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句俗話叫“旁觀者清,當事者迷”,為何呢?因為這是人生經驗之談!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當事者在做某件事的時候,自以為是經過審慎考慮的,但效果卻事與願違,這裏已經扣除了當事者莽撞行事的成分!那麼,當事者為何會失敗呢,只有旁觀者才看得最清楚!
人做事沒有十全十美的,總會有瑕疵或失誤。其原因,一是來自於對事情發展結果的錯誤判斷,所謂“當事者迷”,一是做事時不會變通細節,固執己見,不識時務,我行我素,如此愚行,造成事與願違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做事與做人一樣,都需要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坦誠相見,肝膽相照!
做人力求真誠,做事力求認真!不可隨意而言,不可肆意妄為!所謂“話不可說滿,事不可做絕!”做事要留有餘地,做人要謙虛謹慎!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危險的人,最可靠的人也是最不可靠的人!故此,保持距離,才能保持友誼;保持冷靜,才能保持清醒!再美的人,長時間在一起也會視覺疲勞,美變成了累!相反,對美的追求與佔有,會令一個人暴發癲狂而喪失理智,甚至鋌而走險,賠上生命!故此,美不在於近距離的相依,而在於用心去體會!
人最怕的是孤獨,雖然孤獨是清福,是享受,是精神的盛宴,但這世界上並無幾個人能享受的了!不信,縱觀我國五千年歷史,並沒出幾個老子;橫觀世界二千五百年歷史,也沒出幾個佛陀!從這一點上來說,修行之難可想而知!聖人稀有無緣難見!聖人一般住在深山而不出,以默默的寧靜與大悲慈心的能量來加持這個世界;而凡夫都住在世間,以熙熙攘攘的熱鬧為心靈遣除寂寞的首選,否則,便不爽,便鬱悶,便瘋狂,便活不下去!聖人不希望人陪伴,而凡夫渴望人陪伴,這就是他們之間的根本區別!
活在這個世間是每一個人的緣,不空過、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才可不愧為人的稱號!故此,要學會用心去體悟,用眼睛去觀察,用耳朵去靜聽,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在心靈的掙扎中還自以為是,對外保持著尷尬的虛榮!學會做事,就是學會做人;學會慈悲,就是與人為善;“與人玫瑰,手有留香”“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