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是綱‧四宜是目‧綱舉目張‧
一年四季春為首,五臟春季肝當令。故此,四時養生,要特別抓緊春天生發季節的肝臟養生。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既為四時之首,也是人體保健養生的一年之中重要起點。中醫典籍《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按照傳統中醫學的“天人相應”理論,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與人體變化是相對應的。
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所以,在春季養生,我們就要緊緊抓住以養肝為主線,春季養肝是綱,用適當的中醫養生方法,通過“四宜”來養肝、來保肝,綱舉目張,抓住春季養肝,維護和加強人本機體陰陽平衡,從而真正做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健壯目的。
一、注重做好春捂
春季養肝,關鍵是什麼?特別要注重防寒保暖。
天人相應的中醫理論,特別強調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人體要與變化相對應、相適應,否則就會患病的。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民間諺語,真切地道出了早春氣候乍暖還寒,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侵襲的特點。
元朝鄒鉉所撰《壽親養老新書》中說:“春季天氣漸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使人受寒。”《攝生消息論》說:“春季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薄衣,溫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所以,四時養生特別要順應氣候變化來防寒保暖,不使陽氣受遏。
歷來國人特別注重科學的防寒保暖方法,這樣有利於維護人體陽氣,能有效地抵禦寒邪的侵襲,預防春季呼吸道傳染病,以及防範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
二、注重做好調神
春季養肝,關鍵是什麼?特別要注重精神情緒調整。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五臟之中的肝臟是屬木,強調“陰中之少陽,通於春氣”。春季屬於春陽升發季節,肝臟喜條達疏泄而惡抑鬱,所以,春天保持精神愉悅、情緒樂觀十分重要。
現代科學證明,情緒非常重要。調攝好情志,駕馭和調控好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如果,你老是思慮過度,老是憂愁不解,就勢必會影響肝氣的疏泄條達,使體內的氣機升降運行失調,陰陽氣血臟腑功能紊亂,這樣就會導致疾病叢生。
特別,是那些素有精神疾病、肝病、高血壓等病患者,若不注意情志養生,極易引起舊病復發或加重。
所以,我們在春季之際,務必保持精神愉悅、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達到祛病強身的作用。
三、注重適當運動
春季養肝,關鍵是什麼?特別要注重適量運動。
現代科學證明,生命在運動。同樣,人體在春季更要注重適量運動。
唐朝王冰云:“春陽上升,氣潛發散,生育庶物,陳其姿態,故曰發陳也。”此言意思是說,春天,萬物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佈陳於大自然之中。相應於人體,則肝陽生發,氣血流通。此時,人體順應春氣,人必須寬身,適當運動。這樣,形體得以舒緩,氣血不致遏鬱,內部臟器各種機能才能運轉正常。
正如《內經》所說“夜臥早起,廣步於庭”。但是,切忌運動過量,以免汗出太多,傷及人身陽氣,有悖於“春夏養陽”之旨。
四、注重辛甘飲食
春季養肝,關鍵是什麼?特別要注重適量辛甘飲食。
春季,陽氣初生,不宜食酸。因為,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元朝丘處機所著《攝生消息論》中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增甘。”
春季,人們要適應氣候的變化,適宜進食一些辛甘發散之食品,以適應春季肝陽生發的特點。人們在飲食方面,注意到食用一些如蔥、生薑、韭菜、蒜苗等食品,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凡是辛味之品,都是有利於養春氣的食物。
我國著名的唐朝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就提倡,“二三月宜食韭”,這是非常富有科學道理的。
當然,春季人們還必須攝取足夠的維生素。比如塔菜、芥藍(甘藍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的新鮮蔬菜,它們不僅富含維生素C,還具有抗癌、抗病毒作用;比如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