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品種繁多,中藥名稱也比較複雜。如有別名、商品名、處方名、文獻名、炮製名等,有的中藥名稱之間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形態、功效相差甚遠,有的中藥炮製後性能、功效發生了變化,名稱也就變化了。有些醫生處方書寫不規範,也容易造成名稱上的混淆。因此無論是醫藥人員,還是患者都要引起重視,否則一旦出錯,輕則影響療效,重則危及生命。以下就將一些常用並且在名稱上容易混淆的中藥作一介紹。
~海螵蛸與桑螵蛸~
海螵蛸,又稱烏賊骨。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乾燥內殼。性溫,味鹹、澀,具有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的功效。用於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等。
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的卵鞘。性平,味甘、鹹,具有益腎固精,縮尿止濁的功效,治療腎氣不固所致的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
~草河車與紫河車~
重樓的別名稱草河車,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乾燥根莖。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功效。用於疔瘡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紫河車為健康人的乾燥胎盤,性溫,味甘、鹹,具有溫腎補精,益氣養血的功效。治療虛勞羸瘦,骨蒸盜汗,咳嗽氣喘,陽痿遺精,不孕少乳等症。
~山茱萸與吳茱萸~
山茱萸又稱萸肉,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乾燥成熟果肉。性微溫,味酸、澀,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性熱,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治療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虛寒久瀉等症。
~天龍、天蟲與全蟲~
蜈蚣的別名稱天龍,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性溫,味辛,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瘡瘍腫毒,痙攣抽搐,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癧,毒蛇咬傷等症。
僵蠶的別名稱天蟲,為蠶蛾科昆蟲家蠶,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性平,味鹹、辛,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效,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全蠍的別名稱全蟲,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的乾燥體。性平,味辛,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能,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癘等症。
~大胡麻與小胡麻~
亞麻子的別名為大胡麻,為亞麻科植物亞麻的乾燥成熟種子。性平,味甘,具有潤燥,祛風的功效。用於腸燥便秘,皮膚乾燥瘙癢,毛髮枯萎脫落。
小胡麻是茺蔚子的別名,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微寒,味辛、苦,具有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的功能。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
~杞子與枝子~
枸杞子的別名稱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症。
梔子的處方名常寫成枝子,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寒,味苦,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用於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半邊蓮與半枝蓮~
半邊蓮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的乾燥全草。性平,味辛,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乾燥全草。性寒,味辛,微苦,具有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水腫,黃疸。
~酢醬草與敗醬草~
酢醬草為酢醬草科植物酢醬草的全草。性寒,味酸,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功效。治療泄瀉、咽喉腫痛等症。
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的全草。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膿排腫,祛瘀止痛功效。治療腸癰及血滯經痛等症。
~肉豆蔻與白豆蔻~
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乾燥種仁。性溫,味辛,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的功效。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豆蔻的別名稱白豆蔻,為薑科植物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性溫,味辛,具有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的功效。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龍膽草與龍鬚草~
龍膽習慣稱為龍膽草,為龍膽科植物龍膽的乾燥根及根莖。性寒,味苦,功能為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於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目赤耳鳴,脅痛口苦等症。
