盡道理”,任南安司理參軍時,因堅持正義,不願茍同權貴而遞上辭呈;也可以在贛州為官多年,保持清廉勤勉,深受百姓的擁戴。讀《愛蓮說》使人產生激濁揚清、蕩滌塵垢的精神力量。

古之君子追求真理和道義,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重視人格修養。他們不為物欲和各種世間外在環境所動,不趨炎附勢,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始終保持自己的真我本色,心懷天下。其文品亦如人品,鼓勵世人無論身處任何環境都要堅持正道,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維護真理和正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文化以孔子所教授的儒學為主。儒學的基本經典就是五經。研讀一經,必須研讀論語。論語所記載的孔子言論是讀經的基礎。

吾人想從孔子的言論得到益處,必須研究形而上學,也就是要向自心中求取大道。例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常常談論政治,他也鼓勵弟子從政,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一般人不同。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世界大同之治,進而以道化民,以此開發人心無限清凈的空間,令人獲得真正的自由自在。一般人為政,只是想擁有政權而已。

禮記大學篇開宗明義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又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體用一貫系統完美的學理。辦政治的人自己必先明明德,才能親民,若無明明德的根本修養,即是不能明道之人,他辦政治便不免自私自利,不能純粹利民,這樣如何親民?

孔子所說的道即是學作聖人。聖人是通明之義。通是暢通無礙,明是光明,一切事理,皆在其光明照耀之中,悉知悉見。研讀論語,應知孔聖人的話都是有道之言,或言體,或言用,無非指導學人明道修道。學者讀孔子言論,時存修道之心,則在世間辦事,所為一切,必能利他。利他其實就是利自己。因為純粹利他,不為自利,方能發明自己本有的明德,明德全部發明,便是聖人,這是最切實的自利。果然如此自利,便是有道之人,為政必然有德。

論語二十篇,最後一章,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孔子嘗謂子夏說:「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君子儒必須知命。不知命,不能成為君子。命就是天命,命有屬於個人者,有屬於群體者。個人的生死窮通固然有命,國族人群的治亂興衰也是有命。此命貫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普通人不知,君子不能不知。

知命之後,不講宿命論,而是在確知三世前因後果時,力求改惡向善,將一己與人群之命改善到至善之境。一己之命,人群之命,最惡劣的就是否定五倫道德,不知人禽之辨,卒致父子相殺,盜賊橫行,權謀詐術流行天下,戰爭隨時可以觸發。君子知命,不能不憂,憂之愈深,求其改善的心念愈為迫切。孔子就是抱此迫切之心周遊列國。

他在列國遭遇不少危難,但都因為知命而無所懼。例如司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又如匡人圍困孔子,孔子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以先王遺留下來的有道之文教化生民,為生民立命。他深知天命不喪斯文,所以遇見任何艱難不為所阻。雖然春秋亂世未因孔子之教而改觀,但如沒有孔子的言論教化,中國文化無法傳到現在。如果沒有中國文化,則現代的中國人將不知人之所以為人。

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也。」禮記樂記說:「禮者天地之序也。」春夏秋冬,周而復始,運行不亂,即是天地自然的秩序,人能順乎天地之序,則身心自然運行而不亂,自能立身於天地之間,辦事有章法,修道有定力。所以顏淵問仁,孔子答以「克己復禮為仁。」如果一個人不知禮,則其身心言語雜亂無章,何能立身於世。五四時代的一些學者,不知禮的功用,高喊「禮教吃人」,實為害人害己之舉。

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言語是人的心聲,聽其言,可以知其人。如周易繫辭傳說:「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這是孔子所舉知言的幾個例子,可以啟示學者,要訓練自己會聽言語。

聽人的言語,可以知人的心理,知其心理,則知其為人,其人善者我當親近,惡者我當遠離。一個人無論辦事修道,都要親君子,遠小人。何者為君子,何者為小人,果然能知言,自能辨別。雖有很多口是心非的人,說話與為人是兩回事,然而誠於中者必形於外,真能知言者一定能洞察是非。

君子學儒,志在大道,學為聖人。在學的過程中固然要損己利人,始能明明德。而在明德完全發明之後,更是永不休息的為天下蒼生辦事,不論有位無位,皆以天下為己任。有位則為堯舜,無位則為孔子。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論在什麼時代,也不論在什麼國家,都有實用價值,誰採用,誰就得益。吾人學儒,讀論語,即是學道,即是學辦事,即是學傳播文化。為了達成這些學習目標,成始成終,都要知命知禮知言。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履霜,堅冰至。」這是周易坤初的繫辭,據幹令升以及九家易解釋,以十二個月的陰陽消息說,坤初以陰消陽,而成姤卦,時在五月,正當盛夏,何謂履霜堅冰,因在此時,陰氣始動乎三泉之下,陽順陰性,聽其發展,則必至於履霜,履霜則必至於堅冰。
  
易繫辭傳說:「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幾者動之微」。坤初陰始生時,即著以冰霜之厲,足見寓意非常深遠。
  
夏禹王時,有一造酒專家,名為儀狄,善造美酒,禹王飲之,其味甚甘,乃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於是他就疏遠儀狄,戒絕旨酒。
  
殷紂王即位之初,用象牙筷子吃飯,箕子嘆曰:「今為象箸,必為玉杯。玉杯象箸,必將食熊蹯豹胎,其它又須與此相稱。王求足欲,天下殆哉。」紂王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一步步的走向亡國亡身之路。箕子是紂王的諸父,既不同微子之離去,也不同比干之強誎,乃佯狂為奴,如周易明夷所說:「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
  
孔子治魯三月,把國家治得井然有序。鄰近的齊國以凡窺聖,唯恐魯國強盛以後,就要侵略齊國,乃選八十名美女,能歌善舞,贈給魯君,以圖消磨其志氣。魯定公在季桓子誘導下受了齊女,果然怠於政事,而且郊祭時又不致膰大夫。孔子看了這種情形,便毅然辭官,周遊列國。
  
旨酒、象箸、女樂,一般人見了,大概不會有惡感,但是禹王絕之,孔子去之,箕子唏之。聖人所見,不但是眼前的事物,還有由這些事物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看見任何現象,皆有異乎常情的感覺,繼之便是果斷的行為,這是見幾而作的智能,記在經籍之中,永遠是國人的無價之寶,可以解決一切難題。
  
今去夏商周年代已遠,禹王箕子孔子皆不再世,然而酒色暴力,以及邪惡思想,就像肅殺的秋風,一陣一陣的由國外吹來,吹得有些人幾乎站不穩,凡是讀過經書的人,大有霜氣逼人之感,不能坐待堅冰之到至。
  
