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人認為人身本來就是一個小天地,修煉之時法效天地運轉,先用陽氣衝開百脈。而任督二脈皆歸屬奇經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唯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再以我身小天地混融於乾坤大天地,故曰周天。再之,人身以任督二脈,故分大小周天。小周天乃氣行周天,大周天乃神運周天。
 
修煉養生家認為,如能完成小周天工夫即能在精力上返老還童,肉體堅固,所以必得長壽,稱之為人仙。而最終修煉成功獲得高壽者如:南宗張紫陽九十六歲,石泰一百三十七歲,薛道光一百一十四歲;北宗張志純一百二十歲,王常月一百五十九歲,這在當時的環境中已屬奇蹟,也達到了生命的極限。
 
醫道通於仙道,醫道針法與道家修煉理論相通,與中醫學理論相互補充。道家修煉最注重先天一氣,而先天一氣藏於腎中。
 
在丹經《鍾呂傳道集》中曰:“河車者,起於北方正水之中,腎藏真氣,真氣所生之正氣乃曰河車。”《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曰:“元氣之生,周流乎身,而獨於腎府採而用之者,何也?夫腎府路徑,直達氣穴黃庭,一也;腎為精府,精至直引精華而用之,二也;周流於他處則難用,至精府而可識,三也;心氣透腎意下則直至,採之者易為力,四也。有此四者,故採真陽於腎府耳。
 
中醫學《難經》認為:腎兩者,非皆腎,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原,守邪之神,而人資以為始者。故曰:先天之本在腎。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一篇中即講到人的生長過程與腎氣密不可分,並且直接影響人的生長發育,決定了人的整個生命過程。
 
道家修煉小周天,即將腎中之陽精化為陽氣,通過火候逆行任督,歸入丹田,便神氣合一,補足後天,百病俱無。
 
而任督二脈也一直為醫家所注重,中醫學認為任督二脈一為陽脈之海,一為陰脈之海。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源二歧。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一身有任督猶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離,合之以見渾淪無間。一而二,二而一。”可見人身經脈十二,要以任督二脈為總綱。
 
督脈屬陽,行人身腰背。任脈屬陰,行人身胸腹,各統其兩旁陰陽經絡營衛而循行也。故十二經脈統於任督。因此十二經脈依附於任督二脈,《難經》認為十二正經猶如溝渠,奇經猶如河澤,正經之脈隆盛,則溢於奇經。反之亦然,所以只要運用針法打通任督二脈,其它十二經脈也就自然疏通,並有補十二經氣血之不足之功效。
 
道家修煉小周天,其主要內容為:採、封、煉、止。採,即採先天一氣,使其升華的過程;封,即採藥後將下行之精氣攝歸於下丹田內封固;煉,即運火候使其升降運轉;止,即河車運轉到一定階段即止。所以只要按照採、封;煉、止四個過程,配以時間、針灸手法,也能完成小周天運行。
 
道家的一切逆向修煉皆在返還之功,任督二脈在經脈中的走向,督脈是由上而下,任脈是由下而上運行,而道家修煉卻與之相反,稱為河車逆轉,因此運用先天一氣打通任督二脈,淺而言之能補足後天,百病皆無;深而言之其先天一氣最終能點化肉體之後天,使其化為清靈之質,功道備成,即純陽也。
 
如何運用針法打通小周天,首先要用針法激發腎中先天一氣,其要在於肝腎二經相配合。
 
《內經》云:“肝者,罷極之本,魂之所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肝屬木位居東方,為發生之始,故生血氣,又主春之氣,陽氣之始生也。而腎為元氣之根,精神之舍。肝在五行屬木,乃腎水之所生,即水生木也,因此取肝腎兩經相配,取肝之發生之陽氣,輔助腎中先天之氣上升,又有補氣生血之妙用。
 
再與手法、時間相配合,即能激發先天之氣,而先天之氣源於先天之精,借命門之火薰蒸而成,在針灸過程中先排盡全身陰邪之氣,然後使兩腎發燙,一點元陽貫尾閭,穿夾脊,上泥丸,此時六根震動,再運針導引,使其下降,歸入丹田封固。此過程一氣呵成,所謂氣滿任督自開,不假有為,水到渠成。
 
至此任督二脈已通,自然已補足後天,重歸先天,百病皆無,精滿氣足,針畢即能自運周天。
 
當然以上針法也有其侷限性。比如其針法只能按時開穴,並且要選擇氣血旺盛的經脈或穴位來針刺,而不能去調動整個人體的氣血,去推動疏通病變部位的經脈。
 
若想運用針法先補足人體元氣,再去導引元氣疏通局部經脈,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尚須用子午流注針法。此針法在臨床實踐中取得明顯療效。子午流注針法是針灸之術中的一種高級古典針法,小而言之,為針灸的一種配穴方法,大而言之,則根源於五運六氣,概括了整個中醫經典醫學理論體系於其中,故可喻為“大則彌論宙宇,小則纖悉秋毫”的一種高級針法。
 
在子午流注針法中納甲法與納子法互相輝映,使人體十二經脈流注氣血,與自然界周期現象相配合,達到治病的更好療效。
 
運用此針法打通任督二脈,不僅能夠治癒頑疾,無病也能益壽延年,也為丹家培元築基打下紮實的根基。而且越年輕其效越明顯。因為年輕,精氣神三寶充足,命基堅固,而已婚之人多屬虧損之體,三寶不足,命基動搖,因此須先培補肝腎之氣,待其元氣充足。
 
醫道上按仙道,醫道是仙道之基礎,故有“未學道,先學醫,醫道同源”之說。而築基培元之法唯針道最捷,正如《標幽賦》所述“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因藥補不如食補,食補則不如氣補,通過針法來培養激發先天之氣,是最高層次的補法,也是從後天返回先天之過程,因此針法運用到最高境界即是與丹道相結合達到了針即是道的境界,故曰針道。
 
道家針法之奧妙,則非現代學院派所能理解領會的。因此針灸之法不僅能治癒頑疾,而且對培元築基皆有最直接顯著之效,其最高成就是打通任督二脈,完成煉精化氣,為修道者打下紮實的命功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