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關佛教 (7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於世俗應酬而沒時間學佛,另一種乾脆就放棄了世俗生活,放棄了世俗責任,只管自己念佛、誦經。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對的。作為在家居士來說,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也不應為了學佛而放棄世俗的責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盡到妻子的職責;丈夫要盡到丈夫的職責;身為父母要盡到教育子女的責任;為人兒女就要盡到孝順老人的責任。佛教裏有一部《佛說善生經》,在這部經裏,佛陀非常詳盡地告訴我們:作為妻子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父母,對兒女要履行哪些職責。這和儒家所講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順父母的功德僅次於供養三寶的功德,如果無佛在世時,孝順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個人對父母都沒有孝養之心,又怎麼可能慈悲一切眾生呢?

在人際關係上,我們要本著愛心和慈悲心來與人為善,這是一個佛教徒處世的準則。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愛心和慈悲心的時候,不僅能給他人帶去溫暖,更能以此克服我們生命內在的嗔恨。關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佛陀提出了四攝法門。什麼叫四攝?就是四種攝受別人的方法,如果我們依教奉行,就會獲得他人的歡喜愛戴。

四攝法門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財布施,就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以財富和經濟手段去幫助別人;還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們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學的佛法去幫助別人。我們學佛之後,多多少少會在佛法上得到一些體驗,得到一些受用。我們自己從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責任以去開導、幫助別人,讓周圍的人也有機會接觸佛法,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為世俗的財富只能暫時幫助他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而佛法則能幫助眾生解脫煩惱,甚至解脫生死。所以,《普賢行願品》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也就是說,在一切供養中,能夠用佛法去幫助別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愛語,要我們帶著愛心和慈悲心與人交流,遠離兩舌、惡口、妄語、綺語這四種不好的語言。兩舌就是挑撥離間;惡口就是以粗暴的語言傷害他人;妄語是以假話欺騙他人;綺語就是以誨淫誨色的語言使人產生煩惱。修學佛法,要培養一種坦誠的心態。當我們說真話時,在生命中積集的就是真實的種子。而真實的種子是開發智慧的根本,如果說假話說多了,我們就會越來越虛偽。所以,一方面要說真話,一方面要說有利於別人的話,如果是對他人無益的話則不必說。

第三是要利行。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對別人有好處、有幫助;凡是會傷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當別人從事一些健康的事業時,我們應盡力去參與或隨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時,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我們因為我執的關係,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別人順從。哪怕是在一個家庭裏,無論父母對子女,或者妻子對丈夫,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對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來相互理解。往往會有這樣的現象,父母對子女的愛越深,子女的負擔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愛得活不下去,心靈受到極大摧殘。同事法門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幫助別人時,要知道對方需要什麼,要根據對方的實際情況去幫助他,而不是想當然地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於他。

如果我們能夠按四攝法門去處世,那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是個最受歡迎的人!學佛,就是以愛心和慈悲心給別人帶去歡喜、帶去信心、帶去利益。

當然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的引導。只是一味的沒有原則的慈悲,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佛法具有悲和智兩大內涵,所謂“悲智雙運”。智慧從哪裏來的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通過不斷地聞思經教,如理思維才能獲得。佛陀是具有圓滿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寶藏。在我們每天念誦的“三歸依”中,就有“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能夠真正把佛法學好,智慧就會像大海和虛空一樣無窮無盡。

學習佛法不只是誦經、念佛,還要聞思經教。有句話叫做“有信無智,長愚癡”,就是說,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會使人偏執一端,越來越固執,越來越狂熱。所以,信仰需要智慧來引導,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信仰的層次,提高信仰的水準。

作為居士,選擇一份正當的工作也是修行的關鍵。所謂正當的職業,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著兩重標準。首先,是不違背法律的規範,法律制定是以維護大眾的安全和利益為目的,如果我們連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離佛教徒的標準就差得更遠。因為佛教徒還須遵守更高的道德準則,還應遵循五戒的標準: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雙重標準的職業才是如法的。

為什麼要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呢?除了對行為的約束,戒律還有什麼更重要的意義呢?在我們的人性中,貪、嗔、癡是危害我們生命的三種毒素,當它們發作時,就會帶來殺、盜、淫、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一方面會縱容我們的煩惱,張揚我們人性中邪惡的力量,傷害到我們的心靈健康,更會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們殺生,一定有被殺的對象;我們偷盜,一定有被盜的對象;我們邪淫,一定有被淫的對象;我們妄語,一定有被欺騙的對象。同時,造惡帶來的果報還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生命,殺生會導致短命和多病的果報,因為殺生使動物們不能終其天年;妄語則會使我們被人欺騙或不能取信於人;盜竊和邪淫也是同樣,只要是我們自己種下的惡因,最後,也一定由我們自己來品嚐它所結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幫助我們克服貪嗔癡的煩惱習氣,幫助我們制止不善的行為。當我們在選擇職業時,要知道職業僅僅能夠保障暫時的生存。我們在這個世間只有幾十年的光陰,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來,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從眼前利益出發。作為一個佛教徒來說,要為更長遠的生命著想,眼前的幾十年畢竟是短暫的,而未來的生命卻是無限的,如果為了暫時的利益而殃及未來,豈非捨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們未來的幸福呢?就要嚴格地按照戒律的規範來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我們做的很多事情,看起來似乎和修行無關。但如果我們將佛法的智慧落實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觀念來指導我們的言行,那麼,行住坐臥中一樣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飯不能好好地吃;睡覺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不能好好地待人處世。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帶著嗔恨心在吃?吃飯最原始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是為了我們的色身得以維持。但很多人吃飯早已超過這個界限,有時為了貪圖口腹之欲而大造殺業;有時為了虛榮和面子而一擲千金。所以說,如果我們不能以平常心來吃飯,遇到好吃的飯菜就會起貪心;反之,則會起嗔恨心;為了吃給別人看,那又是虛榮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別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裏不平衡,還會產生嫉妒心。我們看,不好好吃飯,就會帶來這麼多的貪嗔癡煩惱。

為了維持色身的基本生存,還要注意相應的營養,營養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夠。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緣起的,需要依靠物質條件才能得以維持。暴飲暴食固然不對,忍饑挨餓地自苦其身同樣是不足取的。我們應奉行中道的原則,遠離縱欲和苦行兩個極端。所以說,吃飯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就蘊涵著智慧。

從前有位祖師在回答“修行是什麼?”的問題時說:“饑來吃飯,困來即眠”。聽的人不明白:誰不會吃飯、睡覺呢?祖師就說:“你們吃飯時挑肥揀瘦;睡覺時又東想西想。”所以,我們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會做,如果我們真正想要學佛的話,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從原有的情緒式的生活,改變為智慧的、健康的生活。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習慣。還是以吃飯為例,嗜酒的人必須有幾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點葷腥才覺得踏實,就把吃飯這件簡單的事情越來越複雜化。因此,我們要以平常心來吃飯,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是餓了才去吃,這是個重要的前提,否則再好的東西也吃不出滋味來;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沒有心事也就沒有煩惱和負擔,才能吃得開開心心;三是飲食要簡單,如果菜太多、太複雜,會使我們的味覺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遠不如清清淡淡的兩三樣更適宜。

吃飯是如此,睡覺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業的人,每天俗務纏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紛非,結果備受失眠折磨。如果我們每天以打坐、誦經將心靜下來,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當然,這種訓練要有個過程,念佛和禪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總是不絕如縷,就像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飯時在想問題,睡覺時在想問題,睡著了還要做夢繼續想。可真正想要思考問題時,卻無法集中精神。

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心保有清凈的狀態呢?我們可以通過念佛把心安頓在佛號上,無論是走路還是幹活,都讓這一聲佛號念念相續。如果妄想太多,心就會變得複雜,煩惱也隨之增多。如果能夠天天念佛、時時念佛,心就會越來越單純,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少。一個人為什麼開心不起來?就是因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執著壓迫著。當我們心事重重時,想快樂也快樂不起來,反之,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任何負擔,就能體會到放鬆的自在。

