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念(思維)佛就多接納佛果福德的信息,多念(思維)鬼神怨家就多接納鬼神怨家的信息。事實上不少人卻是為了能看見鬼神怨家而瘋狂,只是在培養接納鬼神怨家的信息罷了。

玄奇類與神通類之事情對於不具備正信的人來說並非是好事!!不但能迷惑眾多的初學,也迷惑了不少的老修,這都是缺乏深入佛經祖論正法所致的。
 
一般而言,附體就是指某種精魂鬼魅或者天魔神祗附在人的身體上,這種情況從古到今都有,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和僻靜冷清的地方,更為多見。今將其“附體情況”和“附體原因”以及“如何解決”等,略加分析如下:
 
 
1、附體情況

附體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可以分為如下幾大類:

第一,精魂鬼魅附體:就是人、畜、鬼三道眾生的各類精怪附體。

精:如狐狸精、蛇精、黃鼠狼精等畜生道的動物修煉成精之後,具有一定的神通力量,在特殊的機緣下,就可能附在人的身體上。

魂:如靈魂附體等人道眾生的過去業報關係,而導致了附在他人身上,卻只能說自己的話,這是一種業報而不是神通所導致的。

鬼:如大力鬼、僵屍鬼等鬼道眾生,嫉妒貪欲等惡念生起,以其鬼通之力,便可附體。

魅:如依附於山川草木而成就神通力的老鬼,也是鬼道眾生,時常捉弄他人,喜歡附體取樂。

此類精魂鬼魅附體,一般都會有不詳的徵兆出現,即使暫時沒有,而其結果也往往都是災難患病之類。其實,這四種也都可以歸屬於鬼道眾生所攝,情形亦很複雜,茲就不一一詳說了。
 
這類附體的表現是,身心受到了控制,絲毫不得自由,神經兮兮,言語動作不近正常行人,身體伴有所附精怪的氣味。時而或有神通怪異情況出現,時而煩惱痛苦,喜怒無常,思緒混亂,記憶模糊,常受恐懼驚惶所束縛,真是苦不堪言。

第二,神祗附體:就是一些善良的天地神明附在人體。

神:如民間跳大神的某某大帝來下凡、王母娘娘下凡等,這是天居的神附在人體。

祗:如民間跳大神的關公、齊天大聖、媽祖等等,都是屬於地居的神祗附在人體。

這類附體一般都不會危害人們,通常是勸人注意修為,行善積德等等世間有為善法。

這類附體的表現是,不要去主動想到附體之神祗,就和平常人一樣,基本能夠正常生活工作,而附體的時候,卻如喝醉酒一般,疲憊困倦,喜於任意演說種種是非禍福,勸勉世間一切眾生尊重善行,但也是非恩怨極為明了,報復心也很強烈。

對於平常人來說,通常不會有太多負面作用。但對於修佛者來說,卻是最大的障道因緣。
 
第三,天魔附體:這就是佛經中說的著火入魔,天魔外道依其神通力,而附在修行人的身上。
 
如六欲天的魔王波旬,及其手下魔兵魔將、魔子魔孫等,經常要來搗亂真正修行,而將要有所成就的人。這是防不勝防的修道大敵,但是必須一一戰勝,將其節節擊敗,才有徹底解脫的一天。

這類附體的表現是,如同《楞嚴經》所說的那樣,非常輕狂高傲,但又讓人感覺他是高超於他人,表面上看好像是大修行人,或者就跟聖人一樣,而實際上,其內心根本沒有能夠破除“五陰”的執著,我執極為堅固,生死岸邊遊戲,而將一切眾生推落於生死苦海之中,罪大惡極,最為危險!
 

