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素能清淨八識田

清淨的身與心,才能感受到宇宙的奧秘,承受宇宙能量的融合。清淨的身是飲食要求非常重要,素食能讓身體變得輕鬆、舒暢,當身體在比較純淨的狀態時,心念較易調適。

“萬法唯心造”,心才是器物世間創造的源頭,所以當心念如是想時,其實在法界已經千真萬確“存在”,只是器物世間一時還無法顯現而已。只有心念被導正了,器物世間才有可能被導正,慈悲的心念,正是最強的能量,最大的正念。

許多業力的種子,都含藏在八識田中。尤其最重的業是殺業,有許多的怨氣、嗔恨之氣都結集在當中。

吃素可以中止再與眾生結殺業的機會(不論是親手殺或間接殺)。如此不再向八識田中丟擲惡業的種子,自然能夠遂漸滋長純淨、祥和的善業種子。

所以許多修行的觀想內容,多半是法界實相,如淨土、佛、菩薩、光等,這些都是證量顯現後自然而然會現前的境界。如此觀想,可以清淨八識田,讓修行人有所提升。

所以不吃肉食,不論身或心方面,對於八識田的清淨都很有幫助。
 

二、吃素能讓氣脈暢通

氣脈與我們的健康有莫大的關聯,只要氣脈暢通,此人必定非常健康,同時此人也是修行有成就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氣脈的暢通與否,與業力有莫大的互動因素。中脈是業力的儲藏所,惡因就是氣脈不暢通的原因。當氣脈的業障全部淨除時,便可離開大幻化網,離開三界。

白業越多,氣脈越暢通;相反的,黑業越多,氣脈越不暢通。而修行正是要不斷的增加白業,減少黑業,所以當氣脈越來越暢通時,健康與修行都得到了進步。

吃素,正是減少這些黑業累積在氣脈的機會。因為當動物將被宰殺時,由於恐慌、害怕、憤怒之氣充塞在肉身中,若吃下了這些肉,等於是吃了許多的黑氣進入體內,對於身體的健康或是心靈的純淨、穩定沒有絲毫的幫助。

行善越多,善因儲藏進中脈,氣脈就越暢通,所以行善可以淨除氣脈。吃素是慈悲自己及別人的善行。一切的行善,都能帶來中脈的暢通。

金剛經說:“修盡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中脈全部暢通,也就是出三界,也就是究竟成就。

“心氣不二”,慈悲的心、愉快的心情是幫助氣脈暢通的重要法則。只要心清淨了,氣脈也就跟著暢通無阻。
 

三、吃素能讓磁場祥和

一個人所散發出來的氣,能夠感召不同的磁場狀況。氣有多種,最起碼可以分為黑白二種,也可以說是清、濁二種。

黑業就感召黑氣,即濁氣,亦即業劫氣。

白業就感召白氣,即清氣,亦即智慧氣。

心氣不二,智慧開展,一樣能夠感召白氣,慈悲開展,一樣可以感召白氣。

一個人周遭磁場就是業力的顯現。《大乘入楞伽經》中說:“食肉之人,眾生見之,悉皆驚怖...;食肉者,身體臭穢,賢聖善人,不用親狎...;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增長疾病,易生瘡癬。”

所以吃素可以感召吉祥平順,因為散發出的是善的磁場,自然匯聚善的氣氛。
 

四、吃素容易入定

入定的狀態是身心呈現一種安穩、放鬆的狀況。氣脈暢通,身自然放鬆;業力干擾少,妄念少,心自然容易安定。

吃素,可使身心避免受到混濁之氣的干擾,而趨向穩定、純淨、寧靜,和宇宙祥和、喜悅的脈動相符,自然容易入此定境當中。

定境是平和、安穩的,和殺生的暴戾之氣、痛苦哀嚎不同。定境是充滿喜悅的,和殺生的驚恐、不安不同。定境是充滿光明的,和殺業的黑暗、下墮不同。

吃素,正是帶我們的身心走向平和、喜悅、光明,因為我們的生存不是藉著它人的生命換取來的。血液中流著的是心安理得的安然,而不是暴躁不安的焦躁,自然容易進入與大自然同步的醒覺當中。
 

五、吃素長養大悲三昧

慈悲,是一個修行人最重要的美德。可以說越高的法門就越需要慈悲的人才能成就。怎麼說呢?