所以,我們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念。我們手上的念珠是起什麼作用的?就是幫助我們來看好自己的念頭。禪宗裏有個故事說,一個孩子去放牛,開始時,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後面,時時地抓著牛的繩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無影無蹤。孩子天天都訓練這頭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繩子,久而久之,牛變得越來越溫順,到最後,孩子甚至可以騎在牛背上走,當他自己去睡覺時,牛也不會跑掉了。我們的心念,也像這頭野牛一樣。有個詞叫做“心猿意馬”,就是說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不安分,我們的意又像馬一樣到處亂跑。我們時常都會迷失在五欲塵勞中,聽到好聽的,看到好看的,就去執著,就去貪嗔癡了。當我們貪著這些的時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丟在了一邊,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歡的環境裏,就像那頭牛一樣,一不小心就跑得無影無蹤。而念珠就像栓牛的繩子一樣,我們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時常要觀照它。

我們時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現在在想什麼?看看自己想的這些念頭是什麼?我們要看住自己的念頭,無論是好念頭還是壞念頭出現時,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們起貪心、嗔恨心的時候,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一個沒有學佛的人,貪心現前的時候就拼命地貪;嗔恨心現前的時候就拼命地嗔;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恨的時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讓這些煩惱的心理成了主宰我們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正念,使我們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現在和未來,而不是讓那些五欲塵勞的煩惱來左右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的心始終保有清凈的覺照。

總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中,都包含著修行。學佛就是要從我們的一言一行做起,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們擁有健康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報的。如果企望有所回報,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個人布施後,而蔭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團體,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布施不要企望別人的感激。人類是善忘的,但他們也一定會感激你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企望任何物質的回報: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樣的不需要為布施而負責任伺義務承擔。

佛教的布施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意:布施讓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義。有些人布施是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條,這種不正確的動機,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個人物質的貪著,從而獲得心的進長。一個人如果想獲得心靈上的進長,就必須無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強烈的回報欲望,就無法生起正念,導致他更加的貪婪,一個人應該經常伸出援手,協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令他們獲得利益,令他們快樂。

當一個人在布施時,不僅僅是“身”的行動,“心”和“意”也一起行動。因此帶來的是真正的快樂。慷慨和布施將使一個人獲得提升。一個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當一個人在布施時,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夠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貪著。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為第一波羅蜜;是佛陀在許多過去世中,尋求圓滿覺悟的重要法門之一。—個人常做布施行,能獲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寶的擴持。

人類布施的東西太多了,對饑餓者施予食物,對貧困者施予金錢。衣物、知識、技術、時間、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專心聆聽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殺生,同時對那些生命垂危的眾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將身體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腎臟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為布施。在佛陀覺悟前的許多過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體,有時連生命也布施出去,這顯現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無價之寶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讓眾生得樂。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當—個人以純淨的心接受佛法、實踐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變;他的“心”與“意”獲得無比的幸福、寧靜和歡愉。實踐佛法令殘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貪婪者變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寬恕,令愚癡者獲得智慧。實踐佛法不僅於今世獲得幸福,在證悟涅槃後,將獲得更大的幸福。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為什麼會沒有安全感?!因為我們不能夠把握自己,只能向外去追求,追求金錢追求地位,希望通過這些能為自己建立一點安全感,但往往事與願違。我們在爭名奪利的時候,勢必會有很多付出,我們在得到這些東西以後,卻有更多的不安全感,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內在的安全感的建立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我們只有在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的基礎上去取得地位和金錢,認識到地位和金錢是無常的是可以隨時失去的,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這樣才能真正地有安全感。從這裏看出我們還是要在信仰、因果、良心、道德上下功夫。

我們知道我們無始以來做了很多好的、壞的、不好不壞的事情,這些組成了我們將來命運的因。那麼我們將來會有什麼樣的果報(命運)呢?這就要看我們對過去所種的那個因施加的條件(緣)。按照因果的規律,現在做好事就是對以前好的因施加條件,從而得到好的命運。現在做壞事就是對過去壞的因施加條件,得到壞的命運。我們只要從現在開始不斷地做好事,杜絕做壞事,那麼我們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看到某某做好事可是沒有好報之類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是我們的覺悟不夠、智慧不夠形成的膚淺的看法。我們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沒有看到事物的更深層的內容。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對當事人的認識更是少的可憐,而我們卻妄想對他的結果得出結論,那不是大錯特錯了嗎!?有人會說我一直在做好事了,可是我為什麼還是壞運連連呢?那麼我會告訴你,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是在做不好的事情了——怨天尤人,這本來就是一件壞事。

我們無始以來流浪生死,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壞事情已經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我們真的是隨時隨地身體在胡作非為,嘴巴在胡說八道,思想在胡思亂想。我們做十惡簡直就是隨手就來,成了我們的下意識的本能了。

所以我們要想有好的結果,要想有安全感就要從行十善開始。十善就身三(不殺、不盜、不淫)口四(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三(不貪、不嗔、不癡)。我們如何把自己做壞事的本能改成做好事,那就要靠修行。大家知道修行就是要去掉自己的毛病,所以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這是一場最終以自己失敗為結果的戰爭,你只有打敗了自己才能改變自己。這是事相上的解脫,用善法來解脫自己。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觀空,也就是智慧的解脫。

我們從出生就會有死亡伴隨,所謂有生就有死。事物總是有成、住、壞、滅的過程,當我們了解了這些的自然規律並去適應它的時候,我們就佔領了主動權。我們可以對將要面臨的老死做好準備,也就是修行到有主動權的資糧。其實無常無時不在伴隨著我們,各種各樣的魔鬼隨時準備對我們下手,我們只有拿起佛法的寶鏡,把這些無常與惡魔照穿,我們就佔領了主動權,就會隨心自在地面對無常與惡魔,就不會對生老病死提心吊膽,就不會有不安全感。

要是能認識到畢竟空,知道事物的根本規律,超出世俗的一切,那你就可以什麼也不要做,整天在禪定的狀態裏面,連好啊壞啊全部沒有,生活在現實的涅槃境界裏面。但能做到這樣的人畢竟少之又少,這也就是阿羅漢的慧解脫境界。

具體來講佛陀還告訴我們出世間的方法: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我們護航寶艦。而“無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無為最安”等等處世態度則是我們生活中的指路明燈。同時再具有禪者的“三無”心態:“對過去無悔,對現在無怨,對將來無憂”。

在這裏我特別強調一下無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了,不為了,而是認真去面對一切,加倍努力地去做,然而對結果卻不關注,也就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樣你做起事情來就會精力旺盛,而且不會感覺勞累。因為你已經超脫,這樣你還有什麼可以擔心害怕呢?無為實際上也是我們出家人做事情的標準,我們天天行的就是無為道,做的是無為事。

我們在做不到慧解脫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做到事相上的解脫,那就是要修行,我們按照佛經裏面告訴的方法去修行。在佛經裏,佛陀講來講去都是要我們行十善。因為行善以後,你如果對結果不負責任的話,別人會贊同;但做了惡後你要是不負責任就不可以,因為別人會要你對自己所做的惡的結果負責。就像給你獎勵你可以不要,反過來要是抓你進監獄你不能說我不去就完事了,所以這是最最有把握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因此,我們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時時刻刻守五戒行十善的好,這樣才最有把握自己不會墮落,也就不會產生不安全感了。

希望大家在我們這個痛苦的娑婆世界裏時時刻刻把握自己,珍惜難得的人生機會行善、行無為法。不但自己能夠解脫,同時還能幫助別人得到解脫。讓大家都得到安全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寬容,就是寬廣的包容,因為寬闊廣大,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凈的,也包容那污穢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廣闊的大地,不拒清凈污穢,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細流,更像無垠的虛空,無所不含,無所不攝。

所以,要能成其“寬容”,就必定是無限寬闊廣大。

而我們的心靈本質,或我們的“本來面目”,本就具有如虛空般的“空性”特質,無限的寬闊廣大,沒有什麼可以侷限它,也沒有什麼可以障礙它,除了我們自己的“執著”。

“執著了,計較、嫉妒、怨恨了,我們的“心”就只像針眼般的狹小.連自己也無藏身宅處,而“執著”所帶來的痛苦,不止是外來的,更多的是自己帶給自己的痛苦。

因為執著的狹隘心靈,違反了它本應有的寬闊廣大,所以那是意識或潛意識裏,自己對自己所做的“懲罰”,也是對“空性”的背反,所帶來的痛苦。

佛經上有個故事,說很久以前,在波羅奈國,有一個人,以苦力為生,他非常的勤儉,每當有些積蓄時,他就換成黃金,封藏在瓶罐裏,然後埋藏在家中,每當看著黃金一天天的增加,他的快樂也就與日俱增。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他終身省吃儉用的結果,終於換來了滿滿七個瓶罐的黃金,但這時,他也終於老病了,由於仍不肯花錢請醫生治療,最後終於留下他的黃金,與世長辭了。

