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內丹功中提出,人身中有精氣神三寶,是練內丹功的三大要素。為了使練功者對此能獲得更深刻的了解,筆者淺說三要素,列於下文。
 

~~煉神~~

神是心中的主宰。因它有靈明知覺,所以稱謂神。有神在身,一往一來,失之必亂,治之心全。而神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在混沌無知無覺中,忽然有一點靈光發現,就是我的先天元神。不被外來事物所紛擾,是我之元神的本質。如果被外來事物牽引走了,就由先天元神變為後天識神,損傷了元神。

中醫學認為,識神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感及運動等等,是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是臟腑活動的基本體現,為心所主。

正如《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殁世不殆,‧‧‧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而不通,形以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可見識神由心所主,心臟調和,其主神明的職能旺盛,臟腑得以安泰,如此養生,便會長壽;心臟失和,氣血閉塞,經絡阻滯,疾病乃成,甚至心傷神去,神去死矣。

煉神的目的,是將識神回到我之元神上來。其練法是:使雙目半睜半閉,把意念放在祖竅穴,兩眼均看祖竅穴,兩個眼珠自然交併著向中看,時間久了,祖竅穴內自然發脹,就閉目想祖竅穴內無形之氣,一段時間後,祖竅穴內自然就有元神的靈光出現,用靈光向下照視丹田,就容易入靜生陽氣。

此是修煉後天識神聚成先天元神的初起,抑制識神向外活動的重要方法。老子說:玄牝之門,是為守中抱一,內裏有顆黍米珠,為人身天地之正中,藏元始祖竅之炁也。是知竅而不知妙,妙者性光也。道家謂之丹,亦曰靈光,皆指先天真一之氣,知此一竅,則金丹大道盡矣。

這種煉神法,可使大腦入靜,精神集中,意念專一,雜念不生,對內外刺激敏感性減弱,甚至進入逍遙無拘的美妙境界。
 

~~煉精~~

精是人體生命之本。道家以精為煉丹的原料,所以稱謂藥。它有後天和先天之別,先天精來源於父母,稱謂無形的元精;後天精,來源於水穀,稱謂有形的精液。

它的朽敗,可招致人的衰老;它的新生,可導致人的長壽。旺盛的精力,即是青春活力的基礎。腦神又與腎密切相關,因腎中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故腎氣充盛,精氣就足,才能使腦海充盈,腦健多智,神機旺盛。

由此可以看出腎在“心主神明”中,亦佔非常重要的地位。腎水上滋,心陽下煦,水火相濟,則能“精轉生神,神轉生明”。若腎水不足,燎原無制,血受煎熬,則腦受其害,諸症隨之肇起,足見心腎與神密切相關。

而煉丹功注重煉精的重要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那麼怎樣煉精呢?其煉精法有壯年與老年之別。青壯年人血氣旺盛,精氣不衰,生殖器勃舉繁多,要煉採精補腦法。

其採精法:生殖器勃舉時,用鼻吸氣.同時縮肛縮玉莖,用意引氣從背後上升到頭頂百會穴,目光上視,閉息片刻,呼氣,意引氣降入腦海中,存守片刻。吸升呼降為一次,連做數次,生殖器縮小為止。這就是採精補腦的練法。

老年人精氣已竭,應先煉生精法:每次入坐,閉目用神光照視臍下氣穴中,意念穴中虛空境界,並將心意定視在氣穴中,永不離散。這好似天上陽光普照大地,就生陽氣,氣穴發暖,就生精水,精水積滿,陽物必舉,再用採精補腦法,補充腦髓,體質復健,才能生內氣而結丹。

精氣已足,必須預防夢中泄精,其功法是靜坐或臥或站立。閉口內視祖竅穴,舌頂上顎,使口內生津,以鼻吸氣,用意將氣徐徐送至臍中,同時提肛收縮,如忍二便。用意引氣從玉莖提起,納於臍中,上下之氣,歸納於臍中,稍存一存,然後緩緩呼氣,肛門漸漸放鬆,意念引氣由臍向後,從臍移入腎臟,沿督脈向上直升到頭頂百會穴,從百會穴落下咽喉,同時口中津液汨然有聲嚥下,直送至臍中。接著又以鼻吸氣,周而復始。

每次練功三十分鐘,練畢搓熱手掌摩面、揉腹、擦足心收功。每晚睡前練一次,能止夢中遺精。
 

~~煉氣~~

氣是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氣有後天與先天之分。後天氣是鼻孔出入之氣,促使人體血液循環流動;先天氣是無極之氣,無所不及,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分陰陽,沒有固定形狀,不佔有物質空間,因此能並存於物質之中,可以由無限聚集,有強弱之分,練功達到天人合一時,用意聚集,趨近於O,這就是內丹術所期望的“丹”。

