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康源於諸多生活細節,但人們該如何在生活中讓透支的身體充滿活力呢?
 

~不能等口渴了才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體內一旦缺水,不僅會使人精神不振、渾身乏力,而且還會造成肝、腎功能下降,毒性物質積蓄,使各種疾病得以乘虛而入。特別是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水份攝入過少會導致血容量不足,血液濃縮,血液黏稠度增高,很容易誘發腦血栓。專家指出,口渴其實是體內已經嚴重缺水的表現,平時在渴感出現之前,就應少量、多次補水。
 

~不能等餓了才吃飯~

不按時就餐,不餓不吃飯,很容易損害胃的健康,削弱人體的抗病能力,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經常饑不進食,還會引發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此外,只有定時、定量、按頓進食,才能保證大腦得到充份的營養,使人的記憶力、思維分析等能力處於較為理想的狀態。
 

~不能等急了再如廁~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憋尿的習慣,專家表示,憋尿很容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和結石,嚴重的還會導致腎功能損害。此外,憋尿對女性的危害比男性更大。女性憋尿不僅會影響膀胱功能,造成尿路感染,還會對生殖器官產生不利的影響。專家提醒,即使工作忙碌,也要儘量做到每隔一至兩小時排小便一次,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尿液中的有害物質對膀胱的刺激,從而防止膀胱癌等疾病的發生。
 

~不能等困了才睡覺~

專家指出,困倦是大腦已經相當疲勞的表現,人們不該熬到十分困倦才睡覺。長期熬夜,會使人因神經系統過度緊張,而導致神經衰弱、潰瘍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長期睡眠不足,還會使大腦受損,導致腦力早衰。而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能保護大腦,還能提高睡眠品質,減少失眠的發生。
 

~不能等病了才體檢~

如今,很多人一心投身於忙碌的工作,當出現頭暈、乏力、胸悶、心悸、胃痛、失眠、氣短、食欲差時,卻不以為然地熬著、拖著,導致小病熬成大病,直至失去治療良機或疾病突發,釀成嚴重後果。為此,專家提醒,每年應定期到醫院做一次全面體檢,是保證身體健康必需的“功課”。特別是忙於工作的年輕人,尤其不能忽視定期體檢。不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如肺結核、肝炎、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在早期階段一般都能通過體檢被發現。而只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才能取得理想的療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