儒生報國,沒有奇術,只有鼓勵人多讀經書。現在世界各強國都在發展科學,其成績一日千里,而我們幾部儒經豈能與之抗衡。然而科學由有智者運用,才能為人造福,不由智者運用,則必為人肇禍,例如競造核子武器,便是使人共同毀滅。

詩書易禮等十三經,是智慧的寶藏,以此指導科學,必能專為人類造無窮的福祉,更能建立世間優良的秩序。所以,科學愈發展,經書愈重要,世風愈下,愈需讀經。這個道理不論外人相依與否,而我國人應有自信。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學要領,就是孔子所說的「依於仁」。研究國學,如果把仁撇開不講,便無異捨棄中華文化的特色,不能令人了解中華文化如何優異。講仁,首須研究仁字的意義,次須研究如何學作仁人,然後研究仁在人類生存發展中具有何種功能。以下便從這幾點試為簡要的論述。
  
禮記中庸記載,孔子對魯哀公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許氏說文依此解釋:「仁,親也,從人從二」。段氏引鄭康成註,以「人偶」釋仁。人偶就是二人,因為一人不能成偶,偶則相親,相關痛癢,所以仁字從人從二。人最親近的就是父母,所以親親為大。把親親之道推到社會,則社會便有仁風。

說文釋疑以為仁字代表天地人三才。仁字右邊的二畫即是天地,上一畫像天,下一畫像地,左旁立一個人,便是三才俱備的仁字。篆書仁元二字相同,所以易經乾坤彖辭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乾坤有元氣,所以好生萬物,人有仁心,便與天地同具好生之德,所以與天地配稱三才。綜合這兩種解釋,可知仁字有親親的意義,又有好生的意義。
  
親親與好生都是出於天性,應該人人俱備,但為世間惡習氣熏染,以及受了各種邪說的影響,遂致人與人之間往往不能相親,甚至互相殘害,這是不仁的結果。孔子教育即以啟發仁心為主旨。孔門的大弟子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面雖然各有所長,但共同的學科則是禮樂,而禮與樂都要依於仁。論語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所以孔子的弟子無一不學仁。

孔子教弟子學仁的方法因人而異,例如顏淵問仁,孔子教他「克己復禮」,仲弓問仁,孔子教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方法雖然不同,但孔子講過三句話,最為重要,論語述而:「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的話,句句真實。仁不遠,即在心中,一欲即得。這個欲字用得最神奇,學者果能把握這個欲字,便能不欲其它,一心在仁,誰說不是「斯仁至矣」呢?
  
人的欲望不用在正途,便用來造罪孽。金錢欲、權利欲、名位欲、食欲、色欲,詳細分析,無窮無盡。所欲的東西有限,貪欲的人多,於是發生爭奪,竊盜、詐欺、仇恨、殺害,種種的暴行愈演愈烈,一切毀滅性的殺人武器愈造愈精。這樣演變下去,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誰也不敢想像。

無論如何,以暴制暴,不是辦法,唯有啟發人人具有的仁心,才是根本之圖。孔子說:「茍志於仁矣,無惡也」。凡是仁心發現的人,絕對不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欲而造罪孽。不肯造罪孽的人多了,便能遏止暴行與毀滅性的武器,人類社會自然充滿祥和之氣,這是中華文化對世界人文應有的貢獻。
  
孔子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歸結在「道德仁藝」四個字中,仁在道德之下,當然不算是最高的境界,但如不發揮仁心,則聖賢之道不能相傳,道便不能存在人間。仁如果實的核仁,負有生生不已的使命,所以孔子教育以仁為本。世界人文不絕,則中華文化必得發揚,這是研究國學者應有的信心。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成王時,有一個殷朝所遺的奄國,反叛周朝。成王出兵滅奄之後,命周公宣告多方諸侯,說明紂王無道,自取滅亡,而周王能行仁政,贏得人心,乃承天意,代殷為王,凡有不服王命者,當受天罰。這就是書經中題名「多方」的一篇經文,以史學家言,這是周代的一份歷史資料,但以經學者言,其中有兩句話,對於學道非常有研究價值,此即:「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

聖狂二字,據蔡沈尚書集傳解釋,聖是通明,狂是昏愚。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引中論法象篇,以及法象篇所引尚書大傳鄭註,以心思通明為聖,以倨慢為狂。「通明」即能通達明白一切事理,了無障礙。例如堯舜,既能治天下,又能讓天下,讓又讓得其人。反之,不通明,則不能明白事理,便是錯愚,愈昏愚,愈不謙恭,所以待人倨慢。商書「西伯戡黎」記載,祖伊奔告紂王:「今我民,罔弗欲喪。」誎其改惡。紂竟回答:「我生不有命在天?」意謂他的生命有天保護,不虞喪亡。這就是十足的狂妄。

尚書孔傳說:「惟聖人無念於善則為狂人,惟狂人能念於善則為聖人。言桀紂非實狂愚,以不念善,故滅亡。」這是解釋人人可以作狂作聖的道理。雖然就事實論,堯舜絕不「罔念」,桀紂終未「克念」,所以,聖是聖,狂是狂,聖狂未嘗可以轉變。但這兩句經文中的兩個聖字和兩個狂字,應當分別研究。

「惟聖」是說聖人的性德,人人具有,如禮記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大學所說的明德。「作聖」則是經過修道而成的聖人。「惟狂」是說潛在人心的昏愚。「作狂」則是由昏愚而積惡難反的狂人。所以,作聖如堯舜,當然不會罔念作狂,而已做了狂人者,例如桀紂,其不克念作聖,自是情勢所趨,無怪其然。至於普通人,因其心中同具性德與昏愚,是故罔念即能作狂,克念即能作聖。

性德是一大光明體,但普通人為昏愚所蔽,不起照明之用。大學所說的「格物」,漢儒訓「格」為「至」,物至則蒙蔽性德,故致昏愚。如果不念性德,任由昏愚蒙蔽,作惡不改,終必作狂。如從經典學習克念,破除昏愚,發明性德,便是學道。昏愚破盡,性德圓明,那就修成了通明的的聖人。既然通明,則能照明宇宙人生一切情況,不惑不憂不懼,或為一代仁王,或為萬世師表,無一不是替世間造福。

中華文化特色即在闡明人人可以學作聖人,如果不學作聖,則講中華文化便無特殊意義。學聖的方法不一,此處是用「克念」的方法。人的念頭非常雜亂,好像猴子一樣,到處亂攀,不能安定,這樣何能入道?必須如虞書大禹謨所說的「念茲在茲」,把念頭繫在一處,才能破昏愚顯性德。

