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417)
- Jun 14 Thu 2012 04:00
教子簡法
子女教育問題歷來受人關注,市面上有各種專門的書籍、光碟,還有眾多有關的協會、交流會等,不否認這些東西的特殊作用,但由於個體的差異很大,沒有完全理想化的現實存在。
其實,教育好子女並非依靠太多的高深理論,和自身辦不到的“經驗”,僅需掌握兩點最基本最簡便的方法就行。
第一點應做到寬嚴有度。
寬,主要是在子女的生活方面,儘可能給予周到的照顧,但也不能遷就子女,不切實際的過高過多的要求。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呵護是自己的天職,滿足其吃穿和上學等,成長過程的基本需要是應當的,如果子女想得到什麼,就不加甄別地迎合、甚至不顧自身條件“上天摘月”的話,就會助長子女的驕橫、奢侈等不良習氣,不利其人格品行的培養。
嚴,主要是在子女的品行教育方面必須從嚴,嚴要求嚴監管,糾正缺點錯誤毫不含糊,自懂事開始,直至達到法定的有獨立行為能力的年齡,強調不做一點損人利己的事,以期長大後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當然,嚴的前提是必須講究策略,不可動不動就訓斥打罵,應根據不同年齡和個性的發展情況,將說服教育貫穿、滲透到日常生活,相應的環節和細小事務裏,平等交流,以理服人。
對於子女不違背做人宗旨基礎上的個性,父母應留給一定的釋放空間,千萬不可機械的限制,一點個性都沒有的人同樣成就不了事業。
第二點應堅持言傳身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對子女的影響是深遠的,“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俗話雖不算絕對真理,但卻著實闡明了父母言傳身教,對子女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的深刻道理。
一個人道德觀的形成,父母影響是一大決定因素,此外才是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在子女牙牙學語之初不教髒話,父母遠離不良嗜好,就是言傳身教的具體表現。
現實中不少父母,習慣埋怨子女學習不努力、表現不優秀,卻對自己的劣行不在意,無形中結出了有形的惡果。要知道品行端正的子女,最先來自於父母潛移默化的正確引導,言傳身教的作用不可低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儘管有天龍地龍、金鳳銀鳳之分,但是起碼希望都能成為,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家庭的龍或鳳,寬嚴有度、言傳身教應當作為子女教育的成功捷徑。
- Jun 08 Fri 2012 03:54
朋友:您網戀過嗎? (太原)
網戀讓多少正常的男女陷入情感的沼澤,沒有年齡大小,沒有時間地域的差別,都癡癡的愛上了互聯網,愛上了網中人‧‧‧‧‧‧朋友,你怎樣看待網戀?
年輕的朋友,你是否有過網戀的經歷,是傷害,還是甜蜜?是辛酸,還是幻想?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網路中到底誰又多愛誰?兩個陌生的人因為網路而認識,又因認識而開展了一段網路愛情,在網路中我們一樣的可以笑,可以哭;我們一樣的有想念、猜疑、擔心等等,它和現實中的愛情沒兩樣,只是大家無法感受到,對方的氣息和溫度。
經常有人會問“你相信網戀嗎?”我曾說過:“你戀的不是網,而是坐在電腦前的那個人”,如果你還對網戀有所懷疑的話,不如去懷疑,坐在電腦前和你每天說想念的,是不是什麼怪物,這樣想相對來得實際點。
可是網戀確實存在一定的虛幻,因為上網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天二十四小時,他不和你在的那十幾個小時他在幹嘛?他可以給你打電話,但可能是他在和另一個人約會時,跑到洗手間給你打的;他可以和你上網,但可能在坐在另一個人大腿上,或者抱著另一個人在跟你打情罵俏;他可以用不同的ID,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人約會,所以網路的虛幻,來源於人們的欺騙!
網戀中,到底誰有多愛誰?是愛嗎?也許只是對一種聲音、一些文字、一種感覺的迷戀,可能只是一種習慣而已。沒見過面的兩個人在網路中交往,到底這份愛有多少?你是不是真的愛上了那個“陌生人”?
其實,一份愛情的存在,真的無須考慮它存在和交往的方式,只要遇上對的人,一個健康的、正常的好人,那網戀就會成功,我們身邊網戀成功的比比皆是,為什麼他們成功了,是因為彼此是真心的,而且某些客觀條件雙方都能克服。因為網戀最終要回歸現實,所以在除愛情以外,還是要考慮現實中的某些條件。
網路中到底誰有多愛誰?如果是愛,為什麼那樣的不真實?如果不愛,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為一個熟悉的陌生人痛苦?
我鄙視那些在網路上欺騙別人的人,他們有沒有想到過,在他們欺騙別人時他自己也要付出,付出心思地去想,怎樣應付他的眾多網路情人,最低級的人大概就這樣吧。
有人上網是尋開心的,但是千萬不要拿另一個人來開心,因為人總是會受傷的。就因為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才有了虛假的成份,所以讓人們對網戀有了懷疑和恐懼,才有了對網戀的質疑!
更多的網戀者本身就是虛擬的,參與這場情感與精神的遊戲,他們的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不過是一種精神的宣泄,有的是想突破生活的孤寂,找個人聊聊天,尋找一些寄託而已。
網路就是這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把人搞得神魂顛倒,雲裏霧裏,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網路是寂寞的,儘管讓人迷惑,網路也是冰冷的,傷害多於柔情,無論你在網上聊的多好,感覺心多近,可電腦一關就相距遙遠了,真的網路也是非常殘酷的。
上網也是一種歡樂,歡樂的不是網而是網中的人,是牢牢牽著你心靈的那份情,是網路中那頭,和你緊緊相繫的那顆心。
那些寫著最優美情書的,不一定是最愛我們的人;那些陪我們喝酒吃飯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那些嘴裏說著仁義道德的,不一定有人格的馨香;那些簽了約的字據,也有背棄與撕毀的時候,更何況是在網上?在電腦屏幕上那幾句我愛你?那些不是諾言的諾言?
所以自己要認清,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是情還是性,是情那可以為了對方犧牲自己,是性那就悠著點吧。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網路是個虛擬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愛情,只不過是個交友的平台罷了!也許很多人同樣都不相信網戀,認為只不過是忽悠著好玩而已。
但是感情是時間堆積的產物,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在網路中,遇到一個相知相投相契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真正的投入自己的情感,就會陷入網戀的情感中,不能自拔。
那份甜蜜的等待,如淙淙溪流,婉約清麗,感覺生活有了寄托,網上相戀,是情情相慕,意意相牽,多少個不眠之夜,想的是對方,多少個夢中,繫的是對方,多少次的心海波瀾,思的是對方。雖然沒有真正能走入現實,但也夢想有朝一日能走入現實。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尋找的過程,現在終於找到了,卻不能擁有,那又是多麼的痛苦啊。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網戀讓多少正常的男女,陷入情感的沼澤,沒有年齡大小,沒有時間地域的差別,都癡癡的愛上了互聯網,愛上了網中人‧‧‧網戀真是矛盾啊‧‧‧它帶給人們歡樂的同時,更多的是無盡的煩惱和刻骨銘心的痛苦!
- Jun 05 Tue 2012 04:01
關於看事收費的問題 (港澳)
最近有同道和我談起,社會上一些人對於修道之士有著很深的誤解。他在地方上做一些法事的時候,發現現今社會上,很多人對於修道之士的了解,大多都是來自於,早前林正英先生的電影,以及來自各種鬼片,神話故事片中,殊不知這些,都是導演為了故事情節發展需要,而自我塑造的修道之士。
但是很多人卻自以為是,認為修道之士就該以降妖除魔為己任。呵呵,真是荒謬。修道之人也是人,有著人的喜怒哀樂愁,有著自己的生活條件和環境,都要生活,難道天天有事沒事到處斬妖除魔?到處拯救世人?平常人,平常心,修道之人和普通人沒區別,都要在俗世裏走上一走,經歷塵世的歷練。修道之人和普通人又有區別,區別在於在這俗世中該怎麼走。
有些人跑來找我們幫忙,請我們吃個飯,泡個腳,說幾句好話,就想著我們幫他(她)解決一些很嚴重的問題,有的時候,我們會稍微處理一下,但是請不要得寸進尺。有的人請我們去驅邪,他們看不清驅邪的因果,以為就像電視裏演的一樣,隨便搞幾下就沒了,自己一點事都沒。須知驅邪這事要承擔很多因果的。
修道之人需少沾因果,所以針對別人前來請我們驅邪的,我們的開價往往會非常的高,這個時候最能考驗一個人,是否誠心來求你解決問題。有些人會說:你們修道之人不就是道士嘛,你們要以降妖伏魔為己任啊,還開那麼高的價。
我要說的是,我們也是人,也要吃飯,也要生活,還要給老師父、師父做供養,還要學法,這些都得花錢,並且我們還要承擔做這事的因果,以及耗費法力,心力,時間來給你解決這事,這些費用加起來,就這個價了。
有些人也會說:我在廟裏做,多少多少錢,你這還這麼貴。我要說的是:好,你喜歡去廟裏,你就去廟裏,我們又不是求你來做,須知,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或許某個廟裏有修真佛法的大德高僧,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更有些人,張口菩薩,閉口菩薩,說:你們修道之士要以慈悲為懷,我都懂得要慈悲,做功德,你們都不懂,你們還修什麼道,難怪沒什麼人找你們。哈哈,我要說的是:末法時代,天雨雖廣,不澤無根之木,大道無邊,不度無緣之人。我們是不是修道之人,不是你一句話就能說清,也無懼眾口鑠金。
至於你說的慈悲,更是荒唐,驅邪,我驅趕靈體救了你就是慈悲??那被驅的靈體呢?豈不是我對它不慈悲了?並且它並沒有惹我,我先得罪它,這因果以後是要承受的,要還的。
如果你比我們更懂得慈悲,那請你散盡家財救救震災的災民吧,如果做不到,就少在我們面前裝大善人。如果一個人很誠心的來求法,我們都會看在他誠心的面上,把價格降到最低。
比如前一陣子,有個外地的信眾坐火車跑來本地,我看他風塵僕僕的樣,就叫他買了些香給壇上老師父上上,然後免費給他搞了,道貴至誠。大道之下,萬物皆有其存在的規則,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有些人被附體了,就找我們,希望不要錢治好,或者出個幾百元治好,真是扯淡,為什麼人家不附別人的體,偏要附你的呢?那是因為你自己造下的因果。
有的人說啦,他從來沒做過壞事,非常好的一個人啊,為什麼會被附體呢?誰知道你說自己從沒做過壞事,是真是假啊,並且因果要看三生,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未來果。你要我們免費給你治,或者自貶價格來給你治,那就算了,隨便你愛治不治,我們才懶得治,懶得去承擔這因果。
為什麼很多人說廟裏的和尚好說話,呃,那你找他們去吧。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呢?有真修,假修之分哦。真是可笑。沒有正知,正覺,正法還談什麼修。常說民間的一些有本事的法師脾氣比較大,很拽。不錯,大家都是在塵世中行走的人,有著自己的脾氣和性格,在塵世中修,塵世中悟,塵世中證。
至於我們有沒有真本事,自會有人知道,法度有緣,絕不強求。末法時代,魔障橫行,佛法大興,這佛法分真佛法與偽佛法,各人各緣,各人各命,真佛,假佛,明心自現。民間法脈入世,度救蒼生,有緣誠心者自得。法只度誠心,恭敬,有緣之人啊!
