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河南湯陰縣城北四公里,有一座聞名海外的千年古城~羑里城。在商朝時期,“羑里”是監獄的名稱,也就是說,羑里是中國有歷史記載的現存最早的國家監獄。
 
很多人知道羑里,是因為《史記》中的一句話:“紂囚西伯羑里”。司馬遷這短短的六個字,讓一則和中國文化思想史,緊密相關的動人故事流傳了數千年,也讓羑里這個小地方,深深地烙在了歷朝歷代讀書人的腦子裏。
 
司馬遷所說的“紂”自然就是紂王,商朝最後一個君王。傳說我們今天,天天都在使用的筷子就是紂發明的。當然紂王的貢獻不僅僅在於發明了筷子,史載紂王“材力過人”,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最初規模。但紂王名留青史的卻不是他的功績,而是他的殘暴和好色。
 
“西伯”名叫姬昌,也就是史籍中記載的驚天地、動鬼神的周文王。詩經中說他受“天命”而創建了周。《封神榜》中叱吒風雲、改朝換代的周武王就是他的兒子。歷史上著名的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後歸附在姬昌部下稱臣。姬昌自己生活勤儉,穿普通人衣服,還到田間勞動,兢兢業業治理自己的國家。
 
“紂囚西伯羑里”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紂王把姬昌關在了羑里”。紂王為什麼要把姬昌關起來?《史記》裏說,這完全是因為姬昌的一聲嘆息。
 
事情是這樣的。商朝的九侯有個漂亮的女兒被紂王看上了,選入了宮中。但這個女孩卻“不喜淫”,紂王一怒之下把女孩殺了,然後做成肉醬送還給了她的父親。大臣鄂侯就這件事向紂王提出了尖銳的意見,紂王不聽,反將鄂侯殺死,將他的肉也做成了肉脯。
 
姬昌聞知此事不由得嘆息了一聲,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這一聲“竊嘆”會招來牢獄之災~“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佞臣崇侯虎得知姬昌嘆氣這件事後,立即向紂王作了報告。崇侯虎對紂王說,姬昌在國內積德行善,有很高的聲望,這會兒又流露出不滿的情緒,說不定將來會奪取殷商的天下。於是紂王便把姬昌抓來,囚禁在羑里這座國家監獄。這一年,姬昌已經是八十二歲高齡的老人了。
 
不知道為什麼生性殘暴的紂王居然沒有殺姬昌,也許是紂王覺得姬昌年事已高,沒有多少年好活了,殺和關沒有多大區別;也許是紂王還不確定,這個老頭究竟對自己是不是忠誠;也許是姬昌在民眾中的聲望太高。反正紂王把姬昌關了七年,最後毫髮無損地又把他放了。
 
三千年前的牢獄生活究竟怎樣,我們無法知道。不過以動不動就把人做成肉醬的紂王的德行,身陷囹圄的姬昌當然不會有好日子過。
 
據史籍記載,為斷絕姬昌與外界的聯繫,殷紂王不僅在羑里駐有重兵,還在通往羑里的道路上層層設卡。姬昌的兒子想看望父親,也沒有得到紂王的批准。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不要多久,老命休矣。但對於姬昌來說,這卻是個難得的思考機會。他平常太忙了,憂國憂民,忙於政務,無暇思考。現在,身體雖然失去了自由,思想卻可以無遮無攔地發揮。
 
在羑里蹲監獄的七年間,胸懷大志的姬昌並沒有消極地等死,而是夜以繼日地進行著一項研究,研究的對象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伏羲八卦。在異常艱苦的監獄生活裏,在不知多少個沒有日月星辰的日子中,姬昌將伏羲氏的先天八卦,與他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相融合,進一步推演為六十四卦,並對每卦與每卦的六爻,按照象數的內涵和有關緣由,分別配以具有吉凶利否含義的卦辭和爻辭。“群經之首”的《周易》就這樣誕生了。
 
司馬遷在《史記》中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這一偉大事件~“西伯拘羑里城演《周易》”。
 
姬昌演易的事還是被監獄的看守發現了。聽到奏報,紂王有些半信半疑。為了檢驗姬昌是不是個能知過去、測未來的聖人,紂王故技重演又製作了一回人肉食品。這回人肉食品的原材料是姬昌的長子伯邑考,紂王用伯邑考的肉做成肉羹,派人送給周文王姬昌吃。
 