氣不但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原動力,而且又是體內的一種奇妙的潛能,丹功煉神,通過思維意念活動,排除雜念,淨化思緒,心平氣和,使大腦處於一種相對入靜的狀態。

活躍其氣是煉神的根本所在,以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目的。

那麼怎樣煉氣呢?先煉後天氣,調和情志,順暢氣血,不同的情志變化,反映出不同的心理狀態。中醫所說的七情所傷,是干擾練功意境的主要因素。當精神刺激過度,超越機體的耐受極限時,最易令氣失常態。

誠如《素問‧舉痛論》所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由於氣機逆亂,致疾病發生。可採用調氣的方法是:用煉神的方法,使大腦入靜,精神集中,意念專一,雜念不生,對內外刺激減弱,甚至進入逍遙無拘的美妙境界。

煉先天氣,就是煉元神移精變氣法,得元神者昌,失元神者亡。善於煉元神,可使先天氣增長迅速,又可防止出偏,及走火入魔。
 

所謂元神移精變氣法,即是採用以上煉精之法,使元神之光採精化成氣,補充人身中先天氣。煉神達到虛極靜篤,恢復到先天無極境界,靜極生動,出現陰陽二氣上升下降,運行周天,真炁彌漫於整個宇宙空間,用意一聚,則成為一個圓形的氣團;用意一散,則彌漫於無限的天空,這是煉氣的美妙景象。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道、黑道的推算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十二地支配上十二個天神。另一種是十二值。
 

(一)十二地支配十二天神的情況是:

子日青龍   丑日明堂   寅日天刑   卯日朱雀   辰日金德   巳日天德    
午日白虎   未日玉堂   申日天牢   酉日玄武   戌日司命   亥日勾陳

凡是逢上青龍、明堂、金貴、天德、玉堂、司命六神的就是黃道日。人們常說黃道吉日,遇上這種吉日可以動土修造以及結婚、開業等活動。相反,黑道日就是凶日,不宜舉行重大活動。
 

(二)另外,十二值的吉凶要根據事項而定,不是固定不變的。

建日:諸事可為。

除日:除舊迎新大吉。

滿日:祭祀吉,其它不吉。

平日:萬事大吉。

定日:壘灶台、宴會、定協議大吉,不宜打官司、醫療。

執日:建房、種植吉,搬家、旅行不吉。

破日:萬事不利。

危日:萬事不利。

成日:開業、結婚、上學、慶典吉。不宜打官司、拆除房屋等。

收日:收藏、壘灶台吉,不宜開業、舉事。

開日:開業、結婚、壘灶吉,最忌安葬。

閉日:萬事皆凶。

十二值星也分別歸入黑道日或黃道日。

有首歌訣是這樣說的:建滿平收黑,除危定執黃,成開皆可用,破閉不可當。

但十二值星的黑道日、黃道日並不是絕對的吉或凶,要根據具體的事項擇日。比如收日是黑道日,一些開業、婚嫁等帶有喜慶色彩的事情就不要去做,而保存、收藏之類的事就可以去做。因為收字本來的意義就是收進來的意思。
 

(三)走出黑、黃道日誤區

其實每天都有所謂的凶星和吉星值日,並非黑道日就一定不吉利。所謂的黃道吉日對於不適合這個日子的人來說同樣會倒楣凶禍,所以人們可以看到黃道吉日照常出很多事。所謂的黑道凶日也照常會有很多人得福發財。因此做事選吉日,要因人而異,應根據這一天是不是對於其人有利來判斷。

黃道日與黑道日只是說明當日神煞而已,並不代表人們出行做事等的吉凶。具體看日應因人因命而異,看某個人的命運在哪些天最有利於其人而選擇,而不是單獨看某人屬相更非單獨看黃道、黑道日。
 
十二值就是十二個星輪流值日。十二個星是: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一般情況下,每個字值一天,但也有連續值兩天的。所以,用十二值要注意對照萬年曆。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這個社會真是不可思議,什麼事都講究快速,連修行也不例外。很多人都以為找到一位大師,有一套秘方,就可以立即成佛。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呢?

