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浙江普陀山是佛教觀音信仰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中國觀音文化”的重要載體。普陀山與觀音文化的關係,如同五台山與文殊、湄州島與媽祖,已經是一個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體。

正如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描述的,觀音大士的家就在南海煙波之間的普陀洛迦山紫竹林中,因而,與觀音有關的一切文化現象,也很自然地會被打上“普陀山”的烙印。

這一關係的奠定,必先溯源於佛經的記載。唐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記載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其中在第二十七參的經文中,有“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的著名記載。

此外,《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載:“一時,佛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不空羅索咒心經》載:“一時,佛在布怛洛迦山聖觀自在菩薩宮中”。

但這一地處“南方”的“補陀落迦山”,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認為位於印度的南部海域。

觀音聖地真正與中國浙江的普陀山(古稱“梅岑山”)結緣,首推唐大中元年(847)有梵僧登山燃指親見觀音現身授石的靈異和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僧人慧鍔大師登山留置“不肯去觀音”像的記載。以北宋元豐二年(1079)神宗皇帝賜額“寶陀觀音寺”為標誌,“南海寶陀山觀音道場”的地位在中國正式確立。

從此,得益於唐代以來中國民間觀音信仰的普及,普陀山在宋元以來聲譽漸著,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並稱“震旦三大名山”。

不但吸引了國內僧俗士女紛至沓來,而且“三韓、日本、扶桑、阿黎、占城、渤海,數百國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風波寇盜,望山歸命,即得消散”,成為一座不折不扣的國際性觀音信仰聖地。

至明代末年,普陀山“祠宇殿堂,僧房靜室,日則滿山棋佈,夜則燃火星羅,總計二百有奇”,號稱“海天佛國”,與五台、峨眉、九華,合稱佛教“四大名山”。

至民國十三年(1924),計有三大寺、八十八庵、一百二十八座茅篷,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大觀音香會更是萬眾潮湧,盛況不凡,成為觀音信仰中一種最具參與性的朝聖形式。

觀音信仰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也是中、日、韓三國佛教的主流信仰。普陀山作為唐代形成、在宋代由皇家欽定的觀音應化道場,無論在正統的漢藏佛教界,還是民間民俗信仰圈中,都在觀音文化領域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崇高地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