念茲在茲的「茲」字,經文原意是禹勸舜念臯陶之功,如用在修道方面,那就是念性德,但念性德不如念已成的聖人,這樣更有效果。孔子夢中猶見周公,即是念聖人的工夫。聖人都是完善的人,念聖人同時要存利益人群的善念,作利益人群的善事,方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以學作聖人必自學作善人始。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學問要以道德做基礎,才能為人造福。沒有道德,則愈有學問愈能害人。講道德,便離不開儒家所重視的仁。孔子曾說:「茍志於仁矣,無惡也」。就儒學原理說,每一個人都有仁心,只因染於惡習氣,仁便為之隱藏,而無作用,所以要「志於仁」。志於仁是把心放在仁上,然後作一切事情都是仁事,而非惡事,所以「無惡也」。然而人的習氣不同,志仁的心理便不一致。論語里仁篇,「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另在禮記表記裏,孔子又加以「畏罪者強仁」。這三種心理都值得學仁者研究。

畏罪者強仁,是怕因為不仁而犯罪,便勉強的實行仁道。例如孝弟是仁的根本,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兄長,便是不仁。在家庭養成不孝不弟的性格,到社會便好犯上作亂。這都是罪惡,應受國法或輿論制裁,更可畏的是要接受天譴。假使有逆子為恐觸犯這些罪惡,不得不行孝弟之道。既能孝弟,即是行仁,但因出於勉強,所以是強仁。

知者利仁,是為利益而行仁。有智者知道行仁有好處,不行仁有壞處,權衡利害,然後選擇行仁的一途。孟子離婁篇曾引孔子的話:「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孟子又舉歷史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以後,中外歷史也都可以證明,沒有殘暴不仁的政權能以維持長久,也沒有為民愛護的政府而不實行仁政。再就個人說,仁者壽,不仁不保四體。修道以仁才能成道,不仁不能入道。智者辨明仁與不仁的利害得失以後,決心行仁,即為利仁。

仁者安仁,是安於行仁。這是天賦淳厚的仁人,既不是有所畏懼,也不是有所企圖,而是一想到作惡便為覺得心裡不安,必須凡事合乎仁,才感心安理得。堯帝到各方巡狩,看見有一人饑寒,便自責未照顧到這一個人,一定要救濟。舜帝少年時在惡劣的家庭中,遭遇各種的陷害,仍然孝順他的父親、後母,以及友愛他那兇惡的弟弟。這都是安仁的例子。

安仁的仁者,學仁已成,心心念念無不是仁,所以待人接物自然流露仁慈。利仁的智者,學仁未成,但惡習氣已蒙不住仁心,所以有辨別利害的能力。強仁的畏罪者,尚不了解仁的意義,但因處在善惡分明的時代環境裏,加上自己有畏罪的長處,所以也能激發其潛在的仁心。

後世儒生不能以仁者自許,孔子的弟子都學仁,常有人問,某弟子「仁乎?」孔子總是答以「不知其仁」。可見「仁者」不能隨便稱呼。至於畏罪者,也要看時代而論,如果在善惡不分的時代環境裏,忤逆、殺人、搶劫、奸淫,各種罪惡不為一般人所惡所恥,反而學得很有趣味,這樣誰能知道畏罪呢?可是做一個畏罪者也有條件限制。孔子是「聖之時者也」,學儒當然要認識時代,不受時代困惑,以孔子的言行為準,辨明什麼是有利於人,什麼是有害於人,擇善固執,己立立人,如此學仁才算穩妥。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國文化最重要的是一個道字,道是一切學問的根本,所以孔子說[志於道]。道字的意義,可以禮記中庸裡的一句話來解釋。中庸說:[率性之謂道]。性的真義,非到聖人地位不能了解,一般人研究儒經,只能略知性是人人本然具有的本性,性是一切智仁勇的總源,但是人人不能自知。不自知,便不能發揮作用,因此,可貴的就是道,儒家所講的道就是要明了這本性。無論甚麼人,只要他明了本性,加以篤實的修行,他就能成為聖人。率性的率字,依鄭康成註,當循字講。循是依順的意思,率性就是依順本性而不違背。

學道能學到不違本性,那就是有道之人了。然而學道的人多,率性的人太少,原因就是一個情字在作祟。人的情感種類繁雜,禮記禮運篇略說七種,即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以這七種包括一切人情,中庸則簡化為喜怒哀樂四種.無論那一種情,一經發動,如果不能節制,都能令人違背本性,喪天害理。而且這些情感都不是學來的,所以禮運說是[弗學而能]。

孔子通達人情,知道率性不是易事,因此教人調理情感,使達中和之境,然後便能率性。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雖是中和的境界,但也不容易造詣。孔門弟子學道,以顏子的成績最優,顏子不遷怒,尚不能不發怒,可見中和的[中]字也非常難學。

因為無論何人,不能不與環境接觸,一觸便生情感,即使在夢中,仍與夢境接觸,而發喜怒哀樂之情,所以,不發喜怒諸種情感,談何容易。顏子所以高明,就在他剛發怒時,即能警覺,不使其遷流不息,這已超過了[發而皆中節]的修養,要有了不起的工夫才能辦得到,一般人不知道要學到甚麼時候才能如此,但能先求發而中節,不斷的練習,自然能以希賢希聖。

普通人說話,習慣於把性情兩個字合為一個名詞。研究固有文化,才知道性是性,情是情,而且講明背情率性的道理,令人自覺,不必向外妄求。把這樣的道理化導人群,自能幫助人群發覺人性尊嚴,肯定真正的自我,消除一切愚昧的禍害,共造人間一團中和之氣,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便可由此實現。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我們保有這樣優美的文化,沒有理由不求發揚光大,貢獻世界人文。而欲發揚光大,必須自己切實的修道。唯有以道成就自己,方能成就他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古聖先賢以至德垂憲萬世。在上古時代,有三位非常著名的帝王:堯、舜、禹,他們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舉薦登上帝位。這其中,大舜因“至孝”而感動天地,被堯帝選中為繼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為歷代孝行故事之首。

堯帝十六歲稱帝治理天下,到八十六歲時,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繼承帝位。於是他徵求群臣的意見,沒想到眾位大臣異口同聲地向他推薦一個鄉下人——舜,因為舜是一個著名的孝子。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把孝行放在德行的首位,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必定會愛護天下的百姓。

舜即位之後國號為“虞”,歷史上稱他為“虞舜”。

虞舜,本姓姚,名重華。父親叫“瞽叟” ,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人,很頑固,對舜相當不好。舜的母親叫“握登”,非常賢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父親再娶。後母是一個沒有婦德之人。生了弟弟“象”以後,父親偏愛後母和弟弟,三個人經常聯合起來欺負舜。

舜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即使在父親、後母和弟弟都將他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的情形下,他仍然能恭敬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他希望竭盡全力來使家庭溫馨和睦,與他們共享天倫之樂。雖然這其中經歷了種種的艱辛曲折,但他終其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