當一個人慈悲時,整個的身體都呈現出非常柔軟的狀態,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柔軟與慈悲合在一起,因為事實上身息心是互相影響的,當心慈悲了,身自然就柔軟,故柔軟慈悲,不只描述了心,也描述了身的狀態。

吃素,正是慈悲的另一種呈現。因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沒有不曾作過父母、兄弟、眷屬乃至親朋好友,甚至輪迴成鳥身、畜牲等的。

因為愍念一切眾生與自己都曾互為眷屬過,每一位眾生的生命和自己一樣珍貴,都會怕痛、怕死,而肉都是從生命體來的。

由此不忍之心而吃素,加上素食本身對於身體就有潔淨的滋養作用,藉由身心兩方面的配合,素食將可成就一位修行者遍滿大悲無量心行的三昧禪定力,深深沐浴在慈悲的喜悅中。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15 Fri 2011 04:00
  • 口臭

王正龍談口臭  (中醫)
 

口臭並不是長期沒有刷牙的緣故,主要是愛吃冷飲、胃的功能被寒邪所困、陽明燥火亢盛的結果。

比如:將一個處於正常狀態下的人,突然浸到冰水裏,皮毛的宣發功能就會被困住,人就會用發熱的形來驅趕寒邪,於是就會出現發燒的症狀。

同樣的道理:一個處於正常狀態下的胃突然被灌進冰水,胃的熱和下降功能就會被困住,使胃壁中運行的氣血瞬時凝固而變為垃圾,因為「陽明經主燥」,所以,胃會用生發燥火的形式,來疏通並驅趕凝滯的寒邪,於是就會出現心煩、口渴、咽乾、喜飲冷等症狀。

由於部份胃氣下降的功能被抑制,就會形成不同程度的胃氣上逆現象。由於胃氣上逆,就會將胃中的胃酸和膽汁逆向流入口腔,於是胃酸就形成了口臭,膽汁就形成了口苦。

治療的方法很簡單:只需服用附子理中湯加川黃連3g,將脾胃功能恢復即可。黃連的主要作用就是調節升降功能,所以有反酸現象的加黃連,效果極佳,而黃連的作用並非是常人所說的「袪火」。

如果反酸口苦的現象消除了,就可以把黃連去掉,繼續服用附子理中湯即可。

總之,治療疾病應以「扶正袪邪」為原則,治療期間,絕對禁止房事!

以上只是對古代(科教落後的情況下)能夠治癒,而現代(科技先進的情況下)卻不能治癒的疾病,在疾病成因、治療原則和方法方面進行論述。

現在國人普遍有一個極不正常的習慣,凡是外國人有的,不論優劣,國人也就必須有,而且,還必須要得到洋人的承認。所以,由於這種錯誤觀念和惡習的存在,也就造成了中醫極為有效的療法被拋棄,卻努力去追求西醫的「高科技」,這種極不正常的現象,覺得任何東西,只要西醫承認了,符合了世界的標準(其實就是西醫的標準),才是優秀的。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意思是:疾病有六種情形沒法醫治:為人驕傲任性,不講道理,是第一種不治;不愛惜身體,卻拼命追求財富的,是第二種不治;衣著不知增減,飲食不知節制,不適合身體需要的,是第三種不治;陰陽和臟氣的脈象已經飄忽不定,是第四種不治;形體瘦弱,不能服藥的,是第五種不治;相信巫術而不相信醫術的,是第六種不治。人生病,又兼有以上六種情形中的一種的,就極難醫治了。

所謂「不治」,並不是醫生不會治療,而是不可能治癒。除第四、第五種情形以外,都是患者自取其辱,不是醫生無能。

........................................