死後,由於嗔恨,和念念不忘他留下的黃金,終於使他變成一條毒蛇,仍日日夜夜的守護著他生前所埋藏的黃金,就這樣,物換星移,經過了一萬年之後,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到,就是由於這樣的執著和嗔恨,才使他一萬年來脫離不了蛇身,當從這樣的執著覺悟後,很快的他就獲得解脫了,而相傳這條毒蛇,就是舍利弗的某個前身。

“執著”是心的枷鎖和牢獄,當心一執著,就像針眼般的狹小,當心一打開,天地可以無限的寬廣。

就像這條毒蛇,因為嗔恨和對黃金的執著,使它一萬年來不得超生,而當有一天醒悟了,終於發現,原來自己陷在自己所造的執著迷夢裏。

同理,怨恨,或任何的情緒執著也一樣,它將我們關入心的牢獄中,讓我們執著在“受辱、受害、受殺”的怨懟裏,然後急於要尋找到我們的“仇家”,來為我們虛幻不實的“受辱、受害、受殺”的心靈感受,討回它應有的公道。

但當我們突然覺悟了,就好像從夢中醒悟了,我們才發現,原來,怨恨和所有的執著一樣,都是一種“虛幻”不實的情緒,如“夢”,如“幻”,如“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們也才發現,原來心靈的領域,可以如此的開闊和自在,而“執著”就是對這樣一種開闊本質的背反,也是一切痛苦的源頭!

當我們醒悟了,我們就學會“寬容”了,不只寬容了別人的過錯,也相對的凈化了自己,讓自己向著更寬廣的清明自性回溯,而由此所展現的,將會是一個沒有任何不安和痛苦的光明心境。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學故事之所以能像空氣一樣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們浮躁的心歸於寧靜,是因為參禪悟禪者都有一顆常人所沒有的隱忍和寬容之心。

記得日本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白隱禪師。曾有一個族長的女兒未婚先孕,老族長發現後氣憤至極,追問誰是孩子的父親,女子在老族長的嚴厲逼問下,吞吞吐吐地說出了白隱的名字。老族長聽後既震驚又氣憤,心想一位得道的禪師竟做出如此讓人不齒的事情來,有辱幾十年的修行。

白隱禪師所在的寺院,一直受著老族長的族人的供奉。自從這件事發生後,老族長號召全族的人停止了對寺院的供奉。老族長為了羞辱白隱禪師,讓女兒把孩子生了下來,然後帶領著全族人大張聲勢的把孩子送到白隱禪師所在的寺院,並當眾辱罵白隱禪師。白隱禪師在眾人的譏笑辱罵聲中,輕輕接過繈褓中的孩子。說了句:“就這樣吧。”

孩子還沒有斷奶,老禪師就抱著孩子到農婦家去乞奶,老禪師在農婦的辱罵和譏諷中餵大了孩子。孩子在寺院的幾年裏,老族長領人屢次到寺院去辱罵白隱禪師,以致白隱禪師的弟子們陸續離開了寺院。每次面對老族長的侮辱,白隱禪師總是重複地說著一句話:“就這樣吧。”

老禪師在艱難中靠乞討撫養著孩子,並教他讀書寫字,給他講人生道理。孩子在老禪師的教育下逐漸長成了英俊的少年。族長的女兒被老禪師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在良心的譴責下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她和一個青年青梅竹馬,但青年家境貧寒,老族長一直不同意這門婚事,當他們發現有孩子時,小夥子懾於老族長的威嚴,嚇得遠走他鄉。

當全族的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在老族長的帶領下齊集在寺院門口匍匐在地,痛哭失聲。白隱禪師仍然平靜地說:“就這樣吧。”他的弟子也陸續回來,對師父歸心低首的尊敬和崇拜。

這就是得道禪師的人格魅力。也許在禪師的心裏,有一塊永遠開滿鮮花長滿綠草灑滿陽光的凈土,倒進污泥和髒水能夠很快轉化成一種有機肥料,使草更綠使花更艷。也許在禪師的眼裏世間的人不以好人惡人劃分,而是以已教化和未教化人來劃分,他深信禪理能夠穿透一切,禪理能夠激發人們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因為在禪師心的凈土裏充溢著明媚的陽光,所以他看人的眼光總是和善的溫情的寬容的。

心存仁厚者,善待別人同時也善待自己,讓別人活得幸福自己活得也高興。

我多想學一學禪理,為所有的人唱一首讚美的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缺陷有時是人生的障礙,也有些時候,人的優勢一樣可以成為人生的障礙。有這樣一段話:“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使我們忘乎所以。”(引自《龍泉佛學》)這是一段引人深思的警策之語。

人生以優勢贏得成功,成功者是善於掌控、運用優勢的,使優勢發揮至恰到好處的地方,而消沉於自身的缺陷,往往就走向失敗。優勢與缺陷是矛盾的,但不是決定性的。同動物相比,人類有發達的大腦、健全的思想認識系統等優勢,善加利用這樣的優勢,就會產生出積極廣泛的社會效益。如果依仗這樣的優勢橫行霸道,那麼,與動物何異?甚至於禽獸不如。
      
與人相比,動物都有自身的缺陷,但動物會採取各種方法揚長避短,降低缺陷帶來的生存危機,可以說,是動物自身的缺陷促使它們獲取了生存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缺陷,優勢與缺陷同時可以成為成功的條件——發揮優勢,彌補缺陷。幸得人身,欣聞佛法,是我們修行的優勢;生於火宅中,飽受五欲六塵的侵擾,是我們修行的缺陷,那麼,就要求我們發揮人的認識感知能力,實踐佛法的最大利益,同時,在火宅中鍛造自己,在紅塵中磨練自己,時時提醒我們不要貪戀紅塵的誘惑,保持住不被物欲所蒙蔽而迷失。為此,我們所處的有漏世界,就可以成為修行的增上緣。

缺陷不是一成不變的,“身殘志堅”是彌補缺陷的代名詞,正因為我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所以我們要力爭圓滿。憑什麼?堅韌不拔的意志,不登彼岸誓不休的決心與勇氣。

那麼,人怎麼會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呢?比如我們很聰明,這是我們的優勢,聰明如果不被智慧所駕馭,聰明就可能成為我們的絆腳石。修學佛法當中,有人以世智辯聰曲解佛法本意,這就形成了修學的障礙。“聰明反被聰明誤”之所以成為古訓,就是因為聰明的人忘乎所以,凡事以主觀認識上的“想當然”臆斷事物,或被聰明所累,結果就頭破血流了。優勢是寶劍,智慧便是磨刀石。

那麼,人怎麼不能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呢?比如阿公阿婆修學佛法,年事已高,思維遲鈍,這是一般老年人的缺陷。我們只叫他們念一句佛號,他們便一路到底,不去問為什麼?也不去想為什麼?心裏只裝著極樂世界的好,結果成就者大有人在。因為有年事已高的缺陷提醒著,就抓緊時日;因為有思維遲鈍的缺陷提醒著,就心不外求。缺陷是陷阱,勤奮便是繩梯。

假如我們可以把優勢與缺陷有機結合起來,那麼,我們就可以以優勢彌補缺陷,以缺陷促進優勢,焉有不成功之理?

