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天,居禮夫人的一個女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給她的一枚金質獎章,便大吃一驚,忙問:“瑪麗亞,能夠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這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

居禮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將一事無成。”

“名聲”是許多人想得到的,有的人用畢生的時間去追求它,但是卻得不到它。一味追求名譽的人想讓人家看到他長處,其結果往往是人家卻偏偏看到了他的短處。

像這些為野心所驅使,不顧自身的興趣與快樂拼命苦幹的人,多半不會留下不朽的遺物。反而是那些追求真理與美善,避開邪想,公然向世俗挑戰並且蔑視它的錯誤之人,往往得以不朽,這是為什麼?著名哲學家叔本華回答得很好,“這只是因前者過分順應世俗,而後者能夠大膽反抗的緣故。”

就名聲本身而言,有好名聲,也有壞名聲,還有不好不壞的名聲。喜歡好名聲,鄙視壞名聲,這是人之常情。有人稱名聲為人生的第二生命,有人認為,名聲的喪失,有如生命的死亡。

名聲是一個人追求理想,完善自我的必然結果,但不是人生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把追求名聲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處處賣弄自己,顯示自己,就會失去正常的理智。

人一旦失去正常的理智時,常常會迷失自我,不是你想幹什麼事就幹什麼,而是名聲要你幹什麼你就得幹什麼。倘如此,人生的道路就會陷入迷途甚或步入邪惡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