當然,也不能怪大家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在《楞嚴經》裏面,也看到佛陀的大弟子阿難,在佛前懺悔說,他以為跟在佛陀身邊,佛陀就會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賜給他解脫生死的智慧。

結果到頭來,佛陀還是得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指點他解脫之道,讓他自己找到清淨的智慧心,靠自己的覺悟來了脫生死。

所謂“個人生死個人了,個人業報個人消”。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生死煩惱,都要靠自己從修行中獲得解脫,即使親如父母兄弟,也不能代替;就像吃飯一樣,自己吃,自己飽,誰也不能幫誰吃飯。

不過,大家也許要質疑了,我們常說做功德迴向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豈不矛盾?其實不矛盾,比方說家屬過世了,我們幫他助念,那是因為亡者的神識還在,我們念佛,他聽見了,也跟著我們一起念佛,所以對他有幫助。

也有人因為親友遭到困厄,希望幫他消業,就去拜懺,這有用嗎?當然有用。不過要當事人願意相信,功效才大,否則,效力是很小很小的。

當然,拜懺之所以有效,並不是說我們懺悔了,自己的果報、罪業,就可以推給佛菩薩而一筆勾銷。佛菩薩是無法代人受報的,只能幫我們做擔保,保證我們積欠的債務將來會慢慢償還,讓我們先暫時渡過難關,眼前不那麼痛苦。

我們還聽過“一子出家,九族超生”的說法。其實,還是指出家之後,可以用種種方式超渡祖先,請他們一起來聽聞佛法,參加共修活動,因而得到佛法的利益。

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到忉利天為母親的亡靈說法,也回到王宮為父親說法,使他們得到解脫。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神通廣大,尚且不能代父母消除業障,只能引導父母修行,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

所以,我們無法代任何人受報,也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我們受報。我們得靠自己一步一腳印,點點滴滴的努力,在生活中修行,才最可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很多人求速成,以為修行也可以走捷徑,難怪越來越多自封為老師的人,自稱能幫人家開悟,在很短的時間內幫人家達到成佛的目的。如果以正信的佛法來說,那準是自欺欺人,可別上當啊!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

問君何藥補心經,遠志山藥共麥冬,棗仁當歸天竺黃,六味何來大有功。玄參苦,黃連涼,木香貝母瀉心強;涼心竹葉犀牛角,朱砂連翹並牛黃。溫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細辛獨活湯。
 

~~肝經~~

滋補肝經棗仁巧,薏苡木瓜與貢膠;瀉肝柴胡並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黃連,龍膽草,車前甘菊涼肝表;溫肝木香吳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經~~

補脾人參綿黃耆,扁豆白朮共陳皮,蓮子山藥白茯苓,芡實蒼朮甘草宜。瀉脾藥,用枳實,石膏大黃青皮奇。溫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薑胡椒粒。滑石玄明涼脾藥;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經~~

補肺山藥共麥冬,紫菀烏梅與參苓,阿膠百部五味子,棉州黃耆更湊靈。紫蘇子,與防風,澤瀉葶藶瀉肺經,更有枳殼桑白皮,六味瀉肺一般同。溫肺木香冬花尋,生薑乾薑白蔻仁;涼肺黃芩與貝母,人溺山梔沙玄參。馬兜鈴,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與升麻,連鬚蔥白用幾根。
 

~~腎經~~

補腎山藥甘枸杞,螵蛸龜板與牡蠣,杜仲鎖陽巨勝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龍虎骨,懷牛膝,五味菟絲與芡實,再加一味懷熟地,共補腎經十八味。瀉腎不必多求方,知母澤瀉兩相當。溫腎肉桂並附子,鹿茸故紙海沉香,亦溫腎,腽肭臍;涼腎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獨活肉桂奇。
 

~~胃經~~

補胃需用蒼白朮,半夏扁豆綿黃耆,芡實蓮肉共百合,山藥還加廣陳皮。瀉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實,更添芒硝與大黃,多加石膏瀉更急。溫胃木丁與藿香,益智吳萸與良薑,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樸胡椒生乾薑。涼胃葛根條黃芩,滑石黃連玄花粉,知母連翹石膏斛,梔子升麻竹茹尋,十三味藥涼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藥。
 

~~膽經~~

補膽龍膽與木通;柴胡青皮瀉膽經。溫用陳皮製半夏,更加生薑與川芎。涼用竹茹與黃連;引用盡皆同肝經。
 

~~大腸經~~

問君大腸何藥補?左旋牡蠣白龍骨,桔梗米殼訶子皮,山藥肉蔻並蓮肉。川大黃,南檳榔,枳殼石斛瀉大腸,再加芒硝桃麻仁,蔥白三寸瀉更強。乾薑肉桂吳茱萸,三者同時能溫腸,引藥盡皆同胃經;槐花條芩涼大腸。
 

