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謙沖自牧”這個成語不常見,但出處比較有名氣,源自唐代名臣魏徵寫的《諫太宗十思疏》,詞鋒犀利,情辭懇切,提醒李世民要思慮十個方面的問題。其中第三思是“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這裏的“謙沖自牧”意為要經常考慮職位高,隨時會有危險,就應當想到待人謙遜溫和,加強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

再溯源而上,“謙沖自牧”出自《易經.謙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謙”是《周易》中一個卦名。謙卦,上卦為坤卦,代表平地,就人物來說代表沒有名望的一般百姓;下卦為艮卦,代表高山,就人物來說則代表已經有地位、有成就之人。高山本應在平地之上,在謙卦中卻位於平地之下,以人事來論則象徵一個人雖有很大成就卻能甘居人下,不居功自傲。

那麼這個謙卦是吉是凶呢?看看卦象即知,《周易》的核心精神是上下交通、陰陽和合為吉,反之為凶。上卦地陰之氣是向下運動的,而下卦山陽之氣是向上運動的,正是陰陽和合、上下交通之象。就人事而論,有作為的大人物不以功名自居,繼續以謙卑的態度深入群眾之中,當然是好事呀,官民關係、名人與百姓的關係當然會和諧。

因此謙卦是吉卦,卦辭說,“亨通順利,君子會有好的結果”。謙卦不僅卦辭為吉,而且六爻爻辭都是吉辭,無一凶字,這在六十四卦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可以說,謙卦是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一卦。有人說: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大可以保一國,小可以保一身,這就是謙卦。

有一次,孔子帶著幾個學生到廟裏去祭祀,剛進廟門就看見座位上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祭器,據說這是一種盛酒的器具。學生們看了覺得新奇,紛紛提出疑問。孔子沒有回答,卻問寺廟裏的人:“請問您,這是什麼器具啊?”守廟的人一見這人謙虛有禮,也恭敬地說:“夫子,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呀!”

於是孔子仔細端詳著祭器,口中不斷重複念著:“座右”、“座右”,然後對學生們說:“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一半水時,就變正了,而裝滿水呢?它就會傾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又看著那新奇的祭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藹地問大家:“你們不相信嗎?咱們還是提點水放到祭器裏試試吧!”說著學生們就打來了水。

往祭器裏倒了一半水時,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對他們說:“看見了吧,這不是正了嗎?”大家點點頭。他又讓學生繼續往器具裏倒水,器具中剛裝滿了水就傾倒了。孔子趕忙告訴他們:“傾倒是因為水滿所致啊!”直率的子路率先發問:“難道沒法子讓它不傾倒嗎?”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絕頂聰明的人,應當用持重保持自己的聰明;功譽天下的人,應當用謙虛保持他的功勞;勇敢無雙的人,應當用謹慎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說要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

孔子青年時期就已成為當時名滿天下的文化大師,晚年傳道授業之時,還時刻不忘加強自身修養,時刻不忘“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信條。一方面以自然為師,以百姓為師,周遊列國,行萬里路;一方面以書本為師,以《周易》為師,讀萬卷書。孔子晚年喜《易》,愛不釋手,曾把《周易》讀到“韋編三絕”的地步,並感嘆:“再給我幾年,從五十歲開始學習《周易》,我就不會犯大錯誤了”。他最終成為萬眾景仰的一代聖人。

白居易的事蹟也很典型。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官至太子少傅)是中唐時期名動一時的成功人士,他的詩作在國內廣泛流傳,聲名甚至遠播朝鮮和日本等國。然而這樣一位成功人士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深入群眾,時刻不忘體察人民疾苦,力求語言通俗易懂,被譽為“老嫗能解”。正因為如此,他的詩才能廣泛流傳,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生心 的頭像
    文生心

    文生心的部落格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