我亦凡夫,寫些心得體會是我的優勢,過於在意“優勢”的效用反饋,又是我的缺陷。有矛盾,就有煩惱,如何處治?優勢尚可正確施展,缺陷正好用以端正自己。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因為生長在不同的家庭和社會背景,因此對人生的體驗也不一樣。有的人覺得人生是美滿幸福的,但總覺得時間短暫;有的覺得人生是曲折艱難的,所以覺得時間太漫長了。
  
究竟人生的真諦是什麼?今從佛教的觀點用幾種比喻來闡述人生是什麼?祈盼迷失人生方向的人,找到人生的智慧,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積極、樂觀、進取和美好。
  
一﹒人生如戲
  
人的生活大都是自己選擇的,我們的事業可以選擇:士、農、工、商;但亦可以選擇其它的職業;就像做戲一樣,我們可以自編、自導,甚至自演;演繹著自己想要演的角色,戲中有喜、怒、哀、樂。在人的現實生活中亦有悲、歡、離、合,愛與恨兼而有之,快樂與憂愁並存。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法是相對的,人有歡喜就有苦惱、有幸福就有痛苦、有富就有貧、有成功就有失敗、有生必有死。因此,如果我們明白人生如戲的道理就可以坦然面對現實,接納人生中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唯有明白真實的生活是苦樂並存,才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過程。
  
二﹒人生如水
  
水是漂流不定的,常常是隨風漂流,所謂無風不起浪;海上之水之所以有浪花,就是因為遇風而起浪,佛教常常用水與波來比喻人的清凈心與煩惱心。
  
人的清凈心如風平浪靜的大海,十分寧靜碧綠,所謂海天一色,秋高氣爽,景色十分宜人,人的清凈心若沒有外界的干擾衝突,心中自然產生喜悅、快樂和幸福的感受。每天見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會覺得格外的美麗,正如《維摩詰經》說:「心凈則國土凈」。
  
只要人的心清凈,山河大地一切事物都會覺得特別的幽美。然而世間上的人因為對外在的東西貪得無厭,因此我們本有的眼、耳、鼻、舌、身、意被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牽著鼻子走;身心永遠得不到安寧自在。因此,人生如水,每天隨著環境,人事種種條件在改變,人的情緒亦不斷在改變,所以,人便活在幸福與痛苦之間。
  
三﹒人生如一盤棋
  
人生在世有很多決策,當決策正確時就可以福來運轉,但有時決策錯誤卻惹來身敗名裂之禍。所謂:「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人生就像下棋一樣,若能看準棋局,果斷下棋,就可以戰勝敵人;但若一時胡塗,沒有原則的下棋,到最後只好自己困死而不能動。因此,人生在世,每做一件事情,無論大小都要認真對待,周全謀劃,才能心想事成,稱心如意,否則無論是學業、事業或愛情到最後都會後悔莫及,而遺憾終生。
  
其實,人生還不如一盤棋,因為棋下輸了可以重新再下,可是人生一不小心,走錯了便無法挽回,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言行和舉止格外謹慎,才能在人間瀟灑走一回。
  
四﹒人生如夢
  
人的一生數十年轉眼即逝,十分短暫,但在短暫的人生中卻要面對諸多的現實問題。諸如順境與逆境,還有人情世故以及周遭環境的變化。當人們在夢中一切都與現實無異,不過如何在夢中掌握夢境,成為夢中的主人,卻是每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人生在世應該成為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儘管我們不能完全控制命運,但我們要主動來改變現前的命運。佛經常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這就是鼓勵我們要積極行善,努力工作,西方人常言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因此,佛教強調因果報應,就是要大家積極進取、精進不懈。
  
釋迦牟尼佛時常講人生無常,目的亦是要覺醒大家平常不要浪費太多時間,而是要多做一些對身心、社會有利益的事情,這樣才不辜負人生。

結論
  
什麼是人生?答案是人生是為了生存;生活,但希望過著更加幸福快樂,所以必須經歷了諸多的坎坷和磨難。人要為生存而活著,並且要活得有意義、有尊嚴、有樂趣。不管我們的生活面臨什麼樣的困境,什麼樣的情況都要有勇氣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順逆之境,這樣才能稱得上是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世俗社會當中,常常一個觀點,認為說,自己的痛苦,它的根源都是在外在的,外在給我們造成的。他不容易很真切地認識到說,我們所有的痛苦是在我們的內心,不容易認識到這一點。也不容易認識到說,我們所有的快樂是根源於我們內心的深處,而不是來自於外在的。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認識到說,苦樂的根源在自己內心裏的時候,那麼,自己就會在內心上面去關注。如果我們內心當中做不到這一點,就說明說我們內心當中所具有的佛法還沒有開顯出來。我們需要去突破,需要去尋找和皈依,需要去學佛法。內心一開顯出來,內在的智慧的寶藏才能夠顯露出來,也就是說,內心真正有法了,內心真正與佛法相應。

內心與佛法相應,它就不與煩惱相應,煩惱就會得到凈化;煩惱得到凈化的時候,那我們內心自然而然這種景仰、虔誠、恭敬,就能夠產生、發揮作用。這樣子的話,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它就不會同於一般的人,它自然而然,我們的舉動、我們的言行,它所代表的一種意義,它所散發出來的一種善良的氣息就會影響很多很多的人。

很多很多的人,因為我們的發心、努力、造作,因為我們的出現,大家都能夠感到快樂、感到清靜、感到有光明、有希望。也就是,自己到什麼地方去,不僅不會給別人添麻煩,還會給別人帶來歡喜跟快樂,帶來希望跟光明。那麼,這些都是佛法的力量,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力量,都是歷代傳承祖師大德們給我們的力量。

那麼,世間上面的種種的學科,無論教育也好啊、經濟也好啊,法律也好啊,科學也好啊,等等,甚至政治也好啊,沒有一個學科、沒有一件事情、沒有一個領域,不與有情的生命有關係。也就是,沒有一樣事情不與人有關係,沒有一樣事情不與人的心有關係。也就是,世間上面種種的學說,種種的技能,都是因為有情而出現於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因為有情而存在。

如果離開了人,離開了眾生,那麼我們所有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法律也就沒有意義了。反過來說,我們所有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人服務,都是要讓人的心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都是要告訴我們怎麼樣子去關心人、幫助人、利益人。

所以,佛法一開始,它就在這一點上面特別的關注,就是要指出人性的弱點,指出人性的問題,告訴我們人內心的陰暗面,然後慢慢去培養,讓我們內在的無明狀態一點一點淡化,我們的無知一點一點消除,智慧一天一天成長,我見一天一天在減弱。這些才是我們學佛法的意義跟價值,也就是真正來講,我們人生的奧妙之所在。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磨煉心志二十四字,離苦得樂超越生死:別不平、莫抱怨、會欣賞、勿強求、要感恩、習莫牽、為意主、普賢行。

一、別不平:

“別不平”,指於內,心中不平。當我們受到不公正對待時,不必心中不平和委屈,不平且拒絕面對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而坦然接受則使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壞事也可能變好。要知道十指尚有不齊,一碗水哪能端平?孟子曰:“故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看來,老天是要降大任於我們身上,我們注定要不平凡啦!

二、莫抱怨:

“莫抱怨”,指向外,抱怨他人。當您遇到逆境、被他人傷害,或看到社會的黑暗面時,不必抱怨他人,也不必抱怨社會。因為抱怨無有絲毫利益,只會損自損他而已。與其抱怨他人,不如感謝他人消我業障;與其抱怨社會,不如引以為鑒,檢束自身,當下從我做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會欣賞:

“會欣賞”,不論何時何地,總能發現人的優點和事物好的一面,從而積極樂觀,而不沮喪沉淪。君不見:即使遭遇同樣的境況,不同人的感受也是天壤之別,有人鬱悶發愁,有人雀躍開懷。生活中並不缺乏美,而是我們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擺正位置,換一個角度來欣賞,我們就會發現:人人皆是菩薩,處處不異凈土,時時都是好時,事事化為神奇。

四、勿強求:

“勿強求”,勿簡單粗暴地單方面把自己意願強加於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可一廂情願,只考慮自己的訴求。若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即使是好心,也必遭人反感;哪怕是自己的兒女,也必逆反難以接受。你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你討厭的別人也未必討厭。若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你就會發現一個廣闊的嶄新世界。只要不違背天地良心,何不人欲施予人,人厭勿施人?