~~小腸經~~

小腸石斛牡蠣補;瀉用木通共紫蘇,連鬚蔥白荔枝核,同為瀉劑君知否。小腸要求溫,大小茴香烏藥根;涼用黃芩天花粉;引用薑活與高本。
 

~~膀胱經~~

橘核菖蒲補膀胱,益智續斷龍骨良;瀉用芒硝車前子,澤瀉滑石石葦幫。溫用烏藥並茴香;涼用黃柏生地黃,甘草梢,亦屬涼;引用盡皆同小腸。
 

~~三焦經~~

滋補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與黃耆;瀉用梔子並澤瀉;溫用薑附頗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涼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別,藥與肝膽無差異。
 

~~心包經~~

地黃一味補包絡;瀉用烏藥並枳殼;溫肉桂;涼梔子;柴芎青皮是引藥。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飯要早,中飯要飽,晚飯要少。

少吃一口,舒服一宿。

要想壽而安,須減夜來餐。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睡前不可飽食,亦不可饑餓。

飯後莫急躺。

吃飽就上床,壓斷肝和腸。

飲食即臥,乃生百病。
 
 
古代養生家一致主張晚飯要少吃或不吃。

《老老恆言》說:“《內經》曰: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故早飯可飽,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李東坦在《東垣十書》中說:“饑而睡不安,則宜少食;食飽而睡不安,則宜少行坐。”

我國飲食習慣,一日三餐。三餐時的勞動工作情況和生理情況大不相同。

早餐時,相距昨天晚上進食時間長,幾乎佔了一天的一半時間,這時胃內的食物已經消化乾淨,而一天的工作即將開始,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早上應儘量吃早一些,而且吃好一些,吃一些體積小而富有熱量的食物。

中午雖然距早飯時間只有四至五個小時,但人在上午的活動較多,消耗的能量較大,需要補充富有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而且可以吃得稍飽一點。

晚飯後一般人都較少活動,必須吃低熱量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吃,否則:

一、增加胃腸負擔:睡眠中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減退,晚飯過飽,腸胃內食物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

二、影響睡眠:胃內過飽的感覺對大腦皮層有刺激,使其興奮不易入睡,影響睡眠,久之導致神經衰弱。

三、影響肝臟胰臟:飽食使胃及十二指腸充滿食物,躺臥時,身體重壓肝臟胰臟,易造成胰管及胰腺腺胞破裂,或膽汁受壓迫而逆流入腋管,引起胰腺水腫、出血及壞死,導致胰腺炎的發生,甚至暴死。

四、增高血脂和體內脂肪:晚餐吃得過飽及油脂太多,使夜間血脂猛然升高。夜間血液中經常保持高脂肪含量,會造成脂肪沉積,人很容易發胖和產生動脈硬化,易患心血管疾病。因此,“要想壽而安,須減夜來餐。”

當然,“晚餐要少”不是盲目地越少越好。這個少應指食物所含的熱量,而不是指飲食的數量。

因為晚餐與第二天早餐相距的時間長,如果腹內空空,會產生饑餓感而影響睡眠。

晚餐可多吃些含纖維素多而產熱量較少的粗糧、蔬菜、薯類,不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所吃食物含的熱量,以佔全天總熱量的25-30%為宜。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在世,總難免為世俗的喧囂所騷擾,也難免為人們追逐名利而進行的勾心鬥角所困惑。於是,渴望能避開世俗的煩惱,避開紅塵的喧囂,讓自己的心靈得以片刻的棲息,這也許是所謂的要學會和自己相處吧。

和自己相處,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你可以在烈日當空下閉目遐想,也可以在下午茶的氤氲中靜坐品味人生;你可以置身於熙熙攘攘的鬧市中左顧右盼,也可以在啾啾鳥鳴的幽林中陶冶心靈。

和自己相處是一種狀態,只要心中有自己,面對自己的那片心境,你就是在和自己相處,和自己說話。

和自己相處看似一種孤獨,其實不然。孤獨只是人的一種無助的感覺,恰如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找不到共鳴,覓不到知音。而和自己相處卻是生活的一種藝術,是調節身心的一種手段。

和自己相處也是一種心境。學會了獨處,便能優化和淨化心靈,思維昇華。“靜中念濾澄澈,見心之真機。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閒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才能對世上的一切大徹大悟。

越是不敢獨處的人,依賴性越強,越是缺乏自立性和獨立性,越是害怕孤獨。我們也很難想像,一個不會和自己相處的人,可以很好地與別人相處;一個聽不到自己心靈的人,可以很好地感受別人的思想?