- May 30 Wed 2012 03:59
向瑞典人學習尊重孩子的人格
我國有句古話:“人前教子,背後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卻正相反:人前不教子!這種教子理念和行為,真正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人格尊重!
在瑞典的所見所聞,都讓我們耳目一新。在瑞典人眼中,從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對孩子十分尊重。他們普遍認為,孩子是一個生命個體,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無權去違背孩子的意願、抹殺孩子的個性。
瑞典的父母把對孩子的尊重,體現在生活的具體細節中,比如,瑞典父母在同孩子說話時,全都蹲下身來,與孩子在高度上“保持一致”。這樣的動作意在告訴孩子:咱們是平等的。
家長在和孩子講話時,語氣也是“和風細雨”式的,絕少那種“命令”式的,大多是“如果你能那樣做,我和媽媽將感到十分高興”、“你能這樣去做,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讓孩子在父母指引的“大框”下自由選擇正確的方法或做法。
瑞典人尊重孩子的最突出表現是:從不在人前教子。瑞典人普遍認為,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護孩子的“面子”。這對培養他們的自信是一種捷徑和重要途徑。
國內,家長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呵斥孩子,罵些“真沒出息”、“真是笨蛋”、“不爭氣的東西”等等,在國內幾乎是司空見慣。
瑞典人認為,這種教育方法,簡直就是一種犯罪!因為它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會產生終身性的“自卑症”。我們也發現,瑞典父母尊重孩子的教育方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瑞典,我們看到,孩子們待人接物熱情大方,彬彬有禮,遇事不慌,總能轉動腦筋想出辦法,具有鮮明的獨創精神,而且從不“懼場”。這是瑞典父母長期“尊重教育”的結果。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普蘭頓學校的校園內,鐫刻著十八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洛克的一句名言:
“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則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若父母當眾宣佈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這大概就是瑞典人“尊重教育”的“理論根由”吧。
- May 27 Sun 2012 04:07
從網品看人品的高低 (方圓)
現在看來,網路是個虛擬的世界,也是一個虛擬的社會形態。網路是虛擬的,因為你所了解的,僅僅是在你的顯示器上跳躍的字符。網路又是真實的,從網路的這一端,你可以感受得到另一端的呼吸,可以感受到另一端的心跳。這是因為,上網的人都來自於生活中,每個人的文化修養、道德素質,在網上都能顯示出來。
可以說,網路上的人的網品,跟生活中的人品都差不多。
人品是什麼?人品是一個人處世的原則和做人的態度。有句古話叫做“見字如見人”,的確,從一個人寫的字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網品是什麼?就是一個人在網絡上的品行,是這個人人品的縮影。在當今的網絡時代,在網上的一言一行則是一個人“網品”的集中表現。可以說,網品是人品的延伸,能夠操控電腦登錄網站的人都應當俱備良好的素質。
一個人的網品怎麼樣?從他(她)在網上的人際關係,從他(她)的空間裏的內容,從他(她)對訪客的回訪態度,還有他(她)的交友圈,都能看得出來。
本來,大家彼此誰也不認識誰。是那根網線,把我們天各一方的人連到了一起,這也算是一種緣份吧?所以,我們真應該互相真誠一點、友善一點、理解一點。這樣我們才能在網上建立起友情,這種友情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同樣感到芬芳美好,彌足珍貴。既然是緣份牽引著你我認識,我們大家都應該珍惜這份網緣,各取所長,言之不盡。
在部落格空間的內容裏,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思想、喜好,無論是自己寫的,還是轉載別人的,多少都能反映一些的。自己寫的,是自己內心的想法,一般都是有感而發,很少有假惺惺地寫上幾句就給人看的;轉載別人的,因為是認同,喜歡原作者的觀點,才會轉過來,慢慢地品味,或與大家共勉的。
而在空間互訪上,一個人的網品也能作最好體現了。網上有一句話說:“看文是緣份,回文是美德。”既然你看了人家的文章,留下點筆跡也很正常吧,哪怕一句祝福的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因為是開放的空間,各種各樣的訪客都有,於是有自己喜歡的留言,也有不喜歡的。有的人會把不喜歡的給刪了,有的人儘管很豁達,也會把那些重複多發的圖片都刪掉的,寧可不要所謂的“人氣”,頂多是只留一張的。
另外,從一個人的交友圈,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網品。在網上跟在社會一樣,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一開始你可能不清楚,不了解對方,但時間長了,從對方的談吐,從他(她)的喜好上,多少都能看出一點此人的素養的。
所以,選擇網友尤其重要。好的朋友是一生的財富,他(她)直接影響你的網品;反之則亦然。友不貴多,得一人可勝百人;友不論久,得一日可喻千古;友不擇時,得一緣可益一世;能是好友,是緣、是運、也是福。
不管怎麼說,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網路文明的提倡,與事實不協調的無奈,有時很令人尷尬。但是作為一個公民,一個參與到網路生活中的公民,至少要保證自己,在網路與現實生活中保持一致,這樣才對得起朋友。
我想,一個人至少是個對得起自己的人,同時也要對別人負責;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啊!現在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易的,每個人的內心都在接受著生活的錘煉。只有讓自己更厚道善良一些,我們才能在理解別人的時候完善自己。
我們祈望生活幸福,其實幸福是一個理解的過程。腰纏萬貫的人或許有成就感,但卻不一定總能感受到幸福。只有知足、善良的人,才能在一生中詮釋幸福的內涵。
記住:被別人信任,也是一種幸福!