2、附體原因

以上這三類附體的情況,其原因也是多樣的,也有相通的原因和各自不同的原因,他們差別的原因是:

第一類附體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宿債恩怨”,宿債就是過去世與那些精魂鬼魅有彼此之間的債務關係,而今生的福報不夠,陰氣太多,缺乏陽剛正氣,所以精魂鬼魅就有機會來侵犯干擾。

賜恩的,就是使被其附體之人,能夠聰明突出,異於常人,未卜先知等等,從而因此獲得相關的物質利益;這是過去曾經對它們有所恩惠,前來圖報,一般情況不易發覺,也無明顯負面作用。

抱怨的,就是使被其附體之人,身體患病,心神恍惚,發瘋發狂,身心摧殘,如上所說,飽受種種痛苦折磨,難以救療。

第二類附體的原因,一般是善良誠實,而缺乏陽剛之氣,或者亦有別的特殊因緣,可以替代神祗導化人間。但若不是真正的神祗,而是冒充神祗的精魂鬼魅之類,那又另當別論了。

第三類附體的原因,那就是在修行的發心、見地上出現問題,所謂“發心不正,果遭迂曲。見地不純,著魔有分。”

這是因為不能熟諳佛法教理,聞思不足,匆忙上路修行,盲修瞎煉,好勝好強,五欲放不下,貪著於名利,喜歡神奇怪異,好論神通玄妙,不守清淨戒律,貢高我慢等等原因,都是容易招惹天魔外道來檢點考驗,乃至攻擊困惑。對於修行者來說,此點最為切要。
 

3、如何解決

上述三類附體情況,都是屬於修行路上的業障現前,隨著個人業障不同,解決方法和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如果已成定業,或者年時久遠,那就很難對治。倘若還是初始附體,或者未成定業,即可相對而治。

共同的對治辦法:

糾正自己心地,受持三歸五戒,乃至所受各種佛法的戒律威儀;一心讀誦大乘經典,或者思維經典文字義理;不貪世間五欲,去除傲慢和好勝、自卑之心。居住有德有道的場所,得到大眾修行者的加持,親近善知識和善友乃至有威德者。這樣就能使自己的心地更加光明磊落,陰魂鬼類也就無法近身,從而得以解決。

各別的對治方法:

第一類情況,不要在陰暗潮濕之地居住,應該尋找光明有道的地方居住,調養身體,充實精神,身心放鬆愉悅,自能調伏,或者眾人集合起來安住。讀誦《地藏經》、《法華經》等,拜懺、念佛、持咒等,都是有效的對治方法。還可以敦請高僧大德或者有神通的大修行人,也可以幫忙解決這類問題。

第二類情況,回心向道,專修淨業,或者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即可。第三類情況,則需要閱讀《楞嚴經》,細細了知五十陰魔的境界,或者親近有德之過來人,便可迎刃而解。

總之,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純正身心,調節四大,多多親近善知識,才是降伏一切附體或者魔怨的最好辦法。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陽池穴的功效:

陽池穴這個名字就意味著囤聚太陽的熱量。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環及荷爾蒙分泌的重要穴位。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溫暖和身體。
 

陽池穴的部位及取穴法:

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間骨的集合部位。尋找的方法是,先將手背往上翹,在手腕上會出現幾道皺褶,在靠近手背那一側的皺褶處上按壓,在中心處找到一個壓痛點,這個點即是此穴了。
 

刺激陽池穴,要慢慢地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隻手上的陽池穴。

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用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還用不著別人幫忙。手腳發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癌細胞是怎麼產生的?曰本自然醫學會創會會長森下敬一博士,在其名著《癌症的治療與預防》談到“癌是友非敵”的觀念值得我們深思。他說:“現代醫學認為癌是惡劣細胞的堆積,其實並非如此,癌應該是身體防衛反應的產物,它是對身體很有利的裝置。

癌的原本面目是“血液的污穢”,如果沒有長出癌腫的話,一定會以敗血症的疾病死亡,敗血症只要三、四天就會死亡,由於有了癌腫,人才得以延長了生命。而現代醫學的抗癌療法竟然要把這位“救命的女神”擊倒,以此來治療癌症,可說是無稽之談。”

在我們身體裏面有一個很特殊的器官叫脾臟,脾臟負責收集全身的血液,送到肝臟去;肝將這些髒血液,過濾乾淨之後,送到心臟去;心臟再把乾淨、新鮮的血液送到全身。可是當肝機能受損時,送至心臟的血液就是髒的血液。