我們要學會騰出時間來和自己相處,因為它給我們繁忙生活中一份難得的閒暇,也給了我們忙碌的心靈一次反省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和自己相處,便學會了與自己相伴,享受翱翔於心靈世界的那一份靈性。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提到結婚,想到「天長地久」;
現在提到結婚,想到「能撐多久」。

當初會結婚,說是「看上眼」;
後來會離婚,說是「看走眼」。

婚前,愛情是神話;
婚後,愛情是笑話。

男人花錢,是為了讓女人高興;
女人花錢,是因為男人讓她不高興。

嫁入「豪門」,要懂得理財;
嫁入「寒門」,要懂得生財。

以前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輩子」;
現代的人,視婚姻生活為「一陣子」。

婚前,男人在餐廳等女人;
婚後,女人在客廳等男人。

婚前,男人經常找女人「討論」;
婚後,男人只告訴女人「結論」。

婚前,男人對她悄悄講話;
婚後,男人對她大聲講話。

戀愛時,情話綿綿;
結婚後,謊話連連。

戀愛時的男人,喜歡「毛手毛腳」;
結婚後的男人,變成「沒手沒腳」。

婚前,情侶做什麼都是「浪漫」;
婚後,夫妻做什麼都是「浪費」。

想結婚,是自己已能獨立;
想離婚,是子女已獨立。

婚前的男人,大都很幽默;
婚後的男人,大都很沉默。

女人的記性,吵架時最好;
男人的耐性,結婚後最差。

戀愛時,一見面就「親嘴」;
結婚後,一見面就「鬥嘴」。

婚前,男人常給女人「空白支票」;
婚後,男人常給女人「空頭支票」。

戀愛時,生活「妙不可言」;
結婚後,日子「苦不堪言」。

婚前,男人天天盯著女人;
婚後,女人天天盯著男人。

熱戀時,總相許下輩子再結良緣;
結婚後,懷疑上輩子造作孽緣。

大男人,會「作威作福」;
好男人,會「作牛作馬」。

婚前,「謊話」都是「情話」;
婚後,「情話」都是「廢話」。

婚前,靠近一點;
婚後,閃開一點。

婚前,沒話找話說;
婚後,有話也不說。
 
男人有錢就變壞;
女人變壞就有錢。

男人沒有女人,耳根清淨;
女人沒有男人,居家乾淨。

男人「入錯行」,上班會很痛苦;
女人「嫁錯郎」,下班會很痛苦。

好女人,養壞男人的胃口;
壞女人,吊足男人的胃口。

婚前,男人像傳令兵;
婚後,男人像指揮官。

失戀不見得是世界末日:你的心也許會「泣血」,你的荷包卻可以不再「失血」。
 
「成功」?對男人的定義是指能賺很多的錢,對女人的定義是指能花很多的錢。
 
女人的悲哀:生命是廚房的;收入是商場的;獎金是化妝品的;財產是沒有的;成績是上司的;身體是男人的;只有雀斑和皺紋是自己的。
 ­­
感嘆男人:有才華的長的醜;長得帥的賺錢少;賺錢多的不顧家;顧了家的沒出息;有出息的不浪漫;會浪漫的靠不住;靠得住的是窩囊廢!

感嘆女人:漂亮的不會下廚房;能下廚房的不溫柔;溫柔的沒主見;有主見的沒女人味;有女人味的亂花錢;不亂花錢的不時尚;時尚的不放心;放心的沒法看!

勤勞的女人看手就知道,聰明的女人看眼睛就知道,有錢的女人看脖子就知道,熱情的女人看嘴就知道,完美的女人,看你就知道。

什麼是異性朋友?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什麼是紅顏知己?無話不說;什麼是情人?無話不說,無事不做;什麼是老婆?話懶得說,事懶得做。

做女人要足夠賢惠、足夠聰穎、足夠純情、足夠細膩、足夠溫柔、足夠優雅、足夠嬌羞、足夠身材、足夠氣質、足夠清秀,這樣才是十足好女人!
 