- May 21 Mon 2012 04:00
史上最有才華的一封情書
相傳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結婚後,兩人到了臨邛,開了個小酒店來維持生活。
後來卓王孫不忍女兒受苦,於是資助了很多財物和田地,兩人於是過上了富足生活。
過了幾年,司馬相如的文章受到漢武帝的賞識,一躍升至中郎將,飛黃騰達。
在京城任上的日子裏,逐漸冷落卓文君,後來乾脆寫了一封信留給臨邛的卓文君。
卓文君打開信件,發現上面寫著一行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一到萬全是數字,但是唯獨缺少“億”,即是“無意”的意思。
卓文君讀了以後傷心欲絕,於是回信一封,全信如下:
一別之後
二地懸念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繫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盡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 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 我欲對鏡心意亂
急匆匆 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 二月風箏線兒斷
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全詩上闕以一開頭,以萬結束。下闕又以萬開頭,以一結束,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才華,書寫了自己對司馬相如的愛和思念。
司馬相如讀了後慚愧萬分,於是自己親自前往臨邛迎接卓文君,兩人白頭偕老。
- May 18 Fri 2012 04:03
鬼谷子七言詩
一、天地門
天下事物萬千樣,不離準則陰與陽,把握時機察先後,進退貧富知存亡。
椑闔之術要明詳,關鍵要害不能忘,先辯陰陽或柔剛,再決開閉和弛張。
確立自己意見後,進行開啟和閉藏,決定運用開啟術,要對情況了如掌。
決定運用閉藏術,用心施謀心不慌,開啟公開是陽謀,心是主宰嘴宣揚。
閉藏隱秘是陰謀,心裏有數嘴不張,盡陰則無內可言,盡陽則無外可講。
能屈能伸無大小,能進能退能闔張,陽動而出陰隨後,陽動而勝陰止藏。
天地之門是椑闔,處理萬事辨陰陽。
二、天地神
彼此虛實動與靜,考察古今全過程,對方講話謂之動,沉默不言謂之靜。
聽其辭言不合理,加以詰難聽回應,詰難即是釣語法,察言觀色看其行。
經常變更釣語法,誘使對方說真情,如此反複若干次,進退基由能奠定。
重襲反複察幽微,透過現象本質清,論辯相處有策略,劫難對方默默聽。
對方開張反收斂,對方高大裝不行,欲取則與啟心扉,對方糊塗我心清。
這樣識別真與假,釣語法則定於情,甲乙雙方都相知,再按陰陽椑闔行。
三、天地行
上下關係永不平,主動趨向不重用,遠而親近近而疏,遙遠思念近挨熊。
凡此種種上下事,源於平時交往情,有以德行交往上,有以朋友關係硬。
有以財務相交結,有以容顏感情送,上下交往親近事,全由上面任意行。
志趣一致必親近,志趣不一不重用,離開上面又相請,必是醒悟離不行。
志趣不一進言辭,適得其反傷感情,明白此理把住關,權衡利弊然後行。
要想離開無所謂,要想接近動以情,只要謀略能一致,必然建功樹美名。
如果上面不重用,不如早離隱埋名。
四、天地隙
天地之間有規律,功過自然事載體,雙方對答爭鬥事,尋其薄弱找縫隙。
縫隙初小漸漸大,發展到大害無比,十里長提毀蟻穴,防微杜漸是常理。
治病要早除蟲了,手脖發軟禍難除,治理天下人間事,明察秋毫常分析。
縫隙小時快堵塞,小人作梗須調離,禍及泱泱成氣勢,度權量能強控制。
飛鉗之術掌敵情,浮沉進退由自己,先行疏導不奏效,破釜沈舟翻天地。
五、天地從
天下事物有順逆,正反參差永不齊,運用計謀使變化,人為可創新形勢。
常規而論用計謀,忤合彼此兩分離,從來計謀不兩忠,衡量實際選其一。
身家天下有大小,忤合原理是一致,深識向背理之一,棄暗投明選明主。
不在一樹吊死人,設法變化快轉移,伊尹歸商呂尚周,二人歸之不受疑。
自己特長與缺陷,自己素質自己知,自如使用忤合術,立志重創新天地。
註:鬼谷子是東周列國時期的軍事家謀略家。相傳是孫臏、龐涓、張儀、蘇秦的老師。《鬼谷子》一書是諸子百家重要著作之一。
- May 15 Tue 2012 03:58
世上最偉大的四個教育原則
世界上最偉大的四個教育原則,是流傳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終生的教育聖經。
一、魚缸法則
養在魚缸中的熱帶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金魚生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原本三寸的金魚可以長到一尺。
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孩子健康強壯的成長,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父母應該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二、狼性法則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強的動物,他們不會將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而傾向於親身研究和體驗,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遠令狼驚異。狼總是會有對周圍的環境的興趣,因而它們能不斷在環境中發現食物,了解危險,從而有力的生存下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來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做個明亮之星,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三、南風效應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猛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
南風效應告訴人們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樣如此,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家長,最終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是可能犯錯誤,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養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四、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瑪利歐效應”或“期待效應”,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文是一個技藝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個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國王本人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個雕像。國王的愛情感動了愛神阿弗狄羅芯,愛神給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馬利文的幻想成為現實,從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羅森塔爾是美國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關於學生對成績期望的試驗。他在一個班上進行測驗結束後,將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單交給了校長。校長將這份名單交給了這個班的班主任。八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再次來到這個班上時,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高。同學成績提高的秘訣很簡單,因為老師更多的關注了他們。
這個故事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讚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戴、期望、珍惜這些孩子。孩子的成長方向,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期望,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他值得讚揚的地方。讚美和鼓勵,是引發一個人體內潛能的最佳方法。說句好話輕而易舉,只需要幾秒鐘,但它的功效卻是巨大的,有的甚至能夠讓一個人受益終身!
- May 12 Sat 2012 04:21
寫給媽媽 (方彩鳳)
親愛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媽媽,或許我從未像今日這般如此真摯的向您說一聲感謝,媽媽,謝謝您這二十多年來含辛茹苦的將我養大成人,謝謝您的養育之恩。是您讓我知道了生命中太多的奧義,是您辛苦的付出,才有我的今時今日,我才能做我想做的事,實現我的夢想,實現我的價值。媽媽,謝謝,真的謝謝您。
小時候,您不知用了多少個不眠的夜晚換取我一刻的安眠。小時候淘氣的我,並不像同齡的孩子那樣乖乖聽話。總要您抱著才肯睡覺,是啊,就是為了我能不哭不鬧的睡個好覺,您的手腕上多了一個筋包,而您卻從未責怪過我。
小時候,您花了太多的時間教我做簡單的事,您教會了我如何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如何使用筷子、如何使用勺子、如何自己穿衣、教我唱第一首兒歌,哪怕是最簡單的事,只要我沒有學會它您就會的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教我,直到我學會為止。無論我提出多麼幼稚的問題您總是耐心的為我解答,從未因為我的愚鈍而放棄。
還記得,當我從幼兒園回來的時候,您總會坐在我的身邊陪著我學習,看著我寫字,有時還會教我寫注音,為我削鉛筆。您寫的字算不上好看,但第一次寫我的名字的時候,您寫的那樣認真。它們是那樣工整、那樣的好看。雖然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名字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但是當我第一次看見自己的名字,便覺得自己的生命有些不同,因為在您的筆下,它們是那樣的神聖。
後來家裏有了弟弟,因為經濟的原因,您將我送到了外婆家,但我至今也無法忘記那天您是怎樣淚流滿面卻狠心地將我推給外婆。任由我拼命的哭喊,可是換回的卻是您“狠心”離去的背影。我當時真的恨過您,恨您的狠心,為何有了小弟就不要我了;恨您只顧疼愛小弟就將我送出去;恨我自己是個女孩子是這個家中多餘的人。
可是我又怎會知道,您並未真的離開,而是躲在外婆家屋外的窗台下,等待著我的哭聲漸漸停止才離去。但是這些您從未對我說起過,一直以來您都是默默的承受著一切,哪怕是我的恨。其實媽媽您可知道,童年裏我最愛唱的歌曲是《世上只有媽媽好》,每當看著別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會唱這首歌,因為這首歌是您教會我的。