而這個污穢的血液,如果通過心臟送到全身,就會引起敗血症。快的話三天,慢的話約三個禮拜就會要人命。這時我們的身為了不引發敗血症導致死亡,這些受污染的血液所污染的細胞就會自我犧牲,本來正常的細胞會犧牲自己組合起來,變成癌細胞,讓你還有存活的機會,為好好認罪悔改以便開始新生活。

因此依照森下敬一博士的理論,癌細胞不但不是敵人,反而還是我們的救命恩人。癌細胞為了保全你的生命,為了不讓你得敗血症能馬上死亡,它自我犧牲、變成癌細胞企圖去延緩生命,讓你有機會、有足夠時間調整體質,讓你把血液清乾淨,慢慢恢復健康。

這些壞的血都集中在一起變成了癌細胞,讓我們的身體,還有好的血可以供應全身,讓你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體質、接受治療。大部份的癌症發現後,都還有三個月、六個月,甚至一年、兩年以上的存活時間。這不是要你等死,而是要你著手改變。

您是不是發現了,癌細胞在自我犧牲了?讓你有足夠的,還有幾個月、幾年的時間來調整,讓身體再供應出乾淨的血液來。

然而,血液的乾淨與否與肝的解毒功能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能把肝的解毒機能回復之後,連帶肝的數以百計功能都會陸續恢復,所有送回心臟的血液,能夠先送到肝來淨化,血就能夠變得乾淨。這時候,你的身體機能就會逐漸健壯了。

所以你要記住,當你或身邊的人得癌症時,千萬不要去罵癌細胞,反而你要說:“癌細胞,我很感謝你,你是救命恩人!因為你提醒我要改變生活習慣、飲食方式,要調整心情……”心情上要學會感恩,永遠都感恩,凡事都謝恩。

要記得對你身邊每一個人、事物都表示感恩,對癌細胞也感謝,感謝它提醒你,以免因疏忽而死亡。

每當有病患希望我給予幫助時,我一定要求他們必須先建立正確的疾病觀,然後才談解決的辦法。因此,我希望他們一定以建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正確的步驟。

結論:癌細胞是朋友,不是敵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的處事方法和心態是在料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到來之時;不知該如何處置,正處手忙腳亂之中,遇到不順心時該發脾氣,一陣暴風驟雨即將來臨,恰在這時,反倒有條有理,不動聲色,有一種閒雲野鶴的悠然。它還是大悲大喜之際的寧靜與大悲之中的穩健。你能做到嗎?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種風度,百姓王侯都能接受,上交不須獻媚,下洽沒有隔閡,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交際的方便。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中心境,胸中印有松風水月,花香與鳥鳴會很自然地湧入心間。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恬靜的享受。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種哲學,或者説是一種“大道”洞悉怒火中燒的可怕,暴跳如雷的可憐,趨炎附勢的可悲,小人得志的可笑。它將人的情感之河的堤壩豁開,與周邊保持一個高度,誰也不會淹沒誰,它將人可怕的怒氣稀釋,不至於血壓升高,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保證人身健康的安全。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作為一種品格,是初見者欣賞,久識者信任。友誼一點點增多,怨尤一點點減少。假如機遇是一種燕子的話,心平氣和為它搭出了鬆軟的窩,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一種無形的成就事業的財富。

然而,農夫容易做到從容不迫,心平氣和,獄吏卻很難;窮人容易做到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富人卻難;落魄容易,得意難;垂暮容易,少壯難;閒時容易,忙時難;愉快容易,煩悶難;,,。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可以積累這麼多好處,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因此當修道之人不知從哪裏入手調理人生時,禪宗的師父告訴他們;從煩惱入手。不打破煩惱,哪來的清風朗月?為從容不迫,心平氣和設障的,恰是煩惱,煩惱多的人大多數不會在處事中,從容不迫,心平氣和。