可引發口臭的七種口腔問題  (西醫)
 

口臭是全身或局部疾病的一種表徵,是口腔疾病的常見症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對社會交往產生較大影響。
 

一、牙周疾病

在病變過程中細菌釋放毒素、酶類等破壞牙周組織的同時,也排出一些代謝產物如硫化氫、吲哚和氨類,成為臭味的主要氣源。食物嵌塞,牙周袋內食物碎屑、細菌產物及膿性物長期存在也可產生臭味。
 

二、齲齒

齲壞嚴重,食物長期嵌入洞內與細菌代謝產物等混合存在會產生臭味。
 

三、口腔念珠菌病

病變區聚集念珠菌菌落、細菌及其代謝產物、食物碎屑、脫落細胞等因感染產生口腔炎症。
 

四、口腔乾燥症

唾液在口腔中可潤滑粘膜、清除微生物,維持口內中性環境,隨著年齡增長或疾病因素,唾液流速下降,在細菌分解產物過程中改變pH值,造成鹼性環境,使革蘭氏陰性菌增加,分解蛋白質,釋放、揮發性硫化物,產生臭味。
 

五、口腔潰瘍、口腔癌等病

繼發感染易出現口臭。
 

六、義齒

在全口義齒佩戴者中大腸杆菌和肺炎杆菌檢出呈明顯增高。
 

七、腮腺疾病

某些使唾液分泌減少的疾病,如腫瘤放療後、化膿性腮腺炎、複發性腮腺炎等都可形成口臭。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婦女以血為用,因為女性的月經、胎孕、產育以及哺乳等生理特點皆易耗損血液,所以女性機體相對的容易處於血分不足的狀態。正如《靈樞‧五音五味篇》說:“婦女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

所以,女性養生首先應重視保養氣血。血足才能使面色紅潤靚麗、經血正常、精神旺盛。

若不善於養血,就容易出現面色萎黃無華、唇甲蒼白、頭暈眼花、倦怠乏力、髮枯肢麻、經血量少、經期延遲、舌淡脈細等。嚴重貧血時,還容易出現皺紋早生、華髮早白、更年期提前等早衰狀況。
 

【神養】

中醫認為,若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則最易使血液暗耗。所以婦女保養氣血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態,心情愉快、開朗樂觀,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造血機能更加旺盛,使面色紅潤,經血調暢,精力充沛。
 

【睡養】

生活規律、起居有時、勞逸結合、娛樂有度、性生活有節,特別是保證充足的睡眠、戒煙少酒,做到這些對於保證女性的身心健康,使經血更加調暢,延緩衰老,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動養】

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保持半小時以上),如散步、慢跑、遊泳、打球、跳舞、健美操等,不但會使體質增強,抗病能力增加,同時還會增強人的造血功能。

特別是剛生育過的婦女,更應該重視健身運動,這樣才有利於儘快恢復健美的體形,使經血調和,並防止早衰。
 

【靜養】

動靜結合、勞逸適度是健康的重要保證。所以,在重視運動的同時,也要重視靜養。尤其是在嘈雜動亂的環境中工作時間較久,或身心過於疲勞,或心情比較煩亂時,這時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調養精神。

或獨處靜坐,或閉目調息,或聽聽音樂,或繪畫,或編織等等,均可達到寧心養神,使身心皆靜,儘快恢復大腦疲勞,以防勞傷思慮傷血。
 

【食養】

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必須重視飲食調養。

首先要注意保持脾胃的健康和旺盛的食欲,既要飲食有節,又要重視脾胃疾病的治療。

再者,要適當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食品,特別是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微量元素(尤其是鐵元素)、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性食品,如豆製品、動物肝腎臟、動物血、魚、蝦、雞肉、蛋類、大棗、紅糖、黑木耳、桑葚、花生(帶紅皮生吃更好)、黑芝麻、胡桃仁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藥養】

患者血虛表現比較嚴重或患有月經不調以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者,除重視慢性病的及時治療和食養外,平時還應重視藥補。

常用於補養氣血的藥物主要有黃芪、人參、黨參、當歸、白芍、熟地、丹參、首烏、雞血藤、枸杞子、阿膠、大棗、龍眼肉、烏雞等。

常用補養氣血的方劑有四物湯、保元湯、人參歸脾湯(丸)、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丸)等。

也可利用人參、黨參、當歸、枸杞子、黃芪、大棗等藥食兩用品配製成各種藥膳(如藥粥或烏雞、鴿子煲等)。

此外,還可服用有補血作用的各種西藥進行調治。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今天,森林銳減,旱澇頻繁;千里良田。

想後天,颱風狂卷,巨浪滔天,排山倒海。

蛻化成了戈壁灘,夢裏空憶,古國樓蘭。

沖毀城市和農田,葬身魚腹,冤魂滿天。

這苦難地球,饑餓著千萬個孩子,已是瘦骨嶙峋,凸顯悲觀絕望的雙眼!