後來小弟到了上學的年齡,您又把我從外婆家接回來為了方便照顧弟弟上學。這就使我更加確信我是這個家裏多餘的,我的存在只是為了弟弟,所以那時我就經常喜歡和弟弟打架。並不是弟弟做的不好,而是因為我覺得正因為有了弟弟,您才不要我的。是不是沒有了弟弟,您就會喜歡我了。記得那個時候我最愛說的話就是您的偏心,什麼都是先給弟弟,總是偷偷給弟弟買好東西,由此那個時候我的怨恨心就更多了。
我總是故意的惹出很多事,故意打壞東西,為的是報復您,報復這個家。那個時候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孝順,我會聽話,因為我不希望您知道那些不好的事是我做的,我希望您責罰弟弟。可是每次您都看出我的小把戲,可是您從未真的責罰過我,甚至您真的責罰弟弟。但是我卻沒有悔改,那個時候我所知道的是我要什麼就要給我買什麼,誰讓您們不要我,誰讓你們把我送出去。一切都是你們應該給我的。
也許正因如此,我和您之間的戰爭就愈來愈多,我對您的恨也就愈來愈多。到了國中,青春期叛逆期,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很喜歡這兩個詞語,因為它們使得我的行為找到了正當的理由。那時我得意於每一次說話噎得您說不出話來,那樣我就會心裏舒服。只要什麼事情我是佔到理的,我就會對您大吼大叫,因為我想讓全世界知道您的偏心,我想讓更多的人站在我這一邊。
再後來我們學了“平等”,學了《青少年保護法》,這下我給自己的行為找到了法律的依據,您就更加不應該責罰我了。因為我未成年,我受法律保護。所以我想怎樣就怎樣,你們必須依從我,只要我不高興那就不是平等。
有一次您和父親剛從市場上回來,已經很累了。卻還要為我做飯菜,但只因為父親在菜裏多放了辣椒我就摔門而去,我不知那頓飯您和父親是怎樣吃完的。那時的我是多麼不孝,媽媽,對不起,請您原諒我,媽媽對不起,爸爸對不起。我真誠的向您和父親道歉,對不起。
我們之間關係緩和是因為有一次我起水痘,身上好多的紅疙瘩,又癢又疼後來竟更加嚴重,那時我怕極了,我擔心自己會死去。可是您一直陪在我的身邊,醫生說藥膏要隔兩個小時擦一次,您就整夜不睡,為我塗抹藥膏。我在朦朧中聽見您說“要是能換,我寧願這病我得,看著孩子這罪怎麼受的。”一向倔強的我流淚了,您看見了還問“是不是弄疼你了”我沒有回答,翻身繼續裝睡,媽媽不是我不想回答,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去回答。我在想以前我是不是做錯了。
上高中的時候,您因為一次意外腳部骨折了,您在家待了兩個月。有一次我放假回家,您看見我穿的毛衣短了、舊了,堅強的您哭了,不是因為自己的病痛,而是因為您沒有給我好的生活。那時我就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用功,考上大學。記得大考前壓力很大,我幾乎沒怎麼睡過好覺。
有一次我模擬考的成績很差,我打電話問您“媽,要是我考不上怎麼辦?”本以為您會責怪我,您卻笑了笑對我說“沒事,要是所有的大學都不要你,媽媽要你,你就回家。”媽媽您知道嗎,就是您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勇氣,我知道還有一個人在乎我,不會因為成績的好壞來評價我。
在大學的學習中我接觸到了《弟子規》,一次在書裏看到了烏鴉反哺的故事:每一隻小烏鴉出生的時候,都是烏鴉父母每次飛出去銜著食物飛回來,一口一口的將小烏鴉養大,而當烏鴉父母老去的時候,小烏鴉也是這樣從外銜著食物回來照顧父母的。還有羊羔跪乳的故事:每一次小羊為了感恩羊媽媽,它們都是跪著喝媽媽的奶水。還有小魚的故事,每一次母魚在產下小魚之後眼睛會失明身體也極度虛弱,如果沒有及時得到食物就會死去,這個時候小魚就會主動游到魚媽媽的嘴裏‧‧‧‧‧‧
每看一個故事我的心就會被刀紮一下,他們是動物,是我們人類所說的畜牲,他們尚且知道感激媽媽,可是我長這麼大了,除了氣您、報復您我又做過什麼。
就在昨晚,我睡的晚一些,半夜還擺弄手機。因為聽見您打呼的聲音,我本以為您睡著了不會打擾到您,可是您卻對我說“是不是我打呼吵到你了,你睡不著了”我很奇怪的問“媽,你怎麼知道我沒睡著?”您說“因為我聽得出你的呼吸聲,它不平穩,你睡著的時候不是這樣呼吸的”。媽媽,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此時我除了對不起不知道該和您說什麼。
您對我總是這樣細心的照顧,哪怕連我睡覺的呼吸聲,您都是認真的聽,我睡覺翻身您總會為我蓋被子。可是我呢,我每天吃您做好的飯菜;住著您收拾的舒適的家;花著您和父親辛苦賺來的錢,我卻連一句真誠的謝謝都沒有說過,我又怎麼配得上當人呢。我還要為了小事和您爭吵、對您大吼大叫,我真的不配這個人字。
媽媽對不起,我曾經這樣深深的傷害您。小魚和小羊尚且知道知恩圖報,而我卻做了太多的不是人該做的事。媽媽對不起,媽媽對不起,對不起。
我很感恩《弟子規》,它教會了我該怎麼做一個人,什麼才算是人該做的事。以前我以為和弟弟爭吵、打架就會引起您對我的注意,我錯了,現在我知道了“兄弟睦,孝在中以前我完全做反了。還有很多,媽媽您放心我一定都會慢慢改正的,我不會再讓您為我蒙羞。現在一有機會我就特別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因為媽媽只有一個,而媽媽也是為我們的成長付出最多的人,甚至是生命。時間會將您從我身邊一點一滴帶走,所以我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發生,我要好好的孝順您,感恩您。
巴金先生曾經寫過《隨想錄》,曾深刻的剖析自己的靈魂,我沒有巴金先生淵博的學識,可是今天我也想東施效顰,我知道自己寫的不好,但是我希望可以看見我這篇文章的人,不要像我一樣傷害著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孝順兩個字好說不好做,別再因為小事就和爸媽爭吵,不要再因為自己的任性就可以肆意的傷害他們,因為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記得最近看的一個故事,一個美麗的女子才二十七歲,剛剛新婚一年,不幸患了癌症,丈夫不堪巨額的醫藥費和社會的壓力,與她離婚了。因為當初和爸媽賭氣離家出走後來遇見丈夫而結婚,可是此時就在她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時候,是她的爸爸媽媽變賣了家中的房屋、田地,為的是可以讓女孩的生命得以延續,哪怕只有一天。為了求醫生盡心的為女孩治病,父母雙雙跪在了醫生的前面,求著醫生為她的女兒看病。
在這個世界上唯一會無條件愛你的就會是你的父母,唯一不會在任何時候拋棄你的也是你的父母,如果這個世界非要有人與你有什麼關係,而且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的就只會是父母,因為當你得了重病的時候,唯一甘願放棄一切而換回你生命的也就只有你的父母。
然而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父母,在我們伴隨孩子成長的時候,父母會悄然的老去,他們的頭髮會變白、稀少,但是每次只要我們回家他們就會提前將頭髮染成黑色,為的是要讓我們放心,不要擔心他們。
他們的味覺會漸漸的淡化,很多菜不是他們故意做的很鹹,而是他們有的時候吃不出味道,所以當你再想抱怨父母做菜難吃的時候,請你看看他們的眼神,不要輕易的傷害他們,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變的膽小焦慮,一件事他們會問你很多次。不是因為他們故意添麻煩,而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做不好。有的時候只要你說今天會打電話,他們就會一天不出門,守在電話旁等待著你的聲音,甚至會錯把電視中的鈴聲認為是你的電話。
年邁的父母,他們吃東西的胃口大不如以前了,很多時候給他們買的水果最後都會壞爛很多,不是他們不珍惜,不想吃,而是因為他們吃不下了。很多時候,父母會因為一件小事就給你打電話,哪怕只是讓你買一顆螺絲釘,不要生氣父母的無事生非,是因為他們想見你了,又擔心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父母就是這樣深愛著我們,這樣不求回報的愛著我們,所以我真的希望從今天起,我們可以更多一點的時間去照顧他們,愛護他們,把他們當成小孩子,就好像當初他們愛護我們一樣。因為如果有一天當你想盡孝時,他們未必會一直在那裏等待著你。
這週日就是母親節了,好好的陪媽媽過一個節吧,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回去,打一個電話也是好的啊。一年就這麼一個節日是屬於媽媽的,而她卻為我們付出了364天。
最後我想說: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最近您憔悴了很多,我知道您是不想讓我擔心,可是母女連心我又怎會不知道呢。媽媽,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什麼事都會過去,我會照顧您,就像您以前照顧我一樣。媽媽也請您原諒以前我由於無知而對您的傷害,媽媽對不起。我希望您身體康健,永遠開心快樂,也希望所有的媽媽都能身體健康,每天開心快樂。
- May 09 Wed 2012 04:11
鬼谷子夜識無字天書
相傳,鬼谷子的師父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谷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九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蕩蕩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
可又如何能睡得著,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卷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卷起,卷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將起來,點著松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谷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
一時興致倍增,一口氣讀將下去,從頭至尾背之成誦。原來上面錄著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椑闔、反應、內揵、抵巇、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先抑制一下對方的勢頭,誘使對手反駁,以試探對方實力。有時也可以信口開河,以讓對方放鬆警惕,傾吐衷腸;有時專聽對方陳說,以考察其誠意。要反駁別人就要抓牢證據,要不讓人抓到證據,就要滴水不漏。對付對手有時要開放,有時要封鎖,能把放開與封鎖靈活運用就可以滔滔不絕,變化多端。只有這樣才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說:與人辯論,要運用反複的手法。反過去可以知其過去,復回來可知其現今。如果反反複複地試探,沒有摸不到的底細。有時可以運用反辭來試探對手,要想聽到聲音就先沉默;要想張開,就先關閉;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奪取,就先給予。
第三篇大意是說:要掌握進退的訣竅,這訣竅就是抓住君主的愛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獨往獨來。如能順著君主的情緒去引導或提出建議,就能隨機應變,說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說:凡事都不是鐵板一塊,都是有裂痕的。在辯論中要能利用別人的裂痕,同時,還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樣的裂痕,可以發展為泰山那樣大。所以當裂痕小時要補住,大點時要切斷裂縫,當大到不可收拾時就乾脆將其打破,裂痕也就消滅了。