燈心草的別名稱龍鬚草,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乾燥莖髓。性寒,味淡,具有清心火,利小便之功,用於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
~葫蘆殼與胡蘆巴~
葫蘆殼為葫蘆科植物匏瓜的成熟果皮。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功效,治療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
胡蘆巴為豆科植物胡蘆巴的乾燥成熟種子。性溫,味苦,具有溫腎,祛寒,止痛功能。用於腎臟虛冷,小腹冷痛,小腸疝氣,寒濕腳氣。
~白薇與白蘞~
白薇為蘿蔔科植物白薇的根及根莖。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的功效。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等症。
白蘞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用於癰疽發背,疔瘡,瘰癧,水火燙傷。
~金鈴子與金櫻子~
川楝子別名稱金鈴子,為楝科植物川楝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寒,味苦,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能。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及蟲積腹痛等症。
金櫻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平,味酸、甘、澀,具有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的功效。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久瀉久痢。
~石決明與決明子~
石決明為鮑科動物雜色鮑的貝殼。性寒,味鹹,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等症。
決明子又稱草決明,為豆科植物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性微寒,味甘、苦、鹹,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治療肝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等症。
~補骨脂與骨碎補~
補骨脂別名破故紙,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乾燥成熟果實。性溫,味辛、苦,具有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的功效。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骨碎補別名猴薑、毛薑、申薑,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乾燥根莖。性溫,味苦,具有補腎強骨、續傷止痛功效。治療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撲閃挫,筋骨損傷等症。
~澤漆與澤瀉~
澤漆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全草。性寒,味苦,具有逐水通便、消腫散結功能。用於治療腹水脹滿及痰飲咳喘等症。
澤瀉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乾燥塊莖。性寒,味甘,具有利小便,清濕熱之功。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眩暈,熱淋澀痛等症。
~漏蘆與藜蘆~
漏蘆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的乾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的功能。用於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癧瘡毒,乳汁不通,濕痹拘攣。
藜蘆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的根及根莖。性寒,味苦、辛,具有吐風痰,殺蟲毒的功效。治療風癇、癲疾、疥癬、惡瘡等症。
~黃芪與黃芩~
黃芪為豆科植物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能。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糖尿病等。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症。
~天南星與膽南星~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乾燥塊莖。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化痰,祛風解痙,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膽南星是用牛膽汁攪拌炮製後的加工品為膽南星。性涼,味苦、微辛,具有清熱化痰,息風定驚功效,治療痰熱驚風抽搐及中風、癲狂等症。
~生地與熟地~
地黃習慣稱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功能。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生地黃用酒蒸熟後即為熟地黃,簡稱熟地。熟地黃性微溫,味甘,具有滋陰補血,益精添髓的功效。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
~赤芍與白芍~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乾燥根。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癰,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性微寒,味苦、酸,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的功效。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何首烏與製何首烏~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性溫,味苦、甘、澀,何首烏具有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的功能。用於瘰癧瘡癰,腸燥便秘及高血脂等症。