奪億頃良田,養肥了兩千億牲畜,只因貪婪大嘴,貪吃肉味不改壞習慣!

坑蒙拐騙、仇怨暴戾在蔓延!血腥殺戮連綿。

欲望膨脹、可怕的貪婪無厭!引發汙染泛濫。

天庭震怒,地震海嘯颶風在怒號,瘟疫也變得猖獗!

全球變暖,兩極冰雪急速在融化,海水吞沒大平原!

當正義公理人性已毀滅,末日會來臨,災難永不停,無法再挽回!

當地球最後一滴的眼淚,冰山已融盡,惡性的循環,不可再逆轉!

科技人類早已走偏,惟有孔孟之道、大乘佛法能夠救劫難。

拯救人類唯依聖賢,提倡因果報應、八德五倫十義真實踐。

這末日的徵兆已顯現!誰已醒悟,誰在迷途還不知返?

這末日的警鐘已敲響!誰已悔改,誰在故意毀滅家園?

莫到臨頭方恨晚,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莫到臨頭方恨晚,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佩戴玉器,不是對財富的炫耀,也不僅僅是作為裝飾,而是另有深意。

《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子貢問孔子為什麼人們重玉而輕石時,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許慎《說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記載,玉石具有“除中熱、解煩懣、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養五臟、安魂魄、疏血脈、明耳目”等功效。

古人佩玉是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人也要像玉一樣清透而溫潤,品行舉止要如玉,自始至終都懷有高尚的美德。

在古人的裙子上常常配有一塊玉,它的名字叫“玉環綬”。用條帶繫於腰間,垂下來。“玉環綬”的作用一個是美觀,另外就是可以壓住裙幅。當走路時有風吹來,不至於使裙子隨風飄舞而有失雅觀。

同時呢,玉本身具有一種高雅、聖潔的美,是其它東西不能替代的。所以在古代,無論男子還是女子,身上都常常配帶玉環綬。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藏經籍,汗牛充棟;最多達七千餘卷,現存之明正統道藏,及萬曆所補之續藏,亦達五千餘卷。自茲以後,迄有清一代,不少上乘經典,猶未選刊入藏。若欲一一窮而通之,通而用之;以有涯之生,豈不危殆哉?或主修真之事,祇重師承與口訣,祇重鍊養與工夫,無須參經窮典,便可有成,斯則大謬而特謬矣!與修「野狐精道」者何異?充其極,做個「不死羅漢」,不能入聖登真,而臻超生脫死、與天地共存之域,豈是道門上乘旨意?

且欲事上乘修真,尤須深徹大道,切入玄微,既透本宗,並能旁通各派,方能上造博大高明之旨,而免偏聽偏修之弊。茲為學人之方便計,特擬一簡要之必參書目如下:
 

一、各派共同必參書目(下列各書,各派均有各派之注解,各派之修法,所列各書,係指本經。):

周易參同契(此為丹道派之祖經)、老子道德經(丹道派中之聖經)、
莊子南華經、列子衝虛至德真經、黃帝陰符經、呂祖全書、呂祖百字銘、
唱道真言、鍾呂傳道集、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入藥鏡、金碧龍虎經、
靈寶畢法、易道心法真傳、金華秘訣、周易玄解、通玄真經、抱樸子內篇、
雲笈七籤、太上十三經、石函記、丹道北宗秘旨、登真要訣、真誥、養真集、
南北合參法要、靜坐法輯要、譚子化書莊列十論合刊、金丹大成集、
上乘修真大成集、長生氣功訣法集成、歷代真仙體道通鑑、歷代真仙史傳、
金蓮正宗記、道藏輯要、道藏精華、道藏源流考。
 

二、文始派必修書目:

關尹子、文始真經、仙學真詮、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隱訣、通玄真經、
文子纘義、文始經玄義。
 

三、北派必修書目(兼參中派書目):

