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者皆知,在這凡塵世宇中的一切,本來就存在著不完美的現實境象,也因為世人處於這不完美的五濁世界裡,所以身心都不能自在,工作、生活環境、健康也都不自在。由於身心的不自在,因而衍生出諸多的苦與憂,那麼在這不自在的環境裡又該如何尋得自在的身心呢?
善勸修者與一切有緣眾生,唯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認清人在大環境中,並非樣樣都能在自己的掌握中,可以說,能掌握的只是一半的因緣,因此,要在這一半的因緣中,盡心盡力,以利人來利己做為面對人生的觀念,有了這樣的體認,生活中才不會起斤斤計較心,自然就能讓可掌握的這一半得到身心自在了。
至於另一半的因緣是無法預期的,所以無須太過於在意,用一種平常心來看待它,有此覺悟,一旦發生無常,才能坦然面對和接受,如此一來,這一半無法預期、無法掌握的人生,也就能得到無罣礙而讓身心自由自在。
修者,身處世俗的入世環境中,相信不難發現,對於如今社會上正喧騰不已的一些新聞事件,不外乎權與利所致。故於此提醒世俗眾生覺醒,這權與利本是一面利刃,在爭奪、貪取中,最容易受傷害,最容易讓人陷入泥沼苦境。
無論是爭而得之或是爭而失之,身心都無法自在,其結果只有讓身心困在得失之中,而無法安心的生活,這相信都不是世人所要的日子,是故,應當釐清自己的人生目標,不以個人名義權勢為追求重心,而要不斷地學習與奉獻,感恩各種因緣,並以實際行動來報一切恩。
只要能把心中的不平、難受、難捨一一放下,身心當下即得自在,然而這些正知正見的智慧妙法,都須在修行中一步一步的學習、修正而至開悟之後方能深入心田,否則就只是左耳聽右耳出,無法在自己的心念與日常生活中產生共鳴。
但是「開悟」也非只是口頭禪的一句已開悟就是開悟了,必須要能用心去體悟「空性」,而要能體悟「空性」就必須透過修行體証,而不是由理智上的邏輯、辯證獲得,這一點很重要,修者可要好好領悟之。體証「空性」才能跳脫世俗一切的束縛,唯有體悟「空性」才能使自己得到身心自在。
- May 23 Sat 2015 04:18
神佛勸修文 《身心自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