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照修煉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所謂“道不可須臾離也”,修佛學道,不是打坐的幾個小時的事情,也不是心血來潮的衝動之舉,只有通過“觀照法”,才能時刻與道合真。觀照法,不是修煉出什麼特別的功能~能夠被修煉出來的任何功能,都可能退化。但只有生命的本質,有修沒增,沒修不減,再也不用擔心失去,也無所謂得到,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真正地放鬆。
 
在現在的修煉領域,名詞紊亂,大多數人所謂的“觀照法”,其實是在用“觀想法”,而不實真正在使用“觀照”。只有正確認識、清晰領悟真正的“觀照法”,才能一日千里。
 
所謂的“觀照”,其實應該是“返照”。由於約定俗成的關係,我們也用“觀照”這個詞,但需要正確理解其中的內涵。事實上,觀照這個詞,不如“返照”這個詞貼切。
 
當我們看眼睛看到事物,其實是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球,刺激視網膜,形成生物電流,刺激腦細胞,形成影像。事實上,這就是一個“反射”過程,是太陽光照射事物,並將光線反射進入我們的視覺系統中。我們平常的“觀”,只是對這個電流的分析處理,和習慣合成。“反射”是外面事物的光線,對事物的反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而“返照”是我們自己發出的“光”(在不同層次上,表現為精、氣、神),照射到事物後,返回來進入我們的意識精神中。
 
“觀想法”並不是不好,“觀想法”是修煉神通的方法,但“想”什麼,各家各派各有不同,形成不同的功效。而“觀照法”,則是修佛修道的方法,反而破除所有假想。意識在觀照狀態下非常清晰,這些神通的幻象反而不能產生,因此用觀照法修煉,初級階段很難出神通,但一旦出神通,往往都是大神通,是道通。
 
站在高度看問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神通本來就是一種幻象,從高往下看,是虛幻不實的,但從低往上看,卻又實實在在,如同這個世界一般真實不虛。因此,佛家禁止神通惑人,只有拋開神通的誘惑,才能得道成佛,獲得真正的身心解脫。
 
所謂的“觀照”,有幾個要點。首先,就是要有東西“照”。在肉體看事物的層次,是太陽光照射在物體上,反射的太陽光,進入眼睛成像。在物質層次,“觀源”就是陽光(或其它物質性光源)。同理,在精的層次,要用“精”來照;在“氣”的層次,要用氣來照;在“神”的層次,要用“內光”來照。不同層次,使用不同的“觀照源”。
 
其次,反射回來的信息,不要進行任何處理,用最原始的狀態去體會。觀照,總有個過程,從模糊到清晰,但人們總喜歡把模糊的東西,用思想把它描繪清楚,形成觀想出來的“影像”。這樣,對於事物的敏感程度,就永遠停留在“粗糙”的水平上~因為大腦已經添油加醋了,不再需要很清楚,就會出現圖像。但如果進行觀照修煉法,就必須允許模糊,不形成意象,而是接受什麼感觸、什麼味道,就如實接受,不形成可以言語可以描繪的思想意識。這就是佛家所講的“無相”。
 
第三,觀照是有層次的,不同的層次不同的修煉方法。但原理跟最粗淺的“視覺系統”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可以使用任何一個層次來進行修煉,但是如果使用初級觀照法,效果會比較明顯,但層次不高,要不斷調整提高;如果使用高級觀照法,則效果比較不明顯,需要長期堅持,積聚足夠的“禪觀之力”(外光、精、氣、神‧‧‧的程度),對事物進行照耀,達到一定的量,自然就會出現一種“明悟”,跟事物產生一種“合一”的感受。
 
“觀照”是生命的品質。人比動物高級,就是在這方面深入。每個人天生俱備觀照的品質,只不過層次不同,就如同近視八百度和近視五百度、三百度的區別,雖然每個人的觀照層次和程度不同,但每個人都擁有“觀照”。
 
人比動物高級,動物的雌雄結合是生殖繁衍的需要、是大自然的需要、是種族延續的需要‧‧‧而人則在種族繁衍的基礎上,還帶有個人感情,為什麼呢?因為人有自己的“光源”去發現生活,並不是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光”的。這種光越強,人就越獨立於群體,越不依靠外面的光。
 
“光”是一種電磁波動,振動低的時候,也表現為“音”(當然高振動也可以稱為“音”,這裏這樣說,是為了照顧大多數人對音的習慣理解),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修煉者是從“音”入手,無論是光、音、精、氣、神,都只是程度不同的振動,都可以作為“觀照源”。如同蝙蝠認路,它不是通過光線來看路的,而是通過發射某種波動,然後接受反射得到前面事物的信息?在蝙蝠的眼中,世界是不一樣的,它的視覺,不會因為白天黑夜而有影響,因為它的“光源”來自自己。
 
觀照,不是普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一種“眼看”、“心想”、“感受”‧‧‧觀照超含了這些內容、超越了這些內容。觀照是一種意識的“在”,不同層次,意識表現為不同狀態:精氣神。
 
當進行“觀照”的時候,只要把心沉浸在“源”上,自然就會在周圍形成波動,如同蝙蝠認路,會有超卓的靈感。正如前所說,人是本身俱備初步的“觀照”品質的,否則也不會生而為人。因此,修煉觀照,就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這種生命的品質,產生自身的再次進化。
 
人的本能觀照層次在“精”層次上,但只是很初步的程度,而且不同人也不一樣。每個人天生本能會追求更好的修煉層次,因此大多數人會本能追求較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較高的學歷‧‧‧這些欲望其實是“神”性的吸引力的扭曲和表面化。當普通人通過學習工作生活,經過一定的學習修養努力,就會表現出過人的魅力、感染力、吸引力、感情化。這種人再繼續修煉,就會表現出有思想、有毅力、有氣質、有影響力、思維化‧‧‧
 
其實無論是有沒有學佛、道、醫、儒、武,或者有沒有打坐練功,其實都一樣,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來修煉自己。所以佛祖才要大家“平等觀”。不要以為我學佛,就比別人有智慧,就比別人層次高。只不過是修煉方式不同,對自己的行為認識深度不同而已,修道者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