五、要感恩:

“要感恩”,指常懷念恩感恩、知恩報恩之心。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應思:父母養育我,國家保護我、眾生成就我,三寶覺悟我,如是等一切,皆有如海恩,佛典曾明示,億劫難酬恩。順逆增上緣,處處要感恩,知恩而報恩,瞬間福慧增,欲離苦得樂,當念眾生恩,欲消業增福,勸您常感恩。

六、習莫牽:

“習莫牽”,勿總是被自己的壞習氣毛病牽著鼻子走。唯識宗以習氣為種子之異名。習氣又分名言習氣、我執習氣、有支習氣三種。此處所言習氣主要指有支習氣中的惡習氣,即我們自身所作惡業薰於阿賴耶識而成之種子,此類種子即是後世遭受惡報之原因。

我等從無始以來,以執我故,由貪嗔癡為因,形成無量煩惱惡習毛病。因惡習煩惱慣性之力,驅使我們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過失,不能自拔。眾生好比笨牛,習氣好比牛鼻上的繩索,若無空慧覺照定力,懈怠昏昧,習氣現前時,無法辨別,不由自主,一牽就跑,遂致輪迴無休。若真修行人,欲脫三界火宅,必修三學戒定慧,一旦習氣來牽,則用慧眼明察秋毫,手疾眼快,即揮智劍,運大禪定力斬而斷之,遂脫束縛。
                 
七、為意主:

“為意主”,指不為外物所動,做自己意志的主人。比較而言,“習莫牽”所說習氣發乎自身,主要指向內的對治力;此處“為意主”主要指向外的對治力。即:不僅平時我們能從容不迫,一旦當突發的外境現前時,我們也保持正念,作自己意念的主人,不為外物所役。外境無非順逆二境,“為意主”,則處順不喜,處逆不驚,成不驕敗不餒,並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去作正確的事,不去做錯誤的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蘇洵也在《心術》中云:“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即便泰山在眼前崩塌,也面不改色;即使麋鹿在身邊起舞,也不看它一眼。這裏所謂的“泰山崩”,指的是意外發生的危難;所謂的“麋鹿興”,指的是美好事物的誘惑。蘇軾又評價張良,“猝而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都是指的面對外境,不為所動。

《孟子.公孫丑上》:“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孔子說過最大的勇氣是這樣的:自我反省之後,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正時,即使對方是一個身分低下的人我也會畏懼;但反省之後確知自己的行為正確時,即使對方有千軍萬馬阻攔我也能勇往直前。這就是修行人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八、普賢行

最後“普賢行”,以普賢菩薩十大願行統攝一切:“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以三殊勝(加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結行迴向殊勝)攝持一切法,效仿菩薩大願大行,發菩提心勇猛精進,四攝六度無有窮盡,種下殊勝解脫正因,直至最終成就無上佛陀果位。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看慣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習慣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現象。世間萬物的改變,卻很難看淡人間的悲歡離合,情仇恩怨,更難將傷心難過看得風清雲淡。過了很多年的改變以後,我們要將開心自在當成一種習慣。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開心與不開心,一天都要過二十四個小時,何不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呢?因為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什麼人,一天同樣擁有二十四小時,做人要活的瀟灑些,要學會主宰自己的命運。所以就要看你怎樣去度過了,當然沒有哪個人在面對煩惱和憂愁時還會開心的一笑,因為世間上有人貧窮有人富貴,這都是因果關係。

先賢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行。”有人生活好,有人生活不好,這是每個人的福報不同。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因此我們要學會知足常樂,常言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要能夠保持樂觀、開朗、平靜的心態,善於緩解一切壓力,消除一切煩惱。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佛教也講:禪心清凈境,無心萬事寬。因為忍讓不是弱者,而是有胸懷的大肚。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知道傷心、煩惱、怨恨、憂愁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因此我們要學會寬容。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人違反寺規越牆出去蹓躂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不久,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回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出人預料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人要經常抱著寬容的心態,才能更好的感化人,教育人。於是我們要學會開開心心活到老,輕輕鬆鬆過一生。要有這樣的心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應該開心地度過每一天,因為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日子能過的好一點,雖然不能從物質上滿足自己,但是要學會彌補自己心靈上的空虛。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內在的思想,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只要自己有真正喜歡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感到充實和踏實。所以人要有理想,要有志向,一旦發現要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你就一定抓緊時間把它做好,儘量做得更完美,讓自己滿意,也要讓別人滿意,這才是我們實現理想的關鍵。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切莫把精力投錯地方,那就會一事無成,終生遺憾。

人世間的一切名利都是虛幻不實,變化無常的;不要執著這些名利。真正的名利是一個人的心底善良,人們說你好,這才是最好的名;生活輕鬆,心情舒暢,開開心心,身體健康,這就是最大的利。因為身體才是你自己的本錢。沒有身體,什麽事都幹不成。俗話說的好,有錢難買人開心;香港人口頭常說,最要緊是開心;美國人常說,活著就要快樂!所以佛教也講,人活著就要放下自在。這幾句話看起來大同小異,但仔細領會卻各有含義。

開心是精神層面的,是內心的活動。快樂向何處去找?而現在人似乎更多在於外求。不管內求,外求,開心與快樂都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更是一種社會的存在。也就是說,人不可能脫離了社會,孤獨存在。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知所感、乃至人的一切美德都只能是通過社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聯繫而體現出來。一個人的快樂和幸福,恐怕也只能來源於同他人的交往和聯繫,在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中才能品嚐幸福,感受快樂。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的過程,但是總有領悟不透的真理,總有一些有意或無意的煩心事闖到心裏來。總之,人生如夢,人生順少逆多,一輩子不容易,千萬不要總是跟別人過不去,更不要跟自己過不去,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想一下也是,因為每個人的素質不同、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受社會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在你看不慣別人的同時,是否別人也看不慣你呢?古德云:“常思見己過,莫談他人非。”
  
人要學會靜心,要知道人生最美的境界是在靜心中達成的,人生最大的困惑就是在靜心中解決的。所以佛教提倡靜坐,最為主要的是在靜坐中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有了智慧一切事情都明白。

開心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態:人能夠活得無憂無愁,沒有煩惱,心無掛礙,你就會感悟到世間上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微笑,因此人要擁有一顆樂觀的心態是最重要的。但願眾生能夠“開開心心過一生,自自在在活到老”。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家有種種戒律,強制性地防非止惡,其中在家男女教徒終身應當遵守的五戒之中,就有不妄語這一條,即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隨便亂說,要努力做到句句實言,誠實待人。佛經上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隻烏龜,有一年碰上多年不遇的乾旱,所居住的湖泊完全乾涸了,自己也不能爬行到有食物的水草豐澤之地。當時有一群大雁居住在湖邊,也準備遷往他方,烏龜就向他們苦苦哀求,要求把它帶離此地。
  
一隻大雁就用嘴叼著這隻烏龜,往高空飛去。大雁經過一座城鎮,烏龜忍不住氣,向大雁問道:“你這樣不停地飛,到底要飛到何處?”
  
大雁聽了,只好回答,才一張口,叼在嘴裏的烏龜就徑直從高空落下,摔在地上,被人拾取,宰殺享用了。
  
烏龜多嘴多舌而致墮地身亡,恰好說明了一個道理:如果不謹慎口舌,就會招致惡果。
  
佛家的“正語”戒律在現在看來,對人們日常交往、交際仍有其積極的、可取的一方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語言往往是他的思想的反映,是他的全部精神修養、文化層次和審美情趣的最集中、最外在、也是最直觀的表現。人們歷來欣賞那種實事求是、言行一致的謙謙君子,而鄙棄那些滿口大話、妖言惑眾的小人。
  
我國民間有一句話:“言多必失。”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的多了,話裏就自然而然地會暴露出許多問題。比如你對事物的態度,你對事態發展的看法,你今後的打算等等,會從談話中流露出來,被你的對手所了解,從而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戰勝你。而且,你的話多了,其中自然會涉及到其他人。
  
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話由於地點不同、語氣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不盡相同,別人在傳話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加入他個人的主觀理解,等到你談的內容被談話對象聽到時,可能已經大相徑庭,勢必造成誤解、隔閡,進而形成仇恨。
  
另外,人處在不同的狀態下,講話時心情不同,話的內容也會不同,心情愉快的時候,看事看人也許比較符合自己的心思,故而讚譽之詞可能會多;有時心情不愉快,講起話來不免會憤世嫉俗,講出許多過頭的話,招來很多麻煩。
  
喜時之言多失言,怒時之言多失禮。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指出,對於開口說話一定要持謹慎態度。
  
管不住自己舌頭的人,不僅容易傷人,而且容易惹禍。慎言不是不說話,慎言是當說話時就說,不該說話時永遠不要說。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是沒有用的。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罈子與蓋子