參同契闡幽、參同契發揮、參同契釋疑、邱祖全書、邱祖全書節輯、丹道秘書、
老子道德經講義、丹陽語錄、太乙金華宗旨、太上清淨心經、古書隱樓叢書、
重陽祖心法、悟真篇闡幽(悟真為南宗書,闡幽則為北宗書)、悟真篇正義、
悟真篇外書、玄宗正旨、紫清指玄集、靈源大道歌、孫不二女丹詩、
列真語錄輯要、樵陽經、修道秘要、道書十二種、
白玉蟾全集(白為南宗,書則為北宗必讀書)、龍門大成集、邱祖西遊記。
 

四、南派必修書目(兼參東派書目):

悟真篇三注集注合刊(正統南宗聖經共十一宗注)、金丹真傳、悟真秘旨、
大丹真傳問答語錄、陶素耜道言五種、悟真直指、悟真四注、
馬祖心法秘傳(丹陽為北真,本書兼闡南派秘旨,以其究屬陰陽所成也。)
金丹四百字、還源篇、復命篇、翠虛篇、南宗修真指要、白玉蟾全集。
 

五、東派必修書目(兼參南宗書目):

方壺外史(包括丹經之測疏注釋凡十三種,著作凡四種)、證道秘書十七種、
證道一貫真機、金丹抉隱、呂祖心法五篇注、聖真修道全旨、大丹捷要、
潛虛翁口訣秘鈔。
 

六、西派必修書目(兼參三豐派書目):

太上十三經注釋(包括太上丹經十三種)、道竅談三車秘旨合刊、
大洞老仙經發明、無根樹道情詩二注、文終經、後天串述、圓嶠內篇、
性命雙修要旨。
 

七、中派必修書目:

道統大成集、中和集、老子道德經精義、樂育堂語錄、性命圭旨、規中指南、
毅一子、仙學正傳。
 

八、三豐派必修書目:

張三豐全集、張三豐大道指要、玄譚全集、性天正鵠、無根樹詞注釋、
太極煉丹秘訣、三豐心脈、三豐玄指。
 

九、青城派必修書目:

青城秘錄(包括書凡十三種)、青城玉房訣、玄宗雙修指要、大道玄指、
崆峒微傳、通玄子道書四種。
 

十、伍柳派必修書目:

天仙正理直篇、伍真人大丹問答、丹道九篇(即仙佛合宗)、金仙證論、
慧命經(伍柳仙宗即係上五種書)、養生內功秘訣(包括金仙證論與慧命經)、
天仙論語、內金丹心法秘旨。
 

十一、三峰派必修書目(兼參東派書目):

三峰丹訣、玄微心印、延生煉己捷要、陶真人養生丹訣、玄機中萃、崆峒秘典、
彭祖長壽千金方、青城秘鈔(非青城秘錄)、洞玄子丹訣、還精採氣篇、
還精補腦篇、赫赫金丹篇、房中奇書、三峰丹術大成集、印權金丹秘法。
 

綜上所述,祇就各派約略擇要,列舉若干種以供參考而已,凡全出之乩筆或偽託之書,或類涉迷信誕怪之書,或涉膚淺而缺乏學術性之典籍,與乎宗教、方術、占卜、醫藥、神學、天文、輿地‧‧‧等書目,概未選列。即自由出版社已選刊之書目,亦未列全。惟其中不少書目亦為未出版,或特陸續刋行,或根本無意刊行者,列之祇在使世人明有此等經籍耳!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施法儀式中,常有咒語、掐訣、步罡等,它們和書符一起成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畫符念咒、掐訣步罡來施行法術,以增強人們戰勝邪惡的信心。這些法術本身具有使人類在無法控制的異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語是一種被認為對鬼神或自然物有感應或禁令的神秘語言:

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為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術時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棗等,這些施過咒術的水、棗也有咒術的效力。

道門中對咒術的效力有極高的肯定。

《太上正一咒鬼經》說:「吾含天地炁,咒毒殺鬼方,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

道士認為有法力強大的尊神,不斷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語傳授下來,念動咒語即有幾萬乃至幾百萬的天兵天將應召來參役。因此,咒語在道法中越出越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咒語在道教中運用廣泛:

道法凡結壇有淨壇咒、鎮壇咒;登壇先有衛靈咒;畫符有書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誦經先念開經玄蘊咒;至於召將咒則和道書記載的天將神吏一樣多;殺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應的咒。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咒就沒有道教的法術。

同時,咒語已滲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融化進他們的人格中去。道士淨手、吃飯、沐浴、理髮等都要誦咒。不僅正一派擅於誦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應的咒語。

道教咒語的特點:

咒術不是道教特有的現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語,特別是密宗更以誦咒(陀羅尼)著稱。咒語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對語言魔力的崇拜,後來成為巫術的核心部件。道教繼承了巫術的咒術並加以發展,同時又吸納進一些佛教咒語,但從總體上來說道教咒語有自己的特點。

道教咒語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這是因為道教興於漢代,漢代詔書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語。「如律令」意指按法令執行,在語氣上有違律必究的意味。這種申述法律、政令權威的官方套語,先是被民間巫師所吸收。東漢巫師舉行「墓門解除」(即在殯葬中對墓厭鎮,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結束。解除文的簡單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

此類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時也產生某些變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見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還在其後加「攝」、「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執行不得有誤。

比如,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開旗咒:「五雷猛將,火車將軍,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隊仗千萬,統領神兵,開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這一咒先是稱引雷部神將,兼說其神武,同時也是說明他們職司所在,接著說明開旗(展開召將令旗)召喚他們來到,且令其不許拖延時刻,立即降臨。最後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語的這種定式便是區別於以贊念佛號為主的佛咒的顯明特色。

道教咒語的這種結構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從而也是有神效的。

稱太上老君、稱神霄玉清真王,稱天師,都是直接說出尊神的名號,來召役神將、鎮壓妖邪。對於比較低級、專供法師役使的神靈,則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們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語的施行,與其整個神仙譜系是緊密相聯的,其中表現了他們的信仰,也反映了他們實踐信仰的方式。

不過稱引神名,並不是道咒特有的現象,甚至不是咒語特有的現象。基督教徒在祈禱之後總要說「奉耶蘇基督的名」。那是對神強烈的信賴敬仰的表現。所以道咒中的稱引神名,表明的是許多宗教中共通的對神靈的信仰、依賴,只不過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罷了。

其更能表達道咒本身特色的還是下一方面:

它表明咒語是對祈使對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強調其命令必須執行,不執行,則依律懲罰。咒語的內容都直言不諱地講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強的功利性,這是道教咒語具備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一般說來,中國的民眾對待宗教的態度,以祈求解決眼前的困難為主導,求得平安便算有福。像西方社會和印度人那種對神靈的虔誠皈依,是有相當差距的。

比如印度傳來的《主夜神咒》:「婆舍演波底」,據說夜行時念它可以避邪。但其辭實際上是印度人所奉夜神的音譯。

佛教的重要咒語《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即民間比較熟悉的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對觀世音的皈依禮敬之意,八十三句係稱呼菩薩(包括觀音的種種變相)名。這部咒語,佛教徒認為其威力極大,使用也很廣泛,《大悲心陀羅尼》詳細記載有用它治病、催產、解蠱毒、避蛇蠍等等的方法。

就功能言,佛咒與道咒有許多相同或相似之處,但從結構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點,在叫人先皈依,若皈依了,一念它,觀音就能幫助解決各種魔難,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極樂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

道咒則是直接驅策鬼神,讓它們走開或者完成凡人無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現實的目的是前提,對神的敬仰,乃以當下直接的利益為中心。道教咒語的這一特點規定了每一咒的應用範圍相對較窄,所以道咒各有針對性,數量極多。

念咒與氣禁:

念咒時常常要求與體內的運氣、在意念中存想相關的神靈形象(存想)統一起來。認為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內氣作用於對象,使之受到控制,或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方法稱為禁咒,又稱氣禁,簡稱為禁。

氣禁的方法在中國古代巫術中就已經使用。晉代葛洪《抱樸子內篇‧至理》說:「吳越地方有稱為禁咒法的,很有顯著的效驗,(那原因)是法師氣充沛。」(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多氣耳。)