因此靜坐的人把心平氣和作為一種修煉的目標,達到了心平氣和,呼吸均勻,似有似無,離修成就不遠了。

跟叱吒風雲,排山倒海相比,從容不迫,心平氣和是什麼也沒做。人生的奧妙就在於此;跋山涉水尚可做到,無為反而很難,這樣的“無為”恰恰又是大的作為。

唐人杜荀鶴有詩一首正好説明其中的道理:

《涇溪》

涇溪石險人謹慎,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

時時聞説有沉淪。

從容不迫,心平氣和這樣寶貴,但要做到的確很難,這就要求人們;一是讀書學習不斷增加知識素養。二是嚴格要求自己在實踐中去實行。

你要事業有成嗎?家庭和諧嗎?人際關係融洽嗎?這就要問問你;你能做到;“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嗎?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道道,無巧妙,玄玄玄,無多言,

開關展竅也不難。

明雌雄,兩劍全,築基煉己採後天。

雖後天,名滓質,先服後天後先天。

此妙訣,要師傳,不得真師枉徒然。

築基工夫往前進,火候屯蒙要抽添。

要抽添,認真鉛,十三四五六相連。

審黃道,知端的,亦要看經五千言。

藥苗新,用心看,鉛光發現三日前。

癸水將至須急採,差之毫髮不成丹。

未採藥,立匡廓,交合之時用橐籥。

用橐籥,近我身,不看天體枉為作。

知癸生,曉癸現,三十時辰兩日半。

採取只在一時辰,六候只於二候見。

外四候,別有乾,得藥之時勿貪亂。

如癡如醉更省言,牢關牢鎖牢上圈。

擇定飲食莫太過,又恐傷丹又霍亂。

減酸鹹,常咬淡,黃婆伏侍用心看。

一時饑飽失前功,鉛散汞枯兩不戀。

十月工夫要勤嚥,勤嚥之時防危險。

頗得道理明性歌,得之莫作容易看。

至人傳,非人遠,萬兩黃金不肯換。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就有許多氣功的內容論述。據查證:《內經》記載有關導引的論述就有十四處,治療的病症多達十幾種。其中有痞症、痹症、厥症、熱病、傷筋等。《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淡虛無”等來修心養性。

東漢末年的兩位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對氣功有卓越的貢獻。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導引吐納能流暢氣血、通利九竅,有防治疾病的作用。華佗則在《淮南子》六種動物動作基礎上整理出“五禽戲”,對後世的動功功法影響很大。

魏晉時期,嵇康承老莊之學,著有《養生論》與《答難養生論》,論述養生服食之事,將呼吸導引視為延年益壽的措施之一。

晉人張湛著《養生要集》,所引氣功專著六部,氣功功法十數家,乃東晉以前氣功養生法的集錦之作。

晉代醫學家葛洪也提倡神仙導引,所著《抱樸子》重視金丹大藥,導引行氣方面論述亦很多,對練功的姿勢,作用及胎息閉氣法有詳論。

南北朝時陶弘景輯錄了六朝以前的養生經驗而成《養性延命錄》,其中有不少古代氣功的方法與理論,並創“六字訣”。

隋唐時期的三大古典醫籍《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都有古代氣功的內容。

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不僅是我國第一部病因證候學著作,又是我國第一部氣功醫學著作,書中載列了證候1720條,敘述了各種疾病的原因、病理、證候等,而卻不載方藥,多附有氣功導引法治之。說明了古代醫家非常重視氣功療法。
 
《備急千金要方》是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所作,該書有許多養生、導引的論述,如《養性》一卷,同時在《攝養枕中方》中有導引、行氣兩節也是講氣功的,並對六字訣的運用有所發展。

另一著名醫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常於處方之前先列導引吐納的鍛煉方法。書中補充《諸病源候論》大量藥方,並補充了導引鍛煉方面的內容。

宋朝醫學臣著《聖濟總錄》是一部既有醫理又有實踐的好書,是宋朝官方組織名醫共同著成,其中彙集了北宋以前的導引服氣之法,共六十門。

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也不乏氣功治病的記載。如劉河間所著的《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有用六字訣治病的內容。