何首烏用黑豆汁攪拌後蒸製即為製何首烏,性微溫,味微甘、澀,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功效。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等症。
- May 13 Mon 2013 04:01
名稱似相近‧個藥有專功 (周友華)
- May 13 Mon 2013 04:00
蔬菜的十種禁忌吃法
現代人有太多的應酬必須去面對,目前的食品當中又有非常多的垃圾食物,但是這些零食和速食,佔據了我們絕大部分的飲食結構,但是食用健康的食物,才是我們身體健康的基礎,要知道新鮮蔬菜都含有大量的水分、澱粉和蛋白質,脂肪含量都很少,不能用來做主要的供能食物,但是它們是礦物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重要來源。近年來,吃蔬菜已經成為一種健康飲食新主義。但是你知道嗎,你可能吃錯了‧‧‧
一、經常在餐前吃番茄:
番茄應該在餐後再吃。這樣,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胃擴張,使寶寶產生腹痛、胃部不適等症狀。
二、紅蘿蔔與白蘿蔔混合做成泥醬:
不要把紅蘿蔔與白蘿蔔一起磨成泥醬。因為,紅蘿蔔中含有能夠破壞維生素C的酵素,會把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完全破壞掉。
三、香菇洗得太乾凈或用水浸泡:
香菇中含有麥角淄醇,在接受陽光照射後會轉變為維生素D,但如果在吃前過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會損失很多營養成分。煮蘑菇時也不能用鐵鍋或銅鍋,以免造成營養損失。
四、過量食用胡蘿蔔素:
雖然胡蘿蔔素對人很有營養,但也要注意適量食用。過多飲用以紅蘿蔔或番茄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蘿蔔血症,使面部和手部皮膚變成橙黃色,出現食欲不振、精神狀態不穩定、煩燥不安、甚至睡眠不踏實,還伴有夜驚、啼哭、說夢話等表現。
警惕~濫用胡蘿蔔素可致癌
傳統觀念認為:補充胡蘿蔔素不僅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及白內障的發生,而且有防癌作用。但近年來許多測試結果發現:服β胡蘿蔔素的一組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肺癌發病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高出28%。營養學家分析:補充生理劑量(5毫克/日)的胡蘿蔔素確有抑癌作用,而攝入過量胡蘿蔔素會阻止維生素A與相應受體結合,進而阻止腫瘤抑制基因的轉化,其結果便不是抑癌而是走向反面。為此,人體只需補充生理劑量的胡蘿蔔素,絕不能隨意加大劑量濫服,平時僅需食用富含β胡蘿蔔素的天然食物,如各種動物肝臟、牛奶、紅蘿蔔、韭菜、茶葉等即可。
五、吃沒用沸水焯過(燙過)的苦瓜:
苦瓜中的草酸會妨礙食物中的鈣吸收。因此,在吃之前應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需要補充大量鈣的人不能吃太多的苦瓜。
六、過多地吃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過多吃。草酸在人體內會與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排出體外,影響鈣和鋅在腸道的吸收,容易引起缺鈣、缺鋅,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七、吃未炒熟的豆芽菜:
豆芽質嫩鮮美,營養豐富,但吃時一定要炒熟。不然,食用後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適反應。
八、韭菜煮熟後存放過久:
韭菜隔夜變成毒。韭菜最好現做現吃,不能久放。如果存放過久,其中大量的硝酸鹽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引起毒性反應。另外,消化不良也不能吃韭菜。
九、把綠葉蔬菜長時間地燜煮著吃:
綠葉蔬菜在烹調時不宜長時間地燜煮。不然,綠葉蔬菜中的硝酸鹽將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容易使寶寶食物中毒。速凍蔬菜類大多已經被涮過,不必煮得時間過長,不然就會爛掉,喪失很多營養。
十、涼拌菜容易中毒:
炎熱夏季,涼拌菜是很多主婦們的餐桌首選。但是夏令病蟲害活躍,菜農相對多施農藥,涼拌菜不經高溫燒煮,如果農殘超標,對人體將有較大危害。因此吃涼拌菜、生食蔬菜,最好挑選無公害的綠色蔬菜或有機蔬菜。蒜泥拍黃瓜、涼拌綠豆芽、木耳香萵筍、酸辣蘿蔔絲‧‧‧在炎熱的夏季,人變得懶洋洋沒有胃口的時候,一盤盤色彩誘人、爽口開胃的涼拌菜,可讓人食欲大增。
可涼拌菜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尤其是針對農殘超標的蔬菜,涼拌、生拌的食用方式也屬高危。因為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被土壤中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所污染;夏季相對病蟲害活躍,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概率也較大。
該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呢?首先,生吃最好選擇無公害的綠色蔬菜或有機蔬菜,在無土栽培條件下生產的蔬菜,也可以放心生吃。無條件的情況下,應選擇一些正規的有農藥殘留檢測的集貿市場,不要購買馬路遊擊隊出售的來歷不明的蔬菜,切勿購買有藥斑、有刺激氣味的蔬菜。其次,做菜前,要先用水將蔬菜表面污物沖洗乾凈,然後用清水浸泡,且浸泡時間不少於十分鐘,也可以用鹼水或溫水浸泡。
- May 13 Mon 2013 03:58
修己以清心為要,處世以慎言為先
真正的大心境,並非放棄後的坦然,而是放下後的無意。人生有遇亦有別,遇時珍視,別前祝福,凡人凡事終是塵,莫讓過往雲煙迷惑了行程;生活裏本沒有絕對的是與非,別在是非之間勞心費神,幸福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得到勿竊喜,失去毋徒悲,得失只是一種狀態,保持靈魂的安靜才是真正的大心境。
如果你曾經錯過了昨天,那麼請不要再錯過今天。過去的事,交給歲月去處理;將來的事,留給時間去證明。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牢牢地抓住今天,讓今天的自己勝過昨天的自己,讓今天的自己塑造明天的自己。集中精力看好眼前的路,才不會跌跤,才不會走岔道。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重新開始。
