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鬆有力。
由此可見,人的健康分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三個層次,並且後面的健康層次是以前面的為基礎,而發展的更高級的健康層次。許多人可能知道前面兩個層次的說法,但對後一個層次的概念卻知之甚少。
生理健康層次是指人體的組織結構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而判斷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三項“基本原則”:心理反映客觀現實,無論在形式或內容上,均應同客觀環境保持一致;一個人的認識、體驗、情感、意識等心理活動和行為,是一個完整和協調一致的統一體;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更高級別的社會適應健康層次,則是指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適應程度,包括職業角色、家庭角色,及學習、娛樂中的角色轉換,與人際關係等方面的適應。
中醫藥學歷來重視“不治已病治未病”,如《內經》中所說的“上工治未病”等,強調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醫學觀點,並具體體現在,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三個方面。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健康觀的不斷發展,醫藥學研究的範疇也由過去單純的疾病治療,轉變到發展預防醫療技術,或防治及康復並重的理念。在這方面,我們還有許多的路要走。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從未病到已病,從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現代醫學的說法,就是任何一個器質性的病變,都是從功能性(非器質性)改變的階段發展而來。在非器質性的階段治療較為容易,一旦進入器質性損傷的階段,治療就困難多了。
因此,為醫者不但要善於治病,更要善於識病。在疾病早期,若病人能早期就診,若醫生能發現它、截獲它,使它消於無形,這是一種本事。
像扁鵲望齊侯之色一樣,病早期僅有表面徵象,及時進行治療,應該不費吹灰之力。而張仲景為侍中大夫王仲宜診病,提前二十年作出診斷,並提出相應的治療措施。這就是見微知著的功夫,這就是防微杜漸的功夫。
等到晚期癌症了,到了器官器質性病變階段,器官功能已衰竭喪失,你才發現它,又有多少意義呢?
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人類健康的眾多因素,進行評估的結果表明,遺傳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居首位,為15%;膳食營養因素對健康的作用僅次於遺傳因素,為13%,遠大於醫療衛生條件因素的作用(僅為8%)。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向世界宣佈,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影響,而取決於個人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