第五篇大意說:與人雄辯要設法鉤出對方的意圖,用飛揚之法套出對方的真話,再用鉗子鉗住,使其不得縮回,只好被牽著走。這樣就可縱可橫,可南可北,可東可西,可反可復。
第六篇大意說:要想說服他人,必先衡量一下自己的才能長短,比較優劣,自身才質不如他人,就不可能戰勝他人。
第七篇大意說:要遊說天下人君,必須會揣測諸侯真情,當人極度興奮時,就無法隱瞞真情,當人極度恐懼時也無法隱瞞真情。在這時才能有效地遊說和說服人。
第八篇大意說:善於摩意的人就像釣魚一樣不動聲色,讓魚自動上鉤,“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對方,讓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鉤。把事情辦成功,使人不知不覺。
第九篇大意說:要遊說人主,就要量天下之權,要比較各諸侯國的地形、謀略、財貨、賓客、天時、安危,然後才能去遊說。
第十篇大意說:要做大事,就要有一個向導,就像指南針一樣,遊說的向導是謀略,要先策劃好,再按著策劃的目的去遊說。
第十一篇大意說:遊說要先解疑,解疑的好辦法是讓對方道出實情。
第十二篇大意說:耳朵要善於聽,眼睛要善於看,用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目看,則無不明;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只有對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無不驗,言無不聽。
第十三篇大意是:遊說要靠巧辭,要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說什麼話就要採用什麼辦法和說辭。不要簡單直言,要研究講話的對象,講究講話的技巧。
讀完這十三篇,鬼谷子不禁拍案叫絕,平素與真人辯論從未有主動之時,原來真人有如此金書,不知者怎可與之爭強。不禁想起與師父一起生活研習的時光,一股股暖流,一陣陣的心酸,不時又加幾分孤寂。於是,熄了明火,鑽進被窩睡去。夜間少不得夢見金書在手遊說天下。
第二天醒來覺得十分困頓,但還是放心不下金書,又打開想細細推敲,不料書中又一字皆無。鬼谷子從頭翻至書尾還是一字不見,更覺此書乃師父至寶,要十分珍重,走進內洞將其攤在臥榻之上。然後走出洞門照師父所囑練功,作法,一日三餐雖不香甜,倒也好打發日子。
不覺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谷子走入內洞上榻休息,只見金書閃著金光,字跡依稀可見,鬼谷子越覺奇了,原來月光從天窗射進來照在金書上,至此鬼谷子發現這金書原屬陰性,見日則不顯,在月光,燈光下才顯其縷縷金文,真仍曠世奇書。
鬼谷子走出內洞,到石桌邊,掌上燭明火把,又讀將起來。怎麼換了文章,昨天讀的本是縱橫之言,如今怎麼成了兵法?於是把竹簡細細翻一遍,還是兵法,並無縱橫之術。這書更加奇了。於是一口氣讀將下去,仍然是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說:縱橫椑闔乃萬物之先,是方略、圓略、出入的門戶。治世安民,一統天下,兵非良策。擁力而避戰,交言而弭兵,不戰而屈人,以戰而止戰才為上策。
第二篇大意說:兵機大事在知己知彼,要有致勝之謀,必須審其情,定其基。掌握敵情要快、要全,暴露給敵人的要少、要慢,陰謀與陽謀,陽謀與陰謀,方略與圓略,圓略與方略,要交替運用,不可固守一端。兵無定策,策無定形,使人無可乘之機,這就是“天神”。
第三篇大意說:君臣上下之事,有親有疏,有遠有近,君臣之間遠遠聽到聲音就思念,那是因為計謀相同,等待他來決策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君主要重用,將帥就要出仕,建功立業。如果在君主近前不被任用,那是計謀不合,在這個時候卸甲歸田才是上策。
第四篇大意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自然的。聖明君主,見到世事有了裂痕,就要設法去抵住,而抵法有幾種,世可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五帝的政權就要奪取,諸侯之間的征伐是不可勝數的,這時參與爭霸才是上策。
第五篇大意說:凡要決定遠近征伐,就要權衡力量優劣。要考慮敵我雙方財力、外交、環境、上下關係,那些有隱患的就可征服。征服的上策,是靠實力去威攝。然後,令其或縱或橫,或南或北,或東或西,或反或復,聽我擺佈。
第六篇大意說:各國之間或聯合,或對抗,要成就大業,需有全面計謀,要能攜四海包諸侯。不是聖明君子,不能通過深層的智謀,則不能統帥國家,沒有智慧的人不能主持用兵。要正確確立聯合誰,打擊誰,關鍵在於自己要有才能智慧,比較雙方長短遠近,然後才能可進、可退、可縱、可橫,把兵法運用自如。
第七篇大意說:要策劃國家大事,就必須會揣測他國的想法,如果不會揣情,雖有先王之道,聖智之謀,也是沒用的。揣情是計謀的根本。
第八篇大意說:主持練兵,使軍隊能打勝仗而士兵又沒畏懼感,使軍隊常在不動兵器、不花費錢物的情況下就能取得勝利,這才算“神明”。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謀略,而謀略是否成功,關鍵又在於周密。
第九篇大意說:善於爭霸天下的人,必須權衡天下各方的力量,要度量各國的土地人口、財富、地形、謀略、團結、外交、天時、人才、民心等國事。然後才能做出重大決策。
第十篇大意說:凡兵謀都有一定規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法,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
第十一篇大意說:凡是要做出決斷,都是因為有所疑惑,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通過分析來決斷的。而軍中大事,各方面頭緒十分複雜,難於決斷時,可以用占筮的方法決斷大事。
第十二篇大意說:在用兵將之時要賞罰嚴明,用賞最重要的是公正。賞罰嚴明才能無往不勝。
第十三篇大意說:舉事欲成乃人之常情,為此,有智慧的人不用自己的短處,而寧可用愚人的長處,不用自己笨拙的方面,而寧用愚人所擅長之處,只有這樣才不會窮困。
鬼谷子的這十三篇兵法與後世所傳孫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為表裏,相輔相成,鬼谷子所傳為文兵法,而孫武所傳為武兵法。鬼谷子主張以圓略致強兵,孫子則主張以方略而致全勝。兩部兵法都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
鬼谷子從發現了金書的奧秘以後,每夜讀一遍,則每夜可得一書。
第三夜得的是致富奇書,裏面講些養殖方法,貿易原則,講“將欲取之必先與之”,講“世無可抵則深隱以待時”。此法由鬼谷子傳給計然、范蠡(即陶朱公)及呂不韋、白圭等人。
第四夜讀到的是《養性修真大法》,裏面主要講述《本經陰符七術》,講盛神靠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術。五氣要靠志、思、神、德等精神因素。這四者不衰,靜和養氣才能成為真人。鬼谷子以此秘訣傳茅濛、徐福,以後又傳陶宏景諸人。
第五夜讀到推命相面術,裏面講天武經,命數、面相及人生禍福,此法亦由鬼谷子傳給茅濛,以後又傳給司馬季主、李虛中等人。
第六夜,第七夜‧‧‧,鬼谷子每夜必讀一遍,每次一部新書,天上人間、治國安邦、仕途經濟、天文地理、星命術數、丹藥養生,無所不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鬼谷子視為珍寶,愛不釋手。
- May 06 Sun 2012 04:02
愛是一種欣賞
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斑爛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不光有著美麗的風景,同樣也有著,不同個性、不同氣質、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會相識、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著不同的品質及魅力,欣賞、喜歡和愛便成了我們最難把握的尺度。
有人說,男人和女人最重要的是相知、相愛。其實,在你的一生中,真正能打動你的人,遠遠不止一個,都去相愛嗎?很不現實,愛是一種用心投入的狹隘的情感,它美好但獨立而排他。
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便想完完整整的擁有他,包括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以及他整個人。但每一次的感動過後,你又能長久的擁有嗎?沒有永遠不變的思想,也沒有永遠唯一的情感。所以重要的不是愛,而是欣賞。
優秀的人身上會散發著誘人的光彩,他不僅吸引你,同時也吸引著和你同樣有著鑒賞能力的人。就像美麗的風景,它的存在不是為了一座山、一片曠野,而是為了整個自然,是為了點綴這美麗的世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去品味、去陶醉其間。
不同的人、不同的品味,會對同一幅景象產生不同的感覺。晶瑩的雪山有著冰清玉潔的美,潺潺的小溪有著清秀自然的美,波瀾壯闊的大海有著寬廣豪放之美,每一種美都給人不同的震撼。
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他們的身上同樣散發著不同的美,每一種美好的品質都是誘人的。任何時候,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圍的人,你便會更坦然地面對一切了。
人性的弱點就是想佔有,想佔有自己喜愛的一切東西。但人又是有思維的,這種思維隨時都在變,沒有一種情感是永恆不變的。所以,不要奢望你能擁有很多,用一種平常心態去欣賞一個人,就像欣賞一幅畫一樣,你會很快樂,也會很坦然。
當你用一種平常的心境,去認識一個人、結交一個人的時候,你便會沒有了一些私情雜念,你們便可以自由隨意的交往,心也便會一點點的交融,真正的朋友,便會在你欣賞的眼光中向你走來。友情同樣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在你擁有了很多真心朋友的時候,你才會覺得生命的快樂。
擁有一個好朋友,比擁有一段感情要平實得多,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次用心的投入都是一種傷害。而朋友則不同,你可以在擁有朋友的同時,體味到人性的純美、真情的可貴。友情同樣是一種愛,一種更高尚、更至誠的愛。
- May 06 Sun 2012 04:00
孩子怎樣孝敬父母
孩子想做到孝敬父母,其實也很簡單,孩子對父母最大的孝心就是自己不要讓父母操太多心,好好學習,還有就是多記住一些關於父母的事情,那表示你把父母記在心上了,比如說父母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時記得和他們說聲生日快樂,節日快樂,即使沒有送禮物,父母也會感到很欣慰的。
父母在老年時,不像上班那樣理性,看問題也容易片面。因此很多想法都不一定對:閒在家,父母會很重視別人是否尊重自己,因為父母更需要從他人的認可中,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健康問題也常影響父母情緒的一個因素;再就是孤獨的問題,他們可能也有很多朋友。但是有些事情他們不會跟朋友講,跟兒女講又怕孩子擔憂‧‧‧
所以我們在父母面前,我們要長大。父母還會把我們當成讓他們操心的少年,但我們不要掉進這個角色,要長大,保持成人的理性,回過頭來,把他們當成孩子。
第一、要讓孩子了解,父母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現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認為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孩子怎麼會從心底裏孝敬父母呢?