人不怕有缺點,就怕沒特點。這個特點就是你的專長和優勢,成功的秘訣就在於經營自己的長處。不管是誰,想把自己改造成“完人”是不現實的,反而應當發現並培養自己的長處,形成獨特的亮點和優勢。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出的人。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成功的關鍵。
別把自己不當人,別把自己太當人。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自卑甚至自輕自賤是喪失人格的起點,做人做事的底線沒了,輸掉的不光是一個人,一件事,更是立世之本。但是,也不要太把自己當人。孤芳自賞,恃才傲物都是自取滅亡之道。做人做事最佳還是不卑不亢。
諾不輕信,故人不負我;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情分由淺而深在於相惜;情分由深而淺在於相負。彼此間的辜負,往往不是心的背叛,而是輕信或輕諾。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也要量力而行。感情歸感情,事情歸事情,彼此能力以外的承諾,信了是勉強,許了是壓力。朋友相交貴在長久。
修己以清心為要,處世以慎言為先。不要和任何人議論同一個圈子裏的人,不管你認為他有多麼可靠。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與人相交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利益關係。同一個圈子裏的人這種關係更為突出。有利益就有衝突,議論同一個圈子裏的人,就是出賣自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勤奮是一種優秀的習慣。只有天生的好動,沒有天生的勤奮。勤奮,都是逼出來的。大雁不遠萬里地遷徙,蜜蜂一天到晚辛勤地勞作,只因它們天生就短缺的擁有,和生存的需要。優秀的人,他們深知自己想得到的一切,沒有一樣會自己長腳跑來找他們,強烈的欲望使他們不停地追求,時間久了,就成了習慣。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韁繩只能拴住被降服的馬,命運之神只能主宰乖乖聽從命運擺佈的人。如果你夠堅強,夠勇敢,你一定能掙脫厄運的枷鎖,獲得新生的自由。幸福是一種甜蜜的感受,需要用心感受。再強烈的陽光也照不暖一顆陰暗的心,再優越的環境也幸福不了一個麻木的人。
快樂是一種心情,無關物欲。心懷豁達、寬容與感恩,生活就會陽光明媚。人生有得有失,聰明的人懂得放棄,幸福的人懂得超脫。能安於真實擁有,超脫得失苦樂,是一種至上的人生境界。“生氣不如爭氣”,那些瑣碎的、令人心煩的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生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人生才會優雅從容。
- May 13 Mon 2013 03:57
聰明父母做的三件事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一、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了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唯一宗旨。
二、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三、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應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應”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去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一、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二、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應,勤矯正。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三、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一、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後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二、孩子的求知欲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激勵、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鍊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迷思,即盲信盲從甚至癡迷於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複製、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想了。
- May 13 Mon 2013 03:56
氣功鍛煉的基本技術要領
氣功鍛煉的基本要領可以概括為三調一守,三調一守又可以進一步闡釋為十二個字:鬆靜自然(姿勢),返觀內照(意念),專氣致柔(呼吸),抱中守一(意守丹田或者穴位)。
練功“三調”即調意、調息、調身,始出《童蒙止觀》。一些人把三調作為氣功鍛煉的三種獨立的方法,這種看法是不妥當的,它割裂了氣功鍛煉中三調之間的密切聯繫,這種錯誤相當常見,許多對氣功的誤解和曲解由此而產生。實際上,氣功鍛煉是調身、調息、調心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和綜合運用,三者是一個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是氣功鍛煉的三個主要技術要領或者稱為氣功三要素。
此外,意守丹田在氣功鍛煉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和重要性,它對於練習者打開經脈系統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有關論述功理的文章,或者把它放在調意部份,或者乾脆不談,因此確實有突出強調意守丹田的必要,它應該作為氣功鍛煉的一個獨立的要領。因此,氣功鍛煉的技術要領應該概括為三調一守。