從近幾年來考古發現看,氣禁流行的地區不限於吳越地區。楚、蜀等地區都有類似的方術。據葛洪的記載,禁咒的應用範圍廣泛,有人大疫不受傳染、驅逐邪魅,禁虎豹蛇蜂、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氣禁術被道教所吸收,成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階籙中專有一種《禁氣籙》,可見已經是整個法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一般道士在念咒時與內氣的發放相伴隨,念咒兼有以氣作用於對象(通常稱為佈氣,又稱內氣外運),因此對於道士平時的煉氣,提出了一定要求。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種口惡業的第三個是惡語。惡口罵人,說別人的壞處、缺點、毛病;說別人不愛聽的話,不悅耳的話;通過各種方式對六根不具足的人,說他的短處,說聾子、瞎子、矮子、胖子,讓他人傷心,生氣,心情不愉快,這些都是惡語。

惡語這個罪過非常嚴重。因為人只要生起一剎那的嗔恨心,就會摧毀相續中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你讓他傷心,讓他生氣,他就會毀壞這些,這等於你毀壞了這一切!

這個罪過非常嚴重。所以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

有的人說,“我是為了他好。”如果你是為了他好,那你得觀察一下,你有沒有調伏他的能力?你們之間有沒有這個緣份?

如果沒有這些,你不但不能讓他改正,反而讓他生氣,讓他煩惱;如果你明明知道這樣做了以後是這個結果,你還要這樣做,那就有一定的罪過,而且你發心也不正確!

什麼是正確的發心?發心完全是清淨的,不為自己,只為他人。

剛才你明明知道對方不能接受,你也明明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你們之間也沒有這個緣份,你還說他的缺點,還找藉口說是為他好,你這樣的發心已經不清淨了,你將來要感受果報。

在因果面前,誰也假不了,誰也躲不了。因果就像個秤一樣,都給稱得好好的,一點點也不會有差錯。所以說話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傷害別人。

順口說他人幾句壞話,看著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似的,但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將來要感受極大的痛苦。

有一個比丘尼,曾經罵其他的比丘尼為“母狗”,結果她在未來的五百世當中轉生為母狗。輕易說一句話,對自己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就有這樣嚴重的後果。

對於身惡業,殺生、偷盜、邪淫這些不容易犯。妄語、綺語、惡語、離間語這四種口業很容易犯,不知不覺地就會犯。意的不善業,貪心、害心、邪見這些就更容易犯了,起心動念都會造業。

一定要注意!說惡語了,惡口罵人了,要統統的懺悔。

不說惡語,多說悅耳語,說別人喜歡聽的,聽了高興的話,這樣自己生生世世也能得到好的果報,能聽到好聽的話,不會有人對你惡語,時刻都會有人讓你心情愉快,讓你快樂,多好啊!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欲識來君百病源,舌部氣色仔細觀。