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經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說得越具體越好,從而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得來不易。自然,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裏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第二、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愁,參與家務勞動,不給父母添亂。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做起。
如關心家長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親;當父母勞累時,孩子應主動幫助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當父母有病時,孩子應主動照護,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
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根據孩子的年齡、能力、學習情況,合理分配,具體指導,耐心訓練,熱情鼓勵。這樣不但有利孩子,養成家務勞動的習慣,也有利於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
第三,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一個故事是值得借鑒的。
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裏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裏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絕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
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麼在休假日要儘量抽時間,帶著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孩子孝敬父母有幾點:
一、不讓孩子吃獨食,孩子對父母點滴的孝心,不要拒絕,比如,孩子讓父母吃自己的零食,有些父母不喜歡或者覺得不好意思,就回絕孩子,其實就是沒給孩子表達孝心的機會。
二、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承擔自己的責任,親身體會父母的不易。
三、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講一些有關孝行方面的故事,讓孩子從小就有這樣一個意識。
四、孝敬老人,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 Apr 30 Mon 2012 03:53
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九個好習慣
明智的父母應該在孩子年幼時培養他良好的習慣,這樣形成的意識將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九個習慣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
好習慣之一~積極選擇
1.經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2.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賞識他們的長處,並告訴孩子積極看待問題的好處,讓他們對積極的選擇有切身體會。
3.對孩子存在的短處,要客觀看待,甚至積極看待,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4.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告訴他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
5.在家裏營造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
好習慣之二~獨立是前提
1.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父母們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夠獨立的,同時也要在生活中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實現的目標,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獨立的快樂。
2.能放手的時候儘量放手。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大衣了”,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為了孩子的獨立,有時候父母不要對孩子無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獨立的前提。籃球健將喬丹的母親曾經深有體會地說,最棘手、最不放心的問題,是允許兒女不按我為他們確定的發展道路,而獨立決定自己的夢想。“這也恰恰是天下多數父母都擔心的問題。可是,要想讓孩子真正獨立,父母一定要衝破這一關,這是孩子獨立的關鍵所在”。
4.讓孩子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行為來自獨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與父母不同時,父母不要急於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問他們為什麼這樣想。仔細聽聽他們的陳述,讓孩子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
好習慣之三~強烈的責任心
1.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在家庭中有意識地給孩子,佈置一些適當的、力所能及的任務,如打掃衛生、負責給花草澆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勵。
2.聽取孩子對家庭生活的建議。經常和孩子講講家裏的花銷添置、人事來往,並請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請孩子出主意想辦法。當父母經常聆聽他們的意見、採納他們的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孩子就會心中油然而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3.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像。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駕馭。因此,父母們要儘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
4.強調做事的結果,使孩子養成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認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5.父母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什麼,給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齡特點,否則孩子容易養成說了不算,算了不說的壞習慣。
好習慣之四~持之以恆的毅力
1.給孩子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每天堅持去做,並及時鼓勵他們。
2.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給他們一個獎勵。獎勵未必是物質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給孩子做一個進步記錄。
3.從容易培養的習慣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的毅力,這樣慢慢就可以達到持之以恆。有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耐性,做事不夠堅持,也有的父母認為毅力就是天生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培養的,因此只能“望孩子興嘆”。其實,毅力完全可以培養出來,而培養習慣正是增強毅力的好辦法,可以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毅力會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逐步產生、增強;逐步產生、增強的毅力,反過來又可以強有力地促進習慣的培養。
好習慣之五~充滿自信
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如果一個人善於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總是用消極的心態去看自己,則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這方面多引導,幫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積極一面。
2.自信在於積累。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敗,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議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立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那樣非但不能幫助孩子成功,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3.培養孩子的釘子精神。釘子之所以能釘在堅硬的牆裏,一是因為它很尖,也就是目標不很大;二是因為釘釘子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榔頭,就是用的力很大。如果我們不是用榔頭釘釘子,而是用拳頭砸擀麵杖,就一定釘不進去,因為目標太大,用力太小。父母也要給孩子講些類似的道理和故事,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標和力量之間的關係,並用釘子精神去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
4.要讓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的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用處,因此而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給孩子講這樣的道理,也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訴孩子山有山的偉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綠茵。父母也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及與眾不同的特點,並及時發揚光大他們的特點。
好習慣之六~懂得尊重
1.尊重的重要特點是給人發展的機會,彰顯每個人的個性。因此,無論是自尊還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們,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相信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自己合適的理由。
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對象,給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這樣,就意味著父母在給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尊重。
3.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人,不僅要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人格,還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比如,當他人把地掃乾淨時,你是否懂得愛惜;當朋友請你吃飯時,你是否懂得感謝‧‧‧。
4.尊重不同階層的人。尊重強調的是每個人的生命體驗,既然是每個人的,就說明每個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在面對弱勢群體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平等地看待他們,以心和他們交流,而不僅僅是憐憫和施捨。
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儘可能地在家庭中創造民主的環境,這是無聲的培養。
好習慣之七~保持誠信
1.父母以身作則,言行如一,對同事、對朋友、對鄰居、對孩子講究誠信,講話要誠實、有信用。
2.如果出現了問題,父母不要推卸責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責任。責任其實是和信譽聯繫在一起的,如果責任在孩子身上,抓住這個教育機會,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3.給孩子建立一個“信譽存褶”,每次孩子做了誠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記上一筆,這樣就相當於給孩子一些鼓勵。時間久了,誠信的習慣就會慢慢養成。
4.不存僥倖心理,不貪小便宜。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告訴孩子不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會毀掉你的信譽。誠實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身邊的人也會同樣以誠信來回報你。
好習慣之八~利人利己
1.父母在家裏儘量找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做,大家有興趣,對大家都有利,做得高興,玩得快樂,讓孩子體會“利人利己”的價值。父母不要僅僅考慮孩子的興趣,還要把自己的興趣加進去,讓孩子學會考慮父母的愛好和利益。
2.找一些損人利己、損人害己的報導拿給孩子看,及時與孩子討論,分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孩子說說怎樣做人最適合。
3.到市場上買了一件孩子喜歡的東西,就要讓孩子明白,買賣成功的原則就是利人利己,我們得到了喜歡的東西,商人賺了錢。如果讓商人賠錢,他肯定不會把東西賣出去。
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鼓勵孩子為他人考慮。可以先從身邊人做起,比如為父母著想,為爺爺奶奶著想,為同學著想等等。
好習慣之九~善待他人
1.善待他人就要學會了解人。有的父母常常說:“我實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為他太不聽我的話了!”實際上,這樣的話在邏輯上是不通的。應該說,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聽孩子的話,聽多了就會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他希望什麼,埋怨什麼,需要什麼。因此,建議父母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對話,同時也要教孩子學著去了解周圍的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圍,和自己生活環境不同的人。
2.善待他人就要學會欣賞人。一位專家曾經談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他說有一次中外孩子舉行測驗,測驗後的分數,讓孩子分別拿回家給各自國家的父母看,結果華人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績後,有80%不滿意,而外國的父母則有80%表示滿意。而實際成績怎樣呢?實際上,外國孩子的成績還不如華人孩子。這說明華人的父母,習慣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而外國的父母習慣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所以,建議父母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並教會孩子要發現別人的長處,真誠讚賞他人。
3.善待他人就要學會關愛人。這是善待他人最重要的一點。教育的重要秘訣也是愛,我們常常說要愛得孩子不好意思犯錯誤,也是這個意思。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怎樣去愛長輩,愛同學,愛老師。
- Apr 27 Fri 2012 04:01
千金難買早知道
1、慢慢的才知道,太在乎別人了往往會傷害自己。
2、慢慢的才知道,對自己好的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少。
3、慢慢的才知道,一個人要自己對自己好,因為真正關心你的人很少,有了事他們也不一定會在你身邊,所以要自己照顧自己。
4、慢慢的才知道,真心對一個人好不一定有回報,而你忽略的人往往有可能是最重視你的。
5、慢慢的才知道,很多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東西只能擁有一次。
6、慢慢的才知道,戀愛不一定是真心的,有可能是利益關係,有可能是比較心理。
7、慢慢的才知道,不要和別人爭論什麼,因為那是沒有結果的,無論誰對誰錯。
8、慢慢的才知道,很多時候自己遇到不開心事,千萬不要渴望別人同情,大多數人會採取冷漠回敬的,那樣會更讓人家看不起。
9、慢慢的才知道,有很多東西是不屬於你的,你使勁強求會遭天譴的。
10、慢慢的才知道,未必做每件事情都有意義,可是做的每件事情都覺得是一件回憶!
11、慢慢的才知道,人的性格可以差異到如此之大。
12、慢慢的才知道,許多曾經的人會變的讓你認不出,但請留住回憶。
13、慢慢的才知道,從現在開始應該把握每一個你能把握的人。放棄你留不住的人,不要因為想留住某個人而失去一群人。
14、慢慢的才知道,自己一定在乎自己的自尊,但你的自尊在別人眼裏根本不算什麼。
15、慢慢的才知道,不要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周圍人發脾氣,然後渴望他們諒解你。人家不是你的父母,現在你可以明白父母對自己多麼重要。
16、慢慢的才知道,即便有人對情感看的無所謂,你一定要堅信,人之間的感情,有可能會令所有東西都無法超越的。但記住,只是有可能。
17、慢慢的才知道,原來現實如此的無奈。
18、慢慢的才知道,會遇到許多自己看不慣的人或事,但那與你無關,別人愛怎麼說、怎麼做隨他便,別生不該生的氣,不值!
