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在我們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人們對於香的喜愛如同蝶之戀花、樹木向陽一般,是發自本性的自然流露。香是有靈性的,它是心靈的語言,無論性別、年齡與國籍的不同,對於香的喜愛卻是相同的。
在國際上有一種評論: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與它的人民使用香料的數量成正比,生活中對於香料的使用不僅是一種品味和修養,更是社會文明的象徵。
中華傳統香在華夏文明中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的發展融合了中醫學,道家養生學及煉丹術,佛醫學和儒家思想,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魅力:使其不僅成為芳香怡人之物,更發展為養生養性之藥,並形成了香藥同源的傳統。
對於香的使用更是遍佈到了宗教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千百年來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喜愛。而人們在對香熟悉的同時,又感到了陌生,為什麽用香,用什麽香,香有何益處,卻不甚了解。
一 、香與宗教
在幾大宗教形成之前,人類已經開始使用香料,民間廣泛採用香料來增香除臭、驅蟲避穢、防治疾病、祭祀天地祖先。又因香與人的精神活動關係密切,古往今來的宗教都對香格外關注,而佛教尤甚。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就對香很推崇,佛陀曾講到香能溝通凡聖,是最殊勝的供品。世界上最寶貴最奇妙的香,是佛住世時印度的“ 牛首栴檀香”。
首楞嚴經卷三曾說:“此香若復燃於一銖(大約1.3g),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因為世間除了佛的福德之外,再沒有人堪當受用那種妙香了,所以在佛滅度之後,那種檀木也就不復出現了。
佛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靈動、空淨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到正定,證得自性如來。
而且好香的氣息對人有潛移默化的薰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所以佛家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緣,提倡在打坐、誦經等修持功課中使用薰香,在寺院內也是處處薰香,以營造良好的修行環境。
同時,佛家認為香有好香、惡香之別。並非芬芳馥郁即為好香,而是能培扶靈根者,“悅意”者才是好香。
如《入阿毗達摩論》云:“香有三種,一好香,二惡香, 三平等香。謂能長養諸根大種名好香;若能損害諸根大種名惡香;若俱相違名平等香。”《五事毗婆沙論》云:“諸悅意者說名好香;不悅意者說名惡香”。
香,能引發人生理與心理的反應,香給予心的快、不快、非快非不快,是通過鼻根傳達至心識的,凡夫心識分別出的善惡、好壞,這是一種本能的生理和心理運轉現象,使得在好香滋養下,迅速向“好”的目標歸依。好香如正氣,若能長久親近多聞,則必受大益。
傳統香的妙用簡單的講就是有利於人的健康和修行,從更深的層面來講,是與修行的根本處有關的,就是有利於“本性”的養護 。孟子在說到香的作用時指出“為性性之所欲,不可得而命安”,正是說明了“香”是 衆生“本性” 的需求。
人們為什麽要修行,要修佛、修道、修道德?就是為了修養“本性”。佛教、道教、儒教都指向“本性”的問題:佛教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道教講修真煉性,煉性成真;儒教講養德盡性,盡性為聖。而佛、道、儒三教都與香有著密切的關係。
香是修道的助緣,是以外香培補、養護自性真香,結出根本的果,是人與本性溝通的橋樑和自行圓滿的助緣,真心輔以妙香應有不可思義的功德。
數千年來,香與佛教的發展唇齒相依,佛前一柱香代表了禮佛的最高敬意。燃一柱好香,透過鼻的嗅聞,令有形的煙靄啓動人心靈的誠心與智慧,細細關照,久久薰陶,能使心靈寧靜,息止心中的貪嗔癡,步入平和安樂之境。
若修學靜坐禪定的人士,更可藉由妙香的助緣,鎮靜心神,理氣調中,幫助行氣,則諸根集攝,可正念入禪定,得智慧解脫證究竟之果,由此可見香的殊勝真諦。
二、香與生活
古時人們焚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健,香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養生作用。
傳統香的用料約有一千餘種,常用料也有近百種,製作時遵循中醫理論的君、臣、佐、使進行配料和相應的炮製,使香藥盡展其性,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天然香藥中蘊含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焚燒時被薰蒸而出,隨香氣從口鼻、毫毛孔竅入體,直接通於肺腑氣血,對身與心都有很大的影響,古人正是善用其性來焚香養氣、調理氣血,以達到防病養生的目的。
現在有用單一植物香料做香,其品質雖優於化學香,不會對環境和身體産生危害,但直接使用單一香料,它的味道與養生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而我國人民早在漢代就意識到了單品香的侷限,並産生了香料配伍的觀念,出土的西漢初期的 “四穴薰香爐”就表現了當時人們追求高水平香品的願望。
現在市面的單品薰香如“檀香”等,多被認為是傳統香的主體,這是很大的誤解,就如同單一的中藥材即使珍貴也並非良藥一樣,一種好的香料並非就是好香,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講到“檀香單焚、裸燒易氣浮上燥,久之使神不能安。”
