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說有火,多數人就會想起用些寒涼的藥物或飲食去抵擋,其實不一定科學,因為內火常常是某些疾病的徵兆,和疾病本身一樣也分類型,不同類型的內火要用不同的藥物、食物來“滅”。
以下是清除不同內火的食療、藥療方法:
《心火》
虛火主要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口乾、舌尖紅等。用蓮子、白米適量同煮常服,或平時將黃連片含在口中並慢嚼,將藥液嚥下,均有清心火之功效。生地、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茶飲服也有同樣功效。
實火主要表現為反複性口腔潰瘍、心煩易怒、口乾、舌尖紅、小便短黃伴有淋刺痛甚至尿血等。治療常用“導赤散”、“牛黃清心丸”。
《肺火》
咳嗽無痰或痰少而黏,乾咳時間較長,有時痰中帶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午後兩顴發紅並有失眠、口乾、咽喉乾燥、聲音嘶啞、舌紅等症狀。可用百合30克、紅棗10枚、白米適量同煮粥服用,或用沙參10克、麥冬10克、胖大海一枚泡茶飲服。
《胃火》
實火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伴有多食易餓、口乾、口苦、煩躁不安、大便乾結、牙痛、牙齦出血、鼻子出血、舌紅苔黃等。宜以知母、黃苓、淡竹葉、石斛、天花粉等適量泡茶飲服,或用水煎服。
虛火主要表現為口渴、飲食減少、大便乾燥、舌紅少苔或無苔,有時有輕度腹脹、低熱或潮熱等。
除了適量吃些蜂蜜、梨汁、甘蔗汁等滋養胃陰食品外,還可用養陰益胃的中藥藥方:太子參、淮山藥、雞內金、石斛、麥冬、沙參、藕節、甘草等用水煎服。
《肝火》
其症狀類似高血壓、腦中風等,表現為頭痛劇烈、口苦有臭味、容易發怒、兩肋脹痛、肢體麻木、煩躁難眠、吐血、舌邊紅等。可用清肝泄火的龍膽瀉肝湯等方。
《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鬆動或疼痛。傍晚口乾、煩熱、失眠、盜汗、舌紅無苔,伴有腰膝酸痛或脛骨痛、足跟痛及遺精等。平時可以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飲服,另外加服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