19、慢慢的才知道,兩個天天在一起的人不一定是朋友,有可能什麼都不是。
20、慢慢的才知道,會遇到很多誘惑,無論別人怎麼樣,你是你,你有你的原則和底線。
21、慢慢的才知道,會有人很討厭你或者和你過不去,但是他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要大度,不和小人計較,但前提是你正確。
22、慢慢的才知道,很多人無法理解男女之間的朋友關係,在一起就一定是戀人,不是戀人就一定不能在一起。
23、慢慢的才知道,學習要刻苦,因為憑聰明就能應付考試科目的人是鳳毛麟角。
24、慢慢的才知道,原來時間一空閒下來是那麼無聊,絲毫沒有上學時的充實的感覺。
25、慢慢的才知道,手機是別人有事找你的時候用的,並不是為了交流感情的。
26、慢慢的才知道,可以不把所有人當朋友,但千萬不能把一個人當敵人,至少可以當同學。
27、慢慢的才知道,玩自己能玩的起的,玩不起的千萬別玩,不然會輸到什麼都沒有的。
28、慢慢的才知道,快樂常常來自回憶,而痛苦常常來自於回憶與現實的差距。
29、慢慢的才知道,自己在慢慢接受社會了,所以也要慢慢學會適應。
30、慢慢的才知道,有很多人的想法與做法你無法理解,或是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千萬別在那揣摩或者瞎猜,那樣會讓自己累,既然人家要保持神秘感,那就讓人家保持去啊,自己又不是占卜師。
31、慢慢的才知道,不要把自己想的有多高明,沒有絕對性的勝利,也沒有絕對性的失敗。
32、慢慢的才知道,生活是有很多不公平的,你一定要正視,相信實力和群眾的眼睛。
33、慢慢的才知道,稱兄道弟有時候未必是想像的那麼美好,只有自己真心付出,才有可能得到別人的真心對待。
34、慢慢的才知道,有的人不斷的算計,到頭還來是會輸的很慘,所以應當保持一個平和的心!
35、慢慢的才知道,有的事情不是自己所願意的,但是有的事情必須得去完成,那也是對自己的一段磨鍊。
36、慢慢的才知道,原來兩個人在一起或真或假,相處的時間還是佔據著重要成份。
37、慢慢的才知道,現實跟想法的差距,必須要隨機應變,跟上生活的步伐!
38、慢慢的才知道,自己也在慢慢長大,不再是小孩子了,適應著每一件事的成長。
39、慢慢的才知道,“給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真正意義,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朋友。凡事不要做的太絕,事情的結局都是用嘴巴說出來的。
40、慢慢的才知道,不管玩的多好的朋友都有可能失去,但是我們還是要樂觀面對,若是真的把他(她)當作自己的朋友,就應該為他(她)祝福。遙望!只是做自己所做的。
- Apr 27 Fri 2012 04:00
鬼谷子小傳
公元前三百九十年,鬼谷子出生在魏國,姓王名詡,又名王禪。因晚年隱居在雲夢山鬼谷嶺,被人稱為鬼谷先生。
王詡自幼勤奮好學,十五歲時就已經精通天文地理、占卜星象,並且熟讀多種書籍。後來,他被父親送到洛邑的姑父家求學,以精於天道的史太皓、通曉兵法的司馬武、擅長說辭的行人強為師。
公元前三百七十年,王詡回到魏國,後來又到楚國。到楚國後,他化身卜卦之人,一面為人占卜,一面閱人察世,為自己的學術積累智慧。之後,他尋找父親來到韓國,經父親引見,拜在鄧析子後人鄧玉的門下,專習辯論之術。
王詡在給韓國金公主治病之中,與她相識,又在程好為撮合之下,與她結成秦晉之好。由於王詡經常隨外相出使各國,金公主便與司空大夫的二公子龐喜私通,並密謀毒死王詡。
王詡只好離開韓國,投奔父親生前好友宋國的高欣大夫。高欣將王詡舉薦給宋君,宋君聽罷王詡治國之策,大加贊賞,當日任命王詡為外相,主持外交事宜。
之後不久,經淳于髡再三舉薦,王詡便悄悄離開宋國奔赴齊國。在王詡的大力輔佐下,短短幾年,齊國勢力大增。宋王聞聽,以死令委派高欣勸回王詡。這時,王詡真正感到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困境,於是親筆修書一封,請高欣轉交宋王,謝絕了宋王的邀請。
在不久後的一個深夜,王詡悄然離開齊國,退出世俗,隱遁山林,在鬼谷嶺隱居。王詡遠離了世俗的喧囂與塵世的紛爭,心無旁騖,一心研究自己的縱橫學術。後來,他開始收徒講學,創建了中國古代第一座軍事學校~戰國軍庠。從此,人們就稱他為鬼谷先生了。
相傳鬼谷子有五百多位學生。就在戰國軍庠這所軍事學校裏,王詡培養出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茅蒙、徐福、陳軫、範雎、毛遂、蔚僚、呂耕、計然等歷史上著名的人物。鬼谷子的這些弟子叱詫風雲,出將入相,左右著當時狼煙四起的社會時局之變化。
- Apr 21 Sat 2012 04:02
孩子就是這樣寵壞的
一、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二、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時,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三、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到他二十歲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反應會是怎樣。
四、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五、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在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六、毫不限制他的讀物
小心啊,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乾淨,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七、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錢歹賺”,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八、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
九、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像這種心態“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永遠站在孩子這邊,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十、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 Apr 15 Sun 2012 03:53
鬼谷子的謀略 (半農)
提起鬼谷子的名號,今人多已不知,但提起他的兩對傑出弟子孫臏、龐涓和蘇秦、張儀,無人知的可就少了。人們大都先想起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才能進而想到鬼谷子老先生。
老先生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畔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先生對謀略、外交和戰術更是最為獨闢新徑,一生雖未出仕入世,但因其弟子們的傑出成就,被後世尊為戰略學、縱橫學之鼻祖。
現代社會,管理已成為一種高深繁雜的高級學問,等閒人若無數年功夫、啃下同高等身的管理著述,是萬萬不能讀懂且據說從西洋傳來的管理之道的。
然而,就管理的本質來講,古代的中國已經有了暗合現代管理之道的理論傳世,僅僅在一個春秋戰國時代,其眾多的思想家留給後人的那些思想~從管理價值形成到推論,從理論素養到操作技巧都準備了足夠營養。
若是講管理哲學的簡約、樸素和舉重若輕,莫過於《道德經》;講管理中的民本思想的縝密、厚重,莫過於孟子;講管理謀略的周詳、具體和可操作性,莫過於《孫子兵法》;講管理的苛嚴、制度治理的殺伐之氣,莫過於韓非子、申不害的言論;講兼愛、非攻思想,莫過於墨翟;講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自我修養,莫過於《論語》;而講到管理的攻擊性及其規避方法~縱橫術,毫無疑問莫過於鬼谷子。
僅僅一個短短的春秋戰國,卻也奠定了後世的中國管理基石。
鬼谷子老先生最為人們崇尚的或是他的縱橫之術了,也就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因其指導思想與其他大家尤其後世獨尊的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谷子》一書譏詆極多,因而到了現代,老先生的學說多不為人知。
但到了現代社會,人們對言談辯論的重要性認識更為深刻,也更能領略老先生的學說精髓,大到國家間關於外交談判之得益與否,關係國家之安危興衰;小到企業間關於市場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係到企業的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係到,一人之處世和為人之得體與否。
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佩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崩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
鬼谷子老先生最大的法寶就是“揣測與謀略”了。用於現代企業方面,不管是企業家管理員工、量材用人,還是企業間的市場競爭、談判遊說,在開始行動之前,都要進行揣測。揣是分析判斷、測是預先探測和搜集信息,在揣測的基礎上,與事實相對應,進行有分析、有目的的謀略,然後有針對性地實施。
老先生的學說還告訴我們,揣測和謀略是從宏觀上控制員工和企業,當然還有朋友和對手,但要使被遊說之人信服和使企業獲利,領導者則必須善於決策和具有高超的實際本領。這種本領,鬼谷子老先生稱為“術”,而這種“術”又分為幾類。
其一為“捭闔術”,老先生說,陰陽啊、開合啊、捭闔啊,包括後世所言的矛盾等等,只是一些名詞而已,但這卻包含了萬物生死存亡的大道理,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捭闔術就是要掌握這種客觀規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按照對象的聰明勇敢程度等情況,“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
其二是“反應術”。老先生認為一定要善於掌握對方的情況,從而根據不同變化採取不同的措施,並以靜制動,達到“張網而取獸”的目的。反應術中運用一些小的術謀,“將欲取之先與之”即給對方小的利益,誘取大的成果。
其三“飛鉗術”。鬼谷子認為只有充分了解對方的心理,才能誘導對方跟著自己走。首先給對方以肯定和推崇,然後誘入自己的圈套。
還有“雄辯術”,這應該是現代人最為熟悉和常用的一種技巧了,無非重視講話的技藝,研究說服的對象罷了。
鬼谷子老先生的成功,就是將極高明的謀略思維,與管理技巧完美地結合。中國是謀略之鄉,謀略思維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他將競爭的普遍規律運用到具體的社會實踐上,表現在與人物交往的策略性運用,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古代謀略學說高超水平。
這就是謀略的作用。
- Apr 09 Mon 2012 04:02
緣來緣去緣如水
憶年少芳華,情癡意迷,捨棄三千繁華,為一人而無悔等待,為一見而漂洋過海,為一情而封心鎖愛,你願借我一生,唯愛相依,我願還你一世,唯你相依。經過了多少梧桐細雨三月煙愁,經歷了幾多春愁秋恨夏思冬念,肥了惆悵、瘦了相思。也許是前世的姻,也許是來生的緣,錯在今生相見,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天難遂人願,終究是曲終人散,只遺我,不見帳中人,獨傷窗外景。於是嘆此生無緣,只盼和你來生再會。