張子和所著《儒門事親》中有以導引發汗的內容:“……導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李東垣在《蘭室秘藏》中有做靜功以治脾病的方法,說“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然後配合中藥治療。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說:“氣滯痿厥,寒熱者,治以導引。”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十分重視通任督二脈,他認為練道家功內丹術可以達此目的,並能長壽。他的《奇經八脈考》被當時喻為練功家和醫家的“入室指南”。

此外還有楊繼洲、王肯堂、龔居中,曹元白、張景嶽、李中梓、陳夢雷、葉天士、吳鞠通等著名醫家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以氣功治病的內容。

沈嘉澍對氣功評價很高,他在《養病庸言》中說“導引之功,百信於醫藥,不可不知,不可不加緊學。”

還可以舉出許多醫家對氣功有研究的例子,他們將氣功與中醫融為一體而造福人類,進而說明氣功自古以來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中醫多種療法中的一種重要療法,又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為什麼古代名醫療效甚好?這可能與這些名醫本身練氣功有關。他們在給病人冶病時採用導引、按蹺、發氣治療與藥物治療相配合,這樣療效比單純藥物治療好。

儘管有的醫生沒有專用氣功來治病,但由於他們長期練功,本身有氣場,病人在他們的“氣場”中候診和診病時就產生部份氣功治療效果,再稍用小藥就可病癒了。如果同樣的病人,同樣的病情,但醫生沒有“氣場”,再用同樣的藥方也可能療效就不明顯。

因此我們學習氣功時就更有必要強調氣功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份這一條,以便使更多的中醫大夫更好地繼承氣功這一寶貴財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生神咒~
 

太 上 敕 令
 
超 汝 孤 魂
 
鬼 魅 一 切
 
四 生 沾 恩
   
有 頭 者 超
 
無 頭 者 升
 
鎗 誅 刀 殺
 
跳 水 懸 繩
   
明 死 暗 死
 
冤 曲 屈 亡
 
債 主 冤 家

討 命 兒 郎
   
跪 吾 台 前
 
八 卦 放 光
 
站 坎 而 出
 
超 生 他 方
   
為 男 為 女
 
自 身 承 當
 
富 貴 貧 賤
 
由 汝 自 招
   
敕 救 等 眾
 
急 急 超 生
 
敕 救 等 眾
 
急 急 超 生
 
 
 

~薦拔往生神咒~

塵 穢 消 除
 
九 孔 受 靈
 
使 我 變 易
 
返 魂 童 形
  
幽 魂 超 度
 
皆 得 飛 仙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從某些佛教圖像中,可以看到臉部有出現三只眼的情況;也就是在兩眼之間的眉心處,另開一眼。事實上,人類不可能有三只肉眼,所謂的第三眼,只是象徵;也就是在一對肉眼之外,另有心眼。

心眼的意義有深有淺,淺的指普通人的思想活動,深的就要講到五眼了。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層次不等的四種心眼。

所謂五眼,是指從凡夫至佛位,對於事物現象終始本末的考察功能。有人稱眼睛為“智慧之門”、“靈魂之窗”,眼睛能夠明辨物象、增長知識。修行的層次越高,心眼作用的範圍越廣。

凡夫經由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見的距離、範圍相當有限,太小、太大、太遠、太近,均非肉眼所能見,或太過黑暗或強烈的光度,也非肉眼所能適應。如果能得天眼,便能於物質世界中自在地觀察,而不受距離、體積、光度的限制。

不過天也有層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禪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間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禪定天則指色界和無色界的二十二層次。層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

所謂天眼的功能,是能見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離、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隱藏或通透顯露的限制,它不需通過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有修得和報得的不同。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淺程度不等的天眼,稱為報得。因為沒有肉體束縛的鬼神,只有靈力活動,減少了物體障礙。一般的靈媒,也就是為鬼神所寄托、依附的人,這就是藉鬼神報得的天眼,而能見人所不能見的事物。

對人類而言,修禪定或可得天眼;但禪定的目的卻不在於修得天眼,雖另有專修神通的方法,但若修得了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禪定。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說的以外,尚有能見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現象。那是由於任何現象的發生,已經有它一定的因果關係,由於造下一定的業力,便會造成一定的果報,往往現象尚未發生,而發生那種現象的力量早已形成,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將發生的事實。