小時候,他受到父母的責難,心中所想的第一個念頭是:“一定是我哪裏做得不好,才會讓他們生氣!”於是他便更加細心地檢省自己的言行,想辦法讓父母歡喜。如果受到弟弟無理的刁難,他不僅不因此惱怒,反而認為是自己沒有做出好榜樣,才讓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他經常深切地自責,有時甚至跑到田間號啕大哭,自問為什麼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得到父母的歡喜。人們看到他小小年紀就能如此懂事孝順,沒有不深為感動的。

舜一片真誠的孝心,不僅感動鄰里,甚至感動了天地萬物。他曾在歷山這個地方耕種,與山石草木、鳥獸蟲魚相處得非常和諧,動物們都紛紛過來給他幫忙。溫馴善良的大象,來到田間幫他耕田;嬌小敏捷的鳥兒,成群結隊,吱吱喳喳地幫他除草。人們為之驚訝、感佩,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即便如此,舜仍是那樣恭順和謙卑,他的孝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讚美和傳頌。不久,全國各地都知道了舜是一位大孝子。

那時候堯帝正為傳位的事情操心,聽到四方大臣的舉薦,知道舜淳樸寬厚、謙虛謹慎。但惟有德才兼備的人才能治理天下,堯帝便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並讓九個兒子來輔佐他。希望由兩個女兒來觀察、考驗他對內的行持;由九個兒子來考驗他對外立身處事的能力。

娥皇和女英,明理賢惠,侍奉公婆至孝,操持家務農事也井然有序,不僅是舜的得力助手,也成全了舜始終不渝的孝心。有一次,瞽叟讓舜上房修補屋頂。舜上去之後,想不到瞽叟就在下面放火。當大火熊熊往上燃燒,就在萬分危險之時,只見舜兩手各撐著一個大的竹笠,像大鵬鳥一樣從房上從容不迫地跳下來,原來聰慧的娥皇和女英早已為他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又有一次,舜的父母又用其他方法來謀害他,想把他灌醉後殺害。可是他的兩個妻子事前就給他先服藥,讓舜即使終日飲酒也不能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還有一次,瞽叟命舜鑿井。舜鑿到井的深處,瞽叟和象想把舜埋在井裏,就從上面往井裏拼命倒土,以為這樣舜就永遠回不來了。沒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早已在井的半腰鑿了一個通道,從容地又躲過一劫。當象得意地以為舜的財產都歸他所有時,猛然見到舜走了進來,大吃一驚,慌忙掩飾了一番,但舜並未露出憤怒的臉色,仍舊若無其事。此後侍奉父母,對待弟弟,反而越加謹慎了。

舜初到歷山耕種的時候,當地的農夫經常為了田地互相爭奪。舜便率先禮讓他人,尊老愛幼,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眾人。果然,一年之後,這些農夫都大受感動,再也不互相爭田爭地了。

他曾到雷澤這個地方打魚。在這兒,年輕力壯的人經常佔據較好的位置,孤寡老弱的人就沒辦法打到魚。舜看到這種情形,率先以身作則,把水深魚多的地方讓給老人家,自己則到淺灘去打魚。由於一片真誠,沒有絲毫勉強,令眾人大為慚愧和感動,所以短短的一年內,大家都互相禮讓於老人。

舜還曾經到過一個叫陶河的地方,此地土壤質量不佳,出產的陶器粗劣。令人驚訝的是,舜在此地治理一年後,連陶土的質量都變好了,所做出來的器皿相當優良。大家一致認為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結果。後來,只要他所居之處,來者甚眾,一年即成村落,二年成為縣邑,三年就成為大城市。亦即是史上所稱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堯帝得知舜的德行後,更加讚賞。於是進一步考驗他種種的能力,舜也毫不畏懼接受了諸多艱難的考驗。一次,堯帝讓舜進入山林川澤,考驗他的應變能力,雖遇暴風雷雨,然而舜憑著智慧與毅力,安然無恙地回歸,他的勇敢鎮定,使堯帝堅信舜的德行與能力足以治理天下。

舜歷經種種考驗之後,堯帝還是並未馬上將王位傳給他,而是讓他處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攝政八年,二十八年之後才正式把王位傳給舜。足見古代的帝王對於王位的繼承,確實是用心良苦,絲毫不敢大意。假如不能以仁治世,以德治國,國家就難以長治久安。

當舜繼承王位時,並不感到特別的歡喜,反而傷感地說:“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歡我,我作為天子、帝王又有什麼用?”他的這一片至德的孝行,瀝血丹心,莫不令聞者感同身受,繼而潸然淚下!皇天不負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終於感化了他的父母,還有弟弟象。

《孟子》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舜能做到孝順,我們也能。因為我們天性中都有一顆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愛心。假如我們能以舜為榜樣,真正盡到“孝親順親”的本分,深信必能締造幸福美滿的家庭。繼而再將“孝”擴大到我們周遭所有的人、事、物,任何的衝突對立都會冰釋消融。這至孝的大愛孕育出的是互敬互愛、和睦共處的和諧社會。

願我們都能以身作則,相互勉勵,做一個真正的孝子。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仲由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從小家境貧寒,非常節儉。經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家裏沒有米,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到很遠很遠的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背著米趕回家裏,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也許現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兩次。可是一年四季經常如此,就極其不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氣非常寒冷,仲由頂著鵝毛大雪,踏著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放在嘴邊暖暖,然後繼續趕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停下來歇息一會,只為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裏,寧願淋濕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刮風就更不在話下。

如此的艱辛,持之以恆,實在是極其不容易。

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每年給的俸祿非常多。所吃的飯菜很豐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斷。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的感嘆。因為他的父母已經不在了。他是多麼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經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負米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

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孝無貴賤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為時已晚。但願我們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孝養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第十章》

人對於周圍的事物會有自己的評判標準,人就是通過這種主觀的思索來改造世界。但人的思想所能發揮的作用有很大侷限性,所以我們難免會犯錯誤,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我們為此懊悔、痛苦。

我們常常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也會有“力有餘而心不足”的體會。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和肉體經常處於分離的狀態,無法達到合二為一的境界。理想和現實總有很遠的距離,而且思想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常常會變得不堪一擊。理想和現實常相分離的狀態,常常會令我們痛苦、無奈而又徬徨。

人之所以會有痛苦和懊悔,是因為人有七情六欲。當我們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迷惘和失落,而其他生物則不同,它們的身體和心理是合一的,它們不具備完整的心理精神體系,不能獨立思考,也無法進行意識判斷,他們對任何事物都不會敏感,因而也不會感到失落或痛苦。