姬昌是何等人啊,看到肉羹,立刻知道這是用自己親人的肉烹製的羹。如果不吃這肉羹,紂王一定會起疑心,姬昌只好強忍著巨大的悲痛,勉強將肉羹吃下。紂王聽了下人的回報,嘲弄地說: “聖人應該不吃自己兒子的肉。喝自己兒子的肉煮成的羹都不知道,誰說他是聖人呢?”於是便放鬆了對姬昌的警惕。
 
如今,在羑里城的西北角,距周文王演易處不遠,有一個不太顯眼的墳塚,墳墓前的墓碑上寫的是“伯邑考之墓”。
 
當地老百姓說,這是兔兒塚。兔兒塚也叫“吐兒塚”。據說當年文王在每次吃完肉羹後都找地方再吐出來,兔兒塚就是周文王吐肉羹的地方。傳說當時周文王吐下的肉都變成了兔子,一蹦一跳地都跑了。所以現在羑里城附近的老百姓中,還流傳著一句俗話:羑里城的兔子,打不得。在他們眼裏,兔子是伯邑考的魂。
 
周文王在獄中潛心思考的時候,他的屬下當然沒有閒著。為了營救文王,周文王的近臣閎夭、散宜生等想了不少辦法。他們到有莘找來美貌女子,又到驪戎、有熊買了一些好馬和許多珍奇物品,然後他們通過收買紂王的心腹大臣費仲,將美女、良馬、奇物獻給了紂王。
 
貪婪的紂王看到這些極珍貴的饋贈,褲腰帶變得稀鬆,嘴裏也把不住風,說:“有美女這一樣,就足以釋放西伯姬昌了,何況還有這麼多好東西!”他立刻下令將西伯姬昌釋放,還賜給他弓矢斧鉞等眾多兵器,授權姬昌征伐各地諸侯。紂王還告訴文王:說你壞話的是崇侯虎。
 
被釋放的姬昌,沒有表現出一點怨恨紂王的意思,相反,他把洛西地方奉獻給紂王,以答謝紂王對他的赦免。他的忠心使得紂王對他信任有加。
 
得到紂王賜予的征伐之權後,姬昌開始向自己治國安邦的理想挺進。殷紂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121年),九十二歲的西伯姬昌伐犬戎(今湖南常德一帶)。這一年的另一件大事是,姬昌在渭水河邊訪得用直鉤釣魚的姜太公,尊為軍師。
 
此後,姬昌先後討伐密須(今甘肅涇川縣)、耆(今山西黎城縣)、邘(今河南沁陽縣境)等地。
 
深得紂王信任的西伯姬昌經過數年征伐,所轄地區越來越廣,勢力越來越大。商朝大臣祖伊感到形勢嚴峻,憂心忡忡地向紂王報告,請他高度重視日漸強大的周,對商朝構成的威脅。紂王滿不在乎:“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誰能把我怎麼樣?”
 
殷紂王四十一年(公元前1117年),姬昌去世,他的次子姬發繼位。十二年後(公元前1105年),姬發以呂尚為軍師,率兵伐紂。姬發會合八百諸侯,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與紂王會戰。結果殷軍大敗,紂王自焚。
 
從此,周取代殷商而據有天下。姬發自稱武王,尊謚其父姬昌為文王。文王在與紂王的博弈中,突顯了超乎尋常的智慧。儘管殷紂王對文王殘酷迫害,文王還說“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豈有君而可叛乎。”即便在勢力強大後,周文王也不反叛殷紂王。從這些地方看,文王確實忠得可以。但如果只是簡單地把文王看做一個忠臣,恐怕也不能算讀懂了周文王。
 
九侯女兒無端被紂王殺死後,周文王沒有像鄂侯那樣去諫諍,給予的只是一聲嘆息;當明知紂王殺死自己的兒子,燉成羹讓自己喝時,他也沒有指出紂王的錯誤,而是表示“天王聖明,罪臣當誅”;當紂王沈湎於妲己的溫軟懷抱,不理國事不顧百姓死活時,他也沒有像比干一樣,掏心挖肺。
 
他採取的方式是,發展自己,迅猛地發展自己。他雖沒有直接將紂王拉下馬,可他留下了,足以讓武王統一天下的力量。他懂得“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物極必反”(《周易》)、更懂得“ 否極泰來”(《周易》)的道理。這才是真實的姬昌,這才是真實的文王。
 
周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周文王也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聖人之一。周文王為我們留下的中華文明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典籍~《周易》,把華夏先民對宇宙和人生的探索,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