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夠預知未來。天眼的能力越強,能見的未來越久遠,精確度也越高。

所謂精確度,就是說明天眼並不可靠,只要一加入其他的因素,未來的事態未必就會產生他的預期結果。這好比兩位圍棋的棋士對奕,段數越高,所見棋目越多;段數越低,所見越少。但還沒有任何兩位棋力相當的棋士可以一上棋盤就已經知道勝負的結果。

因為世事變數太多,定數只是局部和短時間的現象,萬法因緣所生,緣變則變。所以佛法不執著天眼,也不鼓勵人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

所謂五眼,除了肉眼、天眼外,尚有慧眼、法眼和佛眼。

慧眼是羅漢所證,見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徵象,所以能出生死輪迴,不受身心世界的束縛,離五蘊、出三界。這和世間一般人所說“慧眼識英雄”、“慧眼獨具”的功能,顯然不同,世人所說的慧眼,是世間智慧,尚存有“我”的觀念,不過比較深澈、明銳、敏捷;而羅漢所具的慧眼是無我、無執的。

法眼為初地以上的菩薩所具,能見萬法的本性——法性,親證諸佛法身之一分,乃至多分,絕不是如一般人所說的具有法術之士就是具有法眼;略解佛法者也稱具有法眼。其實法眼和證法身有關,若是僅僅見性,尚不能稱為具足法眼,而只能夠確信法眼的存在和法眼的功能。

法身遍一切處、遍一切時,它非色、非無色,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說是,一切都是,也可說,一切都不是。有執著者,一切都不是;無執著者,一切都是。具足法眼的菩薩,稱為法身大士,非凡夫所能想像。

無我有兩種,分為人無我和法無我。證人無我、離人我執,就是羅漢;證法無我,離法我執,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羅漢離人我執,得慧眼,出三界;菩薩更進一步,離法我執,證法身、得法眼、雖住三界,卻不為生死所困,稱為法身大士。

有些附佛法的外道,動不動就說已得慧眼或法眼,其實他們連天眼都不是,而僅是氣脈運動的反射作用,或是得自鬼神的靈力而已。

至於佛眼,具足前面四種眼的所有功能,它是智慧的全體,也就是大圓鏡智的本身,又稱為大圓覺,也稱為無上菩提。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八字相同但出生地不同的人來說還比較好解釋,其解釋大多如下:地域不同;出生時所受風水不同;出生後受教育不同;父母不同即受基因不同;五行旺衰不同,如生南方為火旺,若命局用火則貴,而生於北方的人則為賤命了,但北方有同樣八字的人何止千人,都為賤命乎?於理違背。

那麼對於雙胞胎的說法解釋就更難了,若此雙胞胎同時剖腹產出生,出生時辰相同,所受風水相同,出生時接生的護士相同,所放床位相同,所受教育相同,長相也一模一樣,然而長大後的命運卻是不一樣的了。

就有人又解釋了,那是後天環境造成的不同的。但有人就問了,八字相同的人後天所處的環境也應該是相同的,為什麼不同呢,八字裏所反映的五行結果應是一樣的才對啊,不然斷八字還有意義嗎?還有準確性嗎?可以說這人是鑽牛角尖,然而他說的又確實有那麼點道理。

總之無論怎麼樣解釋,有多少答案,總是不能盡如人意,讓人徹底明白,自然也就不能徹底讓人信服了。

其實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人們過於把八字神化了,萬能化了。八字就是八字!它不是什麼精密的儀器,它不過是古人用來預測人事的一種簡單方法罷了。

而且八字的預測範圍是小的可憐的,如比它不能預測宇宙,不能預測國事,甚至不能預測動物的生死命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若按八字的理論,人的出生年月日可排成八字來預測吉凶,那麼一隻貓、一條狗也同樣有八字了,也能預測其吉凶禍福了。

也許有人會說,預測動物是沒有用的,所以古人沒有這樣的做,顯然這種說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不相信的人可以去實踐一下,預測一隻貓從出生到死的八字軌跡,看看結果是否如我說的那樣是行不通的。

八字的預測範圍實在是小的,八字只能預測人的命運!這是不是就是說對於人,八字什麼事都能預測得到呢?非也!