三調一守是是對氣功鍛煉技術要領的集中概括,反映著氣功鍛煉的基本形式和特點。三調一守貫穿於氣功鍛煉的全過程,因此對於如何練氣功和能否練好氣功至關重要。
三調一守的技術要求分別詳述如下:
一、調身。身是身體,調身就是調整身體到一定的狀態。具體來說,就是採取和順自然的練功姿勢,站、坐、臥皆可,將身體調整到最舒服、舒適、舒暢的狀態。調身以鬆靜自然為原則,關鍵在於放鬆,要注意將周身上下,包括肢體、肌肉、關節,完全、徹底地放鬆。
調整具體涉及姿勢動作和肌肉鬆緊兩個方面。調身在氣功鍛煉中是基礎,要求簡單,也容易做到。身體放鬆,經脈的運行才能順暢,如果身體緊張或者受到壓迫、反關節等,經脈的運行就會受到阻礙,典型的表現就是,身體緊張和受阻礙的部位發生肢體麻木甚至疼痛等。但是,調身的作用不能誇大,在以靜為主的氣功鍛煉中,姿勢並不是最重要的,它對於調神和調息來說,處於相對次要地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主觀上,由於一般人對於經脈感到虛無縹緲,對氣功鍛煉是疏通經脈的實質不理解,對於調神和調息在疏通經脈中,扮演的核心和關鍵的角色缺乏認識,這很容易導致鍛煉者,更看中氣功鍛煉的表面形式,即動作和招式,錯誤地把招式看成氣功鍛煉的核心,氣功鍛煉中居於核心地位的調神以及非常關鍵的調息,反而不被注意或者注意和重視遠遠不夠。
客觀上,經脈現象被發現已經歷經數千年,但是對這一現象,及其實質所進行的科學研究的進展十分有限,迄今對現象的了解尚不完全,對揭示實質的目標距離更遠,這導致了一些人對經脈和氣功的聯繫諱莫如深,或者少談,或者根本不談。
他們主觀上的動機是想拉近氣功和科學的距離,以“科學”為本,但是這樣做在客觀上恰恰遠離了氣功鍛煉的科學本質,經脈是目前的科學水平和研究手段還沒有能力揭示的科學。由於主客觀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的對氣功的理解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功法,害人不淺,它把氣功鍛煉引入歧途,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誇大調身的作用,以動作為核心,是氣功鍛煉中的花拳繡腿;根本不提調神的核心作用和呼吸的關鍵作用,所謂的氣功動功就變成了體操;將動作編排作為核心,調神和呼吸降為配角,這樣的氣功鍛煉,有些本末倒置,混淆了鍛煉的重點,導致氣功鍛煉不得要領,其後果就是誤導鍛煉者,使他們在鍛煉過程中難以登堂入室,真正領略到氣功的魅力和收獲氣功鍛煉的果實。
為數不少的人因為不得要領,雖然堅持氣功鍛煉,卻始終不能打開丹田,見證通經行氣的氣功奧秘,甚至終其一生也不知經脈為何物,連氣功的門都沒有跨入。
突出動作,忽視或輕視調神和調息的作用,是當前氣功鍛煉中的一大流弊。這裏強調注意對調姿作用的正確認識,不是要降低調姿的作用,也不是貶低動功的功法,而只是針對當前氣功鍛煉中比較突出的流弊而言的,是要讓調姿回復它在氣功鍛煉中的,應有的恰當的地位。
當然,如何能在正確理解氣功鍛煉三調的關係的基礎上,恰當地編排一些簡單的動作,這樣的動功是值得肯定的,它和靜功可以相輔相成,也可以提高鍛煉者練功的興趣和與靜功互補。
二、調心。古人認為心主神,主思維。心代指精神或者意識,調心就是調整人的精神和意識活動,達到氣功要求的入靜狀態。
練功的實踐證明,經脈系統的順暢運行,與人的意識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思想寧靜是經脈通達的最佳環境,有利於促進人體經脈系統正常生理機能的發揮,意念配合呼吸還可以疏通經脈,療疾治病。具體在氣功的鍛煉過程中,氣功態下的意識是打開丹田、實現通經行氣的密鑰所在,是真氣發動、經脈運行的統帥和首要動力,因此調心在氣功鍛煉中居於其他因素無可比肩的核心地位。
沒有意識的參予,沒有熟練的調心技巧,就沒有氣功,就無法打開經絡,真正領略氣功的魅力,所謂無意不為功。從古到今,氣功鍛煉者都十分重視調心的重要性,諺云,要想不老,還精補腦,又有說“子欲不死修崑崙”,《黃庭經》認為“腦神精根字泥丸”,道家內丹派主張,“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先修心”,這些都可謂是來自氣功練功實踐的真知灼見。
調整意念,就是要把精神活動,調整到精神活動高度單一和純凈的一種狀態,符合鬆、靜、自然、空靈、恬淡虛無的要求,氣功術語稱之為入靜。與平常狀態下的心猿意馬相反,氣功態要求無憂無慮、收心斂性、意守丹田、專注一境、心曠神怡,慢慢達到虛無的境界,即意念高度集中狀態下的一種無為中的有為的精神境界。
訓練有素的練功者可以做到迅速入靜,“純氣之守”,甚至達到靜極虛空的境界,即若有若無,一境皆無,空而“忘我”,物我兩忘,虛無縹緲,天人合一,這是氣功調心的最高境界。
《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無為自化,清凈自正,為而不爭,慧而不用,方可得道。莊子認為,“唯神是守”(《刻意》),“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談而無為,動而以天行(隨其自然),此養神之道也。”這些論述堪稱是氣功調心的經典之論,和最佳指導原則。
調心並不是一種容易的事。一般來說,要達到意識純靜、單一的氣功態要求,既需要有恰當的方法,還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在長期的練功實踐中,人們發明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莊子》中提到了守一、心宅、守舍、坐忘等方法,此外,還有冥想法、數息法等。調心雖難,但是經過努力是可以掌握的。
三、調息。古人稱一呼一吸為一息,調息就是調整呼吸。呼吸和經脈的運行關係十分密切,呼吸為經絡的運行提供輔助動力,對經絡的運行和順暢提供必不可少的條件。
氣功狀態下的呼吸建立在一般呼吸的基礎上,以自然呼吸為基礎,但是又和一般狀態下的呼吸不同,具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在平常的生活中,人們很少特別地去注意呼吸。實際上,常態下的呼吸並總是處於一種恆定的狀態,而常常伴隨著人的精神狀態、情緒、行為活動等發生變化,所以關於呼吸的狀態,有風、喘、息、定的所謂四像之說。
氣功調整呼吸,就是要調整到一種穩定的息的狀態,經過練習進一步達到定的境界。氣功對呼吸的要求可以高度概括為四個字,即勻、細、深、長(輕、柔、靜、暢)。
具體來說,勻是均勻,細是細微,深是深入,長是悠長(輕是用意不用力,柔是柔順,靜是安靜無聲,暢是通暢)。呼吸要均勻,就是一呼一吸的時間要大致相等。呼吸要儘量細微,宛如一線,細若遊絲。呼吸要深,吸入的氣,不僅深入肺部,還要配合意念,達到腹部,送到周身四肢百骸,猶如在晨風中自然地吞吐新鮮的空氣,又如品聞鮮花的芳香時,放鬆陶醉、回味悠長的深深呼吸;呼吸要悠長,長長地吸,長長地呼,吸氣要深,吐氣要盡。勻、細、深、長實際上是相互聯繫的,勻容易做到細,細自然深,深自然長。