三十而立,嬌妻愛子,和睦融洽。記憶的花瓣早就收拾,旖旎的昨日也已折疊,為什麼還是走不出你種下的相思?舊事常常在夜闌人靜時馨香氤氳在回憶裏,那曾為之魂牽夢繞的你搖曳生姿,在心間雖百轉千迴,卻總覺意猶未盡,總會莫名無端地墜入撲朔遊離的思緒中,醉在虛幻縹緲的繾綣裏。一曲相思,幾多寂寥,雖不再失神落魄,卻也是心念情幽,這往昔漸漸成了生命裏一段溫潤的淺香。有緣相遇,無緣相聚,天涯海角,但願相憶。怨只怨情深緣淺,道一聲此生珍重。
及至不惑,方才知,情無須強求,相逢一醉是前生緣,美夢難續是此生命,何須問情為何物,何須說情緣如水,更不必嘆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半夢半醒,任滄桑褪盡昔日芳華,把那份悠然美好的情愫埋藏在對你的一次次平淡地問候中。一顆驛動的心終於閒淡,用唐詩宋詞那清麗婉約的平仄傷感,來抒發春愁秋恨的感慨,把深深淺淺的心語,甜甜淡淡的眷念,揮灑在靈動淒美的文字裏。風雨散,緣分盡,只想說緣是命中注定,希望你活得比我好。
人到中年,猶記當年桃花雨,驀然回首,雲煙過眼畫中飛,幽幽幻夢化作塵,香如故。終於懂得,功名不過千秋,人生只有一世,長籲短歎,年華易逝,縱酒豪賭,傷身費神,愛恨情仇,容顏易老。閉目泯盡一切夢,碎心淡卻所有念,聽清風絮語,看流雲裊娜,或孤舟獨釣,或淺斟慢飲,或揮毫潑墨,或漫賞幽曲。擁老妻、牽愛犬,笑看紅塵雲卷舒,去留無意;遨遊江湖潮起落,起伏隨天;靜對人間情緣戲,寵辱不驚;冷觀塵世離合夢,得失淡然。再無那縱橫的牽絆,再無那三千的癡纏,緣聚是戲,緣散是夢,望你一路走好。
而如今,年已花甲,風花雪月早成過往,再多迷濛的煙雨、再多瑰麗的山水,再多驚天動地的情感,榮華謝後,不過是一場山河永寂、盛世煙花。只須花棚石凳,小坐微醺,歌一曲,茗一杯,自得其樂,聆聽松濤,靜觀風雨,仰望星空,神遊宇宙。聚如春夢散如煙,鏡花水月一場空,瀟瀟灑灑,物我兩忘,看花非花,看霧非霧。有情非情,無情是情,真作假時假也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緣來是緣,緣去是緣,緣生是緣,緣盡也是緣,花飛花落花滿天,緣來緣去緣如水。只想對你說一句:情也空,愛也空,癡迷一場快如風,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只願你從此笑傲紅塵,逍遙人生。
- Apr 06 Fri 2012 04:00
聰明父母做的三件事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由,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一、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唯一宗旨。
二、不當“裁判”,學做“啦啦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啦啦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父母做孩子的“啦啦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三、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回應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回應”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抓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一、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二、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應,勤矯正。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三、通過習慣培養塑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塑造。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一、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後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二、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激勵、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鍊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迷思,即盲信盲從甚至癡迷於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複製、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 Apr 03 Tue 2012 04:00
古法今用‧讀心識人
用人的前提是要看懂人,看懂人必須先讀懂他的心。古人們總結了很多讀心識人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極為有用。古代比較著名的識人讀心法有三種:戰國初期魏國政治家李悝的“五視法”、秦朝呂不韋的“六驗法”和三國時代諸葛亮的“七觀法”。
在古代,有因為用對一個人而國富民強的,也有因為用錯一個人國破家亡的。像秦穆公因為重用了商鞅,才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之首;而唐玄宗重用了楊國忠,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用人的前提是要看懂人,看懂人必須先讀懂他的心。所以,讀心術自古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在經歷了太多的教訓之後,古人們總結了很多讀心識人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有用。
古代比較著名的識人讀心法有三種,可以用“五、六、七”三個字進行概括,它們分別是戰國初期魏國政治家李悝的“五視法”、秦朝呂不韋的“六驗法”,和三國時代諸葛亮的“七觀法”。
“五視法”識人
李悝的“五視讀心識人法”,是在魏文侯請李悝為他挑選的兩位宰相候選人,提出裁決意見時提出來的。
魏文侯向李悝徵求對宰相候選人的意見,李悝說,宰相主要是君主的助手,應由魏文侯自己而不是由別人酌定,但他可以提出五種意見供魏文侯參考:
(1)居視其所親。看他平時親近哪些人,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2)富視其所與。看富裕時他是怎麼花錢的,是貪圖個人享受,花天酒地;還是廣散錢財,招賢納士。
(3)達視其所舉。看他身居高位有權勢時推舉重用什麼樣的人,是個人的酒肉朋友、七姑八姨;還是不論親疏,舉賢薦能。
(4)窮視其所不為。看他交厄運時能否堅守信念,不拿原則做交易。
(5)貧視其所不取。看他處於貧困境地時能否潔身自好,不取不義之財。
李悝提出識人的五個標準之後,魏文侯馬上就明白了,他高興地對李悝說:“先生回家吧,宰相人選決定了。”
李悝的“五視讀心識人法”實際上,是對一個人在不同環境中的表現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他們的表現,來確定他們是否有高尚的操守,這實際是一種“環境讀心識人法”。
“六驗法”識人
在秦代古籍《呂氏春秋》中,記載了一種“六驗讀心識人法”,這“六驗”指的是:
(1)喜之以驗其守,讓他歡喜,驗其節制能力,看他是否不變操守,不得意忘形。
(2)樂之以驗其僻,讓他高興,驗其癖性愛好,看他是否有不良癖好,是否會玩物喪志。
(3)怒之以驗其節,引他發怒,驗其控制能力,看他能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失去理智。
(4)懼之以驗其持,在恐懼的情況下考驗他是否能夠堅持到底,驗其能否勇於負責,當錚錚好漢。
(5)哀之以驗其人,悲哀之時,看他是否節哀自制,驗其是否悲觀失望,怨天尤人。
(6)苦之以驗其志,處於艱苦環境,看他是否胸懷大志,驗其是否有堅韌不拔的氣度,能否吃苦耐勞。
《呂氏春秋》中記載的“六驗讀心識人法”,實際上是通過看人在不同的情緒中的行為表現,來達到識人的目的。可以稱之為“情緒讀心識人法”。
這種方法,曾經被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當成寶典,他曾經說過:“《呂氏春秋》‘六驗’中的名句,曾幫助我物色了眾多人才。”
1975年,松下幸之助提拔名不見經傳的家族之外的人~山下俊彥,擔任松下公司社長,當時山下俊彥在二十六個董事中名列第二十五,但他能在董事會上,毫不畏懼地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並不因為大部分董事的反對而動搖,因此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器重。
這項人事安排曾使財經記者們瞠目結舌。後來的情況證明,在提拔外人這一用人策略上,松下幸之助是完全正確的。
山下俊彥成功地把松下公司,從一家單一生產家電產品的公司,擴展到同時生產電子科技產品的公司,從而奠定了松下公司穩步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堅實基礎。松下幸之助充分的信任,和山下俊彥出色的經營才能,促成了山下俊彥掌權的成功。
“七觀法”識人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其《心書》一文中講到如何讀心識人時,提出了七條途徑:
(1)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即從其對是非的判斷來考察對方將來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
(2)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即提出尖銳的問題詰難他,看能否隨機應變。
(3)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即就某方面的問題咨詢對方的看法和對策,看他知識經驗如何,俱不俱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即觀察對方在困難面前的表現,看他有沒有知難而進的勇氣,和處事不驚的良好心理素質。
(5)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對方個人品德如何,是否兩面三刀,陽奉陰違。
(6)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即觀察對方在金錢財富面前的表現,看其是否能經得住物質利益的誘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態。
(7)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即託付對方辦事以視他信用如何,是一諾千金,還是信口開河。
諸葛亮的“七視讀心識人法”實際上是通過有目的,的言談和測試,來看透一個人,這其實也可以稱之為“言行讀心識人法”。
古代的這些讀心識人法流傳至今,仍然可以為我們所用,而且,隨著讀心術和識人術在世界各國的廣為流行,這些包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識人方法,引起了很多外國政治家和尋才專家的重視。他們把這些方法和他們國家的國情結合起來,發現了一個又一個可用之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我們為什麼不重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