八字只能預測人表象的東西,卻不能預測本質的東西,打個比方,八字就像裁衣尺,可以確定到米或厘米,但八字絕對不是一把游標卡尺可精確到毫米或微米,至於奈米就更甭提了。八字如中醫的望聞問切,遠遠達不到B超、CT那般透視見骨的功能。

所以說八字不是萬能的,八字不能蘊含萬事萬物,八字只能體現人之命運的大致的走向,八字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切!要知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啊——這就是為什麼八字相同而命不同的原因!為什麼這麼肯定的說呢——

現在的卜算者都知道,命名不可離開八字,看風水也不能離開八字,否則都會產生不準確或錯誤的結果。反過來,這也就是說,八字是不能離開姓名、風水的,離開這二樣而單論八字也是片面的,不準確的。

而古人留給我們的東西很多,豈獨命名與風水乎!從這一點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八字是決定不了人的一切的!而且八字是不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一切的,它只能反映出一部份表象的東西,而這些表象的東西還要受到風水、姓名等的影響。

比如說,八字可以反映出這個人大致長相是圓臉,卻不能反映出這人的骨相,同樣八字的人,可能長相大致都是圓臉,只是有的略圓,有的較圓,有的很圓,但總體輪廓卻是相似的,而造成他們不相似的地方卻是骨相,腮骨略突的,則臉就是略圓,顴骨略凹的也顯得不圓了。真正的骨相是八字所反映不出來的。

我曾見過一雙胞胎,同時生人,長像難辨,而一個枕骨凹,一個枕骨凸;一個指長掌短,一個指短掌長;一個耳廓清晰,一個反耳;這是骨相上的不同,還有氣與神上的不同。一個神內斂而靜,一個神外泄而動。有這麼多的不同,命不相同也就是極自然的事了。

學八字預測,首先要明瞭八字的預測範圍,不要盲目的認為八字是萬能的,什麼都可以預測得到的,認為沒有預測到,不是八字不好,而是學易不精之故,這種認識只會害人害己。

每一種預測方法都有它的特點與專長,也就是特長,這個特長也就是範圍,比如測一個人的富貴貧賤用八字就比用六爻要好,這是八字的特長;如果沒有較準確的八字時辰,用面相比用八字要更好;看來人求測何事,用大六壬比用梅花易數要靈驗得多;而要測出兵打仗,用奇門遁甲比用八字更為實用準確;看家族旺衰,看到幾代人的富貴貧賤,就要用風水,這又是八字所不能及了;看國祚世事,則莫過於紫微斗數了。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術業有專攻”吧,如果有一種預測術能包含萬物,預測萬物的話,那麼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也就應該只有這一種預測術了,而不會是百家爭鳴的現象了。

人的命運不是固定不變的,八字不能決定命運!“人命天注定,半點不由人”的觀點是不對的。決定人命運的因素有很多,而且重要的是,八字不能決定這些因素,卻要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正是因為這樣,八字相同的人的命運才會有不同的生命軌跡,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說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八字不能決定的因素(也是八字相同而命不同的因素,也是改變命運的因素)總結如下:

1、八字不能決定風水。我們可以從八字中看出風水的大致情形,卻不能說這樣的八字必然會生在必然的風水處,同某人相同八字的人,出生時的風水肯定各有不同。某人出生在山林,而有的人卻生在沙漠。反過來,風水卻能影響八字,一個一般的八字若處於好風水則必會增福。而風水被破壞了,必減其福。

2、八字不能決定骨相。我們可以從八字中斷出某人的大致長相,卻不能斷出其骨相。世界上長相一模一樣的人很多,而長相一樣且八字一樣然命不同的人也很多,根本原因大多在骨相與風水上。雙胞胎中骨相與心相的影響最為重要。