總體上,氣功調息就是要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把呼吸調整到一種至柔至順的狀態,一呼一吸之間,深細悠長,柔順通暢,如行雲流水,無絲毫無阻隔,息息相連,綿延不絕,像老子所說的那樣,“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既要儘量地調整到勻細深長,又要兼顧自然的原則,要微調漸進,不要急躁,不要過於刻意追求,要在調整與自然之間取得一種平衡。從古至今,在練功的實踐中,人們總結了許多的調息方法,但其中也良莠不齊,一些方法帶有對呼吸形式上的刻意追求,違背了人的生理和自然的原則,如強調憋氣、逆呼吸等,既不利於疏通經脈,也容易出偏,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調整呼吸的實質是幫助疏通經脈,為經脈的順暢運行提供條件。練功的實踐證明,勻細深長的呼吸,是使經脈順暢運行的條件之一,對於疏通經脈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打通經脈後,練功者自會有非常深刻的體會,這也是為什麼,把調息作為氣功鍛煉的一個關鍵要素的原因。
有一種說法,認為呼吸只是幫助入靜,這種看法沒有把握氣功調息的實質,貶低了呼吸在氣功鍛煉中的作用。呼吸可以幫助入靜,這是一個方面,但是它起的更關鍵性的作用不是輔助入靜,而是在疏通經脈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所以說,氣功鍛煉中調心是核心,調息是關鍵。
四、意守丹田。意守丹田主要指下丹田,古人稱為抱中守一。意守丹田在氣功鍛煉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作用。《黃庭經》說,“至道不繁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意思是說,練成氣功並不繁難,要訣就在於意守丹田(存真),全身四肢百骸都是神氣的出入之所,可謂精闢之論。
丹田,是道家內丹學派的一個術語。廣義上指人體經脈線上的主要穴位,有上、中、下三丹田之說,在氣功的高級階段也泛指人體任何穴位;狹義來說,僅指下丹田。
在氣功鍛煉的初級階段,意守下丹田,可以幫助入靜,但更重要的作用則是,它是打通經脈的不二法門。如果把經脈系統比喻為一條龍,那麼意守丹田就是畫龍點睛。不意守丹田,就很難打通經脈,使登堂入室、通經行氣遙遙無期,甚至永遠不可能,練功者只能永遠停留在練功的初級階段。
在打開丹田和主要經脈後,就進入了氣功鍛煉的中級階段,這時的丹田的涵義就擴展為指主要穴位了,在高級階段,百脈通達,意到氣到,這時候任何部位都可以看作是丹田,所謂全身無處不丹田。
意守丹田在練功的各個階段有著不同的要求。打開經脈前,要求意守下丹田一處,且經常性地意守,所謂一呼一吸,息息歸根,意守丹田在這一階段主要是作為打開經脈的主要手段發揮作用;打開經脈後,意守丹田就不侷限於下丹田,而是全身各個局部的重要穴位,包括上、中、下三丹田和其他部位,意守丹田的主要作用也轉向主要是疏通經脈了。意守穴位在中、高級階段會常常需要用到,是疏通經脈的重要手段。意守一經或者人體某一部位的主要穴位,如同綱舉目張,會收到疏通經脈的奇效。
但是,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在沒有打開經脈的初級階段,意守部位最好是下丹田,由於局部經脈結構的原因,與下丹田相比,中丹田和上丹田並不是得氣通徑的最佳部位,長期意守容易導致胸悶和頭昏。二是在打開經脈後,意守丹田就不能像打開經脈前那樣,經常性地意守一穴或者一個部位了,而應當根據練功的需要靈活地意守。
請注意,這時如果再固守一穴,有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甚至出現偏差。因為在打開丹田和經脈後,意念在意守穴位時的作用強度和效果已經大大增強,意念已經能夠直接調動經氣和經脈,所謂意動氣動,伴隨意念發生著主觀可感的高強度的經氣聚散的活動,意念常駐一處容易導致局部意守部位的經氣過度聚集,經脈活動過於活躍,從而破壞經脈系統的平衡,導致局部經脈過於活躍,意念難以控制,以及氣脹不適、難受等後果。
- May 10 Fri 2013 04:04
孝心無價 (莫長娟)
一位孝順的媳婦在忙碌了一天後,還為婆婆打好洗腳水,為婆婆洗腳,當年幼的孩子看見媽媽正在為奶奶洗腳時,自己也打好了洗腳水,一簸一簸的端到媽媽的面前說:“媽媽我也為你洗腳”。這一場景確實很令人感動,也讓人深省,我們長這麼大到底為父母都做過些什麼?我們有幾個人能記住父母的生日?父母最喜歡吃的東西?父母的鞋碼?這些看似很微不足道的事,卻表現著我們是否對父母有一份孝心。
說起來也真夠慚愧的,以上的問題,我基本上都不能回答。其實現在像我一樣的人還真不少。但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接受意大利《機會》雜誌記者采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麼時,是這樣回答的:“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語出驚人,引人深思。
是啊!父母到了老齡化,此時,他們無論在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越來越需要子女的照顧與關愛,而這種親情之孝,絕非全都可用金錢或雇個看護來替代的。商機錯過了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時不再來,抱憾終生了。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但長期以來,這一傳統美德卻被許多人淡忘和漠視。
在現在的社會中還有一些人當父母老了,不在有力氣動了,就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還說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更可氣者,還有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要了,棄他們於馬路上而不顧。其實呀,這些人在我們身邊隨處可以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所以大力宣傳和建立孝道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善待老人、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僅是建立和諧家庭的重要元素,而且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而孝道文化便是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為此,當今弘揚孝道文化要從落實家庭孝道上著手,建立和諧家庭,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會風氣。