 
 
出生一張紙,開始一輩子;

畢業一張紙,奮鬥一輩子;

婚姻一張紙,折磨一輩子;

做官一張紙,鬥爭一輩子;

金錢一張紙,辛苦一輩子;

榮譽一張紙,虛名一輩子;

看病一張紙,痛苦一輩子;

悼詞一張紙,了結一輩子;

淡化這些紙,明白一輩子;

忘了這些紙,快樂一輩子!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提倡性命雙修,也就是性功中有命功,命功中有性功,兩者互相聯繫,不能分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體的精神屬於性宮範疇,精液是屬於命宮範疇。

性宮修煉粟米,也就是性光,能蒸化精水為氣,點化陰質;命主修煉玄珠,也就是金丹,能運動於周身,活動各經絡,使氣血旺盛,抵抗病害。

我在三十餘年練功體驗中,認為把兩者同時合修,在實踐中是難以辦到的。《青華秘文》說:“方其始也,以命取性;性全矣,又以性安命。”此是說,初級階段先修性,但必須有命的牢固基礎,才能修成全性。有了全性,才能固精安命,《悟真篇》中說:“竹破須得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

可見破過身的人,必須有築基階段,把腎臟功能補足以後,才能修性,以性光煉精化氣。那麼童子體(沒破過身)的人,還要築基嗎?我體會就不用築基修命了,可以直接修性,把雙目之光,對照於兩眉中間竅中,返射於臍下氣海穴,煉精化氣,很快就能煉出玄珠。

那麼,性命雙修,就是按人的體質強弱來修,腎臟功能強者,就不需要築基修命,可以直接修性;腎臟功能弱者,要用築基功法,改造、增強它的功能,再去修性。在我練功體驗中,始終不離開性光,在初級階段,用性光返射下丹田,煉精化氣;中級階段,用性光寂照中丹田,溫養玄珠。

高級階段,用性光寂照上丹田,煉神還虛。《陰符經》說:“機在於目。”可見性光是練氣功中的主宰。用現代物理學術語說:性功練成是人體場與宇宙場的統一,也就是古人說的天人合一。

練氣功把雙眼之光,對照於兩眉中間竅中,就像日月之光,照明一樣,它的光就強大。返照於下丹田,就能很快的把精水化成炁返射全身,點化陰質,可變成純陽之體,抵抗病害,益壽延年。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曆之中一般人看的最多的,應是每日宜做什麼、不宜做什麼的那一項,命理師、擇日師也由此欄所記,加上每日吉時凶時之參考,來替人決定日期。

以八十五年一月一日為例,寫有:

宜:安床納財栽種結網掃舍宇祭祀沐浴裁衣進人整手足。

忌:開市理髮牧養納畜造畜稠伐木做樑安葬破土開生墳。

我們由內文即可「大概」知道意思,若要「開市」,不要選一日,可選三日,吉時是在「子午酉亥」,也就是凌晨十一至一時、中午十一至一時、下午五至七時及晚上九至十一時,以作息時間言,可選中午十一時至一時之間為佳。另外再注意當天「沖兔煞東」,肖兔的人要迴避,勿朝東方去。
  
現將農民曆都有的擇日用事術語批注列於下:

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後嗣(子孫)之意。

開光:神佛像塑成後、供奉上位之事。

塑繪:寺廟之繪畫或雕刻神像、畫雕人像等。

出行:指外出旅行、觀光遊覽。

齊醮:設醮建立道場祈拜、求平安等事。

出火:謂移動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納采‧結婚:締結婚姻的儀式、收授聘金。

裁衣:裁製新娘衣服或製作壽衣。

合帳:製作蚊帳之事。

冠笄:「冠」指男、「笄」指女、舉行男女成人的儀式、稱之為冠笄。

嫁娶: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納婿:指男方入贅於女方為婿之意。同嫁娶。

沐浴:指沐浴齋戒而言。

剃頭:初生嬰兒剃胎頭或削髮出家。

整手足甲:初生嬰兒第一次修剪手足甲。

分居: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爐灶之意。

進人口:指收納養子女而言。

解除:指沖洗清掃宅舍、解除災厄等事。

修造:指陽宅之堅造與修理。

起基動土:建築時、第一次動起鋤頭挖土。

伐木做樑:砍伐樹木製作屋頂樑木等事。

豎柱:豎立建築物的柱子。

上樑:裝上建築物屋頂的樑木。同“架馬”。

開柱眼:指作柱木之事。

穿屏扇架:製作門扇、屏障等工作。

安門:房屋裝設門戶等工事。

蓋屋合脊:裝蓋房屋的屋頂等工作。

求醫療病:僅指求醫治療慢性痼疾或動手術。

安床:指安置睡床臥鋪之意。

移徙:指搬家遷移入住所之意。

入宅:即遷入新宅、所謂「新居落成典禮」也。

掛匾:指懸掛招牌或各種匾額。

開市:開業之意。商店行號開張做生意。「開幕禮」「開工」同。包括:(1)年頭初開始營業或開工等事。(2)新設店鋪商行或新廠開幕等事。

立券交易: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納財:購置產業、進貨、收帳、收租、討債、貸款、五穀入倉等。

