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一個人走享受修行這條路,在修行過程中,有三個簡單的標準,可以辨認所走的路是否正確:
 

第一個標準「慈悲」:

觀察自己是不是越來越慈悲、平和,如果心中還有好多計較、好多怨恨、好多不平,那就不對了,就沒有在享受修行了。

當你的心是寬廣的、慈愛的、溫暖的、平和的,這樣就對了,就是在享受修行了,所以可以用是否慈悲來做檢查的標準。
 

第二個標準「明白」:

觀察自己是不是越來越明白?如果你對很多事情,這個不懂、那個也不懂,有很多的困惑、疑惑存在,那你就是不明白!這樣的狀況,就像金剛經裡所說的:「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當你心中一有所住,有所住就是卡住了、執著了,於是眼睛就被矇住了,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清楚,這樣子的話就不對了。

所以你只要覺得自己愈來愈明白,這樣你就走對了。所謂明白,就是代表有智慧;不明白、看不清楚,就是愚癡。

所以只要心無所住的話,即如金剛經:「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就像在日光明照下,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這樣就是明白、就是有智慧。

所以當你只要愈來愈明白,就是做對了,就是在享受修行了。因此明白與否,也可做為一個檢查的標準。
 

第三個標準「自在」:

觀察自己是不是愈來愈自在?是不是輕鬆。如果覺得放不開、擔子很重,就不對了。如果覺得輕輕鬆鬆、自自在在的,那就對了。所以是否自在,也可以做為一個檢查的標準。
 

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善用自己的感覺,循著直覺來行事,並常常以是否慈悲、是否明白、是否自在,這三個簡單的標準,來勘察自己、檢驗自己,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已走在正確的修行路上,或是否已懂得如何去享受修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