我們常用“庸人自擾”來形容無端痛苦和煩惱的人,因為平庸,所以才會無端地痛苦。在現實生活中,不被凡事困擾的只有兩種人,一是聖人,一是嬰孩。嬰孩不諳世事,萬事皆清,不知何物,不知何事,不去思考,一切順應人的自然本性,自然不會有煩惱和痛苦,他的靈魂和肉體是合二為一的。聖人不是天生的,他也必然經過了庸人的階段,他感受過痛苦和煩惱的滋味,他不想讓自己再度痛苦,他明智地選擇了和大道同步:做到了靈魂和肉體和諧統一,做到了不受知識的侷限而透悟真理。

“專氣致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氣凝聚起來。如果我們能夠聚集體內精氣而長久保持嬰兒般的柔軟體態,就能長盛不衰。我們必須經過心靈的活動才能達到精神和元氣相合,心靈就像一面鏡子,宇宙萬象通過此鏡盡覽無餘,鏡面必須經常擦洗,去掉污垢才能明察世間百態。

作為統治者治理國家也是如此,要像嬰兒一樣無欲無為,順應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為的因素,要順應自然規律,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理效果。

李泌在唐代中後期政壇上,是一位頗有名氣的人物,他歷仕玄宗、肅宗、德宗四代皇帝,在朝野中外很有影響。

唐德宗時,他擔任宰相,西北的少數民族回紇族出於對他的信任,要求與唐朝講和,結為婚姻,這可給李泌出個難題,從安定國家的大局考慮,李泌是主張同回紇恢復友好關係的;可德宗皇帝因早年在回紇人那裏受過羞辱,對回紇懷有深仇大恨,堅決拒絕。事情僵在那裏。正巧在這時,駐守西北邊防的將領向朝廷發來告急文書,要求給邊防軍補充軍馬,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空虛得沒有這個力量了,唐德宗一籌莫展。

李泌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時機,便對德宗說:“陛下如果採用我的主張,幾年之後,馬的價錢會比現在低十倍!”德宗忙問什麼主張,他不直接回答,先說:“只有陛下出以至公無私之心,為了江山社稷,屈己從人,我才敢說。”德宗說:“你怎麼對我還不放心!有什麼主張就快說吧!”李泌這才說:“臣請陛下與回紇講和。”德宗嚴厲地拒絕了這個要求。德宗說:“你別的什麼主張我都能接受,只有回紇這事,你再也別提,只要我活著,我絕不會同他們講和,我死了之後,子孫後代怎麼處理,那是他們的事了!”

李泌知道,好記仇的德宗皇帝是不會輕易被說服的,如果操之過急,言之過激,不只辦不成事情,還會招致皇帝的反感,給自己帶來災禍。他便採取了逐漸滲透的辦法,在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經過多達十五次的陳述利害的談話,才算將德宗皇帝說通。

李泌又出面向回紇族的首領作工作,使他們答應了唐朝的五條件,並對唐朝皇帝稱兒稱臣。這樣一來,唐德宗既擺脫了困境,又挽回了面子,十分高興,唐朝與回紇的關係終於得到和解,這完全是由李泌歷經艱苦努力,一手促成的。唐德宗不解地問李泌,“回紇人為什麼這樣聽你的話?”

一個輕浮的人,必然會大誇自己如何聲威顯赫,令異族人畏服,顯示出自己比皇帝更高明,這樣一來必然會遭到皇帝的猜疑和不滿,李泌卻是一個極富政治經驗的人,他對自己一字不提,只是恭敬地說:“這全都仰仗陛下的威靈,我哪有這麼大的力量!”聽了這樣的話,德宗很高興,對李泌更加寵信。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子提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文化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仁,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以仁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懷,經過現代改造,可以轉化為現代人文精神。義,與仁並用為道德的代表:“仁至義盡”。義成為一種人生觀、人生價值觀,義是人生的責任和奉獻,至今仍是中國人崇高道德的表現。禮,與仁互為表裡,仁是禮的內在精神,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從狹義說,作為待人接物的表現,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這些已經成為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種表徵和直觀展現。“禮之用,和為貴”,其價值取向為“和諧”。智,從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學智慧,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和統一起來。信,是做人的根本,是興業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講信義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價值標準和基本美德。仁、義、禮、智、信被稱五常,是封建社會中人們的行為規範,它是指導人們舉止行為的常理。

“仁”,是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尚書》中說:“克寬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說當年商湯用寬恕仁愛之德,明信於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義是“親人”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親,仁也”,又說:“仁,親也”。這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氏族親人之間要“親愛”,這種“仁愛”之情,僅僅侷限於家族親屬之間。隨著歷史演變,“仁”的涵義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由“親人”發展到了“愛人”。老子說:“與,善仁”。其意思是與人交往要友愛、真誠、無私。孔子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裏“仁”已成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為了維護“仁”,可以“殺身”,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見,在“仁”的情感範圍由家族擴展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第一要素。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這裏講的“義”,主要是指一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氣節。羊在我們生活中,從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國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時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與魚構成了“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羊和魚都是最鮮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國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個“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來構造的,這反映了人們對羊所具備的美好境界的追求,並把這種境界作為國人應該追求的品行,作為應該提倡的道德。《說文解字》把“義”同“美”和“善”聯繫起來解釋,“美”和“善”是“羊”字頭,“義”也是羊字頭。所以,義、美、善是同義的。古人強調“義氣”,就是指這種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的氣節。孔子極為推崇“仁”德,提倡“殺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義”德,說要“捨生取義”。“殺身”和“捨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說明孟子是把“義”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認識的。我們講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簡化成“仁義道德”,可見,在這五大要素裡最重要的是“仁”和“義”兩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兩大要素。古人云:“仁則榮,不仁則辱”,“由義為榮,背義為辱”,說明中國傳統道德的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義”作為主要標準的。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即“禮儀之規”。“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習俗和儀式。《禮記.表記》中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指的就是一種儀式、一種習俗,當時還沒有把“禮”作為一種道德規範、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確和倡導。隨著社會進一步發展,關於“禮”的認識和理解也有了新的變化。《禮記.表記》寫道:“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這說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遠之,開始遠離它,並且“制禮作樂”,逐步把這些禮儀加以規範,對在哪種情況下實行什麼樣的禮節、舉行什麼樣的禮儀、講究什麼樣的禮貌進行了具體規範,提倡以“禮樂”治天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又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將“禮”作為道德準則加以提倡。我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的詩句,意思就是說:看那老鼠還有一張臉皮,做人豈能無禮儀;如果一個人沒有禮儀,不去死還幹什麼?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復禮為仁”,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克制自己不正當的欲望、衝動的情緒和不正確的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聽、言、行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尊重、加以規範、加以倡導。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禮儀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理念,把“禮”放在道德規範之首,表明“禮”已由原來的一種習俗和儀式逐步規範為一種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昇華為治國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國人向來把“禮”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禮儀之邦表明我們是文明的,不講禮儀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見,“禮”在中華傳統美德中佔有著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己識人這樣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智”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裏。孔子常說:“君子道有三:仁者不憂,智者不慮,勇者不懼。”《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論語》中的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講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是智慧之舉。這裏講的“是知也”就是指“這才是智慧、這才是聰明、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繼承和發展唐堯、禹舜、商湯等關於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是非、認識善惡的聰穎、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智”作為一種道德要求在道德規範中的地位,使之成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的道德概念和價值取向,成為對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信”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要誠實和守信,同時也反映出人們對某一個事物、某一種理念認識上的堅定可靠,反映出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缺乏堅定可靠和相互信賴這種基礎,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上也難以實現誠實和守信。關於“信”,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認識了它,並且積極地加以提倡。歷代賢人聖哲關於“信”的強調不絕於書,甚至包括像《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一些古典文學名著裡,也都強調“信”的道德理念,都有關於“信”的人性詮釋和故事描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記載:“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說統治者有“信”,是立國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老子說:“言,善信”。其意即說話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為規範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點。孟子則把誠信看作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的闡述,即是其證。《貞觀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徵說:“德禮誠信,國之大綱”,把“信”作為治國之大綱加以強調。《舊唐書》寫道:“君之所保,惟在於誠信”。《尚書》寫道:“信用昭明於天下”。《詩經》裏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語叫“信誓旦旦”。像這種對“信”的認識、對“信”的提倡、對“信”的崇拜,從古至今像存活於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說明“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歷來被人們所肯定、所推廣。