這是基於古人對香料藥性的掌握而作出的結論,因“檀木生長於南方炙熱之地,其性屬火”,需經炮製去火,配以其它香藥合和方可成香,而且根據中國的養生醫學觀,單方薰香絕比不上複方調配的薰香有效,可見古人在焚香養生的觀念上有著很深的造詣。
古人對香有著精闢的論述:香,須能芳香怡神、安神養生、開竅通慧、通化凡聖。“性命相合得養生,性命相合得長生。”中華傳統香文化所體現的是養生文化與養性文化的結合。
我國著名的史學家、大文學家司馬遷對香有著精闢的論述,他研究了炎黃帝以後人類的發展,總結出的養生理論是:五穀養口亦養命也,香氣養鼻亦養性也。 從中反映出了有形的五穀與無形的香對於養生的不同作用。同時也說明了人是分為“本命”和“本性”兩個部份的。
現今談養生多指養護“本命”的部份--身體,而傳統的養生則注重命與性的和合,指出“命無性則不立”“性和則命安”。人若不善養護本性,則百病叢生,飲食醫藥只可解一時之急而難解根本之憂。
現在人們多注重飲食,於是吃的營養過剩,吃的性、命不和,越保健病越多,而這種性、命不合導致的疾病與勞累所産生的疾病相比,在治療難度上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古人在養生中對於養性的關注,值得今天的人們很好的借鑒。
黃帝曰:“五氣各有所主,唯香氣湊脾”。脾為後天之本,有著統率與調和其他臟腑的作用,人的健康與智能的生發都與脾臟有著密切的關係,故醫書云:智者能調和五臟,五臟和而一身安,一家和而百事遂;中醫對香於人體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認為其具有宣通三焦、升降諸氣的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故上焦氣滯而用之者,乃金郁則瀉之也。
中氣不運,皆屬於脾,故中焦氣滯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
大腸氣滯則後重,膀胱氣不化則癃淋。肝氣鬱則為痛,故下焦氣滯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由此可知古時 修行者焚香,其主要目的是借助香的“宣通三焦,升降諸氣”的作用提高修行的效益,以養生養性。
因此古人取藥製香,焚之而催發藥性,隨鼻息孔竅而入周身氣血經絡,滋養百脈,通經開竅,活血養氣,以達潤身養性之果。
焚香不但有利於健康和修行,更是增添情韻的風雅之事,從宮廷至民間都有焚香的習俗。皇帝升殿時必要焚香,金鑾殿在香煙缭繞中更顯莊嚴肅穆。
古代文人書齋裏也常焚香,長壽詩人陸遊在觀書時常以焚香為伴,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閒看玉溪詩。”香錢不一定比酒價廉,為了助其讀書情趣,還是願意用俸餘來添香。
名人中更是講究焚香之道,如著名畫家齊白石就是其中之一,有記載,一日梅蘭芳問他:“老師之畫為何這麽具有生氣?”齊老說:“沒什麽,我會焚香養氣。”他還說:“觀畫,在香霧飄動中可以達到入神境界;作畫,我也於香霧中做到似與不似之間,寫意而能傳神。”
讀書以香為友,獨處以香為伴;衣需香薰,被需香暖;公堂之上以香烘托其莊嚴,松閣之下以香妝點其儒雅。調弦撫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導其韻;幽窗破寂,繡閣組歡,香雲一爐可暢其神而助其興;品茗論道,書畫會友,無香何以為聚!
特別是在被譽為七大雅事的琴、棋、書、畫、詩、酒、茶中,焚香更是不可或缺的首要環節,可見人們的生活中已是“無處不香了”。
許多人喜歡於修行、靜坐、養生時焚香,這是值得提倡的,但在用香時應特別注意,因為修行人六根敏銳,氣脈暢通,如用化學香,入體則毒,擾亂定境,易引煩惱,火氣上升,不但不安神,反使身心受損,徒增違緣,故其危害不可不察!
中華傳統香是有益於人的健康和修行的純天然香品,它是數千年中醫智慧與佛教道教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祖先留給後人寶貴的文化遺産。
傳統香包含四個要素:
一、要有正宗的傳世古方,或配伍合理的好方。現在存世的香方,是經過歷代製香家反複研究實驗得出來的,也只有好香才能流芳百世。
二、取料一定選用純正的天然香藥。每一款香中都含有十幾種或幾十種香藥。
三、按傳統工藝製作。對香藥按所做香之不同進行相應炮製,遵循中醫理論的君、臣、佐、使進行配料,使藥材在香中盡展其性,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四、製作環境需潔淨。因香多用於祭祀、修行、敬神禮佛等重要場合,所以在製作上要求製香場所必須齋戒。
香的常見形式有線香和竹簽香兩種。竹簽香自唐末以來主要是南方用香,因南方雨水多空氣潮濕,不便於線香的使用。北方近幾年來也有部份人在用竹簽香(此指居家用香),嚴格的說是不合古制的,因為一支好香放入竹簽後焚燒,竹簽所産生的煙霧破壞了整個香的香氣與功用,因此古時宮廷中以及修行的人絕對不用竹簽香。
從另一個角度,古人講:北方水深土厚,人性敦厚,喜留根(即俗指傳宗接代留香火),所以在北方地區做香和焚香都用不帶竹腳的線香。
香,不僅要芳香養鼻,更要養神養生,開竅開慧,這是傳統製香工藝的核心原則。正是由於秉承了這一理念,才使傳統香品不僅成為芳香之物,更成為開慧養生之藥,在從秦漢到明清的漫長歷史時期中,贏得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歡迎。
香文化屬於高雅文化,是代表著人類文明健康向上的先進文化,它隨著社會的消長而消長,於亂世之時衰微於盛世之時繁榮。古時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非為尋常人家所能常用之物,現代社會繁榮穩定,人民生活安樂,在安享大自然饋贈的同時,應注意用香有度,每次一枝即可,以節約資源,保持人與自然的長久和諧;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衆生得離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