五部五色主五臟,表裏虛實全昭然。

若問舌診有何難,五色動態是關鍵。

舌部多人重疊影,多重層次要分清。

舌為心竅主脾胃,腦腎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氣存,縱然有病亦無礙。

有根之苔從舌生,緊貼舌面鋪均勻。

無根之苔厚一片,四圍淨潔如塗面。

苔之五色分表裏,苔之厚薄曉內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積苔厚內多實。

腐苔鬆厚揩即去,正虛邪化陰有餘。

膩而黏舌刮不脫,痰濕居中陰陽遏。

腐苔如黴或如膿,胃氣敗壞內有癰。

表症薄白膩屬痰,用藥審慎防變幻。

由白而黃正勝邪,白黃灰黑漸加重。

舌苔驟退不漸化,邪氣內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欖變黃黑。

白苔表濕並虛寒,苔白而滑感風寒。

舌紅苔白風瘟起,白苔轉黃邪傳裏。

白苔降底濕熱伏,白苔黏膩主痰濕。

虛症苔白多明淨,舌嫰苔滑為陽虛。

苔黃主病屬裏熱,微黃不糙初傳裏。

黃而乾糙裏已熱,舌苔驟黃陽明實。

黑生芒刺或發裂,熱深腑實陰液傷。

黃而滑膩痰濕熱,黃而舌嫩為脾虛。

津潤而冷為有濕,邊尖齒印亦痰濕。

灰苔主病陰陽辯,由黃轉灰熱傳裏。

苔灰薄滑三陰結,苔灰黑滑主痰飲。

灰黑漸來裏熱深,黑而糙裂熱極盛。

平素痰飲苔灰黑,舌面潤滑無險症。

淡紅明潤氣血充,乾枯無血氣將絕。

心火炎上尖赤色,紅在兩邊熱肝膽。

頭痛失眠舌尖紅,內熱深重深紅赤。

舌心乾紅陰液劫,鏡面舌則多主凶。

舌紅而絳熱傳裏,舌絳鮮明心胞熱。

乾枯而萎腎涸竭,兼見嗌乾命將傾。

絳紅少苔或舌裂,陰精將竭命難全。

絳而黏膩濕挾痰,芳香化濁神功見。

紫舌主病分陰陽,舌紫苔黃內積熱。

青紫浮滑中三陰,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傷寒,紫舌腫大酒毒患。

光藍無苔元氣敗,衝心危難命難全。

舌藍苔粉穢濁瘟,黃膩苔濁濕瘟熱。

黑主熱重有陰陽,嫩滑而潤寒極殃。

粗澀乾焦極熱盛,堅斂蒼老熱壅結。

浮腫虛寒亦痰濕,嬌嫩齒印病屬虛。

紋在舌質如碎瓷,血熱陰虛多見此。

光剌陰傷病情重,無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黃黑,不論先後均化燥。

舌體腫大痰熱飲,瘦癟諸虛證更急。

痿降陰虧動無力,舌見淡紅氣血虛。

舌體強硬風火痰,舌強癱瘓入心脾。

赤腫而硬苔灰濁,無力顫動氣血弱。

伸舌不便病有三,燥寒痰涎病經脈。

舌強語蹇風痰黏,舌歪一側中經絡。

吐惡舐舌心脾熱,小兒驚風亦常見。

光紅無苔病已深,舌捲卵縮命傾刻。

熟讀舌診七訣歌,再世華佗神話傳。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食醋催眠:

有些人長途旅行後,勞累過度,夜裏難以入睡,這時你可以用一湯匙食醋兌入溫開水中慢服。飲後閉目靜心,不久便會入睡。
 

2、糖水催眠:

若因煩躁發怒而難以入睡,可飲一杯糖水。因為糖水在體內可以轉化為大量血清素,這種物質進入大腦可以使大腦皮層抑制而容易入睡。
 

3、牛奶催眠:

牛奶中的色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僅有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還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感覺的作用。它是體內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夠達到使人安眠的作用,可以使人較快地進入夢鄉。
 

4、水果催眠:

過度疲勞而失眠的人,臨睡前吃蘋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勞;若把橘、橙一類的水果放在枕邊,其香味也能促進睡眠。
 

5、麵包催眠:

當你失眠的時候,吃一點麵包,能使你平靜下來,催你入眠。
 

6、小米催眠:

小米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為穀類之首。中醫認為,它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食法:取小米適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可收安眠之效。
 

7、鮮藕催眠: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可治血虛失眠。食法:取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
 

8、葵花籽催眠:

葵花籽富含蛋白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平肝、養血、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功效。每晚嗑一把葵花籽,有很好的安眠功效。
 

9、蓮子催眠:

蓮子清香可口,具有補心益脾、養血安神等功效。近年來,生物學家經過實驗證實,蓮子中含有的蓮子鹼、芳香甙等成份有鎮靜作用;食用後可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進而可增加五羟色胺的供給量,故能使人入睡。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蓮子會有良好的助眠作用。
 

10、大棗催眠:

大棗味甘,含糖類、蛋白質、維生素C、有機酸、粘液質、鈣、磷、鐵等,有補脾、安神的功效。每晚用大棗三十至六十克,加水適量煮食,有助於入眠。
 

11、催眠飲料:

取洋蔥一百克切片,浸泡在600ml燒酒中,一星期後取出。以洋蔥酒10ml,牛奶約90ml,雞蛋一個,蘋果半個榨汁。調和後,於睡前三十分鐘飲用。
 

12、萵筍催眠:

萵筍中有一種乳白色漿液,具有安神鎮靜作用,且沒有毒性,最適宜神經衰弱失眠者。食用時,把萵筍帶皮切片煮熟喝湯,特別是睡前服用,更具有助眠功效。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