我們應如何看待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仁、義、禮、智、信”五大基本要素呢?從五大要素的關係看,它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也可以說是道德大廈的支柱。從基本內涵來看,“仁”主要是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的情感,是世間萬物共生、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一種道德規範;“義”是超越自我、正視現實、仗義公道的做人態度;“禮”是建立人際關係、社會秩序的一種標準和規則;“智”是人認識自己、了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們交往和處事的道德準則。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是我們必須嚴格遵循的、最重要的五種社會道德規範。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各種組合的比較來看,“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應該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設中具有基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產生、發展的歷史來看,“仁、義、禮、智、信”在中華民族道德建設的長河中具有本源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的龐大體系來看,“仁、義、禮、智、信”具有主導地位。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廣泛性、深遠性影響來看,“仁、義、禮、智、信”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期的魯國,孔子有個的弟子叫閔子騫。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去世了。父親娶了後妻,後妻又連續生了兩個弟弟。人都有私心,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後母對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別。後母平時對子騫很不好。嚴冬,後母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穿著保暖的絲絮做的棉衣,兩個小孩子就算是在戶外玩耍也感覺不到冷。可憐的子騫卻裹在件單薄的蘆花做成的衣服裡。數九寒天,寒風刺骨,子騫經常被凍得四肢僵硬、臉色發紫。就是在這種極大的差別中,子騫也從來沒有一點怨言。假如今天是我們,在這樣的家庭生活中,是不是能夠承受?是不是有勇氣繼續生活下去?可是子騫一點也不怨恨他的後母。

在一個嚴寒的冬天,子騫的父親外出辦事,要子騫駕車。冰天雪地,子騫身上蘆葦做的衣服哪裏能抵擋住冬天的嚴寒!雙手被凍僵了,嘴唇凍紫了。一陣寒風吹過,子騫劇烈抖動的身體實在沒法抓緊韁繩,一失手,韁繩脫落了,這樣就引起了馬車很大的震動。因為子騫駕車的技術一向很好,今天卻大失水準。坐在後面的父親身體猛晃,就非常生氣地抽了他一鞭子,衣服破了,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頓時臉色大變,眼睛濕潤:原來,子騫的“棉衣”裏全都是一絲絲的蘆葦絮,沒有一片絲絮的影子!這樣寒冷的天氣,怎麼能忍受得了呢。

讓孩子在三九天裏凍成這樣,遭這樣的罪,是自己沒有盡到作父親的責任啊!沒想到同床共枕的妻子竟然這樣品行惡劣,對繼子如此狠毒。子騫的父親當即決定把妻子趕出門去。子騫聽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含淚抱著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就是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的時候,家裏的三個孩子就都要受凍挨餓了。他的這番話使父親非常感動,於是就不再趕他的後母了。看到閔子騫一點都不懷恨於心,後母深受感動,她對自己的行為深感後悔,從此也把子騫當成和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疼愛。

在當時,如果子騫的父親一怒之下把後妻趕走了,那麼可以說,這個家庭從此以後就天倫不再,妻離子散,這是何等的悲慘。可是因為有這樣一位孝子子騫,才使整個家庭結局為之轉變,避免了淪落到如此悲慘境地。而造就這種轉變的力量只在我們一念之間,這一念就是純潔之孝,也就是每一個人心目當中都有的自性的純孝。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子騫一番挽留後母的話,非常的淒涼,非常的懇切,又非常的悲湣,完全是肺腑之言,連鐵石心腸的人聽後,都為之聲淚俱下,他的天性是何等的孝敬、純潔,何等的淳厚、善良。這句話流傳千古,讓後代的人都不禁讚美閔子騫的孝心孝行。如果我們也是生長在類似的家庭環境當中,我們也應該要懂得與後母好好地相處。如果能向子騫學習,相信在家庭生活當中,一定可以免去許多的誤會、許多的爭執和許多的不愉快。人都有孝心、孝行,天下不會有人心腸像鐵石一樣,只要我們肯用心,發自內心對父母孝順奉養,父母再怎麼不好,也都會有感悟的一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仁義禮智信”概括代表了儒家思想處理人際關係的精髓。

“仁”:仁者,人二也。指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仁者愛人”,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愛人者,施於人”,也就是說愛別人,就要幫助別人,為別人做好事,這樣就是仁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將人心比自心,自己不喜歡的,厭惡的東西,自己也就不要對別人實施,比如你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壞話,那麼自己就不要說別人的壞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對待別人的長輩尊敬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長輩一樣,對待別人的孩子的照顧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樣尊老愛幼的人才是仁者。“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既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所以“仁”很重要。

“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義,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述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也就是說,講究“義”的是君子,而一心追求利的是小人,現代社會是君子多,還是小人多哪?如果講“義”,大概三聚氰胺也就不至於發生了。《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意思是: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捨棄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捨棄生命而取義。”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就是這麼來的。

“禮”: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敬他人即為有禮。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的身份和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禮。禮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歷代冠、婚、喪、祭、鄉飲等禮,都是按照當事人的爵位、品級、有官、無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對於所用衣飾器物以及儀式都有繁瑣的規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婦、兄弟之禮各不相同。夜晚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問安,出門必面告,回來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門的中央,不蓄私財,是人子之禮。只有通過不同的禮,才能確定家族內和社會上各種人的身份和行為,使人人各盡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便是此意。其實也就是傳承至今的公共關係禮儀。

