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品種繁多,中藥名稱也比較複雜。如有別名、商品名、處方名、文獻名、炮製名等,有的中藥名稱之間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形態、功效相差甚遠,有的中藥炮製後性能、功效發生了變化,名稱也就變化了。有些醫生處方書寫不規範,也容易造成名稱上的混淆。因此無論是醫藥人員,還是患者都要引起重視,否則一旦出錯,輕則影響療效,重則危及生命。以下就將一些常用並且在名稱上容易混淆的中藥作一介紹。
~海螵蛸與桑螵蛸~
海螵蛸,又稱烏賊骨。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乾燥內殼。性溫,味鹹、澀,具有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的功效。用於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等。
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的卵鞘。性平,味甘、鹹,具有益腎固精,縮尿止濁的功效,治療腎氣不固所致的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
~草河車與紫河車~
重樓的別名稱草河車,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乾燥根莖。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功效。用於疔瘡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紫河車為健康人的乾燥胎盤,性溫,味甘、鹹,具有溫腎補精,益氣養血的功效。治療虛勞羸瘦,骨蒸盜汗,咳嗽氣喘,陽痿遺精,不孕少乳等症。
~山茱萸與吳茱萸~
山茱萸又稱萸肉,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乾燥成熟果肉。性微溫,味酸、澀,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性熱,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治療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虛寒久瀉等症。
~天龍、天蟲與全蟲~
蜈蚣的別名稱天龍,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性溫,味辛,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用於瘡瘍腫毒,痙攣抽搐,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癧,毒蛇咬傷等症。
僵蠶的別名稱天蟲,為蠶蛾科昆蟲家蠶,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性平,味鹹、辛,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的功效,用於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全蠍的別名稱全蟲,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的乾燥體。性平,味辛,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能,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癘等症。
~大胡麻與小胡麻~
亞麻子的別名為大胡麻,為亞麻科植物亞麻的乾燥成熟種子。性平,味甘,具有潤燥,祛風的功效。用於腸燥便秘,皮膚乾燥瘙癢,毛髮枯萎脫落。
小胡麻是茺蔚子的別名,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微寒,味辛、苦,具有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的功能。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
~杞子與枝子~
枸杞子的別名稱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眩暈耳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等症。
梔子的處方名常寫成枝子,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寒,味苦,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用於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
~半邊蓮與半枝蓮~
半邊蓮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的乾燥全草。性平,味辛,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乾燥全草。性寒,味辛,微苦,具有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水腫,黃疸。
~酢醬草與敗醬草~
酢醬草為酢醬草科植物酢醬草的全草。性寒,味酸,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功效。治療泄瀉、咽喉腫痛等症。
敗醬草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的全草。性寒,味辛、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膿排腫,祛瘀止痛功效。治療腸癰及血滯經痛等症。
~肉豆蔻與白豆蔻~
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乾燥種仁。性溫,味辛,具有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的功效。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豆蔻的別名稱白豆蔻,為薑科植物白豆蔻的乾燥成熟果實。性溫,味辛,具有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的功效。用於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龍膽草與龍鬚草~
龍膽習慣稱為龍膽草,為龍膽科植物龍膽的乾燥根及根莖。性寒,味苦,功能為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用於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目赤耳鳴,脅痛口苦等症。
燈心草的別名稱龍鬚草,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乾燥莖髓。性寒,味淡,具有清心火,利小便之功,用於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
~葫蘆殼與胡蘆巴~
葫蘆殼為葫蘆科植物匏瓜的成熟果皮。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功效,治療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
胡蘆巴為豆科植物胡蘆巴的乾燥成熟種子。性溫,味苦,具有溫腎,祛寒,止痛功能。用於腎臟虛冷,小腹冷痛,小腸疝氣,寒濕腳氣。
~白薇與白蘞~
白薇為蘿蔔科植物白薇的根及根莖。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的功效。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等症。
白蘞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乾燥塊根。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用於癰疽發背,疔瘡,瘰癧,水火燙傷。
~金鈴子與金櫻子~
川楝子別名稱金鈴子,為楝科植物川楝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寒,味苦,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能。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及蟲積腹痛等症。
金櫻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乾燥成熟果實。性平,味酸、甘、澀,具有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的功效。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久瀉久痢。
~石決明與決明子~
石決明為鮑科動物雜色鮑的貝殼。性寒,味鹹,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等症。
決明子又稱草決明,為豆科植物決明的乾燥成熟種子。性微寒,味甘、苦、鹹,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治療肝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等症。
~補骨脂與骨碎補~
補骨脂別名破故紙,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乾燥成熟果實。性溫,味辛、苦,具有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的功效。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骨碎補別名猴薑、毛薑、申薑,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乾燥根莖。性溫,味苦,具有補腎強骨、續傷止痛功效。治療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撲閃挫,筋骨損傷等症。
~澤漆與澤瀉~
澤漆為大戟科植物澤漆的全草。性寒,味苦,具有逐水通便、消腫散結功能。用於治療腹水脹滿及痰飲咳喘等症。
澤瀉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乾燥塊莖。性寒,味甘,具有利小便,清濕熱之功。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眩暈,熱淋澀痛等症。
~漏蘆與藜蘆~
漏蘆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的乾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的功能。用於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癧瘡毒,乳汁不通,濕痹拘攣。
藜蘆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的根及根莖。性寒,味苦、辛,具有吐風痰,殺蟲毒的功效。治療風癇、癲疾、疥癬、惡瘡等症。
~黃芪與黃芩~
黃芪為豆科植物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能。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糖尿病等。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症。
~天南星與膽南星~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乾燥塊莖。性溫,味苦、辛,具有燥濕化痰,祛風解痙,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膽南星是用牛膽汁攪拌炮製後的加工品為膽南星。性涼,味苦、微辛,具有清熱化痰,息風定驚功效,治療痰熱驚風抽搐及中風、癲狂等症。
~生地與熟地~
地黃習慣稱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功能。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生地黃用酒蒸熟後即為熟地黃,簡稱熟地。熟地黃性微溫,味甘,具有滋陰補血,益精添髓的功效。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
~赤芍與白芍~
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乾燥根。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癰,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性微寒,味苦、酸,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的功效。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何首烏與製何首烏~
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性溫,味苦、甘、澀,何首烏具有解毒,消癰,潤腸通便的功能。用於瘰癧瘡癰,腸燥便秘及高血脂等症。
何首烏用黑豆汁攪拌後蒸製即為製何首烏,性微溫,味微甘、澀,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功效。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鬚髮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等症。
- May 13 Mon 2013 04:01
名稱似相近‧個藥有專功 (周友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