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醫並不是人人都能學的,當然沒有人是天生適合學中醫的。《內經》中便有“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對於不適合學中醫的人無論你怎麼教他都是學不會的。何以知其可傳?
 
《內經》中亦有介紹:“明目者,可使視色;聰耳者,可使聽音;捷疾辭語者,可使傳論;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針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疾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癰咒病;爪苦手毒,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師無名。”
 
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專業,說話語速非常快,動作非常麻利的,適合做中醫教師,傳播中醫的“論”(注意:老師只能傳論,不能傳經,因為即使你把經告訴學生,學生沒有體悟也領會不成,因此經必須要自己讀,自己領悟,不可偷懶)。說話沉穩、心思縝密,才是做針灸或是開藥方的最佳人選,因為只有沉靜的人才能靜下心來讀經典,只有讀了經的醫生才成為大醫的資格,歷代大醫均為如此。
 
我有個方法可以用來看一個人是否適合學中醫:方法很簡單,只要你和他同坐一屋,你與他面前放一盞茶,相處十幾分鐘,你觀察他是否有躁動。如果這個人一會撓撓頭,一會抖抖腳,蹺二郎腿來回換則不適合學中醫,因為這樣的人靜不下來,靜不下來就體悟不出《內經》的奧妙。
 
如果和你共坐的那個人,坐了半個小時一動也不動,連茶水也不碰,那這個人也不適合學中醫,或者是已經得道者,因為學習中醫需要強大的興趣,如果一個初學中醫的人就心如止水,沒有對真理追求的熱情也不適合學中醫。只要一個人對大醫有無限的嚮往,同時又能塌下心來讀書,我相信這個人一定會是個好醫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