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條條皺紋。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曾參以孝為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以孝統率一切倫理道德。認為孝不只是個人行為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地義、永恆普遍的基本原則。與如今科技進步發達的社會相比,似乎古代人們對“孝”的理解更為深刻。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為父母洗腳,那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可以為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可以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可以了解父母的鞋碼,為他們買雙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這些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做了以後,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會、各個文化道德中永恆的主題,不論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社會就穩定。而孝,正是調節家庭關係的一劑良藥。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效忠國家的人。從孝出發,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
讓我們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只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只是一頓粗茶淡飯;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一枚含著體溫的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的。
孝,是稍縱即失的眷戀,是無法重現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記住孝心是無價。
- May 10 Fri 2013 04:03
母親的十大恩德 (佛家)
世界上有很多人,雖然天生稟賦聰明,可是心性無知蒙蔽。從來沒想到父母對我們有多大恩德,不知恭敬孝順、忤逆不道。這樣,臨終會墮落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受大苦報,永無出期,縱得後悔已是太慢。
而不知,供養、孝順父母與供養佛菩薩本來無有差別,功德無量。更何況父母給予我人之恩德,無存私心說不能盡。
一:當母親懷孕時,百般顧愛保護之恩德。
二:當母親分娩時,受盡極大苦楚之恩德。
三:雖然為子受盡折磨,產得愛兒而忘記為兒所受一切憂苦之恩德。
四:為幼兒哺食時,盡以美味餵兒之恩德。
五:為使幼兒安睡,寧可自己受潮受凍之恩德。
六:以乳哺兒,不惜自身消瘦之恩德。
七:為兒洗除不淨,不惜自身玉手污染,皮肉凍裂之恩德。
八:兒有遠行,母依門遙望,流淚想念之恩德。
九:願代兒受苦,無盡體恤愛憐之恩德。
十:父母憐兒之心,永遠無有停止之恩德。
- May 10 Fri 2013 04:02
十四種食物讓藥物變毒物
藥,吃了就完事了,是你的習慣。但藥物參與消化的所有過程,可能和你抽的那支煙、喝的那種果汁、吃的那種食物相互作用。因此,你有必要了解你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忌口,防止藥效打折甚至出現不良反應。
一、任何藥物~忌~煙
服用任何藥物後的三十分鐘內都不能吸煙。因為煙鹼會加快肝臟降解藥物的速度,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不足,難以充分發揮藥效。試驗證實,服藥後三十分鐘內吸煙,血藥濃度約降至不吸煙時的1/20。
二、阿司匹靈~忌~酒、果汁
酒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靈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體內乙醛蓄積,不僅加重發熱和全身疼痛症狀,還容易引起肝損傷。而果汁則會加劇阿司匹靈對胃黏膜的刺激,誘發胃出血。
三、黃連素~忌~茶
茶水中含有約10%鞣質,鞣質在人體內分解成鞣酸,鞣酸會沉澱黃連素中的生物鹼,大大降低其藥效。因此,服用黃連素前後二小時內不能飲茶。
四、布洛芬~忌~咖啡、可樂
布洛芬(芬必得)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樂中含有的古柯鹼,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會加劇布洛芬對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誘發胃出血、胃穿孔。
五、抗生素~忌~牛奶、果汁
服用抗生素前後二小時內不要飲用牛奶或果汁。因為牛奶會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藥效無法充分發揮;而果汁(尤其是新鮮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則加速抗生素溶解,不僅降低藥效,還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間產物,增加毒副作用。
六、鈣片~忌~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鉀,進入人體後電解出的草酸根離子會沉澱鈣離子,不僅妨礙人體吸收鈣,還容易生成草酸鈣結石。專家建議服用鈣片前後二小時內不要進食菠菜,或先將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鉀溶解於水,將水倒掉後再食用。
七、抗過敏藥~忌~奶酪、肉製品
服用抗過敏藥物期間忌食奶酪、肉製品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因為組氨酸在人體內會轉化為組織胺,而抗過敏藥抑制組織胺分解,因此造成人體內組織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不適症狀。
八、止瀉藥~忌~牛奶
服用止瀉藥物,不能飲用牛奶。因為牛奶不僅降低止瀉藥藥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還容易加重腹瀉症狀。