四川人愛泡泡菜,其製作的關鍵就是要把蔬菜裝在罈子裏密閉後存放。在存放過程中,通過密閉而產生厭氧反應,生出一種香菌,所以泡菜很香。泡菜罈子的蓋子密閉越嚴實,泡出來的菜就越香。如果漏氣或過早的揭開蓋子,泡出的菜就會酸臭。

人生的得失其實也就如做泡菜。對於自己小小的成績和收獲,不要太多的去張揚,需要埋在自己的罈子裏,蓋緊蓋子,時間久了自然會芬芳。

古人說: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少年得志。自己雖然已步入中年,但於佛門中還猶如新生的嬰孩,太需要學習和鍛煉。512汶川大地震中,寺院做了一點點應該做的事情,而且也已經過去了一年,曝光後,使自己猶如剛入罈子的泡菜揭開了蓋子,酸臭得很,羞愧難當。

罈子與裂紋

有一次去看一位老中醫,是位很有造詣的專家,也是我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在談到怎樣對待有病的身體時,老中醫打了個比方,他說:對於身體不好,有病的人,猶如罈子裂了條縫,我們首先要補好它,然後還得要使用,不用依然會壞。要怎樣用呢?就是悠著點,輕拿輕放就好。

罈子傳統上都是泥燒製的,很容易裂口。我們的身體是骨肉相連,也很容易生病,小心而有規律的使用非常有必要。

我們的精神生命也是這樣,不要隨意放縱,需要時常呵護。有了煩惱,要好好醫治,這樣才能保持精神的健康。

罈子與醋

人們常用醋罈子來形容那些容易嫉妒他人的人。其實醋在罈子裏面也是越久越香,所以,陳年老醋是最好的。但是,我們裝醋的罈子要非常的嚴實,需要小心使用,不要輕易打開,更不能大意而摔壞,這樣不僅會不香,還會滿屋子酸臭。

在修行沒有成就以前,每個人都會有比較心,也會因外界的事物而心生煩惱,但是千萬不要隨意發作,隨意的摔壞罈子。要用厚實的罈子把這些煩惱密閉起來,以厭氧反應的方式,用慈悲、寬容的心去漫漫消化,轉煩惱為菩提,化腐朽為神奇。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彌勒菩薩的原因,就是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所以我們心這個罈子越大越嚴實,酸臭的煩惱就會越少。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別的差異,有年齡的懸殊,有職業的類別,還有信仰、思想、興趣、利害等種種的不同;人,雖然有這麼多的差別因緣,但是彼此息息相關,要“緣”互助。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認識互相依存的真理。

語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納百川眾流,所以才能成為大海;虛空容納森羅萬象,所以才能成為虛空;做人要能包容異己,人格才能崇高。故吾人處事能多一分包容謙讓,就少一分傾軋障礙,甚至更要包容對方無心的錯誤,這也是處世的一種尊重。

俗諺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包容別人,就是擴大自己。包容是促進人類和平的良方;再好的人也有短處,要彼此包容、諒解,“觀德莫觀失”才是人我相處之道。當我們嫌棄別人之時,相對的別人也會嫌棄我們,故能包容、化解,才能和平共事。一個人若沒有包容性,對看不慣的人事就會放不下,就會痛苦,所以,生活中能有“容人的雅量”,才不會有“怨憎會苦”。

“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做事處人,都必須包容忍耐。包容是天地間最珍貴的德行,大海能包容魚蝦、大地能包容走獸、虛空能包容萬物,而心更能包容一切;因此,為人主管,不一定要很能幹,但要能像天地大海一般,包容所有,這才重要。

人,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須知“方便有多門,根機有多種”;人,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順從我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職,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

經云:“心包太虛”,只要心能包容,就可以擁有三千世界;反之,排斥愈多,失去的也愈多。一個人的心能包容一個家庭,就能成為一家之主;能包容一個城市,就能成為一市之長;能包容一個國家,就能成為一國領袖;能包容一個地球,乃至三千法界,就能和佛心契合無間。

人與人之間,人與宇宙萬物之間都是不可分割的,彼此都是對方的一部份,如能視人如己,凡事能為他人多留一些餘地,話不要說絕,事不要做絕,路不要走絕,做人更不能做絕,那麼我們的人際關係必然和諧,社會必然安樂祥和。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塵間有二種苦

一是得不到之苦

一是鍾情之苦;

人生要有智慧來面對

方能免受苦纏身;

當你付諸努力後

就把一切當作一場賭

勝之坦然

敗之淡然

這是智慧、亦是解脫。

為情所困

生命走了樣

真是人間至苦

沒有勇氣快刀斬亂麻

只好像清除灰塵般

把它從心屋裡掃除

這是智慧、亦是勇氣



多少性情中人

能如此灑脫。

佛說

娑婆是堪忍世界

可是

一味的忍!忍!忍!

總有一天會爆炸

斯時,如何收拾

這不是智慧的人生;

俗語說

山不轉,路轉

路不轉,人轉

人不轉,心轉;

是的

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

某種緣、某種現象、某種愛

那你應學會放下

用智慧來生活、來過人生

唯有心轉才能走出苦境

勝敗本無常,何須執!

百花爭豔,何須著!

心轉

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存在。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剛硬的東西一定很堅固,其實剛硬的東西往往最脆弱,即使像金剛鑽這般堅硬的物件,也可以用切割鑽石的工具將之毀損。所以,最堅硬的通常是最脆弱的,最柔軟的反而可能是最堅強的。
 
因此,真正想要降服敵人、敵國,要憑的不是武器,也不是戰爭,而是用和談的方式溝通,進而以德服人。因為武力只是一時的嚇阻作用,並不是常保和平的方法,也絕非真正解決紛爭之道,道德感化的力量才是最強、最深刻的。
  
這種柔軟的堅強,就像“大地”一樣。大地平時很柔軟地承載萬物,卻也是萬物最堅強的憑藉;就像溫柔的女性一樣,為了保護她的子女,在非常時刻,也會變得很堅強。所以人們常藉大地來歌頌母親,柔軟也成為為女性的代名詞。
  
一般人認為女性是溫柔的、柔和的,而男性應該是剛強的,但是,難道男性就不需要柔軟的態度嗎?其實,女性過分柔軟會變成柔弱,而男性剛強中應該帶有柔性,如果不夠柔軟,便不能成為偉大的人物。
  
以往的中國人強調大男人主義,男人的形象總是比較剛強、威猛,但是從古往今來的例子來看,大丈夫一定是非常柔軟、堅強的,不只是剛強而已。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的特質,小人物因為姿態不夠柔軟,往往只能伸、不能屈。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都是能夠忍受一時的屈辱,例如,韓信禁得起胯下之辱;越王勾踐忍辱偷生、臥薪嚐膽,終於成就了大事。他們的表現,是柔軟而不是柔弱,是堅強而不是剛強,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成就大事,就必須俱備柔軟溫和的堅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實踐這種柔軟的堅強呢?那就是,待人要寬容、溫和,縱然別人用尖銳刻薄的態度對待你,也不要想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要能暫時忍住、包容下來,但也不會因此而被擊倒、打敗,或是心懷怨恨,而能善盡自己一切的努力,等待因緣轉變,這樣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對方。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是讀過弘一法師傳記的人,都不會忘記他是以怎樣珍惜和滿足的神情面對盤中餐:那不過是最普通的蘿蔔和白菜,他用筷子小心地夾起放在嘴裏,似在享用山珍海味。正像夏丏尊先生所說:在他,什麼都好,舊毛巾好,草鞋好,走路好,蘿蔔好,白菜好,草席好......”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倍受敬仰的人物,原本生長在“黃金白玉非為貴”的富豪之家。終於有一天明白了“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緣惜福;愛人愛物,到了方知愛自己”的道理。

“惜福”二字令我恍然大悟。定下心來想想看,我們是否懂得:惜衣惜食與貧窮和富貴其實毫不相干,倒是和智慧與愚癡、寧靜與浮躁、淡泊與貪婪,乃至善良與邪惡、慈愛與殘酷密切相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衣一物當念感恩之情。我們每個人的福報都來自前世的善因,就像是很久之前存入銀行的存款,用一分就少一分。如果只知享用而不積累,自然會有用完的那一天。到那時候,福盡苦來,悔之莫及。