3、八字不能決定人的心相。心相變則命數變,心相變則面相變,骨相亦變。了凡居士《命自我立》中有關“命數是拘不了大惡、大善之人”的說法,也是基於心相之說。

4、八字不能決定姓名。如果八字相同的人應該什麼都相同的話,那麼同理可推,八字相同的人不僅要長相一樣而且都應有同樣的名字才對,沒有道理名字不一樣的,這就說明,八字決定不了姓名的。應該說姓名可影響八字才是正確的。姓名從象數與理數上可對八字產生一定的作用,但絕對超不過風水與骨相、心相。

5、八字不能決定基因。比如相同八字的人,斷其長相,亞洲人與歐洲人肯定是有較大區別的。再比如斷相同八字的人的膚色,歐洲人則白,非洲人卻是黑的,不能斷成黃皮膚或白皮膚。這是基因的問題,不是八字所能決定得了的。

6、八字不能決定社會環境。如苗木在適宜的環境才能茁壯成長一樣,脫離這個環境,則尤如英雄無用武之處。

7、八字不能決定自然界。八字只是小範圍裏的東西,而自然界卻是龐大的,在八字與自然界相衝突時,自然界決定一切。如地震中死亡的人能說都到了命該絕的時候了嗎?而且都是同一時間內。人是渺小的,在自然界面前,八字也就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了。

八字不能決定的還有許多,但以上卻是最為基礎的。實際上,這些也足夠說明問題的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代對不同年齡的死亡,用詞有講究,讀其詞即知年齡大概,宜慎用。

殤~7歲及其以前身亡,或作“早殤”。

夭~8歲至15歲,未成年或稱“早夭”、“夭折”。

亡~16至30歲,短壽曰“亡”。

卒~31歲至50歲,中年稱“卒”。

享~51歲至59歲,“半百”老人方可稱“享年”或“終年”。

壽~60歲及以上可稱“享壽”、“壽終”、“高壽”。

耄耋~80-90歲高齡。

期頤~百歲老人。
 

一、等級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駕崩、山陵崩等。

2、薨: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祿:士死曰不祿。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圓寂:佛教用語,指僧尼死亡。

7、涅盤:佛教用語,指所追求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稱(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端坐死亡。
 

三、避諱及謙稱

9、百年以(之)後:死亡的委婉說法。

10、見背:(書面語)指長輩去世,委婉的說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11、歸天:婉詞,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神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詞,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詞,稱人死。

14、填溝壑: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例如: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后》。
 

四、褒貶

15、犧牲:為了正義的目的捨棄了自己的生命。

16、就義:為正義事業而被殺害。

17、見閻王:指死,含有貶義。

18、蹬腿:(蹬腿兒)指人死亡(含詼諧意)。

19、一命嗚呼:指死(含詼諧意)。

20、見鬼:指死亡或毀滅。例如:讓這些害人蟲見鬼去吧。

21、翹辮子:死(含譏笑或詼諧意)。例如:袁世凱做皇帝沒幾天就翹辮子了。
 

五、中性

22、歿:(書面語)死。

23、殤:(書面語)沒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敗。

25、亡故:死去。

26、斷氣: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於名譽、地位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亡,帶有點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於年老體衰而死亡(區別於病死)。

30、升天:稱人死亡(迷信)。

31、壽終正寢: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將就木:壽命已經不長了,快要進棺材了。

35、晏駕:君主時代稱帝王死。
 
 

表示死亡的褒義詞:駕鶴歸西、歸於極樂、往生、駕鶴而去、蒙主寵召、大去、羽化、圓寂、駕崩、薨。

表示死亡的貶義詞:一命嗚呼、斷氣、翹辮子。

表示死亡的中性詞:撒手人寰、命喪黃泉、逝世、去世。

其他:含笑九泉、坐化、歸天、登仙、歸西、仙逝、過世、殞命、作古、涅磐、圓寂、犧牲、長眠、與世長辭、安息、捐生、逝世西去、駕鶴、升天、吹燈拔蠟、咯屁、掛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