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社稷,彷彿處於黑暗的長夜,政經不安,社會包容心不足,眾人汲汲於名利的追求,人心貪婪不止,導致事端叢生,處於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如果無法保持內心的沉穩與平靜,難免就會隨波逐流,心靈空虛,行為中充滿著怨天尤人的不滿狀態,因此,尋求身心的安定,其實是相當迫切且重要的事。
每年的秋冬季節時分,正是芒花盛開的季節,一片白皚皚的芒花隨風搖曳,霧白的花穗再加上柔軟的根莖,宛如一陣陣波浪,在山中曠野間翻起、湧退,真是美不勝收。但是,芒花未開時,我們總是把它看成粗野的雜草,不小心還會被其粗厲的葉子割傷。
同樣的芒花在我們的感覺中卻是二樣情,芒花還是芒花,不曾改變,但人對它的感受時有讚美時有厭惡,這不正是芒花在為人類示現說法嗎?
平日對待人所產生的種種看法,不正如我們對芒花的感受:順己意所喜歡的,我們就覺得這個人很好,不順己意者,就覺得不好,這種對外在人事物判斷好壞的看法,常讓我們忽略一個人縱有缺點,但也有其優點,任何事物都有其一體兩面的存在,與其以偏蓋全看待外在的人事物,其實是在放縱自己的習性。
六祖惠能曾如是說:「不思善、不思惡」,事物沒有絕對的善惡、對錯、好壞,一切的分別與判斷,都是由自己內心產生出來的。如果我們都能放下以「我」的主觀喜惡看待事物,那身心的安定自然可得,生活就不會有怨天尤人了。
連日的風雨,並沒有使芒花受到摧殘,芒花依然在風中挺著花穗,柔軟的搖擺。如果風雨是境,芒花的柔軟就正告訴我們,必須保持一顆柔軟的心與身段,如果一味剛強地和境拼命、對立,可能就會斷穗折枝,受傷的反而是自己。
世間苦空無常,今日的好,又有誰能預知明日是否依然不變?人事遷異,不能都以「我」主觀的善惡來判斷,有此體認,人生才能平安,心中才能獲得自在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