“智”: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還有說智即“知”高於天(日)。古時智寫成知,也就是說,知者為智。知有知行,知己,知人,進而知地知天,天為大道,自然之力,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是知之大成。所以,將知置於天(日)上,是與小知(慧)相區別。以示真正的大智者,應懂得天理運行之道,要有觀天下而自處的平淡,要有行宇宙而不枉的風範。所以,知高於天,是一個境界,智的境界。其實這也就是提倡君子應博學的意思。

“信”何謂信?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信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偽。“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意思是說:我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看看自己替別人做事和出謀劃策是不是忠誠,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用,做到誠實守信用,才能對別人有個交待。

對於“仁義禮智信”孔子有個概括: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是:對人寬厚愛心,是仁;為人正派,愛憎分明,是義;待人彬彬有禮,行為端莊,是禮;處事果斷周密,是智;做人誠實穩重講信譽,是信。按照這”五常“去做,就可以成為正人君子;反之,則可能成為遭人唾罵的壞人。由此看來,“五常”雖是封建社會人們的行為規範,但至今仍有積極的意義。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齊魯名士孔子說:“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也中夫四德者矣哉!”

被孔子譽為“四德”之人的曾參,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心中的聖人。

被後世尊稱為中國歷史上五大聖人的“至聖孔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都誕生在齊魯大地上,他們共同開創了影響中國和人類文化歷史進程的儒家思想。在嘉祥縣曾子廟前門坊上,至今保留著兩塊匾額——“一貫心傳”、“三省自治”,記載著曾子這位孔子學說的主要傳播者的貢獻。唐韓愈在《送王塤序》中說:“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焉皆得其性所近。其後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末益分。惟孟軻師子思,而子思之學蓋出曾子。”在“孔子、曾子、子思、孟子”這個儒學傳承脈絡中,曾子是承上啟下的人物。

少年勤學師從孔子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生於公元前505年,死於公元前435年。他出身沒落貴族家庭,少年就參加農業勞動。曾子的父親曾皙,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曾子十七歲那年,曾皙認為曾子需要進一步深造,便決定帶兒子求師孔子。於是,曾子從魯國南武城出發,經陳國到楚國追上孔子,成為孔子的學生。孔子對曾子的第一印象是“參也魯”,也就是說曾子比較質樸、憨厚。

曾子學習的最大特點是勤學好問。他說:“君子要珍惜時間用於學習,有適宜的時間就要學習,對疑難問題不迴避,容易的問題也不放過。”每次在孔子身旁,曾子必然提出問題,凡是吉、凶、軍、國的禮儀,常規和權變的方法,沒有不問個究竟的。《禮記》中有篇《曾子問》,記述曾子一次向孔子請教就達四十多問。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他把學業與自身修養緊密結合起來。他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孔子認為曾子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所以特別注重傳授學業於他。有一天,孔子說:“有一種最高的關鍵的道德,用來治理天下,你知道嗎?”接著把孝道系統地講授給他,傳授的內容記錄在《孝經》上。又有一天,孔子閒坐著,曾子陪著他,孔子又把治國的方略傳授給他,傳授的內容記錄在《大戴禮記.主言》裏。禮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孔子也對他進行了耐心的傳授,傳授的內容記錄在《禮記.曾子問》裏。這種多次的單獨傳授,不能不說是孔子對曾子的特別關照和信任。

設教講學堪為師表,曾子一生從事的主要事業是講學,他最遲在二十三四歲就開始設教講學,幾位主要弟子公明儀、陽膚、樂正子春、沈猶行都是南武城人,可見,曾子首先設教的地點就是其家鄉南武城。起初曾子設教於自己家中,後來學生增多,就搬入大戶人家。曾子三十八歲時,受武城大夫所聘,設教於武城。曾子三十九歲時,離開武城進入越國講學。現郯城縣西北六十里有磨山,相傳曾子曾在那裏授徒。曾子四十歲時來到衛國,一待就是十多年。曾子在衛國不僅教學,還發表了一系列言論,並且繼續加強修養,堅守道義。他曾說:“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我趕不上。但是,他有他的財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道義,我有什麼感到不足的呢?”

曾子在他六十一歲時,從衛國回到家鄉南武城,繼續設教講學。曾子教授學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原原本本地傳授孔子的教導。例如,一次曾子對他的學生子襄講什麼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話,他說:“你喜歡勇敢嗎?我曾聽孔子說過什麼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對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自己一方,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曾子教授學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注意教學相長。《說苑.反質》記載著這樣一件事:公明宣跟著曾子上學,三年不曾讀書。曾子說:“你當我的學生,三年不學習,為什麼呢?”公明宣說:“哪裏敢不學習呢?我見先生在房內,父母在,呼喊的聲音不曾讓狗、馬聽到,我喜歡這一點,學習了但還沒做到。我見先生接待賓客,恭敬節儉卻不鬆懈怠慢,我喜歡這一點,學習了但還沒有做到。我見先生在庭院,嚴格對待下人卻不詆毀傷害他們,我喜歡這一點,學習了但還沒做到。我喜歡這三點,向您學習了但還沒做到,我怎敢做您的學生而不學習呢?”曾子離開坐席道歉說:“我不如你,你是在學習啊!”

曾子教授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教育。曾子的學生有人將要到晉國去,對曾子說:“晉國沒有我熟悉的人。”曾子說:“為什麼要有熟悉的人呢?去吧。有熟悉的人稱他為朋友,沒有熟悉的人就去做他的客人。君子堅持仁愛,成就德行,先做後說,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知道加強學習修養,那麼就是你的親人,有誰願意親近你呢!”