醞釀:指釀酒、造醬料等事。

捕捉:撲滅農作物害蟲或生物。

栽種:種植物「接果」「種田禾」同。

畋獵:打獵或捕捉禽獸。

納畜:買入家畜飼養之事。

教牛馬:謂訓練牛馬之工作。

破屋壞垣:指拆除房屋或圍牆。

拆卸:拆掉建築物。

開井‧開池:開鑿水井、挖掘池塘。

作陂‧放水:建築蓄水池、將水灌入蓄水池。

開廁:建造廁所。

造倉庫:建築倉庫或修理倉庫。

塞穴:指堵塞洞穴或蟻穴等。

平治道塗:指鋪平道路等工事。

修墓:修理墳墓等事。

啟攢:指「洗骨」之事。俗謂「拾金」也。

開生墳:開造墳墓。

合壽木:製作棺材。

謝土:建築物完工後所舉行的祭祀。

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入殮:將屍體放入棺材之意。

成服‧除服:穿上喪服、脫下喪服。

移柩:舉行葬儀時、將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破土:僅指埋葬用的破土,與一般建築房屋的「動土」不同。即「破土」屬陰宅,「動土」指陽宅也。現今社會上多已濫用,擇日時,須辨別之。
 

~~擇吉用語解釋~~

 
~今日吉凶~

吉時:吉利之時辰。

凶時:凶兆之時辰。

 
~今日宜忌~

彭祖百忌:每日時辰應忌諱之事。

吉神宜趨:宜接近,會有吉利的神明。

宜:今日適合做的事情。

凶神宜忌:應遠離,會有沖犯不好的事發生。

忌:今日不宜做的事情。

 
~今日沖煞~

沖:在黃曆的律法裏,五行相生相剋的觀念,猶如自然界的協調,有一定的規律,當兩者發生沖、煞的情況時,基於趨吉避凶的心態,人們往往也會聽從古法的建議,明哲保身。

煞:每日沖煞年歲方位中,破土、修造、移徙、交易、入殮、安葬、啟攢等諸事不宜,沖煞的生肖年歲,應該儘量避諱,並且注意沖煞方位,避免朝該方面行事,以免遭惹無妄之災。
而沖犯年歲者,上列諸事亦應迴避或不宜為之,民間傳統信仰,也習慣以「安太歲」的程序,祈求年度諸事的順遂。
 

~今日諸神~

歲次:農民曆之日期。

值年太歲:今年值年之太歲。

歲沖:今年與太歲沖犯之歲次生肖。

下元:今日之卦象。

掌日太歲:今日掌日之太歲。

胎神佔方:古老的傳說裏,一直有所謂的「胎神」存在,農民曆上可見「胎神」的項目,民間習俗相信胎兒生命受胎神支配,於是諸多禁忌衍生,多半在限制孕婦勞動,和避免參加婚喪喜慶等社交活動,多休養以減少流產發生的危險。

每日胎神值位皆不相同,可以依每日天干地支可推算得知,傳統上胎神值位處必須忌諱修造、搬動,以免損孕,難產。孕婦亦不可以搬動傢俱、不可以動刀剪,因為孕婦亂動,會讓「胎神」不高興,使得生產不順利。
 
「胎神」之說,雖然是民間傳統的傳說、迷信,然而婦女懷胎十月,本來就該謹慎注意、好好休養,若是因為流產、早產而失去小寶寶的生命,對於孕婦可是莫大的遺憾!

喜神:喜神所在之方向。

財神:財神所在之方向。

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是構成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也代表宇宙萬物五種變化和性格,四季的演變,日月的運行,亦以五行為數。

金,中心凝聚,有收斂、剛銳、砍伐的力量。

木,四方發散,有生長、蓬勃、向外的力量。

水,向下流散,有流動、自由、向下的力量。

火,向上擴升,有光熱、膨脹、向上的力量。

土,左右移動,有厚重、雜陳、向內的力量。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佛法門又稱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在我國的流傳始於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建蓮社(亦稱白蓮社),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在這一千六百多年裏,先後有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及印光大師共十三位淨宗祖師為淨土法門的發展和弘揚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

念佛法門的發展和傳播為佛教在社會上的普及發揮了重大作用,到了明、清時期,一度出現了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空前盛況。念佛法門的普及使無數的末法眾生得以普度,可以說,念佛法門是當今社會最為普及、最為當機、最最為殊勝的佛教法門。

可是,當今社會也出現了這樣一種的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念佛高,甚至認為唯有念佛是正道,其它法門皆外道的錯誤觀點。並逐漸出現拉幫結派、排斥、甚至誹謗其它法門的有悖佛教教理的現象。由此也就產生了對念佛法門過了頭的宣傳和迷信思想。