明白人當在行善積福的同時,還要珍貴小心地“惜福”,珍視眼前的一切。若能以這樣的心態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怎能不會產生知足、歡愉、安詳、幸福的感覺呢?怎能還會去譏笑、鄙視別人?怎能還會去機關算盡、貪污受賄?怎能還會聲色犬馬醉酒佳人?這樣的心情是那麼自然而美好,可惜已經離我們十分久遠了。

在很多人眼裏,節儉似乎是貧窮的產物,窮日子既已成為過去,珍惜和節儉自然多餘,取而代之的是不擇手段地佔有財富,再加上近乎盲目地消費。報紙、雜誌、電視、網絡不厭其煩、關心備至地循循教導你,如何緊跟時尚去花錢,於是我們挖空心思包裝自己,穿名牌衣,開進口車,再拿出多年的積蓄裝修出一套住宅不像住宅、賓館不像賓館的房子,美其名曰:“豪華型”。

我們消費的目的並不是因為需要,說白了只是為了用來“證明”自己。證明什麼呢?用歷史的眼光看,他只能證明生活在“轉型期”的我們,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價值觀念的困惑和精神文化的貧瘠,因而成為無所遵循、為滿足欲望而活著、跟著時尚感覺走的人。於是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而感受不到一份真實的快樂。為了實現幸福生活的理想,拼死拼活大半輩子,應該有的全都有了,可唯獨沒有幸福。

我們成了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眼睛裏只能看到自己還缺少的東西;房子還不如別人大,烏紗比別人小,票子還比別人少......既看不到我們已經擁有並且彌足珍貴的一切,也看不到我們真正缺乏的究竟是什麼?是什麼遮住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的感覺日漸退化?讓我們的心不得安寧?

一位名叫梭羅的西方哲學家說:“大多數所謂豪華和舒適的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對此,有識之士更願選擇比窮人還要簡單和粗陋的生活,簡單和單純的生活有利於消除物質與生命本質之間的隔閡。為了獲得圓滿無悔的一生,我們必須認清哪些是我們必須擁有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必須丟棄的”。此言與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古訓如出一轍,不能不令人深思。

多一份滿足,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設;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多一份明白,少一份迷惑。這就是簡單單純的生活所追求的目標。外界生活的簡樸將帶給我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從而使我們發現一個新的世紀在面前展開,最終獲得真正的自我生命。

幸福其實是無遮無攔的,它就像山坡上靜靜地吐著芬芳的野花,沒有圍牆,也不需要門票,只要有一顆清凈的心和一雙沒被遮住的眼睛,就能得到。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隨著時光的流逝,此時我終於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暫。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所說:“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自然界是無常的,人生也是稍縱即逝的。

佛教經論中,經常提到“佛法難聞,人身難得”。如《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從惡趣死復生彼者,如大地土;從彼死沒生善趣者,如爪上塵。”論中有比喻:“大海中飄軛木孔,海底一隻盲龜一百年鑽出海面一次,當烏龜的頭鑽進木孔,那就獲得了人身。”人生猶如曇花一現,獲得如此難的人身這麼一回,如果我們還不珍惜,那麼我們就等於浪費了人身。

《四十二章經》云:“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萬法變遷猶如朝露閃電。

實際上,世間萬物無不剎那變異,我們人的身心,也無不在剎那變異。俗話說“世間無不散的宴席,無不凋謝的花朵。”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都只是曇花一現,轉瞬便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裏。在此無常的世界中,沒有一件事物永恆地存在於世。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

人既來世間,就有生命,就有生死;可生與死之間的距離有多長,我們卻不知道,所以我們只有珍惜生命,提升我們精神,使之達到圓滿的境界。我們現在必須放下一切,靜下心來想一下:我們是想生生世世沉淪於茫茫苦海之中受生死呢?還是向覺行圓滿的大聖人學習,在不久的將來解脫三有輪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個不懂得人身難得意義的人,一個至今甚至從未想過“遮挽”一下時光的人,他對人生是自然不知道珍惜的。真正是為了出離生死苦海的人,必定會珍惜一分一秒,以求究竟的解脫。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位富有的寡婦,在社交圈內以樂善好施聞名,她有一個忠實又勤勞的女僕。一天,女僕心血來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善舉,是否發自內心的真誠,或只是上流社會富有外表下的偽裝而已。連續兩天,女僕近中午才起床,女主人盛怒,對女僕施虐鞭笞,以致傷痕累累。這事傳遍鄰里街坊,富有的寡婦不但聲譽大跌,而且失去了一名忠僕。

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周圍的人良善可親,我們也可以溫順有禮,如果周圍的人邪惡異常,我們很快也會變得張牙舞爪。”憤怒是醜陋的,而且是一種具破壞性的情緒,蟄伏在人心,伺機操縱人的生活。因此,無法克制的怒氣,往往成為傷害身心至深的本源。然而,憤怒如同其他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俗語說:“一個憤怒的人只會破口大罵,卻看不見任何東西”。有人說,憤怒的人恢復理智時,會把怒氣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如同銀行的存款可以生息,貯存在心中的怒氣,他日會累積成痛苦的根源。

憤怒加上情緒的煽動,會燃燒得更為熾熱,尤其是情緒的背後還有欲望作祟。在盛怒的當下,人會失去理智,變成傷人傷己的危險動物。

憤怒會使人賠上自己的聲譽、工作、朋友及所愛的人,以及心靈的寧靜、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釋尊曾經談及憤怒的破壞力。當一個人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一、雖然刻意裝扮,依然醜陋不堪。

二、雖然睡在柔軟舒適的床上,依然疼痛纏身。

三、誤把善意作惡意,錯把壞人當好人,做事鹵莽不聽勸告,導致痛苦與傷害。

四、失去辛苦賺來的錢,甚至誤觸法網。

五、失去勤勉工作得來的聲望。

六、親友形同陌路,不再同你為伍。

七、死後將轉世投胎到畜生道,因為一個任怒氣駕馭自己的人,身心及言語皆表現得不健全,而造成令人惋惜的結果。
  
這七種親痛仇快的不幸,就是憤怒帶給人的後果。控制怒氣的良方,便是把不生氣的理由放在心上,籍著意志力,把心志專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負面的情緒。

有些人像是刻在石上的字,易怒而且怒氣可以歷久彌新。有些人則像在沙裏的字,易怒但怒氣很快就消弭於無形。有些人則如寫在水中的定,不留任何已成過往的想法。但最完美的人是如寫在風中的字,讓侮辱和逆耳的批評與意識中擦身而過,他們的心中永遠都是純凈而安寧,呈現出光可鑒人的一面。

憤怒時,必須警覺自己的怒氣,冷眼觀察我們的憤怒,當它是一種心理狀態,不要接近導致憤怒的事物。生氣時,應該訓練自己去觀察、分析自己的感覺,藉由不斷的自我分析,將使人更有自信控制看顧己,不至於做出愚不可及、毫無理智的事情。釋尊的箴言是:

所謂好,是在行為上有所約束;

所謂好,是在言談中有所節制;

所謂好,是在心中保持分寸;

所謂好,是在任何時事上皆動靜得宜。

人品至高者會在各方面克己自勵,因而能夠從悲苦中解脫。克制怒氣的方法因人而異,其中一個頗具效果的方法便是“時間延宕法”。湯瑪士.傑佛遜給這個方法下了結論:“生氣時,在開口前數十下;如果異常憤怒,那就數到一百吧!”

