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牽腸掛肚世俗心,
煩惱由生亂紛紛,
道德勸化出迷津,
修道悟道回本尊。

 

凡夫心,無不充滿貪、嗔、痴、愛,對於世間富貴榮辱,感受殊深,一遇逆境,即愁眉苦臉,怨天尤人,一朝富貴發達,則高興萬分,驕氣十足,

 

財富名利,在世俗凡夫的眼裡人人喜歡,人人祈求,看不開也放不下,在有限的生命裡,就汲汲營營於此,得之,則歡喜一場,失之,則煩惱憤恨,得失之間,百感交集,終日牽腸掛肚,十分在意,這就是世俗凡夫的寫照。

 

然,得道者,不同於凡夫,能悟「道」本自然,人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其氣,因此,有開始「生」必有結束「死」,有好也有壞,有褒也有貶,盛開的花朵,豔麗無比,人人喜歡,但,轉眼間凋謝了,此時,有誰會喜愛;

 

剛昇起的生命現象,可能轉眼間就歸於寂滅,因此,人間的貧、富、貴、賤、容'辱並非永恆,命運之窮通也沒有固定屬於何人的道理,故曰:「世事無常」。

 

悟道者,能知人間世界的諸般現象,加以心中已無「我執」、「私心」,故得失之間,泰然處之,不起愛、憎、喜、惡之念,已看開了一切,放下了一切,所以自無煩惱罣礙了。

 

聖凡之別已明,又如何進取此道而達聖境,首先要斷的就是煩惱根,心中煩惱不斷的人,就是世俗凡夫的表徵,

 

欲斷心中的煩惱,就要學習能夠逆來順受,對於人生中的命運起伏,際遇好壞以及錢財名利的消長,甚至於至親好友的生離死別等非人力所能控制掌握的無常現象,應以平常心淡然處之。

 

此心境,說來容易,要做到卻是相當不易,首先要具備有包容一切的胸襟,要能容忍和接受逆境,同時又須有一顆向上進取的心,心中永遠懷抱著度己度人的崇高情操,時時自我砥礪,時時觀照諸般現象,一切事物皆予以如理觀察,自能產生定力與智慧,

 

有此定力與智慧,方能擺脫世俗的煩惱,超脫氣數的拘束,心理與大自然融合,則臻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為真修道也。

 

自在、快樂的生活,人人求之,但是它是建立於寡慾之上,不懂得修身去執的人,只是夢想,緣木求魚,因為執而放不下一切身外物,牽腸掛肚又何能自在、快樂呢?

 

是故,逍遙自在不是從天而降,須不受一切身外物之束縛才能得,心愈繫於身外物,煩惱、痛苦就斬不斷,看開、放下,自然脫俗而自在,盼眾生緣者多體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