本文舉幾個迷信的例子:

1、錯把人體死後多時出現的柔軟現象當做往生瑞祥。人體在死亡24小時以前會變得僵硬,在24小時後會出現非常柔軟的現象。這是一個醫學生理常識,大多數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與是否修行無關。

2、錯把人體死後出現毛髮、指甲還會生長一段當做往生瑞祥。人體死亡後毛髮、指甲還會生長是因為這時的人體內還留有水分,因此會促使毛髮、指甲繼續生長一段時間。這也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現象,與是否修行無關。

3、錯把焚燒不徹底的遺骨當做舍利花而當做往生瑞祥。如以木柴為燃料火化遺體,其燃燒溫度在八百度左右,這樣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則不能充份焚化遺骨。如火化後鑒定出現舍利骨,就必須符合舍利骨堅硬、不化的特徵,並且要有別於普通遺骨焚燒不徹底的現象。

4、錯把生前佩戴的佛珠當做舍利子。在一些網站上看到展示的舍利子明明就是佛珠的焚化物,卻也拿來當做聖物展示,還煞有其事的介紹如何如何挑選舍利子,如不小心就會碰碎,試問,一碰就碎還叫什麼舍利子啊!

以上種種不正確、不健康的宣傳,恰恰讓人成為笑柄,人們會認為佛教就是愚弄那些沒有科學常識的愚夫愚婦的把戲。

當今有些寺院宣揚大聲念大佛。曾在往生視頻中看到有些寺院在為病人助念往生的過程中,在病人彌留之際扯開喉嚨高聲念佛~~確切的說是在喊佛。

雖然個人理解這樣做是為了提起病人的正念吧!可是這種急促的、喊叫式的念佛明明就帶有催促之舉,這既不符合人臨命終時需要安靜和柔聲細語的生理要求,也不符合臨終助念的儀軌,像這種野蠻式念佛能讓亡者往生嗎?能讓旁觀者生起信心嗎?

另外一種現象是自創式念佛。有人將念佛法門當做了試驗田,嚐試用有別於傳承而又省力的念佛方法。我們修行任何一個法門都是為了迎接生命的大考,這是非常嚴肅的話題。

一種修行方法是否有利,用這種方法是否能真的往生?它必須通過多人和長時間的驗證,如未經過嚴格的認證和檢驗,那麼它是不能用來傳播的。因此,佛教的修行不贊成盲目的試驗和發明,在未經驗證之前最好還是按祖師們的傳承修行才不至於走偏。

當今念佛法門對淨土法門理解的狹隘。有相當一部份人認為,淨土法門就是專念阿彌陀佛。其實,淨土法門包含相當廣泛。如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兜率內院、往生東方藥師佛國都是淨土,乃至往生文殊佛國、觀音淨土等一切佛國也皆是淨土。無論往生到哪個佛國都是不退轉位。

我們漢傳佛教念阿彌陀佛的比較多,藏傳佛教則多往生文殊佛國,上座部佛教也有念佛法門,不過他們不是念阿彌陀佛,而是只念:布達、布達、布達。

當今人們將念佛法門看做是唯一法門的依據是大集經云:“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人們就將它理解為:我們當今的眾生唯有依靠念阿彌陀佛,才能得度生死。

元音老人講過:這裏的念佛不單單指念阿彌陀佛,佛陀所指的念佛是包含了念佛、誦經、持咒等佛所講的一切正法,念佛其實就是指念佛的正法。

如果將這句話理解為:我們當今的眾生唯有依靠念阿彌陀佛,才能得度生死,那麼當今很多修密宗、修禪宗、修止觀的大成就者又如何解釋呢?如果按元音老人的解釋就說得通了,我們當今眾生不能得度,是因為修了不正確的法,而不是因沒有專念阿彌陀佛。

如能如理修行,無論是修密宗、修禪宗還是修止觀,都能得度。

我們當今還持有偏見的同仁應拋棄狹隘的宗教意識來理解念佛法門。其實你們躲避或是排斥了很久的禪宗、密宗到生死大考時都還要一一用到。

阿彌陀經講到:若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裏的心不顛倒就是禪宗的功夫啊!又人的業障現前時,需要往生咒拔其業障根本就是密宗的加持!其實,佛教的各個法門都是互通互融的。如理的念佛就是正法,如理的正法也都是念佛。

古往今來,歷代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學佛之人,在修行方面貴在專一、持之以恆,而在研習教理方面則要心胸寬廣、大小兼併、融會貫通,才不失為傳播如來正法的佛教弟子。
 

文生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