由於曾子教育得法,教育成果顯著,在他三十多歲時就有學生七十多人,最終有多少學生已無從統計。他的學生中有成就者不乏其人,最著名的有子思、樂正子春、公明儀、吳起等人。

著書立說得正以終《顏氏家訓.勉學篇》說:“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這裏的“學”,應該是研究學問、著書立說的意思。曾子晚年考慮靠什麼傳播孔子思想的問題,於是他組織學生在他的指導下編寫書籍。他們首先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輯錄起來,最後以子思為主編輯成《論語》。同時曾子認為自己也應有書,於是在樂正子春等學生協助下開始編寫《曾子》一書,最後由樂正子春等定稿。他們還一起編寫了《孝經》、《大學》、《主言》等書和篇章。

曾子在重病中,仍念念不忘教育學生,教育兒子。《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記載,曾子的病情越來越重了,他對學生、兒子說:“君子尊重知識,就能夠使德行高超明達;把知識運用於實踐就能夠使事業寬廣宏偉。德行的高超明達,事業的寬廣宏偉,不取決於別的,取決於意志的加強罷了。與君子交往,芳香就好像進了存放蘭芷的房間,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香味了,這是與它同化了啊;與沒有德行的人交往,腥臭就像走進存放魚蝦的地方,時間長了就聞不到它的臭味了,這同樣是與它同化了啊。因此,君子要慎重地選擇他去成就事業的地方。”

曾子有兒子曾元、曾申、曾華,孫子曾西,都以賢達聞名。《說苑.雜言》中說:“孔子家的孩子不懂得罵人,曾子家的孩子不懂得追求權位,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父母善於教養。”曾子十五世孫曾據,有功於西漢王朝,封關內侯,因恥事王莽,率族人南遷江西,曾氏族人在南方得到發展,後又遍佈全國,部分移居海外,成為名門望族,代代有賢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禮儀方面的知識。老子不但精通禮儀,並且發展出道家思想,想要讓一切事物回歸於原始的和諧狀態。當時,許多人知道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因為這樣才可以平息後續的紛爭。但是,一般人做得到嗎?孔子有不同的見解,認為還是要以真誠為主。

有人說:“以恩惠來回應怨恨,這樣如何?”孔子說:“那麼要以什麼來回應恩惠呢?應該以正直來回應怨恨,以恩惠來回應恩惠。”

譬如,張三對我不好,而我對他很好;那麼,李四對我好的話,我要怎麼對待他呢?如果我對二者都很好,那麼李四何必對我好呢?這裏的問題是:不公平。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這是公平,並且合乎人性的要求。但是,是否可以“以怨報怨”呢?你對我不仁,我就對你不義,可以嗎?

孔子認為,應該“以直報怨”。直是正直,包括真誠的心意與正當的手段。你對我不好,我可以訴諸法律或輿論,請求公正的回應,而不必惡言相向。換句話說,我們在社會上,不但對好人要真誠,對壞人也要真誠。所謂對壞人要真誠,就是要以合法而公正的方式,使他得到應有的懲罰,而切忌意氣用事,造成更深的怨恨。孔子的主張,合乎社會生活現狀的要求。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書.藝文誌》對於諸子的起源有過清楚的論述: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縱橫家者流,蓋出於行人之官;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不難看出,這些學派的起源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基本上都起源於官。這些官雖然各司其職,分工負責,但目的與功能都不外乎道德問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道德問題說到底就是個禮制問題。

孔子在當時適當地吸收了老子對禮制的一些見解,但又摒棄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極成分。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孔子加以吸收、改造和創新,早期的儒家學派終於誕生了。

但是,孔子創立儒家學派的具體過程也並不簡單,他的思想來源不只是老子一人。魯國的思想文化傳統對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在西周初期,魯國曾經是周公的長子伯禽的封國,同時也是殷遺民的主要聚居地。當伯禽東行就國的時候,曾將大量的典章帶往魯國,使魯國一開始就有了很高的文化基礎。特別是由於周公對周朝的卓越貢獻,在他去世之後,周王室特許魯國破格使用天子規格的禮樂。

《左傳》昭公二年有這樣的記載: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來見,禮也。觀書於周太史,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到了春秋時期,由於周王室的影響力日益萎縮,西周初年所建立的禮樂制度幾乎蕩然無存,但是,魯國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得以保存較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在這種特殊的文化環境中,孔子親眼目睹列國紛爭,越發感到西周那種以道德為本位、以天子為核心的典章制度、禮樂文物能給人以肅穆莊重的感染力,所以他對周的制度非常欣賞,認為“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儒家學派的創建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孔子在垂暮之年總結自已的思想進程時說:“吾十五而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見,孔子在年輕時就有了遠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學派的出現應該是孔子晚年的事情了。

孔子的的祖先是殷商的貴族,作為殷遺民在周初遷到了宋地。後來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繁衍生息後,在孔子產生時,他的家族已經沒落,但是因為有遺傳的因素,孔子身上還存留著殷遺民中儒者的氣息。而且,由於孔子少年喪父,家境淒涼,所以,早年不僅得到嚴格的生活鍛煉,而且也有機會繼承殷商遺民中儒者世代相傳的賤民職業,幫人主持喪葬禮儀。

早年的艱辛生活使孔子早熟起來,在十五歲左右,他就立志苦學,想用個人的奮鬥來改變當時自己的“小人儒”的地位。在三十歲之前他已經有了很豐富的古代典章、禮儀方面的知識,所以他說自己“三十而立”。

到了晚年,孔子最後回到了魯國,他除了偶爾對現實發表一些議論外,基本是只發言,不行動,他將精力主要用在了培養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在這個過程中,包括此前周遊列國時的收徒講學,最終使孔子學派日益壯大,“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終於開創了儒家學派。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讓是治國的根本。孔子認為,禮可以培養人的高雅風範,由彬彬有禮的人來治理國家,何愁不上行下效,做領導的以身作則,文明治國,百姓愛戴,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治理國家還有什麼困難?‘莊敬而不懂禮就會勞倦,謹慎而不懂禮就會畏縮,勇敢而不懂禮就會惑亂,直率而不懂禮就會尖刻。孔子一生推崇禮,莊敬、謹慎、勇敢、直率,雖是美德,弄得不好就會走向反面。居於上位的君子,以身作則,善待父母及親友,別人也不會冷漠無情了。

不懂就問就是禮:孔子進入太廟,每件事都要問個水落石出,由於孔子是大學問家,別人不能理解孔子為什麼要向人請教,指責他不懂禮,孔子說:“這正是禮呀!”由此孔子注入了“每事問”的新鮮內容。學問在於積累,不恥下問,每事問。學問,就是學與問的結合。

說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認為,工匠若要幹好他的工作,必須先要磨利他的斧頭、刀具等一套工具。裁縫要幹好本職工作,必須把工具準備的好好的,得心應手。治理好國家,也要先利其器,即更高層次的思想品德學業之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求仁:仁在平居謙恭當中,仁在做事認真當中,仁在和人交往忠誠當中。仁,不遠在天邊,就在你的周圍,你的眼前,就在於平平淡淡,日常生活當中。你追求仁,就從眼前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我們對於好多事情,好高鶩遠,不要忘了從眼前點滴事情做起。天底下的大道理,往往在雞毛蒜皮的小事瑣事當中。

被稱為“至聖先師”,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教導弟子們推崇禮、義、廉、恥。他的一生周遊列國、問禮從政,政治上失意,但在整理古代文獻和教育事業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孔子一生學無常師,先後向多人求教,學問淵博,門下弟子有三千人,賢人七十二人。他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可供後世借鑒,如“因材施教”,“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弟子們的談話記錄,充分體現了他的思想。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