九、苦味健胃藥~忌~甜食
苦味健胃藥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進食欲、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蓋苦味、降低藥效,另一方面還與健胃藥中的很多成分發生結合反應,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十、利尿劑~忌~香蕉、橘子
服用利尿劑期間,鉀會在血液中滯留。若同時再吃富含鉀的香蕉、橘子,體內鉀蓄積更加嚴重,易誘發心臟、血壓方面的併發症。
十一、維生素C~忌~蝦
服用維生素C前後二小時內不能吃蝦。因為蝦中含量豐富的銅會氧化維生素C,令其失效;同時,蝦中的五價砷成分還會與維生素C反應,生成具有毒性的“三價砷”。
十二、滋補類中藥~忌~蘿蔔
滋補類中藥通過補氣,進而滋補全身氣血陰陽,而蘿蔔有破氣作用,會大大減弱滋補功效,因此服用滋補類中藥期間忌食蘿蔔。
十三、降壓藥~忌~葡萄柚汁
服用降壓藥期間不能飲用葡萄柚汁。因為葡萄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會影響肝臟中某種酶的功能,而這種酶與降壓藥的代謝有關,將造成血液中藥物濃度過高,副作用大大增加。
十四、多酶片~忌~熱水
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類藥物的有效成分,酶這種活性蛋白質遇熱水後即凝固變性,失去應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時最好用低溫水送服。
- May 10 Fri 2013 04:01
步行的十二種效果
一、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
二、步行能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三、步行能增強肌肉力量,強健腿足、筋骨,並能使關節靈活,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四、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增加食欲,對於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五、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步行,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靈活,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據有關專家測試,每週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堅持四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佔優勢。
六、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散步十五分鐘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
七、定時堅持步行,會消除心臟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
八、步行可減少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也能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會。
九、步行能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保持人體的形體美。
十、步行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十一、步行能減少激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的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
十二、步行可以保護環境,消除廢氣污染,對強健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延年益壽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 May 10 Fri 2013 03:59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 (鍏釜)
有一種養心方法叫“放下”,擅畫者留白,擅樂者留空。何時放下,何時就會獲得一身輕鬆。放下、自在,是禪家的兩重至高境界。
有一種處世方法叫“放棄”,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惜所擁有的,放棄無法擁有的,重要的是放棄之後就不要悔恨。
有一種方法叫“放置”,放置不是閒置,今天無頭緒可能明天有條理,因為事緩則圓,事緩就有變。
有一種管理方法叫“放手”,管理不是緊緊抓住,更非事必躬親,而是有條理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捆住了手腳當然就無活力可言。
有一種思考方法叫“放飛”,放飛思緒才會天馬行空。創造源於想像,想像力遠比知識重要。
有一種表達方法叫“放聲”,若不影響他人,不妨放開喉嚨,壓抑是致病的罪魁禍首。需要注意的是,放聲之後應知道何時收聲。
有一種觀察方法叫“放眼”,能放眼時就放眼,高山流水、雲卷雲舒,遠比眼前風景好看得多。
有一種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種比賽方法叫“放開”。
有一種養生方法叫“放懷”。
放棄是一門藝術,它不是叫你盲目的逃避,而是要你明白痛苦的維繫還不如放棄!學會放棄,在落淚以前轉身離去,留下簡單的背影。將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學會放棄,讓彼此都能有個更輕鬆的開始,遍體鱗傷的愛並不一定就刻骨銘心!愛一個人,就要讓他快樂,讓他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誠摯。如果你做不到,還是放手吧!放棄何嘗不是另一種美麗!
一個放字,千般哲理。運用得好,就會使複雜的生活回歸簡單,紛亂的思緒回歸明晰,浮躁的心境回歸淡然。放,作為生存之態,是畫龍後的點睛,是深刻後的平和。
盧梭說: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能夠放得下,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稱道,放得下則更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