有個口訣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妨每天在心裏對自己多念幾次:

我可以克制自己的怒氣,

我可以緩和自己的暴躁,

我可以常保冷靜和諧之心,

我可以如磐石般屹立不搖,

我對自己有信心並充滿希望。

重複這些話,可以增強信心,換取心靈上的平靜,縱或面對冷酷無情的人,也可以牢記釋尊所言:“倘若有人愚昧地戕害我,我會還以無限的愛;愈是惡意的待我,愈是要以謙和的態度相待;我會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卻落得惡名昭彰。

有隻野豬下定決心想當森林之王,於是它從休息的糞堆中站起來,跑到獅子的地盤上,想與森林之王挑戰。當然,獅子只是嗅嗅這隻臭氣沖天的動物,不理會便逕自走開了,甚至沒有費力咧嘴吼它一聲。這則故事在闡釋:當智者受到愚者的挑戰時,有德者不會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回想我們所恨之人的一些優點,對於拙劣的人格弱點,視而不見,並且想想他的善良本質及曾做過的好事,如此,怒氣便可能和緩下來,心中更會充滿慈愛。牢記因果報應,今曰種的因,明曰結成果,萬物皆然。明了這個法則,便不容易對他人動怒,相反的,還可培養慈悲為懷的心,而他人則必須面對自己劣行所種下的惡果。

對於錯怪傷害自己的人,我們的思慮不要被仇恨所蒙蔽,懷恨對自己比對他人所造成的傷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環境中,也要努力經營一個充滿歡樂與愛的生活。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虎寺禪院中的學僧正在寺前的圍牆上創作一副龍爭虎鬥的壁畫。圖中龍在雲端盤旋將下,虎踞山頭,做勢欲撲。雖然多次修改,但大家總覺得其中動態不足,適巧無德禪師從外面回來,學僧就請禪師評鑒一下。

無德禪師看後說道:“龍和虎的外形畫的不壞,但龍與虎的特性你們知道多少?現在應該要明白的的是龍在攻擊之前,頭必須向後退縮;虎要上撲時,頭必然向下壓低。龍頸向後的屈度愈大,虎頭愈貼近地面,他們也就能衝得更快,跳得更高。”

學僧們非常歡喜地受教道:“老師真是一語道破,我們不僅將龍頭畫的太向前,虎頭也太高了,怪不得總覺得動態不足。”

無德禪師藉機說教道:“為人處世,參禪修道的道理也是一樣,退一步的準備之後,才能取得更大的超越,謙卑地反省之後會讓我們成就更高。”

學僧不解地問道:“師父,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謙卑的人怎能更高?”

無德禪師嚴肅地說:“你們且聽禪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諸位能明白其中的妙理嗎?”

眾學僧至此就完全明白了。

無德禪師此處引用的禪詩是唐·布袋和尚所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當我們走到寺院的門口,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大腹便便,背著一個布袋子的和尚,我們都稱他為彌勒佛。實際上,彌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那個心寬體胖,笑容迎人的是布袋和尚,也是這首詩的作者。依照我國傳統的講法: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的,時常背著袋子在社會各階層行慈化世。有一天,當他跟農夫在一起工作時,心有所感,因此做了這一首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描寫農夫插秧的時候,一根接著一根往下插。“低頭便見水中天”:低下頭來看到倒映在水田裏的天空。“心地清凈方為道”:當我們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時候,才能與道相契。“退步原來是向前”:農夫插秧,是邊插邊後退的,正因為他能夠退後,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時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進。

一般人總以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而這首詩卻告訴我們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風光的。古人說:“以退為進”,又說:“萬事無如退步好”,“登高自卑,行遠自邇。”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衝,有的時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謂“以退為進”,往往能有海闊天空的樂觀場面。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平時談佛教的時候,有很多人不知道釋迦牟尼是何人,但是一說到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那真是達到了童叟皆知、家喻戶曉的程度,並且一致認為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之風範應該極力提倡,我以為這並不是偶然的。從中國佛教的發展史上看,菩薩所具有的那種慈悲喜捨、濟世度人的大無畏精神,恰好與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所宣揚的仁義之風、以德報怨的聖賢之道相融會,使得印度佛教能夠在中國開花結果。

從佛法的角度講,俱備並圓滿了菩薩行是成佛的必經之路。所以,論佛也罷、修佛也好,那就必須要說到菩薩的慈悲本懷及利益眾生的無盡大願。

菩薩,全稱為菩提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新譯為大覺有情、覺有情等。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又《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菩薩行即是求自利利他圓滿佛果之菩薩眾大行,也就是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菩薩行第一條就是布施,以福利施於人就叫布施。布施一般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捨財濟貧苦之人,為財布施;說出正確的法,使之覺悟並產生智慧,為法布施;以無畏心布施於人,救他人於苦厄,為無畏布施。也就是說,只要能利益於人,都要堅持去做,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其實菩薩行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一致的。

一些未曾深入接觸過佛法的人,總以為菩薩就是高級一些的神仙,只要供拜了就能保佑升官、發財、平安,如果供菩薩還遭遇了禍事,還要罵菩薩不靈,這倒使我想起了一首詩:

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

出門望晴農望雨,採桑娘子盼陰天。

你說老天爺如何是好呢?兩家人打官司,都去求菩薩,菩薩保佑誰呢?難道憑誰燒的香高,就保佑誰嗎?那不是把菩薩當成貪官污吏了?還有些人拿了點水果、香花供菩薩,然後要求這也如意、那也平安,最後水果還得自己吃,拿了一點東西,就要求這麼多,這難到不是貪心嗎!另一些人以為菩薩就是教人做好事、做好人,但好的標準又是什麼呢?以怎樣的心態做好事才算真正做了好事呢?以此種心態來想像菩薩,未免貶低了菩薩。

菩薩是為利益一切眾生不惜捨己命的誓願和行為的人,這種行為就像渴了要喝水一樣自然。在佛法裏,布施必需做到“三輪體空”,“三輪”即是布施者、接受者和所施之物,於此“三輪”除執著心,“三輪”清凈才能因德圓滿。也就是說雖然在行布施,但心中不能執著於我在行布施,及被布施之人,以及所施之物,如果有此種念頭存在,那就不是真布施,也就不是真菩薩,《金剛經》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可見修菩薩行之難。

平常我在和朋友閒談時,有的朋友說佛教過於飄渺,不合實際,並說有誰見過菩薩呀,佛呀什麼的。我就告訴他不要以為身體閃閃發光的才是菩薩,菩薩就在我們中間,只是你不認識而已。那些在關鍵時刻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利益了國家、人民,這些人全部都是菩薩。何以故?菩薩“求大菩提利有情故”。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為了搶救國家財產、或者為了拯救他人生命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的人。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有一艘客船在海上遇難,大家都紛紛上救生艇逃命,船上的一位老員工一直堅持到所有乘客及其他員工都上了救生艇,這時救生艇只能容下一個人了,他剛想上救生艇,就看到又有一位年輕人從船艙裏爬了上來,這個人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年輕人......關鍵時刻沒有想到自己而利益他人,這就是菩薩的行為。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位員工體現的不就是地藏菩薩這種精神,我不犧牲,誰去犧牲!即使以生命為代價!如果他當時為自己的生命考慮一秒鐘,也不會犧牲。我並不是在鼓勵人人都去犧牲,我只是在說明這種絲毫不為自己考慮的獻身精神。我想在船快沉的時候,這位老員工只有一個念頭,就地拯救他人就是自己的責任,什麼獻身呀、美名呀根本想都不會去想,這就是“三輪體空”、“三輪”清凈,這就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什麼財寶也不會比生命更重要吧。

一些人信佛、修佛總想靠佛、菩薩保佑自己平安,為什麼不想一想,如果國家這個“大家”都不平安了,個人的小家又怎會平安?如果沒有千千萬萬為了大我,而犧牲小我,為了大家,而犧牲小家的人,一些所謂供佛、修佛之人還能平平安安在家裏燒香、磕頭、念經嗎?我們學佛之人應想一想,這些捨已救人的人可能一生一句佛理也沒有講過,但他們卻用行為行動來讓我們學佛之人,看到菩薩的救世捨身的偉大品格,六波羅蜜行,這正是佛菩薩在教育我們這些學佛人。

可見佛法重行不重說,說出來做不出來等於口頭禪,是沒有用處的。那些為國家、為民族流過血、流過汗的人就是菩薩,為利益他人而犧牲自我的人就是菩薩,怎麼能說看不見菩薩呢?正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菩薩的智慧德行是超人的,可人是基礎,人做圓滿了才能超於人,連人都沒做好又怎能修菩薩行呢?正如小學的功課都不會,又怎能上大學呢?

佛法與世間法是不相離的,佛法是相對於世間法存在的,世間法也不離於佛法,《法華經》曰:“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六祖慧能大師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菩薩行,一切捨己為人的人就是菩薩,學菩薩就應該以這樣的人做為榜樣,想想自己雖然佛經讀了不少,可是能不能像他們那樣利益他人,菩薩就在我們中間啊——那些為人類、為國家獻身的人!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